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导论
语法讲义第一讲导论
语法讲义第一讲1.语法层次与句子结构、基本句型1-1.语法的定义:语法研究词的变化和句子结构的科学。
研究词变化的部分称为词法.Morphology.如名词的数、格。
动词的时态语态。
研究句子结构的部分称为句法Syntax.如句子的成分、语序、句子的种类。
词法与句法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语法指遣词造句的规律,但离不开词汇。
语法体现在词汇中,而词汇受语法的制约。
语法层次现代英语语法的内容包括下列七个层次.doc1-2.语法的作用:学习词汇主要是加强感性认识,学语法是要提高理性认识。
在加强语言理解力或使用能力方面语法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正确的使用语法是:10%的知识或信息,90%的实践。
第一.词法2-词的分类:要弄清句子成分应由哪类词担任,分清词类非常重要。
如:主语,宾语多有名词担任;谓语多有动词担任;定语常有形容词担任;状语多有副词担任;词分为10大类:2-1.名词:表示人、物或地方等,如:John,teacher;table,pen;London;beauty.2-2.代词:用来代替名词,以避免重复某个名词,如:I,you,it,that,those,them.2-3.形容词:用来修饰或限制某个(些)名词,如:good(man),white(paper),every(book),much(water),被修饰或限制的名词,叫做主体词(head-word)。
2-4.动词:表示行为或状态,如:speak,read,go,think,is,seem.2-5.介词:表示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跟它前面的动词、另一名词或形容词的关系。
这些名词(或代词)称为介词的宾语。
介词宾语和介词构成介词短语。
The book on the desk is mine.(介词on把名词book和另一名词desk联系起来)He is sure of it.他对此很有把握。
(of联系it和sure.)It is good for you.这对你有好处。
新版第一讲 导论
续 返回
人均产量 (千克) 335 23 3.4 37.4 7 19.5
战后农业内部分工日益发展,粮食比重虽有下降,但始终是 最重要的农业部门。同时,粮食的增长,也促进了畜牧、水产等 其他农业部门的发展。
2. 农业垂直结构的演变
返回
二战后,农业的分工分业向纵深发展,
逐步形成农业产前部门、农业产中部门和农 业产后部门的产业系统。但农业的产前产后 部门,尤其是产后部门发展更快,农业与分 布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一些关联产业密
四、战后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农业的比重虽然下降,但其重要性仍在强化。
(二)战后世界农业空前增长。
(三)世界农业产业结构日益复杂和优化。
(四)世界农业的市场化。 (五)战后农业国际化。
(六)世界农业科技化。 (七)世界农村非农化。 (八)世界农业企业结构多样化和社会化。 (九)各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扩大化。 (十)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返回
农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规律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 动规律。 因此,特定外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就是外国农业经济的研究对象。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大方面: —— 各国的农业生产力状况:如农业生产发 展阶段、进程、水平、结构、资源、科技、组织以及 发展趋势,揭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各国的农业生产关系:即农业再生产过 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的经济利益关系。
返回
» ¨ ¾ Ì ¯ Õ Ç ² ¿ ¶ ¥ Ç × À ±Ö % 55 42
¿ ç Ì õ ö ¾ ¨§Ê Ê ¦ É ¼ ¿ ½ ² À £ Æ ¾ /Ç £
1800 1650 1500 1350 1200 1050 900 750 600 450 300 150 0 1970Ã ê Ç ï ¸ Í â à Ç ¿ 1380 100 1993Ã ê 1686 166
制度经济学 笔记
制度经济学第一讲导论一、什么是制度经济学、1、名称: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
2、定义: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制度的学科。
(1)研究对象:制度。
分为三个层次。
①、微观:企业、公司治理,劳资关系。
(企业文化)②、中观:市场制度。
(股市)③、宏观:国家一级的宏观制度供给。
(标的物产权)(2)视角:经济学视角——效率。
(帕累托:集体总效用的增进)(3)方法:两种方法①、主流制度经济学方法——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和个人主义。
堡垒:理性经济学,理性经纪人假设。
缺陷:假设理性、稳定的,建立模型,使用数学方法,但易出现教条主义,当现象与事实不符时,应改进理论而非现实。
②、马克思——历史方法。
第二讲交易成本一、科斯对交易成本理念的发明。
1、亚当斯密《国富论》:推崇分工和市场协作。
分工的好处:①、学习曲线(微观):熟练便能多快好省地生产,从而促进效率。
②、集中处理工序,产生规模效应。
协作:协调的方法:①、市场交易:通过市场,A—B—C。
②、行政指令:大公司多为科层制,档次分明。
任务分配A—B—C。
亚当斯密:拆分分工,支持市场交易。
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更有效率——市场经济。
