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检测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学补体PPT课件

免疫学补体PPT课件

03
补体与疾病
补体与感染性疾病
补体与细菌性感染
补体系统在抵抗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识别和清除病原 体,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补体与病毒性感染
补体系统在抗病毒免疫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可以调理吞噬细胞对病 毒的吞噬作用,并产生抗病毒炎症反应。
补体活化与感染控制
补体活化后产生的活性产物具有杀菌、溶菌和调理吞噬等作用,有 助于控制感染。
强补体的抗肿瘤作用,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04
补体与药物研发
补体抑制剂的研发与应用
补体抑制剂的研发
补体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补体激活的 药物,其研发主要通过抑制补体级联反 应中的关键酶或调节蛋白来实现。目前 ,已有多种补体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 段或已上市。
VS
补体抑制剂的应用
补体抑制剂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 的应用价值,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炎 症反应、移植排斥反应等。通过抑制补体 的过度激活,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 伤,提高治疗效果。
02
补体与免疫应答
补体在固有免疫中的作用
01
补体在固有免疫中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能够识别和清除被感 染或损伤的细胞,以及外来病原体。
02
补体能够通过激活炎症反应和招募免疫细胞,促进对感染部位
的清除。
补体还能够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进一步清除病
03
原体。
补体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
补体在适应性免疫中起到调节作用,能够影响T细 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补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 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激 活有关,补体系统的异常参与了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发病过程。

补体检测及应用

补体检测及应用

1:4
4444 4 4 3
2
0
1:8
4444 4 3 2
1
0
1:16
4444 3 3 2
±
0
1:32
4444
3
2
±
0
0
1:64
4444 2 1 0
0
0
1:128
4210 0 0 0
0
0
1:256
3100 0 0 0
0
0
1:512
0000 0 0 0
0
0
抗原对照
0000 0 0 0
0
0
注:1、2、3、4分别表示补体结合反应强度 ; 0表示全溶血,补体结合试验阴性
(二)试验方法
1.2%-5%绵羊红细胞(SRBC)的配置
2.溶血素:抗绵羊红细胞抗体,是以SRBC免疫 家兔所得的兔抗血清。试验前要进行溶血素的 稀释和滴定。
3.稀释缓冲液:PH7.2-7.4磷酸盐缓冲液 Ca+2、Mg
+2
不同稀释度溶血素的配置
最终稀释度 稀释液(ml) 稀释度
溶血素(ml)
3
0.20
1.30
4
0.25
1.25
5
0.30
1.20
6
0.35
1.15
7
0.40
1.10
8
0.45
1.05
9
0.50
1.00
10
0,00
1.5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临床免疫学补体检测及应用

临床免疫学补体检测及应用

第十九章补体检测及应用本章考点1.概述2.补体的活化途径3.有关补体测定的试验4.补体测定的应用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补体系统是补体加上其调节因子和相关膜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反应系统,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病理性反应,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系统和放大系统。

第一节补体系统的组成和性质一、命名根据l968年WH0命名委员会对补体系统进行了统一命名。

参与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固有成分按其被发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称Cl、C2、……C9。

Cl由Clq、Clr、Cls 三种亚单位组成;补体系统旁路激活途径及调节因子中另一些组分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P因子、H 因子等;补体调节成分多以其功能进行命名,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衰变加速因子等;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面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C3a、C3b等;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划一横线表示,如、,灭活的补体片段在其符号前面加英文字母i表示,如iC3b等;对补体受体以其结合对象命名,如CLrR、C5Ar、对C3片段受体则用CRl、CR2……CR4表示。

二、分类构成补体系统包括30余种活性成分,按其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1.在体液中参与补体活化级联反应的各种固有成分;2.以可溶性形式或膜结合形式存在的各种补体调节蛋白;3.结合补体片段或调节补体生物效应的各种受体。

三、理化性质补体的大多数组分都是糖蛋白,且多属于β球蛋白,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l0%;Clq,C8等为γ球蛋白;Cls,C9为α球蛋白。

正常血清中各组分的含量相差较大,C3含量最多,C2最低。

各种属动物间血中补体含量也不相同,豚鼠血清中含有丰富的补体,故实验室多采用豚鼠血作为补体来源。

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如加热、机械振荡、酸碱、酒精等均可使其失活;在0℃~10℃下活性只保持3~4天,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加热56℃30min可使血清中绝大部分补体组分丧失活性,称为灭活或灭能。

