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第七册第20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6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6单元教案
(2)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1)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2)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
第21课搭石
【学习目标】
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1.自学,互教互帮,借助拼音读准确。
2.分类检查读音:a,8个生字词;L其他注音的字词。注意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如:暂(zàn)、髓(suǐ)、绽(zhàn)、辗(zhǎn);多音字读法:间(jiān、jiàn)。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生试读,诵读(注意“孟、陵、辞”的读音)。
(2)师范读(也可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古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2.学法“引路”,自学古诗。
(1)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应怎样来学习古诗?
(2)归纳如下学习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2)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3)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风景”是什么意思?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如何带领学生理解诗歌?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如何带领学生理解诗歌?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如何带领学生理解诗歌??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与散文和小说一样,是文学的三大体裁之一。

但是与散文和小说不同的是,诗歌注重的不是内容,而是表达方式。

因此,理解诗歌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在聋校语文第七册的第20课中,我们将会教授学生如何带领学生理解诗歌。

一、带领学生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在诗歌的初步学习中,老师要为学生解释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我们要明确诗歌的定义——一种通过押韵、格律、音韵、比喻等方式表现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在扩展学生的诗歌知识时需要远离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以便学生们真正体会诗歌的形式特点。

这就需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诗歌的基本元素——韵律、节奏、韵脚等,以及诗句和构成诗歌系列的诗集等。

二、教授常用的诗歌辞藻和修辞手法在诗歌的学习中,我们要教授学生常用的诗歌辞藻和修辞手法。

诗歌辞藻和修辞手法是诗歌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关键技巧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例句为教材,通过讲解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交流试着理解和解释这些例句的含义来使学生们理解,把这些字符转换为真实的语言。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辞藻和修辞手法,同时使他们了解到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引导学生直击诗歌的意境而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情感和意境。

学会理解诗歌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挖掘诗歌中的意境,进而感受和理解诗歌,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逐渐深入体验诗歌的韵味。

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比如背后隐藏着的哲理和道理,以及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四、激发学生抒写诗歌的热情通过上述的学习,学生们自然会对诗歌产生兴趣并开始自己尝试写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而不是强迫学生按照特定的模板进行写作。

好的诗歌不仅仅是有漂亮的字、华丽的句子,在这之上还必须有思想与情感、传递与表达、和传递的过程等等联动成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尝试自己的创作,并予以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初级汉语听力第二十课

初级汉语听力第二十课

课文一
【林小弟和同屋对话】
同屋:林小弟,关上窗户吧,风太大了。
林小弟:我今天还想出去呢。风这么大,还去吗? 同屋:出去干什么呀?
林小弟:朋友刚开了一个快餐店,跟我说好,我今天去看看。
同屋:说好了就应该去。风大点儿,坐车没关系,走路就麻烦了。说的什么时候去 啊?
林小弟:下午。
同屋:下午更没关系了,也许下午风就小了。你朋友的快餐店都卖什么呀? 林小弟:饺子、面条,又忙又累。星期六、星期天,经 常是多睡会儿觉,吃吃外卖,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和朋友见见面, 聊聊天儿。
朋友的快餐店离学校不远,快餐送到学校还很热,有饭有菜有 汤,还挺好吃。现在的生活真是又方便又舒服:坐在家里看电视, 能知道很多很多重要的事;快餐能送到家,坐在家里就能吃到热饭 热菜。 林小弟觉得,麦当劳、肯德基都不错,可是他更习惯中式快餐。
课文二
快餐店:您大点儿声,我听不见。 林小弟:(对同屋)先关上电视。声音太大了,那边听不见。
(对电话)我要两份快餐。一份饺子,一份鸡蛋炒米饭。听见
了吗? 快餐店:现在听见了,送到哪儿? 林小弟:送到外国语大学学生2楼705房间。 快餐店:您贵姓? 林小弟:我姓林,叫林小弟。 快餐店:您的电话: 林小弟:62511873. 快餐店:我再说一遍:林先生要两份快餐。一份饺子,一份鸡蛋炒米 饭,送到外国语大学学生2楼705房间。,电话62511873. 林小弟:对,谢谢。
课 文
1、请说出“关、卖”等词的反义词。
2、模仿“面条、米饭”,说出更多的
吃的东西的名字。
反义词
关 卖
„„ „„

里 相关词 面条
„„
„„ 米饭 „„
三、跟读短语或句子
第20课 关上窗户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优质课件【最新】

