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实验二

合集下载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标题: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引言:统计学是一门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推断的科学,是现代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本实验旨在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讨统计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1.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常见统计学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3. 熟悉统计软件的操作。

实验材料与方法:1. 随机抽样:根据实验需求,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样本;2. 数据收集: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3. 数据处理: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应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5. 结果和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果总结和结论提出。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并进行讨论: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求均值、中位数、方差等;2. 参数估计: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并计算估计的置信区间;3. 假设检验:根据给定假设,进行假设检验,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假设;4. 相关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5. 统计建模:根据实验数据,应用统计建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数据;6. 确定实验误差和可靠性:分析实验误差来源,评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结论:通过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总结实验数据的中心趋势与离散程度;2. 对参数进行估计,并给出相应的置信区间;3. 根据假设检验的结果,判断样本数据对给定的假设是否支持;4. 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给出相应的统计指标;5. 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和推断;6. 分析实验误差来源,评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实验结论可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描述。

参考文献:在实验报告中可参考相关的统计学原理、方法和软件操作的文献。

应用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二-假设检验

应用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二-假设检验

02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数据准备
数据来源
选择适当的数据集,可以是实际数据或模拟数 据。
数据预处理
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转换,以满足假设检 验的要求。
数据分组
根据实验需求,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组别,以便进行后续的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方法选择
双样本t检验
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均值是 否有显著差异。
卡方检验
置差异的假设。
似然比检验法
似然比统计量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似然函数,并构造 似然比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
大样本性质
当样本量足够大时,似然比统计量近 似服从卡方分布,从而可以利用卡方 分布表进行假设检验。
贝叶斯因子检验法
01
贝叶斯因子定义
贝叶斯因子是贝叶斯统计中用于比较两个假设相对支持度的一个指标。
02
用于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 立。
单样本t检验
用于比较样本均值与已知总体 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配对样本t检验
用于比较同一总体中两个相关 样本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F检验
用于比较两个或更多总体方差 是否有显著差异。
检验过程实施
提出假设
根据实验目的,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 设。
01
02
选择检验统计量
根据假设检验方法,选择适当的检验 统计量。
案例二:二项分布比例比较
• 实验目的:比较两个二项分布的比例是否 存在显著差异。
案例二:二项分布比例比较
实验步骤
1. 收集两组二项分布数据,记录成功次数和总 次数。
2. 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合适的检验统 计量。
案例二:二项分布比例比较
3.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并查 找对应的p值。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用Excell抽样一、实验题目某车间现有同型号的车床120部,检察员从中随机抽取由12部车床构成一个样本。

请拟定抽样方式,确定样本单位。

二、实验步骤第一步:给车床编号从1到120依次给每部车床编号。

第二步:选定抽样方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第三步:使用Excell抽样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Excell;2、依次将车床编号输入到单元格区域$A$1:$L$12的不同单元格中;3、单击“工具”菜单;4、选择“数据分析”选项,然后从“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抽样”;5、单击“确定”,弹出抽样对话框;6、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产品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7、在“抽样方法”项下选择“随机”,在“样本数”框中输入12;8、在“输出选项”下选择“输出区域”,在“输出区域”框中输入$A$14;9、单击“确定”,得到抽样结果。

三、实验结果用Excell从该120部车床中随机抽出的一个样本中各单位的编号依次为:797113417281215473881684实验二用Excell画直方图一、实验题目某工厂的劳资部门为了研究该厂工人工人的收入情况,首先收集了30名工人的工作资料,下面为工资数值。

530 535 490 420 480 475420 495 485 620 525 530550 470 515 530 535 555455 595 530 505 600 505550 435 425 530 525 610二、实验步骤第一步:在工具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选项,从其对话框的分析工具列表中选择直方图,打开直方图对话框;第二步:在输入区域输入$A$2:$F$6,在接收区域输入$D$9:$D$15;第三步:选择输出选项,可选择输入区域、新工作表组或新工作薄;第四步:选择图表输出,可以得到直方图;选择累计百分率,系统将在直方图上添加累积频率折线;选择柏拉图,可得到按降序排列的直方图;第五步:按确定按钮,可得输出结果。

