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濡化

合集下载

人类学概况-第二版官方PPT 第十二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人类学概况-第二版官方PPT 第十二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念、指导群体行为的功能,这就提供了人类活动的多种形态。 现代意义的社会制度,内涵外延都十分广泛。从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上看,可分为正式 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前者指的是宪法、法律、规章、条例等明文规定的设置;后者指的 是习惯、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不成文的社会设置。
二、社会化
(一)社会化和濡化的区别
社会化指的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相整 合的过程。
四、人格
(一)人格
人格是人类学研究人性与文化的一个重要术语。人格是个体在濡化与社会化及在周围环 境适应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之总称。人格通常被理解为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
的综合表现,进一步则被认为是由一系列的核心价值观、连续而持久的自我与身心组成的。
群体人格则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所表现出的共有的个性特征。 研究文化与人格,目标在于分析个人或群体的欲望如何整合于社会的需要,以及文化对 群体共同特性形成的制约和作用。
而出现文化交流的中断现象。在对一个同质社会的濡化研究中,文化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在长
时内获得了文化的期待与责任,文化中断则意味着文化期待和角色需求学习的非连续性。异 质社会中的文化中断主要指文化间交流活动遇到障碍或中止。
一、文化中断
(二)文化中断理论
文化中断理论由美国人类学家奥格布提出,用来解释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学业
基本前提。
人类学提供的文化 “整体观”、“比较观”和 “相对观”可以辅助现代人不断反思我 们今天所面对的社会,把人的学习和教育过程看作对社会化的一种选择性获得过程,并通过 持续的跨文化观察,寻求文化中断的解决之道。
【基本概念】
人性 反社会人格
世界观
价值观 濡化
涵化
文化中断 文化适应

濡化功能资料

濡化功能资料

濡化功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濡化功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 •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 通过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族魅力
濡化功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价值
•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 • 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文化人才 • 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濡化功能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传授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濡化功能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 通过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培养阅读写作能力 • 传授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 传授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源自濡化功能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 通过文学作品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 • 通过阅读写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 通过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04
濡化功能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濡化功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濡化功能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 通过教育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促使学生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
濡化功能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 保护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 • 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现代人 • 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05
提高濡化功能的有效途径
加强家庭教育在濡化功能中的作用

