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与识神
专访中国道家仙学继承人胡海牙先生
![专访中国道家仙学继承人胡海牙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b3fd3c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f.png)
专访中国道家仙学继承人胡海牙先生道家医学的精髓:从养生长寿到“元神用事”——专访中国道家仙学继承人胡海牙先生作者:袁筱芬关键词:道家仙学、中医、精气神胡海牙先生生于1914年,浙江绍兴人。
著名中医师,中国道家仙学学术的继承、研究者,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兼中国道教协会理事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丹道、医药、武术顾问。
胡先生精通中医真要学理,善治疑难杂症。
在行医中根据 "先治未病,兼治已病" 的治疗原则,每以治命为主,而使病痊愈。
并将仙学养生方法有机地融于中医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效果极为显著。
曾深入研究针灸学中经络穴位与针刺手法的奥妙,得出从治疗局部的症状而协调全身机能,最终根治疾病的治疗方法。
先生深谙内家拳,尤精道家仙学学术,认为仙学是人类缩短进化论,为我中华民族所独有,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思想来研究。
曾数次赴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讲授中医针药及道家仙学方面的知识,颇受欢迎。
今已九十四高龄,每星期尚要做多次专家门诊,为患者祛除疾苦,并利用闲暇之时,着手中医与仙学文章的整理事宜。
源于道家的神仙之学在中国相传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内容包括三元丹法、中医针药及内家拳三大部分。
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这门学术未能得到相宜的发展。
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著名道家学者陈撄宁先生首次倡导将仙学独立出来,作为专门的学术来研究。
道家仙学和中医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可分割、彼此渗透的关系。
两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在具体联系呢?为了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道家医学的精髓,日前立品编辑袁筱芬采访了一代仙学大师陈撄宁先生的嫡传弟子,著名中医师,九十四岁高龄的胡海牙先生。
学仙要先懂得医筱芬:作为道家仙学学术的继承者,同时又是著名的中医师,您能不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道家仙学和中医之间的关系?胡海牙:仙学是道家文化的核心。
学仙呢,第一要健康长寿,这是道家里的精华。
要健康长寿就要有健康长寿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
什么是元神——精选推荐
![什么是元神——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a997099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b.png)
什么是元神以前讲神的时候其实讲过,真正的神就是元神。
元神是区别于识神的⼀种神,实际上还是⼀种意,是不⽤⼼的意,是全神贯注的意,是专⼀⽽虚的意。
也是⼀种直感、⼀种灵感。
后天的元神都是训练出来的。
先天就有的那种神⼀般⼈不具备,如直接开⽅那种。
后天的神是经验积累出来的,如《卖油翁》那种。
有⼈认为元神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返先天,那是⽚⾯的。
为什么再次讲元神?因为有⼈教我要抱元守⼀,要练元神。
我问他什么是元,什么是元神,⼀是什么,如何守,他没有回复。
但看他的意思,好像元神就是⼼性。
说明很多⼈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具体如何并不清楚,有必要详细讲解。
还有⼀些以前未讲过的,现在可以补充⼀下。
元是什么意思?是⼤的意思,是原始、开头的意思,还有本来的意思,⽐如《周易》第⼀卦乾就是:元亨利贞。
还有《红楼梦》中有个皇妃叫贾元春。
因此,有⼈会以为元神就是婴⼉的神,甚⾄是胎⼉的神。
要后天返先天。
理由是原来单纯的⼼性被后天的各种七情六欲搞乱了,污染了。
所以要明⼼见性,要抱元守⼀。
这有⼀定的道理,但很⽚⾯,因为有的⼈确实因为惊吓、恐惧、担忧、愤怒、僻好⽽⼼不正了,但仍有⼈⾄⽼还保持着异于常⼈的凝神能⼒,⽐如很多伟⼈,他们⼀直到晚年还能全神贯注读书,记忆⼒超⼈。
现代科学证明,⼀般来说,年龄越⼩的孩⼦专注的时间越短,所以低年级学⽣⼀节课是三⼗⾄三⼗五分钟,⽽⾼年级的是四⼗分钟。
这说明,元神并⾮完全是后天返先天,只有那些确实⽆法专⼼的⼈才要练习专⼼,好像是后天返先天。
因为破坏了神经系统,就得重建。
识神与元神的区别就在于⽤⼼不⽤⼼。
道家和儒家、佛教在收敛⼼神⽅⾯都有类似的论述。
训练⽅法⼤同⼩异。
识神是⽤⼼的,也即有意识的;元神是不⽤⼼的,所以是⽆意识的,或者是下意识、潜意识,古⼈说是“有意⽆意间”,还有⼈说“若即若离”、“绵绵若存”。
简单说就是全神贯注、专注就是⽤元神,注意,我说的是⽤元神,不是元神。
元神是全神贯注不思⽽得不勉⽽中的那种状态。
识神和元神的区别
![识神和元神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182ffb902d276a200292eec.png)
识神与元神1. 识神识神,即肉身中的魄,属阴,主眼耳口鼻身意的活动,一切学习之意欲、思考、创造发明、判断力、记忆、情感、爱恨、忿怒、争斗、色欲、物欲等皆是由识神所生,所以,识神也称为多知多识的神,它就是人的潜意识。
人的潜意识好动,心力全消耗在权欲、名欲、利欲、争斗欲、爱欲、情欲、色欲、物欲、食欲等上面,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愿放弃,可谓执著心极强。
人出世后,一切的衣食住行学习模仿皆由识神控制,故识神属后天所有。
识神又称为自我心、凡心、无明,业力由它累积,痛苦由它而生,烦恼由它而来,轮迴由它而起。
识神是顺则生的产物,生则择形而居,居毁则弃居而求它居,这就是轮迴。
顺而生人,其害莫过于沉迷色欲,而致肾精过度消耗。
识神的居所就是我们的肉心,也就是人的心脏。
所以,识神如有任何举动,我们的心是第一个感受到的,如心烦、心慌、心闷、心悸、心躁、心乱、心酸、心虚、心火、心惊、忿怒、心急、心动、心乐、欢心、喜心等等都是识神活动在心的反映。
