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与“炼句”题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步骤
一、审题,首先,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表
达方式。

二、分析诗歌结构,观察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押韵方式,了解
诗歌的形式特点。

三、解读诗意,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比喻、象征和隐喻,挖掘诗
歌中的深层意义。

四、品味诗情,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
和内心世界。

五、炼字答题,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通过精心选词,精炼表达,写出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这些步骤将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
情感,同时也提高我们的炼字能力,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精炼。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炼字型?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炼字型?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

(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

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

(步骤三)答题示例3: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分)[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

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

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古诗词鉴赏题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题目又有各自具体的解题方法和答题程式。

一、炼字、炼句型1、炼字型【提问方式】①诗词文本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②诗中某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③某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说明理由。

④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个字?请赏析。

【分析】答炼字型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看,应放回句中,特别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等来分析。

【答题程式】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后明确形象,再现景象、情景。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④末尾最好点名:所以这个字用得极为传神。

【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2、炼句型【提问方式】①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②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③你从这名句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④这句诗现在被赋予什么新的含义?⑤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通常要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主题思想。

【答题程式】①指出修辞手法;②分析句子的含义或引申义;③点明“表达……感情”、“抒发了……情趣”、“表达了……志向”或“渲染了……环境”等。

【示例】清平乐·独宿俘山王氏庵宋·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二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

(完整版)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

(完整版)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

诗词鉴赏——炼字专题1、题型分析设置问题形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二、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3、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4、综合1、动词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12、副词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一首怨妇诗,全诗行动曲折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忽”字是描写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的一个关键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形容词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

有人认为整首词中最突出的是第二句中的“凉”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分)4、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己,唐朝和尚,善诗。

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

郑谷将“数”改为“一”,好不好?原因是什么?2小说考点之-情节考点一、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1、步骤:明确小说思路分析小说的结构类型掌握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及作用2、分析情节作用的答题方向,作用点+体现点遗璞贾平凹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

(完整版)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

(完整版)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

(完整版)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t a1诗词鉴赏——炼字专题1、题型分析设置问题形式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二、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3、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4、综合1、动词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t a22、副词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一首怨妇诗,全诗行动曲折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忽”字是描写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的一个关键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形容词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

有人认为整首词中最突出的是第二句中的“凉”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分)4、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己,唐朝和尚,善诗。

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

郑谷将“数”改为“一”,好不好?原因是什么?t a3小说考点之-情节考点一、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1、步骤:明确小说思路分析小说的结构类型掌握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及作用2、分析情节作用的答题方向,作用点+体现点遗璞贾平凹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

诗歌鉴赏最全面的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最全面的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最全⾯的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接触古代诗词,我们会发现有⼀种诗句中,诗⼈⼏乎将全部的⼼⼒倾注在⼀两个字上⾯,在⾼考中,诗歌鉴赏是⼀个重要的部分,其中“炼字”题⽬是诗歌鉴赏中的⼀个常见的题型,很多学⽣看到这种炼字题,总会不知所措,很容易丢分。

接下来,⼩船就会给⼤家总结⼀下在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希望能够有效提⾼学⽣的语⽂成绩。

⼀、“炼字”题常见问题类型1.诗中某个字⽤得好(历来为⼈们所称道),简要分析它好在哪⾥。

2.某⼀联中哪⼀个字⽤得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3.本诗中的某字,在其他的版本中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4.赏析本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者分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在进⾏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类型。

在⾼考题⽬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动词动词是在炼字题⽬中出现频率最⾼的。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动、传神的特点。

⼀些动词有着⼀词多⽤或者是活⽤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的巧妙。

⽐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者⽤⼀个“闹”字不仅使⼈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能够让⼈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形容词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描写,诗⼈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运⽤⼀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如:“⽟阶空伫⽴,速鸟归飞急。

”其中“空”字表达⽩⽩地、孤独地意思。

⼀个空字将诗⼈苦苦等待⽽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作动词,⽐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作动词,既能够表⽰鲜明的⾊彩,⼜能够体现出⼀个动态的过程。

(三)数词经过精⼼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的笔下能够产⽣丰富隽永的诗情。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

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一、从词性切入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例、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分析】唐人五言诗工在一字,谓之“诗眼”,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咽’与‘冷’见用字之妙。

”【答案】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二、从描写对象切入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例、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分析】“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三、从表现手法切入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最好从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炼句

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炼句

叠用的形容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①叠词之妙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②从感情 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 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 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 冷清清,所以本想消减的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 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就 在于可加强感情的表达。
(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 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1)“绿”指变绿,活用为动词,写出了
拟声词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qīn] 不耐五更 寒. (《浪淘沙》李煜)
分析:“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 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冷雨淅沥,落在 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而这位亡国之君的 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所以,拟声词的作用 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 参考答案: “净”纯净之意, 巧妙展现 绿色纯粹,春天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 。浓烈春意触近柴扉。水波荡漾,白鸥飞舞 了绿色纯粹,春意浓郁的景象。暮春时节 ,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 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 无争)。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 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老去,故人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 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

