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计划方案编制的指南

合集下载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5.5 农用地土壤污、土壤重点污染源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梳理排查等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和地方合作确定各省(区、市)农用地详查范围。
(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
4 工作准备
4.1 人员准备
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4.2 资料准备
5.3 主要任务
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主要任务包括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两个方面。农用地以耕地为重点,兼顾园地和牧草地,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及土壤与农产品(主要为水稻和小麦)协同调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主要针对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等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辅助资料包括:各省(区、市)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等资料,如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区域气候与气象、地表水文、植被及生态系统类型、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状况、产业布局、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人口状况等。
5 主要内容及编制要求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安排、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组织与保障、附表和附图等内容。
5.4.3
梳理汇总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已掌握的、显而易见的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的信息,包括:曾经导致粮食减产或农作物超标、威胁人体健康的污染区域;信访、社会舆论和媒体高度关注的污染区域(包括排污渗坑、历史遗留的固体废物堆存填埋区域等);有关监测、调查、科学研究发现的污染区域;其他有明显证据表明已污染的区域。在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并组织进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实施方案》应明确土壤污染问题区域的数量、类别、具体位置和大致范围。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3篇)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3篇)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按照《省人民政府___加强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___年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市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___年)》、《___年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为确保土壤污染防治重点攻坚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___土壤污染防治法》,扎实推动净土保卫战,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主要目标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___;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全县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全县受污染耕地、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全部实现安全利用;严格落实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三、重点任务(一)强化土壤环境调查监测1.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按照省的统一部署,___年底前,协助完成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全面掌握重点行业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及分布,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___。

(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济开发区、城区工业聚集区)2.优化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完善全县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国控、市控点位例行监测。

按照市年度监测计划,积极开展对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督性监测,监测结果上报市生态环境局,纳入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使用。

对监测发现的土壤超标情况,进一步开展溯源排查,查明并及时阻断污染源。

(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3.加强重点区域耕地土壤环境监测。

依法对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污水灌溉等区域农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范围、风险水平等。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土壤污染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我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工业化进程、农业化进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土壤污染问题尤其严峻。

为了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及时进行相应处理,需要对各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二、目的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进行规划和设计,以达到对土壤污染状况全面了解的目的。

三、工作方案1.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城市、工业园区、农业用地以及生态用地,共计涉及面积1000平方公里。

2.调查内容:(1)历史污染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地历史上可能存在的土壤环境问题。

(2)现场取样分析在调查范围内的地区,随机抽取少量土样进行分析,对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指标进行测试分析。

(3)人工调查通过对各地农业生产情况、工业化程度、废弃物处理方式等综合因素进行人工调查,对土壤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3.调查方法:(1)现场实地考察组织专业人员进入调查范围,实地考察当地的环境情况。

(2)实验室测试将现场采集的土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测试分析,为土壤保障提供依据。

(3)网络调查通过网络等渠道,查询和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以帮助全面了解土壤污染情况。

4.调查人员:(1)调查专家:由专业机构选派,主要负责现场实地考察和指导实验室测试等工作。

(2)调查人员:由科技人员、环保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实验室测试和人工调查等工作。

5.调查数据管理:调查数据主要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实时记录调查进程、调查范围、调查人员等信息,并及时发布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

四、总结针对当下土壤污染问题问题,进行普查和调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和设计,为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状况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

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土壤污染问题,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大的努力。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DOC 32页)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DOC 32页)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DOC 32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附件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原则2.1 落实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详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要统筹各方力量、科学安排详查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要建立工作机制,将详查相关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确保为详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准确的、可靠的基础支撑。

2.2 规范统一各省(区、市)应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确保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详查工作。

2.3 上下结合国家和地方上下结合,共同确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详查任务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适当增加调查内容。

2.4 部门协作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调查成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确保统一有序推进详查工作。

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6〕188号);(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

4 工作准备4.1 人员准备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4.2 资料准备各省(区、市)应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所需要的必需资料和辅助资料。

(环境管理)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环境管理)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附件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原则2.1 落实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详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要统筹各方力量、科学安排详查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要建立工作机制,将详查相关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确保为详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准确的、可靠的基础支撑。