修行的开始,要先修空,把眼耳口鼻身意六根观空,六根已空,则识神无所依而被制,凡心无可发挥,而真心则会出现。
心脏的位置,又是后天离卦之所在,故凡是精力、精神之消耗皆为离卦之所为,离中阴即识神也,由先天坤卦的坤中阴入于先天乾卦的中位所致。
故回光返照之根本,是以后天坎卦之坎中阳来转化识神,把识神转化为佛的智慧。
2. 元神元神,即真性,真心,其性不姓『阳』,而属于『中』,喜静。
元神无思、无想、无杂念,一派清静自然,所以,元神也称为无知无识的神。
人出生后,元神则居于天心之内,由始至终,元神都被深锁在天心裡面,对世事不闻不问,一切皆由识神作主,故天心是不动的。
天心虽不动,然元神却以魂的形式将元神之光寄居于双目,使眼有光感,能外视;睡眠时,魂则寄居于肝藏,使人作梦,梦境如亲历。
如果天心动的时候,元神欲出,是人的大限将至,死神来敲门也。
除非天心之动,是修鍊所致,凝神天心,回光返照,法身已成,灵通欲动,则可喜可贺也。
漫谈元神与识神
![漫谈元神与识神](https://img.taocdn.com/s3/m/13d3750b804d2b160a4ec055.png)
龙源期刊网 漫谈元神与识神作者:朱伯伦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8年第11期人都是因疾病而死。
无疾而终、所谓“老死的”人没有的。
除非修道炼丹(仙)道士的“坐化”“尸解”,炼佛和尚的“圆寂”“涅槃”。
修仙得道者,“坐化”“尸解”时,多在一二百歲以上。
《丹经》《道藏》以及有关资料上记载的、大家共识熟知的如唐代释法琳《十喻篇》:“道祖老子李耳,生于公元前714年,终于公元前519年,享年195岁。
”《刘向列仙转》:“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筏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子。
历夏至殷末,寿800余岁。
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
”《古籍隐楼藏书·修真辩难前编参证》:“驻世神人,黄名守中,时年500余岁,生于宋代,元初进中国,月支人……”《太岳太和山志》:“技击家内功之祖,研磨太极阴阳之奥蕴,静观龟鹤之动态,探究长寿之源,顿有所悟……始创太极拳者,武当山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寿二百二十多岁。
”当代道学泰斗萧天石著《道海玄微》中:“四川李庆远,曾用名李青云,生于l677年(康熙十六年),卒于1833年,享年256岁。
常年服食石斛加山药,终身修炼道教静养功。
”我的老师,终南山逍遥派十七代掌门,道号璇玑子,修炼《北冥玄功》,现年l70多岁……《陕西通志》:“薛紫贤真人薛公寿l40岁尸解时作颂:‘铁马奔入海,泥蛇飞上天,蓬莱三岛路,原不在西边,明年沙道昭,复贝公于霍童山。
’此可为尸解而仙之证也。
”近几年武当山紫霄宫坤道李诚玉,修炼延寿气功,仙逝“尸解”时ll8岁。
中国本土道教内,长寿者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里不再赘述。
佛教认为“人生八苦:生、老、病、死、五阴盛、怨憎会、求不得、爱离别”。
和尚尼姑吃斋念经,只是解决“人生一个‘苦’字”并不追求“长生久视”。
佛主释迦牟尼得了急性肠炎,并不看医生,62岁“圆寂”火化,归宿“净土”进入“极乐世界”。
他曾经说,吃斋修佛的和平常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
元神 识神 元神和识神的关系
![元神 识神 元神和识神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8f7bc6931126edb6e1a105f.png)
元神识神元神和识神的关系元神真面目自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之说始~医家常借道家元神与识神观念对人体之神进行分类解释~自有简约之功~亦具深析空间。
尤其是“元神”之说~水深得很。
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概念。
外可指天地宇宙之规律,如“阴阳不测之谓神”(《周易?系辞上》)、“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周易?说卦》)。
在内则其义有三:一是指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二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三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心藏神即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
故《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而其功能正常与否,则通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诸如目光、语言、表情、动作、形态、神色等来体现。
心藏神又可称心主神明。
自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之说始,医家常借道家元神与识神观念对人体之神进行分类解释,自有简约之用。
(一)元神功用元神为先天之神,与生俱来,是生命活动固有的内在机制及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之神,是神的高级层次。
《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中指出:“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
”心主宰五脏系统乃至全身的功能活动实际就是元神的作用。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各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都在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元神之谓也。
关于心(元神)是如何主宰五脏六腑乃至全身功能活动,包括教材在内的大多数中医书多语焉不详。
给人的感觉是只有结论,没有原理,但中医是讲理的,以下试释之。
张锡纯将元神的调节特点概括为:“无思无虑,自然虚灵。
”(《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元神之性类水,水性清净,它是在无思无虑,自然虚灵状态下主宰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譬如体内、体外影响体温与血压的因素均至少有几十种,但我们不需要对任何部位或系统有意识地发出调节体温或血压的指令,正常人体就会自然而然地协调这多种因素,使我们的体温与血压保持在相当稳定的正常状态。
”三魂七魄”是怎么回事
