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伤诊疗指南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伤诊疗指南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伤诊疗指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伤诊疗指南【概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是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个主要畸形综合而成。
以后足马蹄、内翻、内旋,前足内收、内翻、高弓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该病症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男性发病较多,男女比例:5:1,可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可单独存在、也可伴随其它畸形。
【疾病病因】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的真正病因迄今不清,多数学者认为该畸形为胚胎早期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引起发育异常所致,也普遍与胎儿足在子宫内位置不正有关。
1、遗传因素:患有马蹄内翻足的家族,其子代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5-30倍。
2、神经肌肉病变3、基因突变:今年研究发现转录因子Hox基因有关。
4、胚胎期骨骼发育异常和纤维组织挛缩5、其它如血管异常、孕早期羊膜穿刺等也可能导致马蹄内翻足。
【病理生理】先天性足内翻下垂的病理改变,初期以软组织异常,足内侧肌挛缩,张力增加,关节囊、韧带及腱膜肥厚,变短,以“跗间骨关节为中心,导致足前部畸形:(1)跗骨间关节内收;(2)踝关节跖屈;(3)足前部内收内翻;(4)跟骨略内翻下垂。
随年龄增长,体重越来越大,畸形更趋严重,跟腱、胫后、趾长屈,拇长屈等肌腱及跖腱膜极度挛缩,具有强的弹性阻力,足部外侧软组织及肌肉持续被牵拉而延伸,足外展功能基本丧失,但肌神经功能无损,肌电兴奋性尚存在。
畸形矫正后,肌肉功能还可恢复,延误治疗者,逐渐产生骨骼畸形,跗骨排列异常,足舟骨骼变小内移,毂骨发育异常粗大,跟骨跖屈、内翻更加严重,距骨头半脱位及胫骨内旋等畸形。
【临床表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一侧或双侧足显示程度不等内翻下垂畸形。
轻者足前部内收、下垂、足跖面出现皱褶,背伸外展有弹性阻力,至小儿学走路后,畸形逐渐加重,足部及小腿肌力平衡失调,健康肌挛缩,加之体重影响,足内分下垂加重,步态不稳,跛行,用足背外缘着地,延误治疗畸形愈加严重,足前部向后内翻,足背负重部位产生胼胝及滑囊,胫骨内旋加重。
小针刀矫治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精)
小针刀矫治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笔者5年来,采用小针刀矫治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5例,治疗效果均属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9岁~9个月;双侧12例,共患足37只,其中5例为外科手术后畸形复发病例;全组病例早期均经过不同程度的手法治疗,各种固定等保守疗法失败。
治疗方法1.病例选择:(1)患儿治疗年龄在0.5~3岁为最佳,经过手法、固定等保守治疗无效病例;(2)患足的畸形应以马蹄内翻足为主,或单纯高弓足,或单纯马蹄足,神经麻痹所致马蹄足除外;(3)3岁以上10岁以下的患儿,只要足部无明显骨性畸形,不需要作截骨矫形治疗,而且畸形为单纯软组织挛缩所致,亦可以进行小针刀治疗。
2.手术方式:(1)器械:采用的小针刀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生产,常用平刃刀,钩刃刀两种。
(2)麻醉:选用氯氨酮全麻,肌肉注射一次,手术即可顺利完成。
(3)手术步骤:①筋膜切断术:筋膜挛缩是造成高弓足,前足下垂及内翻畸形主要原因,应予以切断松解。
助手一手把患儿足跟固定于手术台上,另一手把前足用力背伸,使筋膜挺紧隆起便于摸清其界限,在筋膜内侧近跟骨处刺入钩刃刀,轻轻地把筋膜钩断,当筋膜完全钩断后高弓足即可消失。
反复检查如有粘连可用平刃刀切割。
②足内侧韧带切断术:足内侧韧带增厚挛缩是造成前足内收畸形主要原因(主要与距舟韧带,距跟韧带,弹簧韧带及足内侧筋膜等挛缩有关)。
但一般在早期不甚严重,可不必手术,如内收畸形明显则需松解。
助手一手固定足跟部,另一手把前足用力外展,挛缩韧带即可隆起绷紧,用手触摸后用平刃针刀予以切断松解,松解后内收畸形即可消失。
切勿切割过深,慎防神经血管损伤。
③跟腱延长术:跟腱挛缩是造成马蹄畸形的主要原因,治疗应作跟腱延长术,而不能作横断术。
助手一手固定小腿上部,一手把足背伸,使跟腱挺紧,术者以一平刃针刀刺入跟结节上0.5~1cm处跟腱正中,作为切割跟腱的座标,术者一手扶持座标不使其移位,然后再用另一枚平刃针刀于跟腱内侧缘与座标平行刺入,在体内以座标为界切断内侧部1/2跟腱,切断完成后即拔出针刀,以同样的方法在跟结节上3~4cm处跟腱正中刺入座标针刀,于跟腱外侧缘用另一平刃针刀切断外侧部1/2跟腱,拔出针刀后,用力把足背伸,跟腱即能在腱鞘内呈“Z”字型断裂滑行延长,足下垂立即消失。
马蹄内翻足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疾病起因情况及临床医学治疗方法足的底部有纵弓和后弓,由7块附骨和5块蹠骨构成其外形。