2.2 规范统一各省(区、市)应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确保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详查工作。

2.3 上下结合国家和地方上下结合,共同确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详查任务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适当增加调查内容。

2.4 部门协作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调查成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确保统一有序推进详查工作。

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6〕188号);(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

4 工作准备4.1 人员准备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4.2 资料准备各省(区、市)应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所需要的必需资料和辅助资料。

必需资料包括: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等相关成果及资料;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关闭搬迁的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名单;地方已掌握的污染和疑似污染农用地(包括污水灌溉区)的分布;灌区和灌溉水源的信息等。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一、调查对象和范围1.地理范围本调查的范围为XX市内的农村和城市,包括城市的主要工业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田和城市建设用地等区域。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土壤样品以及与样品有关的环境数据资料。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1.调查目的本调查的目的是针对我市主要地区的土壤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意义本次调查将为我市的环境保护、土壤污染综合管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土壤样本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到我市土壤污染的实际状况及其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及时纠正和遏制土壤污染的扩散。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1.调查内容(1)采样地点选择: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2)采样方法:采用标准采样器采集每个样品,采样点的深度为0-20cm,每个采样点采集3个土壤样本混合成一个样品;(3)土壤样品处理:实验室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测定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的含量;(4)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生成图表和统计分析报告。

2.调查方法(1)现场勘查法:利用实地勘查的方法,了解采样地点的周边环境和历史情况等资料。

(2)监测分析法:通过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分析,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

四、调查计划及实施流程1.调查计划本次调查的时间为XX年6月至8月,计划采集样品共计100个左右,定位于农村地区、工业区、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用地。

2.实施流程(1)准备工作①安排和组织好调查人员;②确定采样点和采样时间,以及确定实验室测试和分析的方法;③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包括采样器、笔记本电脑、GPS等。

(2)采样和测量①按计划进行采样,需要取样的地点和区域应该涵盖本次调查的重点区域。

②在采样前应先记录下采样地点的经纬度和标高,并注意询问当地人民有关土地的历史变化情况。

③进行现场样品加工和处理。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背景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而复杂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全国土壤污染的状况,制定一套详细的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概述,包括目标、方法、实施计划等内容。

目标1.全面了解全国土壤污染的状况2.确定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类型3.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提供支持方法阶段一:前期准备1.确定调查范围和目标:根据国土资源规划和相关政策,确定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调查范围和目标。

2.制定调查方案:根据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制定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方法、样本采集和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

3.筹备调查工作: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准备、样品采集工具准备、调查人员分工和调查点确定等。

阶段二:实施调查1.土壤采样:按照事先制定的调查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代表性的土壤样本点,进行土壤采样。

采样时需遵循一定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点的选择原则,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含量等的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3.数据处理:对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建立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估。

4.报告编制: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报告,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阶段三:结果分析和应用1.结果分析: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类型,并对污染原因进行评估和分析。

2.应用支持: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实施计划•阶段一: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确定调查范围和目标–制定调查方案–筹备调查工作•阶段二:实施调查阶段(6个月)–土壤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报告编制•阶段三:结果分析和应用阶段(3个月)–结果分析–应用支持风险与挑战1.调查范围庞大,调查工作周期长,需要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3《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指导和规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依法开展隐患排查,我部组织编制了《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编制过程2017年底,启动《指南》编制工作;2018年,起草《指南》初稿,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别赴北京、云南、广西等地企业开展现场调研,非正式征求多家企事业单位的意见;2020年3-6月,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及企业召开专家咨询会,调研上海、河南、四川等省(市)多家企业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报告,对《指南》进行修改完善;6-8月,提请司务会审议,征求部内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意见;赴北京、广东、山东等地企业开展调研,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

二、国内外相关情况(一)国外有关情况欧盟工业排放指令(IED,2010-75-EU)中规定了欧盟国家采用环境许可证政策,必须保证所有设备的运转都不会加剧土壤和地下水的质量恶化。

