2018年重庆大学智能车竞赛细则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创意组决赛棋局规则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创意组决赛棋局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a20363ec83c4bb4cf6ecd188.png)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创意组决赛棋局规则前言第**届智能车竞赛室内对弈创意组比赛形式新颖,规则也较为复杂。
其棋局规则是在原Quoridor(中文名"步步为营")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此规则既尊重了原规则的限制条件,又根据智能车比赛的实际特色进行了修改。
为了统一规则,同时帮助参赛同学们更好的对小车进行调试,现公布比赛棋局细则如下。
棋局比赛细则一、比赛任务创意组的决赛场地是由棋盘格左上角的7x7组成的,棋子初始位置如图1所示。
每队最多可在单局比赛中使用16块障碍。
对抗过程中,两只队伍轮流交替上场,完成己方棋子的移动或为对手放置障碍。
比赛过程中,双方每次上场只能选择移动棋子或放置障碍中的一种。
当一方出场任务完成后,开始另一方任务计时累加。
双方棋子都到达比赛终点线后,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
本文下面的图中,棋盘格中使用数字表示棋盘格的位置。
在实际比赛中,比赛场地内没有数字,而是April-Tags二维标签。
具体说明请参见“创意比赛规则”文档。
图 1 决赛比赛场地以及棋子初始位置二、详细比赛规则1.棋子的移动一般情况下,小车每次上场只能移动棋子走一步。
对于棋局而言,棋子不能跨越障碍(小车在搬运过程中棋子跨越障碍是允许的,但最终棋子放下的位置相对之前的位置不能跨越障碍)。
图 2 棋子不能够跨越障碍当对手的棋子走到己方棋子相邻的格子时,己方棋子可以选择越过对手棋子再走一步。
注意,这种相邻指的是上下左右的相邻,而非斜相邻。
图 3 棋子相遇时,后手棋子可以越过对手多走一格2.障碍的放置出于尊重步步为营原规则的考虑,如果选择放置障碍,则每次必须放置两块障碍。
且两块障碍必须是连续的,两块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因此,以下几种情况是被禁止的:图 4 被禁止放置障碍的情况另外,棋盘格最外围的一圈白线是不能放置障碍的,它也对棋子没有任何阻碍效果。
图5棋盘最外围不允许放置障碍3.到达终点边界的判定棋子进入棋盘格对面如图6所示的区域内即判定为完成比赛。
2018年学院竞赛月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赛项竞赛规程
![2018年学院竞赛月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赛项竞赛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6c2b29650e52ea55189861.png)
2018年学院竞赛月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赛项竞赛规程一、赛项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二)比赛内容本赛项为团体赛。
比赛内容分为“比亚迪e5一站式”教学实训台架高压故障检测与排除和“比亚迪e5整车”充电系统故障检测与排除两部分,各项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50%比例。
1.“比亚迪e5一站式“教学实训台架高压故障检测与排除选手在60分钟内完成纯电动汽车教学实训台的故障诊断过程。
(1)纯电动汽车教学实训台架故障诊断主要内容①根据电路图,在工单上绘制简图分析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并对故障原因进行排序;②根据故障原因排序,对相关线路进行检测,并检测结果记录于工单;③确定故障点,排除故障。
2.比亚迪e5整车充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现象源于真实的4S店案例,充电系统故障。
要求参赛选手在60分钟内在大赛指定的“比亚迪e5整车”上,以真实的售后服务工作情境进行故障诊断与检修,主要内容如下:(1)描述故障发生的情形,进行故障重现,并做好相应的现象记录。
(2)用诊断仪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并记录诊断仪故障码和结果。
(3)分析电路图,根据以上检查过程,在工单绘制简图分析故障原因并列出可能出现故障的位置或器件。
(4)检测与分析相关电路,确定具体的故障位置。
(5)排除故障。
四、技术规范及平台(一)技术规范1.按照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文件要求,以及教育部中高职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2.参照以下国家标准和规范:GB/T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GB/T18384.2-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GB/T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20234.1-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234.2-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T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二)技术平台本次竞赛技术平台主要包括“比亚迪e5一站式”教学实训台架、“比亚迪e5整车”平台。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27c4bb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e.png)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一、赛事简介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是一项以开发智能自动驾驶汽车为主题的比赛,旨在鼓励和促进智能汽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参赛车辆将在指定的路段上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避障、停车、道路识别、交通标志识别等。
比赛将根据车辆所完成的任务数量、效率和准确性来评定成绩。
二、参赛车辆要求1.参赛车辆必须是真实的车辆,能够真实地模拟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的功能和性能。
车辆应具备自主决策、感知环境、通信和操作等功能。
2.参赛车辆必须装备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必要的感知设备,以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情况。
3.参赛车辆必须具备自主导航和避障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指令实时调整行驶路线。
4.参赛车辆必须能够准确识别和理解道路标志、交通标志等,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三、赛事任务参赛车辆将在指定的路段上完成以下任务:1.避障:车辆需要避开路上障碍物,包括固定的障碍物和移动的障碍物。
2.停车:车辆需要在指定的停车区域内完成停车任务,包括并线停车、侧方停车等。
3.道路识别:车辆需要准确识别并行驶在道路上的情况,包括道路线条、交通信号灯等。
4.交通标志识别:车辆需要准确识别和理解路上的交通标志,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四、比赛规则1.参赛车辆的控制与处理必须全部由车辆自身完成,不得有人为干预。
2.参赛车辆的导航和避障能力会通过设定的难度和复杂场景进行评判。
任务完成时间越短、路径距离越短且准确性高,则得分越高。