足部诸骨借关节囊和韧带联接。
关节囊的松紧和韧带的弹性对维持足的外形起重大作用。
胫前肌、胫后肌和腓骨肌在行走过程中影响足的外形。
足蹠侧的跟舟韧带即弹簧韧带居跟骨头的下方,加上蹠长和蹠短韧带对维持纵弓的形态有很大作用。
足背伸和蹠屈为踝关节的动作,足内翻外翻主要由距下关节完成。
一、病因病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常见的说法有:①遗传因素。
常有家族史,调查结果显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家族第一代亲属的发病率高出人群20倍以上。
②发育异常。
跗骨内的原始胶质缺陷,腓骨肌止点和发育不良或认为是由于胎儿足部在子宫内体位异常,同时子宫内羊水减少,使子官体积变小,引发马蹄内翻足。
③神经异常。
有研究表明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查,足内在肌,外在肌有神经异常所引起的肌肉超微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使足部肌肉失去平衡。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主要概括为三部分:①足前内翻、内收;②足跟内翻;③踝与距下关节蹠屈呈马蹄畸形,有时有高弓畸形。
二、临床表现1.僵硬型畸形严重,足跟小,下垂和内翻极为明显,呈棒形。
足前部也有内翻内收,踝和足跟内侧有明显的皮肤皱褶。
当被动背伸外翻时呈僵硬固定,此畸形不易矫正常伴其他先天畸形。
2.松弛型畸形较轻。
足跟大小基本正常。
踝及足背外侧有轻度皮肤皱褶,小腿肌肉萎缩不明显。
在被动背伸外翻时可矫正内翻畸形,使患足达到或接近中立位。
此畸形容易矫正。
三、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是越早越好,出生后应立即开始。
绝大多数患儿可以通过手法按摩和必要的控制措施而获得治愈。
新生儿期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时期。
对治疗不佳和复发或没有经过治疗的患儿可采用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患儿出生后立即开始用于法按摩扳正。
方法如下:一手握患肢小腿下部,另一手以手掌顶住足底,将大鱼肌紧贴足底外侧,先将足前部外展,足底外翻,再将足跟逐渐向下牵拉,最后将足前部背屈,将足向畸形相反的位置扭转,维持在矫形过正位、对畸形严重的患儿每次纠正一部分,反复多次进行。
孩子得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怎么办
孩子得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怎么办
一、概述
小侄子刚出生的时候,发现他的腿很明显的畸形。
经过医生的检查诊断确定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现在正在做康复治理中,下面某同事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得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该怎么办吧。
二、步骤/方法:
1、嫂嫂每天都帮侄子进行按摩治疗,通常是把孩子的腿屈膝成90度,一手握住脚跟然后另一只手推着前半足往外扩,以矫正前足内收。
然后握住足跟进行外翻,最后用手掌拖住足底进行按摩,矫正马蹄,每日多次手法矫正直至畸形矫正。
2、由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身体的柔韧度比较大,所以并不适宜手术治疗,大多采取矫正法,而且康复效果良好。
还有比较常见的是石膏固定法,不适合新生儿。
将畸形的组成部分按一定程序逐个予以矫正,然后用石膏管型固定。
后期更换矫形鞋进行进一步治疗,通常直至到4岁。
3、不过如果孩子长大了,骨骼开始变硬就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通常就要选择手术治疗。
但是手术过后要定时复诊预防出现术后复发症状。
比如说石膏松脱后有脓性液体留出的,或者矫形鞋穿着不良的,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康复情况。
小儿外科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外科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非手术治疗【适应证】1.生后至1岁以内婴儿。
2.畸形松软者。
【禁忌证】1.年龄超过1岁。
2.僵硬型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手法矫正康复治疗,每天要进行多次手法矫正,先矫正前足内收,跟骨内翻,后矫正马蹄,矫正后以绊创膏及绷带固定维持位置。
经3~6个月后,如跟腱挛缩较重者,可行经皮跟腱延长术或应用辅助支具。
2.Kite石膏治疗,先矫正前足内收后打前足石膏,然后矫正足内翻和马蹄畸形,在矫正位再继续打石膏。
为防止石膏滑脱,打膝关节屈曲30°长腿石膏,每2~4周更换1次,经3~6个月后跟腱挛缩较重,可经皮行跟腱延长术,也可应用辅助支具。
【注意事项】1.要注意石膏防止过紧发生血运障碍和压疮。
2.防止足在石膏内回缩。
3.治疗半年后,疗效不理想者,可辅以手术治疗。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软组织松解术【适应证】1.年龄6个月以上。
2.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3.僵硬型。
【禁忌证】年龄过大已有骨性变形者,软组织手术难以奏效。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宜选择全麻。
