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合集下载

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任务与要点

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任务与要点

KEJI2019年6月(上)17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任务与要点陆龙平(广东华远国土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0)[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农村人口众多,行政村数量众多,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探究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村庄规划编制要点。

[关键词]农村地区;村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16-17-21我国农村概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人员,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海外华人数量)139008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农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1.48%。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设立的村民委员会进行村民自治的管理范围,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单位的行政村数量也不少,截至2018年9月26日,我国行政村总数为39888个(2个区公所、21116个镇、9392个乡、152个苏木、984个民族乡、1个民族苏木、8241个街道)。

2广东省村庄规划发展近况2018年1月,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广东省委重点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突出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四个优先”:优先发展要求、优先考虑因素分配、优先考虑公共财政投资、优先安排公共服务。

将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农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谋划好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从根本上改变广东省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1]。

2018年6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广东省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指引(试行)》,作为指导村容村貌改造等工作的指引文件。

8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试行)》,全面贯彻党的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工作部署,引导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和推进广东省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2]。

乡镇规划土地用途区划定及审查要点

乡镇规划土地用途区划定及审查要点

乡镇规划土地用途分区划定
三、划定步骤
3、基本农田调整划定 (一)要求
数量规模要求。乡镇规划编制中,应在基本农田调
整的基础上,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将县级规划确
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落实到地块。
乡镇规划土地用途分区划定
区位布局要求。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粮、棉 、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集中连片、有良好的水 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交通沿线、城镇工矿( 含城镇扩展边界外)、集镇村庄周边的耕地,水田 、水浇地等高等别耕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优 质耕地,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下达的新增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村镇建设需要 时,各地应立足于盘活村镇存量建设用地,大力开展农 村土地整治,在村镇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情况下,划 定一定规模的整治安置区,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农 村居民点综合整治项目要明确拆旧区和整治安置区,并 在乡镇规划文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 区图、土地整治规划图和规划数据库中体现。
三、划定步骤
6、进一步划分建设用地管制区
在土地用途分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划定城
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用地
边界,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
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个区域。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应
与土地用途分区衔接一致,并提出相应的管制规
则。
第二部分
乡镇规划审批时技术审查要点
一、报批材料完整性和程序合法性审查
5、划定土地用途分区
在上述基础上,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 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各类土地用途区原则上不相互重叠。乡镇规划 编制中,应在县级规划土地用途区管制规则的基础 上,根据实际明确各类土地用途区管制细则,引导 和控制土地利用活动。 在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的基础上,土地用途分区 方案连同规划成果要征求相关部门和村民意见。

城乡规划实务-城市规划编制任务书及文本的拟定知识点

城乡规划实务-城市规划编制任务书及文本的拟定知识点

城市规划编制任务书及文本的拟定一.城乡规划编制任务书的拟定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任务书的基本内容1)调查分析预测包括: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2)规划布局(三大结构)包括:确定本区域的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3)区域发展支撑条件包括: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确定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4)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呢的规划建议。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任务书的基本内容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论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布局3)拟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4)论证并选择城市发展方向,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并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总体布局5)分析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2.城市总体规划1)体系规划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规划布局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那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人口、用地规模,确定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中心区位置。

3)基础设施支撑确定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为孩子;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4)治理与保护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确定需要包含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对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包含规划。

5)安全保障提出人防建设、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6)建设安排确定旧区改造以及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协调市区与近郊区的各项建设,划定需要保留的绿色空间;编制近期建设规划。

镇总体规划审查要点

镇总体规划审查要点

一、规划方法审查《中心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否客观地总结上版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明确本次规划的编制重点。

1、是否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2、是否全面系统地回顾上版规划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并检讨实施偏差的原因。

3、是否深入分析中心镇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城镇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规划编制的重点。

4、是否针对重大矛盾和制约因素,从不同的规划思路提出多个比选方案。

5、是否符合上层次城乡规划的要求。

是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有较好的衔接、协调。

6、是否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二、经济社会发展审查《规划》是否准确判断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主要特征,注重宏观分析与区域研究,科学地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策略及目标。