3.比赛路段和任务设置会通过抽签确定,以保证公平性和随机性。
4.参赛车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道路规定,不得超速、闯红灯等违规行驶。
5.参赛车辆的感知设备必须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情况,否则视为失效,并扣除相应的分数。
6.参赛车辆中途出现故障的,可进行修复后重新参赛,但必须在规定的修复时间内完成。
7.参赛车辆完成比赛后,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文档和代码,以供评委审查和验证。
五、裁判与评分1.比赛中的裁判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监督和评判参赛车辆的表现和成绩。
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
![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8d503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a.png)
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1.比赛场地2.参赛车辆参赛车辆应根据组委会规定的尺寸限制进行设计和构建。
通常来说,参赛车辆的长宽高限制为150cm x 70cm x 50cm,重量限制为20kg。
3.比赛规则3.1.开始比赛前,参赛车辆需经过技术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车辆大小、质量、电源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
3.2.比赛分为几个阶段,包括预选赛、半决赛和决赛。
参赛车辆需通过预选赛,才能晋级到后续阶段。
3.3.比赛采用计时方式进行,参赛车辆需尽快完成指定路段的驾驶任务。
驾驶任务可能涉及避开障碍物、识别和遵守道路标志、遵循规定的速度限制等。
3.4.参赛车辆需自主行驶,不得有人工干预。
车辆应搭载自主驾驶系统,通过感应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进行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
3.5.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车辆遇到障碍物时应及时避让,不得停滞不前。
3.6.比赛结果以完成任务的耗时为评判标准。
耗时越短的车辆排名越靠前。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参赛车辆驾驶的行驶距离越短,也将获得更高的排名。
4.安全规定4.1.参赛车辆应具备安全性能,确保比赛过程中不会对其他车辆和观众造成伤害。
4.2.参赛车辆的电力系统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并具备过载保护功能。
4.3.参赛车辆应搭载防碰撞装置,以避免与其他车辆或障碍物发生碰撞。
4.4.比赛现场应设置安全围栏,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比赛区域。
5.着装要求在比赛过程中,参赛人员应穿着适合的运动装备,包括鞋子、上衣和裤子,以确保安全和舒适。
6.奖项设置6.1.性能奖:根据车辆在比赛中的性能表现评选。
6.2.创新奖:表彰在车辆设计和技术上表现出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参赛团队。
6.3.美学奖:评选外观设计、工艺技术和造型美感等方面出色的参赛车辆。
6.4.强化学习奖:评选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实现智能驾驶的参赛车辆。
以上是一套典型的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
不同的比赛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都是为了考察智能车辆在自主驾驶方面的能力和技术创新。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ede688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7.png)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1.比赛时间:比赛时间为两天,每天比赛时间为8小时,包括比赛和休息时间。
2.比赛场地:比赛场地为野外复杂地形,包括山地、草原、沙漠等,比赛路线将在比赛前一天公布。
3.参赛车辆:参赛车辆需符合智能车要求,并通过比赛前的技术检查。
4.比赛方式:比赛采用计时赛制,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程越野,其中设有多个检查点,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检查点。
5.计分方式:按照比赛成绩进行排名,成绩优先的选手获得更高的分数。
6.比赛规则:比赛期间选手需要服从组委会的指挥,严禁违反比赛规则,如违反规则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7.奖励设置: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同时设有最佳技术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等奖项。
8.比赛安全:比赛期间选手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组委会将设置安全组织人员,确保比赛过程中选手的安全。
9.组委会权利:比赛组委会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修改、解释、裁决的权利。
- 1 -。
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策划书
![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策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e5778b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1.png)
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策划书一、竞赛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高大学生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应用能力,我们决定举办一场面向大学生的智能汽车竞赛。
二、竞赛目的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 激发大学生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热情,扩大学术交流。
3. 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三、竞赛内容1. 竞赛项目: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类别。
2. 竞赛任务:设计并制作一辆具有智能功能的汽车,完成指定任务。
3. 竞赛环节:初赛、复赛和决赛。
四、竞赛形式1. 初赛:参赛队伍提交项目策划书、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文档,评审团对作品进行评审,选出优秀队伍进入复赛。
2. 复赛:参赛队伍根据复赛任务,进行实车制作和调试,评委现场评分,选出优秀队伍进入决赛。
3. 决赛:参赛队伍根据决赛任务,进行实车比赛,评委现场评分,决出最终名次。
五、竞赛规则1. 参赛对象: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
2. 参赛队伍:个人赛每位选手独立参赛;团体赛每队不超过5人,设队长1人。
3. 竞赛时间:报名时间截止至比赛前一个月,具体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4. 竞赛场地:待定。
