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条活化途径至C5转化酶激活C5后,形成两类末端产物:
A 固相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C5b ~9,MAC)
B 液相中形成无溶细胞作用的SC5b ~7,8,9
1、MAC的形成
C5b + C6、C7、C8
C5b678:插入细胞膜脂质双层
+
12-15个C9
C5b ~9攻膜复合物(中空管状)
2、MAC的溶细胞效应:
补体系统
● 补体系统的组成、特性与命名(概述)
● 补体的激活 ● 补体活化的调控 ●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
1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特性与命名
早期人们发现细胞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新鲜血清
中的一种不耐热成分存在下其细胞会被溶解,并且进一步认识 到这种成分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成分,于 是称其为补体(Complement, C)。后来发现,补体并非单一分子, 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中一组(30余种)经活化后 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故又称为补体系统。
细胞溶解 .
13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
名称
调节经典途径
调节旁路途径
调节MAC
C1INH
CR1 C4bp DAF
– C1S/C1R,MASP活性 – C4b2a形成
– C4b2a形成 – C4b2a形成与活性
– C4b2a形成 分解C4b2a
– C4b2a3b形成与活性 促进C3bBb分解
MCP – C4b2a(3b)形成与活性 – C3bBb(3b)形成与活性
识别 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
激活 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活化为MASP1,MASP2
C3
C4、C2
C3
C5
MASP1 MASP2
C4b2a C4b2a3b
C3b (C4b2a) (类似C1s)
C5b6~9
(旁路途径)
. (经典途径)
(MAC)
11
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
12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
C1(qrs) C4,C2 C4a,C2b
C3 C3a
Ag-Ab
C1s
C4b2a
C4b2a3b C5~9
C1s:
C1酯酶
C4b2a: C3转化酶
C4b2a3b: C5转化酶
MAC: 攻膜复合物
.
C5a
C5b6789(MAC)
6
C1分子结构示意图
C1的激活特点:
* 一个C1分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须与2个以上的Fc段结合,先由C1q头部结合Ig,
.
3
3、补体受体(P.34) 目前比较清楚的有:C1qR、CR1 ~ CR5;C3aR、C4aR、
C5aR、C1qR等。 几种重要补体受体的主要特性
受体
配体
分布细胞
主要生物学功能
C1q-R
C1q
B、Mo、NK
CR1 C3b、C4b、MBL
血细胞 等
CR2 iC3b、C3d
B cell、鼻咽上皮
CR3
C3 + H2O D
C3 C3a
(C5转化酶) C3 C3a
C3 ( H2O) + B C3(H2O)Bb
C3bBb
C3bBb3b
P (初始C3转化酶) (C3转化酶)
C5
C5a
C5b6789
.
9
(MAC)
.
10
三、MBL途径(凝集素途径)
1. 激活物:含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的微生物 2. 激活过程:MBL(甘露糖结合的凝集素)
附:补体系统异常与疾病(P35)
1、遗传性补体缺陷病(见免疫缺陷病) 2、介导病原体感染:如EB病毒借助CR2吸附宿主细胞而感染 3、促进炎症发生:如上述炎症介质作用 4、参与某些移植排斥反应(见移植免疫)
三、补体的命名
固有成分: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C1~9,B、D因子等. 调节成分:以其功能命名,如C1抑制因子、C3b灭活因子等. 活化成分: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C4b2a. 灭活成分:符号前加英文字母i,如iC3b.
.
5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一、经典途径(C1途径)
1. 激活物:Ag-Ab复合物等 2. 激活过程:
15
② 调理作用:加强吞噬作用 (l) IgG Fc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巨噬细胞 (2) 补体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C3bR/C4bR
IgG 病原体
C3b/C4b的羧基端 C3b/C4b的氨基端
吞噬细胞
病原体
.
16
③ 免疫粘附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IC)、凋亡细胞等
.
17
④ 炎症介质作用:通过C3a、C5a发挥趋化、过敏毒素样作用, 使吞噬细胞释放溶酶体酶、IL-1、IL-6和肥 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导致组织损伤或功 能紊乱。
I因子 H因子 S蛋白 C8bp CD59
裂解C4b
裂解C3b
- C3bBb(3b)形成与活性
- MAC形成
- MAC活性
.
- MAC1形4 成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生物学作用
参与的补体成分
① 溶解细胞、细菌作用
C1 ~ C9
② 调理作用(图)
C3b, iC3b, C4b; CR1/3/4
③ 免疫粘附作用(图)
一、组成
1、固有成分: C1qrs、C2-----C9;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BL)、
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B、D因
子。
.
2
2、调节蛋白 • C1抑制因子(C1INH) • C3b灭活因子(I因子) • C3b灭活促进因子(H因子) • 备解素(P因子) • C4结合蛋白(C4bp) • S蛋白 • 衰变加速因子(DAF,CD55) • 膜辅助蛋白(MCP) • 同源抑制因子(HRF,C8bp) • 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MIRL,CD59)等
iC3b
Mo、中性粒细胞
C3aR C3a、C4a
肥大C、嗜碱粒C
C5aR
C5a
肥大C、嗜碱粒C
.
促Ig分泌 、吞噬等 清除IC
激活B细胞、EBV-inf 趋化、加强吞噬作用
过敏毒素样作用 过敏毒素样作用
4
二、补体的合成与理化特性
主要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为球蛋白(、、)或糖 蛋白,对热、强烈振动敏感。
C3b; CR1/3
④ 炎症介质作用
C3a、 C5a
⑤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C3d, C3b, CR1, CR2, DAF
⑥ 参与凝血、纤溶、激肽系统 C1INH、 C3a、C5a
注:①~ ④主要表现在抗感染和清除IC、凋亡细胞方面。
① 溶解细胞、细菌作用:通过MAC溶解生物细胞,尤其是细
菌和病. 毒感染细胞。
再依次活化C1r C1s,活化的C1s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 IgG是单体,需2个以上IgG分子与其结合;IgM是5聚体,
则只要单个IgM分子与其结合. 。
7
经典途径
.
8
二、旁路途径(C3途径)
1. “激活物”: 多糖类(LPS、肽聚糖、酵母多糖等) 2. 激活过程:
细菌脂多糖(载体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