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_16949__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程序及表格

合集下载

IATF16949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1.1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计划安排以及标准和顾客要求,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建立、实施、保持及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质量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2按计划对常规产品或新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审核,以验证过程的符合性、有效性。

1.3对准备发运的产品进行审核,以顾客的角度确认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图纸、法律法规等要求,以发现质量缺陷和防止不合格产品交付。

2.0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过程和要求的体系审核;公司产品生产过程验证;公司产品抽样验证。

3.0职责3.1 总经理a)负责批准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体系);b)负责批准内部审核报告(体系)。

3.2 管理者代表a)全面领导内部质量审核工作;b)选定审核组长和审核员;c)审核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体系);d)审批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过程/产品)和内部审核报告(过程/产品)。

3.3 综合办负责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体系/过程/产品),并负责组织实施。

3.4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组织实施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并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报告。

4.0程序内容4.1 体系审核控制程序4.2 过程审核控制程序4.3 产品审核控制程序4.4 其他管理要求4.4.1 体系审核的依据:a)IATF16949标准;b)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控制计划等;c)顾客要求、合同;d)法律法规。

4.4.2过程审核的内容可包括:a) 生产过程是否按控制计划执行;b)现场各工序的作业是否与作业指导书一致;c) 生产过程确定的质量目标是否达成;d) 稳定能力是否达到要求;e) 是否按控制计划规定的反应计划执行;f)工厂、设备及设施的有效性策划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4.3 过程审核应审核到每一(不同的)生产过程。

正常情况下,同一审核可以适用于代表/验证相似的生产过程。

IATF16949环境安全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环境安全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环境安全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通过在产品、过程设计中识别安全风险和环境要求,并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加以控制,最大可能地减小对产品及员工的安全隐患,以确保产品质量。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实现有关的所有人员、过程工作环境的控制。

3 职责3.1技术科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过程中识别产品及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在适当的文件中加以控制,尽量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产品安全及员工安全。

对环境有特殊要求之处,在相关文件中应明确规定。

3.2生产科按照技术工艺文件及5S要求进行生产,确保相关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3办公室负责按5S要求对非生产场所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给员工制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保证日常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

3.4其它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5S活动进行管理监控。

4.1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4.0作业内容4.1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 员工安全a 技术部在产品先期策划的过程设计时,应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充分考虑产品、生产和员工的安全性,识别环境因素(如噪声、设备、电设施、灰尘、落物等)对人员的安全影响,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对员工的安全伤害和风险。

b 生产部应定期组织生产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c 公司贯彻“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安全生产方针,识别安全因素、明确安全责任,提出安全事项、规定安全措施(如人员防护、设备防护),实现人员及生产安全。

为此,生产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每周一次对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填写《安全检查表》,发现问题或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或处理。

d 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时,发现人应及时通知班组、车间负责人,并进一步通知生产部负责人和总经理,及时救治伤员,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生产部做好《安全事故报告》。

IATF16949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含附属表单)

IATF16949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含附属表单)

XX 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文件编号:XX2.0806—20202020年01月10日发布2020年01月11日实施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各因素的控制方法,确保生产和服务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供满足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 术语和定义3.1特殊过程:指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产品质量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取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视的过程;不合格的质量特性要在产品使用后才能暴露的过程。

如:铸造铁水熔炼、铝合金熔炼,轴淬火处理等。

3.2 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

如:精镗壳体轴承孔,泵轴探伤,加工进/排气管大面平面度等。

3.3 生产停工:制造过程空闲的情况,时间跨度可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不等。

3.4作业准备验证:指一种推荐的方法。

为应用统计过程控制而生产足够的产品以组成分组数。

对零件进行测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控制图表。

如果这些测量结果落在控制极限区域的中间1/3范围内(如X-R控制图、彩虹图等),则作业准备可获批准。

如果测量结果落在其余控制区域的2/3范围内,应对第二分组零件进行测量并绘制控制图表;如结果仍落在其余控制区域的上述2/3的范围内,则作业准备应作调整并重复过程;如这些测量结果落在中间1/3控制区域内,则生产作业准备获得批准。

3.5制造:制作或加工的过程。

包括生产原材料、生产件或服务件、装配或热处理、焊接、涂装、电镀或其他表面处理服务。

3.6现场:发生增值的制造过程的场所。

3.7外部场所:支持现场并且为非生产过程发生的场所。

3.8支持功能:对同一组织的一个(或多个)制造现场提供支持的(在现场或外部场所进行的)非生产活动。

4 职责4.1制造部是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a)负责编制具体的生产作业计划及组织实施;b)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生产和服务所有过程的确认;c)负责策划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条件,包括:保持生产环境的管理;保持安全文明生产;提供适宜的设备,做好设备保养、预防性和预见性的维护等管理;负责实施生产线的布局,配置合适的流转器具和工位器具,组织流转器具和工位器具制造。