濡化、涵化与成人教育论析

濡化、涵化与成人教育论析

濡化、涵化与成人教育论析摘要:作为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濡化和涵化分别从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流变层面对文化的发展加以阐释;濡化与涵化都客观地存在于成人教育中,并与成人教育相互影响又彼此制约;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人教育促进濡化与涵化并存融合的功能将更为凸显。关键词:濡化;涵化;成人教育作者简介:何爱霞(1973-),女,汉族,山东省泰安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基本理论、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濡化与涵化是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二者分别从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流变层面对文化的发展加以阐释。同文化与教育陈陈相因、不可或缺相一致,濡化、涵化与成人教育也是相互依存、彼此制约。濡化与涵化赋予成人教育以存在价值与意义,成人教育则为濡化与涵化提供发展依据和动力;濡化与涵化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成人教育目的、内容和模式,成人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着濡化与涵化的范围和形式。一、濡化与成人教育1948年出版的《人及其工作》一书中,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j.Hoskovits)首先使用了“濡化”(enculturation)一词。随着人类学家实地研究的深入,以及对文化传递方式的深刻考察,这一术语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跨文化心理学家所接受,并成为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濡化的核心是人及人的文化获得和传承机制,其本质是指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递文化。文化人类学家们发现,社会文化在许多方面上一代都趋同于下一代,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延续性。而这种延续是部分地通过濡化的过程来达成并保持的。他们认为,濡化是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学习过程,靠老一代指示、引导并强迫年轻一代接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是以奖惩手段,教育每一代人不仅重复前一代的行为,而且奖励与自己濡化过程相适应的行为,并惩罚至少是不奖励与自身濡化过程不相适应的行为。①对于濡化的来源,研究者吉恩(Gienn)提出了三个方面:个体主体,以个人的经验、期望和愿望等为特征;社会群体,以公共知识为特征;人类生活在其中且作用于其上的环境,环境的主要功效在于对行为的可能性加以限定。②在此基础上,鲍登(Borden)分析了濡化的基本模式。鲍登认为,濡化在联合和抽象这两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上进行。在环境中自发地获取知识,属于联合,这种知识与个体的思想感情和先入为主的成见联系在一起。对事物的一些认识转化为精确的涵义,并且完美地组织起来,是由抽象来进行的,其结果是知识的表述系统。在濡化模式中,语言和经验相互作用,它们通过人的心理结构而与基本的信仰和价值联系在一起,而基本的信仰和价值是濡化的核心。无论是从濡化的概念还是从其实施方式看,濡化与教育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具体就濡化与教育体系中的成人教育来说,年长一代对同样作为成人的年轻一代(如老年人对中年人和青年人)传授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从文化的角度说是濡化的过程,从教育的视角看则是成人教育的过程。特别是在传统社会中,“为了维系整个文化的绵延不断,每一代长者都会把将自己的生活原封不动地传喻给下一代看成是自己最神圣的职责。如此,年轻一代的全部社会化都是在老一代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并且完全沿袭着长辈的生活道路。”③总的来说,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濡化的方式得以发展,成人教育也主要表现为长辈对晚辈施加影响的后喻式教育模式。另外,如前所述,个人经验几乎贯穿于文化濡化的始终,它既是濡化的重要来源,也是濡化的影响因子乃至濡化的结果。而与未成年人相比,成人拥有着相对丰富的经验,成人也多是根据他们自己独特的经验来说明自己的个性。“正是因为成人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明自己,所以他们极为重视自己经验的价值。”④事实上,成人所拥有的经验也使他们能对他人的学习贡献更多的东西。对于大多数学习活动,他们自己就是丰富的学习资源。此外,成人丰富的经验也更容易使之和新经验联系起来。基于此,经验的价值在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中都一直颇受青睐。从这一点来看,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濡化与成人教育因经验的作用而使其相关变的更为本然和直接。当然,在对象上,濡化的对象比成人教育的对象更为宽泛。在其质的规定性上,濡化含括了无意识的影响和有意识的影响两方面,而成人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成人教育正是依据其特有的目的性,有意识、有选择地利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将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传递给下一代,使其掌握所属群体的信仰和价值。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成人教育成为一种高级的濡化活动,在濡化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二、涵化与成人教育简单地讲,涵化(anculturation)是指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涵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差异的程度;接触的环境、条件、频率和深度;接触的相对地位,即谁是主要的,谁是次要的;是相互作用还是非相互作用。有研究者认为,在涵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情形:代换(新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取代了原有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并发挥着相同的功效,产生了最小的结构变化);附加(新的文化特质无法取代旧的文化特质,只能依附于原有的文化特质,它有时会改变文化的结构,有时则不会);综摄(新旧文化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体系。综摄有文化同化和文化熔合两种形式);退化(在文化接触之后,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质,又没有新的文化可以取代它);创造(涵化过程中产生新的文化特质以满足变迁的需要);抗拒(变迁的规模太大,速度太快,以至于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而引起抗拒、反抗或起义)。⑤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成人教育自身特性的角度看,涵化与成人教育也都呈现出密切的相关性。成人教育既是涵化的重要前提和动力,也是涵化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首先,涵化是以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为前提的,如果缺失了文化的理解、接受和认同能力,涵化就根本没有意义。而成人教育一方面能提高成人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成人教育自身的选择和加工,使之更易于为成人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了涵化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成人教育又激发了成人传播文化和接受文化的心理动力。一般而言,涵化的心理动力——人们了解社会、自然、人自身以及不同文化的兴趣和愿望,与人们的文化水平、文化视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文化水平越高、文化视野越开阔的成人,越是希望通过涵化获取新的文化。与之相反,文化水平越低、文化视野越狭窄的成人,其通过涵化获取新文化的兴趣也就越淡漠。而成人教育正可以通过提高成人的文化水平、开阔成人的文化视野从而有效地形成涵化的心理动力。其次,成人教育是涵化的有效途径。涵化可以通过战争、旅游、通商、教育等多种方式达成,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成人教育在涵化中的重要性主要源于其高选择性、系统性等特点。其一,成人教育对文化的借用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主要依据一定社会和成人个体的需要和价值取向进行,这也就使得经过选择的文化更具效用性和适切性,也更易于被吸收和融合。也正基于此,通过成人教育所完成的涵化将出现更多的综摄和创造情形而较少出现退化、抗拒情形。其二,成人教育所接触和传播的,一般是比较系统的、完整的文化,文化接触者与被接触者之间也通常建立起稳定的、经常的联系,如成人教育对于员工培训文化的借用和吸收,通常会全面涉及培训理念、培训方法、课程设置等内容,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成人教育进行涵化的系统性。此外,成人教育所具有的计划性、目的性等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成人教育在涵化中的价值。三、成人教育中濡化与涵化的并存融合由上述可知,濡化与涵化都客观地存在于成人教育之中。濡化能使成人承继所属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将知识、经验、情感、语言等围绕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其社会化。涵化则可以使成人接受不属于本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拓宽成人的视野并激发其创造力。在成人教育过程中,濡化与涵化都是必需的。如果只有濡化,就可能使成人学员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而如果只有涵化,则易于使成人学员忘却传统、忘却根本。当然,在不同价值取向的成人教育中,濡化与涵化所占的比重以及具体表现形式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一般而言,以文化保存为主导价值取向的成人教育,会倾向于将已有的文化完整地传递给成人学员,学员们所进行的更多的是对文化的模仿和记忆。由此,这种取向的成人教育就偏重于濡化而非涵化。以文化创新为主导价值取向的成人教育,就更偏重于涵化而非濡化。这种成人教育在把建构新文化作为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在引导着成人学员忽略乃至抵制原有的文化。进而言之,这种成人教育所实现的是涵化中的创造情形,即创造出新的文化特质以取代旧文化。以文化批判为主导价值取向的成人教育,则倾向于将濡化与涵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成人教育既不是武断地用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也非简单地将一种文化依附于另一种文化,而是在承认新旧文化并存的前提下,批判性地分析两者的利弊优劣,并力图将它们综合起来。因此,这种教育所实现的是涵化中的综摄情形,是使两种文化综合在一起并形成新的文化特质。在这种情形下,成人学员通常是以共为主体的姿态来对待新旧文化,较好地做到了跨文化的沟通和理解。总体而言,无论是从实然还是从应然的角度,纯粹的、单一的濡化或涵化在文化、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中都越来越少见。特别是在当今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共存与接触更为普遍和正常,文化传统既需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补充新鲜血液,外来文化也需要纳入文化传统以便根植于本土文化。置身于其中的成人教育,更应该以批判的、开放的姿态,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教学等方式,培养成人学员接受不同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不同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其能积极鉴别、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要素,在文化传播中避免文化的冲突与失调,并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濡化与涵化的协调与融合。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人教育的这一功能将更加凸显。注释:①〔美〕哈定斯.人·文化·生境〔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7.②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3.③〔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8.④〔美〕马尔科姆·诺尔斯.现代成人教育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1.⑤周大鸣等.现代人类学〔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60—261.。