5. 器材要求:参赛队伍自备竞赛所需器材,符合竞赛规定。
6. 知识产权:参赛作品需为原创,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六、奖励措施1. 个人赛奖项: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2. 团体赛奖项: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3. 优秀组织奖:授予积极参与竞赛组织、宣传、筹备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4. 获奖选手将获得荣誉证书、奖品及丰厚奖学金。
七、赛事组织1. 主办单位:待定。
2. 承办单位:待定。
3. 协办单位:待定。
八、报名方式1. 报名截止时间:比赛前一个月。
2. 报名材料:填写报名表、项目策划书、设计方案、相关技术文档。
18届智能车规则
![18届智能车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71d47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d.png)
18届智能车规则1.赛事介绍智能车比赛是一项电子竞技赛事,旨在推动智能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参赛队伍需设计和制作一辆能够自主行驶的无人驾驶车辆,并在规定的赛道上完成多项任务。
2.参赛队伍要求2.1参赛队伍需由本校学生自愿组成,每队人数不得超过10人。
2.2队员需具备基本的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和编程能力。
2.3队伍可自由选择使用的设备和材料,但需符合安全规范。
3.比赛任务3.1赛道:赛道由多个道路组成,包括直线、弯道、十字路口等。
赛道将根据难度等级进行划分。
3.2任务:参赛车辆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包括避障、匀速巡航、减速停车等。
任务完成情况将根据时间和准确性进行评分。
4.赛车要求4.1智能系统:参赛车辆需搭载智能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算法和决策系统等。
智能系统应能够实现实时感知、决策和控制。
4.2电力系统:参赛车辆需搭载电力系统,包括电池、电机和驱动器等。
电力系统应稳定、安全,并能满足比赛要求。
4.3机械结构:参赛车辆需具备稳定的机械结构,包括底盘、轮子和悬挂等。
机械结构应能够承受各种路况和动作要求。
4.4控制系统:参赛车辆需搭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传感器接口和执行器接口等。
控制系统应能够稳定、快速响应和可靠工作。
5.裁判与评分5.1赛事裁判由组委会指定,由专业人员和教师组成。
裁判负责管理和监督比赛过程,确保公平和安全。
5.2评分标准:裁判将综合考虑比赛任务完成的时间、准确性和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评分,并根据得分确定名次。
5.3争议解决:如有参赛队伍对裁判判决有异议,可提出申诉,并由组委会进行复核和裁决。
6.安全与风险防控6.1参赛车辆需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包括防护装置、电气安全和机械结构强度等。
车辆的设计和制作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6.2在比赛中,参赛队伍需按照规定的时间段进行实车测试,严禁在非指定区域进行测试,以免造成意外。
6.3参赛队伍需对车辆进行风险评估和防控,确保比赛过程中没有人员和设备安全事件。
重庆大学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大学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fa3e646548d7c1c708a1455b.png)
重庆大学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一、学科竞赛的目的意义学科竞赛的组织和开展,是引导和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考察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学水平或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途径。
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为部分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更为优秀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提供了空间,为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平台。
二、学科竞赛的范围学科竞赛指的是与学科教学关系紧密的各类有组织的课外大学生竞赛活动,本办法所指学科竞赛包括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由在校大学生参加的常设性学科竞赛;由企业或行业学会组织的学科竞赛;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国际性学科竞赛等。
目前我校组织参加主要的学科竞赛见附件1。
三、学科竞赛分类为了便于管理,本管理办法根据竞赛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1.根据竞赛的参与范围分类校级学科竞赛:指以学校名义组织并行文公布的全校性学科竞赛;省级学科竞赛:指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或省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省性或跨省区的学科竞赛;全国性学科竞赛:指国家政府部门或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国性学科竞赛;国际性学科竞赛: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国际性学科竞赛。
2.根据竞赛覆盖的知识分类课程竞赛:指竞赛内容围绕某一门课程展开,所需知识面相对较窄的竞赛;综合竞赛:指竞赛内容涉及某类专业多门相关课程或以某一门课程为主干,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竞赛;创新性竞赛:指以创新性探索为竞赛考查重点,参赛学生可将多方面知识灵活运用于竞赛中的竞赛。
3.根据竞赛组织部门分类由主管部门(教育部等)组织开展的竞赛;由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的竞赛;由行业学会或某一技术或学科领域有较强实力企业所组织的竞赛;由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
四、竞赛组织方式及流程学科竞赛以立项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作为学校竞赛组织管理部门,负责学科竞赛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相关学院积极配合学科竞赛的各项工作。
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重庆大学速队技术报告)
![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重庆大学速队技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825973f242336c1eb95eaf.png)
第三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技术报告关于技术报告和研究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第三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关保留、使用技术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规定,即:参赛作品著作权归参赛者本人,比赛组委会和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可以在相关主页上收录并公开参赛作品的设计方案、技术报告以及参赛模型车的视频、图像资料,并将相关内容编纂收录在组委会出版论文集中。
