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残雪创作及其他现代派诗歌
作家残雪的作品
作家残雪的作品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作家残雪简介
2.作家残雪的主要作品
3.作家残雪的作品特点
4.作家残雪的影响与评价
正文
1.作家残雪简介
残雪,原名邓小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3 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被誉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
2.作家残雪的主要作品
残雪自 1970 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其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黄帝的孙子》、《赤彤丹朱》、《苍老的浮云》等;中短篇小说集《山上的小屋》、《河之女》等;散文集《我的西域,你的东方》、《残雪散文》等。
3.作家残雪的作品特点
残雪的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独特的女性视角:她的作品多从女性角度出发,细腻描绘女性在家庭、社会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展现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中的复杂心理。
(2)深厚的文化底蕴:残雪的作品富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了中西文化、古典与现代文化的精髓,展现出一种开阔的文化视野。
(3)诗意的语言风格:残雪的语言具有诗意特质,既具有古典文学
的优美韵味,又有现代文学的创新表达,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4.作家残雪的影响与评价
残雪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如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
她的创作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同时,残雪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国际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
残雪,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卡夫卡” ,她有哪些作品?
残雪,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卡夫卡”,
她有哪些作品?
残雪,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卡夫卡”,她有很多作品,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等。
残雪,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普通大众,认识她的人,真的不多。
但,在国外,她有非常煊赫的名声,有“中国的卡夫卡”之称,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这个世界的文学界,能冠以“卡夫卡”之称的人不多。
卡夫卡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在西方有崇高的地位,就像武侠小说的金庸,卡夫卡是西方文学界的盟主。
残雪,原名邓小华,女,湖南人。
她的经历很传奇,工人、裁缝,是她曾经的身份,现在,她是中国最著名的作家,目前无人不知。
她的作品,很多都翻译成外文,是中国作品翻译成外文最多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甚至成为世界知名高校的教材。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她到目前为止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最初发表于1985年的《人民文学》。
这部小说,没有时间没有背景,人物也只是一个符号,里面主要是对话。
这小说跟绝大多数的小说都不同,很有自己的特性。
小说解构了人类的家庭,——在很多人眼中,家庭是美好的——在残雪的笔下,家庭,是人性之恶形成的地方。
在大众挖掘家庭之美是,残雪更加蛀牙挖掘家庭恶的一面,以及其中的根源。
残雪与《山上的小屋》
而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变形,《山上的小屋》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表述。如“抽 屉永生永世也清理不好”,象征着人生的杂乱无章和难以把握; “父亲每夜在井中 打捞又打捞不着什么”,象征着人劳碌无为而又不得不为;“满屋乱飞的天牛”,象 征着人生的困扰而又难以驱赶„„小说表现的人在痛苦中挣扎而又无法摆脱痛苦的人 生体验,正是西方现代主义对人的一种哲学认识。作品中也可见作者的哲学思考。反 理性的西方现代哲学影响了当时中国知识文艺分子的精神、心理、知识取向等各个方 面。