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研究——基于资本视角的思考

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研究——基于资本视角的思考

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研究——基于资本视角的思考摘要教育通过代际传递效应对子女的教育成就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从不同视角研究教育的代际传递,分析各种资本与代际传递的关系,探讨影响教育代际传递的因素,总结我国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的现状,并提出优化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的建议。

关键词:代际传递;教育成就;教育资本一、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研究缘起1.文化濡化与代际传递文化濡化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其核心是指人特有的文化习得和传承机制。

文化传承性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如果没有文化传承性,那么文化便无法积累。

文化濡化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一般是指前代向后代有意识地教授和传习,或是以习惯力量由前一代向后一代遗传,前者谓之教化,后者谓之重染。

而教化之中有一种是长辈以强迫推行的方式对晚辈进行教育,谓之濡化。

[1]事实上,文化濡化是在三个不同时间尺度上发生的一个古老且持续的过程:其一是“系统发生的时间尺度”,表现在文化实践对人类基因组的推动;其二是“历史的时间尺度”,表现在代际间的分布式协同共享对认知活动的转变;其三是“个人发生的时间尺度”,表现在掌握认知资源和进行教学活动。

[2]在此主要围绕第二种时间尺度,也就是代际间的协同共享对认知活动的影响进行探讨。

文化濡化至少是两代以上的代际传递活动,因此它不同于横向的文化传播,而是一种纵向的代际间的文化传递。

文化濡化是一个终身过程,人在母腹中便开始受此影响,中国古代就有胎教之法,但是重要的、大量的文化濡化还是在人出生以后进行的。

从个体的生命进程来说,儿童时期是非常重要的起点,从此往后濡化机构便主要是家庭。

“代”这一概念既可以从自然层面理解,也可以从社会层面理解。

从自然层面来说,就是人类的祖、父、子的传承;从社会层面来说,是有相同特征的人群的集合。

[3]在自然属性层面,代际传递指的是父母的社会资本、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家庭内部对子女的影响,子女对其进行继承并形成与父母大致相似的态度、能力、观念、特征和成果。

对文化的理解

对文化的理解

一、对文化的理解1 .文化的由来文化在西文中为“CULTUR E〞,其古意是“农耕、开垦〞,就是说文化的产生与农垦有关。

在汉语的文言文中与“纹〞通假,指的是人工了的种种花纹、线纹或者其他痕迹,当人类由狩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度时,人的自身特质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而带来了人的种种文化表现。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知道的所有人类的活动都是文化现象〔讲课、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甚至现代人们所提倡的茶文化,饮食文化。

可见文化贯通着人类开展的历史,只要有人类就有文化现象。

2 .文化的分层虽然人们不能给文化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普遍认为文化具有共性。

从文化的分层上看,可以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三种。

其中观念文化是抽象的,包括文学、哲学、艺术、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制度文化是具体的,如刑法、宪法、行政法等一些典章制度及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器物文化是有型的,主要指科技,比方航空器、潜水艇、微电子、生命科学等。

于是人们把一定时代的文化称之为文明。

我们的活动不能一概称之为文明,要有综合的成果,比方行贿受贿、说粗话就不是综合成果,不能叫文明,我们习惯称之为不文明。

3 .文化的两重性文化具有两重性,因为文化作为一种产物,它自身包含着这样的矛盾:它既是商品又不是商品。

作为意识形态不是商品,而作为物化形态通过市场得到传播又成为商品。

比方余秋雨写的散文,当这些散文写在稿纸上或者是正在印刷,它不是商品,而一旦出版既而摆到书店卖出去后才是商品。

再比方某人写了一首诗,那并非商品,如果发表了而且又收到了稿费,这首诗又多了一个名字 -- -- 商品。

4 .文化的濡化美国的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 -- 文化濡化,受教育就是文化濡化,被讲解为“人类个体适应其文化并学会彻底适应其身份角色的行为过程〞。

既然是一个过程,就有开场也有终结,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朝闻道,夕死可矣〞,指的是学习悟道的濡化过程可以持续到人的最后一口气。

社会学概论-题库

社会学概论-题库

社会学概论-题库1、社会学答案:它是指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具体科学。

2、社会制度答案:它是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之上的社会结构,它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模式和规则,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

3、文化濡化答案: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相互接触,其中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

4、人的社会化答案: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改善。

5、预期社会化答案:是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

6、社会互动答案: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7、婚姻答案: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8、内群体答案: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

9、社会分层答案:它是指一种有等级的社会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财富、权力和声望在不同社会地位的拥有者之间被不平等地分配。

10、膝尼斯的“社区”概念答案:指的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乡村。

这种社区的特征是:其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他们重传统、重感情,相互全面了解。

11、社会规范答案:是协调人们的相互交往与相互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与社会共同生活,并以各种形式表现的行为方式和准则。

12、社会制度答案:是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之上的社会结构,它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模式和规则,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

13、社会现代化答案:它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14、社会控制答案:是指社会成员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文化濡化

文化濡化

文化濡化、文化播化与制序化和制序变迁韦森“这个世界已有足够多的深奥”。

——格尔兹(Geertz, 1973, 中译本,页24)在运用道金斯的文化拟子的概念及其拟子自我复制的分析理路辨析了文化濡化与文化播化这两个社会机制之后,让我们再回到这本小册子的讨论主题文化与制序的关系上来。

