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牧堂《发微论》

合集下载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序,龙省,自瞿昙氏观星悟道。

于是广说经论。

最后以涅槃妙心。

嘱大迦叶。

拈华顾要。

灯灯相续。

初祖西来。

唯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名曰性宗。

慈氏菩萨以所悟识心圆明。

造为瑜伽师地之论。

天亲菩萨揽其渊浩。

创唯识颂。

于是护法标首。

慈恩演传。

成唯识论。

最为精密。

名曰相宗。

古杭绍觉老人。

乃云栖莲大师嫡裔也。

阐释全文。

有唯识音义。

法嗣新伊师广搜奥旨。

有合响。

而我苕圣先法师。

实为伊公入室弟子。

重加集注。

是正有补遗。

兹三集皆以演释唯识精义。

实相宗之宝炬矣。

或曰。

万法唯心。

心唯一也。

深究其原。

则一亦不立。

今相宗所论心王心所。

八识辗转。

观所缘缘。

研极微细。

得无与直指之道背耶。

余曰。

否否。

夫人心影最难穷也。

迷心认影。

一影一心。

即一世界。

循环相生。

何啻万亿。

无论谬执之辈。

据幻为真。

如沉弱水。

如堕夜雾。

不可得出。

即使明悟上智之士。

于斯道中。

已契大意称悟彻。

而微细无明流注性海。

慧剑所不能除。

宝镜所不能照。

化雨法雷所不能洒澹震荡。

是生死因。

随劫轮转。

将奈何矣。

彼慈氏天亲悲悯斯苦。

故造斯论。

绘写变相。

破心影之惑。

斩八识之根。

使学者绝后再苏。

转识成智。

向所谓网罗窠臼。

皆成安乐窝最胜院。

妙用神通。

百法具足。

然则相宗之旨。

正所以洞明差别辅性宗。

如车二毂鸟双翼。

何可偏废哉。

此唯识补遗之刻。

深有功于正法眼藏。

非渺小也。

刻既成。

遂书诸简端。

康熙戊午孟夏谷旦董漠?题No. 825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文卷上第一卷?论题(成)?论主(护)?译师(唐)?正文大科(三)初宗前敬叙分(二)初归敬述意(稽)次造论因缘(二)初通为利生(今)次别为破执(二)初破凡夫外道(又)次破小乘四师(复)次依教广成分(三)初一颂半(略答)外难略标识相(三)初末论设问(若)次本论颂答(颂)三末论释成(二)初释前三句(二)初略释(三)初释第一句(论)次释第二句(彼)三释第三句(二)初征(如)次释(二)初正释(二)初依相见假说我法(彼)次由熏习变似我法(二)初法释(或)次喻明(如)次结判(愚)次广释(二)初明无实唯似境(三)初征答总标(云)次重征别释(二)初破实我实法不可得(二)初破实我(二)初征(如)次释(二)初正破(三)初叙破外道小乘我相(二)初别破(二)初破六师三计(二)初叙计(诸)次破斥(三)初破胜论数论(初)次破无惭尼犍(中)三破兽主遍出(后)次破小乘三计(二)初叙计(又)次破斥(三)初破即蕴我(初)次破离蕴我(中)三破非即离我(后)次总破(三)初约思虑有无破(又)次约作用有无破(又)三约所缘非缘破(又)次立量以显唯识(二)初显能所缘是见相(又)次结示所缘是识变(是)三结属我执俱分(三)初标列(然)次别释(二)初俱生我执(三)初释总名(俱)次释别相(此)三示断位(此)次分别我执(三)初释总名(分)次释别相(唯)三示断位(此)三结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质有无(二)初判定有无(如)次结成前义(是)次判依遍有无(然)次引证(故)次释妨?次破实法?次结示心外境非所缘?三总结证成?次释假应依实难?次释后三句?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三后有五颂明修行之位次?三释结施显分??次释妨(二)初正释妨难(三)初释忆识等事妨(二)初难(实)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次释造业受果妨(二)初难(若)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三释生死涅槃妨(二)初难(我)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次结示唯识(由)?次破实法(二)初征答非有(如)次广破执相(三)初正破心外有法(二)初破外道(二)初征(外)次释(二)初约十三家别破(五)初数论师(三)初叙执(且)次破斥(七)初破现量所得(彼)二以能所互破(又)三体应同用破(又)四破三合成一(许)五以总别互破(又)六约变时合不合破(二)初正破(此)次遮救(不)七约无差别破所成(又)三结非(故)二胜论师(二)初叙执(胜)次破斥(二)初正破(二)初明诸句体非实有(八)初被诸句中常无常(彼)二以实德二句对破(又)三破实句中有碍常(又)四破诸句中无碍法(诸)五约唯识破诸句(又)六破大有性(彼)七破同异性(又)八破和合句(又)次显诸句非现量得(二)初明诸句非现量境(然)次显能缘非现量智(又)次结非(故)三自在天等八论(二)初破大自在(二)初叙(有)次破(彼)次例破余七(余)四二种声论(二)初叙(有)次破(彼)五顺世论师(二)初叙(有)次破(二)初破因微(彼)次破果色(三)初破不越因量(二)初正破(又)次破救(三)初破量德合故似粗(若)次约果如因破(若)三约因如果破(若)次破因果同处(又)三破果体是一(又)次束成四种总破(二)初总标(然)次别破(四)初数论等(二)初叙(一)次破(彼)二胜论等(二)初叙(二)次破(彼)三无惭等(二)初叙(三)次破(彼)四邪命等(二)初叙(四)次破(彼)次破余乘?次立量以显唯识?三结属法执俱分??次破余乘(二)初当(彼)次释(二)初总释(破)次别释(三)初破色法(二)初破对无对色(二)初标列(且)次别明(二)初有对色(二)初明有对非实有(二)初略明(彼)次广释(二)初明能成极微不实(二)初约质碍有无破(谓)次约方分有无破(二)初破有方分(又)次破无方分(二)初且约有方分破无方分(三)初约所成果色破(若)次约因能成果破(又)三约果色即因破(执)次结归有方分破其实有(有)次结所成果色非实有(故)次明有对唯识变(二)初征(五)次释(二)初正释(二)初总释依缘(虽)次别释依缘(二)初略明所依(然)次广释所缘(二)初总标所缘缘有无(此)次别明所缘缘有无(二)初明外所缘缘非有(二)初破执(四)初破正量部计能生(二)初叙计(谓)次破斥(非)二破经部师计和合(二)初叙计(眼)次破斥(非)三破经部转计极微(非)四破萨婆多计和集(二)初叙计(有)次破斥(彼)次结况(许)次显内所缘缘非无(二)初明识变似色等为所缘缘(由)次明识所变相非极微成(二)初正明(然)次释妨(为)次结示(由)次无对色(余)次破表无表色?次破不相应行?三破无为法??次破表无表色(二)初征(表)次释(二)初明二色非实有(二)初正明(二)初释有表(二)初身表(二)初破实有(三)初反征(此)次正破(三)初破形(若)次破动(若)三破心所引生(若)三结示(故)次申正义(然)次语表(二)初破实有(语)次申正义(然)次释无表(二)初破实有(表)次申正义(然)次释难(二)初难(世)次释(二)初总答非色(不)次别明业体(二)初明思为三业体(能)次转释身语二业(二)初示由思名业道(起)次明业道是假说(或)次结二色唯识变(由)?次破不相应行(三)初总明无实体用(二)初明依色心分位假立(不)次立量以显无实体用(此)次别破得非得等(六)初破得非得(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且)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经)次就义别破(二)初正破得(二)初引经例破(亦)次约二因破(三)初征(又)次破(二)初破能起因(若)次破不失因(若)三结(故)次例破非得(得)次申正义(二)初明得(然)次明非得(观)二破众同分(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二)初约同智言因破(若)次约同事欲因破(若)次申正义(然)三破命根(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三)初例破(又)次释妨(若)三结示(此)次申正义(然)四破无心定等(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实有(若)次申正义(二)初正释(二)初无心定(谓)次无想果(无)次结示(故)五破三有为相?六破名句文身?三傍破执随眠等?第二卷?五破三有为相(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五)初破能相所相体异(非)二破生等相体俱有(又)三破能所相本有(能)四破能相合所相(所)五破生等三世相违(又)次申正义(二)初刹那四相(三)初标立相意(然)次释成四相(四)初列说四相(本)二约世简小(前)三释通外难(如)四述相所表(生)三结成是假(故)次一期四相(一)?六破名句文身(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二)初正破二师(二)初单破正理论师(二)初破名等异声实有(若)次破声能生名句文(二)初正破(谓)次遮救(二)初遮音韵即名等异声实有(若)次遮音韵非能诠须生名等(若)次双破经部正理(二)初正破(声)次结责(何)次结成愚智(语)次申正义(四)初显假差别(然)二显三用殊(名)三明不即不离(此)四会其相违(二)初正会相违(由)次蹑迹会违(且)?三傍破执随眠等(二)初正破(二)初叙执(有)次破斥(彼)次例余(执)?三破无为法(二)初正破实有(二)初依理总非(诸)次约义别破(二)初正破(二)初例有为总破(二)初例破离色心等定有无为(且)次立量显无为即色心实性(然)次约一多别破(二)初总征(又)次别释(二)初破体一(二)初破虚空(若)次破余二(一)次破体多(若)次例余(二)初准前例破(余)次立比量破(又)次显示正义(三)初总标(然)次别释(二)初依识变假施设有(一)次依法性假施设有(二)初示法性名(二)次出无为体(离)三结示(故)?次立量以显唯识(二)初双显二取是相见分(外)次结示唯识亦是假说(诸)?三结属法执俱分(三)初标列(然)次别释(二)初俱生法执(三)初释总名(俱)次释别相(此)三明断位(此)次分别法执(三)初释总名(分)次释别相(唯)三明断位(此)三结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质有无(二)初判定有无(如)次结成前义(是)次判依遍有无(然)次引证(故)?次结示心外境非所缘(二)初明离识我法非所缘缘(如)次明自心外蕴非所缘缘(二)初简异聚王所(现)次简同聚心所(问)?三总结证成(由)?次释假应依实难(二)初难(有)次释(二)初正释外难(三)初总破法喻(彼)次别破法喻(二)初破喻(二)初破依类假说(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结破(类)次破依实假说(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结破(由)次破法(二)初正破假说依真(又)次结申假说正义(由)三结难非理(是)次示假说意(然)?次释后三句(二)初结前标数(识)次释通别名(二)初释三类别名(一)次释能变通名(二)初总标(此)次别释(二)初释因能变(一)次释果能变(二)初总明(二)次别释(二)初等流果(等)次异熟果(二)初正释(异)次简异(此)?