1、是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涵盖镇域范围、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与城乡建设多方面的全局性、战略性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2、是否综合研究区域、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准确判断城镇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

3、是否对城镇产业的发展过程、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城镇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及产业结构。

4、是否注重对产业集簇的引导,提出壮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三、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审查《规划》确立的城市性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提出的城镇空间发展方向是否反映城镇的发展趋势,确定的发展规模是否合理,专题论证是否深入、充分。

1、城市性质的确定是否综合分析中心镇的环境与资源特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与周边城镇的关系等因素,正确把握城镇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其基本特征、主要职能及总的发展方向。

2、城镇发展方向是否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状况、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经济适用性、城镇主要的经济指向及对外交通导向,且符合城镇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3、城镇人口规模的确定是否全面研究中心镇发展的动力、城镇化目标、产业发展目标和就业需求,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经过多种方法科学测算并进行合理论证。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定位与重点内容探索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定位与重点内容探索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定位与重点内容探索摘要: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发展格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多规合一”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新体系、新框架。

其中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五级三类”中的总体规划。

因此,为持续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高质量、精细化发展,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与探索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必要性,定位与重点内容,以期为相关国土资源与土地利用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必要性;定位;重点内容;引言:乡镇具有协调城乡关系,推进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编制,对保障城市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保障和依据作用。

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层面分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是相关政策规划要求的基础实施环节,但受众多客观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存在部分缺陷,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

鉴于此,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定位与重点内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国土资源仍未被有效利用,闲置、空置资源率仍然较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的稳步发展,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融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相关空间规划并形成具有较强整体性与全面性的国土空间规划[1]。

基于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为导向,以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以及总体规划为基础,从整体、细化双角度形成三类空间规划体系,如图一所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

图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二、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分析现阶段,我国国家层面上并没有统一出台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现有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都是由地方发布的,如山东、广西、浙江、湖南以及北京等地。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我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其是县级、市级、省级以及国家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能够实现精准化管控的关键。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

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指导思想按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三效统一,保持地方特色,建设创造一个和谐、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镇。

(1)合理衔接——岔河镇总体规划应与淮安市洪泽县县城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衔接,现状基础与长远发展相衔接,工业区开发与生活区发展相衔接,根据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处理好发展的时序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三效统一——规划力求资源配置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优化组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3)保持弹性——规划应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立足现实条件,通过科学预测确立城市发展目标和规模,合理配置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增加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城镇总体环境、社会、经济、资源现状,前瞻规划、科学布局、动态平衡,协调地区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视地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营造宜居的城镇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

(5)功能健全——根据地区资源和区位特点,加强服务于居住、工业、教育和行政办公区域的相关功能配套设施的规划,强调地区功能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6)以人为本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同时,充分发挥群众在城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条规划依据编制本次规划,主要依据以下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第14号令发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年333号文发布)《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洪泽县岔河镇总体规划(1999-2020)》《洪泽县岔河镇镇村布局规划(2005-2020)》《洪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岔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村镇规划复习重点

村镇规划复习重点

0701104班村镇规划复习资料1.理解村镇规划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村镇规划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城市与乡村是两个虽有共性,但却是更突显个性的两个不同地域范畴如:经济成份产业结构社会形态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伦理观念等总结:村镇规划设计从理论、方法到成果必然与城市规划设计大不相同。

照搬照抄城市规划设计模式和套用城市规划设计案例绝对是行不通的应当尊重村镇特点2.乡村的类型、乡村型居民点(二)乡村1.类型普通乡村:密集型乡村聚落、分散型乡村聚落、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活动型乡村特殊乡村2.乡村型居民点乡村集镇:中心镇(乡政府所在地)一般镇(一般农村集镇村:中心村(村委会所在地)基层村(村民小组)3.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村镇规划的基本特征比较。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志、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标志1、农民居住集约化,2、生产方式合作化,3、生产工具机械化,4、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5、农民素质知识化,6、农民流动市场化,7、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8、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9、城乡服务一体化。