IATF16949基础设施控制程序(含表格)

IATF16949基础设施控制程序(含表格)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1.0目的:规定正确使用、维修和保养生产设备,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使设备在规划、购置、安装、使用和维护等各阶段中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为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2.0范围:适用于为实现产品所需的设施设备的管理。

3.0术语和定义:3.1基础设施: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

基础设施可包括:建筑物和相关设施;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运输资源;信息和通信技术。

3.2设备: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资的总称。

3.3生产设备:指承担产品加工、装配或处理工序的设备。

3.4生产辅助设备:指间接参加产品生产过程或为产品生产服务的设备。

3.5关键设备: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需要,确定为对质量、产能、成本、安全、环保以及维修方面有重大影响的设备。

它将随企业的生产结构、生产计划与产品工艺要求的改变而定期调整,是维修与管理的重点。

包括关键工序设备、瓶颈设备、安全与健康风险设备、环保设备以及精、大、稀设备等。

A.关键工序设备:指承担产品关键工序、对产品(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质量等至关重要的设备,由生产部门组织确认。

B.瓶颈设备:指生产线上各台设备中,生产出合格品时间最长的设备为该生产线的瓶颈设备。

C.安全与健康风险设备:指易对人体安全与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设备。

D.环保设备:指处理对环境有影响的排放物的设备。

3.6特种设备: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是压力容器、电梯等。

它不包括传统认可的特种设备如空压机、(高压)变配电设备、制冷设备、发电机组。

3.7办公设备:指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碎纸机、空调、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

3.8预测性维护:基于针对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的过程数据而避免维护问题的活动。

3.9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生产的计划外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措施,它是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IATF16949文件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文件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文件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对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均能得到、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

2.0范围适用于公司内一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任何媒介形式的文件。

3.0职责3.1 管理者代表和综合办负责组织编制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3.2 各部门负责相关作业文件的编制和修改。

3.3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由总经理批准发布。

3.4 综合办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性文件的发放、更改控制和管理。

3.5 技术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性文件的策划制定,以及发放、更改控制和管理。

3.6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使用与管理。

4.0名词解释a 受控文件:受更改控制的文件。

其须随时保持最新版本,需要建立受控清单、发放记录,需要加盖红色“受控”章。

在公司内部使用的质量管理文件均应为受控文件,各部门应妥善保管使用,不得擅自复印或更改。

b 非受控文件:发放时为最新版本,于更改时不需再收回修订的文件,如给顾客评价用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其加盖红色“非受控”章,不列入“文件登记表”。

c 作废文件:即失效文件,指该文件因过程或换版等某种原因而不适用的情况,其不同于修改的文件页废弃,而是整个文件的不再使用,直接的结果是文件号作废。

4.3.2 文件分类A、质量手册:是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其描述了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和旨在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程序文件:阐述实现过程(活动)所必须的组织、职责、运行方法、实施顺序、内容及管理要求的文件;C、作业文件:指导和确保业务及作业具体有效实施的文件,包括管理规定、图纸、作业指导书、工序卡、外来资料、操作规程等;D、表格:用于记录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信息的文件,其在哪个层次上都可能是适用的;记录:是表明完成的结果或提供开展的活动证据的文件;E、技术性文件:作业文件中涉及产品质量策划、采购、生产、产品监测、工装管理过程的文件,不限于如工艺文件(指导书)、产品图纸、工装图纸、FMEA、控制计划、技术性标准(产品、材料质量标准和试验标准等)、检验指导书、材料技术要求等。

