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用)

合集下载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引言心理宣泄室是为了满足员工心理健康需求而设立的空间。

为了更好地管理心理宣泄室的使用,保障员工的安全和满意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心理宣泄室的使用方式,保证员工在宣泄过程中的秩序和安全,促进员工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心理宣泄室的开放和关闭时间1. 心理宣泄室开放时间为工作日的上午9点至下午6点。

2. 心理宣泄室关闭时间为节假日及公司规定的放假日。

二、心理宣泄室的使用准则1. 任何员工都可以自愿选择使用心理宣泄室,以进行心理宣泄活动。

2. 使用心理宣泄室前,员工需提前预约,预约方式为线上预约系统。

3. 每次心理宣泄活动的时间限制为30分钟,员工不得超时使用宣泄室。

4. 员工进入心理宣泄室时,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干扰他人。

5. 宣泄活动过程中,员工不得使用影响他人安静的设备和工具,如喇叭、扩音器等。

6. 员工宣泄活动结束后,应清理个人留下的垃圾,并维护心理宣泄室的卫生环境。

三、心理宣泄室的安全管理1. 员工在使用心理宣泄室时,应保证自身安全,避免受伤。

2. 禁止员工在心理宣泄室内进行危险行为,如打斗、碰撞、摔跤等。

3. 心理宣泄室内禁止带入任何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危险的物品。

4. 员工在使用心理宣泄室时,应注意保护室内设施,不得故意破坏或损坏。

5. 心理宣泄室内禁止吸烟、喝酒或者使用任何违禁物品。

四、心理宣泄室的监管和维护1. 公司将派专人负责心理宣泄室的监管和维护工作,确保心理宣泄室正常运营。

2. 心理宣泄室使用情况将由专人进行记录和统计,并定期向公司汇报。

3. 如发现员工违反心理宣泄室的使用准则或安全管理规定,将会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

五、违规处理1. 如员工违反心理宣泄室的使用准则或安全管理规定,将会接受警告、停用心理宣泄室等纪律处分。

2. 违规行为严重者,将依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审查和处理。

六、附则1.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的修改和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如员工对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可向专人反映,公司将及时处理并回应。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心理宣泄室是一个用于情绪宣泄和情绪管理的空间,旨在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和消除负面情绪。

为了有效管理心理宣泄室,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制度内容1. 心理宣泄室使用规定心理宣泄室仅限于员工使用,不得擅自带外人进入。

每次使用心理宣泄室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确保其他员工有机会使用。

在使用前必须提前预约,避免出现排队等待的情况。

在使用期间需保持安静,不得在室内大声喧哗或打扰其他人。

2. 心理宣泄室设备维护规定心理宣泄室内的设备如按摩椅、冥想音乐等需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每周进行一次整体清洁,保持环境清新整洁。

如有异常情况需要立即报修,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心理宣泄室安全规定禁止在心理宣泄室内使用任何可能造成火灾或其他危险的物品。

使用心理宣泄室时需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如不得大力撞击设备等。

出现紧急情况时需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确保及时处理。

实施方法1. 员工培训在员工入职培训中,需对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让员工了解规定和使用方法。

2. 定期检查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心理宣泄室的设备和环境,确保一切符合管理规定。

3. 建立反馈机制可设置反馈渠道,让员工对心理宣泄室的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及时改进和完善制度。

4. 制度宣传可以通过内部通知、培训等方式宣传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让员工清楚规定并自觉遵守。

结语通过建立科学的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个空间帮助员工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全员共同努力,管理人员也应密切关注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改善。

让心理宣泄室成为员工情绪管理的良好载体,为企业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

心理宣泄室安全管理制度

心理宣泄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心理宣泄室的安全运行,保障工作人员和来访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心理宣泄室负责人负责心理宣泄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心理宣泄室的安全负总责。

2. 心理咨询师负责心理宣泄室的使用指导,确保来访者正确使用宣泄设备,对来访者的安全负责。

3. 工作人员负责心理宣泄室的日常维护和清洁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安全(1)心理宣泄室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设备操作说明书应放置在显眼位置,方便来访者阅读。

