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发酵食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讲授:介绍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如泡菜、酸奶、甜酒等,并讲解细菌和真菌在这些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发酵实验,制作泡菜、酸奶、甜酒等食品,并让学生体验到发酵技术的神奇。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保存中的作用,并分享一些实用的保存方法。
5.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研究,了解细菌和真菌在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好处和局限性。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菌和真菌的两面性,以及它们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十二、课堂练1.请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你知道哪些细菌和真菌可以用来制作食品?3.你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控制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4.请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在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十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益处,并通过实践和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研究的能力。
但在实践环节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实验操作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
本节课将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入手,首先探讨它们与食品制作的关系。
生活中,细菌和真菌通过发酵作用帮助我们制作食物,如面包、酸奶等。
在观看发酵现象的视频后,我们思考了实验中气球鼓起的气体是什么、如何证明该气体、酵母菌为何会产生这种气体、为何将锥形瓶放入40-42℃的环境中等问题。
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细菌和真菌不仅在食品制作中有作用,还在食品保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保存中的作用,如乳酸菌的作用可以使食品酸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霉菌可以制造出抗生素,保护食品不被其他微生物污染。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一些食品保存的方法,如低温冷藏、高温杀菌等。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讲解人类如何利用细菌和真菌进行生产和生活,举例说明微生物在食品、药品、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
1.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利用案例,如酸奶、豆腐、抗生素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b.分析微生物在该实例中的优缺点。
c.撰写一份调查报告,不少于800字,报告需包括调查过程、结论及启示。
3.设计一个简单的微生物实验,例如发酵实验、微生物的培养等。要求:
a.实验步骤详细,操作规范。
b.记录实验过程,包括实验现象、结果等。
c.撰写一份实验报告,不少于500字,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结果及分析。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人类如何利用细菌和真菌进行生产和生活,提高学生对微生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2.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细菌和真菌,消除对微生物的恐惧和误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微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微生物的知识,那么你们知道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
a.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想象,提出创新性设想。
b.撰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项目计划书,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实施方案等。
3.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过程中,仍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指导和示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特性,以及人类如何利用这些微生物造福自身。
教学内容涵盖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知识、它们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结构和繁殖方式。
2.掌握细菌和真菌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3.分析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利弊,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教案适合高中或大学低年级学生使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繁殖方式。
•掌握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发酵、医药生产、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了解与细菌和真菌利用相关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细菌和真菌利用相关的实际问题。
•能够查阅资料,收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
•能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文字、图表等)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尊重。
•提升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伦理责任感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的代谢途径及其在不同应用中的作用机制。
•细菌和真菌利用技术的安全性评估和风险控制。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细菌和真菌利用相关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应用及其影响。
•实验法(可选):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菌和真菌的特性。
例如,观察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或制作酸奶等。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教案: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定义和特点;2. 了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3. 掌握一些常见的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的例子;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细菌和真菌的定义和特点;2.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2. 培养学生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和真菌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简要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定义和特点,包括细菌的单细胞结构、形态多样性以及真菌的多细胞结构、菌丝网络等。
3. 学生实验(30分钟):让学生参与到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实验一:观察细菌的繁殖和生长过程材料:琼脂培养皿、细菌培养液、试管、接种针等。
步骤:(1)制备琼脂培养皿;(2)在试管中混合适量的细菌培养液;(3)用接种针将细菌培养液均匀划线于琼脂培养皿上;(4)放置琼脂培养皿于恒温培养箱中;(5)观察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实验二:培养真菌材料:培养皿、琼脂、真菌孢子等。
步骤:(1)制备琼脂培养皿;(2)在试管中混合适量的真菌孢子;(3)将真菌孢子均匀涂抹于琼脂培养皿上;(4)放置琼脂培养皿于恒温培养箱中;(5)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
4. 学习交流(10分钟):让学生分享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并引导学生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验中的表现。
5. 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展示一些常见的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的例子,如制药、食品加工等。
6. 小结(5分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细菌和真菌的定义、特点以及人类对其的利用。