文革之后,西方现代文化与现代主义文学思 潮涌入。 “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作家缺乏50年代作 家的自信与乐观,他们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亲近并 不局限于新的表现形式的探索,更多的体现在对 显示的抗争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与追求。 残雪的小说最决绝的体现绝望、孤独和非理 性倾向,十多年来始终坚持自己的叙事风格,将 现代主义语言艺术与中国的生存状况结合起来。
作者 :残雪,原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
1966年小学毕业后失学,当过 “赤脚医生”、工 人、代课教师,开过裁缝店。1985年开始发表作 品,以小说为主,至今已有300万字。于《人民文 学》1985年第8期的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是其 代表作。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 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 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她被视为先锋派 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关注女性内心的状态为特征。 她的作品深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具有浓厚 “先锋”色彩。作品常以朦胧晦涩、离奇可怖的审 美意象传递对人性丑恶、人际隔漠冷酷的认识 。 近年来残雪写了不少关于西方经典文学的评论, 她以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创作观念和体 会,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 对卡夫卡、博尔赫斯、歌德、莎士比亚、但丁等经 典作家做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
残雪作品《山上的小屋》赏析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初读感受(梦境,梦魇,怪诞,异化,丑陋的环境, 与《狂人日记》)
结合时代背景(意象,文革,文革遗毒) 审美体验 先锋小说 拓展:残雪与卡夫卡
f.母亲一直在打主意要弄断我的胳膊
g.灯泡忽然坏了,母亲在隔壁房里冷笑
———《—山—上—的—小—屋—》—
意象:
山———一堵墙,分隔的作用 山上——相对山下,与现实间的距离 小屋——牢笼,被隔离的理想的的高地 小洞——窥伺者 抽屉——我的头脑、思绪,个人的意志,精神世界 白光——希望
丑陋怪诞的环境:
———《—山—上—的—小—屋—》—
①人:
a.有那么多的小偷在我这栋房子周围徘徊
b.窗子上被人用手指捅出数不清的洞眼
c.她一边脸上的肉在可笑地惊跳(母亲)
d.目光直勾勾的,左边的那只眼 变成了绿色(妹妹)
e.我感觉到那是一只熟悉的狼眼(父亲)
②物: a.许多大老鼠在风中狂奔。 b.窗玻璃沾着密密麻麻的蝇屎。 c.一大群天牛从窗口飞进来,撞在墙上,落得满地皆是。 d.母亲太阳穴爬着一条圆鼓鼓的蚯蚓。
丑陋怪诞的环境:
———《—山—上—的—小—屋—》—
③事:
a.我心里很乱,因为抽屉里的一些东西遗失了。母亲假装 什么也不知道,垂着眼。
b.她正恶 狠狠地盯着我的后脑勺
c.原来父亲每天夜里变为狼群中的一只,绕着这栋房子奔 跑,发出凄厉的嗥叫
d.我的胃里面结出了小小的冰块
e.母亲从门边伸进来墨绿色的小脸,嗡嗡地说话:“我做 了一个很下流 的梦,到现在背上还流冷汗。”
作家残雪的作品
作家残雪的作品
【实用版】
目录
1.作家残雪简介
2.作家残雪的作品特点
3.作家残雪的代表作品
4.作家残雪作品的影响和评价
正文
1.作家残雪简介
残雪,原名邓小华,湖南耒阳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85 年开始发表作品,其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评论等多个领域。
残雪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誉为“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2.作家残雪的作品特点
残雪的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现实主义风格:残雪的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出真实、生动的生活画卷。
(2)哲理思考:残雪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探讨人生、人性、道德等诸多问题,使读者在欣赏文学的同时,也能得到思想的启示。
(3)创新性:残雪在文学创作中,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3.作家残雪的代表作品
残雪的代表作品有:
(1)《黄帝的孙子》:该小说讲述了一位历史学家在追寻黄帝后裔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纷繁。
(2)《突围》:这部作品以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为切入点,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体现了残雪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3)《赤彤丹朱》:该小说通过描述一位女画家的生活经历,探讨了艺术、生活、人性等诸多问题,是残雪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
