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优质版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在古诗词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积累一些描写不同季节的词语,并试着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思维能力: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审美创造: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这个语文园地共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板块是通过图示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旨在加强学生对理解难懂词语的多种方法的认识,提高其运用能力;“词句段运用”板块分别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调动积累,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促进语言的积累。
第二题出示了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书写提示”点明了书写“横平竖直”的要求及使用钢笔的基本要求;“日积月累”部分则积累了描写秋天的词语,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气、植物、丰收的景象,呼应本单元主题,丰富词语的积累。
【教学目标】1.交流梳理、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多种方法,并学习运用。
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2.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学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3.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重点】1.能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规定的汉字,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出示课件2)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教师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1.(出示课件3)请学生讨论: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教师板书:理解词语的方法)2.引导学生把讨论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填写在图示中。
第二单元 习作:写日记 (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写日记,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用日记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日记的格式:日期、天气、正文。
2. 日记的内容: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感受、思考等。
3. 日记的语言:简单、通顺、具体、真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日记的格式和内容。
2. 难点: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日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记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日记,激发学生对写日记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日记的基本要求。
3. 示范:教师展示一篇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写日记。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尝试写一篇日记。
5. 交流与评价: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日记,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日记的格式和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2. 板书内容:日记的格式:日期、天气、正文日记的内容: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感受、思考等日记的语言:简单、通顺、具体、真实七、作业设计1. 课后写一篇日记,记录今天的学习生活。
2. 家长签字,鼓励孩子坚持写日记。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日记的格式和内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但在表达思想和感受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提高日记写作水平。
注意: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写日记这一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
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
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
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能够仿写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描绘、仿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灰雀》。
2. 语文园地:包括“字词句运用”、“阅读欣赏”、“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
3. 综合实践活动:观察大自然,感受四季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仿写句子。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关爱他人等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新单元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语文园地: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四季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板书内容:(1)课文学习:《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灰雀》(2)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阅读欣赏、口语交际、习作(3)综合实践活动:观察大自然,感受四季变化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阅读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拓展知识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能正确朗读课文,并正确使用语音语调;* 学会分析词语、句子的结构,理解语法用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课文:《小乌鸦和亲爱的小猫咪》* 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小乌鸦和小猫咪的兴趣。
- 讨论学生对乌鸦和猫咪的认识和了解。
2. 预(10分钟)-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 引导学生提出对词语和句子的疑问。
3. 讲解(15分钟)- 对课文的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和讲解。
- 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4. 复朗读(10分钟)- 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音语调的错误。
5. 分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6. 合作阅读(15分钟)-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人负责阅读课文中的一段并理解内容。
- 合作讨论并完成问题解答。
7. 朗读表演(1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表演。
- 注意表演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8.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表现和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的分组讨论和合作能力。
3. 学生的朗读表演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4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1)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2)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
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
(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
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
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
(自由背)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2.教师范写并讲解。
“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4.听写、指正。
