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派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气功理论的精华
道教徒在气功炼养实践中,用直观、内省及哲学思辨的方法,探求人体生命的“黑箱”,建立其气功炼养的理论。当然,道教气功理论,主要是从其长生成仙的信仰出发,企图用哲学玄思开辟自主生命之道,这不能不使道教气功理论带有浓厚的玄学气味和神秘色彩。但道教气功家毕竟有一定气功实践的依据,其所建构的气功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的医学、哲学思想为骨架,集诸家学说的精华,相当精深系统,不乏有价值的内容。道教气功理论的精华,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承先秦道、儒、医等诸家天人合一论的传统说法,从人与自然界相关相应、一体不二的关系中去认识人体生命、探究气理秘奥,是道教气功理论的基本立场。
从天人合一论出发,道教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一本始、本体,同一生成程序,同受阴阳、五行、八卦等规律的制约。早期道教采用元气论、气一元论,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皆“始于元所,元气为人生命之本。”《抱朴子·至理》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元气论》谓元气在人身,具体为肾间动气,此气为人生命活动的本源动力,气盛则身强,气衰则病,气绝则死。故炼养精气,不令耗散,乃长生之要。唐宋以来,道教内丹学常用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解释人生命的形成。《钟吕传道集》说:“真气造化成人,如天地行道,乾坤相索,而生三阴三阳,阴阳交感,五行相生,生命于焉形成”。既生之后,生命运动必循一阴一阳之道,“气液升降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一日夜十二时辰中,阴阳二气在人身的运化,恰与天地阴阳二气在一年十二月的运化规律、度数一致。气功修炼,必须顺应这一阴一阳之道,内丹中周天火候,即由此而定。又据太极之理,阳动阴静,以生以变,静极必动,动极复静。于人身而言,神(阴)动则气(阳)静,气静则生机绝;神静则气运,气运则生机活,故欲得气运身强,唯有心神宁静。内丹诸家,皆强调静之一字,为炼丹彻始彻终之诀要。
从天人合一论出发,道教还认为人天互象。《太上老君内观经》云:人身“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如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天有五星,人有五脏、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男女象乾坤,四肢象四象,五官象五行,等等。《真气还元铭》说:“天法象我,我法象天”。人、天不但互象,而且所象者皆存在相应关系。练功之时,根据天、人之间的相应关系,
有存思、吐纳等方法采天地之气,以外补内,为增强自身生命能量的捷径。一类存思采取日月星光的功法,便据此理而编定。 从天人合一论出发,道教还认为归根返本,与天地万物的本始、本根道或无极、太极合一,是长生成仙、与自然取得最大和谐的根本途径。归根返本之机,唯在“逆行”,即逆阴阳造化生命的程序,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或炼神合道,与道合真,则自然超出阴阳五行之外,取得生命的自主权,乃至“重铸乾坤,再造天地”。“顺去生人生物,逆来成仙成佛”,遂成为内丹成仙说的概括。
二、性命、精气神说。从原始道典《太平经》开始,即以精气神三者作为人生命的要素及修炼之术。内丹学尊精气神为“三宝”、“上药三品”。精,指人身水液中的精华;气,指人身中虽不可见而具推动运转之能的生命能量;神指精神或心理功能。明·陆西星《心印妙经注》释云:“灵明知觉之谓神,充周运动之谓气,滋液润泽之谓精。以其分量而言,则神主宰制,气主作用,精主化生,各专其能。”
内丹学认为精气神“三者相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组成人生命的内在机制。 内丹学根据气功静定中的体验,分精气神为先天、后天,强调唯先天三宝,才堪作内炼的“药物”。先天三宝,皆发现于静定至“虚极恍惚”之际,其时的心,一念不生,未被念虑、情绪所扰动,称为元神、真心;当心空无念时,下丹田自有气生,此气称为元气,此气之动,称为元精。
元神又称为“性”,元精、元气合称“命”,性命二字,为内丹理论的纲宗。内丹家从主从、体用等角度,论析了性命二者的关系,一般都认为性命一体不二,不可分离,不可偏废。但性独具主宰观照之用,故为内炼的主导。《青华秘文》力论神为主、气为用、精从气,强调“金丹之道,始终以神而用精气者也。”练功以练意为主导,已为现代气功诸家所认可。
