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m简支转连续箱梁计算书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跨度25m,共四跨。桥梁毕业设计,手算

前言随着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这场金融海啸。
我国投资四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其中用于公路、铁路和桥梁占大部分,这对于我国桥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大好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的交通工具不断升级。
使大多数公路、桥梁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该桥位于铁岭至开原段,为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城乡建设,102国道铁岭至开原段中固镇沙河大桥来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
便利的交通,为该地区对外开放、加强城乡经济建设、发展横向联系和商品流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使两个经济发达地带连成一体,接受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两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大流通具有决定性意义。
本设计所要编写的是102国道铁岭至开原段中固镇沙河大桥的上部结构设计方案。
全桥长100米,分4跨,跨径25米,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型梁桥。
桥梁上部结构内力设计和配筋计算是下面进行下部结构设计的前提,对于整座桥梁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
本设计按照相关桥梁规范规定,对主梁尺寸拟定、主梁内力的计算、横隔梁内力的计算、行车道板内力的计算以及配筋的设计进行编制。
在此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桥梁工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相关的国内外书籍和文献。
综合考虑了材料以及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综合性能。
充分考虑了桥梁设计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本次设计是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设计中错误以及考虑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指导老师随时指出,我将努力加以改正和弥补!1 原始资料、设计要求及方案比选1.1 概述本设计所要编写的是102国道铁岭至开原段中固镇沙河大桥的上部结构设计方案。
该桥位于铁岭至开原段,高速公路贯通后,将彻底打通两地屏障,使两个经济发达地带连成一体,接受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强了两地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充分发挥两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大流通具有决定性意义。
现浇连续梁(4x25m)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4x25m)上部结构计算书跨径:25m桥宽:29m计算:日期:复核:日期:审核:日期:目录1 计算依据 (3)1.1 设计标准 (3)1.2 设计规范 (3)2 主要材料和计算参数 (3)3 结构计算 (4)3.1 计算方法概述 (4)3.2、施工阶段划分 (4)4 计算结果 (5)4.1 持久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5)4.1.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正截面抗裂验算 (5)4.1.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斜截面抗裂验算: (8)4.2、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9)4.2.1混凝土正截面法向压应力 (9)4.2.2混凝土斜截面主压应力 (11)4.2.3短暂状况下混凝土的截面边缘的法向应力 (14)4.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正截面强度验算 (19)4.3.1正截面抗弯承载计算 (19)4.3.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24)4.4、钢束信息输出 (25)4.5、支座反力 (25)4×25m箱梁结构计算书1 计算依据1.1 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桥面宽度:整体式路基:0.5m(防撞护栏)+2.5m(人行道)+2×11.5m(桥面净宽)++2.5m(人行道)+0.5m(防撞护栏);3)结构重要性系数:1.14)环境类别:Ⅰ类5)环境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取70%1.2 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 主要材料和计算参数1)混凝土:预制主梁(梁体和横隔板)及梁间湿接缝采用C50 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45×104Mpa,混凝土轴心抗压标准值ck f =32.4Mpa,混凝土轴心抗拉标准值tk f =2.65Mpa,混凝土轴心抗拉设计值td f =1.83Mpa,容重r=26.0KN/m3。
四跨连续箱梁下部计算计算书.

1.电算入力内容(用于桥博计算
1.施工阶段1永久荷载
a.考虑到钢箱梁加劲肋及焊缝等影响主梁自重系
1.04 b.箱梁横隔板作为集中荷载加载(每2米设置一个
××
=
kN
2.施工阶段2永久荷载(线荷载
主梁二期恒载:铺装
××
=kN/m防撞栏杆(一侧10
×
=kN/m永久荷载集度
=
kN/m
2
3.基础不均匀沉降取为30mm 4.温度影响
27.6+32+32+305300
4
2.23.25E+07
1
1
3.21E-06=3.25E+07
1.09771.28E-06m/KN
1.0970
30303.