许可证条款应当包含控制向土壤和地下水排放的适当措施,以及对该措施落实的监管要求。

英国根据欧盟工业排放指令,出台了英国环境许可条例(EPR,The Environmental Permitting(England and Wales)Regulations2016),要求污染物排放限量值需要根据最佳可行技术(BAT)来确定,同时也针对BAT 出台系列指南,其中关于土壤污染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防渗漏、防泄漏,以及控制事故排放等。

荷兰在2001年发布了《工矿企业土壤污染防治指南》(Netherlands Soil Protection Guideline for industrial activities,以下简称NRB),并于2012年进行修订,作为环境许可证制度的配套文件,指导企业开展规范的土壤污染防治活动。

土壤污染详查方案

土壤污染详查方案

土壤污染详查方案1. 引言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但目前全球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应对土壤污染问题,制定一套详细的土壤污染详查方案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土壤污染详查的综合方案,包括调查目标、方法与步骤、实施要点等内容。

2. 调查目标土壤污染详查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土壤污染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

- 评估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 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支持相关政策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实施。

3. 方法与步骤3.1 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污染详查的基础工作。

采样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调查目标确定采样点位,并合理设置采样密度。

- 采集样品时,应使用清洁的工具,避免污染。

- 采样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通常为0-30厘米。

- 采样时应注意对不同土壤类型分开采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2 污染物分析污染物分析是土壤污染详查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根据调查目标和地区特点,确定需要检测的污染物种类。

- 进行土壤样品的样品前处理,如干燥、粉碎等。

- 根据污染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等。

- 进行污染物的定量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

3.3 数据分析与评估数据分析与评估是土壤污染详查的关键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 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各采样点的污染物含量。

- 判断土壤污染的程度,并进行风险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污染阈值和限值标准。

3.4 结果报告完成土壤污染详查后,应及时编制结果报告,报告中包括以下内容: - 土壤污染的调查目标和范围。

- 采样点位和采样方法。

- 污染物分析的方法和结果。

- 数据分析与评估的结果。

- 对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的建议。

4. 实施要点4.1 专业人员土壤污染详查需要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调查团队,包括土壤学、环境科学、地质学等专业人员。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设计编制大纲设计-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设计编制大纲设计-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附件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1 适用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原则2.1 落实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详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要统筹各方力量、科学安排详查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要建立工作机制,将详查相关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确保为详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准确的、可靠的基础支撑。

2.2 规统一各省(区、市)应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确保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详查工作。

2.3 上下结合国家和地方上下结合,共同确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详查任务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适当增加调查容。

2.4 部门协作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调查成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确保统一有序推进详查工作。

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6〕188号);(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

4 工作准备4.1 人员准备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4.2 资料准备各省(区、市)应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所需要的必需资料和辅助资料。

必需资料包括: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等相关成果及资料;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关闭搬迁的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地方已掌握的污染和疑似污染农用地(包括污水灌溉区)的分布;灌区和灌溉水源的信息等。

土壤污染调查方案

土壤污染调查方案

土壤污染调查方案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害物质超过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情况。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需要进行土壤污染调查,以了解污染源、程度和分布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一份土壤污染调查方案,详细介绍了调查内容、方法和步骤。

一、调查目的本次土壤污染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调查区域土壤污染的程度、分布情况,确认污染源及其影响范围,为后续的污染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内容1.确定调查区域根据地方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的信息,确定调查区域范围,并排除一些不适宜调查的区域(例如农田、山林等)。

2.收集相关资料调查前应收集调查区域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土地利用情况、工业企业分布、排放情况、环保监测数据等。

3.制订调查计划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区域情况,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时间、人员分工、调查方法等。

4.实地调查根据调查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地表土壤、地下土壤、地下水等的采样和分析,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和测量等工作。

5.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水样等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土壤样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种类等。

6.数据分析和评估将实验室分析的结果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和分析。

对土壤污染程度、污染源、污染物种类等进行综合评估。

7.编制调查报告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编制详细的调查报告。

报告应包括调查区域土壤污染程度分布图、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影响范围等。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1.确定调查区域范围,初步筛选出可能的污染源。

2.调查区域划分,制作调查区域分布图,根据调查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确定调查点的数量和分布。

