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

合集下载

浅谈陈独秀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转变

浅谈陈独秀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转变

浅谈陈独秀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转变本文主要是从陈独秀对资本主义的态度转变过程方面进行论述,详细说明其思想前后的差异,并分析他这一思想转变的原因。

一、从宣扬资本主义到猛烈批判资本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宣扬资本主义的自由观与民主意识,但巴黎和会的现实使陈独秀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击碎了他向西方学习的梦。

到了“五四”时期,陈独秀开始接触并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陈独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猛烈地批判。

首先,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各阶级的认识都仅仅停留在表面。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陈独秀主要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并分析资本主义的剥削性,撰文说明“在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大海中,没有一滴水是带着正义人道色彩的。

”(P321)“五四”时期及建党早期,陈独秀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

“现代分配方法底缺点在那里?为什么改造?缺点就是剩余价值,工人血汗所生产所应得的,被资本家用红利底名义掠夺去了”(P133)陈独秀分析资本主义的剥削性是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了机器土地及其他生产工具,所以世世子孙都是资本家;因此自近代资本主义发达以来,劳资两阶级日益分明,而且资本主义底势力日见雄厚,劳动阶级日见压迫,除忍受安命以外几乎无路可走了。

”(P136)资本主义的剥削性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生产资料分布不均。

陈独秀认为:“封建主义时代只最少数人得着幸福,资本主义时代也不过次少数人得着幸福。

……主张实际的多数幸福,只有社会主义的政治。

”(P178)其次,批判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中国遭受外来侵略的原因。

“有许多人一面反对军国主义而一面却赞成资本主义,这真算糊涂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方法一天不废,侵略的军国主义如何能够废掉。

”(P133)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与国家结合就成为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不断地扩张造成了世界被瓜分。

《新青年》开始从思想层面探索向西方学习

《新青年》开始从思想层面探索向西方学习

《新青年》开始从思想层面探索向西方学习《新青年》作为-部综合性的月刊,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可以称其为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一代名刊。

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最重要的理论阵地,它的创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了很好的舆论宣传,它所开辟的“马克思研究号”发表了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及苏联革命的文章。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原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易名《新青年》出版。

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召青年做“新青年”。

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一、《新青年》产生之前的中国人革命思想《新青年》产生之前的新闻传播刊物,可以概括为以严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炳麟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发表新思想、新文学的天下。

这些前一时代学人所鼓吹的进化论、变法、革命等源于西方的社会政治思想对国人革命的方向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对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革命道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也应同时看到,当代思想史进入到“五四”阶段时,这些老一辈人物的思想已成为旧时代的产物。

康有为与章炳麟两人可以说是占据清末民初思想界的中心地位的人物,在那个时代,二人的文章著作、泼墨挥毫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随着历史的推进,以康有为、章炳麟为代表的思想策略已成为落在时代后面的陈旧思想,成为保守的象征。

康有为提倡孔教的至高无,上的价值,与当时“打倒孔家店”恰恰是针锋相对、不符合大众主流的内容;而章炳麟反对白话文的运用,主张习读古经,也是与时代脱节,违背时代大主流,和新思潮背道而驰的。