(3)设备操作过程中,咨询师应密切观察来访者情况,确保其安全。

2. 环境安全(1)心理宣泄室内的环境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积尘等影响安全。

(2)室内照明设备应完好无损,确保光线充足。

(3)室内消防设施应配备齐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人员安全(1)心理宣泄室负责人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2)工作人员应熟悉心理宣泄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3)来访者进入心理宣泄室前,咨询师应进行安全告知,确保其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四、应急预案1. 电器设备故障(1)工作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火源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2)通知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维修。

2. 消防事故(1)工作人员应立即启动消防设施,扑救初期火灾。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3. 人员伤害(1)工作人员应立即对受伤者进行初步救治,拨打急救电话。

(2)通知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心理宣泄室负责人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各部门和个人应认真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心理宣泄室的安全。

心理宣泄室工作制度

心理宣泄室工作制度

心理宣泄室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 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私密的心理宣泄空间,帮助其合理宣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2. 遵循保密、尊重、理解、支持的原则,确保来访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二、工作流程1. 来访者预约:来访者通过电话、网络或其他方式预约心理宣泄室,预约时需提供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 心理咨询师评估:心理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基本信息、需求和心理状况,评估是否适合使用心理宣泄室。

如有需要,心理咨询师可对来访者进行初步的心理评估和指导。

3. 来访者登记:来访者在预约成功后,前往心理宣泄室进行登记,填写《心理宣泄室使用登记表》,内容包括来访者基本信息、预约时间、心理咨询师姓名等。

4. 使用心理宣泄室: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进入心理宣泄室进行情绪宣泄。

宣泄方式包括击打、摔砸、呐喊等,来访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宣泄方式。

5. 安全保护:来访者在进行心理宣泄时,请注意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受伤。

如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向心理咨询师报告。

6. 宣泄时间:心理宣泄室的使用时间为30分钟以内,具体时间可根据来访者的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

心理咨询师有权终止来访者的宣泄活动,确保来访者安全。

7. 结束使用:来访者在宣泄结束后,整理好个人物品,向心理咨询师报告,并在《心理宣泄室使用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三、管理制度1. 心理咨询师工作制度:(1)心理咨询师必须态度热情、工作细致和认真,不得迟到、早退,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

(2)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营造温馨的空间。

(3)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必要时可通知学校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

(4)心理信箱上、下午打开两次,咨询信件保证第二天及时回复。

2. 心理宣泄室物品管理制度:(1)心理宣泄室内的物品均为专业设备,来访者须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得随意损坏或带走。

2023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

2023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一、引言心理宣泄室是一个供人们发泄负面情绪的场所,为了确保宣泄的顺利进行,保证场所的秩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规范心理宣泄室的管理制度,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和舒适。

二、宣泄室的功能和用途心理宣泄室是一个用于释放负面情绪和压力的场所,提供给人们一个可以安全宣泄与发泄的机会。

宣泄室的设立可以有效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减轻焦虑、改善心情。

三、宣泄室的管理制度1.使用规定•参与者必须提前预约宣泄室,确保场地的合理分配和资源利用。

•参与者在进入宣泄室前,需要完成相关的健康评估和签署免责声明。

•参与者在宣泄室内行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得进行违法、暴力行为。

•参与者应当尊重他人的安全和隐私,不得在宣泄室内冒犯他人。

2.设备和装置的管理•宣泄室内的设备和装置应当经过严格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使用。

•参与者在使用设备时,应当按照指引使用,禁止擅自拆卸或改变设备设置。

•确保宣泄室内的急救物品和灭火设备的完整性,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人员管理•宣泄室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宣泄的过程安全可控。

•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避免宣泄过程中产生更多负面影响。

•参与者在宣泄室内应当接受专业人员的观察和引导,确保宣泄的过程健康有效。

4.安全措施•宣泄室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求助。

•为了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宣泄室应有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因宣泄的情绪引发他人受伤。

•设立监控系统,记录宣泄室内的活动,以便事后审查和处理。

四、违规处罚和申诉机制如果参与者违反了宣泄室的管理制度,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措施。

对于轻微违规行为,可以给予警告和口头批评;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可以暂停或取消参与者的宣泄资格。

同时,参与者对于管理措施有异议,可以向宣泄室管理人员提出申诉,并进行相关的投诉和调解。

五、宣泄室管理的维护和持续改进宣泄室的管理制度应不断进行维护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参与者的需求和管理要求。