2、科斯的质疑:既然分工越细越好,那么英美应充满许多小公司。
①、原因:交易成本的存在。
(购买:寻找合适的购买对象——鉴定:交易标的物——签约——违约成本:法律援助——违约的损失)②、解决方法:(上下游)兼并/纵向一体化。
以节约交易成本,这就是大企业存在的原因。
3、对科斯的质疑:为什么全世界不和成一个大公司?①、原因:公司内部交易成本,管理费用。
②、解决方法:比较市场(外部)与公司(内部)的成本,寻找均衡。
二、交易成本的成因——四个维度。
1、完美市场——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完全竞争,机会主义人。
(1)完全理性:要求计算系统科学完备,计算能力无穷大。
现实会出现系统偏差、计算错误。
今天的前提:有限理性。
第一讲:导论(民法总论的内容与民法研究方法)
导论:内容、意义与方法
2、民法思考的技术特点 (1)民事关系的两极性 ※ 两极性的规范意义 ※ 第三人的引入 (2)交换正义或矫正正义的中心化 ※ 分配正义与交换正义 ※ 分配正义的前置与重置 ※ 交换正义或交换正义的中心化
导论:内容、意义与方法
四、学习民法的方法
1、民法学问题与民法问题
(1)纯粹民法学的问题:民法学作为学问的特殊性;中国 民法学学说继受的特点;民法学研究的学术转向,等等。 (2)民法问题:事实(客体或对象)与价值问题、法解释 论与立法论问题。
1.导论(民法总论的研究内容与民法研究方法) 2.民法的构造(民法的技术特征) 3.民法的基本理念(私法自治与信赖保护、法律家长 主义) 4.民事权利理论(民事权利的技术构造) 5.法律行为的基本问题(意思表示的构成与效力) 6.前合同责任理论 7.代理问题研究(表见代理与间接代理) 8.国有财产与无主财产问题 9.物权请求权与占有请求权 10.合同法与侵权法关系理论研究 11. 损害赔偿法专题 12.返还法专题
【德】梅迪库斯:《德国 民法总论》 (Allgemeiner Teil des BGB)
第一编 导论(私法在法律制 度中的地位、私法框架下的 民法、民法典框架下的总则 等问题) 第二编 私法的工具(有关权 利的一般理论) 第三编 法律行为 第四编 权利主体(各类主体 即自然人和法人) 第五编 权利客体(物、收益、 费用和负担)
导论:内容、意义与方法
2、体系思维
(1)法律的概念金字塔与法的外部体系 ※ ”由——作为规整客体的——构成事实中分离出若 干要素,并将此等要素一般化。由此等要素可形成 类别概念,而借着增、减若干——规定类别的——要 素,可以形成不同抽象程度的概念,并因此构成体 系。借着将抽象程度较低的概念涵摄于‘较高等’ 之下,最后可以将大量的法律素材归结到少数‘最 高’概念上。‛(拉伦茨:《法学方法论》,p.316 -7.) ※ 形式逻辑取代目的论与法伦理学的地位,适当涵 摄的问题排斥适切评价的问题
第一讲导论一32页PPT
第一讲导论一
第一讲 导论(一)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田 飞
第3页
今天主要内容
• 课程地位 • 课程要求 • 教材教辅 • 评分标准 • 课程设计 • 导论(一)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与制作:田 飞
第4页
今天主要内容
• 课程地位:
– 专业核心课程,考研必考课程;社会学学科三驾马车:社会学理 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应用。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 三.社会研究的困难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与制作:田 飞
第13页
社会研究及其意义
• 研究—简单地说,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 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 社会研究—以由社会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 其他一些寻求有关社会世界中各种问题的答案 的人们所从事的一种研究类型。
• 因此社会研究方法又称为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与制作:田 飞
第21页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 科学不能回答一切问题,社会研究也不能回答一 切有关社会现象的问题。
• 现象“是否应该如此”---现象“状况究竟如何”、 “为什么如此”
• 科学的问题:
第一讲 导论
教师效能研究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教师效能研究,有三个研究方向: • 第一,教师组织和管理技能研究 • 第二,教师指导技能研究 • 第三,师生关系研究
其他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 权变管理理论
• 权变管理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促进班级管理系统优化、注重 提高班主任的应变能力、实行动态管理、准确把握偶然变量的影 响及性质,用动态和发展的视角评价学生。
焦春玲[3]等从另外角度预测未来班级管理的三大趋 势:
• 一、班级管理职能实现由“控制”到“服务”的转变。 • 二、班级管理目标实现由“群体发展”到“个体发展”的转变。 • 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实现由“绝对的领导者”向“平 等中的首席”转变。
• [3]焦春玲等.现代班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J].教学与管理,2005(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心理分析、行为科学和教师效能研究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 (一)心理分析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 20世纪30年代,儿童心理学鼻祖斯坦利· 活儿的儿童病理学研究 文史,引起人们对儿童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关注
