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字母”和“音素”的概念,理解字母与音素的关系;2.学习拼音的拼读规则,正确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3.熟记一、二、三声的拼音符号。
教学重点1.理解字母与音素的关系;2.正确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3.熟练掌握一、二、三声的拼音符号。
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三年级上册;2.幻灯片或黑板、彩色粉笔;3.物品图示、拼音卡片等图像工具。
教学内容活动一:引导学生认识“字母”和“音素”1.学生举手回答:知道什么是字母吗?(教师将学生的回答一一呈现在幻灯片上。
)2.通过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回忆英文字母表。
3.教师解释“字母”是指书写语言的符号。
4.学生再次回忆英文字母表,教师顺便与学生复习英文一些常用单词。
活动二:学习拼音的拼读规则1.引导学生根据语音发声,感性理解汉语拼音概念。
2.点读汉字并让学生观察、体验不同读音的区别,感受声音的异同。
3.通过让学生在同音或类音的汉字中找相似发音的元素,引导学生认识“音素”的概念。
4.引导学生逐一认识并掌握26个声母和21个韵母的读法。
活动三:熟记一、二、三声的拼音符号1.通过展示汉字及声调符号、播放典型的语音发音,让学生理解三种声调的发音方式。
2.教师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加深对声调的理解。
3.教师安排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练习读汉字时声调符号的使用。
教学方案1.教师通过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回忆英文字母表,并解释“字母”的概念。
2.教师让学生观察、体验不同读音的区别,感受声音的异同。
3.通过让学生在同音或类音的汉字中找相似发音的元素,引导学生认识“音素”的概念。
4.教师让学生逐一认识并掌握26个声母和21个韵母的读法。
5.根据汉字的声调,教师通过展示汉字及声调符号、播放典型的语音发音,让学生理解三种声调的发音方式。
6.教师设计互动游戏,加深学生对声调的理解。
7.教师安排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练习读汉字时声调符号的使用。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全单元教案设计
4 古诗三首第1课时:学习《山行》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
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
(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
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
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
(自由背)四、指导写字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园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1.快速回顾一下本单元学习课文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自己是怎么做的?。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在本单元学习中积累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3.班级交流。
预设1:我首先会选择查字典。
字典上的解释既准确又详细,可以避免很多弯路。
查字典的方法有: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预设2:可以通过看注释来理解。
学习“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时,“生”字我不理解,就是通过注释来理解的。
预设3.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查找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我在理解“啊!多么明朗的天空”中的“明朗”一词时,我找到了“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雨过天晴后的天空很蓝很亮,就像水洗过一样。
这就是明朗的天空。
预设4: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
理解“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中的“五彩缤纷”时,我联系后面的句子,可以知道秋天的色彩表现在: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橘子、柿子,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菊花。
由此可以推出“五颜六色”不仅指颜色很多,而且绚丽丰富,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
预设5:还可以用组合法来理解词语。
理解““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中的“歌韵”一词时,我就运用了组合法。
“歌”的意思是歌曲,“韵”的意思是韵味,“歌韵”的意思歌曲的韵味。
预设6:用换词法理解词语也很不错。
在理解“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中的“愉悦”一词时,我就换成了“高兴、快乐、喜悦”,从而明白了“愉悦”的意思。
4.教师总结。
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词法、组合法、找近义词或反义词,都是不错的方法。
当一种方法不能解决时,可以尝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有时候可以几种方法同时用。
如果实在不能理解也可以向他人请教。
学习任务二:词句段运用一、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备人: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活动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的方法识记生字可以记忆得更牢固,用情景判断多音字的练习,巩固了两个读音。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检查签
字
6.板书设计:
6.板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1、听听,秋的声音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6.板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这里还有几幅秋天的画面(出示图片),想不想看看啊?看
①出示例句的开头:听听,秋的声音——
③选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④出示预设的自制诗歌,也让学生读一读,多多积累语
匆地去。
同学们,来,让我们再次认真听听秋的声音(课件出示第6小节,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
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
3)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秋天的声音。
、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小组长注意记录并整理本小组的交流情况,教师深入小组间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深入小组间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提醒他们注意将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说清楚,同时予以点拨指导。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理解词语的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
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
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
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二单元听听,秋的声音 优质版教案
课题7*听听,秋的声音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思维能力: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审美创造: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学会细心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美。
【课前解析】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诗歌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展现了秋天的神韵和活力。
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
关注文本:《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朗读,同时充分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读出诗歌的感情和韵味。
也可适当加入背景音乐,增强效果。
关注结构:结构清晰,第一至五小节分述,最后一小节总结全诗。
一、二小节结构相似。
都是先发出邀请,接着聚焦某一事物的动作,然后以拟声词具象地描述声音。
教学时要充分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画面。
关注语言:诗歌语言简练优美,表达富有韵味。
拟声词“唰唰”等词语将秋天的声音具象化。
拟人化的写法,更使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如“大树抖动手臂”,让我们仿佛看到黄叶飞舞的宜人秋色,“大雁追上白云”,展现了雁群南飞的开阔景象,突显了秋天的神韵和活力。