3.采集土壤样品,采样点的选择应遵循代表性、均匀分布的原则,并根据调查需要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

4.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清洗、干燥等处理,确保采集的样品干净和保存完好。

5.实验室分析,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有害物质含量分析,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

6.数据处理和评估,整理实验室分析结果,对土壤污染的程度、分布进行统计和评估。

土壤污染调查与治理实施方案

土壤污染调查与治理实施方案

土壤污染调查与治理实施方案一、调查方案1. 调查目的进行土壤污染的全面调查,确定污染程度及范围,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内容2.1 初步调查:对污染区域进行自然地理、土壤质地等基本情况的调查;2.2 信息搜集:收集相关土壤污染源、排放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的数据;2.3 采样确定:选取代表性样点进行采样,包括不同地质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和潜在污染源周边的土壤样品;2.4 室内分析: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方面的分析。

3. 调查方法3.1 实地调查:采用现场勘察和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3.2 采样方法: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选择样点,按照规定的深度和数量采集土壤样品;3.3 实验室分析:利用专业实验室进行土壤采样的样品分析;3.4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

4. 调查周期根据调查区域的面积和污染程度的不同,预计调查周期为3~6个月。

二、治理实施方案1. 治理目标通过科学的治理手段,降低土壤污染物的浓度,恢复或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2. 治理原则2.1 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防治污染源、减少影响和修复土壤等多种手段;2.2 先进技术:选用先进、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理成本,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3 公众参与: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土壤污染治理,提高社会关注度和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3. 治理步骤3.1 治理示范区的选取: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污染程度较高的区域进行治理示范;3.2 治理技术的选择:根据土壤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选择相应的治理技术,如生物修复、物理隔离等;3.3 实施治理措施: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治理工程的实施,确保治理效果和工程质量;3.4 监测评估:在治理工程完成后,进行定期的监测评估,确保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4. 治理效果评估利用土壤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治理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理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1. 技术背景和目的由于工业和农业发展,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本文提出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获取全国土壤污染的分布、来源和危害程度等关键信息,为制定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方法和数据采集2.1 选择调查区域本次调查将涵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重点污染地区,以确保全面了解全国土壤污染状况。

2.2 土壤采样方案根据土壤类别、土地利用方式和污染源分布,制定土壤采样方案。

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各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内随机选择采样点进行土壤采样。

2.3 数据采集采用标准的土壤采样工具,按照既定的采样方法和采样密度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

通过现场观察和测量,采集土壤样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土壤质地、颜色、质地等。

同时,还需收集与土壤污染相关的环境因素,如降雨量、温度等。

2.4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室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包括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并制作相应的土壤污染分布图。

3. 调查周期和组织安排3.1 调查周期本次调查以3年为周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是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方案设计、人员培训等;第二阶段进行土壤采样和数据采集;第三阶段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3.2 组织安排(1)中央组织机构由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共同组织协调该调查工作,负责统筹规划、监督和指导工作进展。

(2)地方组织机构各省级行政区应组织成立调查小组,负责调查区域的具体实施和数据采集工作,并全力配合中央组织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4. 成果与应用4.1 成果展示根据调查结果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报告,并制作相应的数据图表和污染分布图。

并在相关会议和论坛上宣传和展示调查成果。

4.2 报告目标用户调查报告主要面向环境保护部门、农业部门、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制定和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

土壤污染严格管控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严格管控工作方案

【导语】⽅案是从⽬的、要求、⽅式、⽅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壤污染严格管控⼯作⽅案,欢迎阅读!【篇⼀】⼟壤污染严格管控⼯作⽅案 为深⼊贯彻落实国务院《⼟壤污染防治⾏动计划》及《清洁⼟壤⾏动计划》,按照《⼈民政府⼟壤污染防治⽬标责任书》、《⼟壤污染防治⼯作计划》、《农⽤地重⾦属污染防治⽅案》,为了保护和改善全耕地环境,进⼀步加强耕地重⾦属污染治理修复,改善全农业⽣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和农产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发展,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案。