三、虚无、自然、柔弱的原则。道教炼养学以源出老庄的“道”为修炼的根本原则,虚无、自然、柔弱,被奉为道的基本属性,用为气功修习中调和心、息、身的要领,为道教炼养诸家所共谈。虚无,主要是调心之要,意谓心须一念皆无,澄澈明净,乃至达到连“一念皆无”之念也不存在、物我双主快报地境地,方称气功入静的高级境界,被认为是与道合一、相契无间。自然,在道教哲学中是道的根本,为调控身心息通用的原则,有顺应天地万物之本然,而不勉强、违逆之意。内丹修炼中,强调意守须“勿忘勿助”,火候须顺乎自然的法度;服气功中,强调调息顺乎
自然,而不强行闭抑。柔弱,也通用于调和息心息。调心令柔,常须谦和忍让。调息须柔,匀和深细,渐渐臻于“胎息”。调身令柔,是导引及道教武术的基本原则。
另外,道教炼养学对气功中津液的重视及解释,对人身丹田及任督二脉、中黄正脉的说法等,多含孤发独明之见,在现代气功实践中被广泛运用。
道教的派别
太平道--东汉顺帝年间,有一个名宫崇的人,到皇宫献"神书",书名《太平清领书》,有170卷,未被皇帝采纳。后此书逐渐流传开来。即《太平经》。唐人记载,此书是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分布,每部17卷,共170卷。《太平经》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是《道德经》的思想继承,如对"道"为天下之母,道生"万物",求道之法的根本为静等,此外,《太平经》还发展了"一"和"气"的概念,认为"一"是物质和思想等一切事物的"根本","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气,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气"就是元气,"夫物始于元气",天地人本来自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太平"是太平道的社会理想,《太平经钞》上说:"太者,大也,言其积大如天,无自大于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无复不平,此若地居下执平,……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太平经》以三统神学思想贯串于人,视人为神、精、气"三气共一",为神根也,……神者受之于天,精之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认为"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气不绝则神不去,"因此《太平经》提出"守一"之法,"乃万神本根,根深神静,死之无门。"
太平道的创建者是河北矩鹿人张角,他曾读过《太平经》,张角有两个弟弟,一名张宝,一名张梁。张角手下另有八名弟子,在组建太平教的过程中,这些人发挥了重大作用。据史书记载,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他派八名弟子到各地宣传教义,准备太平教起义。经过十余年的活动,信徒总数达到数十万之多,传播范围很广,声势十分浩大。太平教的组织单位为"方"。大方有信徒一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每方立部帅统领。大小方共有36个。
后太平道起事,史称"黄巾起义"。《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太平道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自称'黄天',其部率有三十六方,皆着黄巾,同日反叛"。(《后汉书·灵帝记》)
后太平道遭到镇压,逐渐势衰。
正一道--正一道的前身是产生于汉末的五斗米道,因入道的人需出五斗米而得名。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张角于中平元年(184年)二月
率太平道起事后,同年七月,汉中地区张修也率五斗米道响应。
五斗米道以"治"为单位,天师为最高领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统领信道教众,组织相当严密。它的宗教活动与太平道类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新入道的信徒名"鬼卒",成为骨干后,由他统领一众新教徒,则升为"祭酒",祭酒还负责在要道路口设立"义舍",为过往行人准备食物。祭酒讲解《老子》的记录名为《老子想尔注》。书中主张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达到"治国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城信、行善积德"的道诫,"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
张修后被张道陵的孙子所杀,道教传统说法,以张道陵为五斗米道的创建人。张鲁在曹操远征巴蜀时受其官职封赏,随其到了内地,五斗米道徒几万户被曹操安置于长安、洛阳、邺城等地。五斗米道始在内地传播。很多贵族加入五斗米道,如王羲之,祖辈从汉魏之际即信仰五斗米道。此时五斗米道更名为天师道。
南北朝时,北朝有寇谦之,南朝有陆修静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
