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不良反应

艾灸不良反应
艾灸不良反应

艾灸反应及排毒有以下几个渠道:

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2、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3、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4、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

5、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

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发烧的症状,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再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都会退热,而且降火气。

7、我的治疗理念是,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寻找出路。

8、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9、艾灸的走串,遇到这样的很正常,也不要大惊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没有要好,经络的通串,提示经络疏通的是否通畅。

10、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

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月经期就应该是排出的路径。

11、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对于寒邪较重的病人你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是一个慢功夫。

艾灸注意什么

1、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时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

2、艾灸期间不要生气,如果生气,气赌经络,艾灸就不会起作用,反之会加重气血的瘀阻。

3、大饥大饱不宜艾灸,饥饿艾灸容易晕灸,太饱艾灸气血运行慢,容易发生腹胀。

4、患有胃肠疾病的,艾灸期间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时才可以吃饭。

5、艾灸前最好喝温开水200-250毫升,艾灸后要喝温热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点。

6、艾灸前可以洗温水澡,艾灸后半小时,可以洗热水澡,稍稍烫一点皮肤的

度。

7、有些人艾灸的时候,想泡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你可以泡热水脚,要高于50度。

8、初次艾灸的人,一定要学会循序渐进逐渐适应热度,逐渐增添灸具,不要一下子上的太多,身体会吃不消,显得太燥。

9、皮肤起泡,小的泡自己可以吸收,大的水泡,一定要挑破后在这里拔罐,使里面的病水尽量拔出。然后温和灸,不要再使用艾灸罐,等泡痊愈后,可以继续使用艾灸罐。如果泡在关节活动部位,要的等待结痂后在灸,关节部位不容易愈合。

艾灸神阙的神奇功效

艾灸神阙的神奇功效 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 趣闻透天机 明〃都穆的《都公谈纂》记载有这样一件趣闻:永乐年间,嘉兴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讨贼中,官府捕到强盗多人。令金感到惊奇的是:强盗的头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岁“的寿星,此人看上去却毫无老态,而“面如童子”。金初不信,于是拟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调查取证,结果无误。金于是亲审该盗首,“问其以致寿之故”。犯人说:少时居荆山(今属湖南)时,听一异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脐,令人多寿。于是自己长期操行此术,“遂知至此耳。” 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其它古代医书中。如宋代《针灸资生经》载:“有人年老,面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清太医院选方》中载有一名为“毓麟固本膏”的贴脐方,传说慈禧太后曾以此膏摊贴来治疗肠胃功能失调症。 “脐”是什么? 脐,俗称肚脐眼。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灸脐”的作用

