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导学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物体研究植物、动物、石头等自然物体的基本特征。

2. 观察天气描述晴天、阴天、雨天等不同天气现象。

3. 熟悉我们的身体了解眼、耳、鼻、口等身体器官的功能。

4. 感知磁铁探索磁铁的特性,如吸引铁、两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3. 使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磁铁的两极、天气现象的形成等概念。

重点:观察和描述自然界物体的特征,认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探索磁铁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石头等自然物体,磁铁,人体器官模型等。

2. 学具:画笔、画纸,观察记录表,磁性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自然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不同植物,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2)介绍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天气,描述并记录下来。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自然界物体特征。

4. 知识巩固(1)进行磁铁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磁铁的特性。

(2)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身体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2)布置拓展任务,如观察身边的物体,了解其特征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内容:自然界物体:植物、动物、石头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身体器官:眼、耳、鼻、口磁铁特性:吸引铁、两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特征,并画出来。

(2)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原因。

(3)列举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

2. 答案:(1)示例:玫瑰,红色,有刺,花瓣呈螺旋状排列。

(2)示例:周一晴天,周二阴天,周三雨天,原因:气温变化、湿度增加等。

(3)示例: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嘴巴吃东西。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导学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导学案(全册)

1我们知道的植物【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植物2.学会栽种植物并观察植物生长【学习重难点】1.能分辨植物2.了解植物特征【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塑料花是什么?()A.植物 B.动物C.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2.请问植物有生命吗?3.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植物有的部分。

()A.手 B.眼睛 C.叶4.判断下列说话是否正确。

植物不需要水分。

5.植物能在池塘里生存吗?你都在池塘里见过什么植物?二、达标检测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2.树、草、向日葵是植物吗?3.栽种植物前,你需要为它准备什么呢?4.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吗?5.说说你栽种的植物生长有什么变化。

2观察一棵植物【学习目标】1.选择一棵植物进行观察。

2.学会怎样观察植物。

【学习重难点】1.了解植物在大自然中的生长环境。

2.观察植物茎、叶。

【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植物是_________色的。

2.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植物没有根。

3.在大自然中,你在_________见过下图这种植物。

4.你可以用什么方式观察第三题图中的植物呢?5.植物的主要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达标检测1.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你所观察的植物的茎。

2.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你所观察的植物的叶。

3.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你所观察的植物的根。

4.请用语言描述你所观察的植物。

5.在下面空白处画一株植物。

3观察叶【学习目标】1.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习重难点】1.能描述叶的形态2.能分辨不同种类植物的叶【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桃树叶像什么?()A.眉毛 B.爱心 C.扇子 D.眼睛2.杨树叶像什么?()A.银针 B.眉毛 C.手掌 D.扇子3.芭蕉叶像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松树叶子是针状的。

5.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叶是什么样的。

二、达标检测1.下图中的叶子可能是哪种植物的叶子?()A.桑树叶 B.银杏叶 C.牵牛叶 D.枫树叶2.银杏叶像()A.手掌 B.爱心 C.眉毛 D.扇子3.你观察到的同一植物的叶子都是一样大的吗?4.请你说一说枫树的叶子可能有哪些颜色呢?5.请你举三个例子说说不同叶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方法:观察、思考、提问、假设、实验、验证教学活动:1. 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对科学的了解。

2. 讲解:讲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科学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我的身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身体部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人体基本部位:头、身体、四肢2. 主要身体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心脏、肺、肝、胃等教学活动:1. 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的身体。

2. 讲解:讲解人体的基本部位和主要器官。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身体部位的观察和描述。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描述身体部位的能力。

第三章:我周围的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天气、季节、植物、动物2. 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公共场所教学活动:1. 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周围的环境。

2. 讲解:讲解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内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描述。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描述周围环境的能力。

第四章:我喜欢的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食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主要食物: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类、豆类等2. 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教学活动:1. 引入: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食物。

2. 讲解:讲解主要食物和食物的营养成分。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食物的观察和描述。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描述食物的能力。

一年级科学上导学案

一年级科学上导学案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比较与测量:1 在观察中比较 2 起点和终点 3 用手来测量 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6 做一个测量带7 比较测量带和尺子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内容。