品读想象
用意象划分诗歌层次。
第一节,街灯/明星。 第二节,天上的街市。 第三、四节,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品读想象
研读课文,看看诗中的意象哪些是眼见的实 景,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虚景。请同学们默读课 文,批注在书上。
品读想象
街灯(实景)——明星(虚景)→联想 明星(实景)——街灯( 虚景)→联想 街市(虚景)——物品( 虚景)→想象 天河(实景)——牛郎织女( 虚景)—— 流星(实景)——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虚景) → 想象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2年版)。略有改动。《天上的街市》原题《天上的市 街》,写于1921年10月,是郭沫若早期创作的新诗,收入《星 空》集。当时,五四运动的怒潮已经消退,新的革命高潮尚未 到来,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深重的民族苦难,许多知识分子 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诗人目睹这种现实,感到一种“幻灭的悲 哀”。他既向往“平和洁净”的“美”,而又不知如何将理想 在人间实现,由此产生苦闷、徘徊的情绪,这构成了诗集《星 空》的基本情感特点,也体现在这首《天上的街市》中。
入读诗的最高境界——美读,也就是在读准字 音、读好韵脚、读准节奏、读好重音的基础上, 读出情境,读出情感。一遍一遍地练读,直至 美读成诵。
美读品析
1. 自由练读。 提示:自己设计朗诵方式,可以个人诵,
可以双人诵,也可以小组诵。 2. 美读展示。
三步学诗法即口中有诗,眼中有画,心中 有情。此外,了解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也有助 于理解诗歌。
声断气停 声断气连
你 看 ,/那 浅 浅 的/天 河 ,
定然
那/隔
定能
是着/不河· 够/骑
甚着的·//宽牛牛·
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20课《口技》(共3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20课《口技》(共30张PPT)

疏 通 文 意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 擅长 举行宴会,动词 适逢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 好碰上有一家人大摆酒席请客,
于 在
厅事 大厅
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的 设置,安放
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 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全部
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
代指演出者坐着表演的地方
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 子,一把椅子
一扇、一抚尺而已。
罢了
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问题探究
一、全文按 时间顺序 来叙事, 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 未几、忽、 俄而、忽然
1、第一段中统领或连贯全文的关 键字眼是哪一个?作者怎样围绕这 个字眼展开的?
由分而合 齁声 妇拍儿渐止 由大而小 鼠 作 作 索 索 由密而疏 倾盆器声 咳嗽 ( 微闻余声 以 响 衬 静 )
意 少 舒 稍稍正坐
指 端 奋 袖 出 臂
变 色 离 席 两 股 战 战 几 欲 先 走
大呼 齐哭 百千人大 不能 呼 儿哭 犬吠 力拉 忽然变大 其一 崩 倒 声 火 爆 声 由少而多 风声求救声 曳屋声 抢 夺 声 泼 水 声 由多而杂 不 能 其一 ( 无 所 不 有 )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
也 哭 说梦话 不久 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醒了,大哭 着。丈夫也被吵醒。
抚摸 乳头(名词) 表并列 喂奶(动词) 呜呜地哼唱 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 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孩子一面呜呜的哼唱 着哄他睡觉,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课文全解 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课文全解 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课文全解语文版【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褪tu :脱(衣服、羽毛、颜色等)。

蹭c ng:摩擦。

退化: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

返祖现象:生物体已退化的器官或组织又重新出现在机体上的现象。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新奇。

习以为常: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

不测:意外。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美好的境界。

奥林匹克:指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性综合体育运动会。

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

进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

二、相关背景:关于作者坎斯·彼勒,美国作家。

【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

二、文章脉络课文共5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由想象入题,提出“人类如果也有尾巴”的设想。

第二部分(2),想象人类的尾巴的样子及人们定会珍视尾巴。

第三部分(3~4),写尾巴的作用和功能。

第四部分(5),愿人人都有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

三、重难点导析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想象人类有了尾巴以后的种种情形,构思奇妙,条理清晰。

文章开始从动物的尾巴联想到人类也有尾巴。

接下去按照由表及里的思维顺序,先写人类尾巴的外在特征:男女体质有别,尾巴自然也有性别差异;男女对美的认识、追求有别,尾巴的装点自然也不相同;季节的变化,就像对人类的着装一样,也会影响到尾巴。

