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李爱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谈谈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作的尝试。

一、营造和谐课堂,送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双向交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摈弃所谓“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平等、互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而不应是教师强制学生被动学习。

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观能动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2、用爱心召唤、感染学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催化剂。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奉献一片爱心,生活中关心,学习上鼓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这样学生就会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激发自己主体作用的发挥。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关注它、探究它,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多种,比如,运用媒体技术,化学实验,化学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实、现象等。

教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比如在“盐类的水解”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开始先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显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大多数学生凭感觉回答显中性;抓住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演示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的实验,使学生感到惊奇,充满了疑问。

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钻研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技艺,促使主体作用的发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曾提出,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我们对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亟待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和视角去审视。

我们要以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方式去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种种不足,这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新化学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一、改变传统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里,以教师为主体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靠的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参考书、教材来讲授,以及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基本化学实验这类模式去授课。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既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压抑了教师的工作创新性,也使得一部分学生的自身个性以及创新能力受到抹杀,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自主性、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

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也无法为创新型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固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实施探索并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创新型教学理念。

如今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的标准即是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学生本体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来改良教学模式,如此方可适应新型课堂教学成果的要求。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摆脱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创造力和活力,从而取得更加优异的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化学教学课堂实践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并努力从教育教学方面去实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作为化学教师,要勇于去担当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催化剂,以自身为辅助,以学生为反应主体,开放课堂教学气氛,把学生之间的交流、说理、讨论焦点等方面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将大大有助于发挥和展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化学这门基础自然学科会感觉到厌倦,对其中繁杂的化学式、化学性质感到头晕,对教师单调乏味的理论讲解有种种排斥感,几乎很少有学生能体会到“教”与“学”这两种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地位,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人潜能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追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主导、教师引导”。

意味着在课堂上,学生将扮演主体的角色,主动参与其中,积极探索和构建知识。

教师则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不再以灌输知识为主要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不同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有效的学习结果。

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解决问题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地体验和理解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通过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教育理念。

通过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人潜能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教育。

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则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需要在一个积极、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灯光、布置等手段,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多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内心产生对知识的渴望。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视听上获得更直观的教育体验;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中来,感受知识的魅力。

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传统的直接授课模式,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课堂互动等手段,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还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和深入。

四、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更加注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浅谈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但目前我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机会。

因此,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力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教学的误区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把学习看成是有待写字着色的白纸,或者是等着往里塞知识的口袋。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上课时总是习惯于一成不变的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案开展教学,常常是“一言堂”,把课堂当作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场所,教师包办代替太多,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记不牢,掌握不住,对一个问题或是一篇课文反反复复进行讲解、分析,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提示又提示,总是担心学生会不按照某个特点或教师的思路去思考,从而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强加给学生,以致出现教师主导一边倒的课堂教学。

可见,传统的课堂教学严重的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事实上,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们需要的教学应是一种对话、一种互动、应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育的主体(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应是构建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过程。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依据首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

我们的教学必须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实践,满足他们的实践需要,保护和扶植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存在于学生自我运动中的矛盾运动。

特别是他们的心理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在的自觉能动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由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学生主动进行的“我要学”,而教师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及开放性教育的魅力。

学生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探求和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真正成了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创设活动情景,训练思维的创造性思维从动作开始。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束缚。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确立“活动教学”的新理念,多创造手脑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实践多动手,手脑并用,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领域,在“做中学”、“玩中学”,既学到了新的知识,以提高了思维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新课内容一字不提,只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操作探究: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分别进行装沙试验,用圆锥形容器盛沙装进圆形柱形容器,或是用圆柱形容器装满沙后倒进圆锥形容器里,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实验后,让各小组交流总结出”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发现了“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圆柱形容器的三分之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圆锥形容器的三倍”。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容器,发现了它们“等底等高”这一重要特点,总结出较严密的结论:“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三倍”。

在这一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轻松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sh,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2创设语言情景,训练思维的完整性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两者均处于动态机制里,互为表里。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外壳,是实现思维、巩固思维、传达思维成果的载体。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丰富的数学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而进行推理。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解惑者,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为己有,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

新的英语教学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建立。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认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应定位为:教师不再单纯地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发挥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语言的鼓舞者和学生的伙伴和作者。

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要求,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地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

同时,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可接受的和充分理解的学习环境。

经常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怀着尊敬和接受的态度,不因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厚此薄彼。

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之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他们日后的深入学习和继续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课上教师和学生在时间与精力方面的投入已接近极限,但是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仍未有明显提高,其原因之一在于教学中被动的管理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把被管理者——学生置于一种被动地位,学生对计划全然无知,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失去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