关注拓展:◇描写秋天的诗歌:秋天桑榆一直以来很喜欢秋天,喜欢它的不温不火,喜欢它的宁静,它的缜密。
秋风起,河水起涟漪,枯黄的落叶,一片一片摇曳而下。
秋雨绵绵,五彩的伞群组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乡间的田野甚是壮观,成片成片的包谷杆舞动着长长的衣袖在风中翩翩起舞,庆贺着今年的好收成。
红红的苹果在枝头翘首以待,摘果的大妈望着一个个硕大的苹果眉开眼笑。
鸽子胡适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教学目标】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山行》。
3.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并能默写古诗。
难点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教学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可以在初读古诗时引导学生集中自主识记,对多音字“挑”的读音可以放到语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要求会写的字和易错字老师要做重点指导。
本课的生字,除了在古诗中认读和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这个生字的认知组词。
如:“径”除了组词“石径”,还能组什么词语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自然会引出很多含“径”的词,如“小径、山径”等;“斜”字除了组词理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这个字;“赠”可以提出问题:你收到过别人赠送的礼物吗?你赠送过别人礼物吗?通过日常情境来理解这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3种结构,可以归类指导,提高效率。
易错字如“寒”,重点强调最后两笔是两点,不要写成两横。
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的写法,可以归类指导。
2.古诗朗读古诗朗读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古诗的真正意境。
可以先听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轻声跟读,了解停顿、诗中感情等,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这样既可以有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古诗的思想感情。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的,在诵读中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3.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在诵读古诗中感受作者的细心观察,也能给学生平时的作文提供一点思路。
比如,《山行》这首诗写红叶红得怎样?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霜叶的红写得热烈而美丽。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古诗题目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4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1)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2)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
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
(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
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
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
(自由背)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2.教师范写并讲解。
“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4.听写、指正。
五、拓展活动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参考答案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板书设计】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全套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质优秀教案 教材配套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优质版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在古诗词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积累一些描写不同季节的词语,并试着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思维能力: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审美创造: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这个语文园地共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板块是通过图示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旨在加强学生对理解难懂词语的多种方法的认识,提高其运用能力;“词句段运用”板块分别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调动积累,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促进语言的积累。
第二题出示了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书写提示”点明了书写“横平竖直”的要求及使用钢笔的基本要求;“日积月累”部分则积累了描写秋天的词语,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气、植物、丰收的景象,呼应本单元主题,丰富词语的积累。
【教学目标】1.交流梳理、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多种方法,并学习运用。
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2.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学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3.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重点】1.能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规定的汉字,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出示课件2)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教师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1.(出示课件3)请学生讨论: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教师板书:理解词语的方法)2.引导学生把讨论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填写在图示中。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人文主题为“金秋时节”,教材围绕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课文编排《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个水面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几种声音。
篇章页的插图描绘了金秋时节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在道路上畅行的画面,视野宏阔,意境深远。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套教材在低年级安排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其中,《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
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选材灵活,写法自由,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本单元的习作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运用借助注释、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并能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
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能通过已有的方法和同伴互助的方法认识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会写29个词语。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
诗。
板书设计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板书设计
6.秋天的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读促说。
先引后放,
7*.听听,秋的声音
板书设计
习作2 写日记
语文园地二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
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
样做?