1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设问方式】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

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

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

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4副词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

古诗鉴赏--炼字题答题步骤及经典练习

古诗鉴赏--炼字题答题步骤及经典练习

古诗炼字题讲义
2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来。

~~~~~~~~~~~~~~~~~~~~~~~~~~~~~~~~~~~~~~~~~~~~~~~~~~~~~~~~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古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练习巩固 第四步:作用 1.描绘了某景象(姿态、神态)
2.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3.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点作用
【参考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

“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释字义、描景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点作用)
~~~~~~~~~~~~~~~~~~~~~~~~~~~~~~~~~~~~~~~~~~~~~~~~~~~~~~~~~~~
归纳总结
家庭作业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诗歌鉴赏之炼字类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之炼字类答题技巧

动词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修饰词 (形容词、副词)
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特殊词 (叠词、数词)
8、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类型总结(炼字角度)
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
例题5: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 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
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步骤一) 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 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步骤三)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
“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步骤四)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问:赏析“行住两沾衣”中“沾”字的妙处。(4分) 答:“绿”是吹绿、拂绿的意思,“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表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南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既有色彩又有动感,及其传神。
“随”是意思是随着。 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答,写:出了(水边步草木骤的繁一茂,)渲染“了离沾别时”悲伤是的气浸氛;湿的意思,(步骤二)生动形象地写

诗歌鉴赏炼字类解答技巧

诗歌鉴赏炼字类解答技巧

诗歌鉴赏炼字类的解答技巧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

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

”东坡哑然。

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我们也不妨吟玩一下其中的味道:“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

“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

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味的重要手段。

一总说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

(“诗眼”、“炼字”——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句子的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二炼字类的解答技巧解答炼字炼句题的方法步骤:1、解释本字或翻译本句诗;2、答出本字或本句所达到的艺术效果;3、答出本字或本句在全诗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

三一般选词的效果,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

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1、动词(使意向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动词、拟人、双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同时又一语双关,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诗歌鉴赏炼字的答题方法

诗歌鉴赏炼字的答题方法

第一种类型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 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 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 作用)。(析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 (点手法)+释字义+描景象+析作用 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忌只解释字典义,忽视语境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代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再 简要地把含有该字词的诗句解释或翻译一下。 第三步: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具体有什么妙处。 回答时一定要准确简练。
巩固练习: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 达意上的作用。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 (释字义)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 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描景象)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 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 鲜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本诗的诗眼, 用得最妙,如若把它改成“看”“望”等就大失其趣, 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 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观, 使人和物拉 开了一段距离。 (释字义)+(析作用)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析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炼字”与“炼句”题解题方法一、单纯“炼字”题【题型分析】诗歌中常有一些经过作者仔细推敲后,显得极其准确生动又传神的字词,“炼字”题就是鉴赏这些字词的精妙之处。

以动词、形容词的考查居多,有时也有数量词、叠词和虚词。

不同词性的字词,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效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答题思路】1、“定”:定词性、定字义。

有些题目要求自己寻找判定,这时就要先定下关键字。

2、“联”:联系语境、发挥自己的联想、联系日常所学,对关键字进行判定和分析。

动词:通常具有精准传神地表现被描述对象某种特点的效果,常会涉及到拟人手法,使得所刻画的对象富有动感;形容词:从形、声、色、态等方面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特点,还能传达作者某种感情,有时要注意考虑词语在状物和抒情时的双关含义;数量词:精心选用的数量词,可以产生隽永新奇的效果;叠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拟声叠词的使用,还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虚词(副词、连词):副词的精妙使用,能够有气韵流动、悠扬婉曲、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真题直击】(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唐·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①“斗”字有“争斗”之意,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用拟人的手法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有“攒聚”之意,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形象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这首诗考查的是对诗歌语言的把握。

赏析这两个字时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大历元年,杜鸿渐入蜀平乱,并举荐岑参为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入幕府。

本诗即写于诗人入蜀途中。

本诗前四句,天尚曚曚,诗人驱车赶路,登上盘绕的五盘岭,见青山葱茏,天高地远,风清气爽,境象开阔,心中为之一荡。

远处江水汹涌澎湃,波涛起伏,撞击着巉岩峭壁,一个“斗”字形象地写出了两岸崖石耸峙,犹如两兽相斗的形态。

“攒”字形容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太阳尚隐于群峰中。

中间六句写景。

日之初出,光晕染着天空,晴明高远,彩翠分明,风烟俱净,阴郁色调的树木还沉浸在夜雾的森冷之中。

松林疏朗,露出了那条孤独盘旋的栈道,草木繁茂、花团锦簇之处隐藏着急流险滩。

栈道经夜雨洗濯,光润打滑,田间杂草已干。

最后两句抒情。

此行乃因知己杜鸿渐的推荐提拔,既报了杜的知遇之恩,又能实现平乱安国的高志,蜀道虽有如上青天之难,诗人却如履平地。

诗人登上峰顶后,心旷神怡,面对奇险又富有情趣的所观之景,更不觉蜀道艰险。

在理解诗歌以后,将“斗”“攒”两字与诗歌内容联系起来分析,分析这两字对描写景物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将答案按答题规范分条写出即可。