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二)初(十四)行半颂明三能变识相(二)初广释三能变相(三)初初能变相(三)初末论设问(虽)次举本颂答(颂)三末论释成(二)初正释颂文(八)初自相等三门(二)初正释三门(二)初别释(三)初自相门(论)次果相门(此)三因相门(此)次总结(初)次重明因相(三)初标(一)次解(四)初明种子相(二)初正释(二)初正示种相(此)次明种实有(二)初正释(虽)次释妨(二)初难(此)次释(二)初正释(若)次简别(然)次结判(二)初判属相分(种)次判属三性(二)初正判(诸)次释妨(二)初难(若)次释(虽)二明本新义(三)初净月等师唯立本有(三)初释义(此)次引证(二)初引教(如)次引理(又)三结示(如)次难陀等师唯立新熏(三)初释义(有)次引证(二)初引教(如)次引理(二)初证有漏(又)次证无漏(无)三会违(二)初会本有五种性别(三)初标(有)次释(即)三结(故)次会地狱成就三根(所)三护法正义新本合论(三)初正释二类(二)初标(有)次释(二)初本有(一)次始起(二)次斥前互阙(二)初破净月唯本有(二)初正破(二)初明违理(二)初约因缘义破不从熏生(三)初标(若)次释(二)初引证(如)次引论(摄)三结(唯)次约因缘义破由熏增长(非)次明违教(又)次结责(故)次破难陀唯新熏(二)初正破(二)初明违理(二)初正明违理(二)初斥非(二)初约有为无漏无因破(若)次遮性净为无漏生因(三)初出彼所凭(分)次破彼谬解(二)初征(而)次破(三)初破以空理为无漏因(若)次破以即心为无漏因(若)三破有漏心性是无漏(二)初以有漏例无漏(若)次以异生例圣者(二)初正例(又)次破救(若)三申经正义(然)次显正(由)次通前所引(四)初通内种定有熏习(诸)二通无漏由闻熏习(二)初明亦熏本无漏种(其)次判二性为缘亦异(闻)三通依障建立种性(二)初正释(依)次通妨(然)四通三根依当可生(既)次明违教(然)次结责(故)三结示正义(由)三明种子义?四明熏习义?三结?二不可知等三门?三相应门?四受俱门?五三性门?六心所例王门?七因果譬喻门?八伏断位次门?次证有本识?次第二能变?三第三能变?次会三能变俱转示二谛?次九行颂广释外难显唯识??三明种子义(三)初明内种(三)初总标(然)次别释(六)初刹那灭(一)二果俱有(二)三恒随转(三)四性决定(四)五待众缘(五)六引自果(六)三结示(唯)次明外种(外)三简熏习(内)?四明熏习义(三)初总标(二)初问(依)次答(所)次别释(二)初所熏(三)初征(何)次释(四)初坚住性(一)二无记性(二)三可熏性(三)四与能熏和合(四)三结(唯)次能熏(三)初征(何)次释(四)初有生灭(一)二有胜用(二)三有增减(三)四与所熏和合(四)三结(唯)三结判(二)初结熏习(如)次判因果(二)初约种现判因果同时(能)次约三类判因果横竖(二)初正判三类(能)次结属因缘(此)?三结(是)?二不可知等三门(二)初征答总标(此)次别释三门(二)初释行相所缘(二)初略释(二)初明行相(了)次明所缘(二)初别明执受处(二)初释处(处)次释执受(执)次总结是所缘(执)次广释(二)初释行相(三)初略指是异熟见分(此)次通明心心所分量(三)初难陀立二分(二)初正明立二分(二)初正释(二)初释(二)初明心心所各有二分(然)次破安慧唯立自证分(二)初破无所缘(若)次破无能缘(若)次结(故)次引证(如)次大小乘辨异(二)初明小乘偏义(二)初明行相所缘(执)次明王所问异(心)次申大乘正说(二)初明行相所缘(违)次明王所同异(心)次陈那立三分(二)初正释(然)次引证(如)三护法立四分(二)初正明应有四分(二)初正释(又)次结判(二)初正判(此)次引证(是)次摄归唯是一心(二)初明摄(如)次引证(如)三结归是异熟见分(故)次释所缘(二)初正明所变(二)初明唯变处等(二)初正释(二)初明业力所变决定(三)初器界(二)初正明共中共变(二)初释义(二)初正释(所)次释疑(虽)次料简(二)初征(谁)次释(三)初月藏明一切有情共变(有)次次师明现居当生者变(二)初斥前非(有)次申自义(是)三护法明于身有用即变(二)初斥前非(有)次申正义(然)次结显共中不共(此)次种子(诸)三根身(二)初明不共中不共变自根身(有)次明不共中共种变他依处(二)初正释(有)次料简(二)初师亦变似根(此)次师唯变依处(有)次明定等所变不定(前)次结示(略)次明不变心等(二)初问(何)次答(二)初通明诸识有二种变(有)次别显异熟唯因缘变(二)初有漏位唯变色等(异)次无漏位亦现心影(至)次总结所缘(故)次明不可知门(二)初明不可知(不)次征答劝信(二)初征(云)次答(如)第三卷?三相应门(三)初问答总明(此)次别释触等(五)初释触(二)初明正义(二)初正明(能)次转释(二)初释性(三)初释三和(谓)次释分别变异(二)初正释(皆)次通妨(根)三释令心触境(和)次释业(三)初正释(既)次引证(起)三通妨(瑜)次斥异解(然)二释作意(二)初明正义(作)次斥异解(有)三释受(二)初明正义(受)次斥异解(二)初叙执(有)次斥破(二)初破领俱触(三)初正破(彼)次遮救(三)初破受似触生(若)次破受领受体(若)三破不舍自性(若)三结责(故)次破共余相(然)四释想(想)五释思(思)三结相应义(此)?四受俱门(二)初明唯舍受相应(二)初正释(三)初约识行相明(此)次约俱生受明(又)三约执藏义明(又)次释妨(二)初难(若)次释(既)次简非余所相应(二)初征答(如)次释明(二)初明非别境俱(谓)次明非善等俱(此)?五三性门(三)初问(法)次答(此)三释(二)初释无覆无记义(异)次释无覆无记名(覆)?六心所例王门(二)初正释(二)初例三性门(触)次例余诸门(又)次斥谬(二)初叙执(有)次斥破(二)初破一切种(二)初正破(二)初约不能受熏持种破(彼)次纵受熏以种多难破(又)次破救(二)初叙执(谁)次破斥(彼)次破无简别(又)?七因果譬喻门(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颂文(三)初征答总标(阿)次法喻别释(二)初释恒转义(恒)次释如瀑流(如)三结示缘起(如)次通妨显理(二)初释过未既假不成非断难(二)初外难(过)次答释(二)初对斥(过)次显理(岂)次释无因无果谁离断常难(二)初外难(因)次答释(二)初对破(若)次显理(二)初略明(因)次广显(三)初标义(谓)次释成(观)三结劝(如)次斥异说(二)初正斥(二)初斥余部(二)初叙计(三)初标(有)次释(谓)三结(如)次斥非(三)初总斥(彼)次别破(三)初破一念二时(何)次破生灭体一(又)三时体互破(生)三结非(故)次斥经部(经)次结劝(由)?八伏断位次门(二)初征答总标(此)次广释颂义(二)初正明舍阿赖耶(二)初总明(谓)次别释(二)初明能舍诸位(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二)初释义(此)次引证(云)次释妨(二)初难(若)次答(二)初约回心向大释(彼)次约直修大乘释(又)次斥异解(二)初正破(二)初叙(有)次破(彼)次破救(二)初叙(地)次破(彼)次简所舍唯名(然)次通明第八异名(二)初广释诸名(二)初释名义(二)初总标(然)次别释(四)初释心等四名(谓)二释阿赖耶名(或)三释异熟识名(或)四释无垢识名(或)次简所舍(阿)次结归二位(然)?次证有本识(三)初征答总标(云)次教理别明(二)初引教(二)初引大乘(二)初引契经证有第八(二)初三经四颂(四)初引阿毗达摩颂(二)初引颂(谓)次释义(二)初时释(三)初约二用释(二)初略判颂文(此)次广释颂义(二)初因缘用(二)初释(二)初正释因缘(界)次转释缘用(谓)次结(是)次依持用(二)初明流转依持(三)初标(由)次释(谓)三结(诸)次明还灭依持(三)初标(及)次释(谓)三结(能)次约染净释(又)三约三性释(或)次结证(今)二重引前经中颂(二)初引颂(即)次释义(二)初正释(二)初释前三句(二)初约含藏义释(由)次约三藏义释(与)次释第四句(二)初约地上释(已)次通地前释(或)次结证(非)三引解深密经颂(二)初引颂(解)次释义(二)初正释(三)初释第一句(以)次释第二句(是)三释后二句(凡)次结证(唯)四引入楞伽经颂(二)初引颂(入)次释义(眼)次指广证有(此)次显大乘是至教量?次引余部?次显理?三总结劝信??次显大乘是至教量(二)初立比量证(诸)次引七因证(二)初引圣慈氏七因(二)初总标(又)次别明(七)一先不记(一)二本俱行(二)三非余境(三)四应极成(四)五有无有(五)六能对治(六)七义异文(七)次引庄严论颂义(如)?次引余部(二)初总标(余)次别引(四)初大众部(谓)三上座部(上)三化地部(化)四说一切有部(二)初引文(说)次论释(二)初释义(三)初明正义(谓)次别简释(七)初简余蕴(谓)二简五欲(五)三简乐受(乐)四简身见(身)五简转识(转)六简色身(色)七简不相应行(又)三总结示(异)次结证(由)?次显理(三)初结前起后(已)次依经广显(十)初持种心(三)初引经证有(谓)次依义广释(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二)初简转识非持种心(谓)次明第八是持种心(二)初正释(二)初顺明(此)次反显(若)次简非(二)初简色不相应(色)次简转识心所(转)次结示(故)次斥异解(五)初破识类受熏持种(二)初叙(有)次破(六)初约假实破(彼)二约三性破(又)三约无心位破(又)四约凡圣类同破(又)五约根法类同破(又)六约事类不俱破(又)二破六识俱转受熏持种(执)三破色心自类前为后种(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正破(二)初约无熏习义破(彼)次约间断不生破(又)次遮救(亦)四破三世实有能成因果(二)初叙(有)次破(彼)五破执遣相空拨无本识(二)初叙执斥违经(有)次约法斥违理(二)初斥成邪见(智)次斥反正智(若)三总结证成(故)二异熟心?三界趣生体?四有执受?五持寿暖识?六生死时心?七缘起依?八识食体?九灭定有心?十染净心?三指广结略??二异熟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简转识非真异熟(谓)次明第八是真异熟(三)初约有情身器显有真异熟(定)次约身受怡劳显有真异熟(又)三约非佛有情显有真异熟(非)三总结证成(由)?三界趣生体(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标义(谓)次释成(二)初简转识等非趣生体(非)次明第八心品是趣生体(三)初约实等四义顺明(唯)次约无色第六反释(此)三约佛非趣生反证(由)三总结证成(正)?四有执受(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明第八是能执受(二)初显有能执受心(谓)次立第八是能执受(二)初正立(唯)次简别(此)次简转识等非能执受(三)初简诸转识(谓)次简诸心所(诸)三简色根命根(非)三总结证成(故)?五持寿暖识(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简转识非持寿暖识(谓)次明第八是持寿暖识(二)初正立(唯)次释成(二)初正释(经)次通妨(二)初难(虽)次释(二)初约三法具处释(此)次约暖不遍处释(又)三总结证成(由)?六生死时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正明生死时心(二)初明正义(二)初简转识非生死时心(谓)次明第八是生死时心(真)次斥异说(二)初异说(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正破(若)次遮救(若)次余部(有)次别明将死时心(二)初立义(又)次释成(二)初简转识不生冷触(眼)次明第八能生冷触(唯)三总结证成(故)?七缘起依(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引经释(谓)次明论释(二)初明第八是名色缘(二)初正明(眼)次遮救(亦)次简转识非名色缘(又)三总结证成(故)第四卷?八识食体(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通明四食相(三)初总标(谓)次别释(四)初段食(一)二触食(二)三思食(三)四识食(四)三结判(二)初约三科判(由)次约三界判(段)次别明识食体(二)初简转识非识食体(二)初正简(眼)次斥异(四)初破过未识等为食(非)二破入定心等为食(亦)三破不相应行为食(又)四破第六意识为食(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总斥指广(彼)次约义别破(三)初破无漏识为食(又)次破有漏种为食(亦)三破身命互为食(复)次明异熟是识食体(二)初正释(由)次通妨(唯)三总结证成(既)?九灭定有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明灭定有第八识(三)初依义明灭定有识(二)初明定中第八为不离身识(谓)次破后时还起名不离身识。