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熟悉教材内容,力图做到了因“材”施教。

但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忽视了教学研究的对象,没有做到因“才”施教。

然而,英语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如果课堂活动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缺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授课艺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变得越发重要,这也决定了一个教师能不能在授课上被学生认可和接受。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

关 键 词 : 听课 ;记 笔记 ; 以 学 生 为主 体 ; 以教 师 为 主 导 ;微 生物 教 学
D T 1 .9 9 .sn 1 71 5 62 .50 2 O : 5 6 /i s.6 —6 9 .01 1 .4 0 . i 1
高职 教 学 目标 要 求 教 师 要 以 “ 生 为 主 体 , 以教 师 为 学
将 四种方式 列表 讲解 ,引导学生注意这个表格里 的规律性 ,
记住 这 个 规 律 性 , 也 就 记 住 了微 牛 物 吸 收 营 养 物 质 四种 方 式 的特 点 ,无 需 死 记 硬 背 。 指 导 学 生 记 分 析 问题 的思 路 ,有 利 于学 生对 知识 的理 解 和 掌握 。例 如 , 在 讲 授 微 生 物 生 长 曲线 四个 时期 的应 用 时 , 教 师 引 导学 生 要 运 用 生 长 曲线 四个 时期 的特 点在 生 产 实 践 中
词 ;课 堂 上 以听 和 理 解 为 主 , 以记 笔 记 为 辅 ,在 保 证 听 懂
4 指导学生记概括性的结论 .知识 点及注意事项
概 括 性 的结 论 往 往 是 知识 的 主 体 , 是 教 师 讲 解 最 终 要 说 明 的 问题 ,要 求 学 生 必 须 掌 握 的重 点 内 容 。 指 导 学 生 把概 括

要: 高职教 学 目标要求教 师要 以 “ 学生为主体 ,以教 师为主导 ”进 行教 学,学生是知识 的主动建构者 ,听课和记 笔
记 是 学 生 在校 期 间 学 习活 动 的 主 要 形 式 ,是 学 习 基础 知 识 、基 础 技 能 的 主 要 方 法 和 最 佳 途 径 。 笔 者 在 微 生 物 学 的教 学过 程 中 ,通 过 多 种途 径 指 导 学 生 听 课 和 记 笔 记 ,提 高 学 生 学 习微 生物 的 能 力 。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其核心思想是将学习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有
效提高学习效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学模式可以取得如下优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学习难度较高,学习成效极大程度上取
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
课堂中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从而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更为显著的
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担任着辅导者
和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学习任务的指
引下,自主完成课程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
理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促进学生的交互和合作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
互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进行交际和合作,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既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决策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着知识的接受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和浅层次的理解。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几个策略方面探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基础。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轻松、互动、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和思考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让学生从自己的行为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教室的布置和教材的准备也是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的关键。

教室的布置要灵活多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而教材的准备要丰富多彩,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分享成功故事、设置奖励机制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开展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的反馁学生的反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反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心理压力,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心情和需求。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该策略的核心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

1. 创设开放和鼓励学生参与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发挥创造力。

教师要提供鼓励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践和体验学习等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措施。

教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启发式教学和差异化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

5.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互相讨论和独立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项目等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合作中能够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以上几点策略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向。

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日趋受到青睐。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指将学生的需求、兴趣、个性等因素纳入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积极参与和深度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那么要想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我们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策略呢?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增加互动性与参与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主导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对象。

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则要求打破这种传统的模式,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小组合作、开展项目制学习等,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途径上更为得心应手。

重视体验性与情感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在课堂中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投入来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案例分析、故事讲解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和深层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设计一些具有生活情节和情感渗透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情感的共鸣中体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浅谈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浅谈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如何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活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

学生的“学”在活动中起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在活动中主导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行被动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真正的起到主体的作用,教与学严重脱节。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只满足于死记硬背知识,使学生不能对知识灵活的运用。

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差,于是造成了重传授而轻方法、重分数而轻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学习误区。

学生的素质教育受到了忽视,教学质量也就受到了影响。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学校的中心定位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而传统教育的专制性弊端,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

完整意义的教学过程本来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服务“, 学”是“教”的落脚点,科学的教学观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个主体。

主体性,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

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

2.让学生自主评价。

小学生有了一定认知基础,能对事物作初步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

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

3.让学生自主体验。

4.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5.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几点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包括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等。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进行一对多的讲授,而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彼此的观点。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也是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思考,同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和挑战。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例如设立学习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设置学生自主选题等。