2 .Turc。
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术,仰卧位,取足内侧弧形切口及跟腱纵行切口。
3 .切开皮肤后相应切开三角韧带,游离舟骨结节的胫后肌附着点,将该肌腱行Z 形延长,切开距舟关节囊及弹簧韧带,继之切开楔舟、楔跖内侧关节囊,切开距骨下关节囊及骨间韧带及Y形韧带,从跟骨到足舟骨进行松解。
后方行跟腱Z形延长,松解切开胫距后方关节囊,切断跟腓韧带。
彻底松解后足部畸形。
至此,畸形完全矫正,然后用1枚16mm克氏针经第一跖骨、楔骨、足舟骨、距骨固定;再经跟距和胫骨用另1枚克氏针做垂直固定。
打一管形石膏固定6周。
4 .McKay手术矫正距跟关节在3个平面上的旋转。
采用足后方环形切口(CinCinnati 切口),从楔舟关节起经跟骨跟腱,达足外侧,进行后方、内侧及外侧广泛的软组织松解,行跟腱延长,胫后肌腱延长,必要时行屈躅长肌及屈趾长肌腱延长,保护好内侧胫后神经血管束,切断上述各韧带及关节囊后,则彻底松解,矫正畸形理想。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概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骨科)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
男性发病较多,可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性。
畸形明显,一出生就能发现,因此疏忽的病例较少见,多能及早治疗,效果也较好,但畸形也易复发,应定期随访至骨骼成熟,约14岁以后。
病因尚不清楚。
症状表现:1.出生后即出现单侧或双侧足部程度不等之畸形,足部呈踝关节蹠屈位,内翻、内收畸形。
2.患儿学行走时,用前足或足外侧缘着地行走,随着年龄渐大,畸形渐加重,严重者足背着地行走,负重处出现滑囊和胼胝。
3.X线摄片,患足正侧位:出生后,X线片上可以看到距骨、跟骨、骰骨的骨化中心,有时可见到第三楔骨,所有的蹠骨和趾骨均已出现,而跗舟状骨要到3岁才出现骨化中心。
4.根据三条线估计畸形:(1)在正位片上测定跟距角,若小于30°,表明足部无内翻;(2)测量第一蹠骨纵轴和距骨纵轴所交叉的角,正常为0°—20°;(3)X线侧位片测量距骨纵轴和跟骨蹠面所形成的角,正常35°—55°,如果小于30°,则表明足下垂。
如果距跟角小于15°,第一蹠骨与距骨纵轴交叉所成的角大于15°,表明距舟关节半脱位(Simon15°定律)。
诊断依据: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蹠屈内翻畸形。
2.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蹠屈,跟骨内翻蹠屈,跟腱,蹠筋膜挛缩。
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
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
3.站立行走时蹠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
4.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
5.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蹠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蹠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治疗:治疗原则 1.从出生后即开始,愈早治疗,效果愈好。
治疗方法根据年龄和畸形程度而不同。
2.手法矫正法:一般适宜6个月以内或较轻型者。
从出生后即开始,愈早愈好。
由医师教会母亲或带领患儿,先矫正足前部内收,再矫正距骨下关节内翻,然后矫正踝关节的蹠屈。
先天性内翻足治疗要点
先天性内翻足治疗要点*导读:病因尚不清楚,各种学说繁多。
有遗传学说、神经-肌肉学说、足部软组织挛缩学说、血管异常学说、区域性生长紊乱及宫内发育阻滞学说等。
……【治疗】原则上治疗开始的越早越好。
( 一 ) 保守治疗:一般生后即应进行石膏矫正,当前,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Penseti 石膏治疗,该方法对先天性马蹄足的治愈率可达 90% ,每周手法矫正 1 次并更换石膏(聚脂或玻璃纤维的合成材料效果更好),多数应用 6 次左右,如跟腱挛缩严重,在足内收、内翻完全矫正后最后一次行经皮跟腱切断术,再应用 Dennis-Browne 支架保护 2 年左右。
( 二 ) 手术治疗宜于一岁左右施行。
1.Turco 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术 : 即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术加克氏针内固定。
基本原则是彻底松解后内侧一切挛缩的软组织,在切开关节囊时要严防损伤关节软骨面,最后要使舟骨复位,用克氏针通过第一跖骨、第一楔骨、舟骨、距骨插入固定。
手术切口:自第一跖骨基底起,经内踝平绕内踝上,全长 8~10cm ;先后显露胫后肌腱、屈坶长肌腱和胫后血管神经束,找到屈坶长肌腱、跟腱及后距腓韧带,一般神经血管束位于屈趾长肌腱的下方,也应充分游离。
手术分三个步骤进行。
后方松解:有助于暴露内、跖侧的挛缩,先行 Z 形跟腱延长,跟腱的下端从内侧切断,然后松解胫距后方关节囊,切断跟腓韧带、距下关节囊,提起神经血管柬,向内前方即达三角韧带在跟骨上的附着点。
,内侧松解:于胫后肌附着点 Z 形延长胫后肌腱及松解 Master 结节,切断三角韧带浅部,距舟关节囊和弹簧韧带,继之切开舟楔、楔跖内侧关节囊。
距下松解:行跟骨前端和舟骨的彻底松解,距骨下骨间韧带以及Y 形韧带从跟骨到舟骨外侧缘和骰骨内缘的松解。