发微论

发微论

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七發微論術數類三相宅相墓之屬提要(臣)等謹按發微論一卷宋蔡元定撰元定字季通建陽人遊於朱子之門慶元中偽學禁起坐黨籍竄道州卒於謫所後韓侂胄敗追贈廸功郎賜諡文節事蹟具宋史儒林傳元定之學旁渉術數而尤究心於地理是篇即其相地之書大旨主於地道一剛一柔以明動静觀聚散審向背觀雌雄辨強弱分順逆識生死察微著究分合别浮沉定淺深正饒減詳趨避知裁成凡十有四例逓為推闡而以原感應一篇明福善禍淫之理終焉葢術家惟論其數元定則推究以儒理故其説能不悖於道如云水本動欲其静山本静欲其動聚散言乎其大勢向背言乎其性情知山川之大勢黙定於數里之外而後能推順逆於咫尺微茫之間善觀者以有形察無形不善觀者以無形蔽有形皆能抉摘精奥非方技之士支離誕漫之比也地理大全亦載此書題曰蔡牧堂撰考元定父發自號牧堂老人則其書當出自發手或後人誤属之元定亦未可知然勘核諸本題元定者為多今故以元定之名著於録焉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總校官(臣)陸費墀●欽定四庫全書發微論(宋)蔡元定撰剛柔篇易曰立天之道曰隂與陽邵氏曰立地之道剛柔盡之矣故地理之要莫尚於剛柔剛柔者言乎其體質也天地之初固若漾沙之勢未有山川之可言也既而風氣相摩水土相盪則剛者屹而獨存柔者淘而漸去於是乎山川形焉山體剛而用柔故髙聳而凝定水體柔而用剛故卑下而流行此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也邵氏以水為太柔火為太剛土為少柔石為少剛所謂地之四象也水則人身之血故為太柔火則人身之氣故為太剛土則人身之肉故為少柔石則人身之骨故為少剛合水火土石而為地猶合血氣骨肉而為人近取諸身逺取諸物無二理也若細推之凡涸燥者皆剛夷坦者皆柔然涸燥之中有夷坦夷坦之中有涸燥則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也凡强急者皆剛緩弱者皆柔然强急之中有緩弱緩弱之中有强急則是柔中有剛剛中有柔也自此以往儘推無窮知者觀之思過半矣動静篇其次莫若明動静動静者言乎其變通也夫槩天下之理欲向動中求静静中求動不欲静愈静動愈動古語云水本動欲其静山本静欲其動此逹理之言也故山以静為常是謂無動動則成龍矣水以動為常是為無静静則結地矣故成龍之山必踴躍翔舞結地之水必灣環悠揚若其偃硬側勒衝激牽射則動不離動静不離静山水之不融結者也然一動一静互相循環山亦有動極而静水亦有静極而動不可執一而論又在人融化之為妙也聚散篇其次莫若觀聚散聚散者言乎其大勢也歴觀古人之葬大抵穴多竒怪非好怪也良由得山水之正則怪穴所為常也今人於大聚之中或乃拘于形穴而不葬矣然有大勢之聚散有穴中之聚散大勢之聚散見乎逺穴中之聚散見乎近是二者有相須之道焉向背篇其次莫若審向背向背者言乎其情性也夫地理與人事不逺人之情性不一而向背之道可見其向我者必有周旋相與之意其背我者必有厭棄不顧之狀雖或暫焉矯飾而真態自然不可揜也故觀地者必觀其情之向背向者不難見凡相對如君臣相待如賔主相親相愛如兄弟骨肉此皆向之情也背者亦不難見凡相視如讐敵相抛如路人相忌如嫉寃逆寇此皆背之情也觀形貌者得其偽觀情性者得其真向背之理明而吉凶禍福之機灼然故嘗謂地理之要不過山水向背而已矣雌雄篇其次又當看雌雄雌雄者言乎其配合也夫孤隂不生獨陽不成天下之物莫不要相配對地理家以雌雄言之大槩不過相對待之理何以言之山屬隂水屬陽故山水相對有雌雄而山之與水各有雌雄陽龍取隂穴隂龍取陽穴此龍穴相對有雌雄陽山取隂為對隂山取陽為對此主客相對有雌雄也其地融結則雌雄必合龍穴砂水左右主客必相登對若單雌單雄不相登對雖或結地必非真造化也經曰雌雄相喜天地交通又曰雌雄不顧不勞看古人多以此為要妙然亦天地自然之理也强弱篇其次又當辯强弱强弱者言乎其禀氣也夫天下之理中而已矣太剛則折故須濟之以柔太柔則弱故須濟之以剛剛柔相濟中道得矣論地理者必須察其禀氣禀偏於柔故其性緩禀偏於剛故其性急禀剛性急此宜穴於緩處若復穴於强急之處則必有絶宗之禍禀柔性緩此宜穴於急處若復穴於弱緩之處則必有冷退之患强來强下則傷龍弱來弱下則脱脉故立穴之法大概欲得酌中恰好底道理不得倚於一偏纔偏便生出病來然非權衡有定則亦未易語也順逆篇其次又當分順逆順逆者言乎其去來也其來者何水之所發山之所起是也其去者何水之所趨山之所止是也知來去而知順逆者有矣不知來去而知順逆者未之有也夫順逆二路如盲如聾自非灼然有見鮮不以逆為順以順為逆者矣要知順山順水者順也所謂來處來者是也逆山逆水者逆也所謂去處去者是也立穴之法要順中取逆逆中取順此一定之理不可改易若又推而廣之則脉有順逆龍有順逆順龍之穴結必逆逆龍之穴結必順此亦山川自然之勢也大抵論逆順者要知山川之大勢黙定于數里之外而後能推順逆於咫尺微茫之間否則黒白混淆以逆為順以順為逆者多矣生死篇其次又當識生死生死者言乎其取舍也夫千里來龍不過一席之地倘非以生死别之則何所决擇哉生死之説非一端大槩有氣者為生無氣者為死脉活動者為生粗硬者為死龍勢推左則左為生右為死龍勢推右則右為生左為死又有瘦中取肉則瘦處死而肉處生飽中取饑則饑處生而飽處死如此之類在人細推之生則在所取死則在所舍取舍明而後穴法定穴法定而後禍福應若生死難辨取舍何當則非逹造化矣微著篇其次又當察微著微著者言乎其氣脉也夫氣無形者也屬乎陽脉有形者也屬乎隂陽清隂濁故氣微而脉著然氣不自成必依脉而立脉不自為必因氣而成葢有脉而無氣者有矣未有無脉而有氣者也經曰氣乗風散脉遇水止無脉無氣者水害之也有脉無氣者風乗之也善觀氣脉者以有形察無形不善觀者以無形蔽有形葢無形只在有形之内但知者所見實故於粗淺而得精微愚者所見昏故於荒忽茫昧而不曉豈知四水交流則有脉八風不動則有氣此有目者所共見有心者所共知而術之至要初不外是也分合篇其次又當究分合分合者言乎其出没也夫脉之為脉非徒然而生頓然而有其出也必有自然之來則有分水以導之其没也必有所止則有合水以界之郭氏云地有吉氣隨土而起支有止氣隨水而比又曰支之所起氣隨而始支之所發氣隨而鍾此古人論氣脉之源流也氣隨土而起故脉行必有脊氣隨水而比故送脉必有水氣起于支之始故上有分脉鍾于支之終故下有合有合無分則其來不真為其内無生氣之可接也有分無合則其止不明為外無堂氣之可受也有分有合則有來有止有出有沒則龍穴融結的定無疑然後為全氣之地也然有大分合小分合真地融結則有三分三合穴前後一分合起主龍虎所交二分合祖龍至山水大會三分合也小合則為小明堂大合則為大明堂合於龍虎内則為内明堂合於龍虎外則為外明堂各不相亂如此是又不可不知也浮沉論其次又當别浮沉浮沉者言乎其表裏也夫脉有隂陽故有浮沉隂脉常見乎表所謂浮也陽脉常收乎裏所謂沉也大抵地理家察脉與醫家察脉無異善醫者察脉之隂陽而用藥善地理者察脉之浮沉而立穴其理一也夫三隂從天生以其隂根于陽也故隂脉必上小而下大其出口也必尖三陽從地出以其陽根於隂也故陽脉必上大而下小其出口也必圓後之觀脉者不必問其何如但口尖者皆隂■其脉浮於表口圓者皆陽■其脉沉于裏此一定不易之法若又推而廣之則凸者脉浮凹者脉沉微細者脉浮粗重者脉沉衆髙一低者脉浮衆低一髙者脉沉以此相乗除則隂陽之理得矣淺深篇其次又當定淺深淺深者言乎其凖的也夫淺深得乗風水自成故卜地者必以淺深為凖的宜淺而深則氣從上過宜深而淺則氣從下過雖得吉地而效不應者為此故也大概先觀來脉之隂陽次看四山之從佐且如脉入首强作穴凹出口圓此皆脉浮而穴陽宜淺來脉入首弱作穴凸出口尖此皆脉沉而穴隂宜深故曰淺深得乗風水自成深淺之法多端至理莫過於是也切要辨認入首隂陽蝦鬚界合明白若當深而淺當淺而深差於咫尺之間反吉為凶矣經曰地吉葬凶與棄屍同正此義也世俗裝卦例論九星白法以定寸尺者大謬也饒減篇其次又當正饒減饒減者言乎其消長也夫龍虎左右各有饒減然饒減龍虎者何哉此消長隂陽之義也饒減之法大槩以先到為主龍山先到則減龍而饒虎其穴必居左虎山先到則減虎而饒龍其穴必居右葢山水闗鎻必須交固然後氣全穴左則取左山為闗須右邊水過宫鎻斷所謂隂鎻陽闗也穴右則取右山為闗須左邊水過宮鎻斷所謂陽鎻隂闗也惟有朝山朝水則順闗順鎻不妨若横水過宫則逆闗逆鎻方善斷不可改易也毫釐差謬禍福大逺可不審哉趨避篇其次又當詳趨避趨避者言乎其决擇也夫天下之道二吉凶善惡常相半不能皆吉也而必有凶不能皆善也而必有惡故人之所遭有不齊也既所遭之不齊則必有以處趨吉避凶去惡從善是也地理亦然夫山川之所鍾不能皆全純粹之氣不能無所駁雜既不能無所駁雜則妍媸醜好紛然前陳亦其宜耳然而山川之變態不一咫尺之移轉頓殊或低視而醜或髙視而好或左視而妍或右視而媸或秀氣聚下而髙則否或情意偏右而左則虧裁成篇其次又當知裁成裁成者言乎其人事也夫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自有宇宙即有山川數不加多用不加少必天生自然而後定則天地之造化亦有限矣是故山川之融結在天而山水之裁成在人或過焉吾則裁其過或不及焉吾則益其不及使適於中截長補短損髙益下莫不有當然之理其始也不過目力之巧工力之具其終也奪神功改天命而人與天無間矣故善者盡其當然而不害其為自然不善者泥乎自然卒不知其所當然所以道不虚行存乎其人也感應篇其次又當原感應感應者言乎其天道也夫天道不言而響應福善禍淫皆是物也諺云隂地好不如心地好此善言感應之理也是故求地者必以積徳為本若其徳果厚天必以吉地應之是所以福其子孫者心也而地之吉亦將以符之也其惡果盈天必以凶地應之是所以禍其子孫者亦本於心也而地之凶亦將以符之也葢心者氣之主氣者徳之符天未嘗有心於人而人之一心一氣感應自相符合耳郭氏云吉凶感應鬼神及人人於先骸固不可不擇其所而安厝之然不修其本惟末是圖則不累祖宗者寡矣况欲有以福其子孫哉地理之微吾既發明之故述此於篇末以明天道之不可誣人心之所當謹噫觀是書者其知所戒哉發微論附錄:律吕新書二卷(編修李潢家藏本)宋蔡元定撰元定字季通建陽人慶元中坐黨禁流道州卒事迹具宋史道學傳朱子稱其律書法度甚精近世諸儒皆莫能及又云季通理會樂律大段有心力看得許多書及爲是書作序又曰黃鐘圍徑之數則漢斛之積分可考寸以九分爲法則淮南太史小司馬之說可推五聲二變之數變律半聲之例則杜氏之通典具焉變宫變徴之不得爲調則孔氏之禮疏固亦可見至於先求聲氣之元而因律以生尺則尤所謂卓然者而亦班班雜見於兩漢之制蔡邕之說與夫國朝會要以及程子張子之言葢是書實朱蔡師弟子相與共成之者故獨見許如此書分二卷一爲律吕本原凡十三篇黃鐘第一黃鐘之實第二黃鐘生十一律第三十二律之實第四變律第五律生五聲圖第六變聲第七八十四聲圖第八六十調圖第九候氣第十審度第十一嘉量第十二謹權衡第十三其一卷爲律吕證辨凡十篇造律第一律長短圍徑之數第二黃鐘之實第三三分損益上下相生第四和聲第五五聲大小之次第六變官變徴第七六十調第八候氣第九度量權衡第十今考元定之說多截竹以擬黃鐘之管皆卽以其長權爲九寸而度其圍徑如黃鐘之法更迭以吹則中聲可得淺深以列則中氣可驗是截管之法必本之候氣也而候氣之說最爲荒渺後漢晉隋志所載又各異同旣云以木爲案加律其上又云埋之上與地平又云置於案上而以土埋之上平於地此置律有淺深髙下之不一也旣云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氣至者灰去又云以竹莩灰實律以羅縠覆律口氣至吹灰動縠有小動大動不動三說又云灰飛動素散出於外而氣應有早晚灰飛有多少其說又不一也然則候氣旣不足憑人聲又無左驗是蔡氏所謂聲氣之元者亦徒爲美聽而已非能見之實事也劉歆銅斛具詳漢志而隋志又詳載其銘曰律嘉量斛方尺而圓其外庣旁九釐五毫冪百六十二寸深尺積一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祖沖之所譏以爲漢世斛銘劉歆詭謬其數爲算氏之劇疵者是也元定乃併漢志取之以定黃鐘積實爲八百一十分何也荀朂之尺隋志所謂晉前尺也當晉之時阮咸已譏其高而元定以爲此尺出於汲冢之律與劉歆之斛最爲近古樂聲高急不知當時之圍徑果爲何如夫古人所云徑三分圍九分者言圓徑三分而周九分也空圍卽圓周也胡瑗疑其管狹不足容千二百黍遂大其空徑四釐六毫而周爲十分三釐八毫是亦徑三圍九之率也因以空圍爲管内之面冪爲容九方分矣元定從之而以圓田術起算黃鐘積實又失之太大則不精算術之誤也至若謂黃鐘六變律不與本均之聲相應而不知當用淸聲又謂二變不可以爲調而不知二變之調具足五音若以二變音爲每調之七音則反爲出調凡此皆元定之所未及詳者故特著之以糾其失焉(四庫全書總目卷三十八·經部三十八·樂類)發微論一卷(通行本)宋蔡元定撰元定字季通建陽人游於朱子之門慶元中僞學禁起坐黨籍竄道州卒於謫所後韓侂冑敗追贈廸功郎賜諡文節事蹟具宋史儒林傳元定之學旁渉術數而尤究心於地理是編卽其相地之書大旨主於地道一剛一柔以明動靜觀聚散審向背觀雌雄辨强弱分順逆識生死察微著究分合别浮沈定淺深正饒减詳趨避知裁成凡十有四例逓爲推闡而以原感應一篇明福善禍淫之理終焉葢術家惟論其數元定則推究以儒理故其說能不悖於道如云水木動欲其靜山本靜欲其動聚散言乎其大勢向背言乎其性情知山川之大勢黙定於數里之外而後能推順逆於咫尺微茫之間善觀者以有形察無形不善觀者以無形蔽有形皆能抉摘精奥非方技之士支離誕謾之比也地理大全亦載此書題曰蔡牧堂撰考元定父發自號牧堂老人則其書當出自發手或後人誤屬之元定亦未可知然勘核諸本題元定撰者爲多今故仍以元定之名著於録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九·子部十九·術數類二)律呂新書作者:蔡元定(字季通;號不詳)(南宋)撰部:經類:樂類屬: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二卷。

