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与古典经济学派对货币理论的对比
凯恩斯、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异同点
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与构成:交易动机、投机动机。
新剑桥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仅这三种动机不恩能说明全部现实状况,于是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七动机说:产出流量动机、货币—工资动机、金融流量动机、预防和投机动机、还款和资本融资动机、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和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分别修正了凯恩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而与利率无关的观点,模型论证了两种利率变化通过影响持币成本作用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并分别求证了两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在对未来预计补确定存在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达到总效用最大化,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自己的资产组合行为,从而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所以利率和未来的不确定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以不完全竞争、部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重要的假设,认为在货币非中性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货币供给理论:外生货币论: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影响经济运行,却不受经济运行的影响。
因为金币的生产无利可得,纸币不能为私人生产。
新剑桥学派不完全赞成凯斯恩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他们认为中央银行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公众的货币需求难以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
在货币供给的控制上,他们认为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给量,但是,其效果却没有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好。
因为银行体系会规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中央银行的控制存在着漏洞,还有它增加货币供给的能力比减少货币供给强。
新古典综合派在复杂乘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凯恩斯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货币供应的多少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控制是相对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
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1)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做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
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
(2)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实际收人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
换句话说,这时总量生产函数取决于表示技术状况的变量z和资本存量k,即y=zf(k)。
如果假定资本折旧率为,则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总资源函数为:。
假定总资源只有两个用途:消费和积累,如果由于技术进步,使z值增加,则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向上移动,则原有的资本存量、产量和总资源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相应地增加。
如果经济社会选择新的资本存量,则资本存量的增加又会使实际收入进一步增加。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则经济随着总资源的增加,会扩张直到达到新的状态上。
这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较为复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凯恩斯主义的解释是边际消费递减理论,也就是当一个人的收入增加时,新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少。
当消费者已经买够了的时候,而社会还在生产,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这时候经济危机就产生了,社会经济萧条,购买乏力。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货币主义②学派,讲究的自由经济不主张凯恩斯学派国家干预经济认为是有害的,经济的周期是由于市场对的货币的需求和国家发行的货币产生时滞产生的。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也是认为经济衰退是由需求不足造成的。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哪些明从重商主义开始到今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20世纪以来, *** 干预和经济自由两大思潮的分歧和争论从未停止过。
凯恩斯革命前,主张经济自由的新古典理论始终居上风;凯恩斯革命后,主张*** 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了主流,但主张经济自由的声音仍相当强烈。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认市场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认 *** 干预的必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的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对未来具有理性预期并据此行动,因而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会迅速调整,达到市场出清,经济自动趋向均衡。
这样,*** 对经济是一切干预都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1)如果 *** 才却超越人们预期的突如其来的政策干预行动,尽管短期内可能使经济偏离均衡,取得某种小,但只会使经济走想更大的非均衡,*** 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是利少弊多。
(2)不管他们的理论结果多么精致、完善、精神实质始终是一句话:彻底的经济自由。
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市场的不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不可能对未来能洞察一切并据此行动,因此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难以迅速调整并达到市场出清。
(3)经济从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在此期间,经济回遭受损失,因此,*** 的政策干预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214——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比较
关于政策建议的选择
• 我们小组一致认为,新凯恩斯主义比新古 新凯恩斯主义比新古 典宏观经济学派更加合理 • 原因如下:
• 新凯恩斯学派通过政策主张的调整,使宏观经济 新凯恩斯学派通过政策主张的调整, 政策面向实际 注重经验检验。 面向实际, 政策面向实际,注重经验检验。新古典宏观学派 过于追求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完美性, 过于追求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完美性,忽略经 验检验。 验检验。相对于新古典观学派过于沉湎于超脱现 实的抽象理论思辨和分析来说,新凯思斯学派的 实的抽象理论思辨和分析来说, 更具现实感。 假设、分析和结论更具现实感 假设、分析和结论更具现实感。新凯恩斯学派突 破凯恩斯主义只强调财政政策而忽视货币政策的 旧框框,吸收现代货币主义的部分观点, 旧框框,吸收现代货币主义的部分观点,把货币 政策与财政政策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政策与财政政策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将适当的 总需求水平与最佳的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 货币政策相结合。 总需求水平与最佳的财政 货币政策相结合 新凯恩斯学派针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 新凯恩斯学派针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调整政 策主张,使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可行性, 策主张,使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可行性,这对阻止 现代宏观经济学脱离实际、 现代宏观经济学脱离实际、纯学术化很有帮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论渊源的不同
•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原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综合派解释现 实问题的软弱无力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货币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货币主义, 在货币主义的基础上加入了理性预 期的概念