IATF16949全套文件和表格

IATF16949全套文件和表格

IATF16949:2016质量手册(B 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分发编号:001 使用部门:2017 年6 月1 日发布2017 年6 月1 日实施文件修订履历版本修订内容修订页次制/ 修日期TS16949-2009 A.0 版全面升级为IATF16949-2016B.0 B.0 版54 2017-6-1制定审核批准4.组织环境4.1了解组织及环境4.2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目 录章 节标 题识别的过程页码封面 0 目录 1-7 前言 8 颁布令 9 质量方针 10 企业概况11 1. 管理原则 11 2. 范围与应用 12 3.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12-13 14 14144.2.1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补充14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144.3.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 补充144.3.2顾客特殊要求14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14-164.4.1组织应按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164.4.1.1产品和过程一致性174.4.1.1.1 产品安全174.4.1.2 外包过程174.4.2 必要时175. 领导作用185.1 领导作用和承诺M1 领导作用185.1.1 总则185.1.1.1 企业责任185.1.1.2 过程效率185.1.1.3 过程所有者18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85.2 方针185.2.1 质量方针的制定185.2.2 质量方针的沟通18M1领导作用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185.3.1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补充185.3.2 产品要求符合性和纠正措施186. 策划18-19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18-196.1.1 确定需处理的风险和机会18-196.1.2 策划和处理方案18-196.1.2.1 风险分析18-196.1.2.2 应急计划18-19M2 策划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18-196.2.1 质量目标18-196.2.2 策划和实施18-196.2.2.1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的- 补充18-196.3 变更的策划18-1919 7. 支持7.1 资源197.1.1 总则197.1.2 人员197.1.3 基础设施S1 基础设施管理19-207.1.3.1 工厂、设施和设备计划19-207.1.4 过程和运行的环境207.1.4.1 过程运行环境- 补充20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20-227.1.5.1 总则20-22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7.1.5.1.1 测量系统分析20-22理7.1.5.2 测量溯源20-227.1.5.2.1 校准/ 验证记录20-2220-227.1.5.3 实验室要求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7.1.5.3.1 内部实验室20-22理7.1.5.3.2 外部实验室20-227.1.6 组织的知识20-22 7.2 能力22-2322-237.2.1 培训7.2.1.1 在职培训S3 人力资源管理22-23 7.3 意识22-237.3.1 意识- 补充22-237.3.2 员工激励授权22-23 7.4 沟通23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237.5.1 总则237.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37.5.1.2 质量手册S4 文件记录管理237.5.2 创建与更新2424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控制7.5.3.2.1 记录的保存247.5.3.2.2 工程规范248. 运行258.1 运行策划和控制25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258.2.1 顾客沟通25C1 市场营销8.2.1.1 顾客沟通- 补充258.2.1.2 顾客沟通- 培训2525-26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C2 报价及项目确定8.2.2.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补充25-2626-27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C3 订单管理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26-27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C4 过程设计和开发27-288.3.1 总则27-288.3.2 设计开发的策划27-288.3.2.1 多方论证方法27-288.3.2.2 设计开发策划- 培训27-288.3.2.3 产品设计技能27-288.3.3 设计开发的输入27-2827-28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C4 过程设计和开发8.3.3.3 特殊特性27-288.3.4 设计开发的控制27-288.3.4.1 监测27-28 8.3.4.2 设计开发确认27-28 8.3.4.3 样件计划27-28 8.3.4.4 产品批准过程27-28 8.3.5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27-288.3.5.2 制造过程的设计输出27-288.3.6 设计开发的更改27-28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28-298.4.1 总则28-298.4.1.1 总则- 补充28-2928-298.4.1.2 供应商选择过程8.4.1.3 顾客提定的供货来源28-298.4.2 控制类型和程序28-2928-298.4.2.1 控制类型和程序- 补充S5 采购控制8.4.2.2 法律法规要求28-29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8-298.4.2.3.1 产品嵌入式软件28-298.4.2.4 供应商监测28-298.4.2.4.1 二方审核28-298.2.4.5 供应商开发28-298.2.4.5.1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28-298.4.2.5.2 供应商绩效开发28-298.4.3 外部供方信息S5 采购控制28-298.4.3.1 外部供方信息- 补充28-29 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30-31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30-318.5.1.1 控制计划30-31C5 产品制造8.5.1.2 标准作业- 操作作业指导书和可视化标准30-318.5.1.3 作业准备验证8.5.1.4 停机后验证8.5.1.5 全面生产维护S6 设备管理30-31 30-31 318.5.1.6 生产工装和生产、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S7 工装管理31-328.5.1.7 生产计划32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C5 产品制造32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328.5.4 防护S8 产品防护32-338.5.5 交付后活动33C6 产品交付8.5.5.1 服务信息反馈34-35C7 顾客反馈处理8.5.5.2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34--358.5.6 更改控制358.5.6.1 更改控制- 补充358.5.6.1.1 应急过程控制35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35-368.6.1 产品和服务放行- 补充35-368.6.2 全尺寸和功能试验35-368.6.3 外观项目35-36S9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6.4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验证和接收35-36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35-368.6.6 接收准则35-36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36-378.7.1 总则36-378.7.1.1 顾客特许36-37 8.7.1.2 不合格控制- 顾客规定的过程S10 不合格品控制36-37 8.7.1.3 可疑产品的控制36-37 8.7.1.4 返工产品的控制36-37 8.7.1.5 顾客通知36-378.7.1.6 不合格品的处置36-378.7.2 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36-379. 绩效评价37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379.1.1 总则379.1.1.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379.1.1.2 统计工具的识别379.1.1.3 基础统计概念知识379.1.2 顾客满意37-38S11 顾客满意度测量9.1.2.1 顾客满意- 补充37-389.1.3 分析和评价38-39M3 分析和评价9.1.3.1 优先级38-399.2 内部审核399.2.2.1 内部审核方案399.2.2.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39M4 内部审核9.2.2.3 制造过程审核399.2.2.4 产品审核399.2.2.5 内部审核员资格399.3 管理评审409.3.1 总则409.3.1.1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40M5 管理评审9.3.2 评审的输入409.3.2.1 管理评审输入- 补充409.3.3 评审的输出409.3.3.1 评审输出- 补充M5 管理评审4010 改进41M6改进10.1 总则41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4110.2.1 处理4110.2.2 证据信息4110.2.3 问题的解决4110.2.4 防错4110.2.5 保修管理4110.2.5.1 顾客投诉及现场失效测试分析4110.2.6 预防措施41 10.3 持续改进4110.3.1 组织的持续改进4111.0 附件11.1 顾客特殊要求4211.2 组织架构图4311.3 质量负责人任命书4411.4 职能分配表4511.5标准条款及相关联的47程序文件11.6 过程绩效表48 11.7 过程关系图49 11.8 质量体系保证图50前言本质量手册依据IATF16949:2016 编制,本手册发布日期即为生效日期,按生效日期开始执行。