于他们二人之间只有少数人能够体会的津津有味的今古文问题的讨论,除了少数的专门学者之外,更是引不起一般青年知识分子的兴趣了,也因此逐渐远离了时代的大方向。

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从自由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从自由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变。
由 。他 在《 谈 政治 》 中也表示 “ 用 革命 的手 段建 设 劳动 阶级 ( 即生 产 阶 三是 从 和平 改革 向暴 力革命 转 变 。陈独 秀 主张 以和平 的方 式对 级 ) 的 国家 ……为 现代 社 会第 . _ 一 需要 ” 。我 国是 一个 工 人 、 农 民 占绝 中国进 行改 良 , 然而, 在 内忧外 患 的 中国 , 陈独 秀逐 渐 认识 到阶 级斗 大多 数 的 国家 , 因此 , 实行 劳 农专 政 有 利于 发挥 广 大群 众 的 积极 性 , 争、 暴力 夺 权 的重 要性 , 实 现 国家 观 由 自由主 义 向 马克 思 主 义 的转 调 动其 革命 力量 , 掌 握革 命 主导权 。 变。 总之 , 从 资产 阶级 共 和 国 向劳农 阶 级专 政 的 国家 的 转变 是 陈独 1 . 1从 抽 象 的 国家 向阶级性 的 国家转 变 秀 国家 观 向马克 思 主义迈 进 的一 大表 现 。 在五 四之 前 , 陈独 秀主 张抽 象 的国家 观 。陈 独秀在 《 爱 国心 与 自 1 . 3 从 和平 改革 向暴 力革 命 的转 变 觉心 》 中说 : “ 不暇 远 征 , 且观域 内, 以吾 土地 之 广 , 惟 租 借 居 民得 以 五 四之 前 , 陈独 秀 主 张 以和平 改 革 的方 式 实行 对 中 国 民众 的教 安 宁 自由。是 以辛 亥京 津之 变 , 癸丑 南京 之役 , 人 民咸 以其地 不立 化 育 , 使其通过个人素质 的提升 , 树立爱 国情感 , 获得伦理 的复归 , 实 夷 场 为憾 。 ” 从 中可 以看 出 , 陈独 秀极 度 热衷 于 西方 的 自由主 义 , 认 现爱 国心与 自觉 心 的高度 融 合 。然而 , “ 人 的本 质不 是单 个人 所 固有 为 中国 民众 只有 通过 学 习西 方 的思想 才 能 由愚 昧走 向科学 , 由保 守 的抽 象 物 , 在 其现 实性 上 , 它是 一切 社会 关 系 的总和 ” 。[ 4 ] 因此 , 以个 走 向进 步 。 陈独 秀主 张 国家 的全 民性 , 认 为西 方 的 自由与 民 主属 于 人 为本 位 的改 良忽 视 了社 会客 观 环境 的作用 , 对 社 会制 度 进行 轻 微 全 体人 民 , 国家 是为 全 民服务 的 。然 而 , 他并 没 有看 到西 方 民主 的虚 的改 良不但 解 决不 了国 民爱 国心 不强 的问题 , 而且 容易 陷 入抽 象 自 伪性 , 更 没 有看 到 国家 的阶级 性 , 使得 民众 只是抽 象 地爱 国 , 空 喊爱 由的环节 中 , 使 国民盲 目地追求 绝对 的 自由与 民主 。陈独 秀 号 召“ 平 国 口号 , 不知 道 国为 何 物 , 没有 理解 国家 的本 质 并 做 出实 际 的爱 国 民征 服 政 府 , 此 时 还停 留在 幼 稚 的 阶段 , 认 为 只靠 和平 的改 革 就 能 行为。 使平 民的力量 得 到彰显 。 在 五 四运动 之 后 , 陈独 秀逐 渐认 识 到 国家 的阶 级本 质 。陈独 秀 五 四之 后 , 陈独 秀逐 渐认 识 到 阶级 斗 争 的重 要 性 。只有 通 过 阶 在《 谈政治》 中一 改 以前 的提法 , “ 意 识 到 国 家具 有 鲜 明 的 阶级 性 ” 。 级斗 争 才能 使受 剥 削受 奴 役 的劳 农 阶级 获得 解放 。在 五 四期 间 , 学 [ 2 ] 不久 , 陈独 秀 又进 一步 深化 了其 阶级性 的观点 , 认 为 国家 “ 就 是一 生 的爱 国运 动遭 到 北洋 政府 的镇 压 , 使 得 陈独 秀进 一 步 思考 中国 的 切 统治 阶级 的所 有 物 , 谁 取 得 统 治权 , 谁便 有 权 拿 国 家这 一 名 义做 发展 道路 与发展 前 景 。在 俄 国十 月革 命 的影 响下 , 陈独 秀认 识 到 在

陈独秀论爱国

陈独秀论爱国
于 瓜 分 豆 剥 的悲 惨 境 地 ,危 在 旦 夕 。 中 发 达 ,是 由于 无 人 提 倡 刺 激 , 因 此 通 过 缔 造 之 大 业 ,传 之 子 孙 , 所 谓 得 天 下 是 国 的 出 路 在 哪 里 ? 怎 样 摆 脱 厄 运 ?一 大 寻 求 救 国济 世 的 良方 和 出路 。 “ 刺 激 ”和 “ 拨 动 ”, 中 国人 的 爱 国 心 也 。若 夫 人 民 ,惟 为缔 造 者 供 其 牺 牲 , 并 自觉 地 承 担 起 “ 刺激 ”和 “ 拨 动 ” 中 美 人 之 视 国家 也 , 为 国 人 共 谋 安 宁 幸 福 批 仁 人 志 士 在 苦 闷 中 沉 思 、 摸 索 ,努 力 可 以激 活 、焕 发 。陈 独 秀 对 此 抱 有 期望 , 无 丝 毫 自 由权 利 与 幸 福 焉 。 ” “ 近 世 欧
1 9 0 3年 沙 俄野 蛮 侵 占东北 , 民族 国人爱 国心 的重任 。他身怀救 国济世 的 之 团体 。 人 民权利 , 载在宪章, 犬马 民众 ,
危 机 进 一 步 加 深 ,一 批 爱 国 人 士 群 情 激 雄 心 抱 负 , 明 确 表 示 : “ 故 我 等 在 全 国 以奉 一 人 ,虽 有 健 者 , 莫 敢 出此 。 欧 人

拨 动, 则虽压制其不许爱国, 恐不可得 。 ” 对 比:
准中 国人之视 国家也 ,与社稷
近代 中国 由于清政府 的腐朽统 治而 陈独秀只看到表 面现象 ,忽视 了 内在 的 齐观 ;斯 其释爱 国也,与忠君 同义 。盖
积贫积 弱,屡遭帝 国列强侵略凌辱 ,处 因素,简单地 以为,中 国人 的爱国心不 以此 国家,此社稷 ,乃 吾若祖若宗艰难
国 并 不 能 解 救 中 国 , 唯 有 革 命 ,才 能 一 偷 生 苟 活 于 世 上 , 灭 国为 奴 皆甘 心 受 之 。 心 与 自觉 心 》 一 文 中 再 次 细 述 他 对 爱 国