五、拓展活动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语文园地》中的诗歌、谚语、俗语等;(2)能够正确地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3)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成语、俗语等进行表达;(4)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仿写、扩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山行》、《江上渔者》、《望洞庭》2. 谚语、俗语:有志者事竟成、熟能生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3. 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亡羊补牢4. 词语:枫叶、渔船、洞庭湖、志向、熟练、炊烟、龙、眼睛、耳朵、铃铛、羊、牢5. 语文实践活动:观察日记、树叶贴画、手抄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地朗读、背诵诗歌、谚语、俗语等;(2)正确地书写生字、词语;(3)理解并运用所学词语、成语、俗语等进行表达;(4)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仿写、扩写。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理解与感悟;(2)成语、谚语、俗语的意义与运用;(3)观察日记、树叶贴画、手抄报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词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诗歌、谚语、俗语、成语等的学习方法。
3. 诗歌学习:通过朗读、背诵、讲解、感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识字与写字:帮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如“抖、蟋”等,并学会书写指定的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
1.2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秋天的音韵美,体会诗歌的韵味。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想象与理解: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和活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2.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语言鉴赏:通过分析和鉴赏诗歌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热爱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会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2珍惜时光:通过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季节和变化。
4、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播放秋天的声音或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秋的氛围;同时,结合朗读指导、想象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学生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通过范读、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语调等。
1.2体会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的景象,如落叶的沙沙声、蟋蟀的鸣叫声、大雁的叮咛声等,感受秋天的宁静、丰收和温馨。
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播放秋天的声音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秋天美好景象的感受和理解。
2教学难点2.1深入感受秋天的美好:这需要学生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如秋天带给人们的喜悦、思念和感慨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第二单元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包括生字词的认读、书写和运用,以及课文的背诵、理解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第二单元中的生字词,包括字音、字形、字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课文内容:回顾第二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3. 语文园地:复习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包括词语辨析、句子仿写、诗歌鉴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以及语文园地知识点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以及语文园地中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第二单元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复习:通过PPT展示第二单元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和运用。
3. 课文内容复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4. 语文园地复习:通过PPT展示语文园地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词语辨析、句子仿写、诗歌鉴赏等练习。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二单元生字词列表。
2. 课文内容概括。
3. 语文园地知识点梳理。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第二单元的生字词,每个词语写3遍。
2. 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3. 完成语文园地中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制作秋日纪念册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的别样风景。
《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
《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式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套教材在低年级安排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其中,《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
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选材灵活,写法自由,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本单元的习作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二、单元教学目标经过以上的梳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可以表述如下:学生将知道:1.词语在句子中有具体的含义。
2.什么是日记,日记可以记录哪些内容?学生将理解:1.词语在句子段落中表达特定的意思和情感。
2.日记记录生活,促进成长。
学生将能够:1.运用借助插图,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难懂词语,读懂课文。
2.掌握日记的写作格式,用日记记录观察所得和生活故事,表达情感。
三、单元教学设计思路经过上面的解读和分析,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聚焦的核心问题:人们如何用文学的方式表达秋日的体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参考答案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板书设计】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设计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如“抖”“蟋”“蟀”等。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诗歌,想象画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仿照诗歌的形式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声音。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仿照诗歌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材知识点:课文中描写了多种秋天的声音,如大树抖动手臂的“唰唰”声,蟋蟀振动翅膀的“㘗㘗”声等,通过这些声音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讲解“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大树像人一样抖动手臂,黄叶飘落就像在道别,让学生理解这种拟人化的描写手法,感受秋天的独特韵味。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秋天的美好。
仿照诗歌的形式创作,要求学生在创作中准确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且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
例如学生在创作时可能会出现只简单罗列秋天的事物,而没有赋予其生命和情感的情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秋天的事物,挖掘其内在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创作。
1. 朗读法-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分小组朗读、指名朗读等,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情境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景色和声音,如落叶飘落的画面、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秋天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法- 提出一些问题,如“你最喜欢秋天的哪种声音?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如在分析“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时,启发学生思考大雁会叮咛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秋时节》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秋时节》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说明