然后再写人类尾巴的内在特征:人类尾巴可以表情达意,比如能表示对错,表示赞同与否定,表达内心的情感,甚至可以预防疾病。

人类尾巴有许多作用,比如感觉的作用、医学的作用,辅助人类工作的作用,甚至有促进奥运会发展的作用。

文章最后进而想象到人类的许多生理和社会的限制都是因为没有尾巴。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0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0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0课教学设计(共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0课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0课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三、课时:2课时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第一课时基本教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1、检查朗读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

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注意正音)2、教学生字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

3、再读课文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

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板:内心活动)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

七年级语文第二十课《口技》教学设计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第二十课《口技》教学设计人教版

《口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揣摩语言,理解文意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3.感受我国古代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难点:理解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会模仿小动物,乐器或其它事物的声音吗?(生模仿表演)同学们刚才的表演其实就是简单的口技表演,请看学案咨询台中对口技艺术的介绍。

(生读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以为古代艺人的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二.了解作者(读学案中的介绍)三.把握学习目标(借助学案)四.检查预习1.朗读关:读中感悟,读中识记。

(方法:个人读,小组齐读)2.字音关:读准学案中提示的字词(指名读,个别指正)3.释义关:(1)小组内交流遇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2)小组代表提出本组的疑难,寻求帮助。

(3)完成学案中的问题,测测自己的理解能力。

五.走进文本,细读精彩之处小组内推选一名普通话较好的同学来读文章,组员静听,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这些描写主要集中在哪几段?2.找出这三段中直接描写声音的语句,你认为哪些句子描写的传?3.为了表现口技艺人演技的高超,作者还描写了哪些方面?(找出描写宾客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写出了众宾客欣赏表演时怎样的感受)4.除了对声音和宾客的描写,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能语句也能反映出口技艺人高超的水平师针对小组汇报情况适时点拨并小结: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从多个侧面和不同角度衬托表演者的口技,声音多样又富于变化,描写的惟妙惟肖,细致入微。

六.迁移拓展,实战演练模仿文章的写法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一幕场景(提示:可对前段时间举行的春运会或才艺展示赛中某一个精彩镜头进行描写,100字左右)1.10分钟写作2.每小组内推选一名读自己的习作3,师生共点评。

七.总结收获板书设计场面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大乱正面描写口技善声音小大道具侧面描写观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优秀课件【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优秀课件【最新】

远处的街灯→天上的明星→天上的街灯→天 上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 生活。
由街灯写到明星、由明星想到天上的街灯是 联想。由街市写到牛郎织女提着灯笼走是想象。
2.诗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跟民间传说中的不一样,
对此你怎样理解?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写了牛郎织女为追 求美好生活而成立家庭,因触犯天规,结果二人被 王母娘娘划的一道天河隔开了。王母娘娘是封建统 治者的代表,是封建礼教的代表,她限制了人们对 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传说以悲剧来反衬当时社会 的黑暗,反映封建礼教的无情。诗中的牛郎织女能 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这是诗人表达他对残酷现实的不满。
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 川省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作家、 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 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在文 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女 神》、《星空》,话剧《屈原》 等。《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 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 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朗读吟咏,口中有诗
街市上/陈列的/ 一些物品, 不信,请看/ 那朵流星,
定然是/ 世上/ 没有的/ 珍奇。是他们/ 提着灯笼/ 在走。
慢读想象,眼中有画
夜幕降临了,马路两边的街灯次第亮了起来, 闪闪烁烁的,与天上的明星连到了一起,互相辉映, 远远望去,就好像天上的明星。仰望天空,明星璀璨 耀眼,就好像天上点着无数的街灯。
诗人在想象中,又巧妙地引入了“灯笼”,
将“流星”比喻为“灯笼”,既表现了牛郎织
女的生活自由、幸福,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幸
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深入探究
1.《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中,作者是怎样展开 联想和想象的?诗中哪些是联想,哪些是想象?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狼》课件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狼》课件
示例(5)
“贪”“黠”: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两只狼交相吃骨,交相追赶,下一个目标是找到机会就对 屠户下手,这都表现了狼的狡猾,以及不知足。
2.狼很狡猾,可是它们的结局却是“而顷刻两毙”,最根 本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课文谈谈。
屠户勇敢无畏、聪明机智、细心谨慎等。
1.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 跟着走了很远。
2.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 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 来。骨头已经扔完了,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3.屠户处境困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在 那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 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蒲松龄《聊斋志异 ·梦狼》
异史氏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 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夫人患不能自顾其后耳;苏而使之自顾, 鬼神之教微矣哉!”
邹平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常有富民为人罗织,门役吓之曰:“ 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 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 待听鞫时,汝目睹我 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 也。”少间,公按是事。役知 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言其数,官摇 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 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 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 其苞苴,且索谢金。
6.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 增加笑料罢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口技林嗣环教材分析《口技》是一篇以描写见长的老课文,在文言课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习本课,就要明确课程标准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1.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设计本课时要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文言知识的积累上,就是要通过阅读注释和查阅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本课的重点是作者真切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声响、听众反应进行生动描绘,所以学习作者生动的场景描写是本文重点之一,而为了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把这篇文章作为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同时掌握说明文中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生分析1.这是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而学生也不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已经能够运用自如地借助工具书对不熟悉的文言文做到畅通文意,但对于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掌握还不够,需要系统介绍;2.对口技者精湛技艺的描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对怎样突出口技艺人的特点,理解不全面,对此做重点讲解即可。