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政治思想的流变

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政治思想的流变
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勇猛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l最后立宪共和政体是最高的政治理想
互四运动前后陈投蠢敬治忠想的流变
周 志伟
( 天津大 学仁 爱学院 中 国天津 3 13 066)
的情 怀被 空前激 发 ,救 亡图 存成 了 “ 士”
的观 念在 近代知识 分子 身上具体 的 实践。
国 人应 该 起 来 谋 求 自身 的 自 由平 等 ,也就 大 的 灾 难 ,战 后 各 参 战 国 大 都 经 济 萧 条 ,
面对戊 戌变 法的 失败、辛亥 革命 的流产 以 是 自身 的人权 ,以摆 脱这种 奴隶性 来建 立 人 民 生 活 困苦 不 堪 。 一 些 知 识 分 子 开 始 反 及袁 世凯称 帝、张勋 复辟 等混乱 的局面 , 知 识分子 们逐 渐意识 到仅仅 靠西 方政 治制
是 陈独 秀创办 ( 青年 杂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思想 文化
领 域 掀 起 一 场 以 民 主 和 科 学 为 旗 帜 的新 文 化运 动 ,申明其 宗 旨不在 “ 评时 政” , 批 志 一定 会发 生 很 大 的 影 响 ”。 … 陈独 秀 认 为 , “ 民程 度 与 政治 之 进 化 , 人 乃互 为 因果 , 未 可徒 责 一 方 者 也 , 多数 人 民 程 度 去 共 和 过 远 ,则 共 和 政体 固 万无 成 立 之 理 由 。 欲 求 民主 共和 制 度 在 中国 的 建 立f ” 政 治 觉 悟 ),则 必然 要 求 最 后 的 伦理 觉悟 。 陈
后 陈 独 秀政 治 思 想 的发 展 历 程 。

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从自由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从自由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不断传入,个人对国家的认识也变得复杂多样,因此,通过考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的认识与发展以进一步加深对国家的了解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独秀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中最早关注和明确提出国家本质问题并试图予以解答的代表人物”,[1]其对国家观的贡献尤为重大。

陈独秀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

第二,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专政的国家的转变。

第三,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

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不仅对陈独秀本人而且对整个中国的政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1转变的表现陈独秀在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之后,又逐步实现了从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一是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

自由主义国家观只是在抽象意义上谈论国家,对于国家的阶级性则毫无涉及。

二是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专政的转变。

陈独秀向往西方的民主与自由,极力号召向西方学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然而,当陈独秀认清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时,逐步向劳农阶级专政转变。

三是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转变。

陈独秀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改良,然而,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暴力夺权的重要性,实现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1.1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转变在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抽象的国家观。

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说:“不暇远征,且观域内,以吾土地之广,惟租借居民得以安宁自由。

是以辛亥京津之变,癸丑南京之役,人民咸以其地不立化夷场为憾。

”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极度热衷于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中国民众只有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才能由愚昧走向科学,由保守走向进步。

陈独秀主张国家的全民性,认为西方的自由与民主属于全体人民,国家是为全民服务的。

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西方民主的虚伪性,更没有看到国家的阶级性,使得民众只是抽象地爱国,空喊爱国口号,不知道国为何物,没有理解国家的本质并做出实际的爱国行为。

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两次胜利和哪两次失败

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两次胜利和哪两次失败

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两次胜利和哪两次失败两次胜利: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促进全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两次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

第二次失败应该是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

一次革命论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左”倾机会主义者的一种错误理论。

以王明等为代表。

他们反对中国革命有阶段之分,抹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迷恋于所谓“毕其功于一役”,企图把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革命并作一步走,在民主革命时期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错误理论,混淆革命的阶段和步骤,对革命事业危害极大。

“二次革命论”是指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经过一段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各种条件成熟后,再来进行一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又称“万里长城论”。

[1]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要求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一种对于中国革命性质、前途问题认识上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陈独秀。

早在1920年,陈独秀就提出:“由封建而共和,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化的一定轨道,中国也难以独异”。

1923年4月和12月,陈独秀先后发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文,正式形成了他的“二次革命论”的右倾理论观点。

陈独秀把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民主革命当作辛亥革命一样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他认为这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若失去了资产阶级的援助,在革命事业中便没有阶级的意义和社会的基础。

同时,他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太幼稚,而资产阶级力量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

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

这说明A.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________B. 铁器己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C. 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________D. 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己相当普遍2.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材料中的“惠商”政策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________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C.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________D. 使汉代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3.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________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________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4.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意在强调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________B. 政治改革的条件C.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________D. 社会教化的作用5. 下表是很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

该表反映了A. 中国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________B.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________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6. 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主张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里变得强大,再由无产阶级掀起一场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向社会主义转变。

陈独秀的国家观

陈独秀的国家观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06年4月號 總第九十四期在內憂外患的近代中國,追尋自由民主理想的啟蒙知識份子如何應對民族主義的挑戰,並在轉型時代的秩序危機和意義危機中重構現代認同,是二十世紀中國一個饒有意義的思想史問題。

本文試圖以新文化運動領袖陳獨秀的國家觀為個案,探討中國啟蒙思想中現代認同的基本特徵和內在衝突。

一 民族主義:從天下到國家民族主義是與民族的發展相伴生的現代意識形態。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 )認為,「民族」的建立與當代基於特定領土而創生的主權國家息息相關1。