• 1950年代,精神分析理论风靡心理学界、心理分析方法有三点基 本假设: • 第一,问题行为是潜在原因的表征; • 第二,治疗方法主要是允许儿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 20世纪7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关注外显行为;强调教 师和父母作为行为调节者的重要性;“偏常态”行为的常态化; 把行为看做是问题性行为而不是病理性行为;行为诊断;对目标 性行为及其环境因子进行评价等;在班级纪律问题上,从关注儿 童的内心需要开始转向教师控制,通过开设教师培训课程帮助教 师运用行为调节技能处理儿童的干扰性行为。
四、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讲 导论研习《周易》经典的意义
第一讲导论:研习《周易》经典的意义一、通识教育与经典研读《〈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是学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
什么是‚通识教育‛?可能大家对这个名词还比较陌生。
所以,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走进《周易》学说之前,大家有必要先来讨论一些与‚通识教育‛相关的问题:大学本科教育为什么要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有什么教学目的和意义?如何才能学好本门课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现在大学教学中的一些毛病。
为什么呢?因为,从以前到现在,大学教师上课,往往是一开讲就把自己多年准备的讲义滔滔不绝地往下讲,或者把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进度播放,一页一页地讲解,讲到下课时才停止。
学生坐在下面会觉得很轻松,爱听就听,不听老师也不会叫你怎么样,或是找你的麻烦。
这跟我们以前所说的‚填鸭子式的教学‛没什么两样,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现在很多教师都住得比较远,匆匆忙忙来上课,又匆匆忙忙往回赶,于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就更少了。
这样的教学能达到什么预期的目标?这样的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还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在同学中,对通识教育的看法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在我上过课的选修学生当中,出现过以下几种认识:甲:‚在我看来,通识教育就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一些最基础的,这个‘识’可以解释为知识,应该是一些最基础的知识,我们应该了解的最基础的一些知识。
比如说社会学方面,比如这门《周易》,《周易》是国学的一部分,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一些了解。
所以在我看来,通识就是大众应该通晓、关于中国本身的一些知识。
‛乙:‚我觉得通识不光是了解中国的一些知识,更是每个人人格全面发展的一种知识基础,我觉得应该包括国学、文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等一些很复杂和综合的一些知识。
我觉得像哈佛大学开三十多门通识教育课程就包括像《时间物理》这样很抽象的课程。
让你的人格不光在你学的专业里(比如会计、金融这种应用型的专业)有所发展,更要让你在毕业二十年、三十年后体会到人格在大学里积淀所带来的收获。
世界中世纪史第一讲 导论PPT课件
返回四
2.学习方法
①要认真对待历史学习,认真看书听 课,作好课堂笔记,结合自学,博览与精 读相结合。
②重视阅读经典著作。 ③把握中世纪历史区域性发展的特点。 ④注意东西、中外比较学习。
⑤留心史学研究,特别是世界中世 纪史研究的动态,掌握最新情报,紧跟 史学发展步伐。
⑥学好外语。这是进一步学习和掌 握乃至研究世界史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返回四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从魏晋至明清的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本课程不再具体讲述。
返回三
四、学习世界中世纪史的 意义和方法
1.学习意义 2.学习方法
返回导论
1.学习意义 ①可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高素质。
②可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封建社会是 人类社会历史必经阶段之一,没有它,就 不可能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中 世纪史知识,便不可能深入了解当今时代, 如封建兴衰,中西不同发展等。
1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0
第一讲_导论
(一)准备阶段
• 泰罗的组织理论(1856-1915)
• 1标准化作业管理2职能化组织设计
•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1841-1925) • 外部形态、内在因素、统一命令、参谋机构、跳 板法则 • 韦伯的组织理论(1864-1920) • 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官僚模型:组织特征 与人事特征) • 厄威克的组织理论(1891-1983) • 目标、职权力资源1215A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 芝加哥学派指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首先在芝加 哥大学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想。