补体系统ppt课件

补体系统ppt课件
损伤和炎症反应。
肿瘤
补体系统参与肿瘤免疫监视和杀 伤过程,其异常可导致肿瘤的发 生和发展。针对肿瘤的治疗,可 通过激活补体系统来增强机体的
抗肿瘤免疫应答。
05
补体系统与药物研

补体系统作为药物靶点的研究
补体系统的作用机制
补体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效应系统,通过激活、级联反应等机制参与机体防御和免疫调 节。
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类细胞表面, 补体活化产生的活性片段与之结 合,可介导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01
经典途径
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
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02 03
旁路途径
又称替代途径,是补体活化的另一条途径,由微生物或外来异物直接激 活C3,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参与下,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 化酶,启动级联酶促反应。
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对补体系统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针对补体系统的药物进 入临床,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挑战与机遇
针对补体系统的药物研发面临诸多挑战,如靶点选择、药物设计、临 床试验等,但同时也为医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06
总结与展望
补体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补体系统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发挥
补体系统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补体系统概述 •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 补体系统相关疾病 • 补体系统检测与临床应用 • 补体系统与药物研发 • 总结与展望
01
补体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补体系统定义
补体系统是一组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经活 化后具有酶活性的、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 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临床免疫学检验 课件 第18章 补体的检测及应用

临床免疫学检验 课件 第18章 补体的检测及应用

一 CP-CH50测定法的原理
? (一)实验原理 ?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 溶细胞作用 ,这种活性很 容易通过 溶血反应 进行 检测。补体能使溶血素特 异性结合的绵羊红细胞溶解,当溶血素和绵羊红 细胞浓度恒定时,溶血程度与补体含量和活性相 关( sRBC- 溶血素激活补体,导致靶细胞溶解)。 ?在一个适当的、稳定的反应系统中,溶血反应 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个特殊的 S形曲线。
? 补体含量与活性的测定,对机体免疫状态的 评价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 补体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功能
分类
根据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可将其分为: 补 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complement receptor, CR) 三大部分 。
补体理化性质
? 由肝细胞、巨噬细胞 以及肠粘膜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 均为多糖蛋白,大多数电泳迁移率属 β球蛋白 ?含量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 ,其中C3含量最高、D因
C1IN 150 α
180
H
C4 180 β2 430β2 C6 128 β2 C7 120 β2
75
I因子 93
β
50
60
H因子 159 β 400~480
55
S因子 88
α
500
C8 163 γ1
200
二、补体的活化途径
经典途径
图意示径途活激条三统系体补
补体 成分
分子量
电泳 区带
血清含量参 考值
(μg/ml )
补体 成分
分子量
电泳 区带
血清含量参 考值
(μg/ml )
C1q 390 γ2
70
C9
79
α
240
C1r 95

补体系统(免疫学检验课件)

补体系统(免疫学检验课件)

识别阶段
细胞膜
C3转化酶的形成
活 化 阶 段
C4b2b 为C3转化酶
C4b
C5转化酶的形成




C4b2b3b 是C5 转化酶; 它导 致膜攻击复合体(MAC)的形成
C3b
C4b
3. 膜攻击阶段
膜攻击复合体(C5b6789n)形成
C5a C4b2b3b C5 C5b + C6 + C7 C5b67+C8 C5b678 + C9 C5b6789n (膜攻击复合体)细胞裂解
(4)体内还存在多种可溶性的和膜结合的补体调节因子,在它们 的配合和控制下,补体系统的激活或抑制处于精细的平衡状态。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溶解靶细胞 C1~C9
1.抗感染作用 革兰阴性细菌 旁路途径 溶菌杀菌 细菌+相应抗体 经典途径 溶菌杀菌
2.导致组织损伤与疾病 红细胞+相应抗体 C1~C9 溶血反应
被屏障
暴露 C1q结 合位点
1.识别阶段
• 抗原-抗体复合物(EA)形成后,便结合C1中的C1q, 进而激活C1r和C1s,使C1变成有酶活性的C1 。
C1q
C1r
C1s
补体系统的激活
具有催化作用的分子
具有识别作用的分子
识别阶段
2.活化阶段
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的形成
活化的C1s依次酶解C4和C2,产生的C4b和C2b结 合为C4b2b,具有酶活性,称为C3转化酶。它可以 裂解C3,并与裂解片段C3b结合形成C4b2b3b,它 可以裂解C5,至此,完成了经典激活途径的活化阶 段。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MBL 途径
经典途径