⼀、指导思想 以xx⼤推进绿⾊发展为导向,树⽴“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的⽣态⽂明理念,以“强化耕地⼟壤污染管控和治理修复”为重点,以⽣产⼒持续提⾼、资源永续利⽤和⽣态环境不断改善为⽬标,以保障国家粮⾷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为前提,以保护耕地资源、治理环境污染、修复农业⽣态为⼿段,推进农业发展⽅向绿⾊转变,建⽴耕地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实现⽣产发展、⽣态良好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业⽣态⽂明程度,保障我耕地⼟壤资源永续利⽤。

⼆、⼯作思路和主要⽬标 (⼀)⼯作思路 以⼟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及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为基础,以转变发展⽅式作为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的根本出路,促进农业⽣产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产出⾼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加强科技⽀撑,创新体制机制,逐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第三⽅治理,探索建⽴场化、多元化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态补偿机制。

(⼆)主要⽬标 到2021年,完成全耕地⼟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作,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率达到90%以上。

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率达到95%以上。

三、主要内容 贯彻落实⼟壤污染防治⾏动计划,积极开展⼟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耕地污染底数,全⾯推进分级管理,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积极推进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改善⼟壤污染状况。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7〕4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7〕4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7〕4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2017年1月23日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奋斗。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建设用地和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局部突出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2030年,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建设用地和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及隐患得到全面管控。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附件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原则2.1 落实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详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要统筹各方力量、科学安排详查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要建立工作机制,将详查相关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确保为详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准确的、可靠的基础支撑。

2.2 规范统一各省(区、市)应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确保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详查工作。

2.3 上下结合国家和地方上下结合,共同确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详查任务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适当增加调查内容。

2.4 部门协作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调查成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确保统一有序推进详查工作。

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6〕188号);(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

4 工作准备4.1 人员准备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4.2 资料准备各省(区、市)应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所需要的必需资料和辅助资料。

必需资料包括: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等相关成果及资料;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关闭搬迁的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名单;地方已掌握的污染和疑似污染农用地(包括污水灌溉区)的分布;灌区和灌溉水源的信息等。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规模和分布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农田质量和生态环境,国家环境保护部决定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一、工作目标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目标是全面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情况,包括研究土壤污染的来源、类型、程度等因素,并绘制全国土壤污染图谱,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二、工作内容1. 调查范围: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范围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壤样本。

调查样本的数量将根据各地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划分。

2. 调查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和污染风险程度,选取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浓度等相关指标。

3. 数据处理:收集和整理全国土壤样本数据,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并利用GIS技术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插值处理,生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分布图。

4. 专家评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和措施。

5. 成果发布: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编制详细的报告,并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布,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三、工作进度1. 制定调查方案:年月日至年月日,研究制定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调查方案和技术规范。

2. 土壤样本采集:年月日至年月日,根据调查方案,各地开展土壤样本的采集工作,并按要求将样本送至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年月日至年月日,对采集到的土壤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建立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数据库。

4. 专家评估和建议:年月日至年月日,召开评估会议,邀请专家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和技术措施。

5. 成果发布:年月日至年月日,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报告,并通过官方媒体和网站向社会公布。

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引

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引

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引一、前言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是为了确保对污染地块土壤进行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治理与修复工作,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需要。

本指引旨在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指导框架,用于编制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以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追踪性。

二、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方案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土壤和污染物的特性,治理与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估等。

2.可操作性:方案应具备可行性,包括技术、资源和时间的可行性,以及操作步骤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3.可追踪性:方案应能够被追踪和监测,以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并对后续的管理和监督提供参考。

三、方案编制的步骤1.项目背景分析收集并分析污染地块的相关信息,包括地块的历史使用情况、有关的环境监测数据、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

进一步分析土壤的受污染程度和范围,并研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风险评估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对土壤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和可能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帮助确定治理与修复的目标和措施,并评估风险的降低效果。

3.治理与修复目标设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理与修复目标。

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保持一致。

4.治理与修复技术选择评估和选择适合的治理与修复技术,包括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以及新兴的可持续技术。