有趣的是,有科学家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惊奇地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16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黄金分割点”应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实验研究也证明: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 一般来说,灸脐注意事项有三:第一,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第二,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第三,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相关链接:常用艾灸脐两法 第一法:艾炷直接灸。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第二法:神阙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十大艾灸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十大艾灸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一、艾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咽痛等等,秋冬季艾灸更为易于上火。 产生上火的原因大概有,一.艾灸激发了人体的阳气,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二.艾灸的时间过长也会产生上火的现象。劣质的 艾条,也可以致上火现象。故,在艾灸过程中,我们适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 火力控制就是控制艾灸的壮数和艾灸的方式(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等),重病、慢性病多用重火力,直接灸的方式,见效快,且效果持久;保健灸或轻微的疾病多用温和灸。根据自身体质及病灶的深浅,选择适当的灸具、火力,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 其实在做保健灸过程中,没有特别强调一个穴位,一定要灸多长时间,凭感觉,如果感觉好,可以多灸一会儿;如果感觉差,可以少灸或不灸。艾灸是不能着急的,在艾灸过程中不要 给自己压力。一般来讲,每个穴位灸15~25分钟左右,有的用随身灸可灸至1个小时, 要因人而异,自己的感觉很重要,保健灸更随意些。 对于阴虚火旺的、热证的人在艾灸过程中,用泻的操作手法,达到以火渲火,以火泻火。比如:周楣生先生提倡的吹灸法,还有回旋灸和雀啄灸。这时我们在操作中不易用器具,器具灸大都是补的。 2、选择好的艾条,适当的艾烟是艾灸必须的,艾烟里的艾精油可以安神、杀菌消毒、渗透经络,走三阴,尤其对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必须的。但是烟量过大会使人头晕、易于上火。如何选择艾条,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艾灸家庭保健中,如何选择艾条?。 3、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我们艾灸时,很多顾客中间要上好几次厕所),补充适当的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 4、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或泡脚,可以引火下行。或是根据上火现象,判断为哪条经上火,再艾灸此经络上的荥穴。 5、艾灸时,注意适当休息,调整生活作息,以清淡饮食为宜。 6、上火比较严重的,可以稍停灸一二天,待平复后再进行艾灸。上火不是很严重的,可以继续进行艾灸,通常再灸1~2天,上火现象也就自愈了。 二、艾灸后产生水汽,水泡、脓泡,这些都是身体向外排邪所致,这种现象不必担心,皮虽破了,但艾灸的效果却更好。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古时人艾灸,追求的就是有灸疮产生。水泡较小的,可以不用处理,待其自行复原。水泡较大,可以用针刺破,涂些紫药水防止其感染即可,且不可将泡皮剪除。同时也可以在灸疮上每天敷艾灸膏,促进脓的产生, 增强灸效。灸伤一般不用包扎。在灸疮痊愈之前疮处可能不断有水/脓排除(正常现象,不

艾灸保健常用穴位介绍及使用方法

艾灸保健常用穴位介绍及使用方法(神灸堂) 昨天写了《冬病夏治正当时》一文,很想把艾灸单列出来说说。因为艾灸的舒适无痛、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对亚健康调治疗效尤佳等种种特点非常适合朋友们在家中自我保健。今天在维普网上查了很多理论资料,正准备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写一写,没想到这时一个叫“神灸堂”的博客从搜索引擎中跳出来。细细读来,记录的是一位青岛少年与艾灸的不解之缘。从艾灸救了她母亲的命,到学习、运用艾灸,到自己做手工艾条,再到开了自己的艾灸养生馆和淘宝店,一路走来,载满了他的真诚与努力。虽然素未谋面,但感觉在艾灸方面,他远胜于我。而他的博客,详尽又实用,从艾灸穴位、方法到如何自制艾盒、排烟器,到艾灸书籍的下载,一应俱全。于是,打消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直接放上“神灸堂”博客的链接http://blog.s https://www.360docs.net/doc/108190296.html,/s/articlelist_1604657070_0_2.html。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下面转博客中的一篇文章:《艾灸保健常用穴位介绍及使用方法》 保健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 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月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

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 强身保健。古人有"关元主诸虚百才员"。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采用艾灶无疤痕灸或艾条温和灸,药物 (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意孕妇忌用。 (3)、灸气;每穴: 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腹泻、遗尿、阳痪、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常采用艾灶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关元。 (4)、灸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 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

艾灸不良反应

艾灸反应及排毒有以下几个渠道: 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2、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3、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4、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 5、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 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发烧的症状,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再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都会退热,而且降火气。 7、我的治疗理念是,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寻找出路。