学校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

学校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心理宣泄室的管理,确保心理宣泄室的安全、有效运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心理宣泄室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心理宣泄室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尊重学生隐私;3. 严格规范,科学管理;4. 服务学生,提升心理素质。

第二章宣泄室设施与设备第四条心理宣泄室应具备以下设施与设备:1. 宣泄器材:如拳击沙袋、宣泄球、宣泄棒等;2. 宣泄场地:宽敞、安全、私密;3. 监控设备:确保宣泄室内的安全,同时保护学生隐私;4. 消防设备: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5. 应急物品:如急救包、防滑垫等。

第五条宣泄室设施与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设施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2. 发现损坏或故障,及时报修,不得私自更换或修理;3. 保持宣泄室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第三章宣泄室使用与管理第六条心理宣泄室的使用对象:1. 学生;2. 教职工;3. 特殊情况下的外来人员。

第七条心理宣泄室的使用流程:1. 预约:学生或教职工需提前预约使用心理宣泄室;2. 填写登记表:预约者需填写登记表,包括姓名、班级、联系电话等信息;3. 宣泄前指导:心理辅导教师对预约者进行宣泄前的指导,确保宣泄安全、有效;4. 宣泄过程:预约者按照指导进行宣泄;5. 宣泄后反馈:心理辅导教师对预约者进行宣泄后的反馈,了解宣泄效果。

第八条心理宣泄室的管理要求:1. 宣泄室内的监控设备不得随意调整,确保学生隐私;2. 心理辅导教师应全程监督宣泄过程,确保安全;3. 预约者应遵守宣泄室内的规章制度,不得损坏设施与设备;4. 宣泄室内不得吸烟、饮酒,不得大声喧哗;5. 宣泄室内的消防设施、应急物品应保持完好,以便应对突发事件。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九条对在心理宣泄室使用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或教职工,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以下处罚:1. 损坏设施与设备的,责令赔偿;2. 违反宣泄室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3. 故意破坏宣泄室设施与设备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心理宣泄室安全管理制度

心理宣泄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心理宣泄室的安全运行,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来访者及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心理宣泄室的所有来访者、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人员。

三、安全责任1.心理宣泄室负责人负责本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工作负总责。

2.心理咨询师负责心理宣泄室内的咨询工作,确保来访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来访者应自觉遵守本制度,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四、安全措施1.心理宣泄室应设置在通风、采光良好的位置,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2.室内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心理宣泄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其有效。

4.心理宣泄室内应设置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室内情况,确保来访者安全。

5.心理宣泄室内禁止吸烟、饮酒,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

6.心理宣泄室内禁止使用明火,如需加热,应使用电加热设备。

7.心理宣泄室内禁止私自拆卸、改造设备,如有需要,应经负责人同意。

8.心理宣泄室内禁止攀爬、跳跃等危险行为。

9.心理宣泄室内禁止乱扔垃圾,保持室内整洁。

五、安全管理1.心理宣泄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心理咨询师应加强来访者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来访者在使用心理宣泄室时,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遵守相关规定。

4.心理宣泄室内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违规处理1.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2.来访者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将承担相应责任。

3.工作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将依法给予处分。

七、附则1.本制度由心理宣泄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范文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范文

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范文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心理宣泄室的正常运营,提供安全、舒适的心理宣泄环境,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心理宣泄室是为用户提供宣泄情绪、舒缓压力的专用场所,用户可以在宣泄室内自由发泄情绪,但不得损坏设施或伤害自己他人。

第三条心理宣泄室的管理单位应当通过合理组织、优化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用户合理宣泄情绪,促进用户心理健康。

第四条心理宣泄室的用户应当遵守本管理制度,按照规定进行宣泄,积极维护宣泄室的秩序。

第五条心理宣泄室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宣传,提高心理宣泄室的知名度,并提供宣泄咨询服务。

第二章设施设备第六条心理宣泄室的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宽敞明亮,通风良好。

第七条心理宣泄室内应配备合适数量的宣泄工具,如沙袋、抱枕、气球等,以供用户选择。

第八条心理宣泄室的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易清洁的材料,以保证用户宣泄时的安全和卫生。