完成上述三方面的松解之后,足部畸形可容易地矫正,当距舟骨关系摆正后插入克氏针固定。
逐层缝合,打长腿石膏固定, 6 周拆除石膏拆线,拔出克氏针,继续在矫正位置换一新石膏固定 6 周。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以矫正畸形为主,早期畸形矫正,足功能均可恢复。
治疗可分为四个时期。
1、1岁以内的婴儿,哺乳时,由母亲及一名助手共同协助进行手扳法矫正,婴儿屈膝(使跟腱松弛),助手固定患儿膝关节,操作者一手握患儿踝关节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每日2次,手法轻柔,免致骨伤,矫正适度即可。
畸形矫正后用柔软绷带,由足内跖面向足背外方向缠绕,固定足于矫正位,严密观察,切莫过紧,以免影响足部血运,若是畸形矫正显著改善,脚的外展背伸弹性抗阻力消失,即可改换足托持续维持矫正位,这种方法应持续到患儿满1周岁后,一般疗效满意,如果畸形未完全矫正,也可使痉挛的软组织变得松弛,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2、1—3岁,分期手法矫正,石膏固定,全身麻痹下患儿仰卧屈膝15度,或俯卧屈膝90度,助手扶持膝关节及小腿。
术者一手托足跟,矫正足跟内翻下垂,一手平推足前跖面,同时矫正下垂内翻内收畸形,在足矫正位,由股中部至跖趾关节,屈膝15度石膏管型固定。
1—2岁,每2周更换1次,2—3岁,每月更换1次。
术后注意石膏压迫,患儿哭闹不安。
即刻去医院检查,在容易受压的骨质突出部位开窗。
以上两种方法,对轻型足内翻下垂畸形,如能严格遵循操作规则,认真处理,不仅没有并发症,儿童多数患儿畸形能够矫正,维持疗法,可应用Denis-Browne轻便夹板。
3、3—15岁,对于手法治疗失败者,或未经治疗的患者,可用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
该手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跟腱延长:跟腱延长应放在手法矫正足前部内设内翻畸形之后,因为紧张的跟腱可构成矫正足前部畸形的杠杆臂,否则即失去跟骨结节的支撑点,常用的延长方法,有以下两种:1)直视下延长:硬末外或全身麻醉。
沿着跟腱外侧旁,取弧形切口,上至肌腱肌腹相接处,下止于跟骨结节,切口长约8—18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腱鞘,然后用尖刀,与跟腱垂直,刺入其中央,由上向下,纵行切块跟腱,跟结节处切断其内侧半,肌腹端切断外侧半,待足畸形矫正后,作2字形延长。
马蹄内翻足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马蹄内翻足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马蹄内翻足是以生后一侧或两侧足呈后足内翻,前足内收并旋后为特点的先天性疾病。
[诊断]一、病程婴儿出生后足部即是马蹄内翻畸形,男性多于女性,双侧畸形多见,单侧者常较轻。
二、症状:松驰型:畸形较轻,用手法可将足矫正于中立或接近中立之位,后跟大小正常,小腿周径与对侧相等。
僵硬型:畸形较严重,不易用手法完全矫正,后跟小,下垂和内翻畸形较顽固,小腿肌肉有萎缩,踝关节前外侧和足前部的皮肤拉紧,而内侧和足底则有较深的皮纹。
三、体征足下垂呈棒状,后跟朝上,足外侧朝下,跟部呈内翻内收畸形,外踝比内踝突出。
四、辅助检查X线对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诊断意义不大,但可以客观评价治疗情况和估计预后。
侧位片可见距骨轴线和第一跖骨轴线不连成一直线,跟距角小于20°(正常30°)。
正位片上,可见距骨轴线与第一跖骨轴线不连成一直线,跟骨轴线与第五跖骨不连成一直线,跟距轴线交角小于30°。
[鉴别诊断]一、先天性关节挛缩症患儿常合并马蹄内翻足,但同时有四肢其他关节的僵硬及畸形。
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发马蹄内翻足。
患儿出生时足部正常,在患病后逐渐出现畸形,其足背伸及外翻肌力明显减弱或消失。
三、外脑脊髓膜膨出继发的马蹄内翻足。
[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开始治疗时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不同的年龄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畸形的严重程度,是否关节强直,腓骨肌肌力等因素。
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生后到6个月的所有患儿和1岁以内的大部分患儿。
对于非僵硬型的患者效果良好,畸形较重,僵硬型的患儿也可明显改善,为以后的手术治疗打下基础。
手术治疗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讲,10岁以下只适合行软组织手术,以免手术损伤骨骺,影响足骨生长发育,1岁以内的患儿在非手术治疗的同时,为保证治疗效果,也可采用如跟腱延长,跖腱膜切断等简单术式即可有效地改善足畸形。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一)单纯手法矫正术:操作前应对患足进行按摩和各方向的活动,具体操作,一手握小腿下段及踝关,一手持患足外展、外翻,矫正内收、内翻畸形。
08-2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
原则:一经发现,尽早治疗。 保守治疗:
出生发现马蹄足后马上佩戴矫形 支 具至1-1.5岁能独立行走,轻柔手法治 疗, 坚持每天进行。
【预后】
▪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