在选择时应考虑技术的可行性、效果、成本和可持续性。

5.方案制定基于治理与修复目标和技术选择,制定详细的方案,包括操作步骤、时间表、资源需求和监测计划等。

方案中还应考虑风险沟通和参与各方的需求。

6.方案评估与调整经过初步制定的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包括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估,以及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7.方案实施按照方案的操作步骤和时间表,开始实施治理与修复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工作计划和进展的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重点行业企业名单核实的手段包括:查询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部门污染源普查和环境统计数据、环境保护部门督察督办的有关企业名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登记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关闭搬迁企业信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危险品登记信息、遥感信息等,以及现场踏勘和走访等。
《实施方案》中要列出在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分布统计表,梳理影响农用地的重点行业企业分布统计表(包括数量和所在县级行政区),并按照《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确定各类企业的影响范围。
5.3 主要任务
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主要任务包括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两个方面。农用地以耕地为重点,兼顾园地和牧草地,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及土壤与农产品(主要为水稻和小麦)协同调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主要针对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等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5.4.2
在国家提供的重点行业企业名单的基础上,各省(区、市)通过组织市、县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或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确定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及其空间位置(包括在产企业及部分关闭搬迁企业),并结合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及地方掌握的已关闭搬迁企业名单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并核实空间位置。
《实施方案》中应明确本行政区域的农用地详查布点总数、点位分布(按县级行政区统计),概要说明点位类型(仅采表层土壤,兼采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兼采表层土壤和农产品,兼采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和农产品)、数量及样品分析测试项目等。
5.5.3
明确本省(区、市)采样的组织模式、采样队伍组成和分工,手持采样终端的配备需求,需建设的流转中心和样品库的数量、位置,不同种类样品采集、流转、制备、保存以及各环节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1 适用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原则2.1 落实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详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要统筹各方力量、科学安排详查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要建立工作机制,将详查相关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确保为详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准确的、可靠的基础支撑。

2.2 规统一各省(区、市)应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确保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详查工作。

2.3 上下结合国家和地方上下结合,共同确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详查任务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适当增加调查容。

2.4 部门协作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调查成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确保统一有序推进详查工作。

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6〕188号);(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

4 工作准备4.1 人员准备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4.2 资料准备各省(区、市)应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所需要的必需资料和辅助资料。

必需资料包括: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等相关成果及资料;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关闭搬迁的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地方已掌握的污染和疑似污染农用地(包括污水灌溉区)的分布;灌区和灌溉水源的信息等。

辅助资料包括:各省(区、市)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等资料,如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区域气候与气象、地表水文、植被及生态系统类型、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状况、产业布局、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人口状况等。

5 主要容及编制要求《实施方案》主要容包括:概述、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安排、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组织与保障、附表和附图等容。

5.1 概述简要阐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介绍本行政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概述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已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相关调查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等。

5.2 工作目标依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总体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为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人居环境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各省(区、市)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相关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工作目标。

5.3 主要任务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主要任务包括本行政区域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两个方面。

农用地以耕地为重点,兼顾园地和牧草地,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及土壤与农产品(主要为水稻和小麦)协同调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主要针对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等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各省(区、市)主要任务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确定,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增加调查容。

5.4 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5.4.1 已有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各省(区、市)组织对本行政区域有关部门、单位已开展的土壤环境相关调查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和分析。

《实施方案》中应明确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已有调查的围、面积、分析测试项目及污染物超标情况。

5.4.2 重点行业企业的核实确定在国家提供的重点行业企业的基础上,各省(区、市)通过组织市、县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或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确定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及其空间位置(包括在产企业及部分关闭搬迁企业),并结合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及地方掌握的已关闭搬迁企业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并核实空间位置。

重点行业企业核实的手段包括:查询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部门污染源普查和环境统计数据、环境保护部门督察督办的有关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登记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关闭搬迁企业信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危险品登记信息、遥感信息等,以及现场踏勘和走访等。

《实施方案》中要列出在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分布统计表,梳理影响农用地的重点行业企业分布统计表(包括数量和所在县级行政区),并按照《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确定各类企业的影响围。

5.4.3 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梳理排查梳理汇总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已掌握的、显而易见的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的信息,包括:曾经导致粮食减产或农作物超标、威胁人体健康的污染区域;信访、社会舆论和媒体高度关注的污染区域(包括排污渗坑、历史遗留的固体废物堆存填埋区域等);有关监测、调查、科学研究发现的污染区域;其他有明显证据表明已污染的区域。