「民族」是族群單位與政治單位融合的產物。

在觀念史上,「民族」的原初意義指具有共同的種族、語言、文化、歷史的族群單位,其現代意義則更強調其作為「領土主權國家」的政治單位。

近代以降,隨°民族國家的興起和現代化進程的演進,民族主義風起雲湧,成為一種深刻影響世界歷史的現代意識形態。

近代中國處於一個民族主義的時代。

誠如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所言:近代中國思想史的大部分時期,是一個使「天下」成為「國家」的過程2。

在晚清所處的帝國主義時代,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進化法則,使民族國家在生存競爭中成為最高的政治單位。

西方列強和日本的殖民侵略,使古老的中華帝國的「天下」式文明體系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困境。

因而,從古代的文明體系轉變為現代的民族國家,成為中國社會轉型的一大中心課題。

此亦為嚴復天演論、梁啟超新民說和孫中山民族主義共同的思想主題。

陳獨秀的國家觀●高力克近代中國處於民族主義的時代。

誠如列文森所言:近代中國思想史的大部分時期,是一個使「天下」成為「國家」的過程。

從古代的文明體系轉變為現代的民族國家,成為中國社會轉型的一大中心課題。

此亦為嚴復天演論、梁啟超新民說和孫中山民族主義共同的思想主題。

二十世紀初,民族主義興起於中國知識界,陳獨秀早年也是一個熱烈的愛國者和民族主義革命者。

* 本文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召開的「思想史上的認同問題:國家、民族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0月13日至14日)上宣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经验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可以分为不同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刺的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和铭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1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

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1]。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2],而且影响很小,仅仅是介绍到中国的众多西方社会思潮中的一种思潮。

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迅速传播起来,并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2.1 早期救国之路的探索[3]1840年的鸦片战争,击碎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大国”的迷梦,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自此开始,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屡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同时,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开始面向世界,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新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从而缓慢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双重的历史任务,一是使中国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使中国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实现社会现代化,达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肩负着双重历史使命,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

陈独秀民族救亡思想的演变

陈独秀民族救亡思想的演变

· 144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1【摘 要】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革命家。

他的民族救亡思想在大时代变迁背景下,大致经历了朴素的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三个变化发展的阶段。

【关键词】陈独秀 民族救亡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陈独秀民族救亡思想的演变祖青海近现代史上,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筹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早期最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的领导人。

纵观陈独秀一生,从旧式的读书人到康梁改良派的仰慕者,从举起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以求造就新国民,到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以求社会的根本改造,始终贯穿着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理想追求。

一、民族主义的觉醒与朴素的爱国主义1879年,陈独秀生于安徽省怀宁县。

二十岁之前,陈独秀走的是一条当时传统的考取功名之路。

“她(指陈独秀母亲)对于我们之教育,是考科举,起码也要重个举人,替父亲争气”。

幸运的是,陈独秀并没有囿于这种传统。

1897年,陈独秀在江南乡试中落榜。

对“今科必中”及其他考生怪现状的观察,他开始领悟梁启超那班人们在《时务报》上说的话确实有些道理。

此后,陈独秀逐渐放弃了原来可靠取士的治学之路,开始学习和吸收康梁维新派宣传的思想。

在晚清遭遇列强瓜分之时,在清王朝与西方民族国家的对比中,陈独秀初步萌生了民族国家的观念,形成了朴素的爱国主义观念。

唐宝林新生在评价陈独秀的人生的这一个节点时说“就这样,陈独秀完成了一生思想上的第一次自觉的转变,实际上是他生活道路上的第一次政治选择,他成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拥护者。

”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陈独秀认识到家与国,个体与国家间唇亡齿寒的关系,也逐渐形成了要挽救民族危亡的意识。

首先,激发群众的爱国心。

1903年,为了抗议沙俄拒从东北撤兵,陈独秀等人在安徽成立了爱国社,其宗旨:“本社因外患日亟,结合士群为一团体,发爱国之思想,振尚武之精神,使人人能执干戈卫社稷,以为恢复国权基础。

导读3《谈政治》导读

导读3《谈政治》导读
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旗帜鲜明地表明“人类不能够脱离政治” 的态度,并且论证无产阶级性质的强权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为党的思 想政治教育的确立做了理论准备。
2.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
《谈政治》一文发表后,对消减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纯洁党的早 期组织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正是陈独秀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信仰的知识分子的积极宣传 教育活动,消减了错误思潮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 了思想基础。
《谈政治》导读
《谈政治》是陈独秀为反对无政府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修正思想,明 确主张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作。文章最初发表 在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它的发表标志着 陈独秀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标志着《新青 年》杂志由不谈政治、专事思想文化改造的刊物转变为上海共产主义 小组的机关刊物。它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的一篇经典。
3.强调保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信和自觉
陈独秀在 《谈政治》一文中以宣言书的形式标明自己要谈政治,主张无 产阶级专政,赞成采用革命的手段,其立场鲜明,语气果决,感情强烈。在中国 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走过近百年历程后的今天重读此文,仍不能不有所省 思:
其一, 应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自信。在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 “政 治”色彩前自信不足, 是今天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多或少存在的问 题。事实上,谈政治本身不是问题, 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谈的是什么样的政治。 陈独秀指出:“一方面固然不以绝口不谈政治为然,一方面也不愿意和一班 拿行政或做官弄钱当作政治的先生们谈政治。” 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 出发点和目标的政治宣传和教育,理应理直气壮。
学习与思考
1.《谈政治》是如何驳斥无政府主义思想的? 2.《谈政治》是如何驳斥国家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思想的? 3.《谈政治》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有何助益?