基本假设的比较
•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基本假设:(一)非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基本假设:(一 :( 市场出清( 价格粘性( 市场出清(二)价格粘性(三)经济当事 人最大化原则( 人最大化原则(四)理性限制性预期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基本假设:(一)理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基本假设: 性预期假说( 自然率假说( 性预期假说(二)自然率假说(三)经济 当事人最大化原则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与融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长河,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也是其中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
这两种理论不仅具有对立性,还具有融合性。
本文将探讨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对立与融合,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一、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对立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是经济学界的两个重要流派,两者的理论基础、方法及推导结论等方面都存在血的对立。
具体来说,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主导经济增长,而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市场应该自由运作,政府干预只会影响经济效率。
就价值理论而言,凯恩斯认为需求决定了价格,而新古典主义则将价格看成是供求关系的结果。
从历史上看,凯恩斯主义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的,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
而新古典主义则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兴起的,当时工业革命正在英国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新古典主义主义的思想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
这两种流派的出现和流行都是时代的产物,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背景有关。
二、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融合虽然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存在着血的对立关系,但是现代经济学家不再是忠于某种学派,而是从两种理论中吸取营养,进行交叉学习和融合。
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结合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分别强调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重要性。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宏观经济学在经济政策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解决宏观经济问题上有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古典主义理论中,微观经济学则强调市场的微观机制,揭示价值的内在机制。
这两种学派之间的融合表现在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不仅着眼于宏观经济政策,也研究市场的运作机制。
2.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结合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也都承认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在新古典主义理论中,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因素导致的。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于需求不足,资本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对比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对比研究序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探讨着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规律。
在经济学研究中,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两种重要的理论体系。
新古典经济学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供求关系对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关注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调节经济波动。
本文将就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差异和应用进行对比研究。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古典经济学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马歇尔经济学派,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一些基本假设,如理性个体、完全信息、充分竞争等。
其核心原理在于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分配。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在市场自由的条件下,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将会最终导致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新古典经济学注重市场的有效性和效率,通过分析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规律来指导经济政策。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并非总能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的增长。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应主动干预经济活动,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调控来解决失业和经济波动问题。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是总需求的决定作用,即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提高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三、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差异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一些基本假设和观点上存在差异。
首先,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个体行为具有理性性质,追求最大化自身利益;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强调人的经济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理性。
其次,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是自发达到均衡的机制,强调供求关系决定资源分配;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存在自发不足和波动,主张政府通过政策调控来干预市场。
再次,新古典经济学倾向于将经济问题研究归结为供给方面的问题,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关注需求方面的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是两种经济思想流派,分别代表了市场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种经济理论的观点。
虽然它们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下文将讨论它们各自的核心理论和立场,并简要探讨它们对于经济政策的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主导经济学的流派,强调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个体理性行为。
其核心观点认为,市场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自由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
他们相信,供求关系的自动调节可以在经济中产生均衡状态,从而使资源得到最佳分配。
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忽视了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即市场不能完全自我纠正的情况。
新古典经济学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可能导致对市场冲击的无法处理,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正是因为这些局限性,新凯恩斯主义才崛起。