4.作家残雪作品的影响和评价
残雪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其作品不仅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而且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残雪与相关《山上的小屋》
对人性的启示
尽管残雪的作品中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弱点, 但她也通过对美好人性的描绘和赞美,为人 们提供了对人性的启示。她呼吁人们关注人 性的美好和善良,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尊严, 从而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和升华。
对后世的启示与意义
对文学创新的启示
残雪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 想内涵,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她敢于打破传统文学的束缚和规范,勇于 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表达方式,为后世作家 树立了文学创新的典范。
对人性拯救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问题日益严 重。残雪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批 判,提醒人们关注人性的拯救和重建问题。 她的作品呼吁人们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尊严, 关注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从而实现对人性的 拯救和升华。这对于后世人们思考如何面对
和解决人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6
结论与展望
对孤独与绝望的描绘
残雪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孤独、绝望等主题。在《山上的小屋》中,这种孤独和绝望不仅体现在主人公 身上,也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始终,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03
《山上的小屋》中的意象解 读
意象的构成与特点
荒诞与超现实
作品通过描绘荒诞不经、超越现实的场景和事物, 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意象世界。
02
深入研究作品内涵
残雪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
一步挖掘其作品中的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的内涵,以更全面地理解
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
03
关注残雪的新作动态
残雪作为一位活跃的作家,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关注和研究她的新作
动态,可以及时了解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的变化和发展,为未来的研究
社会背景
快速了解残雪的30部文学作品,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快速了解残雪的30部文学作品,看这篇文章就够了!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
1985年1月残雪首次发表小说,至今已有六百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多的中国女作家,她的小说选入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被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1、《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图景》这是残雪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
这是残雪最容易读懂的一本书,也可以说这是理解残雪作品最好的入门书。
因为这是一篇篇散文组成,散文内容全部是写残雪自己的经历。
残雪运用风格独特的写法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可以亲切感受的作家童年内心世界和作家童年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些文字不像她的小说那样难以理解,而是在思辨中进入回忆的片断,回到童年时光。
我们感受到残雪小时候的善于幻想和倔强直接影响到成年后残雪的创作。
这部残雪的精神自传是通往残雪艺术世界的钥匙。
2、《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这本书是残雪访谈录,残雪自己表达自己的一本书,我们往往能够通过这样的文字了解到一个作家的心路历程。
这本书是走进残雪艺术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
这本书主要包括残雪近年来的主要访谈,包括日野启三、近藤直子、彭国梁、施叔青、林丹娅以及亚洲周刊等众多媒体的访谈。