《 应用统计学》实验教学大纲

《 应用统计学》实验教学大纲

《应用统计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实验课性质、目的、任务性质:该课程非独立设课,该课程以现代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为基本结构,为提供统计信息、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决策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的必要前提。

目的:使学生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数据资料的搜集加工、分析及预测方法,本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用统计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能用统计工具解决问题,为今后的工作、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任务:使学生掌握至少一种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训练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要求如下: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现有统计学计算工具,掌握经济管理中统计学方法利用软件及工具的使用;教学目标2:要求学生掌握同统计软件展示数据、用统计量描述数据、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应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3:要求学生了解SPSS\Excel软件的功能,掌握常用的SPSS\Excel过程,能够用SPSS\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和简单的统计分析;教学目标4:要求学生多人合作能够对来自于经济、医药、交通等领域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给出详实的分析报告。

(二)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四、教学内容(一)具体教学内容1.实验一:用图表和统计量表示数据(1)教学内容利用软件生成频数分布图、交叉频数分布表,茎叶图、多批数据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散点图的制作(2)重点频数分布图、茎叶图、箱线图、误差图、散点图的制作(3)难点交叉频数分布表、多批数据箱线图、误差图的制作(4)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计算机(5)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可以支撑“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中的“指标点5.1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应用知识,培养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

”2.实验二:概率分布(1)教学内容用SPSS软件绘制正态概率图,用Excel中的函数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泊松分布概率、超几何分布概率、正态分布概率(2)重点正态概率分布图的绘制,二项分布概率、泊松分布概率、超几何分布概率的计算(3)难点泊松分布概率计算(4)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计算机(5)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可以支撑“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中的“指标点5.1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应用知识,培养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

《应用统计》实验指导书

《应用统计》实验指导书

《应用统计》实验指导书一、课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作为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所要学习的统计学主要是社会经济统计学。

这是一门应用统计学,即应用统计理论和方法来解释社会经济现象,解决社会经济当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在现实环境下的动脑、动手能力,同时起到巩固统计学理论知识的作用。

二、课程实验总学时数:32学时三、实验项目总数:12个四、实验开设对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专业五、考核与报告:1、实验后,学生将实验结果等内容写出实验报告,应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认可。

2、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审阅、评分。

实验一数据的预处理1学时1、实验目的要求了解数据预处理包含的内容,掌握数据筛选的方法。

2、实验主要内容用一实例进行数据筛选的讲解和操作,数据排序。

3、实验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专业基础4、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排故、综合、设计、研究):演示、操作5、实验要求(必修、选修):必修6、主要仪器: 计算机、U盘或MP3等移动存储器、Excel软件。

7、实验步骤:A. 数据筛选:(1)点击Excel表中的任意一格,选择“数据”菜单,点击左键,选择“筛选”中的“自动筛选”命令。

这时在表格第一行的每一格右下角会出现下拉箭头。

要筛选出统计学成绩等于75分的学生,就点击“统计学成绩”这格的下拉箭头,选择75,就显示出有两位同学统计学得了75分。

再点击这个下拉箭头,选择“全部”,又恢复原状。

(2)要筛选出英语成绩最高的前3名学生,可点击“英语成绩”这格的下拉箭头,选择“前10个……”,出现一个对话框,输入3,就显示出三位英语得分最高的同学。

(3)要筛选出4门成绩都大于70分的学生,需要使用“高级筛选”命令。

使用高级筛选时,必须建立条件区域。

这时需要在表格以外的地方制作条件区域。

现将第一行(标志名称)复制到如A11,分别在4门课程成绩名称对应的下方键入“>70”,然后在数据菜单上选择“筛选”中的“高级筛选”,出现对话框,在“列表区域”中,点击有红色箭头的图标,然后用鼠标左键点住A1不放,向右下方拉动,直到E9,这时表格就在一个闪烁的框中。