8、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9、艾灸的走串,遇到这样的很正常,也不要大惊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没有要好,经络的通串,提示经络疏通的是否通畅。 10、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 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月经期就应该是排出的路径。 11、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对于寒邪较重的病人你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是一个慢功夫。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灸身柱穴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组织的功能还不够健全,中医称之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特别以肺、脾胃的相对稚嫩为主。也正因为如此,婴幼儿才常常容易患肺系(即呼吸道)和脾胃的疾患,如伤风、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泄、消化不良等。我国古代医家根据小儿的这一生理特点,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小儿防病保健的许多宝贵经验。灸身柱以助小儿生长发育,防治各种呼吸道病症,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 身柱穴被日本医学界誉为" 小儿百病之灸点" 。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曾于1938 年在长野县小学校为身体素质虚弱容易感冒,患有贫血、遗尿、消化不良的小学生集体施灸身柱穴,连灸了一个月后,被灸学生的食欲、体重都明显增加,学习成绩也普遍提高,外出旅行再也不落后于他人。续灸半年后,一些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学生大都病况痊愈。此事曾在日本引起轰动,其它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都效法施行。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在《养生一言》一书中,就有小儿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由于身柱有健脑益智作用,经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 小儿灸身柱的方法,一般用如香烟粗细的小艾条悬灸(燃端距皮肤3 cm 上下)3~5 分钟,每周灸2~3 次,可连灸数月。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对艾灸的温热度比较敏感,加上婴幼儿无知好动,不易配合,故在施灸过程中要格外小心。施灸者要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穴位两旁的皮肤上,以感知艾灸热力的强弱,防止烫伤幼儿皮肤。 身柱穴除了运用灸法之外,还可以施行拔火罐法,拔罐时应选择口径稍

艾灸三年体会

艾灸这三年 古典风韵 我是一个病人,6年前患上了比癌症还难治疗的月子病。从此踏上了漫漫求医路。一路上坎坎坷坷,跌跌撞撞,走进了中医的大门,学习了中医的各种疗法,历尽艰辛终于从病魔的泥沼中走了出来。回首往昔,艾灸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话还得从我的第一次艾灸说起。 灸神阙穴 07年的3月27日。我们这里温度13—23度,早上上班我穿毛昵外套,棉裤换成了牛仔裤,左半身很不舒服,连以前毫无感觉的胯关节也有点不对劲了,中午赶紧换了棉衣才好些。因前天晚上肩疼,又去按摩了肩膀。 昨天晚上按照网友空中铁匠的方法,开始进行艾灸治疗。 艾灸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大的生姜切成薄片(大约2mm厚),上面用牙签扎上很多小眼儿,放在肚脐眼上,然后将艾条点着放在生姜片上让它自己烧,就可以了。艾条是一元一根的那种,我切成8段,每段 大约2厘米。然后一个一个放在生姜上烧,感觉烧的时候肚脐眼那个地方很烫,我一共灸了6段,换了3片姜。共用了1个小时。做完这个之后,我很累,没有练小周天就睡觉了。 老天,接下来太可怕了。大约过了半小时,我浑身燥热,开始难受,一会越来越难受,形容不上来那种感觉,麻,困,关节不适,并且左半身外侧发凉,但全身又热的很。只好穿了棉衣,上身不盖被子睡觉。一直到半夜1点多。我吓坏了,打算天明去医院。过了一会,还很难受,我想穿上衣服起来跑步。 老公说可能是在排病,让我别瞎折腾。我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好悲伤!真想和空中铁匠打电话。过了一个多小时,到快3点时,感觉没那么热了,困的感觉也好一点。有点饿,吃了点东西,睡了。后半夜还好。只是脖子出了很多汗,象流水一样。 第一次艾灸后,从没经历过这种情况,我有点害怕,不知道还该不该艾灸。咨询了几个水平较高的网友,建议说可能气血不够,补几天气血再灸。 过了5天,我决定再试一次。这次还是灸了6柱,感觉和第一次不同。灸时感觉艾的热度在全身涌走,特别是下半身,到最后2柱时右脚趾都出汗了。灸时双腿的6个关节困。 灸完后都10点了,睡了。睡的很好。11点多醒来身体动弹的时候感觉关节稍困,不动没事。又睡了,连前两天晚上睡觉燥热,发际、脖子、胸口出汗的现象也没有了,真舒服。一直到天亮。 那几天天气温少降,大概10---20度左右,我穿了薄毛衣,穿衣几乎和正常人一样了,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当然我还不能大意。 就这样,我开始认可并接受了艾灸。一有空就在神阙穴做隔姜灸。基本是每天晚上8点开始,艾灸8壮,用时2个小时,10点睡觉。每次在沙发上躺着就,边灸边看电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两个月过去了。我的身体对于艾灸也越来越敏感了。 每天的艾灸,一开始灸身体就开始反映.每次除了肚子响,周身发热,放屁之外,胃经和脾经总会跳几下,感觉他们真象个调皮的孩子,有时是膝盖处,有时是脚脖,有时是脚上. 平时不艾灸时,经络也会跳动,三焦,小肠,大肠,现在连膀胱经都会跳了,昨天背上跳,今天小腿后面跳.真有意思! 看来,我们对于身体的每一点付出都不会白费. 灸的久了,慢慢自己会总结出一些小窍门。这就是 灸的学问 艾灸已经2个多月了,以前总是每天用一根艾柱切8段,只灸肚脐,昨天在灸时我突然想到,平时灸完倒掉的艾灰中总是有8个没燃完的锥型,在它们最热时倒掉实在可惜。不如这样:用它们来灸肚子上的其他穴位,只不过多准备一片姜罢了。 具体做法: 1.