这些构成了残雪另一种声音。
通过阅读残雪访谈录,我们仿佛在聆听残雪自己的心声。
3、《山上的小屋》这是残雪短篇小说全集之一,这是第一本。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残雪第一部作品。
本书收集的是从残雪第一篇发表的作品开始的四十多部短篇小说。
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残雪是怎么走向她独一无二的文学创作的。
她的先锋文学风格形成也有一个大致的脉络。
残雪四十年如一日的风格,在残雪最开始的写作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形成了。
读这本书,能够了解残雪文学是如何开始的。
4、《传说中的宝藏》这是残雪短篇小说全集之一,这是第二本。
残雪
二、残雪 (一)创作简介: 当代作家,曾经被视 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 其作品以关注女性内心 的状态为特征,以后的 林白、陈染等都在一定 程度上受到她的影响。
Thursday, December 19, 2013
1
•
残雪体验独异,思想前瞻,天马行空,一贯 以潜意识写作著称,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特 殊的作家,近年来残雪为了更好地深入探索人性, 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以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独辟 蹊径,用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 博尔赫斯、歌德、莎士比亚、但丁等经典作家做 出了全新的、东方人的阐释和描述。 • 短篇:《山上的小屋》《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 情》《天堂里的对话》《天窗》; 中篇:有《黄 泥街》《苍老的浮云》。
• 父亲:幕后真正的操纵者。
• 对“我”的阻挠则比较间接,他不 像妈妈那样直接采取措施,而是借妈妈 的手来破坏“我”的个人世界。 文中提到的几个人: 房子周围的小偷;反锁在小屋里的人; 镜子里那个人;在井边捣鬼的人;蹲在 屋顶里面的人;在山上的小屋里呻吟的 人。
8
• 三是对周围环境的臆想。
• •
Thursday, December 19, 2013
Thursday, December 19, 2013
2
• (二)残雪小说创作特色: • 残雪说:“我把自己的小说叫做‘描写本质的小
说’。形象是内部的,与外部的表现是有区别的。里边 的形象是怎样的,按照它来写作。出发点与其他的小说 拉开距离,所以,一般人看了会有陌生感,行为、行动, 思维的方式、讲话的语气,全是相反的;我所写的小说 是幻想的文学,所有里边的东西都是道具。要有道具、 有幻想,那是为了看自己,我们是看不到自己的,只能 通过镜子,写完小说后,自己也成为一个读者,反复对 照作品内容进行反省,现代社会的女性,不管是否从事 文学创作,都应该不断地批判自己,反手,而是影响我的 精神和意识,或者根本就是我的精神和意识产生 的幻觉。他们也许存在于现实中,也许只是我的 冥想。不管怎么样,他们是那样真切的“存在” 于“我的周围”。 • 社会现实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其中, 自然受其干扰。 • 2、建构了一个荒诞、变形、梦魇般的世界 • 在这个世界里,人,是孤独的,痛苦的,人与 人之间互相戒备、仇视。
残雪现代诗歌10首
残雪现代诗歌10首1帽子从不看天气就喜欢戴一顶高帽子也不管是捡来的或者纸糊的总在人前人后显摆着那怕是一顶绿帽子2玄奘一个人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一个人从唐朝出发走过宋、元、明、清一个人从一本经书里出发在无数人的心中打坐3冬天鸡叫了一声阳光就从捂热的被窝里爬起来弯腰在雪地里捡拾棉花一袋一袋背回去晒在天边让风慢慢吹干4诗歌奖一个又一个奖改头换面就像皇帝的新装那光溜溜的身子骗不了一个三岁的孩子5*一条蛤蟆*穿一件红马*翘着尾巴从眼前大摇大摆地走过仿佛跟着一个大人物6清晨几声汽笛撬开黎明的木栓风踩着打滑的路面小心行走阳光刚一出门就摔了一跤梅花守着泛绿的枝条眼晴红肿大雁塔顶一头雾水伸了一下懒腰地铁伸手摆好每一枚棋子7残雪雪动用先头分队抄捷径偷袭了昨夜的梦阳光撩开黎明的盖头秦岭露出一脸的白癜风8扫雪接连下了几天老话说各扫门前雪被城市的高楼吊在半空别说一片雪了很多事情我觉得连门都没有9夜晚一场雪颠倒了黑白弄得一只公鸡一遍一遍地叫着梦像一只老鼠躲在墙洞里不敢露头10雪还在下雪还在下气温顺着街旁的电杆滑入黄昏夜踩着泥泞被几句梦话缠紧晚点的大巴把回家的心情撂在半路。
中国作家残雪的作品
中国作家残雪的作品她的作品充满了一种奇幻而又深邃的力量。
你要是读她的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自己从未涉足过的奇异梦境。
她笔下的世界,和我们日常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样。
比如说,在她的故事里,房子可能不再是那个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住所,而是有着自己的生命,仿佛会呼吸,墙壁可能会渗出一些奇怪的液体,地板也许会像波浪一样起伏。
这种描写初读的时候会觉得特别荒诞,可要是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就会发现这背后有着很多对人性、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世界的独特思考。
她的文字风格很独特,不追求那种华丽的辞藻堆砌。
就像一个邻家大姐在跟你唠家常一样,朴实地讲述着那些离奇的故事。