具体内涵: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5.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五、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1、工业企业带动型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

应用:这种模式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

注意点:推广和发展该模式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特色产业带动型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

四川省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四川省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四川省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我省多点多极战略,适应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规范我省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国家标准《镇规划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编制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应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以外的其它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

乡总体规划编制参照执行。

第三条镇总体规划编制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第四条规划人口规模大于5万人的镇按照城市标准进行编制。

规模较小的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须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指标,可以不再单独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五条镇人民政府组织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县级人民政府应将镇总体规划的编制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承担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具有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规划编制工作。

第六条镇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在报送审批前,须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镇的总体规划,在报送审批前,须经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

否则审批机关不得批准。

第二章镇总体规划编制要求第七条镇总体规划的期限,近期一般为3~5年,远期一般为15~20年,并对城镇更长远发展做出预测性安排。

第八条镇总体规划分为两个层次:镇村体系规划和城镇规划。

镇村体系规划以镇域为规划范围;城镇规划是以镇建成区和城镇发展需要作为建设用地的区域为规划范围。

第九条镇总体规划编制须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为核心,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有序合理推进农业人口的转移。

第十条镇总体规划编制应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促进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的发展需要。

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一、编制实施方案的必要性村镇规划是指对农村村庄或城镇建设区内的用地进行有序布局和规划设计,保障村镇合理、安全、经济、环保、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而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则是对规划进行具体化、落地化的必要步骤。

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有助于明确规划的实施目标、具体任务和计划,对规划的整体性、协调性、时效性、可行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合理编制并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可有效增强规划实施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实施方案的步骤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一般分为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两个阶段。

1.规划阶段:(1)主体调查:包括调查规划对象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方面所需的数据资料;(2)方案设计:在既定目标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方案和设计,必要时采用专家评审、公众参与等方式,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方案评价:对方案进行评价,确定适宜的方案并进行细化完善;(4)报批程序:根据相关的规定和程序报批;(5)方案发布:发布村镇规划方案并公布。

2.实施阶段:(1)总体实施计划:编制村镇规划的年度和长期实施计划;(2)项目建设:将总体规划分步骤、分项目进行实施;(3)监管与管理:监控和管理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规划实施的高效、质量可控;(4)信息公示:定期公示村镇规划实施的进展及成果,保证规划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5)总结评估: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估,为下一阶段的规划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

三、实施方案的内容与要点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基本上需要包括以下要点:(1)规划实施的目标和原则:明确村镇规划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制定贯穿整个实施方案的实施原则,使规划实施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2)任务分工和时间计划:任务明确分解、责任到位、时间节点明确,使规划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和时效性;(3)投资计划和资金保障:编制规划实施的投资计划和资金保障计划,确保规划实施的经费充足和合理使用;(4)配套政策和措施: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和配套政策、措施,使规划实施有序、顺畅、协调;(5)监督评估机制:制定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规划实施质量可控,规划实施效果显著。