3.02E+04
δmm=
4.00E-08
0.0000330m/KN
弧度/KNm/KN
δhm==
=EI
H r 33
1=
=GA
t r 2
单跨重力:KN KN上部重力Gsp:KN墩换算质点重Gtp:KN
m c、桩弹性变形系数α=(mb1/EI 1/5=其中:
1.b1为基础计算宽度,由于桩基所受水平力主要为制动力,力的方向与顺桥向一致,根据基础规范(JTJ024-85附录六(二、1.(4规定, b1取平行于外力作用方向的一行桩柱来计算桩的计算宽度,见附表6.3,即每根桩的计算宽度为0.9k(d+1,(同时参考墩台手册P647的规定。k为各桩间相互影响系数,根据下式确定(基础规范JTJ024-85P71(5,即:
当L1≥0.6h1时k=L1
当L1<0.6h1时k=b'
52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计算书

52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计算书装配式小箱梁上部结构通用图计算书结构型式:先简支后连续跨径: 20m桥面宽度: 12m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计算资料1.1桥跨布置跨径布置:中跨跨径:20m,边跨跨径:19.92m。
桥梁横断面1.2设计荷载1.3计算材料材料设计参数表2纵梁计算2.1 计算资料边箱线形荷载表汽车荷载冲击系数表2.2 边箱计算结构的静力计算分析采用平面杆系理论,以主梁轴线为基准线划分结构离散图,按施工步骤划分数个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进行计算,验算主梁的内力、应力等,计算采用《桥梁博士3.2》进行计算。
结构共划分85个节点、主梁单元84个,永久约束单元6个,临时约束单元7个。
结构离散图2.2.1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验算-2.53-165.37-1.68e3-1.68e3 1.13e34.99e35.03e35.03e3-3.56e3-5.88e3163.45838.15209.144.38e34.39e34.39e3-106.4-3.51e3-5.88e3-5.88e3371.264.31e34.39e34.39e3-3.26e3-5.88e3135.03838.15257.284.39e34.39e34.4e3-50.28-3.7e3-5.88e3-5.88e3 1.06e34.89e35.03e35.03e3-154.18-162.37-1.68e31.133.58e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图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特征断面抗弯强度验算表位置(m)最大正弯矩最大负弯矩设计弯矩 Md抗弯强度 Mud是否满足设计弯矩 Md抗弯强度 Mud是否满足 0.3 -2.5 -1680.3 是 -165.4 -1680.3 是 9.92 4985.3 5034.1 是 1128.9 5034.1 是 19.92 163.5 838.1 是 -3561 -5883.6 是29.92 4375.9 4391 是 209.1 4391 是 39.92 -106.4 -5883.6 是 -3515 -5883.6 是 49.92 4309.8 4391 是 371.3 4391 是 59.92 135 838.1 是-3258.5 -5883.6 是 69.92 4379.9 4391 是 257.3 4391 是 79.92 -50.3 -5883.6 是 -3696.5 -5883.6 是 89.92 4892.4 5034.1 是 1064.9 5034.1 是 99.541.13584.5是-162.4-1680.3是2.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剪强度验算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剪强度图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特征断面抗剪强度验算表(kN)2.2.3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长期效应组合混凝土正应力包络图短期效应组合混凝土正应力包络图(压应力取标准值组合)短期效应组合混凝土主应力包络图(压应力取标准值组合)持久状况长期效应组合特征断面混凝土应力验算汇总表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特征断面混凝土应力验算汇总表2.2.4短暂状况应力验算短暂状况混凝土正应力包络图短暂状况特征断面混凝土正应力最值汇总表2.2.5钢束引伸量计算计算钢束示意图钢束引伸量计算表2.2.6支座反力汇总2.2.7五跨一联边梁计算主要结论(1) 规范强制性条款:持久状况极限状态承载能力验算(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6),截面极限状态承载能力均满足要求。