• 经济学:贝克尔、弗雷德曼、斯蒂格勒等。芝加哥学派以敌对于凯恩 斯主义经政策、热烈支持货币主义和全面肯定自由放任经济学而为人 共知。 • 社会学:帕克等。城市社会学的诞生。 • 政治学:梅里亚姆(政治学行为主义革命的缔造者和推动者)等。在 行为主义政治学中,一切解释必须是以人公开表述和科观察的行为为 基础,以真正发生的事而不是无法测定的价值和动机为基础。例如, 选举学家认为,借助于选民的(不可观察的)的主观表情和立场,不 可能科学地研究人们的投票方式,但是,测定可观的阶级地位、民族 特性、宗教派别为学模型
•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 1生产率(productivity)
• • • • •
(1)效果(effectiveness);(2)效率(efficiency) 2缺勤(absenteeism) 3流动(turnover) 4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 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世纪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织行为?
• 用系统研究替代直觉:提高我们的解释能 力和预测能力。 • 一致性与个体差异 • 整体的目的是理解或解释,预测和控制 • 定义是精确的和可测量的 • 方界定
第一讲 导论公司金融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
一个例子:企业如何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省 假定存在5个独立的个体 每两个个体之间将发生交易 任何两个个体交易产生的交易成本相 同(记为1个单位) 研究方法:分别考察并比较市场和企 业不同组织方式下的交易成本
在市场的组织形式下 5个个体两两交易的交易成本为10个 单位 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下 引入虚拟法人(Legal Person)作为 中心签约人 同样5个个体交易,总的交易成本为5 单位 结论:企业的存在导致了交易成本的 节省
产权安排的一般原则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应 (Matching) 享受权力和承担风险的对应
上述问题的解决ive Mechanism Design )(Myerson、Satterthwaite)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信号传递(Signaling)和 信息甄别(Screening)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建立在可证实变量上的激励合约的设计
国外“标准意义”的金融 (Finance)
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 融资结构(Financial Structure):使股 东利益(或公司价值)最大的股权和债权 比例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使 资金的提供者(股东和债权人)按时收回 投资并获得合理回报的一系列组织设计和 制度安排(Shleifer and Vishny,1997)
Remark
狭义的公司金融视角:资本预算和资本 结构选择(财务经理的角色) 广义的公司金融视角: 作为公司金融的制度保障的公司治理同 时也构成公司金融的重要内容 (超过一个单纯的财务经理的职能)
Remark
公司治理是金融问题,而不是管理问题 金融视角不同与会计视角: 会计视角:“向后看”,强调对已发生业 务的记录等 金融视角:“向前看”,强调对未发生业 务的规划等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第一讲:导论1、名词解释:信息,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作业信息/管理控制信息/战略信息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价值。
数据: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或者说数据是用各种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客观事实。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人-机系统。
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与决策功能。
信息化:指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
作业信息:各类日常业务处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管理信息:完成计划、预算、偏差分析、辅助中层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
战略信息:完成计划、预算、偏差分析、辅助中层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
2、阐述信息系统的层次机构及其进化关系,如TPS,MIS,DSS,ESS。
答:1950-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EDPS),面向基层(操作层),解决结构化问题。
人们称其为事务处理系统(TPS)。
1960-1970年:管理信息系统(MIS),面向中层(管理层),解决结构化与半结构化问题。
1970-1980年: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面向高层(决策层),解决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问题。
1980-至今:战略和终端用户支持系统。