补体的检测及应用

补体的检测及应用

• 一、CH50的测定原理
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 结合后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胞 外水分渗入,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补体溶血程 度与补体的活性相关,但非直线关系。在一个适当的、 稳定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计量依赖呈一特 殊的S形曲线。
• 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 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 感。S形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 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较大的改变,即 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 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示,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 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 ④加入少量补体后再行灭活 • ⑤以白陶土处理; • ⑥通入CO2 • ⑦以小白鼠肝粉处理; • ⑧用含10%新鲜鸡蛋清的生理盐水稀释血清。
• 三、方法学评价
• 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经典的免疫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可 检测的抗原或抗体范围广泛等优点。该方法无须特殊设 备,结果容易观察,实验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医院均具 备开展的条件。
• 严重肝病或者营养不良时,由于蛋白合成障碍,可不同 程度地引起血清补体水平的下降。
•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 免疫疾病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可随病情发生变化,表现 为疾病活动期补体活化过度,血清补体因消耗增加而水 平下降病情稳定后补体检测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 断,也可作为某些疾病活动期的参考指标。
二、CH50方法评价与临床意义
CH50测定补体活性,方法简便、快速,虽敏感性较低, 但可以满足对血清补体含量测定的要求。 该方法主要检测的是补体经典途径溶血活性,所得结果反 映补体C1-C9九种成分综合水平。

补体结合试验ppt课件

补体结合试验ppt课件
主要内容
一、补体结合试验的系统 二、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 三、补体结合试验的应用
学习交流PPT
1
一、补体结合试验的系统
本试验包括两个系统共五种成分:一为检测 系统(溶菌系统),即已知的抗原(或抗体)、被 检的抗体(或抗原)和补体;另一为指示系统(溶血 系统),包括绵羊红细胞、溶血素和补体。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补体结合试验原理
补体
待检系统
指示系统
学习交流PPT
5
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阳性)
补体消耗
待检系统
指示系统(不溶血)
学习交流PPT

6
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
补体未消耗
待检系统
指示系统(溶血)
学习交流PPT
7
Ab 阳性
Ag
Ag
待测血清
No Ab 阴性
Ag Ag
学习交流PPT
8
三、补体结合试验的应用
补体结合试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一定的敏感 性,是诊断人畜传染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之一。 不仅可用于诊断传染病,如结核、鼻疽、牛肺疫、 马传染性贫血、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用于鉴定病 原体,如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鉴定和口蹄疫病 毒的定型等。
学习交流PPT
9
2
反应系统
已知抗原 (抗体)
待检血清 (抗原)
指示系统
补体
绵羊红 细胞
溶血素
反应结果的判定
如溶血则 为阴性
如不溶血 则为阳性
学习交流PPT
3
二、补体结合试验原理
补体可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而游离的抗原或抗体则 不结合补体。抗原与血清混合后,若两者对应,则发生特异 性结合,成为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补体,补体与抗原-抗 体复合物结合而被固定,不再游离存在。若抗原-抗体不对 应或没有抗体存在,则不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补 体后,补体依然游离存在。以溶血素致敏的绵羊RBC为指示 系统,指示补体是否结合,从而判断抗原或抗体是否对应。

补体ppt课件

补体ppt课件
补体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因此有望应用于细 胞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干细胞移植等。
补体与疫苗研发
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因此可以探索将补体作为疫苗 佐剂或靶点,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未来补体研究的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补体的分子机制
尽管对补体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其精确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仍 需进一步揭示。
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03
补体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补体能够通过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
而增强体液免疫应答。同时,补体还能够调节B细胞分泌的抗体类型和
数量。
04
补体与疾病关系
补体缺陷与疾病
补体缺陷类型
包括遗传性补体缺陷和获得性补 体缺陷,遗传性补体缺陷多为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获得性补体缺 陷则由感染、自身免疫病等因素 引起。
探索补体的新功能和应用
随着对补体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发现更多新的补体功能和应用领 域,如神经免疫、代谢免疫等。
解决补体研究中的技术难题
目前补体研究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如如何精确测量补体活性、如 何有效调控补体系统等,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活途径,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补体调节剂
02
通过调节补体激活过程中的正负反馈机制,使补体系统恢复平
衡,达到治疗目的。
靶向补体的药物研发
03
针对补体系统中的特定分子或通路进行药物设计和研发,为补
体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05
补体的实验室检测与应用
补体成分的检测方法
免疫化学法
01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等
补体激活产生的C3b等分子可以结合到微生 物表面,作为吞噬细胞的识别信号,促进 吞噬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和清除。