镇总体规划基本工作流程

镇总体规划基本工作流程
所在市旳宏观政策,现状镇域经济发展情况。

7、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评价

8、镇域内建设用地分析

9、公共配套设施现状与评价

10、道路交通现状与评价

11、市政公用设施现状与评价

12、环境保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13、历史文化资源

14、镇域内主要单位规划意向调查与总结分析

15、镇域内存在旳问题及对策
• 基础资料汇编:
• 1、• 4、社会经济统计表格 • 5、主要单位统计表格 • 6、其他统计表格
• 现状调研阶段必须提交下图纸:
• 区域位置图。 • 土地利用现状图。 • 用地分析图。 • 现状建筑质量评估图。 • 现状管网图(主要为排水和电力管网)。
• (3)应提出旳问题: • 工作思绪 • 需调查旳基本资料 • 工作进度安排 • 有关调查表格
A、1:2023电子地形图(电子版) B、现状管线及道路图纸(电子版) C、主要单位地籍图(电子版) D、统计资料 E、十一五发展规划 F、镇发展设想 G、地方志 H、其他有关文字资料
• (4)应注意旳问题:
2、现场踏勘
• (1)交流形式:现场交流 • (2)参加人员:镇有关人员、设计人员 • (3)准备旳材料: • 纸制地形图(1:2023) • 数码相机
• (4)应处理旳问题:
• A 、回收现状调查表格及有关资料 • B 、要点场合拍照并编号 • C 、熟悉本地环境及地形 • D 、熟悉本地现状发展情况 • E 、明确现状道路名称、宽度、长度等信息 • F 、明确现状主要基础设施布局
4、方案阶段
• 规划方案阐明书。方案阐明书应涉及:规划基本思绪、地 域发展目旳、各项规模旳论证根据与过程、影响本地域规 划旳重大原因分析以及对方案旳评价。

国土空间背景下乡镇总体规划调研实践要点研究——以凤城市东汤镇总体规划为例

国土空间背景下乡镇总体规划调研实践要点研究——以凤城市东汤镇总体规划为例

国土空间背景下乡镇总体规划调研实践要点研究——以凤城市东汤镇总体规划为例构建全域全要素分类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

在传统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重点对集镇城乡空间进行引导和控制,谋划和统筹建设空间的用地布局与建设安排;新一轮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全域各类要素与全域空间。

1、国土空间背景下总体规划调研要点1.1踏勘调研踏勘调研法指通过乡镇实地调研了解乡镇各系统发展及建设状况。

踏勘调研前要准备好镇域、镇区和乡村居民点地形图、遥感图(如谷歌地图)以及收集、记录踏勘资料的材料;同时,踏勘过程中最好有当地向导带引。

通过踏勘,直观感知乡镇各种物质环境和乡镇发展水平,了解乡镇人居环境中的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公共空间、景观绿地等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初步了解乡镇物质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乡镇经济(产业)与文化特色等内容;并采用地形图对照与记录(标注)、照片记录、手绘记录、观察等方法做好踏勘信息的记录。

在踏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标出、记录出实地现状与镇区地形图(遥感图)不一致的地方。

有条件的情况下,踏勘期间最好能够住在村民家中,时间两周以上,以进一步充分了解调研乡村的发展历史、乡村的风土与人情、村民的意愿等内容。

1.2资料调查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涉及上位规划、相关政策、村史、村情等大量文字与图片资料。

资料调查指的是在乡镇基础资料收集清单基础上,通过镇政府、村委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收集乡镇规划相关规划及上位规划、历次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村史村情、重要项目建设情况、人口构成及变迁情况、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各类统计报表等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1.3访谈调研访谈调研对象包括村干部、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访谈,游客访谈,企业代表、乡镇政府干部代表等访谈。

访谈内容围绕住房情况及个人建房需求、设施及人居环境的满意度与发展需求、产业发展、大项目建设、企业搬迁、城乡迁移、生活愿景、村集体领导力、乡村议事规则、资金来源等内容展开充分访谈,了解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

总体规划要点及内容

总体规划要点及内容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和要点 2009-9-2 湖北省老河口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地方进行建设重要的依据之一,土地规划编制也是当前各级政府比较关心的焦点内容之一。

乡级规划在现行规划五级管理体系中是最末级规划,唯一将地方政府建设意图和发展方向落实到具体地块的规划,是控制性的详规和落实性规划,乡级规划直接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一、乡级规划的任务乡级规划的任务是依据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级规划”)的要求,根据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研究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区,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以控制和引导城乡土地利用。

规划是预期性的,乡级规划要具备两个功能:首先是规划的指导性,其次是规划的操作性。

规划编制完成后要达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分区基本满足地方政府落实各项用地安排,降低政府社会发展成本,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如何使乡镇规划充分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是规划修编的核心内容。