《应用统计学》课程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课程实验报告

20 - 20 学年第学期《应用统计学》课程上机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实验学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上机操作一:数据的图表展示和概括性度量(4学时)一、上机目的、要求:熟练掌握EXCEL在数据处理中的基本操作,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组、绘出相应的图表,计算各种描述统计量,说明分布特征。

输出结果打印附后二、上机内容(本次上机以统计学教材P66-72和P94-98的习题为例):1.以P40 例3.2的数据绘制透视表。

2.将P66-72——3.1、3.2、3.3、3.5、3.6、3.8、3.13、3.14按要求分组、作图。

3. 将P94-98——对4.2、4.3、4.11、4.12的数据进行运用“描述统计”输出表格,说明分布特征。

三、上机步骤:1(例3.2)2(习题3.1)3(习题3.2)4(习题3.3)5(习题3.5)(1)(2)6(习题3.6)7(习题3.8)8(习题3.13)9(习题3.14)10(习题4.2)11(习题4.3)12(习题4.11)13(习题4.12)三、上机总结(上机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心得、体会等等):上机操作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4学时)一、上机目的、要求:熟练掌握EXCEL在数据处理中的基本操作,运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检验显著性水平,绘出相关图形。

输出结果打印附后。

二、上机内容(本次上机以统计学教材P259-262、P292-296、P314-319和P348-353的习题为例):1. 将P259-262——10.2、10.3、10.8、10.9、10.10、10.11、10.12按要求作图分析。

2. 将P292-296——11.1、11.5、11.6、11.7、11.8按要求作图、分析。

3. 将P314-319——12.1、12.4、12.5、12.6、12.8、12.9按要求作图分析。

4. 将P348-353——13.1、13.3、13.4、13.5、13.7按要求作图、分析。

应用统计学实验

应用统计学实验

实验二均值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SPSS进行均值假设检验的方法,完成单样本t检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熟练使用SPSS统计表格中的概率P值判断原假设是否成立。

掌握使用SPSS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熟悉SPSS的相关分析,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构造回归模型,采用SPSS完成回归分析。

(本次实验4学时)二、实验步骤及要求(1)打开实验二数据中的“01单个样本t检验.sav”数据文件,找到自己学号最后两位对应的数据行,将该行数据删去,例如学号后两位为08,则把SPSS 数据文件第8行数据删去(以下方法相同)。

设计假设H0、H1,检验灯泡的平均寿命是否为3800小时。

用SPSS单样本t检验输出统计结果,用三种方法判断原假设是否成立。

【作出假设,单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格复制到实验报告中,并对该表格作出分析说明】(2)打开实验二数据中的“02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sav”数据文件,找到自己学号最后两位对应的数据行,将该行数据删去。

设计假设H0、H1,用SPSS 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这两个班的统计学学习情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输出统计结果,判断原假设是否成立。

【作出假设,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格复制到实验报告中,并对该表格作出分析说明】(3)打开实验二数据中的“03配对样本t检验.sav”数据文件,找到自己学号最后两位对应的数据行,将该行数据删去。

设计假设H0、H1,用SPSS配对样本t检验判断喝茶前体重和喝茶后体重是否有显著差别,输出统计结果,判断原假设是否成立。

【作出假设,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格复制到实验报告中,并对该表格作出分析说明】(4)打开实验二数据中的“04单因素方差分析.sav”数据文件,找到自己学号最后两位对应的数据行,将该行数据删去。

设计假设H0、H1,用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商品颜色的不同对销量是否有显著影响,输出统计结果,判断原假设是否成立,完成多重比较分析。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用Excell抽样一、实验题目某车间现有同型号的车床120部,检察员从中随机抽取由12部车床构成一个样本。

请拟定抽样方式,确定样本单位。

二、实验步骤第一步:给车床编号从1到120依次给每部车床编号。

第二步:选定抽样方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第三步:使用Excell抽样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Excell;2、依次将车床编号输入到单元格区域$A$1:$L$12的不同单元格中;3、单击“工具”菜单;4、选择“数据分析”选项,然后从“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抽样”;5、单击“确定”,弹出抽样对话框;6、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产品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7、在“抽样方法”项下选择“随机”,在“样本数”框中输入12;8、在“输出选项”下选择“输出区域”,在“输出区域”框中输入$A$14;9、单击“确定”,得到抽样结果。