IATF16949经营计划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经营计划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经营计划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明确经营计划的控制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体系,保证经营计划在公司内持续有效地贯彻执行。

2.0范围适用于公司中长期(三年)、短期(年度)质量经营计划的制定和管理。

3.0职责3.1 公司经营计划由综合办归口管理。

3.2 管理者代表和综合办负责组织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处理,负责经营计划的建立。

3.3 其他部门配合编制经营计划,并按要求执行经营计划。

3.4 总经理负责经营计划的批准。

4.0作业内容4.1 经营计划程序4.2 经营方案4.2.1中长期(3~5年)经营计划内容主要包括4.2.2 短期(年度)经营计划主要包括4.3 其他管理要求4.3.1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a 综合办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变更进行策划,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组织、资源、监测、过程、程序及文件,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顾客和法规要求。

b 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若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则对职责应做出相应的变更,以确保体系正常运行。

c 总经理负责确定公司质量管理结构和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任命管理者代表、顾客代表、质量代表(负责人),对管理者代表、顾客代表、质量代表建立任命书(具体见“质量手册”);4.3.2 内部沟通a 总经理应确保在不同部门、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质量方针、要求、目标及完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沟通和充分交流,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

b 公司各部门和人员之间应明确相互作用,确定和规范接口关系,以实现上传下达,保证职责、权限的落实。

c 公司质量活动工作的协调和问题解决,可采用召开质量会议的形式进行,会议视需要召开,召开时相关部门做好《会议记录》。

d 质量管理体系内有关的各种信息沟通,也可采用相关记录、意见箱、板报、橱窗、公司通报、内部电话、网络及各种媒介等形式进行,也可以参考《数据分析管理程序》的有关方法。

IATF16949记录控制程序(含表格)

IATF16949记录控制程序(含表格)

记录控制程序(GJB9001C/ISO9001:2015)1.0目的: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有效文件涉及到的记录,包括质量记录、与产品有关的记录、供应商提供的记录和顾客指定的记录及其它管理记录。

3.0术语和定义:3.1记录:指公司按照管理体系文件实施过程的文件化的证据和记录的结果。

其媒介形式可包括文字、表格,也可包括磁带、磁盘、照片、胶片等。

3.2记录原件:指复写、签字、盖章等形式的原始记录。

4.0职责和权限:4.1归口管理部门:4.1.1文控中心(DCC):1)负责记录管理要求的制定和记录清单的管理。

2)负责监督管理各部门的记录的管理。

3)负责查核各部门表单的使用及保存期限的执行情况。

4.2相关责任部门:4.2.1各部门:1)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的记录。

2)各部门负责人批准本部门编制的记录格式。

5.0工作内容:5.1工作流程:附件一5.2工作说明:5.2.1记录的拟制和编号:1)记录的拟制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2)记录的编号按《文件和资料编号管理办法》执行。

