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构想
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的课程设计理念及音乐课程标准研究
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的课程设计理念及音乐课程标准研究1. 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概述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National Core Arts Standards,NCAS)是由美国艺术教育协会(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制定的一套艺术教育标准,旨在提高美国艺术教育的质量。
NCA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普遍的艺术教育标准,以确保美国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艺术教育。
NCAS的核心内容包括:艺术创作、艺术表演、艺术史、艺术品评价和艺术实践。
NCAS要求学生在这五个领域中达到一定的水平,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音乐课程标准研究:针对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音乐课程标准研究旨在研究音乐教育如何支持学生发展出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以便他们能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音乐家。
研究内容涉及到音乐学习的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评估方法和学生表现的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此外,研究还发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创造力和社会参与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音乐家所必需的。
,以及相关的内容。
3. 课程设计理念分析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的课程设计理念建立在提供学生有效的艺术教育的基础上,以及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探索、理解和表达艺术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课程设计理念还强调学生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以及他们如何将艺术作品与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理念建立在提供学生有效的音乐教育的基础上,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探索、理解和表达音乐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课程设计理念还强调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的过程,以及他们如何将音乐作品与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的内容。
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美国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艺术和文化发展非常活跃的国家,其艺术教育体系也备受瞩目。
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指美国教育部针对艺术教育所制定的一系列教学指导原则和目标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帮助学校和教师提供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本文将对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艺术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和媒体艺术等多个领域。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全面考量,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视觉艺术领域,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创作、表现和理解视觉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音乐领域,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演奏、创作和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和表现力。
在舞蹈和戏剧领域,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舞蹈和表演,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媒体艺术领域,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数字媒体和视听媒体的创作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媒体素养和创新能力。
其次,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注重跨学科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
标准要求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运用科学、历史、社会等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再次,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文化意识。
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表达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标准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形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最后,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注重评估和持续改进。
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对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这种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评估理念,有助于促进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综合素质。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小学教育目标,不过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具有广泛的影响,大致内容为:①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②增进儿童的心理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③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④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⑤发展儿童符合民生生活的价值观;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2.小学课程的管理与设置美国各州的公立中小学课程是由州宪法和州教育法规定,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实施,要求加强课的统一性的主张开始出现,但基于美国长期以来的地方分权化教育管理传统不可能完全建立全国统一课程,中小学课程的决策仍主要在各州及各个学校。
现行美国小学通常都开设如下的基本核心科目:(1)语言艺术。
(2)社会。
(3)数学。
(4)科学。
(5)体育和保健。
(6)音乐和艺术教育。
3.授课时数美国各州小学每学年的授课天数相差很大,每天的授课时数也不一样。
通过对某些学校的统计发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平均每天在校上课时间逐渐增加。
小学的课程编排非常灵活。
各节课的时间长短变化较大,有些课长达1 小时,而某些课仅20分钟。
美国小学虽然实行5天教学日,但它在一天之中的课节数较多,每天上课的总时间较长。
现行美国小学课程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影响,倡导以学术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课程组织形式来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语言艺术包含了阅读、写作、文学、口语等知识,社会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音乐与艺术、体育和保健也具有较明显的综合课的特点。
(二)中学课程1.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关于美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最有影响并经常被引用的仍然是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的“七大原则”:①保持身心健康;②掌握学习基本技能;③成为家庭有效成员;④养成就业技能;⑤胜任公民责任;⑥善于运用闲暇时间;⑦具有道德品质。
美国教学设计
美国教学设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对于教育的全球标准也在逐渐形成。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体系之一,其教学设计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本文将从美国教学设计的特点、原则和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美国教学设计的特点1. 学生为中心美国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
教师将学生视为主体,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倡导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 融入现实生活美国教学设计注重将学习融入现实生活,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项目学习、情景模拟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 强调跨学科教学美国教学设计鼓励跨学科教学,通过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国教学设计的原则1. 明确学习目标美国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背景和学习需求设定目标,并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2. 激发学生的兴趣美国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受到学生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美国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4. 评价与反馈美国教学设计强调评价与反馈,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项目作业、学习日志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反馈和指导。