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同时,
对本病的患儿要注意功能锻炼,合理而积
极的功能锻炼能够使患儿患肢迅速恢复到
正常水平。
先天性髋关节挛缩
第四节 先天性多关节挛缩
一、概述
(一)定义 先天性多关节挛缩(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AMC)是一种由肌肉、关节囊及韧带异常纤维 化引起的、以全身多个关节挛缩为特征的先天性综合征。 (二)流行病学特征
【治疗】
▪ 石膏矫形治疗:每周更换一次,时间半年 至一年。
【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年龄不同,术式不同。 6个月~3周岁:足后内侧松解;对僵硬 型采取后内外侧同时松解。
【治疗】
3~9周岁: 软组织松解+关节外楔形截 骨(+肌腱移位)术。
>10周岁: 软组织松解+三关节融合术。
【预后】
矫形复发率 25% 一种或多种 畸形因素复发(跟骨内翻、距骨趾屈、 前足内收)由于术中骨间韧带松解不彻 底、肌腱移位位置不适 当、石膏固定短 暂、未能坚持 理疗及穿戴矫形支具。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相关知识
马蹄足外观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概念】
马蹄内翻足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畸 形足,约占先天性足部畸形的77%。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身体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可是不幸的是一些宝宝可能因为先天的各种原因而患上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很是让妈妈们心焦。
特别是一些宝宝的足内翻问题,会对宝宝长大之后的体形体态,甚至是走路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宝宝足内翻怎么办呢?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宝宝足内翻?本文将详细地为家长们逐一介绍。
一、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1)婴儿(小于1岁)由于其挛缩的软组织尚很软弱,可以不用麻醉作手法矫正,对新生儿可由其母亲用手法慢慢揉捏矫正,3个月后则应该由医务人员进行矫正。
(2)幼儿(1-3岁)如果是轻度足内翻可以采用手法矫正,中度则可分次手法矫正,重度者可在麻醉下手法矫正,甚至加用手术的方法矫正,如跖腱膜切断、跟腱切断术等。
(3)学龄前儿童(4-6岁)可以采用唇石腱膜切断、跟腱切断术并配合一定的手法矫正。
(4)学龄儿童(7-12岁)挛缩的软组织已经变得更加坚韧,应针对不同的畸形程度施行软组织广泛松解,如足内侧软组织松解术,跖腱膜切断术,跟腱延长和踝关节后关节囊切开松解术等进行矫正。
(5)如果大于13岁则建议采用骨关节手术进行治疗。
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1、治疗时机很重要,从出生后即开始,愈早治疗,收到的效果愈好。
而治疗的具体方法则应该根据年龄的大小和畸形程度的大小而不同。
2、宝宝足内翻手法矫正法:一般适宜6个月以内的宝宝或病情较轻型者。
从出生后即开始,遵循愈早治疗愈好的原则。
首先由医师教会母亲或带领患儿的家长,先矫正足前部内收,再矫正距骨下关节内翻,然后矫正踝关节的跖屈。
手法应尽量轻柔,以免损伤到骨骺。
每种矫正位置需要保持10秒钟,每次10-15分钟。
每日的矫正时间,一般主张在喂奶前进行。
3、石膏管形外固定矫正:适应于3月-1岁的宝宝,每2-3月更换一次石膏管。
4、手术治疗:适用于6个月以上,并且通过手法无法矫正的宝宝。
具体的手术方法需要按具体的年龄而异。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科普知识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先天性马蹄内 翻足的科普知
识
目录 马蹄内翻足是什么 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 马蹄内翻足的预防方法 马蹄内翻足的注意事项 马蹄内翻足的后续随访
马蹄内翻足是 什么
马蹄内翻足是什么
简介: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 的足部畸形,足弓向内倾斜, 导致足底的外侧缘接触地面。
症状:足部内翻,足弓降低, 行走困难,容易摔倒。
马蹄内翻足的注意事项
步行姿势:保持正确的步行姿势,避免 过度内翻足。
马蹄内翻足的 后续随访
马蹄内翻足的后续随访
随访时间:手术治疗后需要定 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牵引术后随访:对于接受牵引 术治疗的患者,也需要定期随 访。
马蹄内翻足的后续随访
康复训练:手术或牵引术后需要进行康 复训练,以促进足部功能的恢复。
马蹄内翻足的 预防方法
马蹄内翻足的预防方法
婴幼儿期:避免久坐、久躺, 保持适当的运动。
儿童期:正确选择合适的鞋子 ,避免穿高跟鞋或不合脚的鞋 子。
马蹄内翻足的预防方法
青少年期:进行适当的足底肌肉训练, 加强足部的力量。
马蹄内翻足的 注意事项
马蹄内翻足的注意事项
睡眠姿势:睡觉时避免弯曲双 脚的姿势,用枕头或折叠毯子 支撑足部。 鞋子选择:合理选择合适的鞋 子,避免过紧或过宽的鞋子。
马蹄内翻足是什么
原因:这种畸形主要是由于胚胎期足部 骨骼发育异常引起的。
马蹄内翻足的 治疗方法
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
