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板书设计及作业(无答案)苏科版

江苏省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板书设计及作业(无答案)苏科版
江苏省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板书设计及作业(无答案)苏科版

综合实践活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板书设计:

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一、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电冰箱里汽化、液化、凝固、熔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都存在。

一、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

1、研究电冰箱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1)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冷藏室内的温度自上而下呈一温度阶梯,(2)上层温度最低,约为3℃,下层端果蔬盒处温度最高,约为6~10℃。

(3)在“4”档时,一般冷藏室的温度在7℃左右。

2、自制冻豆腐

3、自制冰淇淋

4、研究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

(1)不同液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同的;

(2)食盐水的凝固点随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

作业设计:

1、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________,又容易________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______(“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_______(“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电冰箱冷藏室内温度分布情况是()

A.上冷下热内冷外热

B. 上冷下热内热外冷

C.上热下冷内冷外热

D. 上热下冷内热外冷

3、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冻豆腐,冻豆腐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其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的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

4、(1)研究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时,为解决测量凝固点不方便的问题,可以采取先将

不同的液体放入冷冻室速冻,然后再取出测量它们的熔点的方法,从而得到凝固点,这样做的理由是:。

(2)水、牛奶、糖水、食盐水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分析数据得出简要结论:。

5、小明、小华一起完成“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选择了“研究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这一课题.

(1)小华在四个透明的杯子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牛奶、糖水、盐水,然后将它们放入冷冻室内.每隔一定时间打开电冰箱观察液体的状态,当杯中物质呈现__ _状态时再用温度计测出该液体的凝固点.小华在用温度计测量杯中物质温度时,应按照图1_ __(填字母)所示那样放置,若温度计内液柱的情形如图2所示,应记作__ _℃.(2)小明将四个装好不同液体的杯子放入冷冻室内后,直到第二天才想起打开冰箱观察,发现几种液体已经全部凝固.小明灵机一动,将它们敲成碎块后放入玻璃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测出四种固体的__ _点,也完成了实践任务.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

中,宜选___________.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__℃.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初二物理下物理作业

6.1 初二物理下物理作业 从全球变暖谈起 1、温度表示物体的;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汞、 酒精或煤油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显示的是温度计的 一部分,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读数记录为, 读作。 2、某同学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写出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整理实验器材;②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并读取读数;③将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盛液体的容器底部充分接触几分钟;④记下液体的温度。 (1)指出实验中缺少的实验步骤(记为⑤):⑤ 。 (2)指出该同学实验中的错误之处:; 。 (3)将①~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为:。 3、有一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内,读数是4℃,把它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是96℃,把它挂在室内的墙上后读数是20℃,那么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6.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 2、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这说明;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原因是。 3、请用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破镜不能重圆。 4、在蒸鱼时,将各种佐料与鱼一起蒸,一会儿就入味了,而制烤鱼片时,却是将鱼放在佐料中腌渍一段时间,才会入味。这是为什么?

6.3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作业一 1.冬天用嘴向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这是现象,这一过程要热;而平时用嘴向手吹气,则使手一阵凉爽,这是现象,这一过程要热。 2.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形成的。 3.简述雾和露的形成过程。 4.要使你家里晒的棉花干的快些,你可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5.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关于对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要求

关于对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要求 副标题: 作者:邹东松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96 更新时间:2010-11-10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物理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内容,倡导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方式和措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一、作业布置及相关要求:作业内容要精选。 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体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 2.作业量要适当。 教师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难易要适度,作业的难度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有明确的目的。提倡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是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的题目,备课组应统一要求;选做题、提高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鼓励他们冒尖。课内作业量及要求:

