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案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3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我国的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对于塔里木盆地这一较为陌生的地区,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图片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了解塔里木盆地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各地地理环境的差异,增强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2.难点: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任务。
3.准备好教案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等知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这一地区。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及其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塔里木盆地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塔里木盆地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单元《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第二个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八年级地理上册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塔里木盆地的具体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干旱地区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图教学法:引导学生阅读地图,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干旱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引导学生阅读并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接着,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让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针对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为什么塔里木盆地会形成干旱气候?这种气候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在教学效果上,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激发,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并描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解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掌握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资源开发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人类活动,如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并能够探讨这些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1)请简要描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答案: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气候特点是干旱,年降水量稀少。
(2)请说明塔里木盆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塔里木盆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
答案:干旱,稀少。
(3)塔里木盆地拥有丰富的_______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答案:自然资源。
2.判断题: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最西部。
答案:错误。
(2)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是湿润,年降水量较多。
答案:错误。
(3)塔里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 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状况。
2.了解西气东输工程概况及意义。
3.深刻领会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应保护资源、爱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意义。
难点:明确我国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图片。
(师)同学们猜猜这是我国的什么地方。
(生)塔里木盆地。
(师)塔里木盆地中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但我们却称赞它为干旱的宝地,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塔里木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塔里木盆地中油气资源的开发。
(板书课题)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讲授新课:(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中油气资源的分布图。
(师)塔里木盆地中油气资源的储量是否丰富。
(生)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储量的1/4左右。
(转折)塔里木盆地中油气资源丰富,为什么长期得不到开发呢?(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图及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公路图片。
(师)为什么人们在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修建了两条公路?(生)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师)油气开发了,我们怎样能将这些油气资源从沙漠里快速地运送到我国资源短缺的东部沿海地区呢?(课件展示)西气东输工程图片。
(生)通过管道运输。
(师)这个工程叫什么名称。
(生)西气东输工程。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
(师)找一找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并找出一、二线工程各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生)略。
(师)在图上再找一找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穿过了哪些地形区和水系?(生)略。
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设计
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目标】
1、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
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分析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说明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读书读图、分析归纳、讨论理解
【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彩色地图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多媒体资源,调整制作ppt课件。
【教学设备】教室多媒体系统(电子白板交互软件)
【教学过程】。
八年级地理下册 8.2 干旱的宝地 塔里木盆地(一 沙漠和戈壁广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沙漠和戈壁广布【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准确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X围。
2.运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景观图和位置示意图,正确描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特点,归纳其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并解释其成因。
3.通过阅读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的分布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塔里木盆地干旱的自然特征、成因及其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法,问题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塔里木盆地的相关地图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方式一:故事讲述:很久以前,人们渴望能引来天山和昆仑山上的雪水,来浇灌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慈善的神仙有两件宝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钥匙,神仙被百姓的真诚所感动,把金斧子交给了哈萨克族人,用来劈开阿尔泰山,引来清清的雪水,他想把金钥匙交给维吾尔族人,让他们打开塔里木盆地的宝库,不幸金钥匙被神仙的小女儿玛格萨弄丢了,从此盆地里就变成如图这般景象。
联系塔里木盆地的地表景观导入新课。
方式二:图文结合:塔克拉玛干沙漠——死亡之海,希望之海?这里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就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
这里有雄浑的大漠风光,深藏的古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浓厚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人们神往。
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什么被称为“死亡之海”和“希望之海”,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沙漠和戈壁广布1.地理位置师:阅读“某某政区”图(课件展示)和教材“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生: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某某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师:简单点评学生的回答,并强调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特征及成因师:根据教材文字,结合教材“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沙漠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干旱地区的特点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干旱地区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2.难点:如何理解塔里木盆地干旱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讨论法: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人类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相关案例。
3.安排好课堂练习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干旱地区的地理环境。
2.呈现(10分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环境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理解干旱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塔里木盆地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课题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知道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资源多媒体、ppt重点难点重点:西气东输工程。
难点:资源开发的意义。
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师生问好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我国最大沙漠?位于什么地方?在看似荒芜的塔里木盆地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个巨大的能源宝库。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二、油气资源的开发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的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师生问好学生回答问题读图8.19,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
说一说,这里的油气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塔里木盆地的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上有哪些困难?沙漠公路的建成,对组织课堂纪律为下步学习奠定基础直接进入正题。
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课堂小结巩固练习阅读材料:P81 塔里木的沙漠公路拓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给我们什么启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有什么意义?读图8.21,结合活动2的内容:回答问题1、找出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2、西气东输工程跨越了哪几个大的地形区和哪几条大河?3、西气东输的实施,将为东、西部地区带来什么好处?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中是如何体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基本准则的?学生总结做同步解析与训练地理填充图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及时巩固、反馈。
板书设计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二、油气资源的开发1、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2、西气东输工程教学后记本节知识量较大,完全掌握有些难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西北地区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_33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自主
引导探究
提问:请同学们请联想什么会跟以下四副图片都有关?(塔里木盆地)
干旱的宝地—— 塔里木盆地
1、塔里木盆地的海陆位置。
2、塔里木盆地的地形特点
3、塔里木盆地的河流特点
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
展示我国干湿区图、降水量分布图、温带大陆性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突出塔里木盆地的特征:干旱
过渡、知识拓展
引导探究
提问
能力提升
小组展示
总结
图示并讲述胡杨林的特征
塔里木盆地如此干旱、有人居住吗?有城镇吗?如果有分布在哪呢?丝绸之路上的城市
观看影片:喀什
读图:1、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分布有什么共同点?