参赛队员签名:带队教师签名:日期:2008年8月10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赛车技术方案及机械安装简介------------------------ 22.1 系统设计思想------------------------------------------------------- 22.2 赛车重心位置的确定------------------------------------------------- 32.3 CMOS传感器的设计安装----------------------------------------------- 42.4 测速电机的安装与固定----------------------------------------------- 5 第三章赛车硬件系统设计---------------------------------------------63.1 系统设计要求------------------------------------------------------- 63.2 MC9S12DG128B模块的I/O分配 ---------------------------------------- 63.3 各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63.3.1 电源电路设计---------------------------------------------------63.3.2 检测电路设计--------------------------------------------------83.3.3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113.3.4 无线发送接口设计----------------------------------------------11 第四章赛车软件系统设计----------------------------------124.1 软件系统概述------------------------------------------------------124.1.1 方向控制算法 -------------------------------------------------124.1.2 速度控制算法--------------------------------------------------124.2 各功能模块的算法实现---------------------------------------------134.2.1 CMOS视频成像原理-----------------------------------------------144.2.2 图象采集功能的设计--------------------------------------------164.2.3 摄像头黑线位置识别--------------------------------------------194.2.4 舵机转向的控制算法 -------------------------------------------194.2.5 速度PID控制算法-----------------------------------------------21 第五章无线平台设计--------------------------------------225.1 平台概述——------------------------------------------------------225.2 车载平台设计------------------------------------------------------225.3 PC平台设计--------------------------------------------------------24 第六章系统调试------------------------------------------276.1 视频模块调试------------------------------------------------------276.2 速度模块调试------------------------------------------------------276.3 转向模块调试------------------------------------------------------276.4 无线通讯模块调试--------------------------------------------------276.5 赛车整体性能测试--------------------------------------------------28第七章总结--------------------------------------------- 29参考文献附录:程序源代码第一章引言第三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是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自动化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协办的一项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
2018年重庆大学智能车竞赛细则
![2018年重庆大学智能车竞赛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793b42e5a8102d277a22f17.png)
2018年重庆大学智能车竞赛细则一、车模要求1. 基本要求与分类比赛选手须使用竞赛秘书处统一指定的竞赛车模套件,大赛根据车模检测路径方案不同分为四轮光电组、三轮电磁组、两轮直立组、双车会车组和无线节能组和信标对抗组6个赛题组。
车模的制作要求与第十三届“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主委会给出的制作要求完全一致。
2.车模规定●禁止改动车底盘结构、轮距、轮径及轮胎,如有必要,可以对车模中的零部件进行适当删减。
●禁止采用其他型号的驱动电机,禁止改动驱动电机的传动比。
●禁止改造车模运动传动结构。
●禁止改动舵机模块本身,但对于舵机的安装方式,输出轴的连接件没有任何限制。
●禁止改动驱动电机以及电池,车模前进的动力必须来源于车模本身直流电机及电池。
●禁止增加地面支撑装置,在车模静止、动态运行过程中,只允许车模原有四个车轮对车模起到支撑作用,对于电磁平衡组,车模直立行走,在比赛过程中,只允许原有车模两个后轮对车模起到支撑作用。
●为了安装电路、传感器等,允许在底盘上打孔或安装辅助支架等。
●车轮参赛车模的车轮需要是原车模配置的车轮和轮胎,不允许更改使用其它种类的车轮和轮胎,不允许增加车轮防滑胶套。
如果车轮损坏,则需要购买原车模提供商出售的车轮轮胎。
允许对于车轮轮胎做适当打磨。
如果原轮胎有花纹,则要求原轮胎花纹痕迹打磨后依然能够分辨;如果原轮胎无花纹,则不允许对轮胎雕刻花纹。
3. 电路器件及电路制作限制●须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8位、16位、32位处理器作为唯一的微控制器,使用片数不受限制。
●伺服电机数量不超过3个,除了原车模配置的转向舵机外,新增加舵机的型号必须由广东博思公司提供的舵机FUTABA3010或者由北京科宇通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S-D5舵机。
●传感器数量不超过16个。
传感器数量统计规则如下:光电传感器接收单元记为一个传感器,发射单元不计算。
CCD传感器记为一个传感器。
磁场传感器在同一个位置可以有不同的方向传感器,记为一个传感器。
18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18届智能车竞赛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82ef81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7.png)
18届智能车竞赛规则智能车竞赛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赛事之一,为了促进智能车技术的发展,每届竞赛规则都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以下是18届智能车竞赛的规则:一、竞赛概述18届智能车竞赛包括三个赛事:速度争夺赛、越障赛和自主驾驶赛。