神阙穴

神阙穴 文章目录*一、神阙穴的概述*二、神阙穴的取穴方法*三、神阙穴的解剖位置*四、神阙穴的疗法*五、神阙穴的配伍*六、神阙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 神阙穴的概述 1、定义神阙(shén què),经穴名。出《外台秘要》。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2、别名脐中、气舍、气合 3、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脐一穴。《外台秘要》:脐中,神阙穴也,一名气舍。 4、主治疾病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5、穴位解析变化莫测为神,阙指要处,穴当脐孔,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命蒂。名之神阙,是因胎儿赖此宫阙,输送营养,灌注全身,遂使胎体逐渐发育,变化莫测,因名神阙。 神阙穴的取穴方法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神阙穴位于脐区,脐中央。仰卧取穴。 仰卧位,于肚脐正中取穴。 快速取穴:在脐区,肚脐中央即是神阙穴。 神阙穴的解剖位置在脐窝正中,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神阙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层次解剖: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 神阙穴的疗法针刺方法 《证治准绳》:“按脐为神阙穴,禁针之所。” 禁刺。 艾灸方法 用温灸或隔盐灸。

神阙穴的配伍神阙穴配关元穴 (均灸)治泄泻 (《针灸资生经》;神阙穴配百会穴、膀胱俞穴治脱肛 (《针灸集成》;神阙穴配石门穴 (灸)治水肿、小便不利 (《腧穴学》)。 神阙穴配关元穴,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久泄不止,肠鸣腹痛。 神阙穴配百会穴、膀胱俞穴,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作用, 主治脱肛。 神阙穴配石门穴,有温阳利水,通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大腹水肿,小便不利。 神阙穴的功效与作用神阙穴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功效。 神阙穴有回阳固脱、健运脾胃等作用。 神阙穴位于脐中,乃人体生命之门,灸之温阳救逆、开窍醒神,用于治疗中风脱证、四肢厥冷、尸厥等。 脐位于上、下焦之枢,临近胃肠,所以神阙穴又有健脾和胃、理肠止泻之功,可治疗腹痛、水肿、久泻、脱肛等。 神阙穴属任脉,近于下焦,故可治疗小便不禁、产后尿闭、妇女不孕等。 神阙穴具有回阳固脱、健运脾阳的作用,施以灸法善治真阳 衰败之虚脱证及中焦虚汗之证。 针神阙穴有回阳救逆、开窍复苏、利水固脱之功。主治水肿,

艾灸的大禁忌及个注意事项完整版

艾灸的大禁忌及个注意 事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艾灸的5大禁忌及10个注意事项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常压神阙穴