五、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中的习题;2. 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关于细菌和真菌利用的短文,可以结合实验中的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设计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说明食品保存的原理和方法。
(3)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2)尝试制作米酒等发酵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实例,如发酵食品的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等。
(2)食品保存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发酵原理的理解。
(2)细菌和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细菌和真菌利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实验材料,如酒曲、糯米、新鲜牛奶、酸奶机、酵母粉、面粉、气球、葡萄糖溶液、酵母液、澄清石灰水等。
2、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内容。
(2)分组收集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实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食品发酵制作的视频,如酸奶的制作过程,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酸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为什么牛奶经过一定的处理就能变成酸奶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二)新课讲授1、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1)教师展示常见的发酵食品图片,如馒头、面包、米酒、葡萄酒、酸奶、泡菜等,提问:“这些食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与细菌和真菌有什么关系?”(2)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发酵食品制作的原理。
例如,制作馒头和面包时需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面团膨胀;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内部形成许多小孔,从而使馒头和面包变得松软多孔。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2017年陈村镇初级中学李锋)
教学设计《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初级中学李锋《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初级中学李锋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
在初中生物知识体系中,《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是在学生认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基础上展开,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让学生参与多项实践活动及探究,使学生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旨在体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表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2.设置问题分析本节原有问题7个,其中三个问题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给予改造。
“想一想,议一议”有问题1个。
沼气是北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清洁能源,此处所提的问题对广东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故舍弃,以“酒、醋、酱”这三个字的结构导入“酉”字为情景,设置问题,引出发酵现象。
课文“发酵现象演示实验”有问题1个,原实验比较简单,无法很好地验证实验产物,可以改造为对照实验,探究“酵母菌对葡萄糖的分解作用”,并验证其产生的现象和产物。
这样就能较好地突破难点,对发酵现象作出解释。
P86页“观察与思考”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保存食品的方法,但超出初二学生对保存方法的认知能力,设计一个有关“食品--保存方法—防腐原理”的连线题,降低问题的跨度,多一级台阶,使学生更好构建知识,保持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
3.本课问题的整合情况:最后提炼出以下“六个核心”问题:1.你能对发酵现象作出解释吗?2.利用发酵原理可以利用菌类制作那些食品?3.甜酒制作需要注意那些事项?4.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防腐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5.如何合理利用抗生素?超级细菌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用转基因技术治疗糖尿病?6.如何利用细菌来获取清洁能源?进行污水净化?在课堂中再围绕这六个问题提炼细化,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知识,以及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强调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作用。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小组评价:通过组内互评,了解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关注以下问题:
3.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a.发酵技术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有哪些应用?
b.发酵技术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c.你认为未来发酵技术还会有哪些创新和发展?
4.收集与发酵技术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如民间传说、古诗、成语等,分析这些素材中蕴含的发酵技术知识。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成一篇短文,字数不少于400字。
(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图片,如酸奶、豆腐、酱油等,引发学生对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作用的思考。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目标:1.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和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3.了解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4.了解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人类在疾病治疗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利用。
教学难点:1.发酵的原理;2.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及原理;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提前在教室内准备发酵现象实验材料和器材;准备部分食品包装(食品保存部分用来观察);部分抗生素包装;制作甜酒视频,污水处理动画。
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观看大屏幕,得出细菌可以使人类致病,使食物腐烂,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二、师生交流,活动探究(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1)发酵的原理:引导学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并指导学生分组动手当场做实验,并思考当时气球有变化没,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如果我们把该装置放在冰箱内,你以为会有什么结果?和在适宜条件下相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环境条件影响真菌的生活)(2)日常的利用:同学们阅读课本71页第二自然段,结合图41,讨论、回顾日常生活中对真菌的利用。
(3)实践活动:安排同学们课下制作甜酒的活动。
(提示:同学们可以向有年纪的人和家长请教。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1)过渡: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同学们分析原因和保存食品的原理。
(2)常用方法:学生看多媒体讨论图中几种食品的保存方法。
(3)提高:讲述几种保存方法的原理并引出防腐剂的作用,引导学生理性的看待防腐剂并应用到实际中。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1)常用抗生素极其应用:学生讨论见过或用过的抗生素,认同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说明不能滥用抗生素。
(2)知识拓展:学生看大屏幕,然后介绍胰岛素的制取及作用。