其中,速度争夺赛和越障赛主要考察车辆的操作性能和安全性能,自主驾驶赛则主要考察车辆的智能化和自主化程度。
二、赛事要求1.速度争夺赛速度争夺赛的起点和终点设置在室内的固定赛道上,车辆需要尽快完成比赛。
车辆操作人员需要在比赛开始前设置路线和最大速度限制,并在比赛过程中合理控制车速,确保比赛的安全性。
2.越障赛越障赛的起点和终点也设置在室内的固定赛道上,车辆需要在其间通过多个障碍物。
车辆操作人员需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克服各种障碍物,并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3.自主驾驶赛自主驾驶赛的赛场较为宽广,赛道内容也相对更加复杂。
车辆需要自主感知周围环境,规划最优路径,并执行相应操作,最终完成比赛。
车辆操作人员需要监控车辆运行情况,并及时发出指令,确保比赛安全进行。
三、比赛规则1.比赛环节比赛分为两个环节:预热环节和正式比赛。
车队需要在预热环节中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正式比赛按照预定时间进行。
2.计时规则所有赛事的计时规则都相同,比赛时间为3分钟,完成时间最短者获胜。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车辆需要完成更多的任务,以得到更高的分数。
3.比赛分数比赛分数根据车辆完成任务的多少来决定,越多的任务完成,得分越高。
所有赛事的分数规则相同,完成任务数越多,得分越高。
四、车辆规格1.车辆尺寸车辆尺寸不得超过70cm*50cm*50cm,车辆重量应控制在10公斤以内。
2.动力系统车辆动力系统应为电机驱动,可以使用锂电池、镍氢电池等电池组供电。
3.传感器车辆需要配备多种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4.控制系统车辆的控制系统可以使用开源的ROS系统,也可以使用其他自主开发的系统。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b12ef7b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0.png)
智能车竞赛规则1. 背景介绍智能车竞赛是一项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比赛,旨在通过模拟真实道路交通环境,测试智能车辆的自主驾驶能力和交通规则遵守程度。
比赛中,参赛车辆需要通过感知、决策和控制等环节,模拟真实驾驶过程,完成规定的任务。
2. 比赛规则概述智能车竞赛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参赛资格参赛车辆必须是具备自主驾驶能力的智能车辆,能够通过感知设备获取道路环境信息,并根据规则进行决策与控制。
参赛车辆必须符合相关交通规定,且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关驾驶资格。
2.2 比赛场地比赛场地模拟真实道路环境,包括直线道路、弯道、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等。
场地应具备足够的安全措施,确保参赛车辆和观众的安全。
2.3 比赛任务比赛任务根据实际道路交通环境设计,包括车辆起步、直行、转弯、超车、停车等操作。
参赛车辆需要根据场地上的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信息,合理规划行驶路径,完成指定任务。
2.4 评分标准参赛车辆的评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行驶稳定性、遵守交通规则、感知准确性、决策及时性、任务完成度等。
评分标准应事先公布,确保公平公正。
2.5 竞赛组别智能车竞赛可以根据参赛车辆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竞赛组别。
例如,可以分为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等,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比较不同车辆的性能。
3. 比赛流程详解3.1 报名与资格审核参赛车辆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核。
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正式比赛。
3.2 车辆检查与测试参赛车辆需在比赛前进行车辆检查与测试,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符合要求。
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外观、感知设备、决策与控制系统等。
3.3 比赛场地布置比赛前,组织者需要根据比赛任务的要求,对比赛场地进行布置。
包括设置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模拟真实道路环境。
3.4 比赛规则说明在比赛开始前,组织者需要对比赛规则进行详细说明,确保参赛选手充分理解比赛要求和评分标准。
3.5 比赛过程比赛过程中,参赛车辆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比赛。
智慧网络赛车挑战赛竞赛规则
![智慧网络赛车挑战赛竞赛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596a0695f0e7cd185253603.png)
第二届全国智能体育大赛赛车挑战赛竞赛规则一、赛事规则总章:1.赛事的管理说明:1.全国智能体育大赛组委会为唯一规则制定与施行组织。
以下简称赛会。
2.全国智能体育大赛组委会为所有由本规则产生的判罚争议的最高仲裁机构。
3.为确保全国智能体育赛车挑战赛公平、公正地行使以上的权利,特制定本赛事规则。
4.本赛事规则不应被用于阻碍任何赛事的开展,或阻碍任何参赛选手参与赛事。
但当赛会认为有必要通过阻碍赛事或参赛选手以确保比赛的安全、公平和秩序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
5.本赛事规则具有完整性,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断章取义,不得在告知他人过程中截取、分段,导致他人的误解。
6.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于本赛事规则发表处对赛事规则进行篡改。
一旦发现篡改者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2. 赛事管理细则1.赛会对练习赛,排位赛和正赛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目按时开始,并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对赛事开始时间进行修改。
2.赛会有权叫停任何违反赛事规则的选手3.在赛事中有违反比赛规则的选手,或无法安全继续比赛的情况下,赛会有权暂停或终止比赛。
4.赛会按场次进行比赛成绩的记录、检查和发布。
5.赛会拥有赛后处罚权,调查权,及处罚裁决权。
3.赛事规则解析:1.所有参赛选手,应了解并遵守对本赛事规则的所有条款,且在违规后应无条件接受任何本赛事规则所规定对违规选手的处罚。
2.任何违反赛事规则的选手,将有可能被禁止参加本届全国智能体育赛车挑战赛。
全国智能体育大赛组委会对任何禁赛决定做出完整解释。
3.除大赛组委会以外任何人不得对赛事规则进行改动。
大赛组委会不认可对赛事规则任何未经授权的变更。
4.大赛组委会保留对赛事规则的最终解释权与裁定权。
4.报名方式与规则:所有参赛选手通过填写报名表进行报名,报名参赛即表示阅读、了解并遵守赛事规则,服从大赛组委会各项决议。
(1)报名要求:参赛选手需填写报名表,游戏ID需进行身份认证,如发现身份不符或未经报名的参赛者,取消比赛资格。
智能车比赛规则
![智能车比赛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3cc860e52ea551810a687d6.png)
