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31页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

b 汉、徽合流,并逐渐京字京韵
c 艺术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 “同光十三绝”的努力
A、bcd B、bc
C、abc D、acd
11、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 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 市民阶层的壮大 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 昌盛 D、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 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傩戏:从“酬神”到“娱人”的变迁
人们一直相信“傩仪”具有驱鬼酬神、消灾避难的神力。如 今傩师作为傩仪的传承者,其社会地位不仅取决于他能否人们心 理带来平安,更取决于他能否带给人们现实的快乐和欢娱。庄重、 严肃的傩祭仪式被轻松、愉快的傩戏所取代,使古老的傩祭发生 了从“酬神”到“娱人”的重要变迁。
【讨论】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发散思维】
为什么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候,中国戏曲能得 到极大的发展?
(1)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不断的发展。 (2)两朝的统治政策,都把中原文人处于低层,使知识分 子怀才不遇,只能通过戏剧来宣泄。
(3)文化观念:正统汉族文人不重视小说、戏剧等,主要 精力在科举,而蒙古族、满族思想不同,重视小说、戏剧, 并大力支持,甚至参与其中。还保护艺人等。
1、下列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是:
A、傩
C、傩戏
B、傩仪
D、傩剧
2、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 面具,口中高呼“傩傩”, 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3、之所以流行这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从根 本上说是因为:

高中历史必修三 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 PPT课件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14、抬起了自己粗糙厚大的手掌,捂住了渐渐变红的眼睛,在悲痛欲绝的痛楚传来之前,爆发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泣声。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创新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科
一、另辟蹊径 独创新意的造纸术
“自古书籍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 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 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创新
一、另辟蹊径 独创新意的造纸术
疑比问较::“西蔡汉侯的纸植”物究纤竟维是纸不是PK最早“的蔡纸侯呢纸?”
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
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
思考:是什么使中国近代科技落伍?
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儒家思想;重农 策、科举制度;实行闭关锁国等等.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创新要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件详 解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38页。
优选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 件
第二页,共38页。
你知道吗?
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个充 满着变革气息的时代里,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纷纷著书 立说,开馆讲学,向当时的统治者们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从而形 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会不难过?可是我省思之后,觉察到她 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也没有气。然 后在恍恍惚惚的情况下,变出了气,气再变化而出现形体,形 体再变化而出现生命,现在又变化而回到死亡,这就好像春夏 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这个人已经安静地睡在天地的大屋里, 而我还跟在一旁哭哭啼啼。我认为这样是不明白生命的道理, 所以才停止哭泣啊!”
桀说:好玩; 汤说:造反有理了; 夏亡了...... 纣说:痛快; 武王说:我也反了; 商亡了......
幽王说:点火; 褒姒说:刺激; 周也亡了......
_____说:我仁;孟子说:我义;_____说:我无为;______ 说:我逍遥;_____说:把他们全抓了。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 自我觉悟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墨家:加强节约宣传,身体力行
第三十六页,共38页。
学以致用
盘古说:我开; 女娲说:我补; 神农说:我尝; 精卫说:我填; 夸父说:我 追; 后羿说:我射; 嫦娥说:没射着! 黄帝说:我们做什么; 尧说:我让; 舜说:我也让; 禹说:咱爷们怎么办? 启说:让他们个球!
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 战国后,不再受人们重视。
第三十二页,共38页。
第三十三页,共38页。

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共31页文档

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共31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历史五色斑斓,千姿百态,正是这样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才使得每一阶段的历史都有其独特性,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其丰富的个性。

