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教案-价值与价值观一、教学目标1.了解价值和价值观的概念,并能够准确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探讨不同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分析并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并思考如何对其进行调整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1.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介绍a.价值的定义及其种类2.价值与道德的关系b.不同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影响3.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其影响a.个人行为中的价值观作用b.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观作用4.分析和调整个人价值观a.自我反思与意识形态调整b.多元价值观的接纳与包容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
3.视听教学方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a.引入问题:你认为什么是价值?价值观与价值有何区别?b.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2.概念介绍(20分钟)a.分组讨论:请学生小组讨论并概括出价值和价值观的定义。
b.各组代表汇报并进行整理。
c.老师补充完善,并引导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3.价值与道德的关系(30分钟)b.小组讨论:请学生讨论不同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影响,并整理出结论。
c.分享讨论结果,并与学生互相交流观点。
4.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其影响(30分钟)a.学生分组讨论个人行为中的价值观作用,记下讨论结果。
b.视听教学:播放相关视频,探究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c.学生小组分享讨论结果,与其他组合并讨论,整理出新的观点。
5.分析和调整个人价值观(30分钟)a.学生自我反思并记录自己的价值观。
c.提出多元价值观的观点,引导学生接纳并包容不同的观点。
d.小组分享个人价值观和调整思路。
6.总结(10分钟)a.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所获得的新知识。
b.开放性问题:你觉得如何调整和发展自己的价值观?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2.学生对于不同观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价值的含义(2)价值观的含义(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理解:(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3)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4)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分析:(1)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3)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4)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2、能力目标(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二、【重点、难点】: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2、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3、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4、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们应怎样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并进而明确人的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四、【方法点津】:(1)结合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深入领会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任长霞、牛玉儒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及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3)深入实际调查并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运用课堂讨论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五、【课文导语】: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
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活着应该追求什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定义与内涵价值观的重要性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价值观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第二章: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分析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2 教学内容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特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培养尊重与理解的态度2.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与态度第三章:个人价值观与决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3.2 教学内容个人价值观与决策的关系基于价值观的决策方法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3.4 教学评估小组决策报告:评估学生根据价值观做出决策的能力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关系的理解第四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方法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的能力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塑造过程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五章:价值观与人生规划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和调整人生规划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影响基于价值观的人生规划方法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5.3 教学方法个人反思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和调整人生规划的能力5.4 教学评估个人人生规划报告:评估学生根据价值观制定人生规划的能力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目标关系的理解第六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6.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与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案例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七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7.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7.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八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8.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谐重要性的理解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第九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交流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9.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9.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作用的理解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规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总结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意义日常生活中践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划10.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并进行深入讨论个人反思法:培养学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思考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深入思考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的理解与规划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11.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的关系及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关系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12.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的思考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第十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的思考第十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来社会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及重要性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社会影响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来社会的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价值与价值观》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与决策、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来社会等主题。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一章:价值的概念与特征1.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价值的思考。
1.2 讲解:介绍价值的定义和特征,解释价值的不同类型。
1.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价值的理解和看法。
1.4 总结:强调价值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章:价值观的类型与作用2.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价值观的表现。
2.2 讲解:介绍常见的价值观类型,如物质主义、人文主义等,并解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影响。
2.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身边人的价值观类型及其影响。
2.4 总结:强调价值观对个人决策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3.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传承的思考。
3.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承方式,如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
3.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价值观传承经历。
3.4 总结:强调家庭和社会在价值观传承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塑造和传承自己的价值观。
第四章:价值观的冲突与协调4.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价值观冲突的表现。
4.2 讲解:介绍价值观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强调协调的重要性。
4.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价值观冲突的实际案例并提出解决策略。
4.4 总结:强调协调不同价值观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多元社会中处理价值观冲突。
第五章:价值观与人生规划5.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与人生规划的思考。
5.2 讲解:介绍价值观对人生规划的影响,解释如何根据个人价值观制定目标。
5.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观。
5.4 总结:强调价值观在人生规划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规划未来。