(四)细菌与环境保护:播放动画并让学生阅读课本该部分内容,了解细菌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此外,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微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2.教学方式: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形式。
3.学生活动:回顾所学知识,总结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难点,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完成课后练习题: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细菌和真菌基本知识及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应用的理解。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小测验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4.教学策略:
a)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b)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微生物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课时授课人:杨春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和制作甜酒、葡萄酒使学生明确——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
(2)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思考能力。
(2)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4)通过探究“食品腐败原因”,学以致用想方设法采取一定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食品腐败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学习,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观点;激发同学学习生物兴趣,热爱自然科学情愫,激发同学的创造激情;培养同学关注生活现象、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主要原理。
三、教学难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防腐败的保存办法。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观察—讨论—归纳”法五、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温开水、糖1斤、酵母、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小气球若干个;(2)有关食品保存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发酵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健康,那么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谁能举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来?”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1)学生分组演示发酵现象(提前做)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
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2)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回答问题学生进行观看、分析。
小气球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使小气球胀大了。
(3)通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所起的作用:1)馒头、包子、面包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还有甜酒、酒的制作也离不开酵母菌。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教案标题: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探索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方式;3. 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和分类;2.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方式;3.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细菌和真菌的示意图、图片或实物;3. 实验材料和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知道细菌和真菌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示意图或实物,激发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引导学生讨论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三、探索实验(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例如观察细菌的生长条件或真菌的分解作用。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真实生活中的案例,例如利用细菌制作食品、利用真菌分解有机废弃物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和意义。
五、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和分类,以及人类对它们的利用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3. 提出拓展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的应用”或“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小论文,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教学辅助措施:1. 鼓励学生互动讨论,培养合作精神;2. 提供实物、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操作发酵实验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知识拓展: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医药等方面的应用。选取一个感兴趣的方面,撰写一篇科普文章,提高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
4.思考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a.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有哪些优点?
b.发酵过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微生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如酸奶、面包等,引发学生对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作用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与互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发酵原理及其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结合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观察日记:观察生活中与微生物相关的现象,如食品变质、生病等,记录在日记中。尝试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微生物作用,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6.小组讨论: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分组进行讨论,探讨以下问题:
a.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b.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c.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布置与发酵技术相关的作业,如调查生活中的发酵食品,了解其制作过程和原理。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人教版
(1)细菌都是单细胞微生物,真菌都是多细胞微生物。(对/错)
(2)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对/错)
(3)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是氧气。(错)
(4)霉菌可以导致霉菌感染。(对)
3. 填空题:
(1)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没有细胞核,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2)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作用与目的:
- 通过作业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微生物与健康:介绍微生物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包括肠道微生物群落、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互动等。
- 微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探讨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面包、酸奶、酱油等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4)正确运用细菌和真菌的知识,提高生活质量:这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运用细菌和真菌的知识,以提高生活质量。