新课程努力全面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程,从多角度反映人类社会的历史成就,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这样的课程框架结构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必修一政治文明史能够使人们了解政治制度的由来和演变必修二经济文明史可以使人们熟悉物质文明的发展必修三思想文化史能继承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成果从中国方面看,必修三设计了五个专题,古代中国两个专题,近代现代三个专题,古代两个专题一个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个为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是要求了解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则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骄人的科技成就和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成就,这两个专题并不仅仅是要学生识记四大发明、唐诗、宋词、汉赋等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透过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史的学习,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的传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并在正确承继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等,近现代的三个专题分别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历史进入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失去了古代的优势,面对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对这种冲突的态度实际上不仅贯穿于近现代的历史之中,也会贯穿于我们这个现在正在进行的全球化时代。

近代以来,思想解放的潮流如何冲破旧思想制度的束缚便成为世代主旋律,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实际上主要就是如何走出封闭学习西方并在学习西方过程中不断结合自身实际而创造自己的新文化历史过程。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放,学习西方拯救中国成为仁人志士努力的方向,于是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萌发到李大钊等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已然落后的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成为当时爱国者们的共同追求到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就是按照以上内容来展开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32张)PPT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32张)PPT课件

酒”。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
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
的入室弟子。
12
荀子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 道”,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 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
伦理想观:人性本恶
13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
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思想观 政治观 伦理观
仁,礼
仁义
仁义
仁,德治
仁政民贵 君轻
王道 君舟民水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 涌现及各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后世主要 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
方技家等。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 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国古代史(2002年版高级中学教科书3 )
材料三:“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学
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像孔子所办的
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
学生送给他““束士俯””(一阶串腊层肉)的作为兴学费起,就可以了。这
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
“合则留不合则去”,因此,人才的流动也空前的频
繁。
——中国通史 4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 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 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 阶层活跃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 学在民间 ,学术思想自由活跃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6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6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共31张PPT)

材料: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 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 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 有680万,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 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
思考: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 产阶级力量壮大
问题3:从1912年到1924年,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 推翻清朝 族 封建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明确反帝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平等
推翻封建帝 民 制,建立资 权 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 自由及权力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旧三民主义) 1、背景
政治:民族危机日深,之前的各种救国方案相继失败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1)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组织(军事):兴中会、广州起义、同盟会
2、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内容 (1)1905年同盟会成立 (2)纲领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42021/8/42021/8/4Aug-214-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4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6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6

材料三 “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 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 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 质。 ” ——苏格拉底
思考: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古希腊思想发生的变 化。 提示:在公元前 7-前 5 世纪,古希腊产生了朴素的 唯物主义思想,人们试图从自然界本身去解释自然现象, 产生了自然哲学。
(3)材料三中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提示: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 ......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 ;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 ;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ppt1(28份) 岳麓版22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ppt1(28份) 岳麓版22

(2)党的领导,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
(3)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紧密 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5)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6)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 大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的重要手段;带动相关空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改进军事航天系统,带动军
事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可以促进卫星技术的发展,带动环境学科、气象学科等科技 领域的进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史料导入
探索太空永无止境,航天事业任重道远。广大航天工作者一定要牢记使命、不 负重托,努力在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继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正确方向,积极参与国
1
2
3
4
5
5.图文探究:
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 弟眼中的“米菩萨”,袁隆平可谓是大功至伟。这位世界科学大师却谦虚地说:“人 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 适。” 结合图文信息,谈谈袁隆平取得的科学成就有何重大意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银河”系列计算机
1.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亿次的“银河—Ⅰ”型计算机。 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知识点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独罢 尊黜 儒百 术家
河南长葛一高 苗田莉
,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地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儒学产生的社会 背景;新儒学的内 容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 张的理解及其对 后世的影响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要概念君权 神授、天人合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等
3、讨论题:
网上有人评价董仲舒是“儒学大师”, 也有人说他是“千古罪人”。 根据我们对董仲舒思想及其影响 等的了解,今天我们应当怎样重新评 价他?在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 的东西?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儒 学 成 为 正 统 特点: 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入儒家思想中 内容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三纲五常” 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解读目标 合作探究 情境描述 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 探究
课前预习探究
孟 子
荀 况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情境描述 导入新课
解读目标 合作探究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影响:儒学成为正统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 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 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趁热打铁 当堂检测 1、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 根本在于: A .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 盾 B .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 .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 的要求 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