4-25m简支转连续箱梁计算书

4-25m简支转连续箱梁计算书跨径25米、桥宽1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纵向内力计算书吉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第一测设室2007年11月29日一、设计依据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2008);6、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7、Dr.Bridge系统--<<桥梁博士>>V3.1版;8、交通部部颁《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9、交通部现行的其他《规范》、《规程》、《办法》。
二、技术指标1、路线等级:高速公路,按2车道计算;2、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3、半幅桥面宽度:0.5米(护栏)+9米(行车道)+0.5米(护栏)=10米;4、设计荷载:公路-Ⅰ级;5、桥孔布置:跨径4x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桥;6、温度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3.10.3取用a、体系整体升温30度;b、体系整体降温50度;c、梯度温度(升温)●顶板顶层处:16.4℃●顶板顶层以下10厘米:5.98℃●顶板顶层以下40厘米:0℃d、梯度温度(降温)●顶板顶层处:-8.2℃●顶板顶层以下10厘米:-2.99℃●顶板顶层以下40厘米:0℃7、支座变位:按1cm计算;8、护栏等级:内、外侧50厘米护栏;9、本计算按直线杆系计算;三、材料参数1、混凝土:a、主梁采用C50混凝土:轴心抗压标准强度fck=32.4兆帕,抗拉标准强度ftk=2.65兆帕弹性模量Ec=3.45×104兆帕。
25m简支T梁计算(24.5m)

25m简支T梁计算目录(24.50m路基宽)一. 说明书⒈设计概况⒉计算依据⒊计算荷载⒋计算方法⒌计算结果二. 计算过程⒈施工程序⒉荷载计算⒊运用桥梁综合程序进行主梁计算⒋各阶段应力值⒌T梁主拉应力计算⒍变形验算及预拱度的设置⒎结构吊装验算⒏支座反力⒐压杆稳定验算三. 部分电算结果输出四. 附图地震烈度:6度4. 计算方法及计算工具采用《公路桥梁综合计算程序》(二次开发版本)进行电算,利用电算结果采用手算进行强度复核等。
5. 计算结果及分析评价计算结果见“25JZ3.OUT”和“25JB3.OUT”文件,计算结果证明拟订的25mT梁结构尺寸(见图二)合理,拟订的施工程序合理,预应力束配束(见附图)恰当。
本计算共分5个阶段,即4个施工阶段加1个使用阶段,各阶段情况见下表:注:预制T梁时,梁高为175cm,T梁安装就位后,再在翼缘板上现浇10cm厚C40砼,最终梁高185cm。
2.荷载计算2.1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主梁横向分布计算按《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第二版)中刚接T 梁桥横向计算方法计算。
①主梁抗弯惯矩I主梁截面见图二。
近似取翼板的平均厚度0.2m,先求截面的形心位置a,x至梁底的距离为:然后求抗弯惯矩I。
截面的形心位置axa=(0.29x0.42x0.29/2+1.36x0.2x(1.36/2+0.29)+1.98x0.2xx(0.2/2+1.36+0.29))/(0.29x0.42+1.36x0.2+1.98x0.2)=1.234mI=(0.42x0.293/12+0.42x0.29x(1.234-0.29/2)2)+(0.2x1.363/12+0.2x1.36 x(1.234-1.36/2-0.29) 2 )+(1.98x0.23/12+1.98x0.2x(1.75-1.234) 2 )=0.3129(m4)②主梁抗扭惯矩IT将T梁划分为1.85mx0.20m的梁肋部分和1.78mx0.20m的桥面板部分,然相加后将两IT梁肋部分α=0.2/1.85=0.108,取α=0.310桥面板部分α=0.2/1.78=0.112,取α=0.309(α查《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第二版)P22表3-1)因此主梁抗扭惯矩:I=cbt3=0.310x1.85x0.203+0.309x1.78x0.203=0.00899 m4T③求内横梁(横隔板)截面和等刚度桥面板的抗弯惯矩内横梁翼板宽度取内横梁间距5m,翼板厚取0.21m,腹板厚0.16m,腹板高1.36m。
现浇连续梁(4x25m)计算书