陈独秀论爱国

陈独秀论爱国

陈独秀论爱国作者:石宏亮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年第06期陈独秀对爱国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的,经历了由浅及深、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他对爱国的探讨和思考始终是围绕救国的主题出发的,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直局限在改良的思维模式之中。

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他才真正地认识到爱国并不能解救中国,唯有革命,才能一新中国,挽救中国危机。

陈独秀被称为“终生的反对派”,一生蹉跎,反清、反袁世凯、反国民党,甚至与他主创的中国共产党发生分歧,最终形同陌路、分道扬镳,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不管人们对陈独秀如何评价,但陈独秀的拳拳爱国之心却是举世公认、无人质疑的。

陈独秀政治实践的成败得失姑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行为和言论都是基于朴素的爱国情感出发的。

爱国是贯穿于陈独秀复杂人生的主基调。

在陈独秀的政论中,曾多次论及爱国主义,对爱国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与认知。

今天重温陈独秀的爱国论,仍不失其精神价值。

一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而积贫积弱,屡遭帝国列强侵略凌辱,处于瓜分豆剥的悲惨境地,危在旦夕。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摆脱厄运?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闷中沉思、摸索,努力寻求救国济世的良方和出路。

1903年沙俄野蛮侵占东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一批爱国人士群情激奋、奔走呼号。

4月,陈独秀由日本返回安庆,发起成立安徽爱国会。

5月17日,安徽爱国人士集会安庆藏书楼,陈独秀登台发表演说。

陈独秀痛陈沙俄对中国提出的无理要求以及沙俄在东北的残暴行径,并对中国人的态度和表现表示忧虑:“我中国人如在梦中,尚不知有灭国为奴之惨,即知解而亦淡然视之,不思起而救之。

”在外敌入侵、劫掠中华的危机时刻,许多中国人却蒙在鼓里,认不清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局,有些即使认识到国家面临的处境,仍然熟视无睹,没有奋起抗争、保家卫国的念头。

这一现象的背后,实质上是中国人缺失爱国心。

为了进一步予以说明,陈独秀继而将中外国民性质做一对比,“盖中国人性质,只争生死,不争荣辱,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灭国为奴皆甘心受之。

陈独秀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述析

陈独秀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述析

•陈独秀研究-陈独秀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述析张三南(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372352)摘要:在20世纪前叶的中国,陈独秀可谓是梁启超、孙中山之外,‘‘民族主义”论者的又一代表人物,学界对此不应忽视。

仅限于关注陈独秀早期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不足以再现其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的全貌。

陈独秀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体现了其民族主义思想萌芽与多方求索,充分说明他是中国最早论述民族主义的思想精英之一。

担任中共领导人期间的中期阶段是其论述民族主义最为丰富的时期,诸多论述呈现了重要的理论价值。

后期阶段既体现了“可贵坚持”,又流露出了“消极意识”,同样值得关注。

陈独秀的政治生涯曾犯有重大错误,但其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总体呈现的是一幅为民族解放不断求索的路线图,在维护民族大义方面是真诚的,其关于民族主义的诸多论述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关键词:陈独秀;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K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5X(2021)02-0146-08在中国近现代史以及民族主义研究领域,2世纪前叶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是备受关注的研究板块。

我国学界对这一板块的研究,最为关注的是梁启超、孙中山两位思想精英。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者是中国首用“民族主义”概念之人,而后者的“三民主义”首先提及的就是“民族主义”。

实际上,除梁、孙之外,曾为新文化运动先驱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陈独秀,在其一生中对民族主义也多有论述,可谓是“民族主义”论者的又一代表人物。

遗憾的是,我国学界对这一方面的研究长期未给予足够重视。

陈独秀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十分丰富,其思想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92—1925年的早期阶段,体现了陈独秀民族主义思想的萌芽与多方求索;第二阶段是1925—1922年担任中共领导人期间的中期阶段,这是陈独秀论述民族主义最为丰富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22—1942年的后期阶段,这一阶段的论述既有“可贵坚持”,又有“消极意识”。

“家国”与“祖国”辨正

“家国”与“祖国”辨正

“家国”与“祖国”辨正──中国历史上两种政治哲学的冲突及启示来源:《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责任编辑:刘晓英)郭凤海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秦汉以降二千多年,政治哲学理论与实践集中于一个重大而单纯的问题,即家国关系调整上。

王权观、王朝观、治世观构成了传统国家观三位一体的显学逻辑,它对祖国的遮蔽,对某姓政权安危的关照,造成了家国关系无法弥平的逻辑-权益鸿沟,演绎了忠君-爱国主义的奇异悲歌。

在近代两种政治哲学的冲突中,梁启超等人以卓越的见树颠覆了传统国家观的王朝正统,重新架构了家国关系的逻辑-权益桥梁,留给后人一系列极具规律性的政治哲学启示。

关键词:国家观;事实中国;家国关系;家国;爱国主义“家-国”问题从属于政治哲学,限定于国家观阈内。

国家观既是指人们关于国家问题的认知,也是指国民对自己民族或国家的认同;既可以指称传统国家观,也可以指称现代民族国家观。

现代中国是传统中国的延续,但现代中国的国家观却不是传统国家观的逻辑发展。

中国历史上,传统国家观向现代国家观演变转型,呈现出两种政治哲学的激烈冲突,启迪着当代国家与民族认同的真谛,以及一直以来提倡的爱国主义何以停留于表面、落后于时代之症结所在。