5.2.2记录控制的范围和分类:1)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A.外部供方质量评定记录;B.合同评审记录;C.管理评审记录;D.人员培训记录;E.售后服务记录;F.内部审核记录;G.设计和开发记录;H.文件受控记录。

2)与产品有关的记录:A.外购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的进厂检验记录;B.生产过程的流程卡及控制图记录;C.产品的标识记录;D.检验和试验记录;E.不合格品管理的原始记录;F.不合格品的分析及改进记录;G.与产品有关的各种环境记录;H.仪器、设备的计量校准维修记录;I.生产过程中各种原始记录;J.库房管理记录。

3)外部供方的质量记录:A.记录包括:a.原始合格证或相当此功能的证明资料;b.检验试验数据报告(单);c.符合GJB9001C及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控制要求的记录(如:关键/特殊过程记录、生产过程批次/可追溯性记录、设计/开发记录、采购记录、设备检定记录、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等)。

IATF16949记录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记录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记录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进行控制,以提供达到所需的质量及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0范围适用于证明产品符合要求以及产品质量形成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记录的控制。

3.0职责3.1 综合办负责记录表格的统一编号与监督管理,各部门负责质量记录表格的制定。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建立、收集、整理、保管、维护及过期销毁。

4.0内容4.1 记录控制程序序号活动作业要求责任部门文件记录1 表格的编制与审核■质量记录表格的编制,按《文件管理程序》及与其相关的文件统筹办理。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或结果的记录,各部门设计各本部门的固定图表格式,经部门负责人认可后,交综合办登入《记录清单》。

■同一编号的记录的格式应是唯一的,由各相关部门分别或共综合办,管理者代表《文件管理程序》,《记录清同编制,并交综合办备案。

表格是空白文件,填写后的表格即为记录。

■若因故需设计更改原记录图表格式时,执行《文件管理程序》的有关文件更改规定,更改后,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或批准。

单》2 表格编号■表格(记录)按规定统一标识编号,具体由综合办按《文件管理程序》执行。

■表格编号完成后即列入《记录清单》。

综合办《记录清单》3 发行使用■综合办编制公司的《记录清单》,列出公司所有在用或将用的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表格),注明名称、编号、保管(使用)部门、保存期限等内容,交管理者代表审核,审核后视为可以下发和使用。

■各部门使用的表格按综合办确定的格式印制使用,以免误用旧表格。

■综合办和各部门分别编制公司和各部门的《记录清单》,并分别由管理者代表和部门负责人审核。

■所有记录原始样本,应在综合办备案。

综合办,各部门《记录清单》4 记录的填写■各部门的记录应真实记载,原则上由专人填写,填写禁用铅笔。

■记录的填写应认真、及时、规范,做到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晰、端正。

IATF16949设备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设备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设备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确定、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生产设备,有效控制其购置引进、调试验收、移交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保证生产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合格的需要。

2.0范围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生产设备,也包括相关设施。

3.0职责3.1 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设备的规划选购、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事故处理、报废等综合管理工作。

3.2 生产部车间负责正确操作使用和日常保养设备。

4.0作业内容4.1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 关键设备指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设备:关键或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设备;单台生产设备;价值昂贵或体积庞大的设备。

对关键设备,生产部负责在《设备管理台帐》上或现场予以标识,并重点管理。

4.2.2 根据精益生产的原则,生产部组织对产品制造设备设施布局应进行策划,识别、确定及评估现场设备布局、人员安排的合理性。

具体执行《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

4.2.3 为满足顾客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如关键设备故障等,生产部及相关部门应采用的适当措施和处置办法,作出要求,制定并实施适宜的反应计划。

具体执行《生产管理程序》。

4.2.4 对公司的储气罐、叉车、行车等与使用安全有关的特种设备设施,生产部应及时与当地安检部门沟通,由他们进行安检,并确保结果合格,并保存安检证明,以满足国家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

4.2.5 公司除设备外的其它设施的管理可以参考本程序。

4.2.6 公司工装的管理执行《工装管理程序》。

5.0相关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生产管理程序》《数据分析管理程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工装管理程序》《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验收单》设备验收单(4).d oc《设备管理台帐》设备管理台帐.d oc。

IATF16949工程规范管理程序(附表格和流程图)