新凯恩斯主义是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思想为基础的,它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干预。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出现失灵时,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
凯恩斯主义还认为,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因此应通过适度的政府干预来刺激需求。
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是“有效需求”,即消费者和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和。
凯恩斯认为,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市场自身无法自我调节,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开支、减税或贸易保护等手段来增加有效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新凯恩斯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批评者认为,过度的政府干预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下降。
此外,政府干预的实施和效果也往往受到政治和行政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局限于提供公共物品和维持竞争秩序,保护产权,并提供宏观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
新凯恩斯主义则主张政府应该更积极地干预经济,通过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
[总结]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论争
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论战本章主要介绍关于商业周期和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重要问题--失业与通后膨胀的两种不同观点。
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然后讨论批判古典经济学的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古典学派古典学派信赖纯粹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放任经济;认为商业周期是经济体自我调整的过程,因而不需要政府干预。
萨伊的市场定律(SAY'S LAW)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市场理论如果一些收入没有马上消费掉,它们就会作为储蓄进入货币市场。
而当贷款人向金融贷款时,这部分储蓄又作为投资(新增资本)返回到经济运行中。
同时,贷款人向出借人(即存款者)支付的贷款利息保证了储蓄的收益。
因此,通过调整利率,货币市场可以维持均衡。
价格和工资的弹性古典学派认为价格和工资都是富有弹性的,所以价格和工资的自我调整机制可以促使市场迅速恢复平衡。
比如,如果劳动力市场或产品市场出现供给过剩的现象,工资和物价就会灵活地做出反应,确保充分就业的产出可以销售出去。
非自愿的失业古典学派认为,由于工资的弹性调节机制可以确保失业人口很快地重新找到工作,非自愿失业是不可能存在的。
另外,即使工资水平较低,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会刺激失业人口接收这份工作的。
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论争凯恩斯学派的就业理论是建立在对古典学派理论的批判基础上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因为储蓄者和投资者有各自的、矛盾的经济政策,所以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很难达到市场均衡,并且失业状况有潜在的恶化趋势;而这些论点恰恰是古典学派反对的。
凯恩斯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凯恩斯学派的价格——工资粘性理论总需求总需求就是在不同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所有经济主体愿意和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真实平衡效应总供给总供给由三部分组成:垂直的古典学派曲线、水平的凯恩斯学派曲线和位于二者之间的向上倾斜的曲线。
Graph G-MAC7.1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由于古典学派认为价格的弹性调节机制可以促使产出维持在满足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因此总供给曲线中古典学派的范围是垂直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原凯恩斯主义
1、比较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着重分析他们对经济波动的看法?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业、市场不出清是经济的常态”的说法,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在经济体系中是重要的,认为古典二分法(注)失效,重视短期分析;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不完全竞争);赞成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新凯恩斯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工资、价格黏性(刚性),市场不出清、斟酌使用经济政策的观点。
但同时也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例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
关于经济波动整个宏观经济问题被归结为两个问题:总需求是否等于总供给,如果不相等会引起经济波动;用什么经济政策对付经济波动。
不同的经济学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根据萨伊定律,图中的投资口和储蓄口总是连在一起的,投资恒等与储蓄,总供给总是等于总需求,不需要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
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或其他原因,投资口和储蓄口之间没有管道相连,投资未必等于充分就业状态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等于总需求,所以管道中流动的国民收入会因此而上下波动。
为稳定宏观经济,国家必须干预。
新古典综合的观点也是如此。
随着新古典综合的衰落,以货币主义为先驱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出现。
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错误在于忽视了货币发行过多的消极作用,凯恩斯主义认为增发货币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没有顾及通货膨胀的后果。
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西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
货币主义认为,这不过是用政府投资替代了私人投资。
政府投资往往用于非生产投资,而私人投资的用途总是生产性。
生产性投资减少,企业雇工人数减少,部分地造成失业;生产性投资减少,社会生产量减少,部分地导致通胀。
可以说,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都认为经济运行的问题出现在需求方面。
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而货币主义则反对财政政策,主张着重货币政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理论,用企业的不完全信息来解释宏观经济学中波动问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目 录
• 引言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述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比
较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该学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张 市场调节是经济稳定的基础,强调价 格和工资的灵活调整,反对国家干预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市场调节是有效的,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认为经济 能够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实现均衡。然而,它忽略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 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和应对措施相对有限。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市场调节可能 会出现失灵,需要政府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稳定经济。新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和应对措施相对更加全面和具体。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主张国 家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 经济,以稳定总需求和物价水平。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比较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和实 践效果,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研究意义
有助于深化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宏观 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吸收并发展了微观经济学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不完全性和 价格刚性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宏观经济理论。