寇谦之出身于贵族家庭,祖辈几代信奉天师道。他自幼学道,后跟随道士到华山修道,最后选定嵩山作为其传道地,成为十六国北魏之际北方天师道领袖。他废除了原来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以及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举"并废除五斗米道原有的24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他重新制定了有关宗教活动的规章,废除入道费用、治病报酬等租米钱税,规定"从今以后,……唯听民户岁输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挺"。寇谦之教导道教信徒应当遵守修道戒律,并认真作斋功礼拜,从而得道成仙。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造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陆修静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门吴郡陆氏,他对道教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为了将当时的道经去伪存真,加以整理,他到处搜访道经曾经"南诣衡湘,九 ,西至峨眉、青城",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整理了《灵宝经》,编写了《灵宝经目》。在编写后者时,将《灵宝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后来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陆修静制订完善了道教戒律和斋醮仪式,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定。经过陆修静在斋仪方面的统一、规范和编订工作以后,天师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健全。后人称他的天师道为南天师道,以此和寇谦之的北天师道相对。
隋唐时期,道教兴盛,正一道也即天师道逐渐融合其它符箓各派。宋真宗曾召见第24代正一天师张正随,赐其"先生"的
称号,自此,直至南宋末第35代天师张可大,几乎代代正一天师都得到赐号。宋徽宗时,第30代天师张继先极得宠信。朝廷为他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观",龙虎山本营的上清观也升格为"上清正一宫"。自从张可大被宋理宗授予总管符箓各派的大权,正一派就取得了符箓派道教的统领地位。
无缝服和银印,让他主领江南道教。第二年又封他为"宣道灵应神和真人"。此后,历代正一天师都被元统治者封为真人。第39代天师张嗣成,在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被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并被授权常管全国道教事务。元代,龙虎山天师府权力很大:可以建议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务管理官员和道观管理人员,向皇帝提出新建道教宫观的经费供给和人员编制,它还可以直接发放"度牒",即道士身份。
上清派--上清派约形成于东晋时期,以专门传播习炼《上清经》而得名。上清经是由《黄庭经》而衍生出的道经系列,也称《大洞真经》。上清派以存神服气为修行方法,辅以育经、修功德。
上清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分内外两篇,全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黄庭经》是茅山派的重要经典,也是后代全真道派的功课经。《黄庭经》是前代修炼养生经验的总结,又为后世的内修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黄庭经》的经文都是七言韵文,主张"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追求恬淡无为的修炼方式而达到长寿的目的,修炼关键是男藏精,女藏胎,认为人以精为本,以气为根,使人"完坚"不丧,滋补元气,则老而可壮。它的修炼方法就是调息和存神,其调息法,就是"太和阴阳气"能通过运行,上达黄,庭至丹田,再返归黄,庭神守之。其"存神"方法,融合古道经和医经的五脏有神的说法,存思诸神,就可以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神炼气,乘云飞仙。