点穴术

点穴术

点穴术古來堪輿大家,咸稱尋龍穴容易點穴難,葬經亦雲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其理安在。

蓋尋龍為未成之局,可以任意選擇,點穴為已成之局。

一經點定,關係其家興衰成敗,怎可不慎乎?至於點穴法,因勢而異,受是將古人點穴歌訣錄下。

訣曰:山昂穴窄高處點,四面平和低處凹,砂局均勻中正作,旁寬旁緊穴當偏水斜山亂窩中隱,樂空下短定翻身,有來有去尋結穴,山窮水盡向腰尋,四團高逼穴易壓,嶺上尋縱為最宜,四處低曠穴恐露。

麓下留情窟藏好左高垃穴宜尋右,右高壓穴宜尋左、前逼穴宜向後移。

後逼穴宜趨前點,或近壓而遠眼,或內卸而外收,穴須高《阅读全文评论(0)转载(0)1903/2012sllsfs明堂入式歌诀寻得真龙与的穴,须把明堂别。

明堂贵乎能聚气,散气却非宜。

凡是穴前平垣处,便是明堂位。

明堂区别本有三,取用必须相参。

小明堂在圆晕下,立穴辨真假。

中明堂在龙虎里,交会要推详。

大明堂在案山内,必须四水舍。

小明堂详入门篇,入式不重宣。

中明堂不重形体,妙在雌雄喜。

大明堂要水口栏,真气聚其间。

辟栏譬如为纫锁,勾廉亦其内。

或是山脚亦田垄”,锁结喜重重。

更有横龙来作穴,背后要堂塞。

须把三堂一齐看,祸福一般论。

明堂光明照万方,宽阔始为良。

好砂好砂常聚面,种种皆可见。

若然狭窄岂能容,犹如坐并同。

明堂宽阔人轩豁,聪明且特达。

若然狭窄人蠢顽,畏袁更贪坚。

古云堂宽容万物,亦忌广且野。

外栏若在渺茫间,虽兰如未兰。

万山取宽为正法,平洋则取狭。

万山若狭平洋宽,此格不须看。

先贤于此分公位,长房居左,二房居中,三房居右,此理最优长。

水居左位长房兴,聚中诸子富。

若居右位小房发,经旨要分明。

明堂龙穴俱是凶,永世不兴隆。

龙真穴正堂气聚,富贵必非细。

龙穴若凶堂熬好,二纪尚温饱。

龙穴若好明堂凶,初葬便贫穷。

一纪之余堂气遇,发福必然大。

我今著歌名入式,句句无差失。

若能熟读悟玄微,赛过得名师。

上古,明堂是天子理政、百官朝见的场所。

风水阅读全文评论(0)转载(0)1506/2011sllsfs三僚风水之《入门断》凡入人家先看房,看人住屋有秉张,门楼屋脊及厅堂,檐瓦落兮家长忙,<?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若然落后是难恶,断他宅母定归西,屋倒东兮宅长死,屋倒西兮宅母亡,屋檐倒左长男死,屋檐倒右小子无,又见天井及厅堂,堂有青苔主少亡,屋上若然生白花,人丁当损实咨嗟,天井中间起杂堆,堕胎患眼及儿孙,堆土栽花淫乱事,当门有井起风声,更有痨病此中招,后堂有井同此论,井屋若对大门安,妇人多忧及内乱,左右前后仔细辩,说于时师仔细看。

伤寒发微论

伤寒发微论

宋 叔微述 重雕元刻伤寒百证歌发微论叙 新编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五卷。

发微论二卷。

题曰白沙许叔微知可述。

直斋书录解题云。

许叔微伤寒歌三卷。

凡百篇。

皆本仲景注。

又有治法八十一篇。

仲景脉法三十六图。

翼伤寒论二卷。

辨类五卷。

皆未见。

四库提要云。

叔微字知可。

真州人。

绍兴二年进士。

医家谓之许学士。

不知所历何官也。

案伤寒歌即百证歌。

三与五盖字之误。

翼伤寒论即发微论也。

叔微扬州仪征人。

少孤力学。

于书无所不读。

而尤邃于医。

建炎初。

剧贼张遇破真州。

已而疾疫大作。

知可遍历里门。

视病与药。

十活八九。

仕至徽州杭州教官。

迁京秩。

见影宋抄本干道庚寅张郯序。

及独醒杂志。

西溪丛话。

张杲医说。

知可所箸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

宋史艺文志书录解题。

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

皆箸录。

余仅见于书录解题。

脉法类辨久佚。

八十一法当即张月霄藏书志箸录之伤寒九十论。

百证发微。

元明以来不甚显。

四库未收。

阮文达张月霄亦皆未见。

惟钱遵王读书敏求记箸于录。

遵王元刊今归于余。

夫医家之有仲景。

犹儒家之有孔子也。

医书之有伤寒论。

犹儒书之有四书也。

宋时为其学人。

有成无己之注。

李柽之要旨。

王实之证治。

韩祗和之微旨。

庞安常之总病论。

朱翼中之活人书。

钱闻礼之百问歌。

虽皆各有所长。

而知可之书。

为最能得其意。

百证歌七字韵言。

意该言简。

发微论探微索赜。

妙悟通神。

于以叹知可之学之深且邃。

非薄技偏长。

执一是之见者所可及也。

明万历辛亥有乔山堂坊刻。

合为四卷。

证以元刊。

不但面目全非。

窜改亦复不少。

此明人刊板之通病。

医书尤甚者耳。

余虑其误俗医而害人命也。

重摹元刻以广其传。

后之治医家言者。

由是以求仲景之书。

庶几免废人之诮乎。

光绪七年岁在重光大荒落季冬之月既生霸归安陆心源撰。

卷上 论伤寒七十二证候 循衣摸床(仲景云。

伤寒吐下后不解。

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

发潮热。

不识人。

循衣妄撮。

微喘。

直视。

脉弦者生。

涩者死。

华佗曰。

病患循衣缝。

谵语者。

不可治。

仲景云。

小便利者可治。

) 瞪目直视(仲景云。

风水地理堪舆名著:《发微论》原文鉴赏

风水地理堪舆名著:《发微论》原文鉴赏

风水地理堪舆名著:《发微论》原文鉴赏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

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

幼从其父学,及长,师事朱熹,熹视为讲友,博涉群书,探究义理,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著书立说。

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精识博闻。

著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

二十五岁到五夫向朱熹问易,朱扣其学识,见他谈吐非凡,即惊奇地说:“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四方来学者,朱必让元定考询方能入学。

朱、蔡二人师友相称,研究学问,著书讲学,长达四十年,亲密无间,在学术上成为朱熹的左肱右臂。

乾道六年(公元1169年),蔡元定重上西山设“疑难堂”,与朱熹在云谷的“晦庵草堂”遥遥相对。

为了及时联络问学,故在两山悬灯相望,夜间相约为号,灯暗表明学有难处,翌日往来解难。

元定每到朱处,朱必留他数日,论学经常通宵达旦。

宝佑三年,理宗皇帝为此敕建“西山精舍”,塑绘蔡元定与朱熹对座讲道神像。

御书“西山”巨字,由孙杭石刻于石崖上。

蔡元定教人以性与天道为先,自本而支,自源而流,闻者莫不兴起,在西山讲学,学生常常挤满书屋内外。

朱熹说:“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识之,吾与季通言未尝厌也。

”学生黄干说:“开始受学晦庵,首试西山蔡公之门,从游者多矣!公之来谒,先生必留数日,往往通夕论学不昧,从先生游者,归必过公之家,得其言论不忍去,去皆必有所得也。

干之识公为最久,而荷之教最深。

”传说蔡元定曾与友人一起寻龙,路经某地时,旁人听到他们讨论真龙大地,就讥笑他说:山中若有王候地,何不归家葬乃翁。

蔡元定当时礼貌地说:山中确有王候地,可惜不是我家的地方。

那人就笑说,如果是我家的就给你吧。

蔡元定看中的地方,正是属于此人的,于是就花钱买下了此人的地方,后人把这个地方称为“蔡家山”。

蔡元定把他的父母迁葬于此地后,认为已经把家山风水布置妥善,于是上京谋求出路,后来成为“太子太傅”。

形法派峦头风水经典书籍

形法派峦头风水经典书籍

七、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葬经翼》,明代缪希雍著。

该书把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流程移植到风⽔理论中。

⼋、明代专论⽔法的代表作——《⽔龙经》,明末清初蒋⼤鸿著。

该书专论⽔龙各种形态以及吉凶取舍,详细论述了阴阳⼆宅认⽔⽴局的各种⽅法,是研究⽔龙风⽔的必读之本。

九、阳宅风⽔⼋宅派代表作——《⼋宅明镜》(亦称“⼋宅法”),明代顾吾序著。

该书汇集阳宅理⽓派主要理论框架,深⼊阐述阳宅屋形与周围环境关系,是⼋宅派的扛⿍之作。

⼗、明代阳宅理论集⼤成的代表作——《阳宅⼗书》,明代王君荣著。

该书精选当时最盛⾏的堪舆著述,汇总⽽成,是明代⼀部专论阳宅内形和宅外形各种吉凶情况的典范之作,
以这⼗部风⽔经典为代表的风⽔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化的集⼤成实⽤化表现,细⼼研读就可以基本把握中国风⽔的精髓义理,掌握中国风⽔的流脉真传。