“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比赛规则参赛选手须使用竞赛秘书处统一指定并负责采购竞赛车模,采用飞思卡尔16位微控制器MC9S12DG128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自主构思控制方案及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控制算法及执行、动力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等,完成智能车工程制作及调试,于指定日期与地点参加各分赛区的场地比赛,在获得决赛资格后,参加全国决赛区的场地比赛。
参赛队伍之名次(成绩)由赛车现场成功完成赛道比赛时间为主,技术方案及制作工程质量评分为辅来决定。
竞赛秘书处制定如下比赛规则适用于各分赛区预赛以及最终决赛。
在实际可操作性基础上力求公正与公平参与。
秘书处将邀请独立公证人监督现场赛事及评判过程。
一、器材限制规定1. 须采用统一指定的车模,细节及改动限制见附件一;2. 须采用限定的飞思卡尔16位微控制器MC9S12DG128作为唯一控制处理器,有关细节及其它电子器件使用之限制见附件二;3. 其他事项如果损毁车模中禁止改动的部件,需要使用相同型号的部件替换;车模改装完毕后,尺寸不能超过:250mm 宽和400mm长,高度无限制。
二、有关赛场的规定1. 赛道基本参数(不包括拐弯点数、位置以及整体布局)见附件三;2. 比赛赛道实际布局将在比赛当日揭示,在赛场内将安排与实际赛道具有相同材料的测试赛道供参赛队进行调试;三、裁判及技术评判竞赛全国决赛阶段,由组委会全体主任、副主任(或其授权代表)组成组委会执委会负责审查及批准比赛赛优胜名单,受理参赛队对裁判决定提出之异议或抗辩,并作出最终裁决。
组委会下设独立的技术评判组及现场裁判组,分别负责技术评分及现场车赛裁判,成绩确认等事项;两个组共同商议决定赛道布局。
所有竞赛组织委员会工作人员,包括技术评判组及现场裁判组人员均不得参与除提供S12培训以外的任何对个别参赛队的指导或辅导工作。
在分赛区预赛阶段中,裁判以及技术评判由各分赛区组委会参照上述决赛阶段组织实施。
18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18届智能车竞赛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2b4b91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d.png)
18届智能车竞赛规则智能车竞赛规则是一项全国性的比赛规定,旨在促进智能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本届智能车竞赛规则将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赛道布置、智能车设计和算法、比赛流程和评分标准。
赛道布置方面,本届智能车竞赛将采用多样化的赛道布置,包括直线、弯道、障碍物等场景。
赛道将根据实际道路的特点进行设计,以提高智能车在实际道路上的适应能力。
同时,赛道还将模拟各种天气条件,包括雨天、雾天等,以测试智能车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智能车设计和算法方面,参赛队伍需要自行设计和制造智能车,并编写智能算法进行控制。
智能车的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结构、传感器选择和布置、电路设计等多个方面。
参赛队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但需要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
算法方面,参赛队伍需要编写智能车控制算法,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和导航功能。
比赛流程方面,智能车竞赛将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初赛阶段,参赛队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包括目标识别、道路标志检测、车道保持等。
决赛阶段,参赛队伍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场景和任务,包括交叉路口行驶、自主停车等。
比赛流程将设定一定的时间限制,参赛队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通过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评分标准方面,参赛队伍将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综合表现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任务完成时间、准确性、稳定性等方面。
同时,评委还将根据智能车设计的创新性和技术性进行评价。
对于表现出色的参赛队伍,将颁发奖项以及丰厚的奖金和荣誉。
总的来说,本届智能车竞赛规则侧重于提高智能车在实际道路条件下的性能和适应能力。
参赛队伍需要通过自主设计和算法编写,实现智能车的自动驾驶和导航功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比赛规则严格,评分标准合理,旨在鼓励参赛队伍展示他们的智能车设计和算法的创新和技术性,并为智能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十八届智能车规则
![十八届智能车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b7d92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a.png)
十八届智能车规则十八届全国智能车竞赛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一项大型科技赛事,旨在推动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促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和安全可控,组委会针对智能车竞赛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以下是对十八届智能车规则的详细介绍。
一、总则1.1本规则适用于所有参加十八届全国智能车竞赛的车辆和参赛队伍。
1.2本规则的目的是确保参赛车辆的安全性和技术可行性,规范比赛过程,评定成绩。
1.3参赛队伍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服从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
二、参赛车辆2.1参赛车辆必须是自主研发或改造的智能车。
2.2参赛车辆应符合国家车辆安全标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车辆的外观设计应符合智能车竞赛的要求,必须明确指示车辆的前后方向。
2.4车辆应搭载符合规定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通信设备,保证车辆具备核心的智能驾驶功能。
三、比赛项目3.1环形赛道3.1.1参赛车辆需自动行驶在环形赛道上,完成规定的圈数。
3.1.2参赛车辆行驶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行驶。
3.1.3在比赛中,参赛车辆应具备障碍物避让、车道选择和速度控制等基本驾驶技能。
3.2障碍物避让3.2.1参赛车辆需自动识别并绕过设在赛道上的障碍物,完成指定路线。
3.2.2车辆在避让障碍物的过程中应做到平稳、准确,不得造成碰撞或其他意外。
3.2.3车辆的避障控制系统应具备高效的障碍物识别和判断能力,保证行驶的可靠性。
3.3停车场导航3.3.1参赛车辆需自动行驶至指定停车场,并完成精确的停车动作。
3.3.2车辆应准确识别停车场的位置和停车位的布局,遵循停车规则完成停车。
3.3.3车辆的导航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能力,确保停车动作的准确性。
3.4交通信号灯3.4.1参赛车辆需识别并正确应对路口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3.4.2车辆应准确判断信号灯的颜色和变化规律,并根据信号灯的指示进行相应的行驶和停止动作。
3.4.3车辆的图像处理和计算系统应具备高速度、高准确度的信号灯识别和判断能力。