上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江东名门丹阳陶氏。永明10年(492),36岁时,辞去官职,"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南史·陶弘景传》),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归隐以后,陶弘景仍"知时运之变,俯察人心,悯涂炭之苦"。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经营数十年,从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他编写的 《真诰》一书记录茅山道教的传授历史,人数在百人以上。
由于他的学识和造就,陶弘景得到朝野尊崇礼问。 他开创了融合道佛的先例,采取佛道双修的态度。由他编写的《真诰》以轮回转
生和地狱的说法,代替了"承负"和东岳主人魂魄的传统说法。陶弘景晚年"曾梦佛授其菩提记",自称"胜力菩萨"转世,亲自到宁波阿育王塔受戒。归茅山后,即建佛道两坛,隔日朝礼。临终时,遗言死后"冠巾法服","佩符 左腋下",外面"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 "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他还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陶弘景编订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其中央的上下次序是:元始天尊,玉晨元皇大道,太极金阙帝君,太上老君(无上太道君),九宫尚书,定录真君中茅君,丰都北阴大帝。他对于养生学、医药学和炼丹术也有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养性延命录》中,此书总结了北魏张湛对《养生集》、《摄生论》、《养生术》等著作编集整理的养生理论,保存从先秦到两晋的已佚著作达32种。其基本理论就是养神和炼形,"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养神就是要"游收虚静,息虑无为",清心寡欲。炼形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度"。
在唐代,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通过他们的活动,茅山宗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其中,王远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师,为茅山宗进入唐代以后的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王远知出身于官宦之家,极得唐高祖和太宗的器重。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死后,在高宗调露二年9公元680年)被追赠为大中大夫,谥号升贞先生。四年后又获赠紫金光禄大夫称号。吴筠颇有才气,文章诗赋在当时都有佳评 ,得到唐玄宗的欣赏。玄宗曾问他关于道法的事,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非纸札耳。"吴筠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形神可固论》等,对道教炼养义理学说有很大贡献。第13代宗师李含光,世家大族子弟,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中宗神龙元年(705)入道,开元年间从司马承祯学道于王屋山,在嵩阳生活了20多年。玄宗对他极为敬重,在《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中称他"道高紫府,学总黄庭"。天宝年间,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赐的玄静先生称号。晚年他居住在茅山紫阳观。
北宋中期以后,这一派渐渐衰落。上清派历代宗师都得到过朝廷封号。在北宋中后期,它终于成为"经箓三山"之一。上清派第23代宗师朱自英曾为真宗祈神赐子,后来生了仁宗,被封为"国师"。第35代宗师任元阜,曾受南宋宁宗诏令,做大道场禳除水灾。第44代宗师王道孟,为元帝祈雨驱蝗,得到"真人"封号。
进入元代以后,上清派很少有著名宗师出现。后可能融入正一道中。
太一道、大道教和随后创立的全真道均创立于金初,史称"新道教"。
太一道的创始人为萧抱珍,河南汲县人。《元史·释老传》称:"太一教者,始金元眷中(1138-1140)道士萧抱珍,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因名其教曰太一","名之曰太一教,盖取元气浑论,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也!"。太一教,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因此,也以符箓济人治病、祈禳呵禁,卫州的太一广福万寿宫内有"法水井",人称"太一泉",据称饮之可治病,太一教道士出家,嗣教需受法箓秘物,宫观始称庵。太一教师承较严,受箓的道士均须将姓改为萧。太一教的祖师"素不为辞章,及升堂谕众,随意而言。悉成文理,劝戒深切,听者耸然",史载萧士冲(三祖)卒后,送殡者数万人。金大定年间,太一教声教大振,门徒增盛,东渐于海,金贞祐元年、二年(1213、1214)元太祖二次攻打河北一带,民谣称:"寒食节,绝人烟。"四祖萧辅道见"城郭为墟,暴骨如莽,恻然哀之,"倾其所有,招敛"遗骸",于城西北掘大坑三,堆埋成"丘","设醮祭,以妥厥灵",人称"堆金冢",全城人均去祭奠,于是萧辅道声名大振,元世宗赐号"中和仁靖真人",入元后,太一道渐融入正一教派。