主要观点和主张
1 2
强调市场不完全性和价格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并非完全竞争,价 格和工资具有刚性,不能迅速调整以适应供需变 化。
引入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性和价 格刚性,非市场出清的情况可能长期存在。
古典经济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比较研究
古典经济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比较研究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旨在研究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及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因素。
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两个重要的学派,它们在理论和政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个学派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核心观点、方法论以及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一、古典经济学派1. 核心观点:古典经济学派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自由市场经济和经济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调节资源的供求关系,实现经济的最优配置。
他们主张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自发地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2. 方法论:古典经济学派采用了一种称为“边际主义”的方法论,即通过分析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解释经济行为。
他们强调供求关系的平衡,主张市场自由竞争的机制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3. 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对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主张政府应该保持最小的干预,避免过度调控和干预市场。
他们认为市场能够自发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的作用应该限制在提供公共物品、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方面。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1. 核心观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强调总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失灵,导致经济停滞和高失业率。
他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2. 方法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采用了一种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即通过对整体经济变量的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他们关注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
3. 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观点对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衰退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总需求,以促进经济复苏。
现代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
现代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现代经济学派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两大学派。
两者在经济理论与政策上存在一些差别,但共同致力于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以及提供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学派的主要理论和政策观点,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时的应用。
一、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它在上世纪中叶至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其核心理论是供求理论和边际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是理性的,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做出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概念,如效用边际递减、供给曲线、需求弹性等。
这些理论和概念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竞争、价格形成、资源配置等微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也被用于分析宏观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
同时,新古典经济学也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是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学派。
梅纳德·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这一核心观点,认为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处于不完全就业状态,因此需要通过政府政策来刺激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经济增长。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并不完全有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等问题,因此经济政策的干预是必要的。
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新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并通过适当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福利政策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对于解释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期间,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宽松政策的应对方案,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恢复就业。
三、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对比与结合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一些理论观点上存在分歧,如市场的有效性、经济政策的作用等。
然而,在实践中,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和补充。
凯恩斯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意识——对货币不同认识的比较
进行的是供求均衡的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因此以货币中性论为 理论基础。但与古典经济学中,货币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对产 出无影响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同意凯恩斯在短期中的分析——存 在价格和工资的粘性,因而货币在短期内非中性;而在长期,供 给和需求仍然会达到自然的均衡,此时货币的扩张性政策只会带 来价格上的提高,因此为货币中性。虽然在货币中性的分析上存 在差异——显然新古典是更先进的,但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均指 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财政政策的无效性。
让道德建设更加有说服力。 四、结论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件长期的、不断努力的活动,
需要社会、政府、企业以及会计人员自身的共同努力。会计人员 只有进一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 术水平和道德素质,让职业道德要求规范着每个会计人员的实际 工作,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使社会的 会计环境更加健康,促使社会经济的稳步向前。
[2] 张宇,柳欣 .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 [M]. 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5.
[3] 瓦尔拉斯 . 纯粹经济学要义 [M]. 商务印书馆,1997. [4] 张延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中性论 [J]. 经济学动态, 1998(04). [5] 蒋永穆,安雅娜 . 从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到实际经济周期理 论的突破 [J]. 河南社会科学,2005(01). [6] 易定红,郭树华 . 西方货币理论主要流派的比较 [J]. 中国 人民大学学报,1999(01). [7] 刘威 . 从欧洲古典货币观点到当代西方货币理论 [J]. 信阳 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3).