二、乡级规划的内容⑪规划基础数据转换;⑫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状况;⑬确定规划目标与土地利用调控指标;⑭落实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⑮安排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布局;⑯确定居民点用地规模和范围;⑰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⑱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⑲划定土地用途区、明确土地用途管制细则;⑳制定近期规划;⑴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规划范围:乡(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规划期限:期限应一般为10-15年,重点作好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三、规划的编制要求1、依法编制乡级规划编制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上下结合乡级规划应注意与上级规划的相互反馈、上下衔接,与县级规划同步编制,规划目标、土地用途分区、主要规划指标等应当在上下级规划反复沟通的基础上确定,符合上级规划的要求。

国土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要点分析

国土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要点分析

国土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要点分析摘要:以乡村振兴战略激发乡村活力,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后城市化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结合村庄规划核心思想和要求,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村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服务普惠,风貌美丽,治理现代”的基本策略,并结合未来乡村的基本思路,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村庄规划要点。

关键词:规划体系;村庄规划;问题及策略引言:我国社会经济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新时期国土规划层面,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该立足于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重大工程项目,深入研究农村特色,为区域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要明确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推进积极的工作发展,不断优化现有结构体系,密切关注当前生态环保型城镇发展战略,进而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一、村庄规划原则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切实解决农民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问题;二是要因地制宜,研究振兴该村历史文化遗产特色产业。

促进村内产区建设和发展。

三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尊重生态适宜性原则,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工作,以“务实思维”维护乡村生态安全典范。

二、村庄规划中面临的问题(一)人口外流严重,多数农村持续衰败当前,我国国土规划体系内的农村规划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失严重。

许多农民迁移到发达城市寻找更多发展机会。

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就业以及创业人数不足,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

大多数农村地区出现经济低迷,对于农村人口结构来说,存在大量“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再加上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平台,留在了大城市,年轻人才外流问题也日益突出[1]。

(二)全局规划不够科学合理从当前乡村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来看,可以从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总体概念主要分为实施地点、分布区域、总体规模和最终目的地等。

为了提供完整的基础设施,供水和供电系统必须满足村民们的需求。

当前规划编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当前规划编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当前规划编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员刘康目前,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相当部分的省级规划已经完成并陆续报批,部分市级规划也已进入报批前的准备阶段。

总结已经上报审查的规划大纲和规划成果,为确保规划成果质量水平,当前各级规划编制中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充分认识各种规划要素的作用与效力,提高规划成果表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一个完整的规划成果一般要包括目标、策略、结构与布局方案、区域调控方案、重大计划与工程手段、重点政策措施、配套制度建设等一系列内容,有的内容要素是基础性的、统领性的,有的内容是从属性的、实施性的,各内容要素的作用与效力存在明显差异,应该分层、分章节明确表达,这不仅是规范规划成果、准确表达规划意图的需要,更是依法行政、推进规划科学实施的需要。

第二,要加强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研究,因地制宜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虽然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由上而下的控制,但并不意味着下级规划是上级规划的简单附属或深化。

相反,作为一级政府对辖区范围内土地利用与管理的统筹安排,在法律意义上每个规划都是独立的,上级规划只是下级规划的“规划条件”而非对其的内容要求。

因此,各级规划编制不能简单地把上级规划提出的要求作为规划的全部内容,而应加强基础研究,依据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全面统筹协调与科学决策,寻求“有条件”下的优化解决方案。

第三,要合理控制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确保规划的政策控制力。

规划的弹性是为应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而提出的,但如果弹性太大,规划本身就会失去合法性的根基,因为规划的本来意义就在于通过确定性的安排来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

因此,各级规划应当坚持刚性为主、弹性为辅,并把弹性严格限定在不违背政策意图的可控范畴内,确保规划的各项政策控制力不因弹性设置而受到损害。

第四,要加大各级政府对规划实施的直接投入,提高规划的实施能力。

从已上报的规划成果看,相当部分的规划仍然保持着政策约束为主、主动作为不足的特点,体现在规划内容上,对下级政府的指标控制、政策要求多,对本级政府将要投入的资金、政策或重大计划与工程等方面的要求少,规划实施的压力逐级下放并集中到最低级的乡镇级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个层级体系的实施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试论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摘要:首先阐述了村庄规划的现实意义,结合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编制村庄规划时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关键词:村庄规划;问题;原则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问题近几年,伴随着全国各地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划编制任务越来越多。