![”三魂七魄”是怎么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bdd4d80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a.png)
”三魂七魄”是怎么回事⼀、关于“三魂” “三魂”被丘处机称为“爽灵、胎光、幽精”,明清之后的丹⿍派称之为“元神、阳神、阴神”等,⼜称为“天魂、地魂、命魂”,其实就是佛教的“三⾝”(法⾝、报⾝与化⾝)。
1、天魂,是从天⽽来的元神,故名“爽灵”,是⼈今⽣的“法⾝、⾃性、性我”(内丹称为“⽩雪、先天⼀⽓、真阴”)。
是不⽣不灭的,是纯善⽆恶的;孟⼦说的“性善”,就是天性、元神。
《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元神的代名词。
【(1)“元神”喜好静,⼤家去寺院看看“神像”(神佛的样⼦)就知道了,所以只有“如如不动、观⾃在”才能成为显出⾃性的佛菩萨。
烧⾹磕头、念佛号等等“有为法”都是让⼈迷失⾃性的魔法。
所以“学佛”就应该像“神像”那样“如如不动、观⾃在”才⾏,你如果“烧⾹磕头、念佛号”你就是在“学和尚”,根本没有在“学佛”,因为你眼前的“佛像”没有烧⾹磕头。
“佛像”⾯对花花世界却⽆欲⽆求,⾝在五浊恶世却⼀尘不染,你知道学佛的什么了吗?“佛像”是有头发的样⼦,所以⼤家不要跟着“剃光头”的⼈去学佛,“剃光头”的⼈都进过监狱的痞⼦之流,所以僧⼈会把流氓痞⼦的习⽓传染给你,根本不会给你讲“明⼼见性的不⼆正法”!僧⼈如果给你讲“明⼼见性的不⼆正法”你就不会⽼⽼实实地当奴才了。
“佛像”看到你到了寺院,佛祖的右⼿⼿掌尖朝上(或者朝下),掌⼼向着你,是在告诉你:不要给我磕头,“佛像”不是我本⼈,我在西天呢,没在寺院。
你给我的“佛像”烧⾹磕头是“以⾊见我、以⾳声求我,是⼈⾏邪道”。
不应住⾊⽣⼼,不应住声⾹味触法⽣⼼,应⽆所住⽽⽣其⼼。
【凡是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观⾃在”觉悟⾃性⽆关的,都不是“明⼼见性的不⼆正法”,都是谤佛毁法的魔法。
】 你就是不听佛祖说在《⾦刚经》⾥的话,你就是给“佛像”烧⾹磕头,还不远千⾥的“三步⼀磕头”来拜⼭,你说你这个忤逆不孝的⼦孙,你这不是要⽓死佛祖吗?!你哪是“佛⼦”啊,你分明是⽤“磕头”这个“⼈⾏邪道”的实际⾏动来辱骂佛祖的“魔⼦魔孙”! 你把这个道理讲给“烧⾹磕头、念佛号”的⼈,让他们弃暗投明、端坐成佛,你就是佛祖再来、现世的活佛。
元神识神
![元神识神](https://img.taocdn.com/s3/m/aa346b30b90d6c85ec3ac623.png)
• 达到忘言守中、守一、守虚无之境,必先“降伏其心”。 “心”不会不降而自伏的。初修内功者必须运用一定的方 法以排除杂念来入静。功夫有了一定基础后,思想 活动 可以欲止即止,不用任何方法而直接入静,甚至心常湛然, 常如止水。降心的方法很多,例如听息、随息、守内景、 守窍、存思及默念等等。按传统文化的认识 “心”约有 三部分内容:一是心脏;二是思想意识,就是所谓的“识 神”;三是本体意识,就是所谓的“元神”,就是无形的 法身道体。这里要降伏的是“识神”, 是指游思杂念, 进一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知器官的机能。以 达到外忘其身,内忘其心,无人无我(一气流行)的境界。
• 《参考消息》上有这么一个报道,在英国 有一位女士,做了心脏的置换手术,换的 是一个伙子的心脏。这个小伙子生前爱酗 酒、飙车,因此出车祸而亡。这位女士在 换心不久,也出现爱酗酒、飙车的爱好。 爱酗酒、飙车。“积神于心。。。。” (《灵枢 五色》)
• “现代医学的脑电图,可以查到六七个月的胎儿有 周期出现阿耳法波,但实际上脑细胞并未对外界 起能动反映,是无识无知的状态,而胎儿的神经 活动主要是下意识的肢体活动,更多的是心脏自 律神经的活动,窦房结是这一自律活动的控制点。 • 道教内丹还有调神出壳(“出神”)、分身、投胎、 夺舍、移居等密法。 • 道家的修 炼就是要通过收敛识神而解放元神,发 挥元神的潜在作用。
灵枢五色现代医学的脑电图可以查到六七个月的胎儿有周期出现阿耳法波但实际上脑细胞并未对外界起能动反映是无识无知的状态而胎儿的神经活动主要是下意识的肢体活动更多的是心脏自律神经的活动窦房结是这一自律活动的控制点
•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 本神》)父母的精血 相合,形成这个与生俱来的“神”,称为“元 神”。而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称之为“识神”。 • 先天精气神与后天精(交感精)、气(呼吸气)、神 ( ) ( ) (思虑神、识神)为体用关系,先天精气神为本为 体,后天精气神为用,“非神又 相互依存,共为一体,互不能离。
元神是什么如何查元神
![元神是什么如何查元神](https://img.taocdn.com/s3/m/a0ab308c1ed9ad51f11df28d.png)
元神是什么如何查元神元神是什么?如何查元神?▌一、元神是什么?元神是过去式的我们本人,我们转生到今世,或许曾经历过一百次,一千次的轮回,而我们在这千百次的轮回中,不可能都是投生在人道,在这千百次轮回中,我们有些世会是大善,当然也会在有些世是大恶,更多的会是中庸之辈。
我们在有些世会修道,更可能有些世在修一些其他宗教,有一些其他信仰。
所以,我们有时投生在了鬼道,有时在畜生道,有时因为当时的前世修行精进,成为了天人,或是成为了神仙,或是神仙的弟子。
投生在鬼道、畜生道等等的那些世是负能量,所以不叫做元神。
投生在人道的那些世,算是中庸的能量场,如果你曾是人界的圣人、开派宗师,这个就升成了正能量,这个可以称之为元神的一种。
而投生在天道,或是因修行圆满而升入神道,或是其他宗教的上善道,这个就称之为元神。
因为他们当时的能量场超脱了中庸,而又入了各个宗教的籍贯。
▌二、元神有多少?元神可以有很多个,举例你转世一百世,有三世在天道,有两世在神界,还有几世在仙界,那么这几世就都是你的元神,但我们不能把这些世都一一查出,去找当时的缘分,所以我们把在每个善道中能量场最强的一世,称为主元神,只把这个当做在此善道的元神。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了解我们在道家的主元神就可以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既然都到天上成神了,怎么还会轮回呢?我们即便因圆满而升善道,但并不代表我们是这个善道的最高层次的神,不是最高层次的大罗金仙就要转世。
层次低的可能五百劫转一次,层次高的可能五万劫转一次,但终究成就不了永恒。
所以,我们即便当过神仙,也还是转世到了现在。
▌三、元神很大吗?真正的元神,一般都不是我们众所周知的那些大的神仙,因为他们的级别不轮回,他们还活跃在宗教里,所以你不可能是他们。
总有一些人说自己是太上老君转世、是观世音转世、是某某神仙转世,我在这里不能说这些人全部都是骗子,但肯定百分之九十九是骗子。
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很大、很厉害,是这个宗教的领袖,某某神见到自己都要行礼,我只想说,时间会证明一切。
何为元神,何为识神?