(二)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 在上述基本假设阐述中,货币经济周期学派运用理性预期解 释了货币中性,这主要是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而实际经济周期 学派运用博弈论来解释货币中性,主要是从政策制定者角度出发, 即在有限回合会产生政府违规的可能,而无限回合则可以进行系 统性的合理预期。也就是说,能够进行理性预期是新古典经济学 中一个很重要的假设,也正是因为人们可以进行理性预期,使得 政府政策的影响效果难以界定,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在认为自由市 场能很好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支持单一货币政策。 因为货币中性的观点,实际经济周期学派更关注与实际因素 对经济波动的作用,而非货币,根据他们的研究,是产出的运动 带来了存款——内生货币——的运动。这与货币不论在长期还是 短期都对产出造成影响的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论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 四、总结 综上所述,货币中性与货币政策的效力是凯恩斯与古典及新 古典经济学对货币的认识的主要不同之处。 在对长期和短期的货币数量与产出关于的动态分析中,凯恩 斯认为货币非中性,并指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的无效 性。 而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以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
简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简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在基本假设方面存在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当市场在遭到冲击后,可以迅速调整,从而能够使得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即供需平衡,此时市场便处于均衡状态或者说是处于出清状态。
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市场出清状态,工资和价格调整并使得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2)二者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存在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来解释经济波动,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试图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扰动方面来解释经济波动。
(3)二者在政策主张方面存在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为此,他们还试图证明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例如,以卢卡斯为代表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曾论证过货币政策的无效性,而且得出的结论是:可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不会影响就业、产量等实际变量;只有没有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会影响就业、产量等实际变量。
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经济在遭受到需求冲击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所以,为了避免较长时期的非充分就业的情况的持续出现,刺激总需求的需求管理政策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
货币主义,新古典,凯恩斯--经典总结
货币主义,新古典,凯恩斯--经典总结[]一、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争论1.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货币主义的出现旨在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及理论进行批判。
凯恩斯主义认为控制经济波动最有效的手段是财政政策,使用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利率。
由于长期执行财政政策,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压低利息刺激投资,使得西方国家在提高国民收入的努力中,忽视了货币数量的增加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试图从理论上对凯恩斯主义进行批判[2],说明货币数量在长期中对价格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是影响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原因。
从而在政策上,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主张使用稳定货币供给的经济政策:单一的政策规则。
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如下:(1)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古典的货币数量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价格水平决定于货币数量;反之,货币数量变动的后果是价格水平的变动而非国民收入的变动。
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则认为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变动可以导致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主要理由是货币数量的变动可以导致利率的变动,进而影响投资的变动,并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
货币主义试图在使货币数量理论在复杂假设的情况下重新得到同古典货币理论相似的观点:一方面,从长期的观点讲,货币数量增加的最终结果是价格水平的变化而非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另一方面,货币主义也承认在短期内货币数量的变动可能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
17供给学派的理论是针对凯恩斯主义强调社会经济的需求方面而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只有采取措施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才能医治美国经济中的疾病。
18 货币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仍然是在传统研究范式内进行的,这就不同于前面介绍的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因此在效果上不如前者。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的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在给定的货币国民收入的条件下,或在给定的p、y条件下),而凯恩斯理论则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不稳定的(在p、y 稳定的条件下,由于金融市场内货币需求随利率而变动,从而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理论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政策。
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政策理论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西方经济学家的角度,探讨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他们认为,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能够使市场在自由竞争中自我恢复平衡,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较小。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流派,对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当私人部门投资不足时,通过刺激需求和增加公共支出来解决失业问题。