她不会故意用一些生僻的词语来显示自己的高深,但是她的语言却有着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就像是一种无形的丝线串联起来,让你不知不觉就跟着她的思路走下去了。
残雪的作品中,人物也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者完美的形象。
她写的人物可能就是街边的一个小商贩,或者是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在胡同里溜达的老头儿。
这些人物看似普通,却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们可能在某个瞬间会突然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比如突然对着天空大喊,或者莫名其妙地开始奔跑。
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是残雪对人性中隐藏的那部分东西的挖掘。
我觉得她就像是一个文学世界里的探险家。
她总是勇敢地去探索那些我们平时忽略或者不敢去触碰的领域。
她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不一定要遵循传统的套路,不一定要按照大众所期望的方式去讲故事。
她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文学的天地里开辟出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独特领地。
很多人可能一开始读她的作品会觉得有点吃力,觉得难以理解。
但是只要你坚持读下去,就像是和她成为了朋友一样,慢慢地就能够理解她的想法,感受到她作品中的魅力。
她的作品就像是一瓶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每一次读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
残雪诗歌——精选推荐
残雪诗歌残雪诗歌
失魂落魄的痛伤
引我⾛进残雪的荒原
以孤寂和逃避
抚慰内⼼深处的创⾯
狂风撕破的雪的洁⽩
⽥野便如此破⾐烂衫
追忆春的繁花似锦
夏的浓绿光艳
秋的⽠果飘⾹
冬的银装素颜
⼼灵越发像残雪
驳驳斑斑
残雪的魂魄铺天盖地
我的思绪意马⼼猿
史铁⽣的病体架在轮椅上
沉重地碾压地坛公园
雪芹的⼀纸荒唐⾔
写尽红楼⼥⼉的⾟酸
形容枯槁的阿炳的⼀把⼆胡
诉说着⼈⽣的悲苦与哀怨
低沉哀怨的曲调
响起在⽆锡的⼆泉
西域古道上的'⼀匹瘦马
驮载着元曲⼩令的⾟酸
断臂的维纳斯
轻歌曼舞在我的眼前
残雪幻化的慰藉
抚平我⼗之⼋九的⼼安
华丽转⾝的背后
⼜留下坦荡的⾜迹串串。
残雪作品《山上的小屋》赏析
残雪作品《山上的小屋》赏析残雪作品《山上的小屋》赏析残雪的小说是文革后文学创作中非常独特的存在。
她用变异的感觉展示了一个荒诞、变形、梦魇般的世界,阴郁、晦涩、恐惧、焦虑、窥探和变态的人物心理及人性丑恶的相互仇视与倾轧,在她的作品中纠缠在一起,不仅写出了人类生存的悲剧,而且写出了人的某种本质性的丑陋特点。
残雪小说的这一特点与西方现代荒诞小说似乎很接近,但其传达出的生命本体的苦痛、涌动出来的对生存的深刻绝望和绝望边缘的呐喊和挣扎,绝不仅仅是对西方现代荒诞小说的简单模拟,而是与她所生存的现实、所经历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现实中所叙述的场赴常常使我们想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人都可能被窥视与告密,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为了保存自己而不惜出卖别人,就是家庭亲人之也互相设防,自私、无情……,当残雪把生存的荒诞体验和绝望感受落实于具体的时空背景下时,她对于人性丑恶于残酷的揭示就具有了一种强烈的现实战斗精神,就有了试图改变这种处境的社会性使命。
一种抗争现实残酷、人性丑陋的生命之光就燃烧于她的作品中,于绝望中保持生命的存在,于虚无悲观中渴望天堂的美丽。
残雪的小说总体上给人一种噩梦般的印象,《山上的小屋》尤其如此,它通过叙述者怪异的感官体验描绘出一个怪异的世界。
叙述者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隐密的威胁,她周围的事物都不可理喻,特别是她的亲人也都显出邪恶的面目:“父亲每天夜里变为狼群中的一只,绕着这栋房子奔跑,发出凄厉的嗥叫。
可以说叙述者在如此恐怖的环境中也已失去了正常的理性和感受力,或者是她失去了后者才生发出种种奇异的体验,但她显然也正是被这环境所捆绑的一个分子。
事实上,由于叙述与人物处在同一视界,让人难以区分是“我”的感觉出了问题还是生存环境就是如此,总之,小说把内心体验的阴暗面极端化地表现出来,显示出对于人性观察近乎残酷和阴鸷的透视力。
然而作品里还写到了叙述者想象中的一所“山上的小屋”,这似乎在暗示着在她与那个不知名的人之间有着某种潜在的相知,这使她一次次走上山去,企图寻找这种相知的痕迹,也企图走出这噩梦的体验。
残雪:灵感之源
残雪:灵感之源作者:残雪残雪说:“我喜欢哲学源于内心动力,我十五六岁就读完了《资本论》,那时还是个小孩子,还读不太懂什么,但这是一种训练,让我学会了哲学的思考方式。
读哲学很难,也很痛苦。
二十多年来,我几乎与外界隔绝,和家人往来都很少,和文学圈更是毫无往来。
只有屏蔽了外界的影响,才能深入挖掘内心中黑暗的矿藏。
当然,我每天都上网,间接了解外部世界,因为我对世俗生活感兴趣,但不愿受事务性的东西打扰。
上世纪80年代时,写先锋文学的人很多,坚持到今天的,只有我一个人。
因为他们吃不了苦,所以半途而废了。
写先锋小说必须耐得住寂寞,每天都要写。
看到别的地方有诱惑,便转过去了,再想回来就不容易了。
我也能放低自己,去写那些赚钱的东西,或者写写故事之类,但我不愿这么做,因为不过瘾,我的个性就是这样。