2. 教学难点:
(1)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点: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为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比较微小,学生难以直观地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
(2)发酵技术的原理:这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因为发酵技术的原理涉及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学生难以理解。
当堂检测:
1. 选择题:
(1)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示例一北京第20中学周义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2、尝试制作甜酒、、酸奶、酸菜等食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多项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
2、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包装袋;搜集有关污水处理的资料等。
教师:收集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制作真菌促进淀粉分解过程及原理的CAI课件;乳酸菌使牛奶变成酸奶的CAI课件。
教学设计1、通过一些实物、CAI课件及教材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细菌、真菌在制作中的作用及原理。
2、师生共同探讨甜酒、酸菜等食品的制作。
3、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食品包装及方法,并结合教材内容,搞清楚食品包装的常见方法及原理,并学会选择安全食品。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读物“抗生素今昔”及常见的抗生素的种类及作用,使学生明白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知道了不能滥用抗生素,选择健康的生活习惯。
5、教师引导学阅读现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等应用的内容,并给以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向学生渗透STS教育。
6、探讨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巨大作用,及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新课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思考日常生活中细菌和真菌对我们有用的例子,并给以回答。
如制作甜酒时用的酒曲,生病时用的青霉素等。
思考、讨论,边讨论边记录食品的名称及这些食品可能用到哪些细菌和真菌。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尝试利用酵母菌实行发酵作用,描绘发酵的现象,推理总结发酵作用的原理;2、举例说出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其他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3、能说出食品的腐败原因和使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以及保存原理;4、理解抗生素的作用以及抗菌原理,理解抗生素不能滥服的道理;5、举例说明人类对其他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尝试利用酵母菌实行发酵作用,描绘发酵作用的现象,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使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2、难点:发酵作用的原理、举例说明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1、相关发酵实验材料:糖、酵母菌、温开水、矿泉水瓶、气球。
2、多媒体教学课件、超级细菌的视频、益力多有菌篇的视频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讲学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观察—讨论—归纳”法、读书指导法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回顾《益力多有菌篇》引入回答下列问题,接受检查观察视频,思考问题设计问题,引入新课(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观察酵母菌发酵的演示实验,比较、推论、归纳发酵现象的实质,体验人类对发酵作用的利用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推论观察其他细菌真菌制作的食品,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细菌或真菌发酵的实例,理解其制作原理完成练习题(1)多媒体课件展示,指导学生观察,归纳其他发酵的实例指导学生完成习题(二)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观察图片,自学教材P73,思考:食品腐败的原因?如何防腐?方法有哪些?归纳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防腐的原理,常用的食品防腐方法观察图片,归纳出常见食品的防腐方法和防腐原理完成练习题(2)提供多媒体图片——发霉的橘子和面包,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归纳出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防腐的原理,常用的食品防腐方法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引导学生归纳相对应的防腐方法和防腐原理(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观看超级细菌的视频,思考并回答:什么是“超级细菌”?学习抗生素的发现及其概念观察课本及多媒体图片、抗生素药盒,理解抗生素的作用,知道常用的抗生素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八年级上人教版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一、课题: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
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学生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
本节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益处,让学生学会辩证性地认识细菌和真菌,并从现实生活中体会到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生物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
此外,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发言,乐于对各种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我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主动思考获得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多项活动中,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学会辩证看待细菌和真菌的两面,更好的利用它们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重点: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食品的保存方法以及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上的作用。
八、教学难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上的应用。
九、教具多媒体课件十、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发现法、练习法、探究教学法等;学法:探究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思考学习法等。
十一、教学过程教学程序设计:本节内容从日常生活中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讲起,首先分析日常生活中它们与食品制作的关系,然后又分析了细菌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密切关系。
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人类的“吃”有关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同学们会认识到,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在情境学习中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在活动中应用技能,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提升认知。
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教学流程:引入新课→发酵现象→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课堂检测→课堂小结(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其中一些细菌、真菌会寄生在人体引起各种疾病,这是细菌和真菌有害的一面,但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好处呢?学生活动:现在请大家阅读一段同学的作文,找出文中可能与细菌、真菌有关的地方。