在具体展开梳理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渠道之前,我们这里首先要指出的是,社会制序(social institutions),即不是象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所实际信奉的那样是一种通过对交易费用之节约的计算而产生出来一种的“静态理念”,[1] 也不是象哈耶克所认作的那样是一个人们“行动的秩序”(acting orders)赖以建立但却不知源自何处的规则系统(r ule systems),而是一个有着内在动态逻辑发展并且整体上或局部上不断变动着的(包括“变革”(rev olution)、“演进”(evolution)或自我复制即“内卷”(involution)[2])着的“活的整体”。

如上所述,我们把制序内部的从个人的习惯到群体的习俗、从习俗到惯例(非正式的规则约束)、从非正式约束到正式的制度化规则的动态逻辑发展过程称作为“制序化”,而把制序构成的各个环节如习惯、习俗、惯例以及法律和种种制度以及其逻辑整体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和改变称作为“制序变迁”。

由于文化作为一种观念的存在(ideational entity)是种种现实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制序的映像(reflection)、面相(make-up)和精神(spirit),而作为一种社会实存(societal entity)的制序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在社会过程中的显化(incarnation)和体显(embodiment),文化对制序化及其各个环节以及整个社会的制序变迁过程有着非常密切、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因而探讨和梳理文化对制序化和制序变迁的影响渠道和路径,显然是社会制序的理论分析的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

学科文化濡化

学科文化濡化

学科文化濡化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数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

"这意味着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触须"向外延伸,从其它学科中汲取数学营养,进行"学科文化濡化",又用之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与实践,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语文学科元素的融入和渗透,为数学学习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1、让学生欣赏数学与古诗的完美融合例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仅20个字小诗,数字就占了一半,勾勒出了一幅令人心醉的山村风景。

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字在数学学科和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和主动性。

再如"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

"使学生体会到先是平淡地一味数数,产生悬念后来笔法急转,突出佳句,使得全诗妙趣横生。

2、数学问题与元曲等文学体裁的相濡以沫卢挚的《双调·蟾宫曲》: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赢。

五十岁除分昼夜,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去乌飞。

仔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⑴曲中出现了那些数字?⑵曲中巧妙运用了减法,你会用算式表达吗?⑶曲中巧妙运用了除法,你会用算式表达吗?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以及前面所举的"李白买酒"的数学题,可以发现,唐诗、宋词、元曲等古文、古诗都是让学生提神醒脑、赏心悦目、不可或缺的数学伴侣。

二、其他学科的融入和渗透,让数学学习成为诱人的美味佳肴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学生在数学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能巧妙、恰当、有机地融入美术、地理、生物等各种学科知识,就会使得数学问题耳目一新,充满了迷人的魅力,极具吸引力,同时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亦会兴趣盎然。

文化濡化及代沟

文化濡化及代沟

型 。 认 识 到这 一 点, 就 能 更 好 地 理 解 代沟并 自觉促 成 文化转 型 的顺 利实现 。
作者 : 钟 年 , 男 , 1 9 6 1年 生, 湖 北大 学 中国文化史 研究所 助理研 究 员。
文化 的一 个 重要特 性是传承性 , 无此 特性 , 傅不 会有 文化 的积累 , 也不 会有我们今 日能 看到 的伟 大的 人 类文化 成就 。 就每 一个 人类个体而 论 , 其在 诞生 之 初不 过 是一个 与世界其 他 林林 总总生 存着 的动物 相差 无几 的生 物 体, 尽 管 这个 生物 体蕴 涵 着 日后 巨大发 展并终 于 在 本 质上 超越其 他动 物的可 能 性 。 在有 些文化 中 , 这一 观念表达 得 十 分 明确 , 如 说英语 的 民族 对
被教 育者受 特定人 员 ( 如教 师 ) 的 教育 。 从 知识 掌握 角度 考虑 , 现 代 学校起 到 了 十 分重 要的 作用。 但 人 类学 家通过 对学校 教育 的 研究 后 认为 , 教 育不 局 限于 学 校 , 教 育 主 要来 自学 校 以
外 。 而 且 , 通过 学校进 行 的教育 还受 到社会 和文 化的局 限。 ② 即 以学校教 育本身 而论 , 教师
气 。 所 以 , 以 死亡 为濡化过 程 的终结 大概 是没 有什么 问题的 。 但 这个 过 程 的 起点确 定在何 时
就 不{那 么 容易 了 。
.
以 人的诞 生 为起点 自然 方 便 ,
因 为 出 生是人 面 临 的第 一 个 重 要的 转变。

是, 中 国 古代 即有 胎教之 法 。 《 礼记 》 载有 “ 古者胎 教” 的 思 想 , 《 论衡 》 中进 一 步做 了详 细 的讨论 , 所谓 “ 子 在 身 时 , 席不正 不 坐 , 割不正 不 食 , 非 正 色 目不 视 , 非正 声耳 不听 ” ,