2、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分布关系
活动四:试一试(6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
写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
和自然环境的思维导图。
辅导和了解小组写思维导图的情况
运用手机现场拍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课堂小结
活动三:想一想(小组讨论5分钟)
塔里木盆地干旱的特征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那些影响?
观看影片:喀什
读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分布有什么共同点及其原因
活动四:试一试(6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
写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和自然环境的思维导图。
小组展示说明所写的思维导图
从胡杨树延伸民族精神,让学生有民族的自豪感,想一想的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生活。
观看影片,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聚落有形象和深刻的认识。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沙漠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塔里木盆地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分析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图、图片、视频等。
2.学具:笔记本、笔等。
3.教学资源:互联网、教材、参考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片美丽的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掌握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提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其气候特点是什么?2.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2)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4)教师讲解: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如生态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开发等。
3.巩固提高(1)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关于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方案。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复习教材内容,熟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近年来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的关注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内陆盆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塔里木盆地的一些特定概念和现象较为陌生,如沙漠、绿洲等,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内陆盆地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地理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2.难点: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特定概念和现象的理解,如沙漠、绿洲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PPT等。
3.教学资源: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内陆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塔里木盆地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塔里木盆地干旱原因及具体表现。
3.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特点。
4.运用地图和资料,能说出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学生阅读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 学会通过图表比较、分析、概括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对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塔里木盆地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影响;2.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难点: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设计】1.别开生面的新课导入与问题转换。
新课的导入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能引起共鸣的QQ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新课,这是成功课的良好开端。
当讲完了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后如何转入新的问题呢?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在多媒体的图上观察城镇、交通线分布,并在学案图上描绘两条主要公路,最后通过修筑公路主要是为了开发沙漠里的油气资源引入新的问题——油气资源的开发。
这问题的转换显得十分自然新颖,富有启发性。
2.创新运用谷歌地球教学。
在本课中多媒体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让课堂教学内容多彩,容量适当增大,让学生的学习在轻松的环境、快乐的气氛中进行。
借助谷歌地球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根本原因;探访塔里木盆地的公路与油田,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塔里木盆地的公路和油田的分布,使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辽宁省凌海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基本信息课题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课型新授课课时支配 1 班级八班级下册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同学能够: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气候干旱的缘由。
2.了解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油气资源的分布。
3.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西部经济进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1、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西部经济进展的重要作用。
2、生疏西气东输工程的双赢性,明确西部大开发与环境爱护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设疑思考: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同学活动:谈论各自外出的见闻,老师最终进行总结。
2、课件呈现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芜也有着无限生气;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
增加同学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生疏,激发同学学习的热忱。
3、学问检测———引出本课内容【过渡】:我们可以知道塔里木盆地是极端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干旱的地区。
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为什么如此干旱。
下面就是本节学习争辩的内容。
讲授新课1、自然环境【过渡】由于干旱,塔里木盆地环境恶劣,那么这里是否有人类活动呢?那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生疏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阅读】引导同学阅读教材第一段。
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同学抓住关键表述: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地形方面,塔里木盆地四周有高大山脉环绕,因此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有,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提问:大家知道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在哪里吗?以及绿洲水源的来源?归纳总结: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过渡】“塔里木的沙漠大路”,这两条大路的修建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丰富的油气资源,从而下一个学习的内容就是“油气资源的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塔里木盆地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能说明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对农业、城市、交通、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
3.会分析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典型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河流、绿洲、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说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学会描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的学习,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观。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采用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的形式展开。
两位主持人风趣的主持风格和课件中“接地气”的“是真的吗?”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整堂课都是在设置的问题之中进行,且问题的设置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地展开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成功感,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突破下一个问题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提前查阅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是真的吗?”央视大型求真栏目主持人,今天将带领我们共同走进塔里木盆地,下面我们有请主持人黄西、蓓蓓。
【设计意图】“是真的吗?”是央视一个非常受学生喜欢的综艺栏目,由脱口秀表演艺术家黄西和央视主持人陈蓓蓓共同主持。
以此引入课堂,刺激学生的眼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
第一部分:这种树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这种树是真的吗?