十八届智能车规则
![十八届智能车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4c7ac3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8.png)
十八届智能车规则十八届智能车规则引言智能车竞赛作为一种新兴的比赛形式,其参赛者不仅需要具备机械、电子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软件编程和算法设计能力。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保证选手以及观众的安全,制定本规则。
一、参赛资格1. 参赛队伍必须由3-5名成员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本科生或研究生。
2. 参赛队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手续,并提交相关材料。
3. 参赛队伍必须具备基本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
二、比赛场地1. 比赛场地应当是平坦、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空间。
2. 比赛场地应当设置起点和终点,并且标明路线和障碍物等信息。
3. 比赛场地应当设置观众席,并严格控制观众行为,保证选手和观众的安全。
三、比赛装备1. 比赛装备包括智能车、遥控器、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相关软件和算法。
2. 智能车必须符合规定的尺寸和重量,并且能够熟练运行各种功能。
3. 遥控器必须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和稳定性,并且能够准确控制智能车的移动和操作。
4. 传感器必须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并且能够准确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
5. 相关软件和算法必须符合比赛规则,且能够实现智能车的自主导航、避障等功能。
四、比赛规则1. 智能车比赛分为多个环节,包括起点加速、直线行驶、弯道转弯、障碍物避让等环节。
2. 参赛队伍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内完成各个环节,并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
3. 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不得干扰其他参赛队伍,不得使用任何违规设备或手段,如发射干扰信号等。
4. 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如不得逆行、碰撞障碍物等。
5. 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必须保证智能车的安全,如发现智能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裁判组。
五、比赛评分1. 比赛评分根据参赛队伍完成各个环节所用时间和准确度进行评定。
2. 参赛队伍完成各个环节所用时间越短,得分越高;准确度越高,得分越高。
3. 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或者智能车出现故障等情况,将扣除相应的分数。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分赛区比赛-智能车竞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分赛区比赛-智能车竞赛](https://img.taocdn.com/s3/m/352c9e0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4.png)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比赛现场比赛赛道部署参照方案本文档针对第十二届智能车比赛现场比赛赛道部署进行说明。
有关参照文档:1.《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比赛比赛比赛规则》2.《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比赛规则增补说明》一、比赛赛题组以及赛道共用方案第十三届智能汽车比赛包含有六个赛题组的比赛。
它们分别是(参加智能车比赛比赛细则):光电四轮、电磁三轮、直立两轮、双车会车、无线节能以及信标组。
其他还有一组创意类只在全国总决赛举行。
依据比赛场馆可用面积、比赛估算、报名队伍数目散布以及场内光芒等,六个组别比赛能够分别铺设场所进行比赛,也能够经过公用处所进行比赛,以节俭比赛场所、铺设花费等。
假如体育馆的屋顶属于开放式、或许半开放式,有激烈的阳光直射到比赛场所,没法对屋顶进行有效遮挡。
这类状况,电磁三轮、直立两轮、无线节能等组别安排在白日比赛,对于光电四轮、双车会车、信标组能够安排在夜晚比赛。
比赛场所能够进行复用。
图1体育馆的屋顶开放形式除非在不得已的状况下,对于同一赛题组的比赛,假如因为队伍数目特别多,能够拆成两个场所同时比赛。
这类方式,因为没法完整保证两个比赛场所的一致性,所以在最后成绩评定的时候简单造成异议。
二、赛道种类、数目赛道种类包含练习赛道、初赛赛道和决赛赛道。
1、练习赛道:练习赛道是用于参赛队伍在比赛行进行现场环境适应时所使用的赛道。
详尽尺寸拜见练习赛道设计文档。
练习赛道大概形状下列图所示:图2练习赛道比赛比赛舞个组其他练习赛道形状都是同样的。
在比赛赛道上设置一个起跑线。
起跑线包含有两种形式:斑马线和永磁铁。
详细制作方式参加后边对于起跑线的规格。
对于光电四轮组,练习赛道上陈设一个活动的路障,便于参赛队伍挪动。
其余赛题组没有路障。
在铺设练习场所的时候,需要在场所内独自铺设两条坡道练习场所。
坡道的设计参照下列图所示:30cm50cm50cm15°13cm图3坡道设计参照尺寸坡道练习赛道长度在三到五米左右,每条练习赛道上,还需要铺设电磁导线以及信号源,以供电磁组练习使用。
2018“机械式启动智能小车定位设计”技术比武预案
![2018“机械式启动智能小车定位设计”技术比武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195fc2f90f76c661371af8.png)
2018“机械式启动智能小车定位设计”技术比武预案为积极响应公司技能大赛的号召,弘扬“工匠精神”,为公司提升员工操作技能,加强锻炼,促进公司高素质、高技能员工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公司经研究决定举办2018“机械式启动智能小车定位设计”技术比武竞赛。
一、比赛时间:8月二、比赛场地:桥修1班维修场地三、比赛对象:本次比赛按组计分,每组2人,为一机一电。
参赛队伍:待定四、比赛项目及评分比例本次比赛试题由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技能竞赛总成绩为100分,理论考试占30%,实践操作占70%。
五、比赛形式及评分标准1、理论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1)试题类型分为填空、选择、是非、简答(计算)、作图五部分,采用百分制。
(2)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采用笔试方法,闭卷考试。
(3)试卷包含机械、电气、液压知识。
每组参赛选手答一份试卷完成笔试。
2、实践操作内容及评分标准(1)本次比赛实践操作部分为参赛小组两人同时操作。
(2)比赛内容:参赛选手在120分钟内,根据提供的钥匙模板由钳工人员完成钥匙的制作,打开小车上的机械锁,以此同时电气人员根据电气配件(具体配件见附件:配件表),进行选择、设计、组装一个红绿灯系统,使小车在行驶过程中实现红灯停,绿灯行的功能。
参赛选手完成上述各项任务后通过按钮控制小车达到指定的位置,则比赛任务完成。
(3)比赛主要考验各组参赛选手的钳工技能水平和电路控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电气接线的动手能力。
(4)评分标准:项目分数说明10 电气设计正确,满足功能要求电气15 电气布线合理,接线工艺美观。