2024年度-补体C3及C3a受体ppt课件

2024年度-补体C3及C3a受体ppt课件
9
C3的生物学功能
参与免疫应答
调节炎症反应
参与组织修复
其他功能
C3及其激活产物能够识别并结 合病原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从而清除病原体。
C3a作为一种炎症介质,能够 趋化炎症细胞、促进血管扩张 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加重炎症 反应。同时,C3b能够结合并 中和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 。
C3及其激活产物在组织损伤修 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促进血 管生成、细胞增殖和分化等。
20
C3a受体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检测方法
C3a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这些 方法可以检测C3a受体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在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过程。
评价
C3a受体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受体,其检测对于了解炎症反应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C3a受体的检测,可以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提供重要依据。
21
补体C3及C3a受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要点一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补体C3及C3a受体的检测可用于感染 性疾病的诊断,如细菌感染、病毒感 染等。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补体C3和 C3a受体的水平变化,可以辅助判断 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要点二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评 估
补体C3及C3a受体的检测也可用于自 身免疫性疾病的评估,如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 往往伴随着补体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炎 症反应,通过检测补体C3和C3a受体 的水平可以了解疾病的活动度和治疗 效果。
补体C3及C3a受体的检测方法与临床 应用
19
补体C3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检测方法
补体C3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比浊法 、单向免疫扩散法和ELISA法等。这些方 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 等优点。

《血清补体测定的》课件

《血清补体测定的》课件

03
血清补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感染性疾病会导致补体系统的激活,从而引起血清补体水平的升高。通过测定血 清补体水平,可以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等。
例如,在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补体成分C3和C4的含量会明显升高,有助 于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补体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在免疫应 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反应 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 损伤细胞。
补体是由30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 蛋白组成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具有级 联酶促反应的特征,参与机体固有免 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补体的组成
01
02
03
补体固有成分
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 胞膜表面,包括C1、C2 、C3、C4、C5、C6、C7 、C8和C9等。
02
血清补体测定的方法
免疫学检测法
总结词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利用标记技术对补体成分进行检测。
详细描述
免疫学检测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将补体成分与相应抗体结合,再利 用标记技术如荧光、酶等进行信号放大和检测,从而对补体成分进行定量或定 性分析。源自生物化学检测法总结词
基于补体成分的化学性质,利用特定的化学反应对其进行检 测。
操作繁琐、耗时长
部分血清补体测定方法操作繁琐、 耗时较长,不能满足临床快速诊断 的需求,也影响了检测的普及和应 用。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
血清补体测定结果只能提供一些间接的线索,缺乏特异性 诊断指标,使得医生在解读结果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能替代其他检测方法
虽然血清补体测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它不能替代其 他检测方法,如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应用多 种检测方法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补体测定和补体结合实验PPT课件

补体测定和补体结合实验PPT课件

Components underlined acquire enzymatic activity when activated. Components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have enzymatic activity in their native form.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
免疫溶血法 溶血法主要根据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IgG、IgM型) 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导致细胞溶解。 该方法中抗原为SRBC,抗体为兔或马抗SRBC的抗 体,即溶血素。将两者组合作为指示系统参与反 应。试验中有两组补体参与,一组是作为实验反 应系统的补体, 另一组为待测血清中的补体。溶 血程度与待测补体成分活性有关,仍以50%溶血为 终点。
补体结合试验
试验原理 反应系统: 已知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 补体系统 指示系统: SRBC与相应溶血素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如果反应系统于存在待测的相应抗体 (或抗原),则反应的第一阶段抗原抗体 复合物结合补体,此时由于补体已被结 合掉,反应液中已无游离补体,故第二 阶段加人指示系统不出现溶血,补体结 合试验阳性。
补体的概念
Jules Bordet (1870-1961), discoverer of complement By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补体是血清中具有酶活性的一种不耐热球蛋白。 由三组球蛋白分子组成: 九种补体成分组成 B因子、D因子、P因子 补体活化过程中的抑制因子和灭活因子
补体激活途径
补体激活和调节系统
经典途径补体总活性的测定
1. 血清补体总活性测定(CH50试验) 50% complement hemolysis 实验原理 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特异性抗体与 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导致红细胞 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胞外水分渗入,引起红细 胞肿胀而发生溶血。 当红细胞和溶血素含量一定时,在规定反应时间 内,溶血程度与补体活性程度呈正相关。