![何为元神,何为识神?](https://img.taocdn.com/s3/m/6e7d7a5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4.png)
何为元神,何为识神?元神,识神有很多初学者搞不清楚,这⾥简单讲⼀下。
元神,元为本来的意思,元神,就是⼈以⾝俱来的神,在⼈胞胎结成后,从⼤道赋予,也是⼈死后,赖以投胎转世的根基。
投胎转世,不是神话传说⾥的那样,这⾥不多讲。
识神,识,有认识,学识的意思。
⽐如⼈被⽕烫伤之后,再去碰⽕时,⼼理会产⽣抵触,畏惧的⼼理,这就是识神在作⽤。
同理可知,不⽌是恐惧,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的产应,都在识神的控制之内。
不仅如此,体内⽓⾎涌动,各部位官能神的运作,都受识神节制。
太⼄⾦华宗旨云:“凡⼈投胎时,元神居⽅⼨,⽽识神则居下⼼,假如⼀⽇不⾷,⼼上便⼤不⾃在,⾄闻惊⽽跳,闻怒⽽闷,见死亡则悲,见美⾊则眩,头上天⼼何尝微微些动也。
”元神与识神的关系,以树来类⽐,识神为枝叶,亦为树⼲,⽽元神则独为根也。
枝⼲现于地上,根蒂藏于地下。
欲知其本,需掘地。
地者,长养万物,也收藏万物。
⼈⾃出⽣起,就不见根也,张三丰把⼈喻为⽆根之树,确实⼀点不假。
⼈平常的思考,情绪,运动,受识神控制,统归于动,动则远,远则逝,为外,为消耗。
修⾏中⼈打坐,养⽓,守静,是返识神控制,统归于静,静则近,静则返,为内,为涵养。
通过修⾏,可以涵养本源、添油接命,然后安神祖窍、翕聚先天,最后蛰藏⽓⽳、众妙归根。
让⽆根之树,再长出根来,所以可以长⽣,可以不死。
很多⼈受⼩说影响,觉得炼神,很⾼⼤上,应该很厉害,不过就算你把道藏翻破了,也绝对找不到⼀⽚独讲炼神的丹书,最多就是养神,就不错了。
为什么?因为神,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精⽓神三者互根互⽣,积⽓⽣精,积精⽣形,神依形⽣,神可御⽓。
⽓来⼊⾝谓之⽣,为何独⾔⽓?先天之⽓,体⼀涵三。
神去离形谓之死,为何独⾔死?形体凋敝,精⽓耗尽,所以神去。
识神的运⽤,都是在元神的基础上进⾏的,只是⼈见着识神,就见不着元神了。
刘⼀明,有个⽐喻很妙。
这⾥化⽤⼀下,把识神⽐作⼈偶,⽞关⽐作扯⼈偶的线,那么元神就是扯⼈偶的⼈了,平常,⼈只能看见⼈偶,少有⼈能看见扯⼈偶的线,能看见⼈的,那就更是少之⼜少。
元神是什么
![元神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6faeaa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1.png)
元神是什么元神是人民信仰中的一种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元神的概念深入人心,是古代中国哲学、道教、佛教以及中医学等领域中的核心概念,贯穿了人的生命过程。
元神作为一个概念非常复杂,其有多种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在古代哲学中,元神被认为是人的灵魂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感知世界和思考的源泉。
元神通过和身体、五官等各种感官之间的联系,实现了人类思维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灵性的所在。
元神的作用相当于传输人类的思想,决定人类的理解和理解能力。
在道家文化中,元神更多的是指一种精神力量,是灵性的所在,它可以修养和管理人类思想行为,达到人性的升华和灵性的成长。
元神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修炼、观照和练习,能够增强人的智慧和感知能力。
在佛教中,元神是指一种抽象的精华,是人的心灵中的宝藏。
它可以通过冥想和静心的练习,发掘更深层次的人性和世界的真正本质,成为佛教中提高人类修行和成就的核心元素。
在中医中,元神是身体中各种能量的集合,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
它通过脉络系统传递信号,调节人体生理、心理状态,控制体温、呼吸、饮食等各种生活活动。
总的来说,元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被广泛认为是人的自我意识、精神力量和情感挂钩的载体。
元神的存在和发展对人类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元神也是文化、宗教和哲学等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元神的理解和关注度日益提高。
通过对元神的认识和修炼,人们可以更好地毫无偏差地领会世界中的复杂事物、充分发掘个人的潜力,并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同时,潜在的元神力量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神是一种高度重视的精神力量,它为人类思想和文明发展注入了不可忽视的活力和价值,对于维护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教“元神”与中国古典生命哲学
![道教“元神”与中国古典生命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0af7632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2.png)
道教“元神”与中国古典生命哲学翟奎凤【摘要】“元神”是道教内丹的重要标志性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早期道教经典中就已经开始出现,但多是“大神”的意思,其外在人格神意味比较浓厚。
宋代“元精”“元气”“元神”的并列出现,标志着道教内丹理论的成熟。
在丹道思想中,“元神”既与“道”“太极”“天地之性”等先天本体贯通,又与人的“精”“气”“心”等主体生命贯通。
这在《永乐大典》被表述为“先天元神”“自己元神”,两者实际上是一体的。
这种一体性表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特征。
丹道各派多认为上丹田泥丸宫为“元神”所居之室。
在丹道思想影响下,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医理论建构也多用“元神”一词,发展了道教元神思想,使之更富有现实性和养生意义。
南宋之后的道教元神理论,吸收了佛教的“识神”说。
在与“识神”的对比叙述中,“元神”越来越接近佛性。
“元神”在明代心学一系的儒者特别是郝敬的著作中经常出现,被借来表述儒家思想。
这从侧面反映了明后期儒佛道相融的思想图景。
【关键词】道教;内丹;元神;泥丸;识神中图分类号:B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8)05-0138-10作者简介:翟奎凤,哲学博士,(济南25010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基金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道家修行重视炼“神”,《庄子》《淮南子》等书中都有着丰富的养神思想。
“神明”“精神”“形神”等词语在先秦两汉道家典籍中也经常出现。
但“元神”一词出现得比较晚,它在魏晋南北朝道教形成时期开始出现,后来逐步成为道教的一个核心词语。
早期上清经典《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一般认为作于晋代①,其中“洞渊洞玄混化内真生官宝名”下云“太上神仙洞渊洞玄素耀阴晖元神太极元皇耀灵元化玉童,讳幽精,字变通,作飞云三建髻,衣素文裙”②。
这种人格化的“元神”在北周武帝敕纂的《无上秘要》及后来的道教典籍中也多有出现,这与当时道教流行的存思的修行方法有密切关系。
元神和识神
![元神和识神](https://img.taocdn.com/s3/m/550fef2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b.png)