“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

“比较与测量”单元,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物体有大小及形状的不同。

认识一些测量工具,体验不同工具的测量方法以及准确性。

学生情况分析:作为刚跨入小学学习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

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

大多数学生会喜爱科学,特别是男生,对于科学实验课充满了期待。

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

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一些简单的比较与测量的方法,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

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5.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6.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导语】科学是关于探索自然规律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说出金鱼的特征:需要食物、会呼吸、能运动。

2、能说出金鱼是怎样吃食、呼吸和运动的。

二、科学探究1、能利用感官或借助工具观察金鱼的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1、能对金鱼的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认识动物、利用动物资源时,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看视频,鱼缸、金鱼。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节课给你们带来了哪位动物朋友?看鱼缸中的金鱼。

你们喜欢他们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金鱼吧。

二、探究与发现。

1、作出假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你觉得金鱼有这方面的特点吗?”思考2、制订计划。

你需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需要准备什么材料?3、搜集证据。

学生观察金鱼,找出证据。

喂鱼,不要多喂。

看视频。

金鱼会呼吸。

观察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金鱼。

4、处理信息。

把观察到的金鱼特点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画一画,只要像就给予肯定。

5、表达交流。

你是怎么做的?你观察到什么,你认为金鱼需要食物吗?能运动吗?会呼吸吗?6、得出结论:金鱼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三、应用与拓展课下亲自养金鱼,有鱼的就要多观察,鱼除了吃饭,呼吸,动物外还会做什么?2.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科学学科一年级上册教案第 1 课总 1 课科学学科一年级上册教案第 2 课总 2 课课堂小结 1、请生分享今天的收获。

强调观察方法的学习。

4、师:小朋友们收获很丰富,希望你们能在课外用这些观察方法捡到合适的落叶,下节课一起来做树叶画吧!判断观察行为是否准确,并说出原因。

分享自己的收获。

培养珍爱生命,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培养学生乐于倾听、敢于分享的意愿,并对科学学习保持期待和兴趣。

教学板书 观察叶叶片 叶脉 叶柄不同点颜色 大小形状 贴观察方法这是谁的叶?教学内容:科学书p11—p1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能简单描绘出叶的外部特征。

并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找到对应的植物。

科学态度目标: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

教学难点:叶子的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同一种树叶具有相同特征。

教学重点:能根据叶的特征在校园里找到相应的植物。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腊梅叶、牵牛叶、红花檵木叶、松树叶、玉兰叶、银杏叶、樟树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

教学过程:1、游戏引入“猜叶”的游戏。

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

师:你还认识他们吗?(大部分是上节课里已经认过的)学生依次说出这些叶对应的植物。

师:如果你不用眼睛看,只用耳朵听,能不能辨认出那是哪种叶?教师说明“猜叶”游戏的规则,强调说的同学要大声清晰,听的同学要静心聆听,猜到的同学要举手发言。

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比一比:选出最会出题的一组和最会答题的一组2、到校园里找一找(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

一年级科学教案上

一年级科学教案上

一年级科学教案上第一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1 观察法学习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等了解生物的特征1.2 实验法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取用物品、测量等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3 调查法学习如何进行调查,如问卷调查、访谈等通过调查了解周围环境和生活常识第二章:我们生活的地球2.1 地球的基本面貌学习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2.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特点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2.3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简单的环保行为第三章:我们周围的生命3.1 植物的世界学习植物的特征和分类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3.2 动物的王国学习动物的特征和分类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适应能力3.3 人与自然学习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保护动植物和环境的重要性,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第四章:科学在我们身边4.1 生活中的科学学习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4.2 科学实验与探索学习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4.3 科学创新与发明学习科学家和创新者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五章: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5.1 科学思维学习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如归纳、演绎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5.2 科学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如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5.3 科学精神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和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第六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6.1 物质的分类学习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特点6.2 分子与原子学习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和作用6.3 物质的变化学习物质的变化,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不同变化的特点和区别第七章:人体的奥秘7.1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如骨骼、肌肉、器官等了解人体的各种功能和作用7.2 健康与生活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了解营养、运动、睡眠等对健康的重要性7.3 人体保护机制学习人体的保护机制,如免疫系统、疼痛感觉等了解人体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和疾病威胁第八章:声音与光8.1 声音的世界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了解声音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8.2 光的现象学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了解光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8.3 视觉与听觉学习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和功能了解视觉和听觉在生活和科学中的重要性第九章:能源与材料9.1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学习不同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了解能源的利用和节约的重要性9.2 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学习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材料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9.3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学习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概念了解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的重要性,学习相关的环保行为第十章:科学探究与实践10.1 科学探究活动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实验、观察、调查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10.2 科学实践与创新进行科学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10.3 科学探究与生活学习科学探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2.说一说:(1)要想比谁跳得远,最重要的是什么?(2)怎么才能做到比赛公平?(3)怎样知道每只恐龙跳了多远?怎么知道谁跳得更远?天想比跳远,但不知道怎么比。