伤寒发微1

伤寒发微1

宋· 许叔微目录伤寒发微论重雕元刻伤寒百证歌发微论叙新编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五卷.发微论二卷.题曰白沙许叔微知可述.直斋书录解题云.许叔微伤寒歌三卷.凡百篇.皆本仲景注.又有治法八十一篇.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二卷.辨类五卷.皆未见.四库提要云.叔微字知可.真州人.绍兴二年进士.医家谓之许学士.不知所历何官也.案伤寒歌即百证歌.三与五盖字之误.翼伤寒论即发微论也.叔微扬州仪征人.少孤力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邃于医.建炎初.剧贼张遇破真州.已而疾疫大作.知可遍历里门.视病与药.十活八九.仕至徽州杭州教官.迁京秩.见影宋抄本干道庚寅张郯序.及独醒杂志.西溪丛话.张杲医说.知可所箸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史艺文志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四库全书.皆箸录.余仅见于书录解题.脉法类辨久佚.八十一法当即张月霄藏书志箸录之伤寒九十论.百证发微.元明以来不甚显.四库未收.阮文达张月霄亦皆未见.惟钱遵王读书敏求记箸于录.遵王元刊今归于余.夫医家之有仲景.犹儒家之有孔子也.医书之有伤寒论.犹儒书之有四书也.宋时为其学人.有成无己之注.李柽之要旨.王实之证治.韩祗和之微旨.庞安常之总病论.朱翼中之活人书.钱闻礼之百问歌.虽皆各有所长.而知可之书.为最能得其意.百证歌七字韵言.意该言简.发微论探微索赜.妙悟通神.于以叹知可之学之深且邃.非薄技偏长.执一是之见者所可及也.明万历辛亥有乔山堂坊刻.合为四卷.证以元刊.不但面目全非.窜改亦复不少.此明人刊板之通病.医书尤甚者耳.余虑其误俗医而害人命也.重摹元刻以广其传.后之治医家言者.由是以求仲景之书.庶几免废人之诮乎.光绪七年岁在重光大荒落季冬之月既生霸归安陆心源撰.伤寒发微论卷上论伤寒七十二证候循衣摸床(仲景云.伤寒吐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发潮热.不识人.循衣妄撮.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华佗曰.病患循衣缝.谵语者.不可治.仲景云.小便利者可治.)瞪目直视(仲景云.直视摇头.此为心绝.又云.狂言反目直视.肾绝也.)汗出如油(仲景云.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此为命绝也.)两手撮空(仲景云.吐下不解.大便不利.潮热.摸床撮空.皆宜大承气.服后脉弦者生.涩者死.华佗云.阴阳俱绝.掣衣撮空妄言者.死也.)喑哑不言(病者.如发痫之状.喑哑不言.千金方.热病七八日.其脉不软不散.当喑哑三四日.汗不出者.死也.)舌卷囊缩(仲景云.厥阴受病.则舌卷.烦满.而囊缩.扁鹊云.舌卷囊缩者.必死.千金云.阴阳病.卵肿.缩腹中.舌出数寸而死.)鼻中煤烟(宋迪阴证诀云.阴毒渐深.则鼻中黑如煤烟.)指甲黑青(宋迪阴证诀云.阴毒甚.则指甲黑青.扁鹊云.手足爪甲下肉黑者死.)目盲见鬼(难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九窍出血(仲景云.少阴病强发汗.必动血.或从口鼻耳目.是谓下厥上竭.为难治.)环口黧色(仲景云.环口黧色.柔汗发黄.此为脾绝也.)转筋入腹(霍乱证.转筋入腹者.鸡矢白汤主之.)吃噫哕(仲景云.寸口脉微而涩.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呕吐涎沫也.又云脉滑则为哕.仲景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拍故也.)膈肉拒痛(仲景云.膈肉拒痛.胃中空虚.心下因硬.则为结胸.此陷胸证也.)发黄胆热(万全云.阳明病.瘀热在里.必发黄.凡发黄.寸口无脉.鼻气冷.皆不可治.)咽干声嗄(狐惑.湿证也.狐则咽干.惑则声嗄.)口噤(仲景云.面赤.目脉赤.摇头.卒口噤.背反张者.病也.又风温被火炙.如惊痫.万全云.伤寒者.由肺热转于肾.转而为痉也.)筋惕肉(仲景云.脉微弱.汗出恶风.误服大青龙汤.令人筋惕肉.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叉手冒心(仲景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仲景云.持脉时.病患叉手自冒心.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斑瘾疹(阳毒.面赤发斑如锦文者.升麻汤.仲景云.风气相搏.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癫狂不定(难经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仲景云.太阳病热膀胱.其人如狂者.桃核承气汤.小便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耳聋胁痛(仲景云.少阳受病.胸胁痛而耳聋.仲景云.持脉时.其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令咳而不咳.必两耳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上气喘急(太阳阳明皆有喘证或水停心下.亦喘.阴证喘者.必喘而加急.)小腹硬满(小腹硬满.小便不利者.膀胱有客热也.小腹硬满.小便利者.血证也.)唾脓咯血(仲景云.脉浮热甚.而反灸之必咽躁咯血.仲景云.吐血不止柏叶汤.)上吐下利(仲景云.发热恶寒.而复吐利者霍乱也.)二便不通(少阴.小便不利者.真武汤.阳明大便不利者.承气汤.)振振欲擗她(仲景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欲振振擗地者.真武汤.)遗尿失溺(仲景云.溲便遗失.狂言反目直视.肾绝也.风温证.下之则直视失溲.)扬手掷足(太阳中风.以火劫.则手足躁扰.又云.六七日.三部脉至大.手足躁扰者.欲解也.)谵语郑声(仲景云.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话.而喘满者死.)心下痞靳(仲景云.病发于阴.而下之早.则为痞.)心中懊(仲景云.心中懊.栀子汤主之.)舌上滑苔(仲景云.湿家.舌上滑苔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又云.藏结滑苔者.不可攻也.又云.阳明证.懊.舌上滑苔者.栀子汤.)脚挛啮齿(风痹热证.属阳也.承气汤主之.)脐上下筑动(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项强XX(太阳病项背强X.反汗出恶寒者.桂枝汤无汗者.葛根汤也.)气上冲胸(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与桂枝汤.)外气怫郁(二阳并病.小发汗.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当解之薰之.怫音拂.)脚膝挛拳(伤寒脉浮.自汗出.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此误也.)大便黑坚(阳明证.其人喜忘.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以久瘀血.屎须硬.大便反易.其色黑.)手足逆冷(有热厥.有冷厥.冷厥者求得病便四肢冷.热厥者.手足虽冷.半日复热也.)漱水不咽(阳明.但欲漱水不咽者.必衄.又湿家.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额上冷汗(湿家.额上汗出微喘.阴证.亦额上手背皆有冷汗.)烦躁发渴(太阳.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宜白虎加人参汤.)肉上粟起(太阳病.宜以汗解.反以冷水HT其热.却不得法.弥更益烦.肉上粟起.)咽喉干痛(伤寒.脉浮.咽中干.痛.而吐逆者.甘草半夏汤主之.又云.少阴证者.必咽痛.)多眠好睡(此证大约有四.少阴狐惑.风温及小柴胡证.)夜不得眠(此证大约有六.具在歌中)心下悸动(伤寒脉结代.心下悸动者.炙甘草汤主之.)腹中雷鸣(仲景云.寒气相搏.则为雷鸣.心下痞硬.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者.生姜泻心汤证.)下利溏垢(寒则鸣溏.热则垢腻.)潮热不常(仲景云.潮热者实也.大抵潮热有三证.具在歌中.)寒热往来(此证有三.一者中风证.小柴胡汤.二者热入血室证.刺期门.三者状如温疟.黄龙汤证.)身体肿满(风湿证.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郁冒不仁(仲景云.寒则为厥.郁冒不仁.)额上脉陷(衄家不可发汗.发汗则额上脉陷.脉紧急.直视不得.不得眠.胡绢切.目摇也.)身重难转(风湿有搏.桂枝.加白术证.三阳合病.白虎加人参.柴胡加牡蛎龙骨证.)鼻中衄血(阳明病.口燥.但欲嗽水不咽者.必衄.衄家不可发汗.宜小干地黄汤.)手背冷汗(宋迪云.额上手背有冷汗者.除毒也.)下利脓血(仲景云.少阴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吐逆不止(吐有冷热二证.有胃热吐者.有胃冷吐者.)面垢背寒(中.则面垢背寒.)腹胀满闷(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五物汤.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又云.不转失气而下之.必腹满.)咳嗽涎盛(或上焦有热.或水停心下皆嗽.)头疼恶心(头疼恶心.身不疼痛者.食积也.身疼痛者.伤寒也.)干噫食臭(胃中不利.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者.生姜泻心汤.无水者食积也.)身痒如虫行(阳明病.当汗而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为其久虚故也.)鼻鸣干呕(太阳中风证.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阳明合病.鼻鸣干呕者.葛根汤主之.)洒淅憎寒(仲景云.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腰脊疼痛(仲景云.一二日太阳受病.则头项痛.腰脊强.)腹胁时痛(仲景云.伤寒五六日.中风.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者.小柴胡证.又腹中痛.小建中汤.胁下痛.十枣汤.)浑身壮热(仲景云.阳明受病.则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又太阳中风与伤寒皆发热.)以上七十二证.或必死.或可治.浅深虽不同.要之对证用药.斯过半矣.伤寒发微论卷上论桂枝汤用赤白芍药不同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圣惠乃太宗朝命王怀德等编集.孙兆为累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盖风伤卫而邪乘之.则卫强.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故卫强则荣弱.仲景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至于小建中.为尺迟血弱而设也.举此皆用白芍药.而仲景亦止称芍药.可以类推矣.伤寒发微论卷上论伤寒慎用圆子药仲景论中.百一十三方.为圆者有五.理中、陷胸、抵当、麻仁、乌梅是已.理中、陷胸、抵当.皆大弹圆.煮化而服之.与汤无异.至于麻仁治脾约证.乌梅治湿证.皆欲必达下部.故用小圆.其它皆欲入经络.逐邪毒.破坚癖.导瘀血燥屎之类.须凭汤剂以涤除也.余见俗医用小圆药巴豆以下邪毒.而杀人者.不可胜数.盖巴豆止导食积.而不能去热毒.既下之后.藏气虚.而邪毒宛然犹在.更再以大黄朴硝下之.鲜不致毙.大抵下药.欲其必中.必当一服而止也.故不可不慎欤.伤寒发微论卷上论桂枝麻黄青龙用药三证仲景论表证.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桂枝治中风.麻黄治伤寒.青龙治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此三者人皆能言之.而不知用药对病之妙处.故今之医者不敢用仲景方.无足怪也.且脉浮而缓者.中风也.故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仲景以桂枝对之.脉浮紧而涩者.伤寒也.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仲景以麻黄对之.至于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仲景皆以青龙对之.何也.予尝深究三者.审于证候.脉息相对.用之无不应手而愈.何以言之.风伤卫.卫、气也.寒伤荣.荣、血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风伤卫.则风邪干阳气.阳气不固.发越而为汗.是以自汗而表虚.故仲景用桂枝以发其邪.用芍药以助其血.盖中风则病在脉之外.其病稍轻.虽同曰发汗.特解肌之药耳.故桂枝证云.令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是知中风不可大发其汗.大发其汗.则反动荣血.邪乘虚而居其中.故不除也.寒伤荣.则寒邪干阴血.而荣行脉中者也.寒邪居脉中.则非特荣受病也.邪自内作.则并与卫气犯之.久则浸淫及骨.是以汗不出而烦冤.仲景以麻黄大发其汗.又以桂枝辛甘.而其发散.欲捐其内外之邪.荣卫之病故尔.大抵二药皆发汗.而桂枝则发其卫之邪.麻黄并与荣卫而治之.固有浅深也.何以验之.仲景桂枝第十九证云.病尝自汗出者.以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耳.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又第四十七证云.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是知中风汗出者.荣和而卫不和也.又第一卷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是知伤寒浮紧者.荣卫俱病也.麻黄汤中.并桂枝而用.此仲景之意欤.至于青龙.虽治伤寒见风脉.伤风见寒脉.然仲景云.汗出恶风者.服之则筋惕肉.故青龙一证尤难用.必须形证谛当.然后可行.王实止以桂枝麻黄各半汤代之.盖慎之者也.伤寒发微论卷上论两感伤寒仲景论两感伤寒云.凡伤于寒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又云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既云必死.又云治有先后.何也.大抵此病表里双传.脏腑俱受.得此者十不全一.故云必死.然仲景岂以己见而重诬后人哉.故有发表攻里之说.以勉后世.恐万世之下.一遇大圣而得之者.不欲绝望于后人也.则仲景仁心可知矣.伤寒发微论卷上论伤寒以真气为主伤寒不问阴证阳证.阴毒阳毒.要之真气完壮者易医.真气虚损者难治.谚云伤寒多死下虚人.诚哉是言也.盖病患元气不固.真阳不完.受病才重.便有必死之道.何也.阳病宜下.真气弱则下之多脱.阴病宜温.真气弱则客热便生.故医者难于用药.非病不可治也.主本无力也.素问称岐伯云.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能音耐).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黄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盖阳胜而汗不出者.伤寒也.阴胜身寒而汗出者.中风也.二者须知七损八益而已.盖女子二七天癸至.至七七止.男子二八精气溢.至八八而止.妇人月事以时下.故七欲损.男子精欲满而不竭.故八欲溢.如此则男子女人身常无病也.自身无病.真气完固.虽有寒邪.易于用药.故曰二者可调.是知伤寒以真气为主.伤寒发微论卷上论治伤寒须根据次第仲景论中.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虽临时得安.损亏五脏.以促寿期.何足尚也.昔范云为梁武帝属官.得时疫热疾.召徐文伯诊视.是时武帝有九锡之命.期在旦夕.云欲预盛礼.谓文伯曰.可便得愈乎.文伯曰.便瘥甚易.政恐二年外不复起尔.云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二年乎.文伯于是先以火地.布桃柏叶.布席.置云其上.顷刻汗出.以温粉之.翌日遂愈.云甚喜.文伯曰.不足喜.后二年果卒.夫取汗先期.尚促寿限.况罔顾表里.不待时日.便欲速愈者耶.今病家不耐病.才病三四日.昼夜督汗.医者随情顺意.鲜不致毙.故予感此.而以为龟鉴也.伤寒发微论卷上论仲景缓迟沉三脉仲景云.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注云缓者四肢不收.迟者身体俱重.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若然则三者皆病脉也.安得谓之和.注者乃以脉诀中沉缓迟论之.不知仲景伤寒脉.与杂病脉异.何以言之.上文云卫荣盛为高、章、纲.卫荣弱为、卑、损.至此三脉谓之和.则不盛不弱.乃平和脉.盖伤寒之脉.高、章、纲者阳证类.、卑、损者阴证类.即是而言.则缓、迟、沉者阴阳向安之脉也.不特此尔.下文二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非安平而何.伤寒发微论卷下论表里虚实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何以言之.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予于表里虚实歌中.尝论其事矣.仲景麻黄汤类.为表实而设也.桂枝汤类.为表虚而设也.里实则承气之类.里虚则四逆理中之类是也.表里俱实.所谓阳盛阴虚.下之则愈也.表里俱虚.所谓阳虚阴盛.汗之则愈者也.尝读魏志华佗传.有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此所谓能明表里虚实者也.伤寒发微论卷下论桂枝肉桂仲景桂枝汤.用桂枝者.盖取桂之枝梢细薄者尔.非若肉桂之肉浓也.盖肉桂浓实.治五脏用之者.取其镇重也.桂枝轻扬.治伤寒用之.取其发散也.今人例用之.是以见功寡.伤寒发微论卷下论滑脉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名曰滑.古人论滑脉.虽云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曾未若仲景三语而足也.翕、张也.言脉升而开张也.忽焉而沉.言脉降而复也.奄、言奄忽之间.与奄观艾同义.仲景论滑脉.可谓谛当矣.然其言雅.恐浅识者未易晓.伤寒发微论卷下论用大黄药大黄虽为将军.然荡涤蕴热.推陈致新.在伤寒乃为要药.但欲用之当尔.大柴胡汤中不用.诚脱误也.王叔和云.若不加大黄.恐不名大柴胡.须是酒洗生用为有力.昔后周姚僧坦名善医.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坦曰.大黄乃是快药.然至尊年高不宜轻用.帝弗从.遂至危笃.及元帝有疾.召诸医.咸谓至尊至贵.不可轻脱.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坦曰.脉洪而实.此有宿食.非用大黄.必无差理.元帝从之.果下宿食而愈.此明夫用与不用之异也.伤寒发微论卷下论阴不得有汗仲景第四卷十七证云.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又云脉阴阳俱紧.而又汗出.为亡阳.此属少阴.大抵阴虚者多汗.而此言阴不得有汗.何也.余尝深究虚汗之证.亦自有阴阳之别.阳病自汗有九证.皆有治法.唯阴毒则额上手背有冷汗.甚者如水洗.然此是阳虚阴盛.亡阳而将脱也.其死必矣.仲景此篇.方论半在表.半在里.故先曰汗出为阳微.此则虚汗.阳微故也.非阴证无汗.不得有汗也.有汗则九死一生.由是言之.阳得有汗.阴不得有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伤寒发微论卷下论林亿疑白虎有差互仲景称伤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又云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又云.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国朝林亿校正.谓仲景于此表里自差矣.是大不然.大抵白虎能除伤寒中.表里发热.故此前后二证.或云表里俱热.或云表热里寒.皆可服之宜也.中一证.称表不解不可服者.盖以脉浮无汗发热.此全是伤寒表证.宜麻黄葛根之类也.安可用白虎.亿但见所称表里不同.便谓差互.是亦不精不思之过也.伤寒发微论卷下论弦动阴阳二脉不同仲景云.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脉诀以动脉为阴.以弦脉为阳.何也.此是开卷第一行疑处.而世人不知讲.予谓脉诀所言.分七表八里而单言之也.此之所论.兼众脉而合言之也.大抵杂病各见一脉.唯伤寒必兼众脉而见.何以言之.仲景之意.若曰浮大者阳也.兼之以动、数、滑之类.安得不为阳.沉细者阴也.兼之以涩弦数之类.安得不为阴.故仲景论动脉.则曰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名曰动也.又结胸证云.脉浮而动.浮则为风.动则为痛.故兼数与浮而言动脉.则阳脉阳病也宜矣.仲景论弦脉.则曰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弦则为减.又曰.支饮急弦.又少阴证云.手足寒.脉弦迟.故此兼迟而言.弦则为阴脉阴病也宜矣.故仲景伤寒脉.不可与杂病脉同日而语.今阳证往往浮大.而厥厥动摇.其沉细而弦者.必阴证也.何疑之有哉.不特此也.至如曰高、曰章、曰纲、曰、曰卑、曰损.有纵有横.有逆有顺.趺阳太溪之类极多.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为本.伤寒发微论卷下论中风伤寒脉仲景以浮缓脉为中风脉.浮涩而紧.为伤寒脉.中风有汗.伤寒无汗.何也.内经云.滑者阴气有余也.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则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则多汗身寒.大抵阴阳欲其适平而已.阳气不足.阴往乘之.故阴有余.阴气不足.阳往从之.故阳有余.风伤于卫.则荣不受病.故阳不足而阴有余.是以中风脉浮而缓.必多汗也.寒伤于荣.则卫未受病.故阴不足而阳有余.是以伤寒脉浮涩而紧.亦为无汗也.仲景辨二者脉证.亦有所受者矣.伤寒发微论卷下论表证未罢未可下仲景云.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拟欲攻之.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元本重复、浅识者难晓.故予删正此一段.而其理易明也.)大抵风寒入里不消.必有燥屎.或大便坚秘.须是脉不浮.不恶风寒.表证罢.乃可下之.大便不通.虽四五日.未能为害.若罔顾表而便下之.遂为协热利也.伤寒发微论卷下论中暑脉不同仲景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云.其脉弦细芤迟.何也.素问曰.寒伤形.热伤气.盖伤气而不伤形.则气消而脉虚弱.所谓弦细芤迟.皆虚脉也.仲景以弦为阴.而朱肱亦云.中暑脉细弱.则皆虚脉也可知矣.伤寒发微论卷下论伤寒须早治仲景云.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今之医者不究根源.执以死法.必汗之于四日之前.必下之于四日之后.殊不知此大纲也.又云.甚者.病不服药.犹得中医.此为无医处而设也.苟大小便不通.可待其自瘥乎.盖前后不得溲.必腹胀.不过数日而死矣.又况结胸瘀血.发狂发黄发斑之类.未有勿药而喜者.智者知变.愚者执一.所以取祸也.须是随病浅深.在表在里.早为治疗.如救火拯溺.庶易瘥也.素问云.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扁鹊望齐桓侯而走者.其以此欤.伤寒发微论卷下论发热恶寒仲景云.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此谓元受病而然也.又云.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此谓医所病而然也.大抵阴不足.阳往从之.故阳内陷则发热.阳不足.阴往乘之.故阴上入阳中.则恶寒.阴阳不归其分.故寒热交争.是以发热而恶寒也.故孙思邈云.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至矣.伤寒发微论卷下论风温证。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注释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注释