第六章:跨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与尊重6.1 导入:通过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6.2 讲解: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强调跨文化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价值观的基本特征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念、价值观价值观的内涵: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价值观的特征:客观性、主观性、稳定性、可变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价值观特征的理解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讨论价值观的特征第二章: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2.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个体经验、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宗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第三章:价值观的判断与评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分析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准则3.2 教学内容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实证法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准则:合理性、公正性、客观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运用判断与评价方法3.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判断与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运用判断与评价方法第四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4.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风气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4.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5.2 教学内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方法:学习、实践、反思、修正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5.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第六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分析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6.2 教学内容文化背景与价值观:东西方文化差异、传统与现代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的表现:道德观念、家庭观念、社会观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6.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与价值观的关系新课导入: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第七章: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分析影响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7.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传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价值观的变迁: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影响影响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科技发展、文化交流、教育改革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的变迁7.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传承与变迁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的变迁第八章:价值观与道德规范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影响8.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道德规范:道德规范的内涵、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指导作用价值观与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及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8.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联系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及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具体案例,分析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第九章:价值观教育与个体成长9.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9.2 教学内容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际关系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及影响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9.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教育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及影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价值观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第十章:价值观与社会和谐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分析如何构建和谐社会10.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社会和谐:价值观对社会组织、社会秩序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弘扬核心价值观、完善法律法规、推动社会公平正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和谐价值观10.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和谐价值观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补充和说明: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第二单元讲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其中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价值与价值观,如何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六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一框,主要讲解价值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人的价值、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2.1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
2.2 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本框主要讲述了价值与价值观。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价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人的价值”、“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认识人的价值。
2.理解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3.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学习本课关于价值和价值观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精神】探究人的价值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一)教学手段:结合本框体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学生看书和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二)学情分析:(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教学过程【课文导入】:图片(粮食、车辆、房屋等)——生活中存在各种价值引出价值的概念。
一、价值(一)价值的含义(二)价值的分类(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1. 物的价值教师活动:手机有没有价值,为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教师活动:播放“安徽师范大学吴青山创办五四爱心学校”为个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教师结合案例引导:(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总之;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身价值(索取)那么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人的价值何在呢?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物的价值:在满足主体需要时,物是无意识的、被动的。
人的价值:在满足主体需要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3.人的价值的评价教师结合案例进一步启发学生: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价值观的概念与特征1.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思考。
1.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的理解和体验,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二章: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2.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变迁,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形成的思考。
2.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包括个体社会化、文化传承和环境因素等。
2.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的见解,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三章:价值观的判断与评价3.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价值观冲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判断的思考。
3.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相对性和客观性。
3.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判断和评价的方法,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四章:价值观的实践与冲突4.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价值观实践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实践的思考。
4.2 讲解:介绍价值观在个人决策、社会政策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和冲突。
4.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实践和冲突的经验,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五章: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5.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传承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观塑造的思考。
5.2 讲解:介绍价值观的塑造方法和传承机制,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代际传递和社会责任。
5.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塑造和传承的看法,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第六章:个人价值观与生活决策6.1 导入:通过展示个人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决策案例,引发学生对个人价值观在决策中作用的思考。
6.2 讲解:介绍个人价值观在生活决策中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对个人选择的指导作用。
6.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依据价值观做出的决策,进行相互交流和启发。
6.1价值与价值观高二政治上学期说课稿(统编版必修四)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二政治必修四的第六章第一节“价值与价值观”。这一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既是对前面知识点的深入阐述,又是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价值的定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分类及其作用。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总结,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最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我将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在阅读后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此外,我还会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提交作业。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其对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对一些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如价值的定义、价值判断等。但他们在高中阶段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学习障碍可能主要存在于对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的理解,以及不同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具体分析。此外,学生们可能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感到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讨论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首先,我会播放一段关于不同价值观对个人选择的影响的短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价值观的力量。然后,我会提问:“你们认为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学生可以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后续内容产生兴趣。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重要性或优劣性的评判。