矫正鞋垫:通过在鞋垫内部增 加支撑,帮助纠正足部的畸形 。 牵引术:通过外部牵引的力量 ,逐渐纠正足部的内翻畸形。
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严重的马蹄内翻足需要进行 手术矫正,手术后需要进行恢复训练。
马蹄内翻足早期矫正畸形、建立肌力平衡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马蹄内翻足早期矫正畸形、建立肌力平衡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矫形外科常见的畸形,治疗的方法很多。
马蹄内翻足早期矫正畸形、建立肌力平衡术适用于3个月~5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未经矫治或纠正不完全者。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硫喷妥钠20mg/kg体重作为基础麻醉;手术部位注射0.5%布比卡因5ml加等渗盐水做局部浸润麻醉。
2.术前准备术前可用轻柔手法纠正前足内收、内翻畸形,使足部变得柔软,以利术中完全或基本纠正畸形;并清洁皮肤。
三适应证3个月~5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未经矫治或纠正不完全者。
四禁忌证3个月以下婴儿手术耐受性差,暂不手术治疗,先做手法矫正;10岁以上或骨关节固定畸形严重者;全身情况不良或手术区域皮肤有感染病灶者。
五手术步骤手术大体步骤:①经皮切断跟腱;开放法延长跟腱;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后侧关节囊切开:翻开跟腱两断端,显露踇长屈肌和腓骨长、短肌肌腱,将踇长屈肌肌腱向内侧牵开,腓骨长、短肌肌腱向外侧牵开,显露两关节囊,将其横形切开。
在外侧切断跟腓韧带和距腓韧带,在内侧靠近跟骨切断三角韧带后侧部分,钝性剥离关节囊。
②胫前肌外移术:在小腿中下沿胫骨嵴外侧做纵行切口,显露胫前肌,将其远端由此切口抽出。
在足背外侧做的小纵行S形切口,显露第3楔状骨或骰骨内侧。
由此切口用长止血钳做一宽松皮下隧道,使胫前肌呈直线通过隧道抽出至此切口。
此时可缝合跟腱延长切口和足背内侧切口。
根据内翻程度,在第3楔状骨或骰骨内侧钻一骨洞,按Bunnell“拉出钢丝法”用钢丝将胫前肌腱固定于骨洞内,保持肌腱一定张力,将钢丝结扎于足底,用多层纱布衬垫钮扣。
结扎时保持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至80°位。
操作时保持钢丝平直,防止扭曲折断。
六术后并发症皮肤坏死;马蹄内翻足畸形纠正不足或畸形复发;矫正过度造成仰趾外翻足。
七术后护理术后抬高患肢,观察足部循环,有无肿胀,石膏不可过紧。
2周后拆线,如有残余畸形,应予护理矫正,更换长腿石膏固定,患儿不得站立,防止钢丝崩断。
马蹄内翻足的治疗(详细整理)
马蹄内翻足的治疗(详细整理)马蹄内翻足的初期治疗为非手术疗法,包括用夹板、绷带和石膏矫形。
生后6周内,每周进行一次手法矫正和石膏管型固定。
此后改为每2周作一次手法矫正和石膏管型固定,直到患足在临床上及X线片上均得到矫正为止。
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能够预测到那一种足对非手术治疗有效,足的畸形越僵硬,越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系列手法和石膏矫形的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矫正前足内收,继之矫正足跟内翻,最后矫正后足跖屈畸形。
应该按着上述手法顺序操作,以达到后足背伸的目的,从而将防止出现摇椅足畸形。
系列手法和石膏矫形的方案最初由Kite提出,后来Lovell进行了改良,Hancock成功的用于临床。
根据文献上报告,系列手法和石膏矫形的成功率介于15%~80%之间。
作者的经验表明,单纯采取系列石膏矫形的成功率大约为5%。
如果确实发生了摇椅足畸形,将前足再置于跖屈位,然后继续石膏固定。
但这种畸形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儿童的年龄已至6个月时,应从临床上的外形和反复摄足的正位片及应力性背伸侧位X 线片,证明其马蹄内翻足畸形已得到矫正。
对于能合作的家庭,可用包括踝-足的矫形支具,将患足间歇性固定。
手术治疗马蹄内翻足的手术适应证为经过系列手法和石膏矫形治疗后,畸形仍没有得到矫正者。
通常,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其前足通过保守治疗已得到矫正,但后足则仍然固定在内翻和跖屈位置上,或畸形已经复发。
治疗马蹄内翻足的手术必须适合于患儿年龄和需要矫形的畸形程度。
在很少情况下,对于轻度的畸形,其跟骨不需要作广泛后外侧松解的严重内旋畸形,应选择一期手术松解,如Turco所描述的后内侧松解(图26-30)。
对于有严重的后外侧畸形,通常需要更广泛的松解,也包括后外侧韧带复合体的松解。
由Mckay所描述的手术方法,由于考虑到距下关节的三维畸形,允许矫正跟骨内旋畸形,并可松解足后外、后内侧挛缩的软组织。
对于多数马蹄内翻足的初期手术治疗,作者更喜欢采用改良的Mckay手术方法,即采用足跟部横环形切口(Cincinnati切口)。
先天性足马蹄内翻畸形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先天性足马蹄内翻畸形怎么治疗
导语:先天性足马蹄内翻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该疾病的男性发病率较高,通常在患者幼儿时发病。
先天性足马蹄内翻畸形不仅仅对患者的行动造成
先天性足马蹄内翻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该疾病的男性发病率较高,通常在患者幼儿时发病。