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教学论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浅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之教育模式*名:***单位名称:芦苞实验小学日期:2011年11月28日单位意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浅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之教育模式内容摘要:本论文就“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展开论述。

倡导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是要学生学习,而是学生要学习;不是老师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知识。

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态,谨慎使用教学用语,巧用多媒体等设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勇于展现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教学模式网络语言多媒体主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授而学生受”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代的教学理念,当代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推陈出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展。

虽然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很少出现“老师授,学生受”的教学模式,却有比较多老师都采用了“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教学模式,有些老师的课堂随意性较大,个别老师依然使用“灌输型”的教学方法,这使学生没有发问的机会,一节课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无疑问”课堂教学必将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该课堂中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敢于体现自己。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审度自己的教学方法,舍劣取优,把学习的主体转移回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方可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1、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每一课都有自己的独有的情境模式,老师可以营造一个与此相对衡的课堂气氛,比如《槐乡的孩子》一课,讲的都是童年趣事,那么我们就应该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再如《科里亚的木匣》一课,讲的是科里亚怎样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实践,最终找到木匣子,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就应该想好应该如何营造一个质疑、思考的课堂氛围。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也在丰富和多样化。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呢?以下几点策略或许可以提供参考。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因素,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导向等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学生主体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更好地思考和表达。

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助长语言表达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发言,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同时,也要注意调控课堂的秩序和规矩,让学生越发自觉地关注和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四、注重评价和反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那么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呢?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如作业评分、讨论评分等等。

同时,还要及时给学生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如果学生发现自己有问题,他们会更愿意主动改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则是学习的协助者和促进者。

通过采用以上几点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浅谈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摘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辅助和服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导言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掌握着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学生被动接受讲解和理解。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了重视,教学模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辅助和服务。

本文将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是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核心。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服务,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问题。

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和交流思想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注重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情感教育。

通过互动交流、情境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和团队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呢?采用互动教学方式互动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体验、思维为中心,采用多元、多样的教学方式创造互动学习环境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浅谈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而展开的教学。

这种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我学习和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们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本位教学。

以下将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分析本位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三个阶段的实施细则及要注意的地方。

这三个阶段可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反馈阶段。

一、课前准备阶段课前准备主要是指预习。

据了解,现在有80%以上的学生是不会主动预习或不知如何预习。

因此,教师设计一份行之有效的预习学案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预习学案进行研究。

案例一: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预习学案1.你要掌握的知识点:(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的是否需要介质?真空能不能传声?(3)知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特别是空气中的声速。

2.自学课文,完成以下相关练习。

(1)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2)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3)声音的传播介质,真空传声。

(4)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出去。

(5)看课本P15页小资料的表,回答以下问题:a.声速的大小等于声在传播的。

b.声音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吗?,在体中传播得最快,在体中传播得最慢。

c.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和有关。

3.搜集素材:上网搜集一些动物的发声部位及原理,如蝉、蛙等。

4.实验小制作:制作土电话,并准备一个发声的实验。

预习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和普通性,并且要根据新课程的标准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2.设计内容不能太多,题目要精简,并且题目的设计必须要贴近课本,求易不求难,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学完成。

3.学案设计中可让学生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素材,或让学生在家完成一些简单可操作的实验。

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动力实践能力。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扮演着更为积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知识的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来主动获取知识。

下面将围绕这一主题,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建立鼓励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是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鼓励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观点。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只有积极参与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才能在学习中真正得到成长和进步。

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灌输知识,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需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案例分析、开展小组合作、组织课外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例如板书、讲义等。

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多媒体教学、实验课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立体和生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师应该建立鼓励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树立学生成长为本位的理念,通过这些策略来促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获得全面的发展。

浅谈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浅谈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如何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活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学”在活动中起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在活动中主导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行被动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真正的起到主体的作用,教与学严重脱节。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只满足于死记硬背知识,使学生不能对知识灵活的运用。

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差,于是造成了重传授而轻方法、重分数而轻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学习误区。

学生的素质教育受到了忽视,教学质量也就受到了影响。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学校的中心定位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而传统教育的专制性弊端,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

完整意义的教学过程本来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服务“,学”是“教"的落脚点,科学的教学观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个主体。

主体性,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2.让学生自主评价。

小学生有了一定认知基础,能对事物作初步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

3.让学生自主体验。

4.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

而所有改革的焦点,不外乎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能力。

各项改革措施中所强调的又不外乎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然而,这一项项改革的结果并不十分理想。