IATF16949工程规范管理程序(附表格和流程图)
5.1.1模具图纸等产品设计资料。
5.1.2与灯具、饰件有关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5.1.3 CAD电子数据资料、数模、测绘样件等
5.1.4作业指导书、QC工程表、过程流程图、生产线平面布置图等过程设计资料及设计变更审批单等相关资料。
5.1.5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图纸、安装图纸等设备方面的技术文件。
5.5工程规范的归档管理
5.5.1应分类管理各类技术文件及图纸,并装订成卷宗。
5.5.2对分类管理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应做出标识,目录、索引,便于存取查阅。
5.5.3技术中心/各质量技术应建立部门文件资料目录,将所使用的现行文件资料都纳入目录。
5.5.4技术文件及图纸的编号按“工程规范及图纸编号清单”执行。
4.2技术中心负责新开发产品测绘样件及图纸、数模的接收、转换设计、分发、使用、设计变更、技术文件有效版本控制等管理。
4.3量产后的新产品开发档案转移到各公司的质量技术进行管理。
4.4各公司质量技术负责本公司与工艺有关的工程规范的管理。
4.5各车间及相关部门负责管理现使用文件。
5管理程序
5.1工程规范的控制范围
5.3.4工程规范应由技术中心/各质量技术编写并按标准要求审核、批准、发布。
5.3.5工程规范发放由发放部门填写“工程规范发放(回收)登记表”。
5.3.6技术资料及图纸的接收通常有两种渠道
(1)本公司其他部门接收时,应立即转到技术中心,并登入“工程规范接收与转换登记表”中。
(2)当技术中心直接接收时,也应登入本部门的“工程规范接收与转换登记表”中。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02D4.03
版次
1.0
机密等级
一般
页次

IATF16949生产工装控制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生产工装控制程序(含流程表格)

生产工装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确定、提供和维护生产工装,使其满足生产要求,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生产产品符合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有关的工装的管理。

3.0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生产工装的验收、保养、维护、修理、报废等管理。

3.2技术部负责公司工装的设计。

4.0程序内容
4.1 工装控制程序
4.2 其他管理要求
4.2.1 工装定义
工装是指与设备结合、与产品接触、对产品特性形成起帮助作用的设施(模具、
夹具、刀具、磨具等)。

公司工装包括铸造模具,以及机加工用夹具、刀具等,其按上述4.1的要求管理。

4.2.2生产部负责建立《工装管理规定》文件,具体规定工装模具的管理要求和措施。

4.2.3 顾客提供的工装财产的管理还应满足《合同管理程序》的控制要求。

5.0相关文件
《设备管理程序》
《供方管理程序》
《文件管理程序》
《合同管理程序》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生产管理程序》
《工装模具台帐》
工装模具管理台帐.
d oc
《模具使用记录》
模具使用记录表.xl
s
《工装模具修理单》
工装模具修理记录
表.d oc
《工装模具验收单》
工装模具验收单.d
oc
《工装报废申请单》
工装报废申请单.xl
s。

IATF16949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含流程表格)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1.1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过程受控,且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

1.2 通过实施适当有效的生产管理,有效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各项生产活动,使现有的人员、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得到最佳调配和运用。

1.3 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下简称监测),以证实过程的质量保证和产品实现能力。

2.0范围适用于公司散热器生产自领料至产品包装完成后为止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管理,包括对经确定的各生产过程的监测。

3.0职责3.1 技术部负责策划制定生产技术性文件,如作业指导书等。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安排、组织实施。

3.3 车间负责按计划进行生产加工,并负责现场管理。

3.4 生产部及车间负责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过程和工序产品实施监测,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应急措施。

4.0程序内容4.1 生产控制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生产部车间执行生产操作和质检部执行产品、过程监测的人员,应视情况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的规定接受培训,并持证上岗。

4.2.2 生产过程各阶段存在作业或产品质量问题时,各部门应及时与质检部进行沟通,视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执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2.5 生产过程及监测产生的记录由生产部予以收集、保存。

5.0相关文件《采购管理程序》《产品监测管理程序》《不合格品质理程序》《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交付服务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合同管理程序》《文件管理程序》《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监测设备管理程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仓库管理程序》《工装管理程序》《生产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生产任务单》生产任务单.xl s《生产日报表》生产日报表 (9).xl s《交接班记录表》交接班记录表.d oc《应急事件记录表》应急事件处理记录表.d oc《过程能力确认表》过程能力确认表.doc《控制计划要求评审表》C P控制计划检查表.xl s《控制图》X b ar-R控制图表格.xl s。

IATF16949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含配套表格)

IATF16949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含配套表格)

生产方针:按时、保质、保量、低耗、高效、安全1目的确保总经办的生产过程管理满足产品研制需求及市场订单的需求,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管理,确保这些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总经办研制产品及批量制造产品制造过程的所有工序的管理。