周末,妈妈在厨房准备着晚餐,正在柴、米、油、盐、酱、醋手来手往之间,不小心却切到了手,于是拿了些消炎杀菌的药膏涂抹后继续炒菜,炒完菜后,妈妈又开始做起了面包,当做明天的早点。
爸爸此时却愁眉苦脸,因为他的脚气又犯了。
我在房间一边写作业,一边喝着酸奶,而姐姐的扁桃体正在发炎,所以只能躺在自己的房间休息…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文中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害的一方面:使人体患病(脚气和扁桃体发炎);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制作食物和治疗疾病。
因此,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了解人们是如何让细菌和真菌为我们生活来服务的。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思考生活中哪些方面与细菌、真菌有关。
(二)推进新课(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细菌和真菌是如何帮助制作食物呢?不得不提的,就是细菌和真菌的发酵作用了。
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发酵现象看完后,引导学生思考:(1)实验中,使气球鼓起的气体是什么?(2)如何证明该气体?(3)酵母菌为何会产生这种气体?(4)实验中,为何将锥形瓶放入40-42℃的环境中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能够将有机物分解。
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物也会有所不同。
有氧条件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无氧条件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人们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制作出了各种美味的食物。
1、酵母菌例如,人类利用酵母菌的发酵来制作馒头和面包、蛋糕等。
学生活动:思考;制作馒头时,馒头中的许多小孔是怎么形成的呢?(提示: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
)想一想:制作馒头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发酵吗?(提示:制作馒头时,面团内部并无氧气,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发酵。
)想一想:馒头为什么没有酒味?面团中的酒精会在蒸烤过程中挥发。
除了制作面食,酵母菌还被用来酿酒。
思考:酿酒时,酵母菌又需要什么特殊的发酵条件呢?(提示: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发酵才会产生酒精。
)联系生活:如果同学们要在家中自己酿制葡萄酒,一定要注意密封容器。
(板书:酵母菌——馒头、酿酒)2、乳酸菌:制作酸奶和泡菜。
(图)引发学生思考:想一想:这些食物都是酸味的原因?(提示:因为乳酸菌在发酵时产生了乳酸。
)想一想:做泡菜时,为什么泡菜坛子要加盖且要加圈水密封坛口?(图)(提示: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因此,我们需为乳酸菌的发酵提供无氧的环境。
3、醋酸菌:制作醋(图片)霉菌:制酱油、豆腐乳、臭豆腐(图片)连一连:可以看到,由于细菌、真菌的存在,我们人类制造出了许多风味独特的食物,其实除了帮助制作食物,细菌和真菌也与食品保存的问题密切相关。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实验视频中的酵母菌的发酵现象,并通过小组讨论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实验现象寻找内在的原理。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困扰:一到夏天,天气越来越热,食物也容易腐坏变质,我们该怎样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呢?设疑:食品腐坏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学生根据经验会说出:食品腐败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为什么是细菌和真菌?教师提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一个作用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真菌不仅会分解枯枝败叶,当然也能够分解食物了。
小任务:认识生活中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
1、直接杀死细菌、真菌①巴氏消毒法(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发明的,本质为高温灭菌)(图片:牛奶、啤酒)——鲜牛奶、干啤。
②防腐剂法——绝大多数加工食品(图片:各种加工食品)这些加工食品的背面食物成分表中的苯丙酸钾、山梨酸钠等就是防腐剂,可用来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想一想:对于不适用巴氏消毒法和防腐剂法灭菌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蔬果、粮食,我们又该如何保存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提示:细菌、真菌也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2、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①脱水法(图片:木耳、香菇,脱水蔬菜、水果)——木耳,香菇等学生回答:使细菌、真菌缺乏水分无法生存。
②渗透保存法(图片)原理:用高糖除去鲜果中的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果脯、蜜饯学生回答:使细菌、真菌缺乏水分无法生存。
③腌制法——(图)咸鱼、腊肉晒制和烟熏法——(图)熏肉原理:用高盐、日晒、烟熏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学生回答:使细菌、真菌缺乏水分无法生存。
④真空包装法(图:粮食、肉类)——肉类、粮食等学生回答:使大多数细菌、真菌缺乏氧气无法生存。
⑤冷藏法、冷冻法(图:冰箱),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防腐方法3、直接杀死细菌、真菌同时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罐藏法(图)——罐头类食品学生回答:高温灭菌并密封保存,使细菌、真菌缺乏氧气。
总结:食品保存的原理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设计意图: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食品腐坏的原因引导学生回忆起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再引导学生去利用已学习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去杀死细菌、真菌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去注意生活中对知识的应用——各种食品保存的方法。
小结:人类通过研究细菌和真菌的特点,制作出了各种风味独特的食物,还找到了各种保存食物的方法,然而,最为重要的是人类还研制出了各种药物来治疗疾病,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青霉素了。
学生阅读:青霉素的发现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在研究细菌时发现,培养基的其余部分都布满了葡萄球菌的菌落,只有青霉菌菌落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的菌落。
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青霉能够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青霉素。
弗莱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教师提问:青霉素有什么作用,它是由谁产生的?(学生回答)青霉素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种物质。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1、不仅青霉素可以杀死或抑制致病细菌,红霉素(链霉菌产生)等药物也能对致病细菌起作用,因此,我们将有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称作抗生素。
想一想:现在很多专家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可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损害人体器官;打破体内菌群的平衡等。
2、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科学家将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以治疗糖尿病。
(图:胰岛素生产车间、胰岛素注射液)除了研制药品,人类还利用了细菌的分解作用开发出了清洁能源。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青霉素的发现史,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并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通过设疑使学生思考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并注意在就医时不应主动要求去服用抗生素。
虽然某些细菌或真菌会导致疾病,但人们却可以利用其特点去研制药物反过来服务人类,使学生学会客观、辩证的去看待问题,明白凡是事物均有两面性。
(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1、例如,甲烷菌能将农作物秸秆、人粪尿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并产生清洁能源——甲烷。
(图:沼气池)沼气可以用于家庭照明和供暖,且燃烧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2、一些细菌能够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