【答题规范】1、释字义——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2、扣文本——将该字放入句中理解,简述该句内容3、谈效果——从手法、意境、情感、作.用等角度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模拟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闻笛①唐·张巡岧峣②试一临,虏骑附城阴③。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④。

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注】①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之子安庆绪驱所部攻阳。

守将许远告急,诗人自宁陵引兵入睢阳,与许远共守孤城,这首诗作于围城中。

②岧峣:形容山岭高峻,这里指屹立的城楼。

③城阴:城北。

④天地心:古代迷信,以为一切(包括战乱)都有上天安排。

1、请简要分析第二句中“附”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附”有“贴附”之意,叛军密匝匝地紧紧围住城北,仿佛就贴附在城墙之上。

逼真地描绘出围城的叛军紧贴着城下的危困之状,显示出形势的危急和紧张,也透露出一种战斗到底的责任感。

【解析】这道题是一道炼字题,答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诗歌,张巡虽不以诗名,但他的这首《闻笛》却是可以传世的佳作。

作为睢阳保卫战的亲历者和主帅,他的这首作于保卫战后期睢阳城已危在旦夕时的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具有强烈的人格感召力量。

阅读时要注意结合诗作背景理解诗歌的的内容和情感,最后依照答题规范组织答案即可。

【模拟练习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劳停驿宋·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4分)【答案】“荒”有“荒凉”之意,“瘦”有“贫瘠”之意,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形象写出来了劳停驿外凄寒的景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

【解析】这是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炼字”这一题型。

这两个字都是形容词,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可从字的本义,在诗句中的意义,以及其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最后按照“炼字”题的答题规范作答即可。

二、“诗眼”题【题型分析】所谓“诗眼”,就是整首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最具概括性、生动性、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的字词。

“诗眼”主要表现为三类字(词):①最能揭示诗人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冷”“孤”(这类字常常语义双关,一方面表明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反映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②最生动传神的字(词),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③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答题思路】1、“定”:有些题目要求自己寻找判定,这时就要结合诗句内容和句子性质,先定下关键字(词)。

2、“析”:联系重点句或诗联,谈一谈是怎么体现关键字(词)的。

【真题直击】(2017年高考全国卷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唐·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①首联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推崇“风情”“正声”,充满自负态度,并以此态度贯穿全诗.②颔联由自负开始转向友人戏谑自夸,“每被老元偷格律”一句“偷”字写出自己的作品被朋友暗自拿去模仿,有戏谑的成分;“苦教短李伏歌行”,拿朋友的短处、外号呼声,有开玩笑的意思.③颈联由自负、自夸而预言身后定有诗名.④尾联说自己新编成的十五卷诗集,却说“莫怪气粗言语大”,即不要怪里面的内容“言辞夸张”,意为点题之笔。

【解析】这道题是对标题中“诗眼”的考查,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戏赠”字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值,分条结合每一联作答即可。

【答题规范】1、点明诗眼。

如果题干中已经说出,则可省略这一步;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3、考虑该字在诗歌中有哪些作用;【模拟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杪江亭有作唐·刘长卿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

世情何处澹,湘水向人闲。

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

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

1、诗中作者是怎样围绕诗眼“寂寞”进行创作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首联点明“寂寞”,“秋气斑”借乐景写哀情,以热闹鲜艳的秋枫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寂寞;②颔联写湘水起伏的悠闲情态,“何处澹”联想到世情恰与此相反,显得既险而恶,含蓄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情思;③颈联写江边清冷萧瑟的景象,“孤雁”正是诗人自身孤孑凄寒身世境遇的象征,也透露出诗人孤凄的心境;④尾联看似写扁舟,其实是含蓄地说自己的身世如扁舟飘荡,不知何时归乡,表现了内心无限的寂寞。

(答出3条即可)【解析】这道题是对标题中“诗眼”的考查,答题时要先通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根据分值可以推断至少要答三点,诗歌一共四联,结合其中三联扣住“寂寞”分析即可。

三、“炼句”题【题型分析】经过诗人精心锤炼的句子,一般是最为传神或者最为耐人寻味的句子,往往熔铸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是诗人情感的喷发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答题思路】1、“品”:诗句、背景、句式、手法技巧等2、“析”:作用(内容上、结构上)、情感等【真题直击】(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许道宁画①宋·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1、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答题规范】1、释句意;2、析手法。

结合具体手法,简要分析该句内容;3、分析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模拟练习】(2017年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宋·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答案】考生下笔答卷的声音,就好像春蚕吃桑叶的声音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