3定义无4职责制造部负责接收《产品制造计划》,负责产品制造过程的实施。

生产调度编制《车间生产计划》、《班组加工计划》,车间及班组进行生产准备并实施生产。

4.1APQP多功能小组负责提供产品工艺文件、控制文件、检验文件的拟定。

4.2 制造部负责工装、模具、夹具、检具的制作和修理。

4.3 质量部负责工序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监督和检查质量文件的执行情况,对相应的检测设备、仪表进行控制。

4.4车间主任接到生产指令后制订本车间的生产计划以及负责追踪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5班组长按车间生产计划组织完成生产前准备工作,并统计每天的生产完成情况上报车间主任。

4.6 各车间主任、班组长监督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规定,按工艺、按图纸进行操作。

4.7 采购人员保证生产所需的物料供应。

5工作程序5.1生产计划《产品制造计划》由总经办下发至制造部。

生产调度根据《产品制造计划》编制《车间生产计划》,由制造部下发至各车间,并通报技术部。

生产调度协助各车间编制《班组加工计划》下发至各班组执行。

5.2产前调查准备5.2.1 制造部督促各车间作好产前准备工作,包括完成生产订单所需要的人员、设备、工具、工装、检具、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5.2.2制造部工艺组负责编制工艺文件。

5.2.3 采购人员根据生产指令的要求作好物料供应准备工作,具体见《采购控制程序》。

5.2.4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指令和生产计划的要求作好工装夹具、工艺指导书领取配备,具体见《设备控制程序》《工装控制程序》,同时根据相关要求作好各项安全、培训等工作。

5.2.5 班组长根据《生产计划/进度追踪表》的要求作好人力、设备等各项资源的调查准备工作。

IATF16949相关方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相关方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相关方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对相关方提出必要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以促使其自觉保护环境,使其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影响符合本公司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对公司的相关方管理和施加影响。

3.0职责
3.1综合办负责对相关方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

3.2采购部负责对物料供应商施加影响。

3.3综合办负责废弃物消纳方进行评估对其施加影响。

3.4销售部负责告知来访客户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并使其遵守。

3.5综合办负责临时用工招聘及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工程合同方的选择。

4.0程序内容
5.0相关文件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清单》
Q EH S相关方需求
与期望识别表范例.d o。

IATF16949组织环境分析控制程序(含流程表格)

IATF16949组织环境分析控制程序(含流程表格)

组织环境分析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满足IATF16949-2016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0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0职责3.1 综合办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

3.2 技术部负责技术风险分析、质量风险分析。

3.3 销售部负责市场风险分析。

3.4 生产部负责经营风险分析。

3.5财务部负责财务风险分析。

4.0程序内容序号活动作业要求责任部门文件记录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应经过综合部组织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

综合办2 需考虑的风险■质量风险a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换货、修理等风险。

b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其它质检部、采购部、财务部财产权或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环境风险a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考虑库存。

b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

c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d经济环境: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同伙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经营风险a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和送货时间的变化、采购过程的欺诈行为,采购人员的疏忽,导致原材料数量以及质量上的不达标等。

b员工风险:采购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生产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的疏忽导致的风险,以及各岗位主要人员的离职等风险。

c设备:生产设备出现意外的故障,甚至损坏等。

d供销链风险:主要包括供应商及顾客违约,以及供应或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ATF_16949__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程序及表格
1 目的
为了使工厂布局科学、合理、有序,减少材料的不必要的流转和搬运,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以及使场地空间得到增值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工厂总体布局规划、产品制造工艺布局设计、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有效性控制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方法。

3 职责
3.1 总工程师负责工厂总体布局的规划
3.2 技术部、制造部负责组织工艺布局设计,提供工艺布局资料。

3.3 APQP小组负责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有效性调查和会审工艺布局方案。

3.4 总经理负责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和评估相关资料的核准。

4 定义
4.1 工艺布局—以生产制造为主线,以物流顺畅为中心,以平衡生产节拍为目的,依据产品制造流程、场地总面积等各项参数,同时环保和安全等要求,对人员、设施、设备、工序、工位进行优化布置,确定相应的配套区域及面积。

4.2 工厂平面布局—是对工厂各种物资设施进行最合理的空间安排,使得各种资源高效组合。

5 程序
5.1 工艺平面布局设计
5.1.1技术部在APQP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应确定并实施对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制造可行性评估,评估应包括产能策划和评价对现有操作的提议更改。