常压神阙穴(肚脐眼)万病自会灭万病自灭非常方便,灵不灵试了就知道激发元气和元神,就要到它们居住的地方去找到它们,这个地方就是“神阙”。神阙是一个让人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穴位。对于养生或疗病来说,每天压肚脐眼儿也是妙用无穷的一招。方法很简单:只要用手指压在肚脐眼上,不需要进行任何揉动,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整一下按压力度的大小就行了,如果感觉压得太紧,就放松一点,如果感到太松了没感觉,就压重一点。按压时要平心静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儿上,数自己的呼吸,数到100次,压脐的时间就够了,每天压一次即可。有一位失眠患者,坚持了一段时间压脐后,打电话给周尔晋先生,问:“你说要自然呼吸100次,我只数到50次就睡着了,怎么办呢?”还有一位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坚持每天晚上临睡前压脐,3个月后性功能就恢复了正常。肚脐眼儿就是神阙穴,在任脉上。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元神的门户。民国时期的针灸奇书《会元针灸学》上写道: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两旁有气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腕,下有胞门、横户,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满胎,则神注入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这段文字说明了神阙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疗效。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一通道,是胎儿身上最先长出来的东西。有了脐带,然后再生肾,肾是水脏,所以是“天一生水”,是人体生长的开端。婴儿生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而压脐等于重新启用这条通道。只不过,这时孩子不再是从母体吸取营养,而是从生命的源头上激发自身的潜能,它的作用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元气。所谓元神和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元神和元气一直伴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比如,精神萎靡不振,男女性功能不调,肠胃功能衰退,以及由气虚、气陷引起的内脏下垂、脱肛、子宫垂脱等,这些病都是慢性的,甚至可能伴随人一辈子,但只要重新激活元气和元神,任何病都能很快治愈。要激发元气和元神,就要到它们居住的地方去找到它们,这个地方就是“神阙”。神阙是一个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穴位。古人十分重视用神阙穴来养生和治病。神阙穴可灸不可针,古时候的医生遇到有人中风不省人事,总会灸这个穴,有时甚至灸到100壮乃至几百壮。名医陈良甫说:“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神阙穴一壮故也。予尝患久溏利,一夕灸三七壮,则次日不如厕……足见经言主泻痢不止之验也。又予年逾壮,觉左手足无力,偶灸此而愈。”这段话告诉我们,灸神阙穴可以延缓衰老,治疗慢性腹泻,还可以治四肢无力。灸法也很简单,只要您在穴位上拿艾绒堆一个柱,在柱头点火,艾绒就会燃烧,等燃烧到肚脐眼儿稍有疼痛的时候,马上用手把艾绒按灭。这就算一壮。灸100壮则要重复上述动作100次。有时候,还可以在艾绒底下垫一片薄薄的鲜生姜,这即可以保护穴位的皮肤,又因为生姜的辛温之气可入人体,效果更佳。所以,大家如果要灸神阙,我建议最好垫一片生姜。更简单一点的,还可以直接用从药店买回的清艾条,点燃后在肚脐附近熏烤。坚持艾灸,不久,您会发现身体变得非常舒服。对于我的那些老病号,我总是嘱咐他们自己在家里灸神阙穴,还有一些虚寒体质的朋友,我更会把艾条送到他手里,让他回去后一定要用。歌曰: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如果想采取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压脐,效果也十分好。压脐操作虽然简单,但每一个步骤都是大有学问的。压脐的时候为什么要把意念集中在神阙穴上呢?人的意念其实就是“神”,就是神药,属于“心神”,平时,我们忙于应付身边的工作和生活,心神都是散乱的,元气元神就在这种散乱的状态中不断耗散。压脐的时候,把心神收拢,让它回到“神阙”,因为这里才是它的故乡,如此元气、元神在没有耗散的状态下才能激发出来。有人也许会说:“我无法集中意念,总是胡思乱想,怎么办呢?”有办法!当您在压脐时默数自己呼吸的时候,意念自然就慢慢集中了。所以,我们压脐的时候要尽量以呼吸计时。

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学习相关)