TPS:作业处理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OAS:办公自动化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ESS:高层主管支持系统,辅助企业高层决策者进行战略性决策的一种信息系统。
各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技术越来越先进、层次越来越高,之间的关系符合层次论或进化论。
4、商场POS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个前台销售子系统,另一个是后台进、销、存业务子系统。
简要概述各子系统的功能。
POS系统(point of sales)是大型综合商场信息管理系统,硬件结构包括:服务器、数据库、电脑终端(工作站)、商场收款机。
逻辑上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是前台销售子系统,另一个是后台进、销、存业务子系统。
第一讲导论:政治、政治学、政治家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政治学教研室
第一讲 导论:政治、政治学、政治家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从事政治的人,是在撩拨魔鬼的力
量。——马克斯· 韦伯,《以政治为志业》 政治:谁得到什么,什么时候得到及如 何得到。——拉斯韦尔,《政治学》
内容提要
一、政治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索“政治”内涵的三种途径
中文里现代的“政治”一词,来自 于日本人翻译西文时的创造。意为治理 政务,实际就是处理国家事物。当 Politics传入中国时,人们在汉语中找不 到与之对应的词。孙中山认为应使用 “政治”来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 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 政治”。
2、西方世界里的“政治”
“政治” 一词的英文Politics源自希腊 文Po-lis。Polis在荷马史诗中指城堡或卫城, 卫城周围是市区,外围是郊区。后世把卫 城、市区、乡郊统称一个Polis,综合土地、 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有了“邦” 或 “国” 的意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古希腊文 中,所有与政治活动有关的概念都由“城 邦”衍生而来,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保有字 根上的关联性。
希腊经验对政治概念内涵影响之深远, 素为政治思想学者所强调。如英国政治学者 邓恩就曾公开指出:政治是一个不折不扣、 源自欧洲的字眼与范畴(Dunn,2000:11)。 在这个深受希腊经验制约(尤其受雅典经验 制约)的概念中,学者们进一步分析出若干 重要成分,以之为古典政治概念的要素。
——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第十一章《西方政治概念之分
析》,新星出版社,2006年。
(一)日常语言的途径
优点:研究者可以在不预设任何立场的情况下,分 析目前人们使用“政治”这个词汇时,所牵涉到的 意义脉络以及语言内涵,从而逐步归纳出一个或数 个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用法。 缺点:其一,日常生活使用政治字眼的情形太多, 而且有些用法只有使用者才知道所指。因此这种分 析可能会导致庞杂分歧的结果,对掌握政治的核心 意义帮助不大。其二,以日常生活用语为出发点, 好处是比较贴近大众的生活经验,但坏处是过于局 限在一时一地的了解,容易忽略不同地区、不同时 代对政治的想象。
第一讲:中国近代大学导论
2、文化比较研究模式 研究取向在早期的教会大学史的研究中 表现得最为明显, 表现得最为明显,如Jessie Lutz基督教 Lutz基督教 教 会 大 学 的 研 究 Jessie Lutz ,China
and
the
Christian
Colleges
(Ithaca,N. (Ithaca,N.Y.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1), 中 文 译 本 见 1971), 曹钜生译《 中国教会大学史》 曹钜生译 《 中国教会大学史 》 , 浙江教 育出版社1987年版。 育出版社1987年版。
人物:校长、 人物:校长、教授与学生 北京大学:蔡元培、蒋梦麟、 北京大学:蔡元培、蒋梦麟、胡适 清华大学:罗家伦、 清华大学:罗家伦、梅贻琦 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郭秉文、 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郭秉文、罗家伦 南开:张伯苓 复旦:马相伯、 复旦:马相伯、李登辉 燕京大学:司徒雷登
社会方面:政治变迁与社会发展 晚清改革与变法 五四新文化运动 北伐与首都迁移 日本入侵与战略转移
中古大学中以意大利的勃罗尼亚 (Bologna)、英国的牛津大学为最 Bologna)、英国的牛津大学为最 早,其他如葡萄牙的科英布拉、法 国的巴黎、英国的剑桥,意大利的 萨里诺(Salerno) 萨里诺(Salerno),德国的海德堡、 科隆,都是中古大学的佼佼者。
3、中古大学的特点: 1、与宗教密不可分:大学最早的型态是 寺院型态, 13世纪则为教堂型态 , 寺院型态 , 13 世纪则为教堂型态, 之后 才变为基尔特型态。 才变为基尔特型态。 2、世界精神、超越国界特性。14世纪的 世界精神、超越国界特性。14世纪的 欧洲在学问上有其统一性, 欧洲在学问上有其统一性 , 有共同的语 言 ( 拉丁 ) , 共同的宗教 ( 基督教 ) , 拉丁) 共同的宗教( 基督教) 教师和学生可以云流四方。 教师和学生可以云流四方。
第一讲-导论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国 民经济活动以及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