如需进行工厂平面布局设计或在现有条件进行布局调整时,将工艺布局的内容进行方案策划,对各种设施、设备进行合理的空间安排,使各种资源得以高效率组合。

调整可考虑:
a) 场地变更
b) 生产能力变化
c) 关键设备变更
d) 工艺调整
e) 优化改进
5.1.2在进行工艺布局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对空间场地的增值利用、优化材料的流动(适当时,材料的同步流动)和搬运,以减少各种浪费。

5.1.3 在进行工艺布局设计中,还须考虑适当的防错技术和对不合格品的控制。

5.1.4 策划结果应完成“过程流程图”、“主要设备和工装清单”、“工厂平面布局图”。

5.2 工艺平面布局有效性评价
5.2.1对以上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的有效性评价在APQP阶段,由项目小组按“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有效性检查清单”进行评价。

在清单中提出改善措施,规定负责人,并由小组进行跟踪验证。

5.2.2 在批量生产后,由总工程师组织质量部、生产部、生产车间等对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5.2.2.1 适当的工作自动化评价:
每年由生产部针对生产工艺过程中重复性高及可实现自动化作业之处,探讨是否有哪些可改善的地方,并提出改善意见,同时将其记录于“自动化评价表”中,然后将其呈报多方论证小组审核;若有可改善之处则由改善部门按《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对其提出改善方案并进行改善。

5.2.2.2 人机工程与人的因素评价:
针对人机工程与人的作业有关要素,由生产部和技术部就下列事项做出评价,同时提出不良项目和内容的解决方案,并将其记录于“人机工程与人的因素评价表”中,然后将其呈报多方论证小组审查核;若有需改善的地方处则由改善部门按《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对其提出改善方案并进行改善。

a) 作业姿势
b) 作业环境
c) 危险物处理
d) 重物的搬运
e) 设备操作
5.2.2.3 操作者与生产线的作业平衡评价:
生产部对操作者与生产线的作业平衡评价时,应调查主要工序、设备及操作工的作业能力,对照生产计划对设备能力与操作工的作业能力,对照生产计划对设备能力与人员配置的恰当性进行评价,将其评价结果记录于“设备与操作工的配置表”中和提出不良状况的改进方案,然后呈报多方论证小组审核;若有需改善的地方则由改善部门按《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对其提出改善方案并进行改善。

5.2.2.4 贮存和周转库存量评价:
生产部对照设定的工序内在制品量,调查其实绩对贮存和周转库存量进行评价;并将其评价结果呈报多方论证小组审核;当实绩值大于设定值时,评价部门应将其原因记录于“工序在制品周转评价表”中,若需采取纠正措施时,由改善部门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进行纠正作业。

5.2.2.5 增值劳动分析:
生产部在进行工序内的附加价值分析时,应就下述内容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列出各工序的步骤、所需时间、距离,分析如何做得更好,列出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然后采取对策/措施进行改进,取消可无、多余的步骤,对工序进行简化、合并,并就改进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其评价结果记录于“工序附加价值动作分析表”中,然后将其呈报多方论证小组审核;若需采取纠正措施时,由改善部门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进行纠正作业。

a) 不良的作业方式;
b) 本来就不需要的多余的作业;
c) 作业的改善;
d) 其它。

5.3 现有操作有效性的保持与管理
5.3.1 现有操作有效性的保持应由技术部通过有效的执行“过程流程图”和“标准作业指导书”及生产计划来实现。

5.3.2 技术部应于每年一次分别对现有操作有效性进行评价,以确认能否持续保持PPAP批准时的作业水平。

5.3.3 现有操作有效性评价由技术部负责并形成“现行操作及过程有效性评价表”。

5.3.4 当现行操作不适应生产需要时,应按5.1的要求对其进行调整。

5.3.5对于在过程批准、控制计划维护及作业准备的验证期间做出的任何更改和调整,技术部要依据《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进行定期的风险的再评价,以保持过程有效性。

5.3.6 技术部根据任务来源,填写“布局调整申请表”经会签、批准后,进行布局调整。

调整时需考虑以下因素:总体生产布局、人机工程与人的因素、操作者与生产线的平衡、贮存和周转库存量、增值劳动含量、防错技术和对不合格品的控制等。

5.3.7 当生产车间或其他相关部门提出布局调整时,填写“布局调整申请表”,经有关部门会签、总工程师批准后进行调整。

6 参考文件
●产品先期质量策划(APQP)控制程序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7 记录表单
发行对象:
总经理、副总经理、设备部、技术部、质量部、采购部、生产部、财务部、物流部、仓库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自动化评价表
设备与操作人员配置表
工序附加价值动作分析表
IATF_16949__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程序及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