真大道教创始人刘德仁,沧州乐陵人,约于金皇统2年(1142)开始传道,初名大道教,元宪宗时,赐名为"真大道教"。《道园学古录》称"真大道以苦节危行为要,不妄求于人,不苟侈于已",刘德仁创立真大道教有"九戒","一曰视物犹已,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宁清静,四曰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 ,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学者宜世守之。"由于"九戒"的规范,真大道教的许多人在动乱凶暴社会环境,都能"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使子孙不去做官,不巴结朝廷,高风亮节,为后世所称颂,仍炼之术,不沿符箓,不化缘乞食,其宫观始称庵,墓称塔,与佛教类似,真大道教起初流传于河北,金盛时曾广泛流传于陇蜀、齐鲁、江淮地区,元末逐渐衰落,可能融入全真教中。
新道教--太一道、大道教和随后创立的全真道均创立于金初,史称"新道教"。
太一道的创始人为萧抱珍,河南汲县人。《元史·释老传》称:"太一教者,始金元眷中(1138-1140)道士萧抱珍,传太一三元法箓之
术,因名其教曰太一","名之曰太一教,盖取元气浑论,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也!"。太一教,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因此,也以符箓济人治病、祈禳呵禁,卫州的太一广福万寿宫内有"法水井",人称"太一泉",据称饮之可治病,太一教道士出家,嗣教需受法箓秘物,宫观始称庵。太一教师承较严,受箓的道士均须将姓改为萧。太一教的祖师"素不为辞章,及升堂谕众,随意而言。悉成文理,劝戒深切,听者耸然",史载萧士冲(三祖)卒后,送殡
关于密宗手印的神秘
东密的身密,注重在“手印”的结合,而前图所例举的图式,只是有关“手印”
的一部分姿态而已。因为密宗“手印”的种类过于繁多,暂时从略。总之,在密宗
的理论里,认为双手的十指,对外则与法界佛性(宇宙本体的功能)相通,对内则
与五脏六腑相通。所以修习密法时,结成“手印”,便可与法界中已经成就的请佛
菩萨的身密互相感召,增加速成的效果,同时自身也就等同有佛菩萨的神通功能。
其实,对于“手印”具有神秘效力的观念,并非佛法之密宗开创此理论,它在
印度固有的婆罗门教中,早已流行着重视“手印”的作用。中国秦汉以后的道家符
箓派的方士们,也已有了“捻诀”结“手印”的玩意。甚至,有些特别崇拜道家,
爱护中国文化的人士,还认为密宗的“手印”与气脉之学,乃至印度的瑜伽术,都
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这就相当于北魏以后和唐末五代的道教之徒,杜撰道书经典名
为《老子化胡经》,说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西渡流沙,到了印度,摇身一变,便
成为释迦牟尼。同时佛教之中,也互不相让,杜撰佛经,说迎叶尊者行化中国时,
便摇身一变而为老子。儒童菩萨,乘愿而来,化为孔子。这些都是基于狭隘的宗教
情绪和宗教心理的作祟,自找麻烦而自成不经之谈,徒为有识者所讥。
[ 这个贴子最后由fengling在2004-12-24 9:49:32编辑过 ]
kaas 2004-12-21 17:47:23 引用第2楼
八岁美萝 头衔万松功臣会员认证会员威望+12魅力144金币15984经验195972文章7455门派六道圣教爱人kawy注册2003-07-19 手印(梵文mudra,藏文phyag-rgya),又称为印契,现常指密教在修法时,行者双手与手指所结的各种姿势。音译作母陀罗、慕捺罗、母捺罗,或称印相、契印、密印,或单称为“印”。
佛菩萨及本尊的手印,象征其特殊的愿力与因缘,因此我们与其结相同的手印时,会产生特殊的身体的力量和意念的力量,这和佛菩萨及本尊修证的本位力量的身心状况是相应的。
在密教中,手印是指曼荼罗海会诸尊为标示其内证之
三昧境界,或修行者为了表达同於诸尊本誓,而於其手指上所结的密印。属於本尊身、语、意三密中之身密。
三密(梵文trini gahyani),是指秘密的三业,即是身密(梵kayaguhya),口密(梵vag-guhya)或称作语密,意密(梵mano-guhya)或称作心密,主要来自密教所说。
由于佛陀的三密作用极为微细甚深,非思惟所及,连十地菩萨也不能完全了知,故称三密,与众生之三业相应,能生起不可思议之大用。
众生之三业,虽然是染杂的,但却能契合佛之三密,且含摄於其中,而众生自心体性同于佛之三密,即众生三业实相皆是法性之作用,与佛之三密平等无二,所以也称为三密。
众生之三密中,行者手作本尊之印契,乃至行、住、坐、卧等一切事业,皆称之身密;口诵真言,乃至一切言语等口业,皆称语密;心中观本尊,乃至随一切因缘起念,各种事业,皆称为意密。