资质较高的规划设计单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大、中、小城市频繁的规划修编上,而无暇顾及村庄规划。

在实践中,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单位及人员可谓“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和规划的科学性,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1.1 “一言堂”时有发生,过分体现政府意志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手段,村庄规划的编制及评审是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的,因此规划成果尽可能让地方领导满意也成为规划单位及人员所奉行的准则,只有这样规划编制过程才能顺利进行,通过评审。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领导的一句话就能够左右规划的走向。

“规划”成为“领导立意,规划师寻找证据”、“借专家之口,行领导之意志”,规划师及其笔下的“规划”成为领导表现政绩的手段或工具。

1.3 “公众参与”性不强,公众意志无法体现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薄弱。

一方面,某些村庄规划是因为有项目急需上马,必须有规划做为项目审批依据,在地方政府急切催促下,规划编制的时间被大大缩短,在有限的时间内,规划师要落实领导的意志又要进行实地调查,基本上就没有时间来组织公众参与。

而在政府眼里,在普通公众参与热情和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组织公众参与是多此一举之事。

另一方面,即使组织了普通公众参与,并且公众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路,但很多情况下是与政府或行政长官意志相左的,因而很难得到重视,左右不了规划。

村庄规划编制实际上是在私有部门、政府、规划人员和普通公众等多方不对称的地位和扭曲的关系之中完成的。

1.4 规划内容死板,生搬硬套情况严重从现时的村庄规划进行过程中可以看到,每个地级市都有数百个村庄,而规划单位只有几家,每个规划单位平均都要承担至少几十个村庄的规划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规划人员往往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以某一具体规划为模板进行套用,从而造成雷同。

村镇规划标准 最新

村镇规划标准 最新

村镇规划标准最新村镇规划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村镇建设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标准。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村镇规划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针对村镇规划标准最新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村镇规划标准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土地利用方面,根据当地资源和环境特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是在村镇布局方面,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遗产,合理规划村镇布局,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动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构建美丽乡村。

其次,村镇规划标准的最新要求体现了对村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方面,要求村镇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协调,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另一方面,要求村镇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相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互补互利。

同时,也要求村镇规划要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最后,村镇规划标准的最新内容还体现了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要求。

一是要求规划编制要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

二是要求规划实施要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三是要求规划宣传和教育要加强,提高公众对村镇规划的认知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村镇建设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村镇规划标准的最新内容是在促进村镇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推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希望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深入学习和贯彻最新的村镇规划标准,共同推动我国村镇建设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关于印发《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的通知建村[2000]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年四月六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县域(包括县级市、城市远郊区,下同)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承担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具体任务的单位,应当具有乙级以上规划设计资格。

第三条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以经批准的省(包括由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下同)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并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乡镇域村镇规划的编制。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三个重点:⒈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⒉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⒊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至20年,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

第六条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具备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

资料由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收集,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提供。

第七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⒈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⒉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⒊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⒋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⒌协调用地及其他空间资源的利用;⒍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⒎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⒏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⒐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八条县情分析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区位分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评价;经济基础及发展前景分析;社会与科技发展分析;生态环境分析;提出县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一、技术要求:增加“两线三区两体系”的内容
1、两线:
一是指规划建设用地线(包括已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和由区(市)县确定配置的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范围)。

二是指远景发展用地范围线,即在县域内基于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这一基数上,根据城镇村发展需求与潜力适当放大规模所确定的用地范围线。