四气调神大论之蔡仲巾千创作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发:草木发芽。

陈:敷陈,草木枝叶舒展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自然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广步于庭:广步,缓步。

庭,堂前阶也。

被:同“披”,披散,散开,解开。

以使志生:言使人的情志宣发舒畅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指精神,行为活动顺应春阳生发之气,杀,夺,罚,指精神,行为活动违逆春阳生发之气。

强调人需顺应生发养长之道。

养生:养护(春天的)生机寒变,奉长者少。

寒变:阳气虚损的寒性病变奉长者少:供给夏季的茂长之气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蕃秀:万物(主要是草木)茂盛壮美。

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

天地气交:“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华实:均用作动词,意为开花结实,华,同“花”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华英成秀:华英指草木的花叶。

此比方人的容色神气。

秀,草木开花,此比方人因气机旺盛而容光焕发的样子。

外,此夏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痎疟:疟疾的总称。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冬至重(虫)病:至,到,来临。

重病,此外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容平:盛满。

形容秋季万物果实丰满,已经成熟的景况。

与鸡俱兴,使志安定,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与鸡俱兴:跟鸡同时作息。

意同“早卧早起”,兴,即起床,此指作息。

秋刑:深秋(霜降后)的肃杀之气。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收敛神气而不过露,从而使肺气清肃。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飧泄:水谷杂下,完谷不化的泄泻。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闭藏:生机潜伏,阳气内藏。

坼(彻):裂开。

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使神智内藏,就像军队之埋伏,人有隐私,心有所获等一样。

钦天监醒世良言一

钦天监醒世良言一

钦天监醒世良言(一)2014-01-31 19:02:06)——给风水理气者的当头棒喝作者黄大陆我国风水术自唐末宋初以来,随着理气工具——罗盘的问世,愈来愈讲究理气了。

先有重方位的三合派、八宅派,继而有重元运和卦例的三元派、玄空派,再继而又分出什么奇门派、六壬派、六法派、三星派、天星派、龙门派、无常派、上虞派、湘楚派、金锁玉关派等等等等,理气内容愈来愈复杂,到了清末民初的沈氏玄空那里,几乎都不讲峦头,只讲理气了。

风水师们开口闭口都是分金、卦位、飞星,早已不知什么是来龙去脉,什么是穿落传变,什么是官鬼禽曜了。

面对风水术发展的混乱局面,自金代起,官方正式介入风水市场的管理。

《元史·选举志一》记载:“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夏六月始置诸路阴阳学……延祐初,令阴阳人依儒医例,于路、府、州设教授员,凡阴阳人皆管辖之,而上属于太史焉。

”意即从元代起,官方就开始在全国各个地设立阴阳学课程及阴阳学教授员,培养与管辖地方五术人员。

自此,我国的阴阳术士,跟儒生和医生一样,被纳入了官方的管理体统。

至明清两代,阴阳学管理制度更趋完善。

朝廷钦天监既是阴阳学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最高管理机构。

各州、县设阴阳学典术、正术、训术等官职。

凡阴阳术士,悉归朝廷钦天监及地方阴阳官员管理、培训、认证。

阴阳术士从各个地方被逐级选拔上来后,最后送到钦天监考试。

《大明会典》规定:“凡天下府州县举到阴阳人堪任正术等官者,俱从吏部送(钦天监),考中,送回选用;不中者发回原籍为民,原保官吏治罪。

”由于官方建立了一套对各级阴阳术士及官员的学习、考试、选拔、定期考核和律法监管的严谨制度,才使我国的皇家堪舆学一直保持和占据着最正统、最领先的地位。

如清乾隆时期钦天监的监正高大宾等人,就是一群顶尖高手。

当时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赵大鲸就说他:“高君精于形家言及克择,一时无出其右。

”工部右侍郎徐逢震也说:“金溪高君,执秩钦天监有年,其卓见特识,持谕皆有根底。

凡所相度与诹择,各有神验。

《地理人子须知》卷一

《地理人子须知》卷一

《地理人子须知》卷一[明] 徐善继、徐善述着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卷一之上江右山人徐善继述同着此一册専论天下大干龙。