在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并组织进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实施方案》应明确土壤污染问题区域的数量、类别、具体位置和大致围。

5.5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5.5.1 农用地详查围确定在已有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土壤重点污染源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梳理排查等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和地方合作确定各省(区、市)农用地详查围。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相关部门,组织市级和县级相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农用地详查围,划分详查单元。

《实施方案》应以图件形式明确本行政区域农用地详查围和详查单元。

5.5.2 点位布设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共同指导省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部门,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制定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初步布点方案。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部门,组织对各县(市、区)初步布点方案中的详查单元及其点位进行核实、调整。

要切实落实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核查的主体责任,必要时应组织乡镇、村组相关人员配合进行现场踏勘,根据现场基本情况调整详查单元,优化点位位置,增减点位数量。

各省(区、市)核实完善后的布点方案,由省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部门联合上报,经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组织审核后实施。

布点过程应充分利用已有调查成果。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土壤点位,可利用已有数据或对已有样品进行补测,不再重复采集测试无机污染物项目的土壤样品:(1)采样时间不超过5年(2012年1月1日以来采集的样品);(2)样品库中保存样品量满足补测要求。

《实施方案》中应明确本行政区域的农用地详查布点总数、点位分布(按县级行政区统计),概要说明点位类型(仅采表层土壤,兼采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兼采表层土壤和农产品,兼采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和农产品)、数量及样品分析测试项目等。

5.5.3 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明确本省(区、市)采样的组织模式、采样队伍组成和分工,手持采样终端的配备需求,需建设的流转中心和样品库的数量、位置,不同种类样品采集、流转、制备、保存以及各环节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安排。

农产品采集主要以水稻和小麦为主,水稻产区采集水稻样品,小麦产区采集小麦样品,稻麦轮作区优先采集水稻样品。

技术上执行《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规定》《农产品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规定》《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各地可根据本省(区、市)实际需要自行安排采集其他调查样品(如当地其他主要农产品样品、地表水样品、地下水样品等)。

5.5.4 样品分析测试本次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必测项目参见附1中附表1-1,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农用地采集的土壤样品增测项目参见附1中附表1-2。

企业集聚影响区农用地的测试项目应综合集聚的不同企业类型合理确定特征污染物。

《实施方案》应明确本行政区域样品分析测试任务总量、不同样品的分析测试项目、实验室外部质控工作安排等。

技术上执行《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系列)》《农产品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系列)》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5.5.5 数据的报送核查明确本行政区域详查分析测试数据报送核查的有关工作安排。

5.5.6 数据分析评价明确数据评价的组织方式、工作要求、实施主体,确保各省(区、市)依据《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定》,开展本行政区域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结合布点信息和现场核实对超标点位逐一分析,确认超标点位代表的污染地块面积。

5.5.7 成果汇总集成明确本行政区域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清单、各类成果汇总的工作安排及相关要求。

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数据成果: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集,包括已有土壤环境相关调查数据和本次详查数据;(2)图件成果: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图件(系列);(3)文字成果: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报告;(4)样品库成果:包括送国家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样品库的样品数量和种类,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样品库情况、入库样品数量和种类。

5.5.8 详查进度安排依据《总体方案》统一时间进度要求,各省(区、市)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进度表,落实每个调查环节的时间节点。

原则上只能提前,不能延期,确保全国详查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查在部分典型地区开展,具体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环境保护部商相关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安排,《实施方案》单独报送。

5.6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5.6.1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核查落实《实施方案》中除了要明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数量和具体位置(见5.4.2),同时应对其他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的梳理排查做出安排,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限。

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梳理排查的手段包括:查询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关闭企业信息、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收储信息、遥感信息等,以及现场踏勘和走访等。

5.6.2 基础信息调查基础信息调查首先需对企业的名称、地址、空间位置(坐标)、状态(在产或关闭)、是否在化工园区/集聚区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实并上报,通过手持终端实施,由调查责任单位和相关企业共同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