【医学ppt课件】补体的临床应用

【医学ppt课件】补体的临床应用

2、与肝病
由于感染,机体会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 激活补体系统,引发多种生物学效应,导 致补体的消耗,同时肝脏合成补体的功能 下降不能及时合成,造成体内的补体含量 下降。联合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C3, Tf, a1-AT含量,对监测患者肝脏损伤的程 度和乙型肝炎的进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3、 衰变加速因子(DAF)
在治疗HIV 感染时若用特异性抗DAF 的 单克隆抗体抑制体内细胞表面的DAF ,则可 能减轻甚至抑制HIV 的感染,这至少在理论上 是可行的。
因此,研究这些病毒表达分子及补体调节 因子在病毒感染时的作用,可成为病毒防治 中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受体复合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毒 感染细胞后会导致细胞表达的MCP 量下降,对补体的敏感性升高,这或许 是疫苗免疫后引发某些人自身免疫疾 病的一个原因。
2、CD59 在异种组织中表达人CD59 可免
除组织所受到的人补体系统攻击造成 的损伤。因此,用可表达人膜CD59 的 转基因猪组织协同可溶性的CD59 可 以抑制异种器官移植的HAR。
重要的临床意义。
5、与重症肌无力(MG)
MG是一种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 并有补体参与的主要累及神经肌肉 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 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用一种 致病因子解释所有的患者,多种 补体成分相互作用下和其他因 素协同导致了的发病。
膜表面补体的临床疹病毒(MV)
2.检测补体的功能:如CH50和AH50试验。
3.补体单个成分及其裂解产物的测定: 如C1q、C3、CA、C3a和补体受体的 测定等。
4.相关疾病时补体的检测
(1)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时C1、C2、C3、 C4和HF等缺陷) (2)与补体有关的遗传性疾病(如C3缺陷导致 严重感染 ) (3)补体含量显著降低的疾病(消耗增多见于SL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移植排斥 反应 ) (4)高补体血症:少见。主要见于感染恢复期和 某些恶性肿瘤患者,常为C4、C2、C3和C9的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检测的单个补体成分:C3、C4、C1q、B因子 和C1脂酶抑制物
方法:免疫溶血法 测定补体的溶血活性 免疫化学法 测定补体的含量
.
18
一、免疫溶血法
定义: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 导致红细胞溶解。当缺乏某种补体成分时,加入指 示系统,不能使补体连续激活,不发生溶血;再加 入待测血清,使原来缺乏的成分得到补偿,补体成 分齐全,级联反应恢复,产生溶血,溶血程度与以 待测补体成分活性有关,以50%溶血为终点。
.
5
(二) 替代途径(旁路途经) 激活剂是微生物的菌体多糖、内毒素、 蛋白水解酶、IgG4和IgA聚合物等,参与 的成分C3、C5-C9、B因子、D因子、P 因子。
.
6
两种补体激活途径的比较
经典途径
替代途径
激活物 参与成分 始动分子 所需离子 C3 转化酶 C5转化酶
抗原抗体复合物
脂多糖、酵母多糖
C1-C9
C3、C5-C9 B、D、P因子
C1q Ca+2、Mg +2
C3b Mg +2
C4b2a
C3bBb
C4b2a3b
(C3b)nBb 或 (C3b)nBbP
.
7
第二节 补体总活性测定
一、血清补体总活性测定(CH50试验)
(一)实验原理: 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致红
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胞外水分渗入,引起红 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有关。 溶血反应程度与补体的剂量依赖呈S型曲线。
.
23
图19-3
.
24
二、试验方法
(一)试剂的制备
1.抗原适当纯化 2.抗原和抗体的滴定:选择抗原与抗体均呈
强阳性反应(100%不溶血)的最高稀释 度作为抗原和抗体的效价,即一个单位 由方阵滴定表可见1:64的抗原和1:32的抗 体为一个单位,正式试验抗原用2-4个单位, 抗体用4个单位
溶血素(ml)
1:1000
1.8
1:100
0.2
1:2000