先天性足马蹄内翻畸形不仅仅对患者的行动造成不便,更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很多患者因为患上该病后不够走路上街。
为了接触患者的困扰,现在就让小编给大家讲解怎么治疗先天性足马蹄内翻畸形。
1、手法按摩、石膏固定:适用于1岁以内患儿,将畸形的组成部分按一定程序逐个予以矫正,然后用石膏管型固定(通常门诊固定4~6次)。
2、跟腱松解术:石膏固定达到足部外展75度以上时可进行跟腱松解手术,术后石膏固定3周,3周后拆除石膏,同时更换矫形鞋。
3、矫形鞋治疗:术后佩戴矫形鞋进一步治疗,通常到4岁。
4、跟腱延长术:对于错过跟腱松解手术年龄的患儿(一般2~3岁)需要将松解跟腱,使跟骨下落要进行跟腱延长术,将跟腱行Z字切开。
术后石膏固定6周。
5、胫前肌外移术:适用于马蹄足早期轻度复发,或治疗后残留前足内收畸形的儿童。
6、外固定支架:对于大龄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一般5岁以上),足部骨骼已经骨化,单纯通过软组织无法矫正畸形,可使用外固定支架技术,术后需要定期调节支架,外观基本满意,但会残留足踝关节僵硬。
7、足部截骨矫形术:有很多手术方式,一般患儿年龄大于5岁,。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健康宣教
目录 介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如何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和康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解答 提醒关注社区
介绍先天性马 蹄内翻足
介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什么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先 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 足部畸形,表现为足部向内翻 转
症状和风险因素: 具体症状和 可能的风险因素,如家族遗传 、胎儿姿势等
介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应对措施: 针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 疗和预防措施
如何诊断先天 性马蹄内翻足
如何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 足部检查,观察足部形态和功 能
影像学检查: 例如X射线和超声 波检查,辅助确定诊断
如何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检查结果解读: 医生会解读检查结果, 确定是否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活动保健: 合理运动和锻炼的 重要性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注意事项
寻求专业帮助: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生和 康复机构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回答一些常见问题:如先天性 马蹄内翻足能否痊愈、手术风 险等
提醒关注社区
提醒关注社区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健康知识宣传 鼓励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治疗和康复
治疗和康复
保守治疗: 如物理治疗、穿戴 矫形器等 手术治疗: 在一些训练的重要性及具 体方法
预防再发: 如何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出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先天性马蹄内 翻足的注意事
项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注意事项
关爱足部: 温水泡脚、按摩、 选用合适的鞋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伤诊疗指南
【概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是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个主要畸形综合而成。
以后足马蹄、内翻、内旋,前足内收、内翻、高弓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该病症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男性发病较多,男女比例:5:1,可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可单独存在、也可伴随其它畸形。
【疾病病因】
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的真正病因迄今不清,多数学者认为该畸形为胚胎早期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引起发育异常所致,也普遍与胎儿足在子宫内位置不正有关。
1、遗传因素:患有马蹄内翻足的家族,其子代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5-30倍。
2、神经肌肉病变