三、实验结果用Excell从该120部车床中随机抽出的一个样本中各单位的编号依次为:797113417281215473881684实验二用Excell画直方图一、实验题目某工厂的劳资部门为了研究该厂工人工人的收入情况,首先收集了30名工人的工作资料,下面为工资数值。

530 535 490 420 480 475420 495 485 620 525 530550 470 515 530 535 555455 595 530 505 600 505550 435 425 530 525 610二、实验步骤第一步:在工具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选项,从其对话框的分析工具列表中选择直方图,打开直方图对话框;第二步:在输入区域输入$A$2:$F$6,在接收区域输入$D$9:$D$15;第三步:选择输出选项,可选择输入区域、新工作表组或新工作薄;第四步:选择图表输出,可以得到直方图;选择累计百分率,系统将在直方图上添加累积频率折线;选择柏拉图,可得到按降序排列的直方图;第五步:按确定按钮,可得输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方差分析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单样本T检验的方法和思想,要能够应用这种方法对一组观测数据的
均值和总体均值进行统计假设检验。

2.能够解释T检验的输出结果中各个统计量的统计含义和实际意义。

3.熟练使用SPSS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过程对两个或多个独立样本的均值是否有差异
进行假设检验,根据方差齐性的levene检验的结果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做出
综合判断和解释。

【实验内容】
⒈使用某种新测量方法测量水域水样中的caco3的含量的观测值样本数据。

其中11个观测样本表示11次重复测定,每一个观测值表示水样中的caco3含量的观测值。

假定该水域的caco3含量真值已知为20.7mg/L,请检验新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数据均值是否偏高,从而评价该测量方法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使用某医学调查机构测得的某克山病区11例急性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成年人的血磷值(X,mg%),group变量表示样本所属的组别,患病者组别为“1”,健康人的值为“2”.本次实验通过方差分析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3.根据一组临床试验资料,该试验以84例接受心血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患者急性肾衰,为病例组;42例未患急性肾衰,为对照组。

试对数据中的变量“los(住院天数)”按有无急性肾衰,以分组变量“ type(病例/对照)”进行分析。

4.从某厂第一季度生产的两批同型号的电子元件中分别抽取了15个和20个样品测量电阻,以判断各批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

按质量规定合格元件额定电阻为0.14欧姆。

根据这两批元件抽检的样本的电阻测量值,用T检验过程检验,这两批产品是否合乎质量要求。

(选做)
【实验数据】
⒈shuiyang.sav
2. keshanbing.sav
3.kidney.sav
4.数据如下
样品电阻测量值
【实验步骤】
练习1
⒈在SPSS中选“文件”-“打开”-“数据”命令,选择文件“shuiyang.sav”,在SPSS中打开数据。

⒉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在弹出的“单样本T检验”对话框中,将“caco3”变量选入“检验变量”的框。

注意“检验变量”框下面的检验值,在该文本框中填入“20.7”。

⒊单击“选项”按钮,打开“单样本T检验:选项”对话框,置信区间百分比定义为95%。

⒋将运行结果截图,并写出实验结论。

练习2
⒈打开“keshanbing.sav”文件;
⒉选择“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血磷值”,将“group”选入分组变量。

⒊单击“定义组”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定组1的值为“1”,即患者组,组2的值为“2”,即健康人组。

⒋选择“继续”,回到“独立样本T检验”对话框,“确定”后结束。

⒌截图并说明“方差齐性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结果。

6.写出你的分析结论。

练习3
1.选择“分析-描述统计-探索”,进入“探索分析”对话框,选择因变量los,因子变量type.
2.在“统计量”中设置置信区间为95%,并选百分位数作为输出结果。

3.在图中选择按因子水平分组,并输出直方图。

4.在选项中缺失值“按列表排除个案”。

5.对输出结果截图,并完成分析。

练习4步骤由自己设计完成。

【实验结果】
请大家将各练习实验结果截图,并针对截图写一段话作为分析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