教学理念本文从三方面记叙口技表演的奇妙,一是写口技本身的声响,二是写听众的反应,三是交代表演的场面及所用的道具。

其中口技本身的记叙与描写,是本文的教学的重点。

关于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辩析等古汉语知识,这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与掌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故以诵读为主要方法组织教学。

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基本内容,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想象,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

并引导学生讨论文中有争议之处。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文言词语,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现象,熟读背诵全文;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4、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聋校语文第七册第20课《壶盖为什么会动》教案

聋校语文第七册第20课《壶盖为什么会动》教案

20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内容:1篇课文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在理解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瓦特能发明蒸汽机,是同他从小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分不开的,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极思考的习惯。

3、能正确回答思考练习第一题的两个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目的: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动的壶盖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壶盖为什么会动。

板书课题:20 壶盖为什么会动二、授新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句子和词语。

4、集体讨论,借助挂图,扫除学习障碍。

5、齐读课文。

6、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7、理解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瓦特是怎样的人?(瓦特是英国一位有名的科学家。

)三、巩固练习:分组读课文四、作业: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课后分析:本课中描写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也有所思考的,故孩子们学习热情很高,对瓦特的故事也颇有兴趣,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熟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知道瓦特能发明蒸汽机,是同他从小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分不开的,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齐读课文,说说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二、授新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1)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开了,壶盖不停地跳动,他怎么样?(2)祖母是怎么回答他的?(3)瓦特对祖母的回答满意吗?(4)祖母又是怎么回答的?(5)第二自然段讲什么?2、讲读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2)思考:瓦特从看到水开了壶盖跳动的现象后怎么样?他看见水开了,壶里的蒸汽直往上冒,他是怎么想的?(3)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三、分组读第二、三自然段。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如何利用配图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如何利用配图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如何利用配图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对于课堂教学,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和了解诗歌也是对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一种途径。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诗歌学习是一件烦琐的事情,而且它的艰深和抽象也让难度加大,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本文将从如何利用配图来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如何利用配图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1、选择适当的配图在语文学科中,配图是我们经常用来辅助讲解和学习的教具。

对于诗歌而言,艺术性和美感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

因此,在选择配图时需做到与诗歌风格相匹配,如要选用自然风光,就可以与诗歌中充满着田园风光的诗词相结合。

或是在选用配图时,也应该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境来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通过视觉感受到诗歌带来的意境和情感。

2、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当学生看到配图之后,可以引导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深入的解读:(1)情景描写。

通过配图来呼应诗歌中的情景描写,让学生更容易想象画面中所呈现的场景。

(2)意境情感。

通过配图来强化诗歌中所表现的意境情感。

这样会有助于学生将联想到的画面与诗歌相结合,更能深入理解诗歌带来的情感。

(3)主题内涵。

透过配图来引导学生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去深入解读诗歌中的主题和内涵,通过画面所呈现的一些细节,让学生了解到诗歌中含义的更多层次。

3、培养学生的明辨能力对于诗歌的解读,并不仅仅是一个感性的过程,它也有着相当大的理性基础。

在解读时,需要培养学生的明辨能力。

与配图相结合,可让学生通过对比诗歌与配图所展现的意象,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明辨能力,为真正理解诗歌提供基石。

二、结语在语文教学中,诗歌学习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对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适当的配图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解读诗歌,从而接触到诗歌含义的更深层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口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口技》

口技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下册一、教学设想《口技》这篇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它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

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

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

基于本篇文章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言节奏韵律的美,文化艺术的表现美,并联自己实际生活体验,看到作家对“文化艺术”体验和感悟。