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 1、卵巢保养:适应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女性通经,月经不调,阴道干燥等症。 2、子宫保养:适应于宫寒不孕,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状 3、附件保养:适应于妇科炎症,骨盆炎症,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症状。 灸法:可直接灸,也可隔姜、隔盐灸。 (1)、卵巢、子宫、附件是什么器官?功能是什么? 卵巢子宫附件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卵巢位于子宫两侧呈椭圆形,重量为5-6克,内部表面光滑,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黄体素分泌的功能)雌激素的作用十分广泛,可促进和调节女性的生殖器的发育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在雌激素作用下,女性才得以保持女性的特征,亭亭玉立的身材和细腻无暇的皮肤。 (2)、卵巢、子宫、附件功能的降低会给女人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医学界发现,由于卵巢子宫附件功能减低女性会出现自主神经失调,内分泌失调,及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耳鸣,惊慌,多汗乏力,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焦虑,肥胖,皮肤产生色斑,粗糙起皱,乳房萎缩,阴部干松分泌物减少,性冷淡,痛经,月经失调,肠胃失调,情绪不稳定,更年期提前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容颜,给诸多的女性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使幸福的生活出现了阴影。 (3)、女性生殖系统的保养有那些好处? 通过卵巢的保养(主要是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进行指挥调整)唤醒女性自主雌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女性从里至外的改变,减少色斑皱纹,消除痛经及妇科炎症,消除性冷淡等症状,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 (4)、哪些女性适应卵巢保养? 一般女性在25岁以后由于生理的原因,特别是生活的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的影响,都会使卵巢子宫附件的功能降低。都适宜作此保养,特别是伴有以下症状者,更应做卵巢子宫附件的保养。

艾灸专业知识

艾灸疗法的原理。。。。。。。。。。。。。。。。。。。。。。。。。。。。。。2 艾草的作用。。。。。。。。。。。。。。。。。。。。。。。。。。。。。。2 新艾和陈艾的区别。。。。。。。。。。。。。。。。。。。。。。。。。。。。。。2 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3 冬至前后,艾灸养生最关键.。。。。。。。。。。。。。。。。。。。。。。。。。。3 艾灸要有正确的体位和顺序.。。。。。。。。。。。。。。。。。。。。。。。。。。3 常见疾病的艾灸选穴。。。。。。。。。。。。。。。。。。。。。。。。。。。。。4 灸法注意事项.。。。。。。。。。。。。。。。。。。。。。。。。。。。。。。。。4 用艾条、艾绒是防治蚊虫叮咬的好方法.。。。。。。。。。。。。。。。。。。。。。5 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6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6 艾灸治胃病.。。。。。。。。。。。。。。。。。。。。。。。。。。。。。。。。。7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及原理.。。。。。。。。。。。。。。。。。。。。。。。。。。7 艾灸养生是否会产生副作用.。。。。。。。。。。。。。。。。。。。。。。。。。。8 艾条的使用注意事项链.。。。。。。。。。。。。。。。。。。。。。。。。。。。。8 脾胃虚寒者的艾灸调理方法.。。。。。。。。。。。。。。。。。。。。。。。。。。9 艾灸足三里预防流感.。。。。。。。。。。。。。。。。。。。。。。。。。。。。。9 艾灸足三里的保健作用.。。。。。。。。。。。。。。。。。。。。。。。。。。。。9 穴位图。。。。。。。。。。。。。。。。。。。。。。。。。。。。。。。。。。。。。。。11

艾灸常见病症及对应穴位

艾灸常见病症及对应穴位 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肺俞,列缺 急性支气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定喘,合谷,足三里 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风门,列缺,大椎,足三里,丰隆 支气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 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肺俞,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俞,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足三里,天枢 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心俞,至阳,厥阴俞,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心俞,内关,太渊,厥阴俞 糖尿病:关元,太溪 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 上热下寒:关元、神阙、足三里、血海、曲池、太溪,每天灸一两个,或者选两个长期坚持