一、“三位一体”的王政与“上下互置”的权力逻辑关于传统国家观,蒋廷黻曾这样发问:“中国人……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1]2对此,陈独秀断言,中华民族“和欧美日本通商立约以前,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

”[2]451梁漱溟指出:“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极度缺乏国家观念,而总爱说天下”[3]294。

类似上述关于传统中国缺乏或没有国家观的言论,可谓比比皆是,但却过于武断,因为以现代视角衡量古代中国本身就不合情理。

合乎逻辑的说法应是,中国自古就有国家观,只是这种国家观不同于现代民族国家观而已。

中国传统国家观包含在其独特的政治文化中。

源于农耕经济的天人观,衍生出传统王权观;源于大一统集权专制政体的天下观,衍生出传统王朝观;源于家国同构的社会伦理观,衍生出传统治世观。

陈独秀-我的根本意见

陈独秀-我的根本意见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陈独秀我的根本意见陈独秀(1940年11月28日)(一)不会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有革命局势。

最荒谬的是把反动的局势,说成革命局势:即把统治阶级战胜后,开始走向稳定,说成是走向崩溃,把中间阶级离开革命阶级而徘徊动摇,说成开始离开统治阶级而徘徊动摇,把革命阶级打败后的愤闷情绪,说成革命情绪之高涨。

我们必须驳斥“人民愈穷愈革命”的胡说。

“压力愈大反动力也愈大”这一物理现象,虽然也可以应用于社会,而必以被压迫者有足够奋起的动力为条件。

(二)无产阶级的群众,不会在任何时间都倾向革命,尤其是大斗争遭到严重的失败之后,或社会经济大恐慌之时。

(三)无产阶级没有适合于其社会条件的充分数量,没有经济的政治的组织,和别的居民没有甚么大的不同。

特别是十余年来苏俄官僚统治的经验,中日战争及此次帝国主义大战的经过验,使我们不能把现时各国无产阶级力量估计过高,使我们不能轻率宣布“资本主义已到末日”,没有震动全世界的力量之干涉,此次大战自卫然不是资本帝国主义之终结,而是它发展到第二阶段之开始,即是由多数帝国主义的国家,兼并成简单的两个对垒的帝国主义的集团之开始。

(四)应该严格区别小资产阶级“集中”“统一”的武断性,和无产阶级“集中”“统一”的自然性之间的不同。

(五)应该严格区别急进而虚矫的小资产阶级分子和坚决而坦率的无产阶级分子之间的不同。

(六)现在并不是最后斗争时代,不但在落后国家,即在欧美先进国家,如果有人武断说: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已经没有一点进步作用,已经完全走到反动的营垒,这只是种下了将来资产阶级表现进步作用时向之仓皇投降的后果。

(七)应该毫无成见的领悟苏俄廿余年来的教训,科学的而非宗教的重新估计布尔雪维克的理论及其领导袖之价值,不能一切归罪于史大林,例如无产阶级政权之下民主制的问题。

(八)民主主义是从人类发生政治组织,以至政治消灭之间,各时代(希拉、罗马、近代以至将来)多数阶级的人民,反抗少数特权之旗帜。

陈独秀现代化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浅析

陈独秀现代化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浅析

理论纵横理论版175陈独秀现代化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浅析文/朱冶(南通开放大学..江苏南通..226016)摘要: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也是一位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思想进步都有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尤其,陈独秀现代化思想对中国人探索现代化道路产生了实际的和重要的影响。

虽然对陈独秀的思想研究已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但是,学术界对陈独秀现代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关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本文将对陈独秀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陈独秀现代化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作一简析。

.关键词:陈独秀 现代化思想 中国现代化一、陈独秀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和演变(一)陈独秀现代化思想形成的背景国际背景:陈独秀生活的时期,世界的现代化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这个时期,世界现代化出现了三种道路:一条是英、美、法开辟的通过民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第二条是德国、日本通过集权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后来走向了法西斯道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第三条是俄国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面临着三种现代化道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入侵和一战中德国暴露出的法西斯道路,而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使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抉择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影响。

国内背景:当时中国已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反抗外敌入侵;如何改革国家政治制度,尽快使国家民主化。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在陈独秀的现代化思想中,他不仅论述了建立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重要性,还阐述了实现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等思想。

(二)陈独秀现代化思想的演变五四运动后期,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这是陈独秀现代化思想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谈政治》一文,这篇在当时是水准很高的文章,也是陈独秀世界观转变的一个界碑。

在文章中,他论述了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承认了无产阶级专政,也标志着他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决裂。

陈独秀的名号究竟在何意义

陈独秀的名号究竟在何意义

《党史博采》│2022第05陈独秀(1879—1942),谱名陈庆同,官名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