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为达成这教学目标,具体设计如下:(一)经过了初一上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学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加上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

我在作教学设计时就很好地利用本课的这些优势条件,以“善”为主线,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这样不仅整体感强,而且问题集中,在课堂的组织上会有条不紊。

(二)新课标中要求中学生能“读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而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把读、背、大量积累设为重点,采用吟诵、对话、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言词句的理解、积累,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在吟诵品味欣赏中得到文学的美的熏陶,而且还能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更能营造出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二、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本文一些重点虚实词的用法。

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表时间的词,数词的异用等。

2、学习本文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并能在作文中运用。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如何用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如何用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如何用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教育在中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诗词教学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如何用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以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0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诗歌作品来进行欣赏和分析。

对于聋校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手语和口语相结合的方式,将经典的诗歌作品翻译成手语或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诗歌,如诗歌中的意境、形象、语言、节奏等方面。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诗歌的形式、音韵和意义以多个角度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内涵和外在特征。

教师可以通过对诗歌的传承和变革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聋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限,他们难以通过写作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诗歌的传承和变革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思考和体验写一首诗歌,也可以让学生从诗歌的形式、内容、结构方面进行变革和重新创作。

教师要重视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获益。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欣赏和分析诗歌作品,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或班级合作模式,让学生进行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将个体的能力和智慧转化为团队的创造力和成果,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诗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

教师们在诗歌教学中应该不断创新和探索,为学生创造更加优秀的诗歌教学环境。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20课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闲暇.(jiá)褪.去(tuì)翘.尾巴(qiào)B. 蝴蝶.(dié)爱恋.(luán)防皱.(zhòu)C. 末梢.(shāo)癌.症(ái)耐.寒(nài)D. 油脂.(zhī)蹭.对方(zèng)商量.(lià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司空见惯.(习惯)B. 习.以为常(学习)C. 引人入胜.(美好的境界)D. 心有余悸.(心慌,害怕)二、语言表达3.根据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人们之所以....人们...贫困,之所以...寿命不长,之所以行动不便,之所以……都是因为没有尾巴。

4.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

①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②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

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③但从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

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

④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

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有水存在。

(1)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______,修改:______。

(2)意思表达不完整的一处是(填序号)______,修改:______。

(3)与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不一致的一处是(填序号)______,修改:______。

三、其他5.《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______,也属科幻作品之类,不过是更加讲究文艺的笔法,行文中运用______、合理的推导,层层展开。

四、现代文阅读6.阅读《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以上仅仅是外表,而尾巴的存在则使人们更容易表达一些内在的东西”至“体操也会因尾巴可以保持平衡而使动作更难、更精彩……”,完成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校语文第七册第20课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在理解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瓦特能发明蒸汽机,是同他从小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分不开的,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极思考的习惯。

3、能正确回答思考练习第一题的两个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动的壶盖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壶盖为什么会动。

板书课题:20 壶盖为什么会动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
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句子和词语。

4、集体讨论,借助挂图,扫除学习障碍。

5、齐读课文。

6、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7、理解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瓦特是怎样的人?(瓦特是英国一位有名的科学家。


三、巩固练习:分组读课文
四、作业: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课后分析:本课中描写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也有所思考的,故孩子们学习热情很高,对瓦特的故事也颇有兴趣,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知道瓦特能发明蒸汽机,是同他从小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分不开的,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说说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二、授新
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开了,壶盖不停地跳动,他怎么样?
(2)祖母是怎么回答他的?
(3)瓦特对祖母的回答满意吗?
(4)祖母又是怎么回答的?
(5)第二自然段讲什么?
2、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瓦特从看到水开了壶盖跳动的现象后怎么样?他看见水开了,壶里的蒸汽直往上冒,他是怎么想的?
(3)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分组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知道了瓦特从小爱观察爱动脑筋。

同学们要向他学习。

五、作业:读课文。

课后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基本能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在理解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说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思考:
(1)瓦特最终发明了什么?
(2)他是怎样才发明蒸汽机的?
3、让学生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4、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1、习题1
(1)读课文。

(2)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动?瓦特是怎么知道这个道理的?
②瓦特长大后是怎样发明蒸汽机的?
2、习题3
(1)读下面的句子。

①水开了,壶盖不住地往上跳动,瓦特好奇地看了半天。

②后来,他经过很多次试验,又学习别人的经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2)让学生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

四、作业:课后习题1、2、3
课后分析:学生基本能运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但语句还尚需整理,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