村的规划以点的形式表达。

XX镇用地指标统计表
表格说明:
●规划建设用地和远景发展用地为“两线”所围合的面积与镇域内公路等圈外选
址的项目用地面积之和。

●扩大系数:县城不大于1.5,重点镇不大于1.2,重点镇以下层级无扩大系数。

远景发展区面积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量”为基础数据与扩大系数相乘的值。

新市镇和一般建制镇总体规划中不存在远景发展用地,其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加上县域总体规划所分配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指标。

2、三区划分
指划定的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乡、村规划区。

(1)城镇规划区:中心城、区县城区、建制镇镇区以及城镇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风景名胜规划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区域。

风景名胜规划区范围与城镇规划区重叠的,管理按城镇规划区制度执行。

(3)乡、村规划区:市域范围除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以外部分。

3、两个体系
(1)两体系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

(2)配置要求:
●一般建制镇按《镇规划标准》配置。

●乡、村规划区中,非建制镇(乡政府所在集镇)、农村新型
社区、村按《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配置各项设施。

(3)一般建制镇镇区和乡、村可参考的配置模式
“12+2、7+3”模式,规划中必配和选配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二、成果内容
成果表达到总体规划层面的深度,镇区由各镇按自身情况组织编制详细规划。

镇总体规划成果内容要求为三图一书。

1、三图:镇域综合现状图、用地布局图、道路及基础设施规划图(三图均包含镇区部分详细信息,用地布局规划和道路及基础设施规划可根据具体情况扩大比例尺出图)
(1)镇域综合现状图
图面表达:明确镇域行政辖区界线;行政区划(附表);主要居民点信息(附表);主要道路、市政管线信息;自然风景、文化等需要保护的资源信息;地形地质信息;现状用地的分类表达与统计;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点位(附表)。

附图表:区域位置图;现状社区、村组一览表;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现状基础设施一览表;现状用地一览表。

(2)镇域用地布局图
图面表达:
明确城镇区、新型社区范围、规模、镇域内用地分类(镇区、社区外面积1000㎡以下现状保留聚居点、小集中聚居点斑块不表达,统计时则需完全包括不同大小的建设用地,用地划分到大类);
规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点位;
镇域范围内资源信息(市政、资源保护类的色线控制);
三类规划区界线(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乡、村规划区)。

附图表:
规划村镇结构一览表;规划配套设施配置一览表;镇域规划用地分类一览表;县域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明细表。

(3)镇域道路及基础设施规划图
图面表达:
明确规划建设用地和远景发展用地范围;
表达镇域主要规划和现状保留的基础设施信息;
集中建设区区间道路、市政设施表达。

附图表:
基础设施规划一览表
2、一书:文本、说明书
文本参考目录如下:
较原来的新市镇规划编制模板相比,文本取消城镇区开发强度分区规划章节,可将其纳入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根据《镇规划标准》增加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内容,说明书亦作相应调整。

现状保留聚居点、小集中聚居点图中可不作表达,在说明书中应提出通则进行建设指导和管理。

三、标准选择
镇总体规划用地分类采用《镇规划标准》,其中用地分类将墓地(原分类中E5)作为殡葬设施纳入公用工程用地(U1),列入建设用地统计。

用地规模标准为一般镇镇区人均建设用地80~100㎡,有工业点的重点镇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00~120㎡,村、农村新型社区
根据所处圈层和地理条件按《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确定。

重点镇、新市镇中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置标准按城市标准配置;一般镇、集镇(乡)、农村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参照《镇规划标准》、《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配置。

四、有关图层的统一规定
为便于“三区两线”所圈定的范围纳入局信息建设平台,必须按照本次统一的图层名,其线型和颜色要求为推荐要求,编制单位可根据图效选择。

五、成果验收要求
1、用地指标及分解与县域总体规划数据是否一致。

2、规定必须使用的图层名。

3、本次要求新增的内容是否表达。

4、纪要是否落实并修改。

5、报送成果包括
●纸质材料:文本(A4版式)、说明书(A3版式)、图册(A3版式),各两套。

●电子文件:文本、说明书(word格式)、图纸(CAD格式)、汇报材料(ppt格式),光盘一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