2.提问:你们能给它们出出主意吗?3.听学生发言,梳理学生交流的信息,板书学生的关键词:起点、距离、长度、终点……4.引导学生思考:(1)要想比谁跳得远,最重要的是什么?(2)怎么做到比赛公平?(3)怎样知道每只恐龙跳了多远?怎么知道谁跳得更远?5.小结:为了比赛公平,我们要确定起点和终点。

(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引入上节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恐龙设立跳远比赛的活动,学生会认识到确定起点和终点对比较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青蛙跳远比赛1.试一试:每人领一个塑料青蛙玩具,让学生在桌上练习青蛙跳远。

2.说一说:你怎么知道青蛙跳了多远?3.说一说:怎样和别人的青蛙比较距离呢?教师活动21.恐龙们比赛跳远场地不够大,所以它们委托了跳远能手青蛙来代替它们比赛。

2.教师分发玩具青蛙,每人一个,让学生练习青蛙跳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青蛙跳跃一段距离。

3.提问:你怎么知道青蛙跳了多远?引导小结:在青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青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青蛙跳了多远。

4.怎样和别人的青蛙比较距离呢?我们通过画线的方式记录了青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青蛙的跳远距离进行比较。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青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课件展示:全班要统一比赛标准。

4.试一试:确定青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5.比一比:(1)谁的青蛙跳得远?在纸带上画上起点、终点及时记录,每轮跳3次。

(2)小组内比较,确定“哪只青蛙跳得最远”。

5.比赛任务及要求:(1)画一条起跳线,看清青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

(2)弹跳青蛙,注意在青蛙的尾部画一条终点线。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6 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6 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6 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设计己脖子的长度,它还能用这个方法测出脖子的粗细吗?为什么?2.说一说:像圆柱形的物体要怎么测量?方法比较准确地测出了自己脖子的长度,它还想知道自己的脖子有多粗,我们之前用小立方体测量的方法还可以用吗?为什么?2.提问:像这种圆柱形的物体我们要怎么测量?可小组讨论。

3.听学生发言,梳理学生交流的信息,用纸带、绳子等软的物体围一圈,再用小立方体测绳子或纸带的长度;在纸带上画小方格等等。

4.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方法中哪个更方便呢?5.小结: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制作一条测量纸带,这样的测量纸带可以弯曲,就方便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了。

(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复习导入,有利于减少学生对新课内容陌生感,更容易将思维集中到新的探究问题上,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大单元的场景让学生一直致力于“解决新问题”,让他们发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实际是在推动技术或工具的改进。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做测量纸带1.想一想:纸带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制作测量纸带?2.说一说:怎么制作测量纸带?3.看一看:学习制作测量纸带的视频。

4.想一想:制作测量纸带时有什么注意事项?5.试一试:做一条测量纸带。

教师活动21.纸带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制作测量纸带呢?小组讨论。

2.听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制作步骤:(1)“画格子”。

准备印好格子的纸(或在白纸上用小立方体画出几列格子);(2)“剪纸条”。

用剪刀剪下每一列格子,注意前面纸条的一端要留出空白的位置(教师演示)。

(3)“粘纸带”。

将几列格子首尾相接粘贴好。

注意三个要点“首尾相连”“两端对齐”“连成直线”。

让学生协助上台粘贴。

(4)“做标记”。

依此方法,粘成更长的纸带后,在纸带合适的位置写上数字,让学生上台标一标。

3.出示制作纸带的微课视频。

4.提问:做测量纸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5.课件出示任务及要求:(1)做一条测量纸带,小组分工合作。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篇: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单元走进科学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的种类。