准确地说,“独秀”是陈独秀在民国以后才改用的名字。

民国以前,一般的人都叫他陈仲甫。

庆同是陈独秀的谱名。

据他的三子陈松年回忆,陈氏家族谱名中间的一个字,是由20个字排列组成的,“我只记得十五个字,开头的一句已忘了:‘……天章衍庆遐,长源传祖德,永远振家邦。

’”“庆同”是陈独秀的第一个正式名字,但迄今没有发现他使用谱名的资料。

乾生是陈独秀的官名(他的兄长谱名庆元,官名健生,字孟吉),据《民国春秋》称,陈在考秀才时叫乾生。

现在见到他最早的一篇文章,即1897年冬撰写的《扬子江形势论略》,即署名“陈乾生众甫”。

众甫是字,古代称嫡长子以外的诸子为众子。

甫,则是古代男子的美称。

有资料称,1902年9月,陈独秀第二次东渡日本留学,他在填写登记表时仍用了陈乾生这个名字。

据资料不完全统计,陈独秀参加政治活动以后,直至五四运动,在其著作、文章、报名注册,以及与友人的通信,或别人提及他时,所用的名号计有:众甫、重甫、程仲辅、陈乾生、陈由己、由己、三爱、熙州仲子居士、陈仲居士、盛唐山民、陈仲、仲子、仲、陈仲甫、CC生、独秀山民、独秀、陈独秀、志孟、程志孟等。

在与友人通信和写诗时,大体用“陈仲甫”或“仲”“仲子”署名。

创办《新青年》期间,与友人通信时,有用“志孟”之名的。

在早期著作和反清、反袁革命时,多用“陈乾生”“众甫”“陈仲”等。

《党史博采》│2022第05期陈独秀有时被友人写作“仲辅”“重甫”,如1920年4月,与陈独秀志同道合的汪希颜(汪孟邹的胞兄)之子汪原放说程仲辅即陈重甫,但陈独秀本人并没有用过这些名字。

将“陈”字写作“程”不知是什么原因,令人费解的是,陈独秀在给汪孟邹、汪原放叔侄写信时,也曾将自己的姓“陈”字写作“程”,如“程志孟”或“陈志孟”“志孟”。

这3个名字,也仅限于给汪氏叔侄写信时才使用。

至于仲甫、陈仲居士,仲甫系众甫的同音衍变。

观《觉醒年代》有感

观《觉醒年代》有感

观《觉醒年代》有感-读后感大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

那么,“南陈”与“北李”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他们的第一次“交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剧中一开篇,就展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的过程。

1915年,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进步留学生李大钊、高一涵等与主张复辟帝制的学生张丰载、刘一品等开展激烈辩论。

李大钊慷慨陈词“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族精神”,引起了流亡日本的革命者陈独秀的关注。

遭到学生误解围攻的陈独秀,在李大钊帮助下脱困,二人相见恨晚,就中国的救国之道展开讨论。

其实,早在这次相遇之前,陈独秀与李大钊就曾在章士钊主办的《甲寅》杂志上,有过一段关于爱国主义的对话。

袁世凯窃取国家权力后,以国家、民国的天然代表自居,称那些反对他复辟活动的革命党人,是“以破坏国家为主义者也”,称“但使一息尚存,亦不许谋覆国家之凶徒以自恣”。

他打着“国家”与“爱国”的旗号,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加以镇压。

对此,全国人民极为愤怒,纷纷采取不同形式予以反抗。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究竟还值不值得爱?怎样爱国才是正确的?这些问题在先进知识分子中引起很大关注。

1914年11月,陈独秀基于对现实的悲愤,在《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上发表了《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对“国家”与“爱国”进行思考与探讨。

文中指出,中国并未形成“近代国家观”,国人也没有爱国的“自觉心”。

陈独秀认为,爱国要有立场,不能把爱国与效忠袁世凯混同起来,打着爱国旗号来掩饰窃国行为。

他写道,若国家为民者则可爱,若国家为害民者则不可爱,“不知国家之目的而爱之则罔,不知国家之情势而爱之则殆”,盲目地去爱国,就会上当受骗。

当时的中国,陈独秀的所思可谓是对旧有观念的打破,让人耳目一新。

但即便是这样,李大钊还是从此文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撰文予以回应,标题即为《厌世心与自觉心》。

李大钊抓住的是陈独秀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厌世”态度,即他对旧社会“破”多“立”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陈独秀的国家观主要经历了两次转变。

第一次是从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

第二次是从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本文主要考察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

陈独秀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

第二,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专政的国家的转变。

第三,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在陈独秀国家观的此次转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同时,陈独秀自身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的素质等也是其实现国家观转变的重要因素。

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陈独秀;国家观;转变;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不断传入,个人对国家的认识也变得复杂多样,因此,通过考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的认识与发展以进一步加深对国家的了解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独秀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中最早关注和明确提出国家本质问题并试图予以解答的代表人物”,[1]其对国家观的贡献尤为重大。

陈独秀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

第二,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专政的国家的转变。

第三,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

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不仅对陈独秀本人而且对整个中国的政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1 转变的表现陈独秀在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之后,又逐步实现了从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一是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

自由主义国家观只是在抽象意义上谈论国家,对于国家的阶级性则毫无涉及。

二是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专政的转变。

陈独秀向往西方的民主与自由,极力号召向西方学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然而,当陈独秀认清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时,逐步向劳农阶级专政转变。

三是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转变。

陈独秀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改良,然而,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暴力夺权的重要性,实现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1.1 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转变在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抽象的国家观。