师:在塔里木盆地,有这样一种树,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吗?
生:(感到兴奋,稀奇。
)有这样的树?
师:(直接给出答案)是真的。
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是由于它有顽强的生命;它“死而千年不倒”,是由于它有发达的根系;而它“倒而一千年不腐”是因为……(引而不发)生:找出树木多年不腐烂的原因。
(因为本节是在刚完成西北地区的学习之后进行的,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出答案是因为干旱。
)
师:展示课件为前面说法做出说明。
生:在教材上找出相关资料,说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师:展示课件,归纳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的原因,并引导学生阅读塔克拉玛干沙漠资料。
【设计意图】由其他地方少见的胡杨树来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胡杨树的三个“一千年”原因的探究,引出塔里木盆地干旱的气候,进而探究其干旱的原因,最后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
第二部分:这些照片是塔里木盆地的,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与城市分布、交通路线的联系)
师:在这么干旱的环境里,多想吃一口香甜的水果啊。
这不,黄西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水果,它说这些水果都来自塔里木盆地,你认为是真的吗?
生:讨论……(由于图片中有三个典型的维吾尔族装扮的人物,所以学生很快就会猜出来是真的。
)
师:展示每张照片的拍摄地。
然后由蓓蓓提出问题:气候如此干旱,要种出这么多可口的水果,水从哪儿来?
生:思考并讨论。
师:展示课件,进行提示。
生:水果的产地都在绿洲,都有河流。
师:再看一看,这三者有何关系?(让学生得出河流、绿洲及交通线路的分布关系。
)
生: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在讲完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并介绍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后,紧跟着就展示好像和“干旱”完全不沾边的五种塔里木盆地的水果,可以产生巨大的反差,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究其中的原因。
第三部分:天越干越旱越盼晴,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的主要水源来自于冰雪融水)
师:我们在电视剧或电影中看过很多这样的场景,如果哪个地方发生旱灾,人们都会希望老天下雨,可这里的人不一样,他们在缺水的时候,盼望的却是晴天,而且最好是高温天气。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蓓蓓作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你看这能说明问题吗?
生:感受实验过程的滑稽性,在滑稽和笑声中体会到关键知识点:温度越高,冰块融化速度就越快。
师:展示塔里木盆地及周边的卫星云图,并标出塔里木盆地四周的山脉。
生:判断说法的真假。
师:展示山脉和盆地绿洲、河流、城市的关系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
【设计意图】以一个近似荒诞的说法来引入本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部分:沙漠公路主要是为了方便城际联系,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概况及合理开发。
)
利用蓓蓓在地图中发现的两条穿过沙漠的南北向的公路引入。
师:蓓蓓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生:思考并做出初步判断。
师: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分布图,并叠加上塔里木盆地的公路分布图。
生: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公路是为了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而修建的。
蓓蓓的疑问:沙漠公路是不是很快会被流沙吞没?
课件展示沙漠公路的保护措施,让学生体会与大自然应该如何相处。
蓓蓓疑问:在沙漠中修公路,相当艰难,为了一些石油资源,有必要吗?
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简介、西气东输线路图。
【设计意图】以建设沙漠公路的难度大来衬托塔里木盆地的石油资源丰富。
展示修建公路时,为防止公路被沙漠吞没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部分: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的破坏很大,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西气东输工程中的环境保护、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蓓蓓的疑问:西气东输工程这么大,对沿线的破坏肯定很大吧?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施工现场图。
师:分析施工的要求。
生:体会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时,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师: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各有哪些好处呢?
生:讨论、归纳并发言。
师:小结西气东输工程给东西部带来的益处。
【设计意图】大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
我们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有能力将这种破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西气东输这种国家性的战略项目,对东西部发展的重大意义。
课堂小结:
教师回顾五个“是真的吗?”,并抽学生逐一地进行简单解释。
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设置了六个“是真的吗?”小问题进行课堂检查。
为了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采用学生随机选题,而且将每个问题的思考时间设定为二十秒。
问题一:“丝绸之路”曾经经过塔里木盆地,是真的吗?
问题二:“塔里木”就是河流汇集的意思,是真的吗?
问题三:罗布泊地区曾经有江南水乡般的美景,是真的吗?
问题四:“塔克拉玛干”是高山下的荒漠之意,是真的吗?
问题五:塔里木河的河水仅来自于冰雪融水,是真的吗?
问题六:西气东输其实有三条线路,是真的吗?
六个问题中,问题一、五是对课件的必要补充(教材中提到但课件未涉及),其余四个问题是对学生知识的扩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综艺节目“是真的吗”这种学生喜爱的形式来展开,使学生在一个又一个有趣的问题探究中进行学习,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
课件主线利用了五个“是真的吗?”,将教材内容和相应的课程标准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显得严谨、有序而且有趣。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本课的内容较多,对最后一部分内容(西气东输工程给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的处理显得有些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