现浇连续梁(4x25m)计算书预应⼒混凝⼟连续箱梁(4x25m)上部结构计算书跨径:25m桥宽:29m计算:⽇期:复核:⽇期:审核:⽇期:⽬录1 计算依据 (3)1.1 设计标准 (3)1.2 设计规范 (3)2 主要材料和计算参数 (3)3 结构计算 (4)3.1 计算⽅法概述 (4)3.2、施⼯阶段划分 (4)4 计算结果 (5)4.1 持久状态承载能⼒极限状态计算 (5)4.1.1、正常使⽤极限状态下正截⾯抗裂验算 (5)4.1.2、正常使⽤极限状态下斜截⾯抗裂验算: (8)4.2、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计算 (9)4.2.1混凝⼟正截⾯法向压应⼒ (9)4.2.2混凝⼟斜截⾯主压应⼒ (11)4.2.3短暂状况下混凝⼟的截⾯边缘的法向应⼒ (14)4.3、承载能⼒极限状态基本组合正截⾯强度验算 (19)4.3.1正截⾯抗弯承载计算 (19)4.3.2 斜截⾯抗剪承载⼒计算 (24)4.4、钢束信息输出 (25)4.5、⽀座反⼒ (25)4×25m箱梁结构计算书1 计算依据1.1 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桥⾯宽度:整体式路基:0.5m(防撞护栏)+2.5m(⼈⾏道)+2×11.5m(桥⾯净宽)+ +2.5m(⼈⾏道)+0.5m(防撞护栏);3)结构重要性系数:1.14)环境类别:Ⅰ类5)环境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取70%1.2 设计规范1)《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梁设计通⽤规范》JTG D60-20153)《公路钢筋混凝⼟及预应⼒混凝⼟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 主要材料和计算参数1)混凝⼟:预制主梁(梁体和横隔板)及梁间湿接缝采⽤C50 混凝⼟,弹性模量为3.45×104Mpa,混凝⼟轴⼼抗压标准值ck f =32.4Mpa,混凝⼟轴⼼抗拉标准值tk f =2.65Mpa,混凝⼟轴⼼抗拉设计值td f =1.83Mpa,容重r=26.0KN/m3。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模板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工程概况杏树凹大桥左线桥中心桩号为ZK9+875,上部构造采用16×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406m,,右线中心桩号为YK9+782.5,上部构造采用15×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381m。
本桥左线位于R-3600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3400左偏圆曲线上。
每跨横桥面由4片预制安装小箱梁构成。
25m预制箱梁为单箱单室构造,箱梁高度为140厘米, 跨中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18厘米,支点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25厘米,顶板一般厚度为18厘米,箱梁底宽为100厘米,中梁翼缘顶宽为240厘米,边梁翼缘顶宽为284.5厘米。
本桥共有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24片。
各梁的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预应力筋均为纵向,分布在底板、腹板及顶板,其中底板4束,腹板4束,顶板5束,对称于梁横断方向中线布置。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1860 MP、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驰高强度,其力学性能符合《预应pk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公称截面积Ap=139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系数:0.3。
试验检测的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 MPa。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腹板及底板为圆孔,所配锚具为M15-3及M15-4,顶板为长圆孔,所配锚具为BM15-4及BM15-5。
2、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
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力学指标及计算参数预应力筋力学性能指标及相关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p=1.91*105 MPa※标准强度:f=1860MPapk=1395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钢绞线松驰系数:0.3※孔道偏差系数:κ=0.0015※孔道摩阻系数:μ=0.15※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每端按6mm计2.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如下公式进行:(公式1)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径25米、桥宽10米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纵向内力计算书