物理上本作业,每两周三次,每学期不少于30次,每次作业量以一课时为宜(书写量不多于16k纸一页)。 3.作业要求要明确。 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明确规定完成时间,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不到课外去做,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对较难的题目应向学生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但不能越俎代庖。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严格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每日课外作业总量控制,初中应在1.5小时以内完成。各学科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及不同类型的作业,提出作业书写格式的规定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作业态度要端正。 教育引导学生先复习后作业,养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作业书写工整,字体要规范,书写格式要统一,要求要一致,要及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学生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5.作业形式可多样。 布置作业应力求全面,除必要的课外书面作业外,还应布置预习作业、复习作业、实验操作等。每个学期还应布置一到两次研究性的作业。预习性作业,要有明确的自学重点,有预习提纲和要求。巩固练习在课内完成。 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来设计:课前作业,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作业:当堂复习与巩固所学的新知识。课后作业:包括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两种。其作用是温故而知新,将新的知识形成技能,其内容既要有新学的知识,也要联系旧知识,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举一反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检测试卷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 ( ) 物质水银金铜钢钨 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 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 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5.如图1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 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 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A.正立、等大的B.正立、缩小的 图1 C.倒立、缩小的D.倒立、放大的 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 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 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光有能量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沿着直线传播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免费下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B.弦柱C.空气D.琴弦 2.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身高1.65m B.心脏跳动一次时间5s C.体温27℃D.步行速度8m/s 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4.2012年9月,中国的第一膄航母辽宁号服役,指挥员指挥航母的战斗机“歼—15”起飞的航母“style”动作令人振奋,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起飞的“歼—15”是静止的 A.“歼—15”上的飞行员B.大海 C.辽宁号航母D.航母上的指挥员 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 8.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中,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光线AO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的O点,为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AO与ON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间的夹角 9.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音色和响度 10.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C.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老鹰的双翅展开的长度约为30cm 11.下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

江苏省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板书设计及作业(无答案)苏科版

综合实践活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板书设计: 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一、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电冰箱里汽化、液化、凝固、熔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都存在。 一、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 1、研究电冰箱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1)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冷藏室内的温度自上而下呈一温度阶梯,(2)上层温度最低,约为3℃,下层端果蔬盒处温度最高,约为6~10℃。 (3)在“4”档时,一般冷藏室的温度在7℃左右。 2、自制冻豆腐 3、自制冰淇淋 4、研究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 (1)不同液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同的; (2)食盐水的凝固点随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 作业设计: 1、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________,又容易________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______(“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_______(“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电冰箱冷藏室内温度分布情况是() A.上冷下热内冷外热 B. 上冷下热内热外冷 C.上热下冷内冷外热 D. 上热下冷内热外冷 3、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冻豆腐,冻豆腐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其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的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 4、(1)研究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时,为解决测量凝固点不方便的问题,可以采取先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作业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弹力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 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 D. 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2.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显示为9.0 N,则该物体的重为(). A. 一定等于11.0 N B. 一定等于9.0 N C. 一定小于9.0 N D. 一定大于11.0 N 3.如图所示,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A. B. C. D. 4.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A. 撑竿跳高 B. 跳远 C. 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 电磁铁吸引铁钉 5.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C.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 6.测量一个约8 N的力时,应选用最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是() A. 量程15 N,分度值0.5 N B. 量程10 N,分度值0.2 N C. 量程5 N,分度值0.1 N D. 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 7.某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没指零刻线,而是指在0.4 N的刻度处.某同学对挂钩施加一作用力时,示数为7.2 N,则该同学施加的力是() A. 7.6 N B. 6.8 N C. 7.2 N D. 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甲物体时,指针指在A处,挂乙物体时,指针指在B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比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B. 乙物体比甲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C. 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样大 D. 无法确定甲、乙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的伸长量总与拉力成正比 B. 弹簧的长度总与拉力成正比 C.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D.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10.在选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可用弹簧测力计测任意大小的力 B. 拿起一张稿纸所用的力也可以用物理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 C. 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D. 某同学的拉力的大小可以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 11.体育课上进行班内足球对抗赛,王涛在挑选比赛用球时,为了比较两只耐克牌足球的弹性大小,他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方案是( ) A. 用手分别按压足球,比较它们的软硬程度 B. 用脚分别踢足球,比较它们飞出去的距离 C. 把足球用力向草坪上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草坪的高度 D. 把足球置于同一草坪上方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比较它们反弹后离草坪的高度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速度 教案 [005]