有学者指出“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工作,但成效并不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至今仍统治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

其实,只要我们翻开几千年的中外教育史,便不难发现,所有这些改革建议只能说是旧话重提,实在不是什么新东西。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教学法便是运用对话,列举出机智巧妙的问题进行教学,其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探索新知;古罗马的昆体良所倡导的修辞学方法,则强调教师要乐于提问,乐于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学方法,则提倡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在快乐中轻松地学习,既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注意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到近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强调从做中学;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及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所有这些,无一不是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一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我国,古代便有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早在汉代的王充,便极力反对“信师是古”,他批判死记硬背的教学为“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主张“极问”,以“订其真伪,辩其虚实”;到了魏晋时期,以嵇康为代表,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思想。

我国近现代的教育家更加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陶行知,晏阳初,蔡元培……都围绕“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出过深刻的见解。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基本原则。

1、深刻性原则
深刻性原则是指学生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思维活动的开展不是停
留在表层上的,而是进入深层次的.在数学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不要搞成形式上轰轰烈烈的一问一答式的简单提问,要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并辅之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2)要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的学习,更要鼓励他们积极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在数学教学中应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即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参与数学学习所带来的成功喜悦,这无疑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主体意识。

3、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去组织学生参
与数学教学活动,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在参与数学教学时应有不同的要求,随着他们学习的进步,才能逐步提高要求,不要“一步到位”和“一刀切”。

这样才能让各层次的学生在参与中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积极参与数学教与学的良好习惯。

4、连续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做到循序渐进、整体把握.这是因为学生的认识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数学学习总是从表面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所以要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情况去设计他们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行为是逐步形成的,起始阶段可以是被动的,随着习惯的养成会逐步变为主动参与,最后达到自觉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二、主体参与的教学方法
1、增强参与者动力,激活参与者主体
明确目标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

教师可以在开始教学内容前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内驱力,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中学生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表现欲旺、富有创造精神等特点,因此给予他们明确的目标、开放的空间、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消除参与障碍,创造参与条件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经常会有畏难或害怕犯错误的情绪。

这是影响他们积极参与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设备,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体验和模仿实践活动,培养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3、开展任务式教学,增加参与机会
数学教学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也就是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给他们以明确的任务并提供具体的操作要求、方法和步骤作为参考。

在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和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小组讨论”、“个别讲解”等组织形式来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也可以不拘形式,指定一行学生不必站立,不必等老师提问,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既省时又高效,特别适合探究性学习。

4、难度适当,给予学生参与者的成就感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注意难度适当,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并让每个学生感到“我能做,我会做”。

教师还应考虑到个体差异而进行分层次教学活动,让全班都动起来。

当学生觉得自已能行时,就会积极开口,踊跃表达,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此外,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教师的评价方法,使学生获得参与的成就感。

5、形式活泼多变,增加参与兴趣
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于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小组即兴表演比赛、单词接力赛、短剧表演、猜谜游戏等。

教学活动的设计还要遵循信息互补的原则,即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还应设法让学生运用语言去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6、扩大活动空间,增强参与的氛围
传统课堂的布置是学生坐成四组八行,它的主要缺陷是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前面的学生,而且学生活动的空间较小。

为了增强参与者的氛围,扩大学生活动的空间,课桌的摆放可采用半圆式、全圆式、小组围坐式等多种摆放形式,这样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合作,便于信息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确实是课堂的主体。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改进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学习行为的调控,突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将学习指导纳入教学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下方面进行教学改进:
1、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开始。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数学教学是一种“过程教学”,它既包括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也包括人的思维过程。

前一种过程教材已有所体现,但思维过程是隐性的、开放的,教师必须周密设计系列性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找准问题切入点,创设出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中,沉浸在生动、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使认识过程变为再创造的过程。

2、创造民主的学习气氛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气氛状态两个方向。

教学中同时存在着师生间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交流回路,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气氛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学境界。

课堂要体现民主教学的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

教师不主观、不武断、不包办,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加对学生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

以平等的态度点拨、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

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善于诱导,巧妙叩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进入求知若渴的意境。

少一些直叙,多一些设问,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为什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培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挚情感,化情感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3、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实际上,学生自主求知活动应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可作适度点拨;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应放开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的探索过程,让其动手、动脑、实验、操作、交流、质疑,从中体会原理、领会实质,自觉构建认知结构和操作模式。

因此,课堂上要树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发展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学习自主化,鼓励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获取知识,尽最大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