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说:“不暇远征,且观域内,以吾土地之广,惟租借居民得以安宁自由。

是以辛亥京津之变,癸丑南京之役,人民咸以其地不立化夷场为憾。

”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极度热衷于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中国民众只有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才能由愚昧走向科学,由保守走向进步。

陈独秀主张国家的全民性,认为西方的自由与民主属于全体人民,国家是为全民服务的。

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西方民主的虚伪性,更没有看到国家的阶级性,使得民众只是抽象地爱国,空喊爱国口号,不知道国为何物,没有理解国家的本质并做出实际的爱国行为。

在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国家的阶级本质。

陈独秀在《谈政治》中一改以前的提法,“意识到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不久,陈独秀又进一步深化了其阶级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就是一切统治阶级的所有物,谁取得统治权,谁便有权拿国家这一名义做统治全国人民之工具;国家权就是统治权,国家的利益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由此可以看出,阶级性的提出是陈独秀国家观转变的重大标志。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因此,陈独秀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本质的基础上,对自由主义国家观逐渐失去信心,为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2 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专政的国家转变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处境。

此时,陈独秀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情有独钟,他表示“吾人宁取共和民政之乱,而不取王者仁政之治。

[3]陈独秀认为,在资产阶级共和国中,民众可以摆脱受剥削受奴役的窘境,获得自由与独立,实现自身的解放。

陈独秀之所以倾向于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是因为他将其与中国的封建专制作了清晰的对比。

一战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弊端。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以西方的三权分立为模板,实行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因此,陈独秀开始寻找新的政治制度。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看到工人阶级的力量,积极主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工人与农民的力量,依靠工农联盟夺取政权,而不是依靠西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

他在《谈政治》中也表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

我国是一个工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因此,实行劳农专政有利于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其革命力量,掌握革命主导权。

总之,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专政的国家的转变是陈独秀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迈进的一大表现。

1.3 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以和平改革的方式实行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使其通过个人素质的提升,树立爱国情感,获得伦理的复归,实现爱国心与自觉心的高度融合。

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因此,以个人为本位的改良忽视了社会客观环境的作用,对社会制度进行轻微的改良不但解决不了国民爱国心不强的问题,而且容易陷入抽象自由的环节中,使国民盲目地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

陈独秀号召“平民征服政府,此时还停留在幼稚的阶段,认为只靠和平的改革就能使平民的力量得到彰显。

五四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使受剥削受奴役的劳农阶级获得解放。

在五四期间,学生的爱国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使得陈独秀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前景。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陈独秀认识到在内外交困的中国实行暴力夺权的重要性。

总之,陈独秀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是其摒弃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

2 转变的原因分析2.1 客观原因第一,一战的浩劫和巴黎和会的失败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丧失信心。

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陈独秀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获得应得的权益。

因此,陈独秀对西方国家的态度由追捧逐渐转向愤恨。

面对中国备受压榨的情况,陈独秀重新思考学习西方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西方的抽象自由与民主的实质。

西方列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对中国进行不断地欺压与封锁。

陈独秀企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获取其对中国的帮助与扶持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幼稚与幻想。

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产生了怀疑。

第二,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开展使得陈独秀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为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当陈独秀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与失望时,俄国的十月革命给处于迷茫的陈独秀带来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

俄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武装反抗、阶级斗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坚决地反抗,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展了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逐步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

事实上,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劳农阶级专政的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西方的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资产阶级专政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此基础上,陈独秀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

2.2 主观原因第一,陈独秀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虽然陈独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观,但是他始终秉持着爱国精神,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奔走呼号。

当自由主义国家观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能使中国人民普遍觉醒时,陈独秀必然要重新思考国家未来的方向。

正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陈独秀在慢慢长夜中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第二,陈独秀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纵观陈独秀的一生,其思想的复杂性、多变性尤为明显。

就其国家观而言,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陈独秀复杂多样的国家观。

针对不同的情况,陈独秀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策略。

陈独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其国家观的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是因为陈独秀不拘泥于现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他才能不断地破旧立新,为实现新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契机。

第三,陈独秀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了解到西方自由民主的抽象性后,开始向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其中,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其实现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发挥了重大作用。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陈独秀写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如《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谈政治》等,而且,在《新青年》的《俄罗斯研究》专栏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

3 陈独秀国家观第二次转变的方法论意义陈独秀由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构建和谐社会、个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理论意义第一,有利于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使国家理论开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实现由自由主义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时,对普通大众的国家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中国人民逐渐改变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维护群众自身的利益,打破向西方学习抽象的自由、民主的幻想。

陈独秀主张国家的阶级性本质,主张武装夺权与阶级斗争,实行劳农阶级专政,在此影响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逐步确立。

第二,有利于认清自由主义的本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五四运动后,思想界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

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陈独秀毅然选择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面对西方侵略压榨我国的事实,陈独秀认识到靠学习其制度与思想使得中国人获得伦理上的觉悟只能治标不治本。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领导群众运动取得革命性胜利。

3.2 现实意义第一,就国家而言,我国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旨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不断增多。

通过回顾陈独秀第二次国家观的转变,有利于人民认清自由主义的弊端,吸取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逐步向马克思主义转变。

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处理好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同样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改进。

第二,就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不仅具有政治统治的职能,还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能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