10 工量具正确使用机械15 锯切及挫削姿势正确,速度合理运行10 完成机械锁开锁10 实现红灯停,绿灯行15 能手动正反转,到指定位置时间15 完成所有动作,按时间排序,第一名加15分,第二名加10分,第三名加5分。
六、比赛奖项配件附件表类别名称型号数量单价机械机械锁定制 5 1200 钥匙胚定制10 30电气小车定制 5 1500 小车轨道定制 5 300 轨道底板定制 5 500 电线4*0.5软线200米 2.5 BV-1.5 1.5方单股铜芯硬线10卷100 交流接触器KM1线圈220V560 交流接触器KM2线圈220V560 热继电器FR过载保护5100 断路器QF120A 三极主回路过流保护5120 断路器QF26A二极控制回路过流保护5120 得电式时间继电电压220V 15S5230器KT1100 机械限位SQ1 单轮能复位 5机械限位SQ2 单轮能复位 5 100 指示灯HL1 红色 220V 5 50 指示灯HL2 绿色 220V 5 50 感应限位220V 10 300 中间继电器220V 10 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重庆大学智能车竞赛细则
一、车模要求
1. 基本要求与分类
比赛选手须使用竞赛秘书处统一指定的竞赛车模套件,大赛根据车模检测路径方案不同分为四轮光电组、三轮电磁组、两轮直立组、双车会车组和无线节能组和信标对抗组6个赛题组。
车模的制作要求与第十三届“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主委会给出的制作要求完全一致。
2.车模规定
●禁止改动车底盘结构、轮距、轮径及轮胎,如有必要,可以对车模中的零部件进行适
当删减。
●禁止采用其他型号的驱动电机,禁止改动驱动电机的传动比。
●禁止改造车模运动传动结构。
●禁止改动舵机模块本身,但对于舵机的安装方式,输出轴的连接件没有任何限制。
●禁止改动驱动电机以及电池,车模前进的动力必须来源于车模本身直流电机及电池。
●禁止增加地面支撑装置,在车模静止、动态运行过程中,只允许车模原有四个车轮对
车模起到支撑作用,对于电磁平衡组,车模直立行走,在比赛过程中,只允许原有
车模两个后轮对车模起到支撑作用。
●为了安装电路、传感器等,允许在底盘上打孔或安装辅助支架等。
●车轮
➢参赛车模的车轮需要是原车模配置的车轮和轮胎,不允许更改使用其它种类的车轮和轮胎,不允许增加车轮防滑胶套。
➢如果车轮损坏,则需要购买原车模提供商出售的车轮轮胎。
➢允许对于车轮轮胎做适当打磨。
如果原轮胎有花纹,则要求原轮胎花纹痕迹
➢打磨后依然能够分辨;如果原轮胎无花纹,则不允许对轮胎雕刻花纹。
3. 电路器件及电路制作限制
●须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8位、16位、32位处理器作为唯一的微控制器,使用
片数不受限制。
●伺服电机数量不超过3个,除了原车模配置的转向舵机外,新增加舵机的型号必须由
广东博思公司提供的舵机FUTABA3010或者由北京科宇通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S-D5
舵机。
●传感器数量不超过16个。
传感器数量统计规则如下:
➢光电传感器接收单元记为一个传感器,发射单元不计算。
➢CCD传感器记为一个传感器。
➢磁场传感器在同一个位置可以有不同的方向传感器,记为一个传感器。
➢用于检测起跑线永磁铁的干簧管或者霍尔传感器,无论多少个都记为一个传感器。
➢对于车模的车速和姿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也计算在内。
●在平衡组中,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型号没有任何限制。
●车模上直流电源使用大赛指定的可充电电池。
●禁止使用DC-DC升压电路直接为驱动电机以及舵机提供动力。
4.使用传感器限制
●传感器使用限制与第十三届“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主委会给出的
要求一致;
5. 其他事项
●如果车模中禁止改动的部件发生损坏,需要使用相同型号的部件替换;
●各个组别车模改装后的尺寸要求与第十三届“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主
委会给出的要求一致。
二、赛道规则
1.赛道基本形状
●赛道材质
赛道路面采用 PVC 耐磨塑胶地板,颜色为浅灰或者浅黄色,赛道铺设背景的材料和颜色没有任何限制。
赛道宽度不小于 45cm。
赛道与赛道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0cm;
2.赛道元素
表1为比赛各阶段赛道元素存在情况表
表1 比赛各阶段赛道元素存在情况
说明:
●车模通过十字交叉路口需要直行,不允许左转、右转。
●坡道可能对称可能不对称。
3.起跑线
不预设起跑线标志,也不要求起跑线停车。
4.信标等灯亮灯顺序
预赛:1→3→2→4→6→5→2→1→3→4→5→6
决赛:1→5→3→6→4→2→1→4→3→5→2→6
5、节能组按照竞速组的规则比赛,对于能够自动充电的组比赛完成时间减5秒。
三、竞赛规则
(一)比赛规则
●预赛铺设三个比赛赛道,赛道取实验室现有赛道的一部分作为预赛赛道,四轮光
电组一个赛道、三轮电磁组、两轮直立组、双车会车组和无线节能组共用一个场
地、信标对抗组一个赛道。
决赛除信标组外,其余组别共用一个赛道。
●参赛队根据比赛题目分为6个组,并以抽签形式决定组内比赛次序。
●比赛分为两轮,每支参赛队伍可以在每轮比赛之前有20分钟的现场调整时间。
在
此期间,参赛队伍可以携带有维修工具(包括计算机)对赛车损毁部分进行修理。
●在每轮比赛中,选手首先将赛车放置在起跑区域内赛道上,赛车静止在起跑区,
此期间,车模不得越过起跑线。
双车组由于采用双车同时运行,出发区的长度增
加为一米五。
●每支参赛队伍以在三个单圈成绩中较好的一个成绩作为最终初赛成绩;计时由电
子计时器完成并实时显示。
每支队伍有二次冲出赛道的机会。
●每辆赛车以在3个单次成绩中较好的一个作为赛车初赛成绩;各组初赛成绩取前4
名进入决赛,晋级决赛的赛车在决赛前有30分钟的调整时间。
决赛期间参赛队
伍只允许对赛车的硬件(包括微控制器芯片)进行调整。
●决赛赛道与实验室现有赛道相同,决赛规则与初赛相同。
●初赛成绩不带入决赛,进入决赛的队伍单独排名,如果决赛没有成绩再以初赛成
绩排名。
●技术评判组将对全部晋级的赛车进行现场技术检查,如有违反器材限制规定的
取消比赛资格,由后备首名晋级代替。
(二)比赛过程规则
●按照比赛顺序,裁判员指挥参赛队伍顺序进入场地比赛。
同一时刻,一个场
地上只有一支队伍进行比赛;
●在裁判员点名后,每队指定一名队员持赛车进入比赛场地。
参赛选手有60秒的现
场准备时间。
准备好后,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选手将赛车放置在起跑区内,即
赛车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超过计时起跑线。
车模应该在比赛开始后60 秒内离开
发车区,沿着赛道跑完一圈。
由计时起跑线传感器进行自动计时。
(三)比赛犯规与失败规则
比赛过程中,由比赛现场主裁判根据统一的规则对于赛车是否违反赛道约束条件进行裁定。
赛车前两次冲出跑道时,由裁判员取出赛车交给比赛队员,立即在起跑区重新开始比赛。
选手也可以在赛车冲出跑道后放弃比赛。
比赛过程中出现下面的情况,算作模型车冲出跑道一次。
●裁判点名后,60 秒之内,参赛队没有能够进入比赛场地并做好比赛准备;
●在比赛开始后,赛车在60 秒之内没有离开出发区。
●双车组在运行过程中,两辆赛车发生碰撞或者物理接触,也记为冲出跑道一次;
●赛车在离开出发区之后120 秒之内没有跑完一圈。
比赛过程中如果出现有如下一种情况,判为比赛失败:
●赛车冲出跑道的次数超过两次;
●比赛开始后未经裁判允许,选手接触赛车;
●决赛后,赛车没有通过现场技术检验。
如果比赛失败,则不计成绩。
比赛禁止事项:
●不允许在赛车之外安装辅助照明设备及其它辅助传感器等;
●选手进入比赛场地后,除了可以更换电池之外,不允许进行任何硬件电路和软件
的更换。
但是可以手工改动电路板上的拨码开关或者电位器等;
●比赛场地内,除了裁判与 1 名队员(双车2人)之外,不允许任何其他参赛人
员进入场地;
●不允许其它干扰赛车运动的行为;
(四)比赛组织说明
●现场正式比赛前,每个参赛队伍都有现场环境适应性调试阶段。
调试跑道与比赛
跑道形状不一定一样。
●比赛开赛之前,所有车模都由比赛组委会收集并存放在统一保管区域,直到比赛
结束。
●在比赛期间,大赛组委会技术组将根据情况对参赛车模进行技术检查。
如果违反
了比赛规则的禁止事项,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队伍的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