高中历史必修三 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 PPT课件
探究三:明清小说中的历史 课后探究:中国古典文学发展趋势及原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的
诗经.魏风.硕鼠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 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发誓从此离开 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自由 自在乐逍遥!
• 1:这首诗选自《诗经·魏风》。先秦时期曾先后 有两个魏国存在:一个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存在的 国,一个是战国时的魏国。你认为“魏风”中 的魏国是前者还是后者?请阐述理由。
•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 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 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 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 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 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 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 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 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 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 2:《国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 劳动群众的生活,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 请问,这些边唱着“国风”边辛苦劳动的人, 他们的身份应该是哪些人,为什么?根据此诗 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魏 国在经济、政治的哪些特点?
• 3:“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大胆猜测下, 诗中所说的“乐土”、“乐国”、“乐郊”这 个理想的国度应该大概是什么状况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22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22

12345
3.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 适合入选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而A、B、C三项都发生在美苏等国之 后,故不符合要求。 答案:D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自主思考“两弹一星”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对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和加强国防实力具有重 要作用;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胡锦涛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 的特点。
(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 (3)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银河”系列计算机
1.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亿次的“银河—Ⅰ”型计算机。 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史料导入
探索太空永无止境,航天事业任重道远。广大航天工作者一定要牢记使命、不 负重托,努力在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继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正确方向,积极参与国 际空间合作,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

必修三教材分析历史必修三属于思想文化模块,主要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现象以及精神过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前四个单元讲述的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古代中国科技文化、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世界近代科技。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本单元讲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的思想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儒学思想的发展,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在学习本单元前,对本单元的脉络进行一个总体概况,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框架。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春秋时期——产生战国时期——蔚然大宗秦——严重打击汉——主流魏晋——受到挑战宋明——新发展明清——批判继承第1课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和早期儒家思想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把握这一问题要注意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政治、经济的内容来分析,让学生头脑中逐步树立起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系。

通过分析总结出,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具体原因是从经济上井田制变化、政治上分封制变化、阶级上阶层地位变化、文化上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几个方面来分析二、本课另一个重点知识是早期儒家思想形成,主要是把握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1、对于孔子的主张要特别强调其核心“仁”后世儒学家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其思想的,可进行对比论述孟子:仁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荀子:仁义、王道,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需要(外儒内法)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已成为蔚然大宗,却没被统治者重视原因:(1)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当时,诸侯士大夫兴起,阶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再说恢复周礼已经不合时宜(2(不利于天下争霸,儒家思想倡导爱人、为政以德,对醉心于争霸的诸侯来说没多少吸引力三、儒家思想的评价:1、积极:教育: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仁: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利于世界和平,共同发展德治:民本思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2、消极:束缚人们思想,不利于民主和科学思想发展,阻碍中国自然科学发展,促使形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第2课儒家演变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正统思想这一课的关键点解决的是为什么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独尊儒术的局面西汉初用“道”,无为而治,主要是当时社会形势决定的(秦末战火频仍,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汉武帝用“儒”也是当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汉武帝时,社会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但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这就要求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发展趋势)所以,治国方略、治国思想的选择是当时社会存在决定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31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31课课件

1977
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
1966
1967
1968
1970
1977
1966
1967
文革时期的语文课本
1968
1970
1977
1966
1967
1968
1970
文 革 时 期 的 数 学 课 本
1977
1966
1967
1968
1970
1977
工农兵学员在上课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 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 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 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 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 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 “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1950
1955
1960
1965
“识字证书”
1949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 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1950 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 2.制定教育方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
1955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
成就:(1)大力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 ( 2)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 1960 (3)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意义: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备 1965 的建设人才
1985
1990
2000
2014
北京人考北大,就跟玩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