2、学会做滚小球的试验。

3、完成活动手册。

教学准备:图片,小圆球,一块棉布,一个斜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科学家吗?(指名回答)谁来说一说你们知道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做什么的?你们想不想成为科学家?板书课题:小小科学家。

二、学习新课1、读一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出与自己吹泡泡时的相似之处。

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2、教师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的故事3、玩玩具,提问题,进一步理解科学是什么。

4、学生玩玩具。

5、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玩上升到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1)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一边玩玩具,一边提问题。

(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

)(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

(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

三、总结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会有科学。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2、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1、大胆的想象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

2、设计绘图,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画图能力。

3、上台解说,对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好处。

4、通过看课件,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工程师。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们大胆想象,但在上台解说是出现害羞,胆怯。

但在老师们的鼓励下还是成功解说。

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同学们,快来,快来。

2.教师带同学们观看课件,同学们讨论。

A.工程师(老师扮):同学们好!(老师好)我要考考同学们,工程师是什么工作的呢?B.教师指导同学们认真观察课件,说说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教师对同学们的回答先加以小结)你看到了什么,能把所见所想说出来吗?教学意图: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为美术教学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同学们联想,唤起同学们以往的生活积累。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活动意图说明:唤起学生对校园植物的记忆,打开学生的思维。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21.讨论交流,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和描述植物?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学生活动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教师活动21.教师板书学生交流结果。

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2.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安全保管铅笔。

教师活动31.教师带领学生排队前往室外,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

2.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的安全。

3.注意倾听学生的交流,及时记录有意义的信息。

4.观察学生的记录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指点。

活动意图说明: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1.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我观察的植物叫……,它生活在……,它的特征是……2.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新问题?教师活动41.展示学生的记录结果。

2.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新问题?3.小结: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导学案学习内容校园里的植物学习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完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获得良好的记录习惯和主动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的能力。

2.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独立思考,解答一些问题,进一步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护。

学习资源铅笔、橡皮、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随堂记录学习过程学生活动12.说一说校园里都有哪些植物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学生活动21.讨论交流1.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和描述植物?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学生活动31.在学生手册上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动植物详细内容:动植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2. 玩转天气详细内容:天气变化、四季特点、气象现象等。

3. 水的奥秘详细内容:水的性质、用途、节约用水等。

4. 常见物品的特性详细内容:物品的颜色、形状、质地、用途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教材核心内容。

2.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图片,右侧展示文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四季的特点。

(3)调查生活中的节约用水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应确保涵盖自然界的动植物、天气、水的奥秘、常见物品的特性等主题。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1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1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1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2.看一看,说一说:我认为()恐龙更大,我的理由是()。

与()相比,这只恐龙……小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思考与什么相比得出的结论)3.梳理学生交流的信息,板书学生的关键词:相比、高矮、胖瘦、长短……4.小结:观察时需要比较,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从今天开始,我们会一直想办法帮助恐龙们进行观察和比较,选出谁才是最强大的恐龙?(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恐龙,引发学生思考:我们需要比较,这样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观察比较恐龙模型1.想一想:任意选择下面的2只恐龙模型进行观察,谁大谁小,并跟同学说说你的理由。

2.说一说:比较模型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3.试一试:小组同学用更多的方法来比一比4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并记录下来。

教师活动21.教师出示恐龙模型:我们不能回到侏罗纪公园亲眼看看,但是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恐龙模型。

2.提问:观察两个恐龙模型,请你说说它们谁大谁小?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1)恐龙模型哪只大?哪只小?(2)你是怎样比较的?(3)这样的比较方法可以吗?(4)你认为比较时什么最重要?4.提问:比较模型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小结观察比较的方法(给恐龙编号、对齐、同一高度比、公平等)。

5.观察任务及要求:(1)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2)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教师活动31.分发材料,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初次对恐龙模型进行比较,大多数学生是任选两只模型比较。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朋友介绍自己和朋友的特征,学会观察和描述。

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2. 看看,听听,摸摸认识视觉、听觉和触觉,了解它们的作用。