本单元的内容无论是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有描写秋景的,有描写秋天的声音的,有描写秋雨的,这些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都表达了对秋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既是对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的回顾,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一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感受力,并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二是有意识地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且在仿写练习时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发。
二、教学要点及课时分配。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纸的发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告诉人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本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散文,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是三年级学生对表面现象感兴趣的程度远远超过其对内在的理解,所以要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习惯,重视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理解。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习巩固词语,理解“创造”“改进”“粗糙”等词义。
2.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读中感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体会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了解不同阶段人们记录的方式,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难点:理解蔡伦是经过前人总结的经验将造纸术传承下来,体会中国造纸术对于世界进步所起到的作用;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麻纸【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识记字词1.多媒体出示学过的生字词,学生开火车检查字词情况,并对个别词语进行理解。
2.与学生共同回忆上节课所学。
多媒体出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理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多媒体出示课后习题1表格中的信息,回忆造纸术的发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让我们深入的探究造纸术。
(板书:造纸术)学生共同书空。
二、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四个人小组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讨论造纸术发明前的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记录文字的,并总结这些记录方式的不足和好处。
学生填写表格,并做以汇报。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上习作写日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日记意义,激发写日记热情,掌握日记格式与要求。
2. 借示例文本与生活实际,将所见、所闻、所思写进日记。
3. 用日记记录生活,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 从短文中掌握日记格式。
2. 以正确格式、通顺语句写一篇日记。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激发热情同学们,大家好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份特别的惊喜。
看,这是一套超有趣的书籍——《沙僧日记》。
有没有同学已经读过啦?在这套书里呀,沙僧把他每天的生活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现在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趟奇妙的沙僧日记之旅吧!1. (展示《沙僧日记》精彩页面)老师来给大家朗读其中的故事,同学们可以一边听故事一边欣赏画面哦。
(朗读完毕)好了,故事听完了,那哪位同学来说说沙僧的这篇日记写了哪些内容呢?你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2. (互动交流)非常棒,那我们来看看,沙僧在这篇日记里叙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你觉得这件事有意思吗?3. 教师点评引导:确实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沙僧同学在取经路上的奇妙经历。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没有这篇日记,我们还能如此愉快地分享沙僧生活中的趣事吗?当然不能啦!就好像一颗美丽的珍珠,如果被藏在盒子里,那它的光芒就无法被大家看到。
如果没有日记,这些有趣的瞬间只能留在他自己的心里,无法与人共享,那多遗憾呀!生活中很多事就像这些珍珠,如果我们不在它们发生后及时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被遗忘。
所以呢,我们很有必要学会写日记这一技能。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写日记吧!二、探讨交流,明晰内容1.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日记。
同学们,日记就像是一个时光的小盒子,我们把一天当中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都装进去。
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只要是一天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日记的素材。
比如说你在一天中做过的事、看到的景、听到的声音,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也就是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秋天的雨》、《听听,大自然的声音》、《金色的草地》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以大自然为主题,描绘了秋天的雨、大自然的声音、金色的草地和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等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做好批注。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2单元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 课时:4课时3. 教学内容:秋天的雨、听听,大自然的声音、金色的草地、美丽的小兴安岭4.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35个生字,规范、端正地书写3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品语言的生动、诗意,体会秋天别样的风景。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或默写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能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4.学习写日记。
能用日记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新鲜发现,初步感受用文字表达的乐趣。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三)设计说明本单元是三上第二单元,教材选编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3首古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两篇精读课文与《听听,秋的声音》一篇略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进一步感受作品语言的生动、诗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古诗三首》描绘了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或咏景言志,或借景劝勉朋友,或借景表达思乡怀旧之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通过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平凡之中透着美丽,朴素之中尽显诗意,充满了童真童趣。
《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通过秋雨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连起来,多角度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歌描绘了秋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语言精练,表达富有韵味,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
这组课文组合在一起,均和“秋天”这个主题相关。
《古诗三首》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则通过秋叶、秋雨、秋声,展现了秋的迷人与欢乐;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春夏秋冬,“日积月累”中的9个描写秋天的词语,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气、植物、丰收的景象。
从课文的体裁来看,有诗歌,有散文,不仅有古代诗人眼里的秋天,也有现代诗人耳中的秋天,还有儿童视角中的秋天;从课文的内容来看,通过欣赏秋天的颜色,聆听秋的声音,感受秋的迷人,让我们领略到秋天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主备人: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6.板书设计:
钢琴曲《月光》或另外一首轻缓抒情的钢琴曲)
1.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点,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切。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1、听听,秋的声音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②语言运用:会认“抖、蟋、蟀、振、韵”等9个生字。
③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④审美创造: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