教师评议并小结。
(三)书写指导。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
2.学生按照提示“横平竖直”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板书:横平竖直)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
(四)日积月累
1.文中的词语。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词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成语?(秋天)(板书:秋天的成语)
4.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
么?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的位置,笔画笔顺。
按照提示
书写,注意写字姿势优秀作品展
跟读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三首》中的三首诗都与秋天有关。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张秋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主要写一个孩子在一场秋风秋雨后见到落叶铺满水泥道时的美景。
《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勾画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写日记”,意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语文园地共设有四个板块。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4.能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
5.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积累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6.学习使用钢笔,注意写钢笔字时要“横平竖直”。
7.在朗读、理解、背诵中,积累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8.学习写日记,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难点学习写日记,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古诗三首》3课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课时《秋天的雨》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习作:写日记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4古诗三首本课中的三首古诗都是描绘秋景的。
《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寒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突出了秋天景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概和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夜书所见》先是写诗人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更加勾起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秋天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2.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景象。
二、讲授生字、词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手写板书的形式,讲授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让学生跟读、认读、写出来。
三、朗读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四、背诵古诗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背诵三首古诗,鼓励学生背诵得越多越好,并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五、默写《山行》教师可以让学生默写《山行》,并在默写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景象和意境。
六、理解诗意教师可以结合注释,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思,并通过让学生描述古诗中的景象,帮助学生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七、课堂小结教师可以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生字、词语、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山行》和理解诗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本单元的内容。
同时,通过播放音乐和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和美好。
感和思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自己远离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会有什么感受?请用古诗表达你的思乡之情。
3)学生自由创作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并分享给同学们。
4)让学生朗读自己的古诗,感受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与同学们分享。
5)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自己的文学创作才能。
教学批注:1.删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2.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清晰明了。
教学过程:一、默写导入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XXX的《山行》,现在让我们拿出听写本,默写这首诗。
2.学生默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3.《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对,秋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XXX的《赠刘景文》这首诗,去寻找秋天的另一番景象。
4.出示诗人、题目,明确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
研究生字:赠、XXX。
5.介绍诗人。
XXX(1037-1101),字子瞻,号XXX居士,世称XXX。
他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二、初读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指名朗读。
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自学古诗。
借助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5.小组合作研究。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细读品味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 荷尽。
出示插图,让学生由图理解“尽、擎雨盖”的意思。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景物呢?指导朗读: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现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2) 菊残。
看图,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XXX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3) 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全班交流)出示“橙黄橘绿”的图片。
3.XXX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四、指导写——生字教学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范写,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径”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霜”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上部略扁,盖住“相”。
4.学生练书写。
5.小组内展示书写情况,欣赏评价。
五、板书设计:山行寒径斜霜学生交流——一起观赏美景——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引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人用这句话来描述秋天的美景,让我们更加欣赏秋天的色彩。
学生理解诗意,感受秋天的美丽。
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们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
带着对秋天的赞美来齐读这首诗。
熟读背诵: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方法,来背诵这首美丽的诗歌。
书写指导:老师出示需要认读和书写的字,学生们认读后,老师重点指导“菊”和“残”的写法,并示范书写。