学会使用这些感官观察周围的事物。

3. 水和土认识水和土的基本特性。

探索水和土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和朋友的特征,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感知能力。

3. 让学生认识水和土的基本特性,激发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感官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特征。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探索自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水、土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描述自己和朋友的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视觉、听觉和触觉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感官观察周围事物。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让学生描述图片、实物的特征。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观察、描述水和土的特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画笔、纸张、水、土等材料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自己的房间,用画笔和纸张记录下最喜欢的一件物品,并描述其特征。

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描述它们的手感。

2. 答案:描述房间的物品时,注意观察其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描述物体的手感时,可以使用词汇如:光滑、粗糙、冷、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观察、描述和探索自然方面的进步,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进行观察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探索,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感官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特征。

2.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确保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1.猜一猜:生来公平,拿在手中。

要问长短,它最分明。

——打一测量工具2.说一说:你见过哪些尺子呢?3.如果能回到恐龙时代帮助恐龙测身高比大小,你会带测量纸带还是尺子去呢?1.课件出示猜谜:生来公平,拿在手中。

要问长短,它最分明。

——打一测量工具(尺子)2.提问:你们见过或用过哪些尺子呢?3.教师介绍: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的测量工具。

出示一些常见的尺子的实物或图片,如塑料尺、木尺、铁尺等硬尺,卷尺、纸尺、皮尺等软尺。

4.如果现在能回到恐龙时代帮助恐龙测身高比大小,你会带测量纸带还是尺子去呢?为什么?5.今天我们就要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谜语导入和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用尺子的亲身经历两个简单的环节,让尺子进入课堂研究,教师的简单介绍可以丰富学生对尺子的认知。

再回到大单元场景中“帮恐龙解决问题,选择哪种工具”,自然而然地引出测量纸带和尺子的观察和比较。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观察和比较1.看一看: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说一说:测量纸带和尺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测一测:用尺子和纸带分别测量橡皮擦和桌面的长度并记录,并且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

教师活动21.出示观察任务,分发材料。

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学会倾听,补充别人的观点。

3.倾听学生汇报,课件展示纸带和尺子的异同:都有0刻度,标记线的间距等长,标记线重复出现,数字标记。

不同点有:材质不同,标记线的间距长度不同,纸带的0刻度可能未标,尺子有更细小的标记线,数字标记方法不同等。

4.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呢?(1)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

(2)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教师介绍如何读数,请一名学生示范测量并读出长度。

5.指导学生测量物体长度。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基本方法,身边事物的观察,动植物特点,空气与水的性质,太阳与光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预测等基本技能。

3. 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观察、描述、分类、预测等基本技能的掌握。

重点:身边的科学现象,动植物特点,空气与水、太阳与光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展示,模型,图片,实验器材。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第一章《走进科学》导入,组织学生进行“找不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观察、描述、分类等科学方法。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

例如:第三章《动物与植物》讲解,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例如:第二章《观察与发现》例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描述其特点,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第四章《空气与水》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空气与水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根据各章节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

(2)实验:比较空气与水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1)略。

(2)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水为无色液体,具有流动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相符合。

一年级科学上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以揭示规律和解决问题的一门学科。

2. 科学的特点:实证性、逻辑性、系统性、创新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的应用。

2. 通过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体验科学的实证性和逻辑性。

3. 引导学生通过系统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二章:观察和实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观察的方法: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等。

2. 实验的方法: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观察工具。

2. 教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三章:探究自然现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然现象的分类:气象、地理、生物等。

2. 探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多样性。

2. 教授探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然现象探究。

3. 引导学生进行自然现象调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四章:科学探究与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2. 科学思维的方法: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 教授科学思维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思考和分析。

第五章:科学实验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
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比较与测量:1 在观察中比较 2 起点和终点 3 用手来测量 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6 做一个测量带7 比较测量带和尺子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内容。

“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

“比较与测量”单元,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物体有大小及形状的不同。

认识一些测量工具,体验不同工具的测量方法以及准确性。

学生情况分析:作为刚跨入小学学习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

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

大多数学生会喜爱科学,特别是男生,对于科学实验课充满了期待。

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
用途。

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一些简单的比较与测量的方法,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

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5.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6.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

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它们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一年级科学(上)课堂导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