货币政策在凯恩斯主义中被视为调整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工具,主张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对经济的干预。
三、新古典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新古典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中另一主要流派。
新古典主义对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框架的建设和市场的运作机制上。
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主体的预期和市场信号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主张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市场信号和预期,从而调整经济活动。
四、供给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供求关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张通过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性调整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在货币政策理论中,供给学派强调货币政策调整对市场信号和供求平衡的影响,并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相结合。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是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的修正和发展。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为复杂,对未来的预期和市场信号有着重要影响。
他们主张货币政策应该结合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通过逆周期调节和灵活性调整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比较古典利息理论与凯恩斯利息理论的区别
比较古典利息理论与凯恩斯利息理论的区别
凯恩斯利息理论: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而真正影响利率的是货币需求量。
货币供应量是有限的,人们为了取得货币就必须支付代价,所以,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货币、牺牲流动性所得的报酬。
在不同的利率上,人们对于持有货币的不同需求。
货币的供应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的需求量起因于三种动机。
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同时,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非常低的时候,即经济萧条的时候,会有“流动偏好陷阱”,人们都会抛出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从而使人们对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
即使是银行增加了货币的供给,也不会使利率下降。
古典利息理论:古典利息理论强调了利息的生产职能。
利润率的变动是利率变动的最后原因和长期原因,把货币资本供求的变化看成利率变动的暂时原因。
在现行的利率水平上,储蓄大于投资,利率就会下降;反之。
投资大于储蓄,利率就会上升。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既不影响长期的利率,也不影响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
货币供应所能影响的只是价格水平。
凯恩斯理论与古典理论的差异:
1:定义上的差异:古典主义认为,利息是储蓄的价格,而凯恩斯则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即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货币、牺牲流动性所得的报酬。
2:决定因素的差异:在古典主义中,利息是由储蓄投资等外部环境所决定的,与货币无关,而凯恩斯则认为,利息最主要由货币的需求与供给有关。
黄嘉嘉2010201797 贸经一班。
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比较研究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生产分配的学科,其中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经济理论体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古典经济学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早期的经济学思想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能够自我调节,供求关系主导着经济活动。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是由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积累推动的。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自由放任和经济自由化,主张政府不应干预市场。
通过自由竞争,资源将自动分配到最有效率的方式,创造出最大的社会福利。
然而,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周期并未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在大萧条期间。
这一时期,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人们开始怀疑古典经济学的有效性。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凯恩斯经济学崛起。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提出了与古典经济学完全相反的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强调总需求的重要性,认为市场并不能自我调节。
他认为,经济活动需要政府干预来稳定增长和就业,特别是在衰退时期。
凯恩斯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他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求”,即消费者和企业的购买意愿。
凯恩斯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在市场无法有效调节时采取干预措施,以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与古典经济学相比,凯恩斯经济学更加注重宏观经济,并提出了许多政策工具和方法,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而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忽视了整体经济的调节作用。
因此,凯恩斯经济学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然而,凯恩斯经济学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一些学者认为,凯恩斯经济学强调了政府的作用,忽视了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他们认为,过度的政府干预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率的下降。
此外,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时间背景和经济条件也存在差异。
古典经济学是在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而凯恩斯经济学则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提出的。
凯恩斯、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异同点)?[1]
凯恩斯、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异同点)?[1]结合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专题讨论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主张:1.实现充分就业需要以利率为杠杆,刺激有效需求,其方式是实行刚性的工资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因为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是无法操作的。
2.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其他政策的局限。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特别是再危机时期,会被流动性偏好吸收。