文化濡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

文化濡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
p l ia e u a o y wo d :ie lg a a oic l d c t n;c l rl i rin;py h lgc o t c ;ma a e n il n t i ut a mme o u s sc oo a cnr t il a n me t g
tn e c c u s f ti tt s i g oe e d n y o c r .I h s sau s i rd, i wi k h td n s lc f s n e o d c ito o e s ils n t l ma e te su e t a k o e s f a s r in f rt o ait l p h c
冲 突 , 为 目标 出现 转 向 , 格 取 向 趋 向多 元 。这 种 情 况 如 果 不 注 意疏 导 , 容 易 使 大 学 生 对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行 人 极 值 体 系 缺 乏 归 属 感 , 生 离 心 意 识 。 为此 笔 者 认 为 引 入 心 理 契 约 的理 念 , 大 学 生 进 行 人 本 化 管 理 、 景 式 管 产 对 愿 理 、 与式管理 、 参 激励 式 管 理 、 明式 管 理 和 预 警式 管 理 意 义 重 大 。 透
第 4期 20 0 9年 8月
华 北 电力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n l f o h C i l t cP w r n es y S c l c n e ) o ra o a hn E c r o e i ri ( o i i c s N a e i U v t aS e
关键 词 : 想 政 治 教 育 ;文 化 濡 化 ;心理 契 约 ; 理 方 略 思 管 中 图 分 类 号 : 60 G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2 0 (0 9 0 —0 30 10 .6 3 2 0 )40 9 . 4

第十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第十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21
提出背景:
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时刻提出来的。中国三 十年的现代化几乎是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一波的 全球化同步的。中国进入世界,世界也进入中国。中 国大陆的现代化使中国百年的“现代转向”展现了强 大的发展生机,同时也因现代化而产生种种新问题。 因而在中国崛起的强声中,不能不冷静地自问,中国 文化自觉的最终取向是什么,现代化、全球化中如何 实现中国文化自觉。
受到人格的制约,文化反过来又会塑造 人为和个性。
6
第二节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濡化 社会化 涵化
7
一、濡化
(一)濡化(enculturation)的定义
濡化:在特定文化中个体或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 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首先由赫斯科维茨提出 濡化本质意义是人的学习与教育。 濡化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教化与学习 文化延续 族群自立 从群体角度说,濡化是不同族群、不同社会赖以存在 和延续的方式及手段,同时也是族群认同的过程标志 之一
19
(五)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
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
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 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
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而提出的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的 观点。
20
“文化自觉”的涵义: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
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 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 我反省,自我创建。
第十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人性与人格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1
第一节 人性与人格
一、人性

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濡化教育

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濡化教育

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濡化教育作者:郝超燕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3年第08期【摘要】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特有的文化特质,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加强濡化教育,是解决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异质与冲突,强调文化民族性的重要,形成新型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学校文化文化濡化民族性【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1-01一、引言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上位概念,是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

文化是历史沉积的生存方式,是特定民族(或人群)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自觉形成和普遍认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教育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任,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既处于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等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又选择性接受、传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批判和剔除有害于学生发展的社会非主流文化。

二、文化濡化与教育文化濡化是指对采借过来的外来文化元素,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协调,融为一体的过程。

文化濡化所强调的主体是人,即如何对人实施教育的问题,它使得某一文化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宗教信仰、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能够绵延不断地传给下一代,推进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教育是一种高级的濡化活动,教育依据其特有的目的性,利用种种手段和方式将社会群体的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有意识的传递给下一代,使其掌握所属群体的信仰和价值,形成其最初的自身信仰。

年轻一代在此基础上对外界事物做出取舍,沿着特定的方向对知识和经验进行“联合”与“抽象”,形成相应的社会心理结构,达成社会化。

三、学校文化中的濡化教育(一)学校文化中民族文化的缺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文化以其顺畅的势头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学校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被影响,被改变。

文化是种沉淀,特色文化是文化的提炼,然而有些学校一味盲目追求所谓的“特色”文化,异化文化内涵,崇尚物质高消费,斥资扩充、建造新的教学楼,盲目迎合西方教学模式,推崇西化风潮;社会中出现的“国学热”,从某些方面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中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文化教育浮于形式主义,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失去其本应有的实效性。

童年三个核心关键词解释

童年三个核心关键词解释

童年三个核心关键词解释1.文化,找寻“濡化”与“习得”中的儿童文化精神。

就人类学家而言,世界各民族所提供的文化场景,无异于天然的实验室,从比较的观点,引领我们理解在不同的物质与文化条件下,孩童的人格、认知与情绪的发展史是如何透过有形或无形的教育进行着的。

兰西教授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在很多研究者笔下,俨然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口号,但往往只是用来为儿童学校教育和福利的标准处方增添一些异国风味。

《童年人类学》的贡献在于对汗牛充栋的文献的深入探究,找寻失落的儿童文化精神,探求儿童发展真正受到文化影响的方式,并且为过去的民族志学者所记录的丰富文化传统与干预主义者所面对的当代情境搭建桥梁。

在兰西教授看来,童年的功能在于为儿童提供适应特定社会角色的场域,形塑具备各种能力的社会成员。

因此,任何一个人类学者都将“社会化”作为研究的大本营,而兰西教授更关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文化濡化”。

他认为,伴随儿童的发育与成长,儿童主要通过自主观察、模仿、假扮、仿效年长兄(姐)、家务课程等方式,在自然状态下,逐渐掌握当地的全部知识和技能。

而这个过程中,成人在他们的技能学习上发挥的作用却很少。

“文化濡化”发生在童年这个相对长久而无压力的时期,最早可追溯到在母亲腹中的出生前期。

“濡化”的本质是人类个体适应其文化并学会完成适合其身份与角色的行为的过程,过程中的“人”才是主体。

“文化濡化”强调与本土文化的磨合、协调,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而言,“文化濡化”是贯穿个体一生的学习悟道过程,是一个终身过程。

比照当下的儿童文化发展,“文化习得”往往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承路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主导着儿童的文化习得。

但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诸如“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这类显性的文化旗帜高高飘扬;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普及的流行文化又以猝不及防的攻势占据着儿童的文化视野。

