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病真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正中裂:

2.merge联合:

3.fuse融合:

4.serre上皮剩余:

5.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

6.穿通纤维:

7.棘层内疱:

8.错角化:

9.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与牙髓网状萎缩:vacuolar degeneration of the od ontoblastic layer

10.上皮异常增生:epithelial dysplasia

11.新生线:

12.溃疡:ulcer

13.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14.牙瘤:

15.Fordyce spot:

16.舍格林综合征

1.(口病P9)正中裂: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上唇正中裂;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裂,这两种唇裂罕见。

2.(口病P6)merge联合:Merge即面突联合。面部突起是由于面部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增生和基质的聚集而形成的,表面被覆以外胚层。突起之间为沟样凹陷。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就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称为面突联合。

3.(口病P6)fuse融合:Fuse即面突的融合。面部突起是由于面部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增生和基质的聚集而形成的,表面被覆以外胚层。突起之间为为沟样凹陷。有的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进而达到面突的融合。

4.(口病P31)serre上皮剩余:钟状期末牙板被间充质侵入而断裂,并逐渐退化和消失,成釉器与口腔上皮相分离。有时有残留的牙板上皮细胞团未能正常退化,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中,由于这些上皮类似于腺体,又称serre上皮剩余。在某些情况下,可成为牙源性上皮性肿瘤或囊肿的起源。

5.(口病P86)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即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龈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结合上皮是无角化的鳞状上皮,在龈沟底部约含15~30层细胞,向根尖方向逐渐变薄,约含3~4层细胞。结合上皮细胞呈扁平状,其长轴与牙面长轴平行,无上皮丁突。在与结缔组织的连接处细胞为立方状,类似基底细胞。如受到刺激,可见上皮丁突,伸入结缔组织中。

6.(口病P81/99)穿通纤维:临近牙周膜侧的固有牙槽骨呈板层排列,其中包埋了大量的牙周膜纤维即穿通纤维,这些纤维在细胞牙骨质中仅外层组织发生矿化。其走行方向与骨板垂直或有一定角度。

牙骨质细胞间质内的纤维主要由成牙骨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纤维所构成,后者又称穿通纤维或沙比纤维,与牙根表面垂直并穿插于其中。

7.(口病P226)棘层内疱:疱在上皮棘层内或在基底层上,有棘层松解,上皮细胞失去内聚力而分离,多见于天疱疮,也见于病毒性水

8.(口病P224)错角化:错角化也称角化不良,为上皮的异常角化,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角化不良有两种情况:一为良性角化不良,多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出现;另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有时可见胞核,细胞形态有一定异型性,见于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

9.(口病P188)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与牙髓网状萎缩:

vacuolar degeneration of the odontoblastic layer即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是成牙本质细胞间液体积聚形成水泡。镜下见成牙本质细胞体积变小,细胞间水泡将成牙本质细胞挤压成堆,状似稻草束。严重时,成牙本质胞数目减少,甚至消失,仅留下大小不等的空泡。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牙髓血供不足、细菌及其毒素刺激、洞形制备的创伤或充填材料的刺激等所引起。

10.(口病P225)上皮异常增生:epithelial dysplasia即上皮异常增生,是上皮总的紊乱。上皮异常增生可发生以下变化:①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②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③核浆比例増加;④上皮钉突呈滴状;⑤上皮层次紊乱;⑥有丝分裂象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⑦上皮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⑧细胞多形性;⑨细胞核浓染;⑩核仁增大;⑪细胞黏着力下降;⑫在棘细胞层中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并不是以上12项均出现才诊断为上皮异常增生,根据以上项目出现的数目,而分为轻、中、重

度上皮异常增生。

11.(口病)新生线: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的磨片上,常见一条加重的生长线,这是由于乳牙和第一恒磨牙的釉质一部分形成于胎儿期,另一部分形成于婴儿出生后,当婴儿出生时,由于环境及营养的变化,该部位的釉质发育一度受到干扰,称其为新生线。12.(口病P226)溃疡:ulcer即溃疡,是黏膜或皮肤表层坏色而脱落形成凹陷为溃疡。按其破坏程度可分为浅层溃疡和深层溃疡。浅层溃疡只破坏上皮层,愈合后不留瘢痕,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而深层溃疡则病变波及黏膜下层,痊愈后遗留瘢痕,如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

13.(口病)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癌),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症状时,称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或“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multiple 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如临床上仅为多发性角化囊肿并无基底细胞痣(癌)等症状时,也可称为角化囊肿综合征。

14.(口病)牙瘤:是成牙组织的错构瘤或发育畸形,不是真性肿瘤,与牙的发育类似,当牙瘤完全钙化后,其生长也随之停止。肿物内含有成熟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根据这些组织排列结构不同,可分为混合型牙瘤和组合型牙瘤。

15.(口病P112)Fordyce spot:Fordyce spot即福代斯斑。颊黏膜有时可出现成簇的栗粒状淡黄色小颗粒,为异位的皮脂腺,称福代斯斑。

16.(口病P289)舍格林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即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唾液腺炎、干燥性角膜炎和口干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合并全身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同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可区分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只表现为干燥综合征(sicca syndrome),即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功能障碍;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除干燥综合征外尚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简答题:

1.牙根的形成:

2.简述如何从临床上和病理上对鼻腭管囊肿与根尖囊肿进行鉴别诊断

3.牙源性钙化囊肿是囊肿还是肿瘤?其生物学特征如何?

4.肌上皮细胞的标记物、位置:

5.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型:

6.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单纯摘除后易复发,为什么?

7.成釉细胞瘤的分型和生物学行为

8.牙外吸收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9.牙内吸收原因,临床表现,病理表现。

1.(口病P40)牙根的形成:

(1)当牙冠发育即将完成时,牙根开始发育。首先是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的根尖孔方向生长,这些增生的双层细胞称为上皮根鞘。上皮根鞘的内侧面包绕着牙乳头细胞,上皮根鞘的外面被牙囊包绕。被上皮根鞘包绕的牙乳头细胞也向根尖部增生,其与上皮根鞘相接触的细胞分化成成牙本质细胞,形成根部牙本质。上皮根鞘继续生长并向根尖孔处呈45°角弯曲,形成一个中间有孔的盘状结构,称为上皮隔。其中间的孔即未来的根尖孔。

(2)在单根牙形成中,上皮根鞘的内层细胞诱导邻近的牙髓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进而形成牙本质。牙本质形成后,其表面的上皮根鞘发生断裂,使上皮根鞘与根部牙本质分离,并向牙囊的深层移动,断裂的上皮根鞘呈网状包绕在牙根的周围。此时牙囊中的间充质细胞立即进入断裂的上皮细胞之间,并与牙根部牙本质接触,在该处分化成成牙骨质细胞,并分泌牙骨质基质,经矿化后形成牙骨质。而断裂的上皮根鞘细胞进一步离开根面,大部分被吸收,部分可遗留在发育中的牙周膜中,称上皮剩余,也称马拉瑟上皮剩余。此上皮遇刺激可形成牙源性囊肿或牙源性肿瘤。

(3)多根牙的形成是由上皮隔的发育所决定的。首先在上皮隔上长出两个或三个舌状突起,然后增生伸长,与对侧突起相连,此时上皮隔中央的单个孔被分隔成两个或三个孔,将形成双根或三根。发育过程同单根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