2. 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明白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取向。
3. 帮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估不同的价值观。
5.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价值的含义与分类价值的定义与特点价值的分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2. 第二节:价值观的概念与特征价值观的定义与特点价值观的构成:核心价值观与具体价值观3. 第三节: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价值观对个人选择的决策影响4. 第四节: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价值观对社会风气的塑造作用价值观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5. 第五节:批判性思维与价值观评估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价值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概念及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价值观进行判断和决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价值观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性等。
3. 情景模拟评估: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价值观的运用、决策能力等。
4.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价值与价值观》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含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元素。
3. 案例资料:提供一些与价值观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4. 情景模拟道具:用于情景模拟实践活动的一些道具或物品。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我是考生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价值与价值观》这一课题。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我的教学安排。
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即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即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其次是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对《生活与哲学》前三个单元的研究,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第十一课的研究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有了知识基础。
接下来是学生能力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同伴合作能力和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是学生心理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和道德典范,但同时由于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同样在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
在东莞,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家庭生活都达到小康水平,还有不少是富裕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比较多。
因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对老师和父母不懂得感恩。
他们更多地索取而不是奉献。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价值和价值观的说课稿范文

价值和价值观的说课稿范文英文回答:Value and values are two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ethics and philosophy. They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but there is a sub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Value refers to the worth or importance of something. It can be either objective (based on external factors) or subjective (based on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beliefs).Values are guiding principles that influence our behavior and decisions. They are typically acquired through socialization and education, and they can change over time.Values are subjective, but they are not arbitrary. They are based on our beliefs about what is good and important. For example, we might value honesty because we belie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be truthful.Our values guide our behavior in a variety of ways. They help us to make decisions, choose our friends, and set goals. They also influence our attitudes and beliefs.It is important to reflect on our values from time to time. As we grow and change, our values may also change.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sure that our values are still in line with our beliefs and goals.中文回答:价值和价值观。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重要性或优劣性的判断。
2. 引导学生了解价值观的概念,明白价值观是个人或集体对事物的评价和取舍标准。
3. 帮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估不同的价值观。
5. 提高学生表达和交流自己价值观的能力,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
二、教学内容1. 价值与价值观的定义和区别2. 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因素3. 价值观在个人决策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4. 批判性思维与价值观评估5. 价值观的表达和交流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阐述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体验价值观对个人决策的影响。
5. 小组分享法: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估其对价值与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角色扮演表演:评价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的表现和对价值观的运用。
5. 课堂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价值与价值观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提供关于价值与价值观的理论和案例。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讨论问题和思考方向。
4.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模拟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5. 个人反思报告模板: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思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故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价值和价值观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详细解释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作出决策,并讨论其价值观对决策的影响。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价值与价值观》课程的目标、意义和主要内容。
1.2 价值观的定义:解释价值观的概念,强调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3 价值观的来源:探讨价值观的来源,包括文化、传统、个人经验和教育等。
1.4 价值观的作用:讨论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决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2.1 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分析文化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多样性。
2.2 中西方价值观的比较:对比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包括家庭、个人主义、成功和幸福等。
2.3 亚洲价值观的特点:探讨亚洲价值观的特点,如集体主义、尊重长辈和社会责任等。
2.4 全球化与价值观的碰撞:讨论全球化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和融合。
第三章:个人价值观的塑造3.1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3.2 自我反思与价值观澄清: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澄清其背后的原因。
3.3 价值观与决策:探讨价值观在个人决策中的作用,强调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影响。
3.4 价值观的调整与成长:讨论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调整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第四章:价值观与社会发展4.1 价值观与社会和谐:分析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强调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平衡与融合。
4.2 价值观与道德伦理:探讨价值观与道德伦理的关系,强调价值观在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中的作用。
4.3 价值观与社会变革:讨论价值观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包括社会运动、改革和创新等。
4.4 青年价值观教育:分析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途径,强调培养青年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第五章:价值观的实践与挑战5.1 价值观与个人行为:探讨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强调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取向。
5.2 价值观与职业选择:分析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
5.3 价值观与面对挑战:讨论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价值观如何帮助个人保持坚定和积极的态度。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共3篇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共3篇《价值与价值观》教案1教案:价值与价值观教学目标:1. 了解价值及其分类、价值观的概念、种类及特点;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其价值素养和道德修养;3. 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价值观,并在生活中实践。
教学重点:1. 掌握价值及其分类的概念;2. 掌握价值观的种类及特点;3. 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明确价值的多重性和相对性;2. 巩固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并开展新时代的价值教育。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请学生谈谈对"价值"这个词汇的理解,如:你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来自哪里?你认为一个社会对人的价值评估依据是什么?等等Step 2:讲授(20分钟)1. 价值的概念及分类(1)价值的概念:价值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和意义,是某种品质、状况、行为、物品等相对地被人们所认可、所需要的。