元神和识神神有先天与后天之别。
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
后天之神:又叫做识神。
元神:就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一套人体控制系统。
古代认为人先天存在的主要形式就是元神,元神是一种无物质,有点像电脑中的操作系统。
元神喜欢安静、无思无想、无杂念。
识神:主导后天的学习、思考、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道德经》说:为学日益。
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学识。
元神与识神的关系是:元神可自调节或主宰人的生命活动。
识神则主要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但如果识神过于活跃,就会干扰元神对人体的自调节功能。
元神和识神就像是干柴和烈火的一样,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元神和识神分别代表了性命之学中的:性和命。
元神本性是善的。
圣人所做的一切,是要回归善的本质。
回归到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丧心病狂,贪心丧志。
《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指的是元神,而不是性格。
有医家认为:上医治神,中医治气,下医治形。
人体精气神三宝中,因元神具有主宰之能,所以为三宝之主。
强调通过收敛识神而让元神显露,以发挥元神的潜在作用。
炼神者,炼元神,非思虑欲念之神。
也就是重视先天之神的观照。
《道德经》所说的:为道日损。
就是减损识神的干扰,从而进入无为的元神主事的虚灵状态。
张至顺道长:识神不死,元神不出。
我们要让理解知识、推理逻辑这些能力慢慢退到后面去,用内心感受。
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
庄子讲:坐忘。
佛家讲:禅定。
孔子讲:心斋。
这些圣人们修行的目的:减少识神,让元神显露当家作主。
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
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学生小学的时候,很有灵气,活泼泼的。
但是在多年知识和信息积累起来后识神越来越强了,阻碍甚至控制了元神的发挥,表现为意识加强了,但是灵性减弱甚至丧失了。
例如:生活中那些书呆子,被知识器住了。
就是识神太强的原因。
能把身体本能调出来,对身体的调节都是自动化的。
修炼就是练元神,调出修出自动调节的本能,发挥的更充分。
身体的本能能感知到未来发生什么事。
人为万物之灵,现在的人退化了。
何谓元神、识神?吕祖说:“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
![何谓元神、识神?吕祖说:“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https://img.taocdn.com/s3/m/063f4bf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1.png)
何谓元神、识神?吕祖说:“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何谓元神、识神?吕祖说:“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
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至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
头上天心何尝微微些动也。
……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这段意思是说,大凡人投母胎时,“元神”居住在两眼之间“先天祖窍”内,“识神”则住在下面的心脏内。
心脏是由血肉相包,大如桃形,由肺叶保护之,肝脏支持之,与大小肠相联系,心脏的活动完全被外界左右,假如天不吃食物,心就感到不舒服,甚至闻惊则跳,闻怒则苦恼,见死亡就悲伤,见美色就迷恋。
而头上的天心(元神)何尝有丝毫地动呢(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这是千古不传的秘密。
吕祖说:“识神(下识心)逞凶,如强藩悍将,欺侮天君(元神)的暗弱,夺去它的领导权,这样状态继续下去,纲纪废驰,'国政'即全非矣。
然而今元神如能凝神元宫,两眼回光返照﹐即内视“先天窍”,如贤明的君主即王位,左右大臣尽力辅弼,内政修明,那些奸雄佞臣﹐自然放下武器,俯首听命,祈求宽恕了。
”这就是告诉人们好好修炼,抱元守一,元神作主,识神退位,自然就能洗心涤虑,明心见性,修成正果。
吕祖说:“一灵真性,既落乾宫(先天窍),便分魂魄。
魂在天心,属阳,轻清之杰,它是来自太虚,与元始(无极)同形。
魄为阴,具有阴暗的本性,气混浊,它依附于肉体的心脏。
”人的感觉快乐与兴奋,一切好色与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干的。
惟有魂,才能藏神。
魂,昼居于两目,夜则居于肝,居目能视外物,居肝则梦游。
光的运转,是消阴制魄的秘诀。
所以回光返照两眼间,就是集中精力炼魂,以保护元神制伏魄,进而抛弃识神。
古人修练的出世法:都是炼尽阴滓,变成纯阳,以返本还原。
究其道理,不外是消灭魄而完成魂的力量。
元神与识神
![元神与识神](https://img.taocdn.com/s3/m/6ab68917ff00bed5b9f31d7f.png)
元神与识神潘毅元神与识神,虽功能各具,但都以“神”为名,则两者的功能必有协调。
至于两者是如何协调的,得先从与心相配的离卦元神与识神的关系(一)说起。
既然元神属水而识神属火,则属火的离卦元神与识神的关系(一)是否只能说明识神,不能说明元神?其实不然。
卦由爻组成,爻本身就有其独立性,卦可以整体看,也可以拆开看。
离卦整体属火确实代表识神更合适,但拆开看则有两说,其外的阳爻代表火,为识神;其内的阴爻代表水,古称离元神与识神的关系(一)中之坎元神与识神的关系(一),为元神。
此即卦中含卦,因阴阳可互藏,则卦亦可互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卦之互藏、互见又以代表水火的坎离两卦最为常见。
离卦元神与识神的关系(一)本象是符合两者关系的。
元神“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不显山不露水地发挥自然调节人体生命的作用,并借其灵知给识神以为用,主要表现为神之“清”,为识神的内在根基,有内涵而低调,故深藏于内,为离中之阴。
识神则“有思有虑,灵而不虚。
”其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表现为神之“明”,且其易动难静、难收、难制,七情六欲生于兹,故显于外,为离外之阳。
但别忘了,离卦元神与识神的关系(一)的卦主是中之阴爻,元神虽隐,因其主宰全身,故其用更重。
《医理真传》谓:“离为火,属阳,气也,而真阴寄焉……在人为心,一点真阴,藏于二阳之中,居于正南之位,有人君之象,为十二官之尊,万神之宰,人身之主也。
故曰:"心藏神。
"元神内涵颇类西方心理学家荣格所言的“集体无意识”。
若以形象比喻,人的整个精神活动就像一座海岛,意识仅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
个人无意识则是隐藏于水下的绝大部分,然而个人无意识后面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即如“深海下的海床”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如元神般原始,包括本能和原型。
大抵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代代相传的无数经验在其族类成员心灵深处的积淀,是人心理结构中最本质的部分。
集体无意识与精神活动显意识的关系大抵就类于东方的元神与识神关系。
元神是什么?