➢ Macro研究的基本问题: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 问题;经济稳定问题;经济增长问题;政府行 为问题
-
1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比较
主体:
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文字、图形图表、方程式——学会区分教 材的难度) 经济分析方法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 -边际分析( Marginal Analysis )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Positive / Normative)
-
7
参考书目(续):
(美)H.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 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4年版。
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 版社,1994年版,附有尹伯成编的习题集。
杨小凯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8年版。
其它:梁小民、斯蒂格利茨、平狄克、费希尔 等。
西方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朱慧 E-mail:zhuhui1108@
-
2
课程学习要求: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金融学、财 会、管理等财经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 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同学们掌握经济 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和基本理论,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经济 现象和经济事件,增强对真实世界的解 释能力。
-
3
重农学派
魁奈 1758
经济学的家谱
重商主义
亚当·斯密 1776
17/18世纪 古典经济学
第一讲导论(宏观经济学-南京大学,耿强)
对时点有意义的经济变量。重要的流量有投资、收
入,与之对应的存量是资本、财产。二者的关系是:
流量导致存量增加(减少)。宏观经济学重点分析
流量,如总产出。但是,货币存量也是宏观经济学
分析的重点。
5.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
宏观经济学侧重需求分析,因为在凯恩斯经济
学看来,经济萧条是由于叫需求不足造成的。另一
方面,宏观经济学也不排除供给分析。供给分析包
古典经济学
动态均衡理论 新古典学派 货币数量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
新剑桥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非均衡理论
现代货币主义 理性预期学派
2021/7/30
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
南京大学 耿 强
西方经济学演化简史
1.古典经济学
(1)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本质是货币,通过 顺差的对外贸易增进财富。
(2)斯密1776《国富论》系统地提出了劳动 价值论,并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括:总供给曲线、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2021/7/30
南京大学 耿 强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政策
GNP的波动与增长
对象
核算
(GNP)
GNP的 决定
产品市场均衡 货币市场均衡
双重市场均衡 三重市场均衡 四重市场均衡
通胀、失业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
2021/7/30
南京大学 耿 强
居民进口
宏观经济运行流程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 纪30年代)
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 建立和形成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 代)
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 庭抗礼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案例很清楚地说明学习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性。
2.在现代市场营销中赢得“消费者选票”是企业经营基础。消费者选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消费者数量、消费者忠诚度,消费者的购买力。
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即心理因素对消费和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案例二:两个购物单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是反映上世纪40年代速溶咖啡刚刚上市时,是如何打开市场的。在我们这本教材中这个案例是作为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方法时的举例。在这里不再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进一步说明,其实这个案例有更深的含义,这是我们在IP课中,对这个案例再作分析的原因。案例讲述的是:
案例分析
案例一:交易原何失败?