疏通脾胃:中脘 退热:大椎 角膜炎:丝竹空,印堂,风池,太阳,

小孩艾灸肚脐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小孩艾灸肚脐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1、补益肝肾 2、调理脾胃 3、增强抵抗力 1、小孩保健艾灸效果极好,而且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小孩没有痛苦,无副作用,非常适用于家庭推广使用。 2、小孩保健艾灸可根据小孩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施灸方法,一般要坚持1-6个月,直至小孩健壮为止。 4、最好在空气流通,清洁干燥的房间中进行。 5、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小孩要密切观察,隔姜、蒜灸时,要轻轻移动姜片、蒜片,谨防烫伤。 1、艾炷直接灸 2、阙隔姜灸 1、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这是艾灸非常擅长的,我们常常用来调理各种气血瘀滞,受寒等等。现代书籍认为艾灸等调治400多种病,但是古人认为艾灸无病不治。已故的灸法大师周梅生老先生,在《灸绳》一书中写道,把灸法用的非常出神入化,包括刘翔的运动损伤,他认为在运动损伤这块,用艾灸的行气活血,效果会特别好。小孩崴脚,灸两次,就完全好了。还有些胳膊脱臼了,接好后,对着两侧灸一灸,一般灸完一次就不喊疼了。温经散寒,像感冒、受凉都可以用。 2、补脾益肾,扶阳固本

这个是从作用上来讲。艾本身就具有火的能量,在中医里火生土,土是脾胃,所以艾具有非常强的补益脾胃的功能,脾胃被称为后天 之本,我们所有吃进去的水谷,要化生为气血,才能被身体所用。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补阳气,主要是扶脾肾的阳气。肾是先天之本,它主管我们生长、生殖和发育,管着我们 的生老病死,脾胃就是我们的粮库。所以我们需要扶补先天后天之 阳气。 消肿散结的作用非常大,像风湿、小儿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运用艾的这种作用。 4、补益中气,升阳举陷 这也是灸法非常重要的功能。中气就是脾胃肝的气。 5、温通经络,除邪止痛 6、祛风解表,去湿逐寒 冬天和春天是特别容易伤风的时候,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你就灸一会,大概10几分钟,孩子的鼻涕就流出来了,你就 会看到他脸就红扑扑的,手也暖了。 7、调整阴阳,平衡五脏 我们五脏每个脏器都有阴有阳,阳气主功用,阴为阳提供动力。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艾灸能调整我们的阴阳,平衡五脏。 8、防病保健,增强体质

艾灸的特点

艾灸的特点、禁忌及注意事项 【艾灸的特点】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艾灸穴位图解

艾灸穴位图解 【好轻松艾灸穴位疗法】 艾灸:自古相传的原生态健康疗法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典籍出自《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和《黄帝内经》里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或者保健。与拔罐、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艾灸的作用更好,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更简单,花费低廉,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艾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三位一体的作用。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具备的。 学会了艾灸,就等于给自己请了一位全能的家庭医生,大病小病都能治,没病也能防病保健养生。这么好的健康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艾灸手法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3、艾条灸: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4、温灸器灸、艾灸盒灸: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艾灸盒(一孔、二孔、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中华经络温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温灸盒 临床医学常用艾灸病症 颈椎病的艾灸疗法 【临床表现】:呈慢性发病,多数患者渐渐感到肩、臂、手的疼痛、麻木,头痛头晕,颈不僵硬,甚至握力减弱,肌肉萎缩,也可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失常。颈肩或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病变棘突及患侧

艾灸肚脐的好处

艾灸肚脐的好处 明·都穆的《都公谈纂》记载有这样一件趣闻:永乐年间,嘉兴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讨贼中,官府捕到强盗多人。令金感到惊奇的是:强盗的头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岁“的寿星,此人看上去却毫无老态,而“面如童子”。金初不信,于是拟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调查取证,结果无误。金于是亲审该盗首,“问其以致寿之故”。犯人说:少时居荆山(今属湖南)时,听一异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脐,令人多寿。于是自己长期操行此术,“遂知至此耳。” 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其它古代医书中。如宋代《针灸资生经》载:“有人年老,面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清太医院选方》中载有一名为“毓麟固本膏”的贴脐方,传说慈禧太后曾以此膏摊贴来治疗肠胃功能失调症。 先放点盐在肚脐里,再搁上一片厚厚的姜,(在姜片上用针扎上几个眼),然后用艾柱灸一灸,每次3柱。这叫作隔盐隔姜灸,不过这种方法只适于灸肚脐。(姜片切大约是0.7到0.8厘米) 艾灸,很多的朋友都不陌生,您看就是用这样的艾绒,放置在穴位上,借火的热力以及艾草的药力,通过经络传导,温通气血,来治