不想别人,放松一下也能过瘾。
我们这一拨人已经过去了,只能看年轻人今后会不会写先锋文学了,这没办法,只能等。
文学的时间不能按一二十年来计算,也可能是50年,也可能是上百年。
俄罗斯文学曾经那么辉煌,这几十年来就没什么好东西了。
不过别着急,再过一些年,它总会慢慢起来的,历史就是这样的。
年轻人在为物质而努力,自然会有这种想法,但人类终究会回头。
再过30年,物质丰富了,就像今天日本一样,有个年轻人继承了父辈遗产,一下就是两三套房,他还要奋斗吗?他该为什么而活着呢?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就在汽车里搞点白炭,自杀了。
这一天早晚会到来,富裕了,人反而没生命力了,不愿活了,觉得活着太累。
如今中国也有不少年轻人,不愿结婚、生孩子,想快点走完这一辈子,但他们总会回头。
人类都是如此,只有得到一个狠狠的教训,他才会改变。
到那时,他会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就会来看我的小说了。
”正文扮演一个人,如果他想完完全全地体会另外一个人的感觉,那实际上就相当于在不知不觉地扮演那人了——演员进入角色。
扮演是同情的高级阶段,既需要激情也需要想象力。
我在很小的时候曾无数次试图体会父亲的心脏病给他带来的痛苦。
残雪的现代诗
残雪的现代诗
以下是残雪的现代诗:
《风景中的普通》
风景中的普通
在清晨的雾里,
我看见了草叶间,
一颗晶莹的露珠。
阳光下,
它闪闪发光,
像一枚,
孤独的宝石。
但它更像,
一个普通的生命,
在宁静中,
独自承受着重量。
这首诗描绘了风景中的一颗露珠,将其比喻为孤独的宝石,暗示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
同时,通过描述露珠在阳光下的晶莹剔透,表达了生命的普通和渺小。
诗人残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出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
总结来说,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赞美和感慨。
《山上的小屋》
2、“清理抽屉”
❖ a.上山看小屋是理想,而在家里清理抽屉是 现实的努力,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 b.隐喻: ❖ (a)重建秩序和正常理性,“我每天都在家中
清理抽屉”——狂人思维:将某一处弄得整 洁有序是治理整个环境的起点。 ❖ (b)韧性执着对抗现实:
(三)作品消解了虚幻的理想, 直面抗争无望的尴尬,从而展示 了生存的焦灼、无奈和绝望。
逆姿态。
1、“山上的小屋”:中心意象、 理想的象征
❖①原因: ❖②内蕴
❖ a.对抗现实的存在:
❖ b.自我理想的对象化:他
❖ (a)囚禁围困者:“被反锁在小屋里。”
❖ (b)思索者:“他的眼眶下也有两大团紫晕, 那是熬夜的结果”。
❖ (c)反叛者:“暴怒地撞着木板门,声音一直 持续到天亮。”
❖山上的人和山下的人都让人想到 鲁迅笔下的狂人。
习惯(如生编故事、半夜赶鬼、 以唾沫代药替孩子们搽伤痛 等),对 残雪性格的形成影响
很大。残雪从小敏感、瘦弱、 神经气质,短跑成绩和倔强执 拗 在学校都很有名。
❖ 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 1970年进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 工。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1978年结婚, 丈夫是回城知青,在乡下 自学成木匠。1980年残雪退 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残雪自小喜 欢 文学,追求精神自由。
❖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女作家之一,
❖ 《饲养毒蛇的小孩》、《阿娥》、《苍老的浮云》、 《长发的遭遇》、《五香街》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 响。
创作上的探索
❖ 她的作品深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 具有浓厚“先锋”色彩。作品常以朦胧 晦涩、离奇可怖的审美意象传递对人性 丑恶、人际隔漠冷酷的体认。
灵魂与诗性的写作——论残雪的先锋性的开题报告
灵魂与诗性的写作——论残雪的先锋性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残雪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引领了中国诗歌的先锋潮流。
残雪的作品中充满了灵魂和诗性,这是他写作的重要特征。
本文旨在通过对残雪先锋性的探究,分析其灵魂与诗性的写作方式,从而深入了解残雪的文学思想和写作特点。
二、选题意义残雪的作品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珍贵财富,他的先锋性在当时是非常突出的。
同时,残雪的写作风格直接体现了其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残雪的先锋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的文学环境和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拓展我们对中国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主要关注残雪的先锋性,并重点探究其灵魂和诗性的写作方式。
通过对残雪的诗歌进行分析,探讨其作品中体现的诗意和哲思,并深入剖析灵魂与诗性在其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其作品整体风格的影响。