![元神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5b29d9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f.png)
元神是什么?因为Eva在很多个案中谈到了元神因此越来越多的⼩伙伴对元神特别好奇,这期Eva就对⼤家普及⼀下元神的知识。
⼤家知道⼈是由三魂七魄组成,这种组成不论⿊⼈、⽩⼈还是我们黄种⼈都是如此,三魂七魄可以说都是很重要,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三魂。
传统三魂说的是⼀⽈胎光,⼆⽈爽灵,三⽈幽精,这是⼀种道家说法,很晦涩。
但是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魂、地魂、⼈魂”,这三魂中天魂即为元神,也是在三魂中最为重要的⼀魂。
天魂:其实最为通俗的解释就是你的本源,宇宙浩瀚,但是宇宙之外称之为界,咱们所处的空间从上到下分为七界,⽽地球是物质与能量的交互点,这个在前⾯的公众号中已经说过,因此⼈类有我们的躯体,它是物质的,⽽我们的三魂七魄则是能量形式存在的,因此⾼位⾯的神明或者各种灵兽都会剥离出⾃⼰⼀部分的元神参与轮回,因为等级都是⽐较⾼有神佛、也有仙⼈有创世之初的原始之灵,也有珍奇异兽各种各样,他们的能量体⼀旦进⼊物质体中,物质体⼀旦觉醒,也就是封印在元神的封印解除(转世的时候因为这些神明能量体能量太强,因此都会被套上封印)就会在物质中进化,神仙称之为晋级,元神之灵称之为升级,可以补充或者说重置他们原来在本空间内的损耗,因此诸多的各种神明都会下界参与轮回,但是解除各种封印也要靠机缘,有的⼀辈⼦没解除那就⼀世⼀世的不断轮回,毕竟⼀旦解除了元神封印,能量体在物质体重觉醒,好处太多太诱⼈了,因此天魂也就是元神,其实就是你根本的本尊。
解除封印后你还是你⾃⼰,只是会增加你元神具备的天赋,有了天赋就可以完成⾃⼰的回归,甚⾄可以携带⾃⼰的物质体也就是⾁⾝回归,因此元神轮回也需要排号,也是你⾝体最不平凡的地⽅。
现在很多看元⾠宫,所谓元⾠宫就是看你的元神,根据你元神的等级来推测你这⼀世的富贵与否,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解除封印也就是释放⾃⼰的最根本的天赋才是⽬标。
天魂在⼈死后会⾃动去排号接着轮回,因为只要没有回归就会⼀直等待轮回,只是下⼀轮就不是你的躯体了。
观点 超越西方心理学的道家元神识神
![观点 超越西方心理学的道家元神识神](https://img.taocdn.com/s3/m/253cd43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73.png)
观点超越西方心理学的道家元神识神观点超越西方心理学的道家元神识神观点|超越西方心理学的道家元神识神西方心理学家从人的认知心理状态分成:意识、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种心理状态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意识目的而为,潜意识不自觉或无意识而为,两者接受集体潜意识的深刻影响。
中国的道学家从天、时、人三才去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人就是万物之灵,《太乙金华宗旨》祖师曰:“天地视人如浮游,大道视天地亦泡影。
佩元神真性,则逊于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其天地而沦丧不矣。
”“存有元神在,即为无极也,生天生地,皆存有此矣,学人但修成守护者元神,则犯法阴阳外,无此三界中,此见到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
”元神即人之本性,真性,从无极混沌一气而化成。
道生一,一生二,元神入胎时产生了识神,吕真人曰:“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识神体现在“我”意识,个体存在的意识,人一辈子的思维行为都在识神的控制指挥下进行,元神携带了高层能量信息体,最有灵性的,爱好清净,慈悲、大爱等特性。
元神入胎时,其阴性部分演化成识神,并与大脑,有效的控制技能,以“我”的意识指挥人的知识,语言,行动,这是元神被识神所包围与大脑元沟通,发挥不了本性(灵性)作用。
胎儿自我意识蜕变,受眼耳鼻舌身意的影响,以及后天的教育科学知识,以上各类就是元神逐步散佚自身的力量,正像吕祖曰:“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
惟元神真性,则逊于元全而上之。
其精气则随其天地而沦丧矣。
”“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
生天生地皆由此矣。
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
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
”这也千百年来人类修练的根本原因,无论佛、道、瑜伽、中派遣法门、目的就是通过修练达至出来阳神,即为身成仙成佛的终极理想,彻底摆脱辨神对人体机构能够的掌控。
我们平时所叙述的心、心理、心灵,并不是自己的本性(元神),而是以“我”为启程辨神的情绪体验和认知意识。
元神出壳和识神出壳的界定
![元神出壳和识神出壳的界定](https://img.taocdn.com/s3/m/94cf00e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d.png)
元神出壳和识神出壳的界定近日阅读几篇文章,发现很多人把识神出壳和阴神出壳弄混了,为此将一些前辈修证的经验转移至下。
识神出壳是在恍惚态中出现的似乎和阳神出壳相似的现象,它是一种精神飞跃,是识神之幻觉,是行者入静接近于虚空时似乎在功态出现的另一个“我”,可与自身乍合乍离,出神入化,以环乱真,此乃心魔作怪。
是行者真气不足,修心炼己不纯所致。
那么如何鉴别识神出壳和元神出壳呢?一以元神真空来界定。
识神出壳是未进入真空的幻知幻觉,而阴神,阳神出壳的条件就是心死神活,元神显现进入了真空。
丘处机言:”未到真空,阴神亦不得出,难处做得,乃功行也。
“明确指出阴,阳神超脱的界定就是进入真空。
二是用光明度来界定,识神出壳所处的幻空象阴天;而元神出壳时,不论白天黑夜都是艳阳天。
众所周知元神出壳分为阴神出壳和阳神出壳,那怎样界定阴神出壳和阳神出壳呢?陈樱宁言:”阴未尽,出神太早,谓之阴神。
“阴神是精气神不足,阳施阴化不彻底,炼己不净,阳气不纯,婴儿显像模糊,或婴儿局部放光,仍有阴黑之余气,而急于出胎所致。
若重新回炉,不须很长时间可使阴神化为阳神。
如孙不二言:......阴神即出之后,再行修炼,将那阴神原形粉碎,倾下金鼎玉炉,重新起火,火候足时,自然阴尽阳纯,真人显像。