吉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第一测设室
2007年11月29日
一、设计依据
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2008);
6、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Dr.Bridge系统--<<桥梁博士>>V3.1版;
8、交通部部颁《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9、交通部现行的其他《规范》、《规程》、《办法》。
二、技术指标
1、路线等级:高速公路,按2车道计算;
2、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
3、半幅桥面宽度:0.5米(护栏)+9米(行车道)+0.5米(护栏)=10米;
4、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5、桥孔布置:跨径4x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桥;
6、温度荷载: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3.10.3取用
a、体系整体升温30度;
b、体系整体降温50度;
c、梯度温度(升温)
●顶板顶层处:16.4℃
●顶板顶层以下10厘米:5.98℃
●顶板顶层以下40厘米:0℃
d、梯度温度(降温)
●顶板顶层处:-8.2℃
●顶板顶层以下10厘米:-2.99℃
●顶板顶层以下40厘米:0℃
7、支座变位:按1cm计算;
8、护栏等级:内、外侧50厘米护栏;
9、本计算按直线杆系计算;
三、材料参数
1、混凝土:
a、主梁采用C50混凝土:
轴心抗压标准强度fck=32.4兆帕,抗拉标准强度ftk=2.65兆帕
弹性模量Ec=3.45×104兆帕。
容重2.6吨/立方米;
b、沥青混凝土铺装8厘米,容重2.3吨/立方米;
防水混凝土铺装10厘米,容重2.6吨/立方米;
c、防撞护栏、底座采用C40混凝土;
d、桥墩采用C40混凝土:
轴心抗压标准强度fck=26.8兆帕,抗拉标准强度ftk=2.4兆帕
弹性模量Ec=3.25×104兆帕。
容重2.6吨/立方米;
2、预应力钢材:15.20预应力钢绞线:
标准强度fpk=1860兆帕,弹性模量E p=1.95×105兆帕;
公称面积140平方毫米,15.20Ⅱ级松弛钢绞线束;
预制梁钢束张拉控制应力1350兆帕;
顶板负弯矩束张拉控制应力1320兆帕;
摩阻系数μ=0.17,孔道偏差摩阻系数k=0.0015,一端锚具变形δ=6毫米。
锚具:预应力钢绞线采用OVM型锚具或其它成型锚具。
3、普通钢筋
采用R235、HRB235钢筋。
4、伸缩装置:
桥台两侧均采用D80型伸缩缝装置,缝宽4厘米。
5、支座:待计算后确定。
四、结构形式及结构尺寸
1、主梁:
●主梁采用箱梁断面,梁高1.4米,预制梁宽为2.4米,现浇横向湿接缝用附加截
面模拟。
●标准断面顶板厚度为18厘米,梁肋处顶板厚25厘米,肋板宽度为18厘米,底
板厚度18厘米
●支点处断面顶板厚度为18厘米,梁肋处顶板厚25厘米,肋板宽度为25厘米,
底板厚度28厘米
●肋板和底板厚度变化段长度1.5米(均按线性变化)
2、上部具体尺寸见一般构造图。
3、钢束布置见附页。
正弯距钢束采用3φs15.20、4φs15.20、5φs15.20预应力钢绞线,负弯距刚束采用5φs15.20。
五、单元离散
●全桥共划分86个单元,87个节点。
●单元划分见附页。
●2、22、66、86号节点为竖向支撑,44号节点为固定支撑。
六、施工阶段划分
1、施工方案:
1-16号钢束为两侧张拉,18、19、21左端张拉,17、20、22为右端张拉(1-16
号刚束为正弯矩刚束,17-22号刚束为负弯矩刚束)。
2、计算中按9个施工阶段和1个使用阶段划分:
●第一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
a、浇注主梁混凝土(安装1-86(除21 22 43 44 65 66单元外));
b、张拉主梁正弯距预应力钢束1-16。
c、施加预制隔板和堵头板恒载
d、吊装主梁
施工时间:60天
预制端隔板:
中梁: 1.913*0.25*26=12.435KN
边梁: 1.4067*0.25*26=9.144KN
堵头板重量:
0.9004*0.08*26=1.873KN
●第二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
a、主梁吊装就位后,安装中支点单元21、22、65、66。
b、施加中隔板恒载
c、第2、第4支点两侧各8.5米范围内单元附加截面计入自重
d、堵头板与中隔板间均布恒载
施工时间:15天
现浇中隔板: .