很显然,当代儿童文化世界中的“多元”不同于兰西教授笔下的地域、种族、村落等文化类属与特征的丰富性,而是衍生出不可控的多元负向因子,比如偶像崇拜问题、语言方式问题、精神“快餐”化问题、游戏暴力问题、价值判断问题、信息筛选和解构能力问题等。

耕读传家与文化濡化_以广西灵川县江头洲村文化教育习俗为例

耕读传家与文化濡化_以广西灵川县江头洲村文化教育习俗为例

成文化的濡化过程,由此造就了大量出自乡野的而文化底蕴 深厚的杰出人才。
胡念望先生在《读可荣身耕以致富:耕读文化》中指出: “到了宋代,耕读文化由于科举制度的演进而得到改造与加 强。北宋仁宗皇帝的几条科举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耕读文化的 发展:一是规定士子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使各地普设各类
学校;二是各科进士榜的人数上给南方各省规定了优惠的最 低配额;三是规定工商业者和他们的子弟都不得参加科举考 试,只准许士、农子弟参加。这大大地激发了普通人家对科举 入仕的兴趣,连农家子弟也看到了读书入仕、光耀门楣的希 望……”[1(]P30)由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乡土农家 的现实图景。
士绅办学—— —清同治年间举人周廷冕为专课族中子弟 而设通政、中正、蒙正三学堂,适龄儿童不论男女皆可免费入 学;清道光六年考中进士的周启运在家乡兴办义学,大力发 展教育。
爱莲家祠— ——筹建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始建于光绪八 年(1882 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的爱莲家祠,由举人周永、 诸生周紫卿在其内独资兴办爱莲书院“、进化”“、保粹”诸学 校,勉 1997 年,爱莲家祠不仅仅是村民议事、清明祭祖 的公共场所,更是一座在村民心目当中具有崇高地位的教育 设施。1997 年,设在家祠内的原江头洲小学才搬迁至现在的 美洲小学。
为了弘扬爱莲文化,教育子弟勤奋读书,成立于 2000 年 的江头洲古民居管理委员会办了几件大事:整理族谱、勘察 文物及保存古迹以延续家族记忆;在护龙河畔重新树立历代 科举中榜先辈的石刻碑,以勉励族中弟子勤奋读书;在各家
是对内巩固其家族凝聚力,加强家族记忆。爱莲文化与理学 本身就具有浓郁的伦理道德色彩,是训导、教化子弟的最重 要工具。姑且不论江头洲周氏家族尊周敦颐为祖先,崇爱莲 文化为其家族象征是否是一种“传统的发明”或“创造”[8](P15), 就其历代先民运用爱莲文化对家族子弟进行德性教育本身 就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爱莲文化为周氏家族的绵延,提供的 是人文根基和伦理保障及井然的人伦秩序,而无论是在传统 中国还是现代中国,伦理常与政治相关,且政治和伦理又寓 于教育的观念与行为中[9](P437)。由此造就中国乡村社会明显 的文化继承性。在江头洲,以爱莲文化为核心的儒学理念 长久传递,其世代渗透铸成古今周氏族人大抵一致的集体 意识与无意识文化成分,对他们的人性转变起到一种模塑 作用[9](P438)。

非连续性文本刘焕明《“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刘焕明《“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

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

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

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一些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消费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

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

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应当认识到,一些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人类学的濡化、涵化、社会化研究_提纲

人类学的濡化、涵化、社会化研究_提纲

从某一特定社会出发,世界观是其成员对环境和生活的理解模式及其行为方式,是社会群体从个人层面看,基于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信念基础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反映小规模社会人和大自然和谐一致的世界观。

如中国西南山地民族地方族群保护自然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源自他们的信仰与哲学引导的世界观系统,并体现在每现代物质社会的功利需求不是唯一的,而心理与精神需求将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重新显:是一个社会文化成员对周围事物的是非曲直、爱恨、为与不为等带有原则和情感的理念:个体在濡化和社会化及在周围环境适应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特征的总称。

:在一种文化中,基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经验和可能产:由生理、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中的个体倾向可能会加工和整合人的行为;一个群体中面临着共同文化压力的每个个体,其所具有的先天潜能有形成众趋研究文化与人格目的:分析个人或群体的欲望如何整合于社会的需要,文化对群体共同特征文化与人格是相互作用的,文化受人格的制约,文化反过来会塑造人的行为和个性。

濡化是不同族群、不同社会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方式及手段,同时也是族群认同的过程标志之一。

:个体或群体通过文化上的代际传递,建立社会的价值系统,使该社会延续和发展。

濡化表现为个体对于整个群体的文化内化过程。

人们总是通过与他人展开的共同活动,依照传统或经验形成共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让整个社会的文化按照一定的轨迹延续下去。

:濡化是促成个人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成员在文化上确立认同感与一体现:围绕政治、经济、婚姻、教育等基本社会功能而普遍形成的思想或行为方式。

如:社会成员通过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相整合的过程。

区别在于:濡化强调个体或群体内化某种文化类型或生活模式的过程;社会化强调个体与社:儿童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如个体早期家庭内部的成员交往。

形成:通过个体具备的一定的先天素质,同时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通过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人格上出现严重缺陷、有严重阻碍的人,对人对事容易表现出极度的偏激,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险和伤害。