”阴神在出游中亦有慧听慧视,唯一缺憾是见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和识神出壳有本质区别。
那何谓阳神呢?阳神本质就是一种气,一团真气结成,是神精混合体,是精气神不断凝结的产物。
故古人有“仙人道士不是神,积气累神以成真。
”凡迷神迷鬼者只会自误前程。
按丹道渐法,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身还虚来看,阳神在炼气化神的末尾出现,至雪花飘空,天花乱坠,乃出神之景。
如《法诀性命》:“道胎是一人身内阴阳气合一成为道胎,也得弥历十个月胎足。
天花乱坠,速用念动向太空口诀可出胎。
性命二光合一,胎可现有形之我。
此我也是本身灵父、灵母真阴阳气所成。
此是神与神交能生神。
此神者能化有形之我,散则是气,聚则成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神与识神这里借用"神"这个词来说明生命构成的深刻性。
神,在古文化里是一种人无法认识的可以控制人行为的超自然力量,这里在解说元神和识神的同时也破解这种超自然力量的内在机理。
一、元神元神的来源无极界,是无极界灵质体的分体。
元神来自无极界。
在无极界,由于无极质内部没有极性,所以无极质的感觉是灵性感觉。
无极质的灵性是没有差别的,灵质的能量和灵力都相同,所以整个无极界虽然具有极高的灵质能量,但是没有势能,所以没有运动,没有声、光、形、色等,寂静不动。
无极界的这种特性,使灵质体虽然有极敏的灵性,但是却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
另一方面,无极界的寂静特性和灵质体的高敏灵性,使每个灵质体的任何一丝灵动,整个无极界所有的灵质体都会感觉到,因此每个灵质体都不会随意发出任何灵动,不可以干扰整个无极界的寂静性。
元神的主体是无极界的灵质体,元神的任何感觉,元神的主体都能感觉到。
元神喜纯好静的特性就是元神主体在无极界的特性。
元神作为无极界灵质体的分体,可以在宇宙中运动,可以感觉宇宙空间中丰富的物质特性以及物质运动的千变万化,元神主体在无极界也能感觉到,这种感觉即不会干扰无极界的寂静性,又可以使灵质主体享受到高灵性生存的乐趣,这是元神从主体分离出来在宇宙中生存的根本意义。
宇宙是有极物构成的,元神灵力极大,具有创造有极物的灵力和能量,可以进出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可以控制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的运动,所以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的玄机能量都不能破坏元神本体,都不能损害元神。
但是,元神也不能独立在宇宙空间中活动,因为元神一动就会发出灵力,元神的强大灵力会破坏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的运动玄机。
因此,元神要在宇宙中活动,就必须居住在元神自制的特殊有极玄机体中,这种玄机体可以锁住元神的灵力,这样元神在宇宙中活动才不会破坏宇宙空间的玄机。
另一方面,元神如果曝露在宇宙空间中,空间的玄机使空间中的物质产生强烈的运动,元神在这种物质运动的冲涮中会受不了,因为元神本质上是喜纯好静的,所以也要呆在有极物玄机体中才能安神。
在一般情况下,元神是居住在具有活性的生命体内,元神可以借用生命体的活动性在宇宙空间中活动。
二、识神识神是在身体大脑中形成的可以控制生命体行为的意识体。
生命体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不断地用身体(包括肌肤和神经)和感官接收天地间各种事物的信息能量,包括风云、光影、阴晴、冷暖和声音,在人类生命体中还会不断接受人文事物,特别是大量地接受知识和生活教导,在大脑里积累了很多知识信息和事物信息。
大脑具有特殊的生物性信息加工功能,大脑功能与信息能量之间产生能量旋机,形成大脑思维,不断复制、演化、创造和提炼新的信息,使大脑内的信息迅速膨胀,信息能量也随之增大,形成信息能量场,具有能量感应性。
这种感应性不断增强,又产生在大脑中,最终与大脑机能一起合成了具有分辨功能和控制身体功能的意识体,这就是识神。
识神是由大脑机能和大脑储存的信息能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大脑机能,有什么样的信息能量储存,就衍生出什么样的识神。
动物有动物的识神,人类有人类的识神。
人类的大脑机能比动物的大脑机能的生物性能更强更好,所以能吸收的信息能量比动物吸收的种类多、信息量更大,所衍生识神的生物性更高级,识神的意识性和意识力更强。
但是,识神无论怎么强,都受到大脑机能和储存信息的制约,人的思想会千差万别,也不会产生超出大脑机能的思维能力,不会产生超越所储存知识信息以外的思维能力,所以人的思想必然局限在大脑机能和所储存的知识范围内。
识神与大脑机能混成,是生命体的有机构成,人的情感、欲望等都与识神密切相关,都在识神的作用和控制下发生,所以人的识神具有情感和欲望的因素。
当人的大脑机能受到损坏时,识神就会随之受到损坏;当人脑储存的知识信息发生系统紊乱时,识神同样会发生意识紊乱。
这两种情况是造成人的精神和行为状态异常的根源。
当人的生命终结时,大脑机能丧失,人的识神也同时毁灭。
三、元神与识神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元神只进入人体中。
人体的识神产生在大脑中,它能够以意识力控制大脑机能,从而控制身体行为。
元神来自于身体之外,是高能灵体,比识神的意识力强大。
但是,识神是大脑机能与知识信息合成的,当识神的意识力非常强大时,大脑机能和身体行为完全由识神控制,元神与大脑无法沟通,发挥不了灵性作用。
由于元神是高灵意识体,具有灵性,而识神只是意识体,没有灵性,当大脑完全被识神控制时,思维就缺乏灵性。
有时候识神活动太累歇息一会儿时,元神得以接触大脑信息并控制大脑,就会发出灵性意识,这就是人们感受到的"灵感"。
元神随胎儿一起来到世间,封闭在身体内,不能直接接触事物,也不懂事物属性,需要身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大脑中储存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元神才能对这些知识和信息作出灵性判断。
但是,大脑在积累知识和信息时又会产生识神,因此在识神没有形成前是元神在控制大脑,由于知识和信息太少而出现行为盲然,表现为行为幼稚,在知识和信息积累起来后识神又形成了,阻碍甚至控制了元神与大脑的沟通,表现为意识加强了,但是灵性减弱甚至丧失了。
这就是元神会迷失的根本原因,我们看到的书呆子正是缺乏灵性的典型的识神行为。
识神会产生和控制人的情感和欲望,当人的情感和欲望很强烈时,识神会被玄晕,严重时会丧失识神的意识和理性。
元神在识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时,对情感和欲望没有控制力。