(2)价值的分类:价值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为经济价值、思想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
2. 价值观的概念及种类(1)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的社会行为方式中所持有的基本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观念,是在一定群体内,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形成、稳定、指导人的行为的价值标准。
(2)价值观的种类:包括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个体价值观可分为自我实现、生命价值、家庭责任、职业价值、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观念;社会价值观主要分为道德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等。
Step 3:讨论(30分钟)1. 常见的价值观念有哪些?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如何?2. 社会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是怎样的?你如何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来适应社会?3. 价值观的相对性和多元化如何理解?你认为在某些情境下,有哪些价值观可以与"正确"划上等号?Step 4:反思(5分钟)请学生就本次讨论内容和自己的价值观展开思考与整理,并在反思中总结今日所得,形成一篇100字左右的反思心得。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思政二班陈焕焕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属于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分为两目: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本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框题“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和深化,也为最后一框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
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到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之后,教师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因此本框内容十分重要。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认识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教学难点:对价值和价值观概念的理解。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含义②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③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比较不同价值观的作用,提高对事物的辨别和评判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学生学情分析:①从学生认知结构讲:“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每一个学生都会自发的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但在哲学上如何理解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对学生来讲有些抽象。
②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讲:在经济学中学过经济学上的价值,在学习本框时容易将两个价值混淆。
三、教法和学法选择:教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视频展示公益广告,守着的是一份诚信“守着的是一份诚信”,片中老奶奶的行为感动了那位年轻人,让我们体会到诚实守信在人与人交往中的作用,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失信行为,不论哪一种行为,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一、教学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价值观成为人们对待事物的准则和标准。
而价值则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重视程度和认可程度。
了解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对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培养品德修养,提高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并能够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2.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并理解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3.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1. 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场景引导学生认识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以确保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2. 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明确价值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即价值是基于价值观的。
3. 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并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对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4.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3.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2.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与表现;3.课后布置的作业。
六、教学资源1.课件:包括相关概念及分析案例;2.教材:提供相关知识和案例。
七、教学拓展1.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价值观并进行思考;2.邀请社会人士来进行讲座,分享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影响。
八、教学延伸1.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引导他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2.引导学生研究和探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价值观。
以上是《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的内容,通过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价值与价值观的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1、价值概念:定义价值的概念、基本特征和范畴,尤其是道德价值的特殊性;2、价值观类型: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认识价值观,概括分类主要价值观;3、价值观发展:分析历史文化传统对价值观发展的影响;4、价值取向:概括价值取向的内涵,分析价值取向在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5、价值观落实:结合生活实践,突出价值观指导生活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价值观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了解价值观的来源和变迁,掌握价值观发展的规律;3、通过讨论、问答和实践,掌握如何把价值观落实到生活中的实际应用;4、培养良好的价值观,丰富和优化自身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1、整体把握法:基于整体性思考,对价值观的思考要与时代变迁都考虑,而不是仅仅能见到眼前的价值观;2、问题导引法:通过提出实际问题或思想问题,驱动学生认识价值观、提出见解,训练学生思考并维护自己的价值意见;3、案例剖析法:通过介绍相关事例,进行对比剖析,让学生从案例中认识到价值观的形成与变迁;4、形象抒发法:承载着人类思想和士大夫,通过教师或学生以言语、文字或图片形式抒发价值观情感,使学生感受价值观的美好;5、练习实践法:基于比较研究的基础,让学生团结合作,总结价值观的实践经验,让价值观从理论转变为实际行动;6、讬落结合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成果展示,以结合个人意见、把握全局价值观,实现价值观的客观概括、综合分析。
四、教学重点1、多种价值取向的概念了解与定义;2、掌握价值取向的吸收归纳、发展变迁;3、把握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与实现过程;4、探究价值观及其指导意义。
五、教学难点1、理解多种价值取向的内涵和意义;2、熟悉价值观的发展脉络和阶段性结构;3、把握价值观与修养内涵,从而对自身有效推进;4、再现价值观作用原理,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说明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在我国现阶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和道德典范,但同时由于社会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同样在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
所以有必要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教学以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依据,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生活动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整节课的设计中都贯穿着情感教育,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灵的碰撞。
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正确理解价值与价值观。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深入领会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抗震救灾英雄谭千秋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3)对比谭千秋和范美忠的事例,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五、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播放抗震救灾英雄视频。
价值与价值观
(一)人的价值
1. 物的价值
教师活动:手机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
教师活动:播放谭千秋的视频。
谭千秋的人生有没有价值?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3.人的价值的评价
教师活动:播放范美忠的视频。
你怎么看待他的行为?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
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教师活动:为什么大家会对范美忠做出不同的看法?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活动:为什么两个人会做出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一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
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3.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活动:你为什么要考上大学?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价值观决定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课堂启示:
教师活动:请一名学生朗诵朗诵臧克家的《有的人》,通过学习本课得到的启示?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
教师点评: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课堂总结:
(一)人的价值
1. 物的价值
2.人的价值
3.人的价值的评价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课堂练习:
1、马克思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段话说明()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B、价值观人皆有之
C、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
这说明()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问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六、教学小结与反思
政治课不是说教,学政治也并是仅仅为了考试,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政治课应对学生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点政治教师责无旁贷。
在教学上,要避免让政治课陷入说教的旋涡,教师首先要认真领会教材精神,认真组织教材,用好教材,在教学上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真正产生共鸣,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所以,在教学上要真正实现学生是学的主体,通过切实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内化成学生固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