研究方法将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残雪的诗歌作品和时代背景,从而探讨其先锋性的成因和发展趋势。
四、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本文旨在全面探究残雪的先锋性,深入分析其灵魂与诗性的写作方式,并通过比较分析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残雪的文学思想和写作特点。
预期成果包括:对残雪先锋性的全面解读,对于灵魂与诗性的写作方式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和当时的文学环境有着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五、论文框架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等。
第二部分:残雪先锋性的观察与解读本部分将通过选取代表性的残雪诗歌,分析其先锋性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其与当时文学环境的关系。
第三部分:灵魂与诗性的写作方式本部分将深入解析残雪诗歌中灵魂和诗性的表现方式,探讨其对于作品风格的影响,以及对其文学思想的启示。
第四部分:总结与展望本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对残雪的先锋性、灵魂与诗性的写作方式以及其对于中国诗歌的意义进行展望,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残雪短篇二则
1文学女王的崛起戴姨从小酷爱文学书籍。
但在很长的时期内,她并没有机会从事文学工作。
青年时代的戴姨一直在大群的书贩子里头拼搏。
她什么书都卖: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家庭医疗手册,励志手册,科普丛书,音乐入门等等等等。
戴姨在买卖方面虽不十分善于钻营,但也顽强灵活。
懂得世事人情。
她在书业干了十来年之后便积累起了一笔可观的资金。
事情的开端有点不可捉摸。
起先是在她的批发点后面那间没有窗户的小房间里,已经过了青春期的戴姨同几位朋友坐在一块讨论文学。
那种讨论并不热烈,不如说更多的是迷惘,因为这些人都已经历了世间的沧桑,不会再轻易地爆发出热烈的情感了。
但文学始终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令他们难舍难分,既惆怅,又跃跃欲试。
他们都原名邓小华,原籍湖南耒阳,1953年生于长沙,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有六百多万字,她的实验小说和文学评论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山上的小屋》,中篇《黄泥街》 《苍老的浮云》 《痕》 《民工团》,长篇《五香街》 《最后的情人》 《新世纪爱情故事》等。
这些小说都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出版了。
文/残 雪残 雪残雪短篇二则. All Rights Reserved.是些老练的读者,聚会从不定期到定期举行,人数也从五六个人发展到二三十个人。
这期间戴姨开始尝试经营一些文学书籍。
她按自己的品味挑选书籍,经营的数量比较小,基本上不赚钱只能勉强保本。
她将这种买卖看作自己的一种爱好。
渐渐地,她的这个小买卖的名气就在书业内传开了。
她的进书的渠道很快就扩展到了国界以外。
而在国内,高层次的文学读者都知道戴姨其人,知道她的店里能提供最前沿的文学书籍,这些书籍有着最纯正的品味,挑战着每一位读者的智慧。
当然,高层次的文学读者并不多,一般来说,一个省也就那么两三个。
人到中年的戴姨觉得自己开始焕发青春了,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她的小买卖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她已经不再单纯地是做买卖,她将自己看作传播文学的使者,呕心沥血地进行这方面的钻营——直到这时她才发现自己非常善于钻营。
《山上的小屋》赏析
《山上的小屋》 ——————————
丑陋怪诞的环境:
①人:
a.有那么多的小偷在我这栋房子周围徘徊
b.窗子上被人用手指捅出数不清的洞眼 c.她一边脸上的肉在可笑地惊跳(母亲)
d.目光直勾勾的,左边的那只眼 变成了绿色(妹妹)
e.我感觉到那是一只熟悉的狼眼(父亲) ②物:
人”的本质。
《山上的小屋》,“文革”的背景,对特殊年代中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性压抑和扭曲的讽喻。
《山上的小屋》 ——————————
文章将独特的内心体验、怪异的梦幻内容转化为现实
场景加以外化,创造了一个疏离日常经验的陌生的审 美世界,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心理震撼。 作者使用了没有逻辑且大幅跳动的叙述,给人造成一 种断裂感,而交错渗透的时空自由转变,无疑是对形 式美的最大颠覆,这是跨越真实的现实图景被撕裂, 来批露社会的晦暗方面,尤其突出的是人性饥渴下的 怪诞视觉,这体现出超越现实的现代主义意识。
《山上的小屋》 ——————————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
初读感受(梦境,梦魇,怪诞,异化,丑陋的环境,
与《狂人日记》) 结合时代背景(意象,文革,文革遗毒) 审美体验 先锋小说 拓展:残雪与卡夫卡
《山上的小屋》 ——————————
意象:
山———一堵墙,分隔的作用
山上——相对山下,与现实间的距离 小屋——牢笼,被隔离的理想的的高地