第九条心理宣泄室内的墙面应采用耐磨、防污、防水的材料,以方便清洁,并配备适量优质音响设备,供用户选择适合的音乐放松心情。

第十条心理宣泄室内应配置紧急报警设备,以备用户遇到危险时及时报警求助。

第三章使用规定第十一条心理宣泄室的用户应提前预约,并在预约时说明宣泄的时间和目的。

第十二条用户在进入心理宣泄室时应出示预约凭证,并接受管理单位的验票。

第十三条用户须在规定的宣泄时间内进入宣泄室,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宣泄。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宣泄时间,需提前向管理单位申请,并经管理单位同意后方可延长。

第十四条用户进入宣泄室应保证个人及他人的安全,不得进行危险、暴力行为,不得损坏宣泄室内设施。

第十五条用户应勿滥用心理宣泄室,每天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以确保更多用户的宣泄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六条用户在使用宣泄室时,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得对他人造成伤害,如有冲突或纠纷需及时向管理单位报告,以保证宣泄室内的秩序。

第四章安全保障第十七条心理宣泄室的管理单位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用户进行初步的心理疏导,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
一、来访者应先向心理咨询人员说明自身情况,由心理咨询人员评估是否适合选择心理宣泄。

二、来访者进入心理宣泄室,请先登记。

三、一次进入宣泄室的人数不能过多,控制在2-3人内。

四、来访者在心理宣泄的过程中,请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活动之前,请清除身上的尖利物品、易损物品等,并做好适应性训练。

进行宣泄时,请不要过分用力。

五、使用各项宣泄设备时,请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六、保持室内卫生,请勿在室内吸烟、吃零食等,不乱涂乱画。

七、须遵守活动规则,爱护室内设备,不故意破坏,不无故损坏。

否则将追究责任。

八、使用完宣泄设备后,物归原位,不随意丢弃。

九、宣泄时间一般为30分钟以内,防止导致过度疲劳或力竭。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1、心理咨询教师必须态度热情,工作细致和认真。

2、对师生咨询内容和有关的隐私严守秘密。

3、心理咨询员不得迟到、早退,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

4、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花卉盆景等装饰物要不断更新,营造温馨的空间。

5、做好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6、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做好学生个别辅导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工作
7、未经同意,有关资料不得外借。

8、爱护室内各项设备,保持正常使用。

9、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0、对非工作人员,非咨询人员要阻挡入室。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咨询室教师工作制度
1,值班教师在规定值班时间内必须到岗,耐心接受同学的咨询,并做好面谈预约登记和当日的值班记录。

2.当日值班人员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必须以电话或当面请假的方式,向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提出请假申请,批准后方可请假。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密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室相关所有工作内容。

未经负责人同意,值班人员严禁随意翻阅心理咨询室存放的材料和文件。

4.心理咨询室除工作人员外,一般不允许无咨询要求的学生或其他人员进入。

5.如果在工作中泄密或者由于工作失误导致咨询室财物损失,将酌情给予相应的处分,并担负损失财物的赔偿责任。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咨询室档案管理制度
一、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二、心理咨询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作为档案,及时送档案室进行保存。

三、除了心理咨询教师和档案管理员意外,学校任何其他人员包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都无权产看心理档案室档案材料。

四、心理咨询师只有来访者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引用和科研写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五、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信息的暴漏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

六、心理咨询教师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规定的询问时,不得做出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咨询活动制度
一、固定的面谈咨询时间:每双周四下午3:30——4:30
二、咨询室环境符合要求,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温馨、安静的环境氛围。

三、咨询时间辅导教师按时到岗,确保咨询工作正常进行。

四、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必要时可通知学校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

五、对学生坚持正面引导,采取启发、诱导,杜绝强硬说教或强加于人,不带个人情绪和自己价值观。

新河实验小学亲情通话室管理制度
一、每学期开学都要重新登记留守儿童监护人和代理监护人的联系电话。

二、对留守儿童的家长的联系电话要保留电子文档和书面材料。

三、结对老师要掌握相关留守儿童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的联系电话;
四、结对老师要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电话的变动情况,以防号码发生变化而联系不上,并将变动后的电话号码及时上报学校主管部门;
五、留守儿童之家设立、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儿童”。

六、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突发事件,必须及时告知委托监护人或在外务工家长,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七、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公布了班主任的联系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