0.2
1:1000
0.2
1:3000
0.4
1:1000
0.2
1:4000
0.2
1:2000
0.2
1:5000
0.8
1:1000
0.2
1:6000
0.2
1:3000
0.2
1:8000
0.2
1:4000
0.2
1:10000
0.2
1:5000
0.2
.
3
补体系统功能
参与机体的抗感染防御反应,介导细胞 溶解,调理吞噬,免疫黏附以及参与炎 症反应引起的机体的免疫损伤,是体内 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免疫效应系统和放大 系统
.
4
二 、主要两种补体的活化途径
(一)经典途径:是以IgG或IgM类抗体 结合抗原后的免疫复合物为主要的激活 剂,补体的11种成分全部参与的途经。 分为识别、活化和膜攻破三个阶段。
2%SRBC
1
0.10
1.40
2
0.15
1.35
3
0.20
1.30
4
0.25
1.25
5
0.30
1.20
6
0.35
1.15
7
0.40
1.10
8
0.45
1.05
9
0.50
1.00
10
0,00
1.5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
8
.
9
(二)试验方法
1.2%-5%绵羊红细胞(SRBC)的配置 2.溶血素:抗绵羊红细胞抗体,是以SRBC免疫 家兔所得的兔抗血清。试验前要进行溶血素的 稀释和滴定。 3.稀释缓冲液:PH7.2-7.4磷酸盐缓冲液 Ca+2、Mg
+2
.
10
不同稀释度溶血素的配置
最终稀释度 稀释液(ml) 稀释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补体检测及应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免疫实验室 刘瑾
.
1
第一节 补体的性质与活化途径
一、补体的性质
补体是一组存在于人和脊柱动物血清及 组织液中,具有酶样活性,不耐热,功能上 连续反应的糖蛋白,是抗体溶解细胞必要 的补充条件。
.
2
补体系统组成
补体的固有成分;C1-C9、C1q、C1r C1s 共11中蛋白分子 调节和控制补体系统活化的成分;C1抑制 物,膜协同因子蛋白等 补体受体:补体C3的受体,CR1-5等
0.5
0.5
.
15
按以下公式求50%溶血的总补体值
1
CH50(U/ml)=
×稀释倍数
血清用量
总补体活性参考范围:50-100 U /ml
.
16
(三)方法评价
CH50测定经典途径总补体溶血活性
反应的是补体9种成分综合水平
缓冲液PH 、离子强度、Ca+2、Mg +2浓度各 个环节严加控制。
.
17
第三节 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
9 对照
_
0.2
0.2
0.1
全溶血
0.2
0.2
0.1
全溶血
0.2
0.2
0.1 37℃ 全溶血
0.2
0.2
0.1 30分钟 全溶血
0.2
0.2
0.1
大部分溶血
0.2
0.2
0.1
微溶血
0.2
0.2
0.1
不溶血
0.2
0.2
0.1
不溶血
_
0.2
0.1
不溶血
.
12
以最高稀释度的溶血素仍能产生完全溶 血为最大有效反应管(1:4000)即为1个单 位,一般试验使用2个单位(1:2000)
.
13
4. 50%溶血标准管配制
试剂 2% SRBC D H 2O 1 .8 % N a cl 2% SRBC
用量 0 .5 m l 2 .0 m l 2 .0 m l 0 .5 m l
溶血程度 100% 50%
.
14
5.血清总补体50%溶血活性测定(ml)
试管号 1:20稀释血清 巴比妥缓冲
2u溶血素
B 因子 正常人血清 加热 B 因子 兔红细胞 不溶血 B 因子 溶血 旁路途径
.
21
二、免疫化学法
单向免疫扩散法 火箭免疫电泳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
.
22
第四节 补体结合试验
一、试验原理 补体结合试验三个系统: 反应系统:已知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 补体系统:豚鼠血清 指示系统:SRBC与溶血素结合成为致敏绵羊红 细胞
.
11
溶血素的滴定
管号 溶血素
试管内加入的试剂量(ml)
稀释度 溶血素 1:60 补体 缓冲液 2%SRBC
结果
1 1:1000 0.1
2 1:2000 0.1
3 1:3000 0.1
4 1:4000 0.1
5 1:5000 0.1
6 1:6000 0.1
7 1:8000 0.1
8 1:10000 0.1
.
19
(1)指示系统:兔抗血清致敏SRBC (2)实验反应系统的补体:选用或制备缺乏 某单一补体成分动物或人血清的试剂 (3)待测血清:待测血清标本中的补体
.
20
测定成分
C4
补体来源
豚鼠血清
处理方法
氨水
去除成分
C4
指示系统
致敏红细胞
结果
不溶血
加入待测血清补充成分 C4
结果 溶血途径
溶血 经典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