这是教材P20上的一个案例,由此说明研究和学习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性。故事是这样的:
两位离退休老人,随旅游团到某地旅游观光,在销售具有地方特色市场中,看中一种烧制精美的紫砂茶壶,店主热情地将该产品的优点向二位老者大大推荐一番,其中一位老者选中一壶,准备付款,另一老者拿起此壶端详后,手指壶上的两行雕刻,两位老者同时摇摇头放下壶走了。莫名其妙的店主,拿起壶看了看,也觉无可奈何。原来上边刻着两行很秀丽的行书“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三、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对象:研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心理现象及行为表现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解:
1.研究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心理学的一般结构。
人对外部世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被称为心理现象。传统上心理学一般划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部分,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认为,“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某一时间内的完整特性”,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中间环节,通过它可以使二者联系起来。在本课程中不再讲授心理状态的内容,只在这里作简要说明。由下图可见心理学的基本范畴。同时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学习、注意和态度等心理活动。
在调查中,把两种购物单分别发给A、B两组各50名家庭主妇,要求她们描述按购物单买东西的家庭主妇的个性。调查者要求两组家庭主妇们对自己购物单上的所有食品作出回答,但真正要调查研究的只有咖啡一项。这种间接的方式能够使被调查者(或被测试者)较为真实的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结果,调查发现,家庭主妇们认为购买速溶咖啡者被认为是懒惰,无计划,邋遢,没有家庭观念的人。而购买新鲜咖啡豆的家庭主妇,被认为是有生活经验,勤俭,会安排,有家庭观念的人。非常明显,被调查的家庭主妇们大多用消极的词语来描述速溶咖啡的使用者。这表明速溶咖啡在消费者心中的不良印象,并非产品本身的原因,而是一种由情感偏见造成的消极购买行为。速溶咖啡的生产者和经销者利用这一调查结果,“对症下药”改变广告宣传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宣传,使商品很快打开销路,占领市场。今天速溶咖啡不仅是西方国家的通用饮料,也逐步成为我国人民的家庭食品。
2.现代营销为什么必须重视对消费者的分析?
如果单纯用市场营销中的4P理论解释,产品是上乘的;价格是合理的;促销服务是周到的等等;这个案例很难成立,但确又实实在在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说企业营销必须重视消费者心理。
身处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市场商品占有率的高低,说到底是企业能够拥有的消费者数量、消费者忠诚度,及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小。可见一个企业经营成败,除内部管理机制,产品自身质量外,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掌握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只有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动向才能不断发现并抓住“市场机会”,才能掌握市场经营的主动权。
(1)从消费过程考察。消费者是对各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这三方面可能是合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作为消费过程,购买者本身不一定是需求者或使用者,如为他人代买的商品;而使用者也不一定是购买者,如父母为尚无生活能力的子女买来的商品;当然,需求者也不一定必须亲自去购买。所以,从消费过程的参与程度讲,消费者是指实际参与消费活动某一或全部过程的人。
●本能性消费行为取决于人的生理因素,而社会性消费行为取决于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消费者心理因素。如人类的穿衣,原本夏季就是为了蔽体,冬季就是为了御寒,但现代人对服装美的要求已经成为最显现追求。再如,在电灯发明之前,人类对夜间光明的需要只能通过火、蜡烛、油灯等形式得到某种满足,而电灯的出现,使人类对光明的需要,由一般的照明需要,变为更高层次的对光与美的追求,各种灯光饰品的普及已大大超出对照明的简单需要。
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速溶咖啡作为一种方便饮料进入美国市场,最初的宣传广告,把速溶咖啡的诸多优点大大地渲染了一番,也就是对商品本身的宣传,如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等等,但与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想法大相径庭,这种被他们认为方便、省时、省力、快捷、价格适中的新商品并不受消费者欢迎,问津者寥寥无几。当直接询问其原因时,消费者回答是不喜欢速溶咖啡的味道,但没有人能确切说出普通咖啡豆加工后和速溶咖啡的味道有什么不同。所以企业对调查的结果感到非常的不解和茫然。
而集团消费者则是为满足社会团体的某种需要对商品或服务进行的购买或使用。团体消费行为不一定反映消费者个人的心理愿望或需要,也与个人货币支付能力无关。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这属于被动的接收型消费,但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开发集团消费市场属于营销企业的公关范畴,而不是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3.值得一提的被消费者概念。被消费者(consumed consumers),是指无论本人自愿与否,都会被他人使用、利用或剥削,用来在市场中获取商业利益的人。就是利用他人获取商业利益,一般属于不道德,甚至时违法行为。在西方,以侏儒为特色的街边表演,就属此类。我国对被消费者没有明确的界定。但现象是存在的。
案例启示:
1.思考方式。试想当我们开发的某种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受阻,除了考虑产品、价格、促销手段等传统因素外,是否也能想到进行消费者分析?是否能从商品以外来考虑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本案例对我们的真正启示。