学生们在田字格中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课件导入,营造诗境,引出古诗《夜书所见》。
初读诗文,理解“书”“所见”的意思,师生共同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老师范读,男女生分组读。
精读诗文,感悟诗意,学生们画出重点词语,感受诗人在秋夜的凄凉和动人情感。
课件出示图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标出摘抄到的词,并给图画配上“注释”。
学生们理解诗人思念家乡和童年生活的“动客情”。
改写后的文章:在这堂课上,学生们一起欣赏了秋天的美景,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
引出古诗《夜书所见》,学生们通过初读诗文,理解了“书”“所见”的意思,师生共同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老师范读,男女生分组读,学生们感受到了诗人在秋夜的凄凉和动人情感。
在精读诗文的过程中,学生们画出重点词语,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
课件出示图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标出摘抄到的词,并给图画配上“注释”。
学生们理解诗人思念家乡和童年生活的“动客情”。
最后,学生们背诵了这首美丽的诗歌,并研究了书写指导,认读和书写了需要掌握的字。
通过这堂课的研究,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诗中的美丽意境,也锻炼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路边的花坛里,一株株红黄相间的菊花,还有一些绿色的植物,都在这条道路上铺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6.教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学生理清课文的内容,简单概括课文的大意。
三、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诗情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诗情,帮助学生理解秋风动客情”这句话的意义。
2.学生自由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3.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动客情”这个词语的意思。
四、仿写课文,写出自己的感受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色,用优美的文字写一写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1.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写作感受,鼓励大家互相欣赏。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预告下节课内容。
第2课时一、复上节课内容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
2.教师带领学生重点回顾课文中的加点词语,复课文内容。
二、阅读链接,拓展知识面1.教师让学生阅读《秋天的落叶》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落叶为什么会变色、掉落。
2.学生自由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小诗人,再现诗韵1.教师让学生从《秋天的落叶》或自己的经历中选择一段写一篇现代诗。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写作感受,鼓励大家互相欣赏。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布置作业。
什么?请看这张画面,想一想,你会用什么语句来描述这个场景呢?学生: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闪闪发光。
师:很好,这些语句都很形象,很有感觉。
我们今天的课程就是要研究如何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秋天的美景。
二、阅读课文,研究写作技巧1.品读第1~4自然段。
师:在这几段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秋天的美景?请大家找出来。
学生: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
师:这些词语都很形象,能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你们可以研究作者的写作技巧,用形象的词语来描绘自己所见所感。
2.品读第5~8自然段。
师:在这几段中,作者用了什么比喻来形容水泥道呢?学生:把水泥道比作了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师:这个比喻很生动,能让我们更加感受到秋天的美景。
你们可以研究作者的写作技巧,用比喻来描绘自己所见所感。
3.品读第9~11自然段。
师:在这几段中,作者用了什么词语来形容自己走路的速度呢?学生:很慢很慢。
师:作者之所以走得很慢,是为了更好地欣赏水泥道上的美景。
你们可以研究作者的写作技巧,耐心欣赏周围的美景,用心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写作练师:现在,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秋天美景的文章。
你们可以参考课文,用形象的词语和比喻来描绘秋天的美丽,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写完之后,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研究了如何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秋天的美景,也研究了如何用比喻来形容自己所见所感。
希望大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写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文章。
平时从未发现的美丽景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首先,我们看到潮湿的地面,这时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呢?接着,出现了梧桐树掉叶子的画面,你又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呢?然后,出现了一条铺满梧桐树叶的小路,你会怎样描述这条路呢?最后,出现了一双穿着雨靴的脚在落叶路上的画面,这双小脚会怎样走在这条路上呢?在理解感悟环节,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秋天的水泥路,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想象自己的雨靴就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
在总结课文环节,老师展示了课文的写作特点,如首尾呼应、句尾省略号、比喻的修辞手法和量词的运用等。
在研究字词环节,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找词语朋友,教授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书写生字。
在丰富文本环节,老师介绍了XXX及《自报家门》这篇文章,让学生交流读后感,并引导学生想一想上学或放学路上自己看到了什么,进行练笔。
最后,在板书设计中,老师设计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等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课题: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掌握13个字的写法,正确读写重点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知道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秋天的雨,并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4.能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5.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字之美,仿照例句写句子。
6.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掌握13个字的写法,正确读写重点词汇,理解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方法:讲读演示法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预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一、欣赏秋色,激情导入教师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课件,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色,欣赏秋天的美好。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说说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自读课文,标出每个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
4.同桌互相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多读几遍。
5.检查识字情况,让学生读出加点字。
6.学生交流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感知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秋雨的神奇1.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