人类学概论第十二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人类学概论第十二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因不同民族、文化与社会的模塑以及文化的 传递,在不同时空下呈现了绚丽多彩的人性,
3
关于人类学人性的研究主要循着两种角 度,
一是从人性的转变方面做理论的探讨; 一是从文化的传递方面做社会的观察。
4
人对整个世界与周围环境的基本看法叫 做世界观(worldview)
草根世界观 都市世界观
5
学业成绩不良的原因。 重要观点: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
有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少数民族 文化并不是落后或缺失,而是不同
29
人类学把文化过程中的文化适应(adaptation)
看作是个人或群体更好地与生存环境达成一
体质人类学主要从生理学、人体形态学、遗 传学等生命科学的角度探讨人类对不同环境 压力的生理适应和遗传适应;
18
社会化(socialization)指的是社会成员通过
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活 动,与社会相整合的过程。 濡化强调个人或群体内化某种文化类型或生 活模式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 社会化强调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特点和条件, 常用社会结构、内容、背景和所扮演 的角色等衡量
19
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受家庭环
境的影响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学校教育是个体参与社会化的准备方式
与重要形式
20
社会化既包括特定社会文化的濡化与延
续,同时也有多元文化重组与整合的过 程含义 既包括儿童成长为成年人这一初级社会 化过程,也包括文化传承的次级社会化 过程
21Βιβλιοθήκη 个体人格的形成较为复杂。 它是通过个体具备的一定的先天素质,同时
33
个体认同(personal identity)也是一种自我
意识,指将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与其他精神体系联系在一起,并内化于自身 人格系统当中,获得某种思想和行为上的同 构。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濡化、文化播化与制序化和制序变迁韦森“这个世界已有足够多的深奥”。

——格尔兹(Geertz, 1973, 中译本,页24)在运用道金斯的文化拟子的概念及其拟子自我复制的分析理路辨析了文化濡化与文化播化这两个社会机制之后,让我们再回到这本小册子的讨论主题文化与制序的关系上来。

在具体展开梳理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渠道之前,我们这里首先要指出的是,社会制序(social institutions),即不是象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所实际信奉的那样是一种通过对交易费用之节约的计算而产生出来一种的“静态理念”,[1] 也不是象哈耶克所认作的那样是一个人们“行动的秩序”(acting orders)赖以建立但却不知源自何处的规则系统(r ule systems),而是一个有着内在动态逻辑发展并且整体上或局部上不断变动着的(包括“变革”(rev olution)、“演进”(evolution)或自我复制即“内卷”(involution)[2])着的“活的整体”。

如上所述,我们把制序内部的从个人的习惯到群体的习俗、从习俗到惯例(非正式的规则约束)、从非正式约束到正式的制度化规则的动态逻辑发展过程称作为“制序化”,而把制序构成的各个环节如习惯、习俗、惯例以及法律和种种制度以及其逻辑整体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和改变称作为“制序变迁”。

由于文化作为一种观念的存在(ideational entity)是种种现实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制序的映像(reflection)、面相(make-up)和精神(spirit),而作为一种社会实存(societal entity)的制序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在社会过程中的显化(incarnation)和体显(embodiment),文化对制序化及其各个环节以及整个社会的制序变迁过程有着非常密切、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因而探讨和梳理文化对制序化和制序变迁的影响渠道和路径,显然是社会制序的理论分析的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

首先,让我们反思一下在一个假想的封闭社会中文化对制序化与制序变迁的影响。

从上一节对文化濡化和文化播化的辨析中,我们马上会进一步意识到,在一个封闭的(即不与它社会和它群体进行文化拟子互换的)社会或人群中,文化对制序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濡化的社会机制进行的。

这里之所以说在一个封闭社会中文化对制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文化濡化来进行的,是因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对任何单个人来说,他一生下来就必定落在一定文化之中。

因此,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他被生活在其中的文化“濡化”的过程。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尽管有些动物群体的某一“现象型行为”或“基因型行为”也象人类的文化拟子一样可以在群体内部和群体间进行复制,但地球上的任何动物群体还不能像人类一样创造符号并通过符号来交流信息,承传知识和积累经验。

人类型构出了种种语言和符号,包括声音、手势尤其是书写语言和绘画,以此作为文化和制序知识的载体。

这种文化和制序知识的载体,从道金斯的思路来看就是“拟子库”。

有了拟子库,文化作为有关社会制序和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就可以以种种拟子或拟子簇的形式从一代人传到下一代。

就单个人来说,一旦他降生到世上,他必定落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和制序环境之中。

在其的成长过程之中,当他从生活周围的所有文化拟子库的“信息源”中接受文化拟子从而被文化“濡化”的同时,他也被制序化(institutionalized)了。

换句话说,人在社会过程的“被”制序化是通过接受文化拟子而在自己的思想得以记存并在自己的行为中复制这些拟子而进行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濡化是制序化得以实现和既存制序得以维系和延续的社会机制过程。

由于单个人接受文化拟子从而被文化濡化的同时也即是被制序化了,因此可以认为人的制序化主要(或者说基本上)是通过文化濡化(文化拟子的复制)来进行的。

这样,从整体上来看,一个社会的制序化也主要是通过该社会内部的文化濡化的机制过程来完成的。

从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体悟出,一个社会的制序化程度(包括内在于其中的市场运行的产权规则与法律约束规则的体系化(systematization)程度),与该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遗产有着根本性的关系。

由于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正常成年人来说,经由多年的文化濡化而被“文化了”(在现实中,一个人识不识字、读没读过书因而有没有“文化”与此无关[3])的同时,他也被制序化了,他的行为模式必定反映着文化,也必定是社会化的和制序化了的。