3、基因突变:今年研究发现转录因子Hox基因有关。
4、胚胎期骨骼发育异常和纤维组织挛缩
5、其它如血管异常、孕早期羊膜穿刺等也可能导致马蹄内翻足。
【病理生理】
先天性足内翻下垂的病理改变,初期以软组织异常,足内侧肌挛缩,张力增加,关节囊、韧带及腱膜肥厚,变短,以“跗间
骨关节为中心,导致足前部畸形:
(1)跗骨间关节内收;
(2)踝关节跖屈;
(3)足前部内收内翻;
(4)跟骨略内翻下垂。
随年龄增长,体重越来越大,畸形更趋严重,跟腱、胫后、趾长屈,拇长屈等肌腱及跖腱膜极度挛缩,具有强的弹性阻力,足部外侧软组织及肌肉持续被牵拉而延伸,足外展功能基本丧失,但肌神经功能无损,肌电兴奋性尚存在。
畸形矫正后,肌肉功能还可恢复,延误治疗者,逐渐产生骨骼畸形,跗骨排列异常,足舟骨骼变小内移,毂骨发育异常粗大,跟骨跖屈、内翻更加严重,距骨头半脱位及胫骨内旋等畸形。
【临床表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一侧或双侧足显示程度不等内翻下垂畸形。
轻者足前部内收、下垂、足跖面出现皱褶,背伸外展有弹性阻力,至小儿学走路后,畸形逐渐加重,足部及小腿肌力平衡失调,健康肌挛缩,加之体重影响,足内分下垂加重,步态不稳,跛行,用足背外缘着地,延误治疗畸形愈加严重,足前部向后内翻,足背负重部位产生胼胝及滑囊,胫骨内旋加重。
【诊断依据】
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蹠屈内翻畸形。
2.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蹠屈,跟骨内翻蹠屈,跟腱,蹠筋
膜挛缩。
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
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
3.站立行走时蹠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
4.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
5.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蹠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蹠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诊断检查畸形明显,诊断不难,但出生儿的足内翻下垂较轻者,足前部内收,内翻尚不显著地常容易被忽略,无医学知识的家长亦不易识别。
最简便诊断法,是家长用手握足前部,各个方向活动,如足外翻背有弹性阻力,应及时就医确诊为宜,以便早期手法治疗,足内翻下垂,更加严重,X线片显示跟骨下垂,其纵轴与距骨纵轴平行,足跗骨序列紊乱。
【疾病分型】
Dimeglio分型分为四度,即轻度、中度、中度及极重度。
【鉴别诊断】
1、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累及四肢多关节,畸形较固定不易扳正,早期有骨性改变。
2、大脑性瘫痪马蹄足:脑性瘫痪肌张力增强,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以及其他脑受累的表现。
3、脊髓灰质炎后遗马蹄内翻足:为肌力平衡失调所致,肌电图或体感诱发电位诊断可确定腓骨肌麻痹。
【治疗方案】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以矫正畸形为主,早期畸形矫正,足功能均可恢复。
治疗可分为四个时期。
1,非手术治疗
目前ponseti治疗方法在许多国家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法。
生后7-10天开始,手法轻柔、稳定有力,按照一定顺序在前足旋后位上通过连续外展的手法和系列管型石膏固定来矫正这类畸形,畸形矫正后强调用支具保持足外展背屈位,24小时/天,连续3个月,以后穿戴时间缩短至夜间12小时,白天2-4小时,维持到孩子3-4。
2,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失败或未能完全矫正畸形以及延误治疗的病例需要手术治疗。
(1)软组织松解术包括carroll矫形、turco及mackay等方式。
(2)骨性手术对马蹄内翻足术后复发或年龄过大,软组织手术不理想者采用骨性手术。
预防并发症
a、预防局部皮肤坏死,延长胫后,趾长屈及拇长屈等肌腱的足内侧切口与跟腱延长切口较近,两切口之间皮瓣比较狭窄容易缺血性坏死,预防措施:软组织松解手术前,经常按摩足内侧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其次跟腱延长切口尽可能偏向跟腱纵轴线的外侧,呈弧形切口。
两切口间皮瓣相对增宽。
b、小腿青枝骨折或踝部骨骺分离,手法扳正,应循序渐进,按压轻柔,不依用力过猛,其次助手与术者密切配合,以防发生意外。
c、石膏压迫,形成褥疮:石膏固定前,骨骼突出部位用脱脂棉垫好,但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手法扳正效果,石膏管型尚未凝固正在塑形时,切忌用手指按压,石膏干燥后,患儿哭闹不安,即提示石膏可能有压迫,应及时就医,骨质突起部位开窗观察。
d、血液循环障碍:石膏固定时,必须显露出五个足趾,告诉家长严密观察。
若足趾苍白,患儿叫嚷脚麻痛,有可能动脉缺血,足趾肿胀,呈青紫色,并出现水泡,提示静脉回流障碍。
不论动脉缺血或静脉回流障碍,均可导致脚或肢体坏死,应立即采取措施,轻者局部开窗减压,严重者,暂时取掉石膏管型,仔细观察,待血运恢复后,再次石膏管型矫正,固定。
随访指南:
1.保守治疗CCF,需随访2-3年
2.手术治疗CCF,需随访5-10年
3.随访内容,足外观、X片、足功能情况,矫形鞋配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