5.2 速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2)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3)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2)学生从测量的速度的过程中,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 (3)通过尝试计算,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骄人成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对速度的定义、公式和理解 3、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的难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 2、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三、教具: 纸锥、米尺、表、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交流:同学们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个电视节目吗?首先我们来一个猎豹捕食的视频。 播放《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鹿的场景。 提出问题:猎豹能追捕到鹿吗?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猎豹比鹿跑的快(或猎豹比鹿速度大),引入课题“速度” 同学们能再举一些物体运动快慢不一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老师鼓励,(举例过程中,老师引入一些关于快慢的比喻,如说一个人走路慢就像蜗牛爬行一样,说一个跑的快就像离弦的箭一样等等。跑的快与慢,对于动物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能否生存) 总结:物体运动有快慢。 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如何比较动物的运动快慢呢? 活动5.5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猜一猜: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哪个纸锥下落得较快? 师:(对一个学生)你的猜想是什么? 学生:顶角小的,(或其他说法) 师:(对其余学生)有没有不同的猜想? (如何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再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哪个纸锥快的呢? 生:相同路程比时间(或引导) 那你们有没有其它的判断快慢的方法呢? 总结:相同时间比路程(如学生回答不出来,引导:没落地之前如何判断哪个快呢)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会,来看一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金的过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初二年级物理月考试卷(2009.03) 一、选择题 1—5 CCDBB 6—10 CBAAA 11—15 ABAAA 二、填空题 16、①kg ②t ③g ④g/cm 3 17、1.0×103kg/m 3 1m 3水的质量为1.0×103kg 18、质量 19、原子核 电子 扩散 加快 20、2.5×10-4 ,250 21、摩擦 吸引 摩擦 22、大,小,没有,没有 23、不变、变小、变大 24、15:8 25、密度 26、900 ,0.9; 2×10-4 27、12122ρρρρ+ ; 122 ρρ+ 三、解答题 28、BCD A 29、引力, 斥力, 分子处在运动中, 变小, 分子间有空隙 30、向左调平衡螺母;向左移游码或拿掉最小砝码 31、(1)141 ; 65 ; 1.2 ; (2)偏大 32、60; 20; 3×103 (2)偏小,烧杯倒入量筒时没有安全倒尽,导致M 含金偏小 33、(1)0.5 (2)正比 (3)不同的 (4)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4、③取出另一只小烧杯,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④ 122m m m m ρ--水 35、V 石=V 2-V 1=150ml -100ml=50cm 3 33140== 2.8/V 50m g g cm cm ρ=石石石 M 总=ρ石V=2.8×103kg/m 3×30m 3=8.4×104kg 36、 M 液=136g V 液=10cm 3 ρ液=13.6g/cm 3 37、M 金=678g V 金=60cm 3 ρ金=11.3g/cm 3

四、附加题 1、30kg/m3 2、0.8×103kg/m3~0.82kg/m3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和思考-模板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和思考 1.引言 作业分层设计是指对作业结构的弹性优化,是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层次进行分类,根据分类布置难度不一样的作用,目的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均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合理、科学地进行作业分层设计,能够实际解决学生日常写作业时存在的“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等问题,使学生能分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尽量满意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原则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不同层次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根据初中物理教材特点,制定如下的分层设计原则:其一,遵循优等生增加作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学困生降低难度、控制作业量的分层设计原则;其二,注意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科学性、整体性、可选择性特点,切实落实“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尽可能为每位学生提供可选择、个体化、适合的教育,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评价与巩固功能,提升作业品质;其三,物理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每天20~30分钟内可完成,学科拓展作业尽量采用长作业的形式来完成,提供动手实践与实验性作业,鼓励物理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从自己比较喜欢、擅长的角度完成作业[1-2]。 3.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策略 根据学生学情进行作业分层设计 结合初中物理的学情进行分层,物理教师先要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智力发展特征、兴趣爱好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尊重个体差异、分层作业设计提供客观、准确依据。例如,一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智力水平较佳,但好奇心、好玩心重,动手能力强且比较调皮。这类学生尽量少布置书面作业,多些技巧性强、实践操作多、难度大的作业,少讲多实践,减少他们在完成书面作业时的枯燥感,让他们独立完成各项物理操作实验,逐渐提高注意力,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与巩固物理知识。再如,一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差,有一定的学习障碍,但学习态度比较良好,也挺热爱物理的。这类学生在作业设计上应该适当地放低要求,放低起点,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和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使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 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和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图片传不上自己去看书吧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什么叫做质量? 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 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 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 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 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 答:一张邮票:50mg;一个成人:50kg;一只苹果:140g; 一元硬币:10g;一只鸡:1.5kg;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 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 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 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单位符号是:kg/m3 其它单位有:克/厘米3(g/cm3)、千克/分米3