由此看来,在个人行为模式上反映出来的文化与制序的同构和基本重合,也只有从文化濡化的社会机制过程中的拟子复制这一视角才能得以理解。

这里且不管一个社会的制序化程度如何,反映着一定文化模式的人们个人的行为模式,在根本上总是经由文化拟子库中的某些相关拟子的复制而型构成的。

这些与型塑人们行为模式有关的文化拟子,以格尔兹见解就是一种大家共享和共知的一种代码(code),一种赖尔所理解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从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来看,每个人所享有的这种大家能共同理解的代码和默会知识,会在个人与他人打交道或社会博弈中的理性计算一起来决定人的行动和博弈的选择(按照哈耶克的思路,人的理性就是这种由文化传统而来的代码和默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每个人也通过这种大家共享和共知的代码和默会知识来预期和理解他人的行动和博弈策略选择。

这样,有了这种大家共享和共知的代码和默会知识,人类群体和社会就有了哈耶克所理解的那种“行动的秩序”(acting orders)。

当然,我们说通过文化濡化的社会机制过程中的拟子复制而形成的社会制序对人们的行为有一种标识性的规约,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在所有活动中的策略选择就一定全部符合文化规范。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活动除了受理性计算指导和文化规范的约束外,有时还受情感、喜好和种种非理性以及偶然性因素的支配。

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受一定文化模式中的理性计算所决定的行为模式,只是一种普遍或者说常规性的行为模式。

这种普遍或者说常规性的行为模式,也就是作为一种“深描”的人类学的文化解释所指的文化模式和和“思想性的”社会制序的理论分析所要探究的“社会秩序”。

由于在个人行为模式的型塑上文化濡化和一个人被制序化是同构的,或者说在个人接受文化拟子时人的制序化是通过文化濡化的社会机制过程来实现的,那么,从社会整体来看,文化濡化对制序化即社会制序的的生成、型塑、成型、硬化和各个构成部分的过渡与转化,会有着潜移默化但却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言而喻,文化濡化不仅对个人习惯(我们这里可以进一步把个人的习惯(usage)看成是受某种文化拟子所支配的个人行为的重复)的形成和型塑、对群体习俗(即custom——我们把习俗看成是集体的行为重复)的生发与维系、以及对人们对非正式的惯例约束(conventional constraints)的自觉恪遵,均有着内生性(e ndogenous)的作用,对社会的法律、法规和其它种种制度性规则、规章和规程的型构和制定,也无疑有着潜移默化但至深至厚的影响。

譬如,英国的普通法传统中的政治与法律制度,从一定视角来看就是英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体现。

而法国自拿破仑时代所制定的“法国六法”(即《法国宪法》、《法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业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和《法国刑法典》),尤其是其中的《法国宪法》(到1958年的戴高乐第五帝国,法国已十七次修宪),就是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所逐渐形成的充满建构理性主义(constructivist rationalism)的法国文化在政治和法律领域的体现和结果。

同样,正如瞿同祖(1981)、Bodde和Morris(1973)和梁治平(1997)等学者所见,传统中国的伦理化的法律体系,显然又是以儒家学说为“主脉”的传统中国文化在社会制序层面上的凝化与结晶。

因此,正如不了解民族性和民族的“ethos”就难能解释一个族国的经济制度和工商体制形式一样,没有文化之维的“支援意识”,就难能解释清楚一个社会的政治与法律制度。

在对文化濡化与制序化的内在关联进行了上述思辩的梳理之后,现在让我们再来反思一下在一个假想的封闭社会(即不与其它社会进行文化和信息的交流——或者用道金斯的术语来说——不与外界进行文化拟子的交流或互换)中文化濡化与“制序变迁”(institutional change)[4] 之间相互作用。

由于文化作为社会制序的镜像(image)和源于以及关于社会制序的知识体系大致是人类生活世界的“行动的记存”,而作为人类生活世界之生活形式的社会制序存在于人们的行动之中并随着社会活动(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就是种种社会博弈)而不断的改变着,一个封闭社会中的文化演进(cultural evolution)往往滞后于制序变迁。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人类生活世界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总是不断有新的社会秩序通过社会博弈而自发地型构出来,而自发的社会博弈秩序的驻存又会逐渐凝化和沉淀出新的博弈规则。

加之,社会内部的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和组织创新(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又常常要求并往往实际上修正和改变着既存的制序安排。

这一切往往会导致社会制序的变迁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当然,这里并不排除一定的制序安排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自我复制即“内卷”)。

新的社会制序的型构、出现和既存的社会制序的改变,必然会在作为人们的观念领域里固化、沉淀和积累下来的“知识的汇聚”和“行动的记存”的文化体系上反映出来。

从这个视角来看,现实社会的制序变迁过程会拉动或牵引着文化演进。

由于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文化演进一般会滞后于制序变迁,制序变迁(尤其是其中的由技术创新和组织以及随着新的经济活动的出现所导致的新社会博弈规则的型构与制订)往往受到既存的文化观念的抵制、拖拽和制约。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一些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把文化视作为几个世纪以前发出的用来决定以后几代人命运的“咒语”(见Peter Berger, 1986, 中译本,页128)。

这一见解显然有失偏颇,但至少不无道理。

这种观点无非是说,任何既存的社会制序的驻存以及变迁,必定发生在一定的文化场景与氛围之中。

而笔者在《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中第二章所提出的社会制序变迁的三种“路径力量”即革命(revolution)、演进(evolution)和内卷(involution))中的“内卷”(我们把它理解为社会的整体制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自我维系和自我复制因而大致不发生变化),现在看来其原因就在于牵制社会制序变迁的文化的“张力”(strains)太强,或者换句话说,社会制序变迁的张力的主要来源是经由文化濡化的长期过程所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