广泛的身密不是只有手印而已,任何的体姿都是属于身密的范围。人类的手很灵巧能够做出各种姿式,但都是建立在染污的无明上,所造作的动力都是来自食、瞋、痴、慢、疑。例如,因为愤怒而举起拳头打人,甚至发展成一套拳法,或拿起武器攻击别人等等,无不是受无明的驱动,所造作出来的染业。从广义来讲,人类整个身体动作都是身业的范围,是众染污中而起的,和佛菩萨清净的身密不同。
三密可分为有相、无相二种:有相三密是佛与众生互融,入於瑜伽境界,行者身结印即身密,口诵真言即语密、意观本尊即意密,称为有相三密。无相三密是指行者所有身、语之行为、自心所思惟者皆为三密,称为无相三密。
《大日经》卷六〈本尊三昧品〉印契可分成有形、无形二种,《大日经疏》卷二十解释:“印形亦有二种,谓有形、无形也。形即是青、黄、赤、白等色,方、圆、三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处之类也,印谓所执印即刀、轮、羂索、金刚杵之类也。初心别缘而观,谓先观画尊等。约此而观名为有形。后渐淳纯,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现,与心相应。尔时此本尊但从心现,不别外缘,故云无形也。”
而有相三密,是佛菩萨本尊之三密,加持于行者之三业上,故称为三密加持;无相三密,是佛之三密与行者之三密相应融合,故称为三密相应。
密宗依此三密加持、三密相应的广大作用,让我们能转凡夫身而成就佛身,也就是透过身、语、意三密的修持,让我们即身成佛,因此之故,我们当再探讨身、语、意三密的深层意义及其行相,以作为三密修习的前行。
我们平时看到佛菩萨本尊等的图像、塑像,多是以
他们身上的持物或手印来判定其尊名。
其实,不论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不动佛或药师佛,在他们住世的过程中所结的手印也有彼此相同的。所以,用手印及持物来判断尊名,也不是绝对的分辨方法。但我们若单一的来看各个佛像,从手印还是可以了知其特别的愿力、因缘及特别的悟境,乃至其成道、说法时的特别状况。
例如阿弥陀佛的说法印和接引印是一般人较为熟悉,但其实这手印也在释迦牟尼佛身上出现过,只是现在我们把手印特殊化了。因阿弥陀佛的说法印和接引印特别常用,所以就以此手印分别。再加上九品九生印,这是阿弥陀佛接引九品九生的人时,所示现的特有境界,是依照要往生的人的境界所现,给他们导引而九个手印并不是一定如此,只是在密教中被特殊化了。阿弥陀佛也可能相应于因缘而在接引上品上生的众生时,示现法界定印,安住在圆满法性。
了解了这个因缘,我们就能更正确的认识手印。
在古代行者修法结手印时,有以下的注意事项。在《大日经疏》卷十三引述善无畏三藏之说法:“西方尤秘印法,作时又极恭敬。要在尊室外之中用语空静清洁之处,当澡浴严身,若不能一一浴者,必须洗净手,漱口,以涂香涂手等方得作也。又作时须正威仪,跏趺等坐。不尔得罪,令法不得速成。”大意是说结手印时,在环境上要选择清洁的静室,沐浴净身,端正仪容,结跏趺,方可结印。若无法沐浴,也要先净手、漱口,以香涂手,以此表示恭敬慎重之意。此外,《青龙寺仪轨》中亦说,结印之际祈念诸佛加被,则可悉地。
此外,经中也说,结契印时,不应于显露处,如《陀罗尼集经》卷一中说:“露处作印咒法者,为恶鬼神之所得便。”又说,于本尊像前作印,应以袈裟或净巾覆盖。所以日本东密通常在袈裟下或法衣袖中结印,但是台密则无如此。
密宗三密中的身密
密宗所谓的“三密”,就是身、口、意的三重内涵的秘密。所谓身密,归纳起
来,应有两种意义:(1)人体本有的奥秘,它与天地宇宙的功能,本来便具有互相
沟通的作用,只是人们没有通过大智慧的理解,没有经过合理方法的修持,所以永
远没有发挥伟大的作用。(2)密宗认为有各种传统渊源于远古的方法,加持到修学
密法的人身上,便可使他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迅速地与神人互通,天人一体,
进而至于成佛成圣。
但是,从东密与藏密的范围来讲,关于身密的道理和修法,却各有不同的基础。
以东密来讲,透过人体两手十个指头,配上心理想象的意念,契合某一修法,便互
相结成各
个不同的“手印”(中国的道教,叫作捻诀),便可产生加持修学密法者
的效力。因此,对于人体十指具有无比潜能的奥秘,实在有值得研究的必要。而以
藏密来讲,认为除了“手印”的威力以外,关于人身气(气机)脉(内腺)的作用,
便本自具有“即身成佛”与天人互通的奥秘,几乎与中国道家的气脉之说,可以互
相辉映,益增光华。(有关密宗“手印”的部分图)
手指秘名
轻轨之中手指密号多矣。今且出行记中所用示之。谓两手名二羽,亦名满月。
两臂亦称两翼。又十指名十度,亦名十轮十峰。右手名般若。亦名观、慧、智等。
左手名三昧。亦名止、定、福等。
十度号。从左小指起以次数之上,即檀戒忍进禅。从右小指起以次数上,即慧
方顾力智。五轮密号亦然。从左右小指起次第向上数之,即地水火风空也。如图须
知。
看了这些密宗的“手印”,浅见者流,也许就会轻易地认为它是“玩魔术”,
或者等同儿戏地变戏法。其实,这是“人体光学”和“人体电学”的奥秘。需要将
来科学再发展的配合,或许可以慢慢了解它的内容。现在还没有时间详说,而且也
非片言可尽,暂且留待以后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