当元神恢复对大脑和生命行为的控制时,元神有能力控制情感和欲望。
但是,元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的前提条件是灭掉识神,掌握生命控制权,这需要经过生命修炼才能达到,这就是千年来人类存在生命修炼现象的根本原因。
无极界和有极界通过其相应的元神及识神来进行联系和控制,识神是元神控制的结果。
从整个宇宙讲,宇宙是实体,元神是灵体,就具体的人类讲,人体是实体,元神是灵体。
宇宙的体系是元神统帅的结果,而形之为个体的形形色色的智体是元神不同层次控制的产物,是元神的不同表现的缩影。
四、道家元神论神为人身“三宝”之一,虽历代医家皆有论述,但气功古籍所载尤详。
丹道书中义将其分为先天与后天,先天之神又弥“元神”。
元,有本无、根本、原始之义。
元神是指与生俱来的禀受于先天的神气,与出生后由外景事物为心所任而逐渐产生的后天识神、欲神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如张伯端所说:“失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
无神者,乃先天以来"点灵光也;欲神者,乃后人所染气禀之性也”(《青华秘文》)。
近人张锡纯也说:“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
神本原于先天父母之精。
《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灵枢·天年》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
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意即父母媾精结胎成形之后,神气舍心才产生生命。
此神为出生前尚未被后天所染之神,故当指元神而言。
正如《性命圭旨全书》所说:“父母媾精之后,一点灵光……元从太虚中来者,我之元神也。
”元神所以在丹道书中论述较详,乃因古代内丹家在炼养实践中体验总结而成。
元神是先天之性,又称“元性”、“真性”,因其不是思虑之神(即意念活动),故表现如婴儿不识不知而又具备感觉、灵动的状态。
气功态下,人处于恬淡虚无的境界,此时呼吸绵绵,若存若亡,无思无虑,飘飘欲仙,恍恍惚惚,这一状态即乃元神所现。
正如《黄庭外景经》石和阳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时是也。
”《脉望》说:“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
”〈武术汇宗》说:“此神亦谓之本性,亦谓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浑浑沦沦,无一毫念虑,无一毫觉知,则空洞之中,恍惚似见元神悬照于内,斯时殊觉五蕴皆空,四体皆假,而我有真我也。
”其实,〈老子》所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无雌,明白四达能无知,”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动状态。
先天元神与后天识神、欲神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欲神者,气质之性也;无神者,先天之性也”;“元性微而质性彰”(〈青华秘文〉)。
人在少、长、壮、老的过程中,质性日彰,元性日微,结果欲神将掩盖元神,此乃“气质之性胜本元之性”;若杂念纷坛则元神即退,摒除杂念则元神即现,此乃“念止神即来,念动神即去”(〈养真集〉)一般人先天元神为后天识神所蔽,昼思夜梦如云遮月,因而元神隐退,识神常日主事。
若能静定归一、无思无念,识神自然隐退,元神真性显现,此即佛、道两家之所谓见性。
神本由心,心无为则元神之性现,心有为则欲神之性现,故张伯端说:“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
行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青华秘文〉)。
元神与元气、元精的关系非常密切。
“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矣”(《青华秘文〉)。
内丹修炼尤重元神,故《金丹四百字序》说:“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
”内丹本的主导思想既为“返本还元”,故要求以先天制后天,从有为返无为,逐步消除气质之性。
只要“气质尽而本无始见,本无见而后可以用事”;“以本元之性而用之,则气力先天之气也”;“先天之气纯熟,日用常行,无非本体矣,此得先天制后天无为之用也”(《青华秘文》)。
从这一意义上讲,气功人静的锻炼过程,即为除欲神、炼元神的过程,这也是气功效应的关键所在。
有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元神,认为元神是人的一种无意识(潜意识)活动,但其并非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而是与生俱来的带有明显自然属性的“原生无意识”,与出于后天生活经验的潜移默化逐步积累而成的无意识(如心理定势之类)不同,是个体的一种强大而原始的内驱力源,每个人的生命活动都在不知不觉中为它所左右,其生理基础是皮层下中枢,与真正的意识(识神)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练动者进入气功态后,意识活动暂停,于是所有监视、压抑原生无意识,使之不能活动的因素不再起作用,这种无意识就得以充分活动起来,它不仅能迅速激发体内之生理潜能,而且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直接进行调节,使之“阴平阳秘”,从而使机体处于最佳功能态中,达到最佳练功效果。
这便是元神论在气功学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元神修炼一、元神是一个系统(意识)元神--按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元神代表的是大脑皮层调节功能的总括。
按传统的内功术语来说,元神是人生命活动的主宰。
元神是外丹的精华,元神不出,外丹无根。
过去对于外丹的误解已使很多修真之士迷于歧途,寻草烧茅,避世修真。
实际上历代的修道至圣都是身居闹市而成就大功德的。
至于说到外丹为何物,吾将在《玉真通解》一文中再谈。
此处只是想说,人体外的金丹的确是能修出来的。
此丹非服食之丹,其冶炼之所不在体外,亦不在体内,而是在虚空的炉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