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心尖部肥厚性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例心尖部肥厚性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探讨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总结1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33例正常组对比分析。结果12例患者声像特点为:心尖部心肌明显增厚,厚度约16~24mm,心尖部室壁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比约1.97±0.29,低限大于1.3,表现为室壁的下1/3增厚,为向心性肥厚,心肌回声多增强,呈粗颗粒状,与正常心肌的均匀低回声有所区别,流出道无阻塞,无瓣膜病变,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比较直观,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室壁的厚度,结合心电图检查可以很好的对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做出诊断,在鉴别诊断方面优势明显。

标签: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没有特征性,超声医师在检查时容易漏诊。我院共检查出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2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99年2月~2012年12月笔者进修及工作中所遇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6~54岁,平均37.9岁,有胸闷气短的6例,头晕5例,胸痛2例,无症状4例,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6例,有4例有家族史。对照组33例,为体检正常人员。

运用PHILIPS ie33、GE VIVID7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探头频率2.5-4.5MHZ,患者左侧卧位或者平卧位,常规测量室壁厚度、EF、二尖瓣E/A值,计算心尖部室壁厚度(AT)与左室后壁厚度(LVPWd)的比值,超声工作站记录患者资料。

1.2彩色超声诊断条件心室壁下1/3增厚大于16mm,心肌回声增强,大多数心尖部心腔缩小,甚至收缩期消失,心尖部室壁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比值大于正常人比值,正常人比值约为1.05±0.24[1]。

1.3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 表示,采用t 检验。

2结果

12例患者声像图共同表现为:心尖部心肌明显增厚,厚度约16~24mm,心尖部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比约 1.97±0.29,明显高于正常室壁比值;表现为室壁的下1/3增厚,为向心性肥厚,心肌回声多增强,呈粗颗粒状,与正常心肌的均匀低回声有所区别,流出道无阻塞,无瓣膜病变,左室收缩功能均正常,左室舒

张功能降低。

具体测值见表1,AHCM患者心尖部室壁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心尖部室壁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10例患者第一次超声心动图即检出心尖部肥厚,其中2例第一次超声心动图漏诊,经临床提示后复查才明确诊断。

所有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表现为T波倒置,ST段下移,部分出现病理Q波等,心电图动态变化不明显。

3讨论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左室心尖部室壁向心性增厚为表现的一种心肌病,属于肥厚型心肌病当中的一种,首先由日本学者报道,发病率约占肥厚型心肌病的2%~5%[2]。部分有明显家族史,可能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有報道50%以上的患者有家族史[3],本组有4例有家族史;发病男性多余女性。

超声心动图诊断AHCM的价值:AHCM是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亚型,容易漏诊和误诊,超声心动图是目前应用最广且被认为最有用的检查方法,特异性在90%以上。该病超声心动图上有特征性改变,即左室长轴切面可见心尖部室间隔及左室下后壁明显增厚,超过正常厚度。值得注意的是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常常只做普通左室长轴心脏扫查,而忽略心尖部短轴方向的扫查,普通左室长轴心脏扫查不能清楚地显示心尖部,而心尖短轴心脏扫查则能清楚显示心尖部,以了解心尖部左室壁厚度。

心尖部室壁增厚,肥厚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导致心肌回声增强,呈粗颗粒状,同时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症状的病理基础。增厚的室壁没有影响到流出道和瓣膜,故无流出道梗阻和瓣膜病变;肥厚的心肌主要波及室壁下1/3,上段心肌没有病变发生,故心尖部增厚的室壁与左室后壁厚度比值明显增大。检索既往文献,没有提到这个比值大于多少可以考虑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李拥军的报道中提出心尖部心肌厚度与室间隔中部厚度之比达1.83±0.53[4],李治安教授指出国外学者报道心尖部室壁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比值达1.86±0.53,通过对比文献和本组资料,比值的低限均大于1.3。是否可以认为心尖部增厚室壁与左室后壁的比值大于1.3,则需警惕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同时工作中有没有必要去计算这个比值,还有待继续研究。有作者将心尖部增厚的室壁厚度与室间隔中部厚度进行比较,而目前阻塞性肥厚型心肌病多是与左室后壁厚度进行比较,故笔者趋向于认为与左室后壁比较较为稳妥。

本病漏诊原因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临床医师及超声医师对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认识不足,没有考虑到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的可能。②超声医师检查过于草率,不看患者申请单,不问病史,直接按常规检查,忽略了心尖部的检查。③超声切面运用不太熟悉,忽略对左室长轴切面心尖部、心尖四腔切面心尖部、心尖五腔切面心尖部、左室短轴切面心尖部的观察。④仪器限制,部分患者心尖部

图像显示不佳,特别是肺气肿、肺炎等患者心尖部室壁不能明确区分。⑤超声医师对机器性能没有足够了解,对于提高室壁清晰度的谐波等技术不会运用。本组有2例第一次检查漏诊,经临床提示怀疑肥厚型心肌病,重新复查才确诊。故此笔者认为丰富的医学知识、精湛的业务技能、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机器性能的足够熟悉,是减少漏诊的手段。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异性高,有报道显示特异性在90%以上[5],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心尖部室壁厚度在临界值附近的患者,最好多切面观察,多次测量数据,取平均值,并结合心电图和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再下诊断。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比较直观,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室壁的厚度,结合心电图检查可以很好的对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做出诊断,在鉴别诊断方面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新房.超声心动图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48.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83-1484.

[3]阴彦龙,杨晓明,张东成,等.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5):311.

[4]李拥军,曲智杰,王文杰,等.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9例临床分析[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1,2O(2):141.

[5]程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社,1995:787-7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