小洞——窥伺者
抽屉——我的头脑、思绪,个人的意志,精神世界 白光——希望
《山上的小屋》 ——————————
残雪小说赏析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小说的现代主义艺术 小说的现代主义艺术 分析:
• 1)对人类灵魂的深层挖掘。 )对人类灵魂的深层挖掘。
• 残雪所营造的心理世界,是对人类精 残雪所营造的心理世界, 神欲望的无意识层次的深层发掘, 神欲望的无意识层次的深层发掘,展 示的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人性的丑 丑恶和缺陷, 陋、丑恶和缺陷,关注的是现代社会 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对 冷漠、嫉妒、敌意。 立、冷漠、嫉妒、敌意。
二、 作者及创作简介:
• 残雪(1953—)原名邓小华。原籍湖南耒阳,生于湖南长 沙市。1957年父母被打成右派,并下放劳动,残雪从小由 外祖母抚养。1966年小学毕业时正逢文革开始,遂辍学。 1970年在长沙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十年间先后做过钳工、 车工、装配工。1978年结婚。1980年夫妇二人开办缝纫 店,80年代初开始尝试写作。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山 上的小屋》〔《人民文学》1985年第8期〕,引起广泛注 意。残雪出版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雾》、《公牛》、 《旷野里》、《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种在走 廊上的苹果》,中篇小说《苍老的浮云》、《黄泥街》, 长篇小说《突围表演》、《爱情魔方》等。
• ⑶、“先锋派”的表现技巧 先锋派”的表现技巧: • ①在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 联想,意象,通感和知觉化,以挖掘人物 的内心奥秘和意识的流动。 • ②重视“叙述”和语言形式探索,让不相 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 点。 • ⑷、先锋派的形式主义实验曲高和寡。89 年后,趋于衰落,出现了集体讲述“历史 颓败”故事的趋势。
• 创作特点:
• 残雪的作品深受西方现代派文学 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先锋”色 彩。其作品常以朦胧晦涩、离奇 可怖的审美意象传递对人性丑恶、 人际隔漠冷酷的体认。《山上的 小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子的遗物
“麦地”和“麦子”是海子诗歌中屡屡出现 的意象。有评论家认为,海子诗歌中除了 “麦子”、“麦田”意象外,还有另一类意 象,即太阳(阳光)、月亮(月光)。前一 类是物质的生存的,后一类是精神的、艺术 的。这两类意象的相互碰撞,精神和物质的 对抗,构成海子诗歌的基本主题:“歌唱生 命的痛苦,令人灵魂战抖”,
第二节 残雪创作及其他 现代派诗歌
残雪和《山上的小屋》
残雪是湖南人,小学毕业后 就没有再上学,她当过赤脚 医生,装配工等。她虽然学 历不高,却有广泛的阅读经 验。80年代初开始写作,发 表的第一篇小说《污水上的 肥皂泡》,风格怪异,但还 没有引起注意,之后又发表 了同样风格怪异的《山上的 小屋》。
第三代诗人已经开始告别现实主义和现代主 义的“共同性”、“整体性”观念,进入了 一种以“多元性”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状态, 90年代出现的个人化写作、私人写作、女性 写作无不与后新诗潮在审美理念和创作实践 上的开拓有关。
韩东
韩东的的诗强调生 活琐屑、平庸的 “日常性”,也因 此曾产生了有震撼 力的效应。
残雪手稿.
残雪对人性“恶”做了非常深刻又独到的阐 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残雪与西方现代派 实现了某种一致。残雪小说在整体上是变形 的和超现实的。残雪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她总 是有能力把下意识中产生的那种情绪、欲望、 想象和变态的心理化为一定的情境、人物, 在作品中表现出来。通过这种艺术的转化, 残雪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完全是变形的艺术 世界。
第三代诗人
1986年10月由《深圳青 年报》、《诗歌报》联 合举办的“现代诗歌大 展”是这一新的诗歌潮 流阵容与观念的集体的 公开亮相,推出的100余 名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 家自称的诗派,制造了 中国诗坛上“美丽的混 乱”。
2006年,第三代诗人 举行20年后的“欢聚 回顾会”,默默、杨 克、王琪博、曾宏在 会标前合影.
翟永明
翟永明的组诗《女 人》于1984年发表, 这被看成是当时 “先锋诗歌”写作 的一个“事件”, 韩东评价说,翟永 明“从对自己的强 烈关注出发,成为 新一代女性的代言 人”。
油画家何多苓画的翟永明像
海子
在海子短短的生命中,主要留下了二百多首 抒情诗和七部长诗,后者被称为“, 以后国内的文学批评界开始重视对残雪 的研究。残雪是中国当代文学里独树一 帜的女性作家,她的独树一帜首先体现 在她所标榜的纯文学作品晦涩难懂,让 人难以进入她梦魇般的文学世界。
《山上的小屋》是残雪 的代表作。在这篇小说 里,残雪建构了一个梦 魇般的世界。在这个世 界里,人是孤独的、痛 苦的,人与人之间互相 戒备、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