中梁: 3.0365*0.35*26=27.362KN
边梁: 1.9685*0.35*26=17.913KN
堵头板与中隔板间均布恒载(每延米)
0.9004*26=23.41KN
●第三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
a、张拉顶板负弯距刚束17-18、21-22。
b、第2、第4支点两侧各8.5米范围内单元附加截面参与受力。
施工时间:5天
●第四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
a、安装中支点单元43、44。
b、施加中隔板恒载
c、第3支点两侧各8.5米范围内单元附加截面计入自重
d、堵头板与中隔板间均布恒载
施工时间:15天
现浇中隔板:
中梁: 3.0365*0.35*26=27.362KN
边梁: 1.9685*0.35*26=17.913KN
堵头板与中隔板间均布恒载(每延米)
0.9004*26=23.41KN
●第五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
a、张拉顶板负弯距刚束19-20。
b、第3支点两侧各8.5米范围内单元附加截面参加受力。
施工时间:5天
●第六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
a、施加现浇端隔板恒载
b、其它单元附加截面计入自重
施工时间:15天
现浇端隔板:
中梁: 0.5618*2*0.25*26=7.303KN
边梁: 0.5618*0.25*26=3.652KN
●第七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
a、其它单元附加截面参与受力
b、第2支点、第3支点、第4支点双支座转换为单支座,完成体系转
换。
施工时间: 5天
●第八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施工防水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铺装及护栏底座混凝土,安装护栏等设施
施工时间:180天
10厘米防水混凝土铺装重(每延米):
中梁: 3.45*0.1*26=8.97KN
边梁: 3.275*0.1*26=8.515KN
8厘米沥青铺装重(每延米):
中梁: 0.08*3.45*23=6.348KN
边梁: 0.08*2.775*23=5.106KN
护栏重量(总重10KN) (每延米):
中梁: 10/10*3.45=3.45KN
边梁: 10/2=5KN
合计:
中梁: 8.97+3.45+6.348=18.768KN
边梁: 8.515+5+5.106=18.621KN
●第九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空阶段
施工时间:1500天
●使用阶段
七、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铰接板梁法和杠杆法计算:计算过程见《横向力分布系数计算书》
2、横向分布计算结果
八、冲击系数计算
输出结果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
九、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正截面强度验算
见主梁承载能力组合Ⅰ
计算结果:均满足强度要求。
十、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抗裂验算:
●正截面抗裂:
长期效应组合下
δlt-δpc≤0 (MPa)
短期效应组合下
δst-δpc≤0.7f tk =0.7×2.65=1.855 (MPa)
●斜截面抗裂:
短期效应组合下
δtp≤0.7f tk =0.7×2.65=1.855 (MPa)
应力值见附表,且均满足规范要求。
十一、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应力验算:
1.持久状况使用阶段:
●正截面
受压区混凝土最大压应力
δc≤0.5f ck =0.5×32.4=16.2 (MPa)
受拉区预应力钢筋最大拉应力
δp(MPa)≤0.65f pk =0.65×1860=1209 (MPa)
●斜截面
混凝土主压应力
δcp≤0.6f ck =0.6×32.4=19.44 (MPa)
2.短暂状况施工阶段:
●正截面
受压区混凝土边缘压应力
δcc≤0.7f ck=0.7×32.4=22.68 (MPa)
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应力值见附表,主截面按照A类构件计算,附加截面按照B类构件计算,均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