(完整版)温丽颖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创新作业设计

附件1: 初中物理学科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设计教师(教研组)温丽颖 报送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杜庄学区初级中学 报送时间:2017.6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主题:认识力、感知力、探究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或示意 图描述力 2.认识弹力,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的大小 3.认识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施力物体,理解重 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 4.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的存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 察能力;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三、单元教学课时:6课时 四、单元重点、难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弹力、 重力、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 小,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五、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力》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目标: 1、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知道物体间力的 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 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作业设计内容 1、小组合作交流,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认识力,以及力的作 用效果,从效果中感知力,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向社会的理念 2、完成家庭小实验:玻璃瓶中灌满红色的水,将细玻璃管穿 过橡皮塞上的孔,用手用力握玻璃瓶,通过观察细玻璃管中 水柱高度的变化,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第二课时《力的描述》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目标 1、会分析物体的简单受力情况,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力 2、了解牛顿的背景和成就,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 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作业设计内容 1、小组讨论交流“开门”,体验力的三要素,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2、借助网络与工具书,查阅牛顿及其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摘录 重要内容并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三课时《弹力弹簧测力计》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目标: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要求学生达到知识技能性的要求,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作业设计内容:家庭小实验:取A、B两个弹簧测力计,平放在

初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原则.doc

单元作业设计是在单元知识学习结束后,对各节凌乱的知识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使课内知识与课外的拓展相结合,识记与探究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设计,对检验学习成果及检测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单元作业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为准则。 新物理课程标准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单元作业的执行者、操作者,因此单元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做到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实际,从而建立最基本的自信心,提高做作业的兴趣。 如在《简单机械和功》的单元作业设计中,除了设计基本的习 题外,还增加了操作性作业:要求学生把生活中认识的所有杠杆进行分类,并能够分析描述。如此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做好铺垫。 二、深挖教材体系,确立知识体系。 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整个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确立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简单机械和功》一章,在了解各节教材及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 杠杆基础:杠杆的分类简单计算

简单 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滑轮滑轮组基础:特点、作用、实质 机械重点:简单计算 斜面轮轴基础:实质 基础:实质 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应用 功基础:概念、公式、单位、简单计算 难点:判断做功的必要条件 功功率基础:概念、公式、单位、简单计算 重点: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机械效率重点: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难点: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以重组的知识体系作为单元作业设计的指南,如在选择题里面 设计了杠杆的分类、简单机械的判断、功、功率的认识等习题;实验 探究题预设了杠杆实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等。思路清晰、循序渐进、难易适中,既体现教材特点,又凸显学生思维特点。 三、利用生活资源,体现学科特点。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单元作业要成 为连接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回归生活,做到物理教学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体现在单元作业设计的生活化、社会化,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欲望。如: 1.图 2 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完整版)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西充中学李树林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s;声音在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t 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版教材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 【基础巩固】 1.“物体”、“物质”、“质量”三个概念是不同的.课桌、凳子是_______,它们是由木头做成的,木头是_______,它们所用木头的多少不同,表明它们的_______不同.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太阳的质量约为2.0×1030 kg=_______t. (2)电子的质量为9.1×10-31 kg=_______ mg. 3.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__.(2)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105_______. (3)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4)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0.025_______. 4.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 5.据CCTV报道,2012年5月25日美国发射的“龙” 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为空间站送去540千克的物资,成为 首艘造访空间站的商业飞船.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龙”飞船是_______ (运动/静止)的;在运输的过程中物资的质量将_______(变大/变小 /不变). 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衡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B.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7.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拓展提优】 9.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_______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若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左/右)端调节.图乙为一次正确测量时的情景,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 10.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经典练习题大整合

同步练习 一、基础演练: 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的。球被击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从不同方向击球时,球飞出的角度不同,说明﹍﹍﹍﹍﹍﹍﹍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5、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7、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二、智能提升: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物理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内容,倡导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物理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内容,倡导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方式和措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 能力。 一、作业布置及相关要求: 1.作业内容要精选。 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体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 2.作业量要适当。 教师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难易要适度,作业的难度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有明确的目的。提倡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的题目,备课组应统一要求;选做题、提高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鼓励他们冒尖。 3.作业要求要明确。 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明确规定完成时间,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不到课外去做,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对较难的题目应向学生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但不能越俎代庖。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严格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每日课外作业总量控制,初中应在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质量(m):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69 2(质量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1t=10kg=10g=10mg(千进位)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刻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与砝码的干燥与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m ρ,公式: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V 3333单位:kg/m, g/cm,1g/cm=1000kg/m;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33 33 9(水的密度ρ=1.0×10kg/m.它表示1 m水的质量是1.0×10kg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和用量筒测出V,据公式求出ρ。再查密度表。

(2)求不便直接测量质量:m=ρV。 (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V=m/ρ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沸点、熔点、范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 隙;(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11 9.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AU=1.496×10m 10. L.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它是最长的长度单位( 15 1 l.y.=9.461×1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