龙居地理四科之首,堪舆家莫要于论龙。

论龙而不知天下大干,则所见者近而不远,所究者浅而不深,所窥者狭而不广,乌乎可哉?故首论天下大干龙,庶几识其大者。

论昆仑为诸山之祖《性理大全》临川吴氏曰:“天下之山脉起于昆仑。

”蔡牧堂《发微论》曰:“凡山皆祖昆仑。

”陶公《捉脉赋》云:“大智察脉,起自昆仑。

”《明山寳鉴》云:“山脉之起,本于昆仑。

”郭氏《锦囊经》云:“葬者原其始,乘其止。

”诚以地理之法,龙则原其始,穴则乘其止,故不可不审山之起祖处也。

然观山之所始,必究其水之所起;观龙之所终,必察其水之所界。

今以舆图考之,天下之水皆原于西北。

是可见山起于西北矣。

蔡文正公曰:“山水皆原于西北,故禹叙山叙水,皆自西北而东南是也。

或云昆仑在西海戌地,北海亥地,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太活之井,西南至城南之谷,亦荒远莫稽。

而杨公又云须弥山生四龙,昆仑山特其南肢。

葛溪氏述其说曰:“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鎭天心为巨物。

四肢分作四世界,惟有南龙入中国。

南龙入自昆仑山,龙子龙孙皆可别。

”虽据佛经,人所罕见,阙之可也。

今但以中国山川之可考者论之,则昆仑诚诸山之祖,在中国之西北。

九峯蔡氏云:“中国山势冈脊,大抵皆自西北而来。

”盖可见矣。

《昆仑说》曰:昆崘之山三汲,下曰樊桐,一名板松;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

是谓大帝之居,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禹本纪》与此同。

高诱称河出昆仑,伏流地中万三千里。

禹道而通之,出积石山。

按《山海经》,自昆仑至积石,一千七百四十里,自积石出陇西郡至洛,凖地志可五千余里。

又按《穆天子传》,天子自昆仑入于宗周万里。

西土之数,自宗周瀍水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

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

自阳纡西至河首四千里,合七千四百里。

外国图又云,从大晋国正西七万里得昆仑之墟,诸仙居之。

”数说不同。

《发微论》是蔡元定的一部风水佳书(李仁贵珍藏版)

《发微论》是蔡元定的一部风水佳书(李仁贵珍藏版)

《发微论》是蔡元定的一部风水佳书(李仁贵珍藏版)
《发微论》是宋代的蔡元定所编撰的,也有人认为是其父所编撰。

蔡元定的学说,涉及术数中的多个领域,但是主要精通的是风水。

所以他编著了这本关于风水方面的书,并在其中提到地道刚柔、动静、聚散、向背、雌雄、强弱、顺逆生死、分合、浮沉、深浅、增减等十四个例子,层层递进,进行阐发,以说明吉冈祸福的道理。

多数术数家都是从易数来进行推论,而蔡元定则是从易理来进行阐释,他的学说也与真正的道理更为相符。

善于观察地形的人,能够在有形之中看到无形的精气,不善于考察山形的人,则会通过无形的东西来遮蔽有形的山势书中能够选择精要的道理进行概括论述,并不是像其他的方士一样任意比附。

由于蔡氏父子有儒学素养,故能文辞通达、义理精明,比其他书籍写得更通透,且全书充满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美学观念,自成一系。

蔡牧堂穴情赋

蔡牧堂穴情赋

蔡牧堂穴情赋
牧堂穴赋:
鱼尾摆开,看后倚前亲之势,
虹腰双下,认横扦直就之情。

莫道无头无面,横看其踪;
休言是木是金,动中取穴。

顺受逆受,何拘对定于天心;
正求旁求,尤在消详于龙虎;
横担横落,无龙却葬有龙;
直起直扦,有气须安无气;
横山凑脊处曰开斧,直山扦柔处曰入澹。

抛鞭须认节,避刺要离根。

仰掌扦高骨,冲天打卤门,
反裁如把伞,侧耳定龙心。

摆出情难缓,横飞势合翻。

匾大临弦出,雄粗带侧寻。

打尖休动骨,点鼻莫伤唇。

直宜横下,三停妙影寻。

腕蓝杆鼠肉,侧耳定龙心。

牛鼻防牵水,鱼肋要合襟。

文章流别论全文

文章流别论全文

《文章流别论》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

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

王泽流而诗作,成功臻而颂兴,徳勲立而铭著,嘉美终而诔集,祝史陈辞官箴王阙。

周礼太师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言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颂者,美盛徳之形容。

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

后世之为诗者多矣,其功徳者谓之颂,其余则总谓之诗。

颂,诗之美者也。

古者圣帝明王功成治定,而颂声兴。

于是史録其篇,工歌其章,以奏于宗庙,告于鬼神。

故颂之所美者,圣王之徳也。

则以为律吕或以颂形,或以颂声。

其细也甚,非古颂之意。

昔班固为安丰戴侯颂,史岑为出师颂,和熹邓后颂与鲁颂体意相类,而文辞之异,古今之变也。

扬雄、赵充国颂颂而似雅,傅毅显宗颂文与周颂相似,而杂以风雅之意。

若马融广成上林之属,纯为今赋之体,而谓之颂,失之逺矣。

书云诗言志歌永言言其志谓之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以知得失古之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古诗率以四言为体而时有一句二句杂在四言之间后世演之遂以为篇古诗之三言者振振鹭鹭于飞之属是也汉郊庙歌多用之五言者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之属是也于俳谐倡乐多用之六言者我姑酌彼金罍之属是也乐府亦用之七言者交交黄鸟止于桑之属是也于俳谐倡乐世用之古诗之九言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之属是也不入歌謡之章故世希为之夫诗虽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然则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其余虽备曲折之体而非音之正也。

七发造于枚乘借呉楚以为客主先言出舆入辇蹷痿之损深宫洞房寒暑之疾靡曼美色宴安之毒厚味暖服淫曜之害宜聴世之君子要言妙道以疏神导体蠲淹滞之累既设此辞以显明去就之路而后说以声色逸游之乐其说不入乃陈圣人辨士讲论之娯而霍然疾瘳此因膏粱之常疾以为匡劝虽有甚泰之辞而不没其讽谕之义也其流遂广其义遂变率有辞人淫丽之尤矣崔骃既作七依而假非有先生之言曰呜呼扬雄有言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孔子疾小言破道斯文之族岂不谓义不足而辨有余者乎赋者将以讽吾恐其不免于劝也。

蔡牧堂著明发微论

蔡牧堂著明发微论

蔡牧堂著明《发微论》宋.仙师.蔡牧堂著明.潭庠.徐之镆集刚柔篇易曰: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

邵氏文曰:天之道阴阳尽之矣,地之道刚柔尽之矣。

故地理之要,莫尚于刚柔。

刚柔者,言乎其体质也。

解:阴阳在天成象,如日月星需用之类。

刚柔在地成形,如山川土石之类。

牧堂引易与邵氏之言,以言地之体质,不外刚柔两端。

凡山川峙流,无非刚柔之成,质也。

天地之初,固若漾沙之势,未有山川之可言也。

既而风气相摩,水土相荡,则刚者屹而独存,柔者汹而渐去。

于是乎山川形焉。

解:天地之初,混沌未判,但一气耳,所谓未有山川之可言也。

为其久也,轻清者积气成象而为天,重浊者各块成形而为地。

于是山峙川流,遍满宇宙之中。

所谓山川,于是乎形也。

凡山皆祖昆伦,分枝分脉,愈繁愈细,此一本而万殊也。

凡水皆宗在海,异派同流,愈合愈广,此万殊而一本也。

解:昆仑,西北大山,名大雪山。

按〈〈元史遗使〉〉穹河源,自发源星宿海,压职刺脑儿赤浅河等地,方至昆仑。

又压润即润拾刺别里赤儿等地至积石。

殆中国自河发源至中国约计万里。

先儒皆谓河源自昆仑,误也。

大海,东南之海,一本万殊,万殊一本。

葵伯靖所谓山本同而末异,水本异而末同也。

仁山金氏曰:天地常形,固相为沟连贯通。

极其条理,亦各有脉络。

自昆仑而东北言之,则自积石而北为湟水、星海、清海以至浩但,皆河源也。

入匈奴以东,为阴山。

又东南至代北、云朔分而南,越为北岳,以至太行,是为河北之脊。

壶口当首,太岳析城,皆其群峰。

河之折而南,汾晋诸水之所。

以西,入河汲寇漳恒卫之所。

以东入海也。

分而东者,行幽燕之北,为五关之险,以关营平而至碣石,此北阳也。

自昆仑以东言之,则东为西倾而能铫水。

……以下繁杂不录,总体上分说分垣。

山体刚而用柔,故高耸而凝定。

水体柔而用刚,故上而流行。

此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也。

解:山体高耸为刚,而用之凝定不动,柔也。

水体卑下为柔,而用之流行无滞,刚也。

盖刚柔之分,原有不同。

而细分之,则错综其备。

此天下万物,所以未尝无阴阳刚柔对待于其中,非独山水然也。

《发微论》蔡牧堂

《发微论》蔡牧堂

《发微论》蔡牧堂《发微论》蔡牧堂刚柔篇易曰: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

邵氏文曰:天之道阴阳尽之矣,地之道刚柔尽之矣。

故地理之要,莫尚于刚柔。

刚柔者,言乎其体质也。

天地之初,固若漾沙之势,未有山川之可言也。

既而风气相摩,水土相荡,则刚者屹而独存,柔者汹而渐去。

于是乎山川形焉。

凡山皆祖昆伦,分枝分脉,愈繁愈细,此一本而万殊也。

凡水皆宗在海,异派同流,愈合愈广,此万殊而一本也。

山体刚而用柔,故高耸而凝定。

水体柔而用刚,故上而流行。

此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也。

邵氏以水为太柔,火为太刚,土为少柔,石为少刚,所谓地之四象也。

水则人身之血,故为太柔。

火则人身之气,故为太刚。

土则人身之肉,故为少柔。

石则人身之骨,故为少刚。

合水火土石而为地。

尤合血气骨肉而为人。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无二理也。

若细推之,凡涸燥,然强急之中有缓弱,缓弱之中有强急,则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也。

自此以往,尽推无穹,知者观之,思过半矣。

动静篇其次莫若明动静。

动静若言乎其双通也。

是以古云:水本动,欲其静。

山本静,欲其动。

此达理之言也。

故凡天下之理,欲向动上求静,静上求动。

不欲静愈静,动愈动也。

夫山以静为常,是惟无动则成龙矣。

水以动为常,是惟无静则结地矣。

故成龙之山,必踴跃翔舞。

结地之水,必湾环悠洋。

若其偃、硬、强、勒、冲、激、牵、射,则动不离动,静不离静,山水之不融结者也。

然一动一静,互相循环。

山亦有动极而静,水亦有静极而动,不可执一论,又在人融化之为妙也。

聚散篇其次莫若观聚散。

聚散者言乎其大势也。

夫山川融结,自有天造地设,障空补缺,不陷不跌。

故小聚则地小成,大聚则地大成,散而聚不可以言地矣。

何谓聚?山之所交,水之所会,风气之隈藏也。

何谓散?山之所去,水之所离,风气之浇染也。

今之言地理,往往多论地形之巧拙,而不明聚散。

大势若聚则奇形怪穴而愈真正。

大势若散,则巧穴天然而反虚假。

压观古人之葬,大抵穴多巧怪。

非好怪也,良由得山水之正,则怪穴所为常也。

关于《发微论》的作者

关于《发微论》的作者

作者: 杨世文
出版物刊名: 文献
页码: 139-139页
主题词: 四库全书总目;蔡元定;万历年间;蔡氏;著录;地理;术数;题元;子部;天文
摘要: <正>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著录《发微论》一卷,署'宋蔡元定撰'。

馆臣所撰提要曰:《地理大全》亦载此书,题曰蔡牧堂撰。

考元定父发自号牧堂老人,则其书当出自发手。

或后人误属之元定,亦未可知。

然勘核诸本,题元定撰者为多,今故仍以元定之名著于录焉。

'今案明万历年间建阳蔡氏之嗣孙蔡有(?)辑刻蔡氏九儒之著作为《蔡氏九儒书》,其中《牧堂公集》收录了《地理发微》,与四库全书中的《发微论》为同一书。

《牧堂公集》附录宋詹体仁《蔡牧堂公墓表》,称蔡发著《地理发微》、《天文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牧堂《发微论》刚柔篇易曰: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