疗疾病的方法。现代研究已证明:艾绒燃烧时候产生的近红外线,它对人体的穿透深度,最深能够达到10毫米,能够激发细胞的能量,帮助疾病恢复。这没错啊,可是我们也知道,艾灸对于寒凉引起的各种疼痛,比如说胃痛,关节痛,还有着凉腹泻等等是很有效的,但是对中风后的尿频尿急也起作用,这倒是挺新鲜的,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把艾炷点燃放在成先生的肚脐上。为什么偏偏要灸这里呢? 肾是司二便的,司是司令,管理掌管的意思,二便是大便和小便,所以大便和小便的功能是由肾来主管的,所以说如果说出现了尿频、尿急、尿失禁的情况,中医一般认为是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从中医来讲,就应该从补肾的角度来改变他尿频、尿急、尿失禁的这些症状。 肚脐眼它是在胎儿的时候,脐血来供养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通过脐血能让小孩从受精卵变成一个出生的胎儿,包含了变幻莫测的这么一个孕育的过程,所以这个穴叫神阙穴,很重要的穴位。所以说中医讲如果补益呢,可以通过神阙穴的方法来补益,但是这个穴位是不能扎针,所以一般治疗主要用灸法。

十大艾灸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十大艾灸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令狐采学 一、艾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咽痛等等,秋冬季艾灸更为易于上火。产生上火的原因大概有,一.艾灸激发了人体的阳气,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二.艾灸的时间过长也会产生上火的现象。劣质的艾条,也可以致上火现象。故,在艾灸过程中,我们适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火力控制就是控制艾灸的壮数和艾灸的方式(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等),重病、慢性病多用重火力,直接灸的方式,见效快,且效果持久;保健灸或轻微的疾病多用温和灸。根据自身体质及病灶的深浅,选择适当的灸具、火力,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其实在做保健灸过程中,没有特别强调一个穴位,一定要灸多长时间,凭感觉,如果感觉好,可以多灸一会儿;如果感觉差,可以少灸或不灸。艾灸是不能着急的,在艾灸过程中不要给自己压力。一般来讲,每个穴位灸15~25分钟左右,有的用随身灸可灸至1个小时,要因人而异,自己的感觉很重要,保健灸更随意些。对于阴虚火旺的、热证的人在艾灸过程中,用泻的操作手法,达到以火渲火,以火泻火。比如:周楣生先生提倡的吹灸法,还有回旋灸和雀啄灸。这时我们在操作中不易用器具,器具灸大都是补的。2、选择好的艾条,适当的艾烟是艾灸必须的,

艾烟里的艾精油可以安神、杀菌消毒、渗透经络,走三阴,尤其对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必须的。但是烟量过大会使人头晕、易于上火。如何选择艾条,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艾灸家庭保健中,如何选择艾条?。3、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我们艾灸时,很多顾客中间要上好几次厕所),补充适当的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4、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或泡脚,可以引火下行。或是根据上火现象,判断为哪条经上火,再艾灸此经络上的荥穴。5、艾灸时,注意适当休息,调整生活作息,以清淡饮食为宜。6、上火比较严重的,可以稍停灸一二天,待平复后再进行艾灸。上火不是很严重的,可以继续进行艾灸,通常再灸1~2天,上火现象也就自愈了。 二、艾灸后产生水汽,水泡、脓泡,这些都是身体向外排邪所致,这种现象不必担心,皮虽破了,但艾灸的效果却更好。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古时人艾灸,追求的就是有灸疮产生。水泡较小的,可以不用处理,待其自行复原。水泡较大,可以用针刺破,涂些紫药水防止其感染即可,且不可将泡皮剪除。同时也可以在灸疮上每天敷艾灸膏,促进脓的产生,增强灸效。灸伤一般不用包扎。在灸疮痊愈之前疮处可能不断有水/脓排除(正常现象,不要紧张),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具体灸伤的处理,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灸伤等级及其处理方式。三、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

中医艾灸补益的常用穴位

中医艾灸补益的常用穴位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

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