2.调研方法。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中,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在此不再说明,教材中已有较多分析,请结合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
第一讲 消费者行为概述与案例分析
本章重点:(包括三个重点)
1.“消费”概念组;这是学习消费者行为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
2.消费者行为中的本能性消费与社会性消费的关系;通过本能性消费(也称生理性消费)和社会性消费的学习,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当前学习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性。
3.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对象的学习,使我们能把握好消费者行为学的学习和研究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就全社会而言,人的本能性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性消费行为活动所掩盖,而以一种隐性的,内在的形式发挥着最本质和基础的作用,社会性消费行为则成为显现的,主流的表现形式。也就是我们的消费生活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化表现。
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关系得理解,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在商品和服务比较丰富的今天,学习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被社会化了。人们已经不满足简单的衣食住行,而是需要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这种丰富就是社会性消费需求。
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教材P4。需要说明的是二者的区别:消费心理是一种心理活动,不一定表现为具体的行为,一般是不可见的。而消费行为则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是可见的,但它以一定的心理为基础,就是日常所说的“心理所想,行为所指”。
二、消费者行为的本能性(生理性)与社会性(本章核心内容之一)
本能性消费生理因素所决定的、自然状态下的需要。
2.研究消费者行为中的一般心理和行为规律。就是消费者在面对各种消费现象时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3.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这部分不做单独讲授,而是融在各章节的内容中。也就是各章的内容中都会反映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上述三个方面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我们初步看到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社会性消费是指由人所处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社会状态下的需要。
二者的关系:
●本能性消费行为与社会性消费行为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对等的,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本能性消费是前提与基础,社会性消费是发展与提高。就是说,没有本能性或生理性消费人类无法生存和繁衍,而社会性消费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马斯洛的层次论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生活过程中,人们消耗各种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称为生活消费。
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共同构成广义消费的内涵,而狭义消费则专指生活消费。消费者行为学所要研究的范畴正是消费者在社会、家庭及个人消费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本课仅限于生活消费。
2.从三个方面理解消费者的含义。在本学科中“消费”一词是指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参与消费活动的人或集团。它的基本涵义是:
表M·海尔制的两组购物单
A购物单
B购物单
汉堡牛肉饼
汉堡牛肉饼
面包
面包
胡箩卜
胡箩卜
发酵粉
发酵粉
速溶咖啡
鲜咖啡豆
桃子罐头
桃子罐头
土豆
土豆
思考题:
1.最初速溶咖啡推销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最初只考虑产品因素,而没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2.时隔半个多世纪,作为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初学者,你有什么想法?
在半个世纪前,海尔的判断和做法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时至今日,虽然这已经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但人的心理所想和行为所指往往是不一致的,所以进行消费者调查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做到这一点,即使在今天也是有难度的。
这时产品前期的开发研制费用和大量的市场推广,特别是广告费,已经使企业主不堪负重,几乎走到破产的边缘。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州大学的M.Haire(海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消费者并没回答他们拒绝购买的真实理由。而“味道”只是一个托词。一种潜在的心理在起着真正抵制的作用。于是海尔采用了这种间接的角色扮演法进行深入的调查。在调查中,他首先制订两种家庭通常使用的购物单。这两类购物单中,所开列的食品中,除咖啡外,其余完全相同,咖啡一项中,一类写速溶咖啡,另一类写新鲜咖啡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