邵氏文曰:天之道阴阳尽之矣,地之道刚柔尽之矣。

故地理之要,莫尚于刚柔。

刚柔者,言乎其体质也。

天地之初,固若漾沙之势,未有山川之可言也。

既而风气相摩,水土相荡,则刚者屹而独存,柔者汹而渐去。

于是乎山川形焉。

凡山皆祖昆伦,分枝分脉,愈繁愈细,此一本而万殊也。

凡水皆宗在海,异派同流,愈合愈广,此万殊而一本也。

山体刚而用柔,故高耸而凝定。

水体柔而用刚,故上而流行。

此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也。

邵氏以水为太柔,火为太刚,土为少柔,石为少刚,所谓地之四象也。

水则人身之血,故为太柔。

火则人身之气,故为太刚。

土则人身之肉,故为少柔。

石则人身之骨,故为少刚。

合水火土石而为地。

尤合血气骨肉而为人。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无二理也。

若细推之,凡涸燥,然强急之中有缓弱,缓弱之中有强急,则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也。

自此以往,尽推无穹,知者观之,思过半矣。

动静篇其次莫若明动静。

动静若言乎其双通也。

是以古云:水本动,欲其静。

山本静,欲其动。

此达理之言也。

故凡天下之理,欲向动上求静,静上求动。

不欲静愈静,动愈动也。

夫山以静为常,是惟无动则成龙矣。

水以动为常,是惟无静则结地矣。

故成龙之山,必踴跃翔舞。

结地之水,必湾环悠洋。

若其偃、硬、强、勒、冲、激、牵、射,则动不离动,静不离静,山水之不融结者也。

然一动一静,互相循环。

山亦有动极而静,水亦有静极而动,不可执一论,又在人融化之为妙也。

聚散篇其次莫若观聚散。

聚散者言乎其大势也。

夫山川融结,自有天造地设,障空补缺,不陷不跌。

故小聚则地小成,大聚则地大成,散而聚不可以言地矣。

何谓聚?山之所交,水之所会,风气之隈藏也。

何谓散?山之所去,水之所离,风气之浇染也。

今之言地理,往往多论地形之巧拙,而不明聚散。

大势若聚则奇形怪穴而愈真正。

大势若散,则巧穴天然而反虚假。

压观古人之葬,大抵穴多巧怪。

非好怪也,良由得山水之正,则怪穴所为常也。

然有大势之聚散,有穴中之聚散。

大势之聚散见乎远,穴中之聚散见乎近。

是二者有相须之道焉。

向背篇其次莫若审向背。

向背者言于其性情也。

夫地理之与人事不远,人之性情不一,而向背之道可观。

其向我者,必有周旋相与之意。

其背我者,必有厌弃不顾之状。

虽或暂焉矫饰,而真态自然不可地理变然。

故观地者以观其情之向。

情向者不难见,凡相对如君臣,相待如宾主,相亲相爱如兄弟骨肉,此皆向之情也。

背者亦不难见,凡相视如仇敌,相抛如路人,相忌如嫉冤逆寇,此皆背之情也。

观形貌者得其伪,观性情者得其真。

向背之理明而吉凶祸福之机灼然。

故尝谓地理之要,不过山水向背而已矣。

雌雄篇其次又当看雌雄。

雌雄者言乎其配合也。

夫孤阳不生,独阴不成。

天下之物莫不要相配对。

地理家以雌雄言之,大概不过相对待之理。

何以言之?山属阳,故凡山之融结,必遇水之湾环,势虽顺水而来,形必逆水而就。

此山水配对之雌雄也。

然山之与水又各有雌雄。

阳龙取阴穴,此龙穴相对雌雄。

阳山取阴为对,此主客相对有雌雄。

其地融结则雌雄必合,龙穴砂水,左右主客,必相登对。

若单雌雄不相登对,则虽或结地,必非真造化也。

经曰雌雄相喜,天地交通。

又曰雌雄不顾不劳看。

古人多以此为要妙,亦天地自然之理。

强弱篇其次双当辨强弱。

强弱者言乎其禀气也。

夫天下之理中而已矣。

太刚则折,须济之以柔。

太柔则弱,致须济之以刚。

刚柔相济,中道得矣。

论地理者必须论其禀气。

禀偏于柔,故其性缓。

禀偏于刚,故其性急。

禀刚性急,此宜穴于缓处。

若复患强来强下则伤龙,弱来弱下则脱气。

故立穴之法,大概欲得酌中恰好的道理,不得倚着一偏,绕偏便生病出来,非权衡有定则亦未易语也。

顺逆篇其次又当分顺逆。

顺逆者言乎其来去也。

其来者何?水之所发,山之所起也。

其去者何?乃水之所越,山之所止是也。

知顺逆者有矣,不知来去而知顺逆者未之有也。

夫顺逆二路,如盲如聋,自非灼然有见,鲜不以逆为顺,以顺为逆者矣。

要知顺山顺水者,顺也。

所谓来处来者是也。

逆山逆水者,逆也。

所谓去处去者是也。

立穴之法,要逆中取逆,此一定之理不可改易。

若又推而广之,则龙有顺逆脉。

顺龙之结穴者必逆,逆龙之结穴者必顺。

此亦山川自然之势也。

大概论逆顺者,要知山川之大势,默定于数里之外,而后能辨顺逆于咫尺微茫之间。

否则是黑白混淆,以逆为顺,以顺为逆者多矣。

生死篇其次又当识生死。

生死者言乎其取舍也。

夫千里来龙,不过一席之地,倘非以生死别之,则何所决择哉。

生死之说非一端,大概有气者为生,无气者为死,脉活动者为生,粗硬者为死。

龙势推左,则左为生右为死。

推右,则右为生左为死。

又如瘦中取肉,则瘦处死而肉处生。

饱中取饿,则饿处生而饱处死。

凡此之类,又在人细推之。

生则在所取,死则在所舍。

取舍明而后穴法定,而后祸福应。

若生死难辨,取舍何当,则非真造化矣。

微著篇其次又当察微著。

微著者言乎其气脉也。

夫气,无形者也。

属乎阳。

脉,有形者也。

属乎阴。

阳清阴浊,故气微而脉著。

然气不自止,必依脉而立。

脉不自为,必因气而成。

盖有脉而无气者有矣,未有脉则无气者。

经曰:气乘风散,脉遇水止。

无脉气者,水害之也。

有脉无气,风害之也。

善观气脉者,以有形察无形。

不善观者,以无形蔽有形。

盖无形只在有形之内。

但智者所见明,故于粗浅而得其精微。

愚者所见昏,故荒忽茫昧而不晓。

岂知四水交流则有脉,八风不动则有气。

此有目者所共见,有心者所共知,而术之至要,初不外是。

观气脉者于此求之,则庶乎其不惑矣。

分合篇其次又当究分合。

分合者言乎其出没也。

夫脉之为脉,非陡然而生,顿然而有。

其出也必有自然之来,则有分水以道之。

其没也必有所止,则有合水以界之。

郭氏云:地有吉气,土随而起。

支有止气,水随而比。

又曰:支之所始,气随而起。

支之所终,气随而钟。

此古人论气脉之源流也。

气随土而起,故脉行必有脊。

气随水而比,故送脉必有水。

气起于支之始,故上有分。

气钟于支之终,故下有合。

无分有合,则其来不真。

为其内无生气可接也。

有分无合是其止不明。

为其外无堂气可受也。

有分有合,则有来有止,有出有没,斯龙穴融结的定无疑,然后为全气之地也。

然有小分合、大分合。

其地融结,有三分三合,穴前后一分合,起主至龙虎所交二分合,祖宗至三水交会三分合。

小合则为小明堂,大合则为大明堂,合于龙虎内则为内堂,合于龙虎外则为外堂。

其合一一不相乱如此,是又不可不知也。

浮沉篇其次又当别浮沉。

浮沉者言乎其表裹也。

夫脉有阴阳,故有浮沉。

阳脉常见于表,所以浮也。

阴脉常收于裹,所以沉也。

大抵地理家察脉与医家察脉无异。

善地理者察脉之浮沉而定穴,其理一也。

夫三阴从天生,以其阴根于阳也。

故阴脉必上小而下大,其出口也必圆。

三阳从地出,以其阳根于阴也。

故阳脉必上大而下小,其出口也必尖。

后之观脉者不必问其何如,但见口尖者皆阳,其脉浮于表。

口圆者皆阴,其脉沉于裹。

此一定不易之法。

若又推而广之,则凸者脉沉,凹者脉浮。

微细者脉浮,粗重者脉沉,众高一低者脉浮,众低一高者脉沉,于此相乘,阴阳之理得矣。

浅深篇其次又当定浅深。

浅深者言乎其准的也。

夫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故下地者必以浅深为准的。

宜浅而深则气从上过,宜深而浅则气从下过,中得其地而效不应者为此故也。

吾常以八卦定浅深,颇得其要。

大概先观来脉之阴阳,次看四山之从佐。

且如来脉入首强、作穴凹、出口尖,此皆脉浮而属阳也。

以乾卦当之。

来脉入首弱、作穴凹、出口圆,此皆脉沉而属阴。

以坤卦当之。

乾纯阳也,取阴为穴,故立穴取巽三、兑三、离三三阴也。

坤纯阴也,取阳为穴,故立穴取艮三、坎三、震三三阳也。

凡脉阳,四山高于本身,兑象也,上化为阴,穴宜浅。

四山与本身齐,离之象也,中化为阴,穴宜不浅不深。

四山低于本身,巽之象也,下化为阴,穴宜深。

凡脉阴,四山高于本身,艮之象也,上化为阳,穴宜浅。

四山本身齐,坎之象也,中化为阳,穴宜不浅不深。

四山低于本身,震之象也,下化为阳,穴宜深。

概而言之,阳脉浮当浅,阴脉沉当深。

详而言之,阴脉中有亦浅深,以四山从佐不同,则阴有时而变阳,阳有时而变阴,斯言也,惟通变者可以审此。

可不审哉。

饶减篇其次又当饶减。

饶减者言乎其消长也。

夫龙虎左右各有饶减,然饶减龙虎者何哉?此消长阴阳之义也。

饶减之法,大概以先到者为主,龙山先到则减龙而饶虎,其穴必居左。

虎山先到则减虎而饶龙,其穴必居右。

盖山水关锁必须交固然后气全。

穴左则取左山为关,须右边水过宫锁断。

所谓阴锁阳关也。

穴右出取右山为关,须左边水过宫锁断,所谓阳锁阴关也。

惟有朝山水,则顺关锁不防。

若横水过宫,则逆关逆锁方善。

断不可改易也。

毫厘差谬,祸福大远,可不番哉。

趋避篇其次又当详趋避,趋避者言乎其抉择也。

夫天下之道二,吉凶善恶常相半。

不能皆吉也而必有凶。

不能皆善也而必有恶。

故人之所遭有不齐,则必有以处之。

趋吉避凶,去恶从善是也。

地理亦然。

夫山川之所钟,不能皆全纯粹之气,不能无所驳杂,则妍媸丑好,纷然前陈,亦其宜耳。

然而山川之变态不一。

咫尺之移传顿殊,或低视而丑,或高视而妍,或右视媸或秀,如此者可不知所抉择?知所抉择庶得趋避之道矣。

裁成篇其次又当知裁成。

裁成者言乎其人事也。

夫天不人因人不?,人不因天不成。

自有宇融即有山川,数不加多,人不加少,必天生自然而然。

是则天地之造化亦有限矣。

山川之融结在天,而山川之裁成在人。

或过焉,吾则裁其过。

目力之巧,工力之具,其终也夺神功,改天命,而人与天无间矣。

故善者尽其当然,而不害其为自然。

不善者,泥乎自然,而卒不知其所当然。

所以道不虚行,存乎其人。

感应篇其次又当原感应。

感应者言乎其天道也。

夫天道不言,而应福善祸淫,皆物也。

是物也,谚云:阴地好不如心地好。

此善言感应之理也。

是故求地者必以积德为本,若其德果厚,天必以吉地应之。

是所以福其子孙者心也,而地之吉亦将以符之也。

其恶果盈,天必以吉地应之,是所以祸其子孙者,亦本于心也,而地之盖。

心者气之主,气者德之符。

天未尝有心,于人而之一然不修其一惟利是图,则不累祖宗者寡矣,况欲有以福其子孙哉。

吾既发明之。

故述此于篇终,以明天道之不可诬,人心之所当谨。

噫观书者知所慎哉。

右发微论止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