所以要配之以赤字财政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新剑桥学派政策主张的特点:1.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其目标不是保持经济的均衡,而是改善经济的失调;2.把社会政策放在首位,并注重财政政策,轻视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多重目标论。
利率中介指标论和货币政策资产传导论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包括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同时实现,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或者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或者视经济形势的需要突出重点,权衡主次,这便是相机抉择,利率中介指标论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也可以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为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是连续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
新凯恩斯注意经济学派在货币最终目标的选择上,与老凯恩斯主义一样,都主张应该放在稳定物价和实现经济增长上,特别是在市场长期非均衡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运用货币政策,利用货币的非中性来影响实际变量,促进市场均衡和经济增长,而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方面,新凯恩斯注意经济学派主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不能仅仅盯住利率,还应该把信贷配給量的增长率作为中介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0801 张家然 2008050118
透过货币理论看生活
——对比分析古典经济学派与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理论的现实意义是服务于生活。
经济学也一样,从大的角度而言,经济学可以指导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个人而言,透过经济学,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甚至未来的经济走向,进而来决定自己现在的生活行为与预期生活计划。
关于货币,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纯正的经济工具,在现实社会中它更多的是担任着政治工具的角色。
从整体理论上看,古典理论是注重经济的长期行为,凯恩斯主义则将其注意力集中在了短期。
然而引用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话说:困难时出现在短期,长期是看不到困难的。
所以我认为: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引导我们修正现在的经济行为,进而度过现在面对的一系列经济困难;古典经济学理论则给我们希望,就像在告诉我们:困难总会过去,一定要坚持住,这只是暂时的。
让我们在面对短期的经济困难时不会失去勇气,最后才可以实现经济的完美。
货币作为控制经济进而控制别国的工具,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国家竞争中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现对古典经济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进行对比,并希望可以透过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古典经济学派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和完善市场神话的信条上。
古典经济学家和一切经济自由主义者都深信这假定的可靠性从而认神话为现实。
“完全竞争”要具有若干的条件:第一,每一商品的供求双方都具有众多的供应者和购买者,而每一供应者和购买者和能提供和购买的商品部只构成本商品总供求量的一部分。
第二,任何生产者都有毫无困难地力口人或退出生产的自由。
第三,投入各生产因素和产出商品必须具有同一性,以便卖者可在不同生产单位的产品问作出自由选择。
第四,将来供求的情况是确定的。
第五,供求双方对于市场情况了解的知识是完全的。
“完全竞争”造成了一个完善的市场,完全的市场为经济自由主义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依据。
亚当.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起了“完全竞争”在完善市场中的作用。
所以古典学派坚持货币数量论并相信货币在市场调节中的作用,其核心思想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
对于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首先完全竞争市场在短期是不可能实现,其次货币也不是那么单纯的充当市场调节的工具。
直至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似乎充分证明了单纯靠货币的调节来实现市场的均衡是不现实的。
所以凯恩斯从一个忠实的古典经济学的信徒到开始怀疑其理论的不足,走上了与古典经济学决裂的的道路,直至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一个新经济学时代的到来。
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一直断言在自由竞争下的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均衡;这也就是市场自动调节论作为经济自由主义一个重要理论支柱的表现。
凯恩斯则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充分就业均衡”是一个特例而“就业不足均衡”却是其通例。
他把书名叫做“通论”就是因为书中所涉的问题是通例。
他在《通论》一书正文的第一页就明确地指出:“我把这本书题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强调的是前缀词的‘通论’……我将要论证的是,古典派理论的各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通例。
它所假定的情况是均衡诸可能位置的一个限界点。
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的性质,恰不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经济社会所具有的。
如果我们把这种说教应用于经验实际,其结果将是引入歧途和灾难性的”。
凯恩斯把人们行为人对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性偏好,其关于短期中利率如何决定的观点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实际货币余额需求既取决于利率,又取决于收入水平。
货币发行量只能影响LM曲线的位置,影响市场的均衡,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政府不仅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也同样十分有效。
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五月廿四至廿五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将作为中国国家元首特别代表出席该对话,而美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则作为美方代表团出席,预计人民币汇率和贸易问题将成为双方主要讨论的焦点。
现在,我们在外交上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美国要压迫人民币升值,好解决他们正深陷困境的财政赤字、经济萧条和政治削弱等重大问题,第二个是美国现在是不是准备打金融仗?有的人说是。
汇率上升一是削弱中国产品在美竞争力,二是稀释美国债务,三是影响中国崛起;题为《人民币成为替罪羊》的文章指出,中国理应抵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幅升值会损害中国经济增长。
日本屈服于美国压力大幅升值日元,从而最终陷入“失去的十年”,就是一个例子。
此外,货币升值不可能解决贸易赤字问题。
所以对于货币升值的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很慎重的。
对个人而言,应用古典学派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应该往长远看,充分相信自己的力量,就像他们相信市场的力量一样;同时也要充分的认识到现在所处的境地,以便制定切实可行应对困难的策略,更快的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