三、美国教学设计的实践1. 问题解决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是美国教学设计的一种常见实践方式。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浅析美国中小学教育体制
浅析美国中小学教育体制浅析美国中小学教育体制【摘要】在美国人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
从19世纪早期开始,这种义务教育的理想便不断得到群众的支持。
许多人认为,美国的繁荣与强大,事实上是得力于教育之普及和教育制度之完善。
美国文化教育的高水平也决定了美国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
但美国教育制度也存在不足之处。
本文通过对美国中小学教育体制的特点、优劣及改革等方面的全面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美国教育。
【关键词】美国、教育体制、特点、优劣、改革【正文】一、美国中小学教育体制概况:(一)体制管理中、小学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管理,多数州实行十年义务教育。
各州学制不一,大部分为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美国的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由政府税收支持,学生免费入学;私立学校多由教会支持,也包括那些合乎相当学院基础的私立学校。
在初中阶段,约有10%的人就读于私立或教会学校。
在高中阶段,同样约有10%的人就读于私立或教会学校读书。
约有2 0%的大学生是读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
所有的州都要求孩童入学,在大多数的州,孩童们在16岁之前必须接受教育。
每名学生都有权利受教育,不论学习能力如何,都与普通学生一样受到同等条件的教育,建立在一个人人平等的基础上。
州把许多教育责任交给地方教育委员会,大多数的委员们是由地方学区投票选出。
大多数的美国公立学校是由当地地方投资及管理,教育经费的来源,联邦政府占3%—6%,州政府占40%,镇(市)占55%左右。
然而目前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却在投资地方学校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教育模式:1、学制美国中小学教育,属于地方分权,学制各州并不完全一致。
美国教育体系分为幼儿园、小学(1~6年级,一般附设Kindergarten)、中学(7~12年级)、专科/大学及硕士以上。
其中中学教育更有细分为 Middle High School (6~8年级)、Junior High School (7~9年级)、Senior High School (9~12年级,或10~12年级)。
从国外美术教育看中小学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
从国外美术教育看中小学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从国外美术教育看中小学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一、国外美术教材的编写体例1、以美术语言为主线的美术教材:美国scottforesman教科书是以美术元素,如:线条、形状、形体、空间、明暗、色彩、肌理;设计原则,如:平衡、强调、比例、图形、节奏、同意、变化来组织排编教材。
Eg:从形状的介绍——空间的介绍——复习单元中所学到的内容。
2、以主体单元为主线的美术教材:美国everywhere教科书:单元内容为一条明线,而美术知识与技能成为一条暗线,寻找相对的平衡。
新加坡:美术与工艺教科书,在一个主体单元中,学习美术的元素和设计的原则都作为暗线放置教材中。
3、以项目研究为主线的美术教材:英国:每个项目,都是学生通过的探讨、研究来完成。
目的:配和鼓励学生加强视觉和触觉方面的理解表达能力,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平面造型和立体形象,培养学生具有分析、批评、直观和富于想象的能力,理解美术与设计和历史、社会、环境的关系。
4、以培养设计意识为主线的美术教材英国:hodder&stoughton教科书:(体现工业设计的过程)形成观念:有思维、头脑风暴、做规划、设计观念等发展观念:了解系列知识、做好制作前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展示观念:探究画法、探索材料,学则合适的制作方式等案例研究:介绍不同的优秀案例日本:注重材料的选择二、有关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1、中小学美术欣赏的方法:欣赏艺术作品,可采用艺术批评的四个阶段方式:描述:要求你研究有关艺术家的信息以及仔细的观察艺术作品,艺术家一生中曾发生过什么事情,艺术作品是何时创作的,在艺术作品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你见到过的艺术作品中,运用了那些类型的线条、形状等元素。
分析: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步的难点是如何解决各种线条、形状与艺术作品中的其他部分组合在一起。
指出重复的形状。
你最先注意到哪些形状?这件艺术作品是如何取得平衡的?解释:是运用信息帮助你解决艺术家创作作品意图的方式,这件艺术作品展现了什么精神状态?告诉大家艺术家曾经说过些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象征物,它们有什么含义?判断:是提供机会决定你认为这件艺术作品是否成功,你的判断是建立在前三部发现的基础上的。
和美课程管理制度
和美课程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而教育中的课程管理制度则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成效,对于学生的教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课程管理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美国的课程管理制度主要分为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美国的课程管理制度入手,探讨其特点和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美国课程管理制度的特点1、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美国的课程管理制度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非常多元化。
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课程,包括常规课程、特长课程、自由选修课程等。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2、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美国的课程管理制度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资源共享网络,实现学校之间、学科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强调课程评估和监管美国的课程管理制度非常注重课程评估和监管,教育部门和学校会定期对各种课程进行评估和监管。
通过不断地评估和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
4、注重课程改革和创新美国的课程管理制度注重课程改革和创新,鼓励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从国家层面到学校层面,都有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二、美国课程管理制度的作用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国的课程管理制度采取了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教学质量美国的课程管理制度强调课程评估和监管,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
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第一篇: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
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
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相同的步调。
(一)二战前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嬗变。
发端于十九世纪初期的“公立学校运动”使美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民基础学校教育体系。
但这种学校教育体制上的变革并未带来学校教育目标、课程和方式的质的飞跃,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中小学教育课程依旧延续着过去的传统,即小学课程的核心仍然是陈旧的3R’S(读、写、算)和宗教内容,而与生活相关、全面发展儿童心智的课程(如家庭地理、文献地理、初级科学、自然、图画、音乐、教育、游戏、缝纫、手工等)虽已出现在学校的课堂中,但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中学课程的核心仍为文科类课程,尽管以埃略特(CEliot)等人组成的中等教育“十人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以削减古典人文课程、增加现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特征的新的中等教育课程体系(如古典语、现代外语、代数、几何、文学、历史、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但该课程体系确立的出发点却定位在智力发展以及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上,即该课程体系的学术性有余,而职业性、生活性、实践性不足。
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所引发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做了理论辅垫。
在以杜威、帕克等人所倡导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等教育本质论以及“从做中学”等教学理论的影响下,美国的中小课程在二十世纪初发生了深刻变革,而此时具有明显进步主义倾向的改革不仅波及范围广泛,而且影响异常深远。
小学课程中传统的3R’S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由1856年的70.1 %降至1926年的51.7%,而图画、音乐、体育、活动、手工等经验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则由1856年的14.2%升至1926年的36.5%。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第一篇: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小学教育目标,不过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具有广泛的影响,大致内容为:①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②增进儿童的心理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③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④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⑤发展儿童符合民生生活的价值观;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2.小学课程的管理与设置美国各州的公立中小学课程是由州宪法和州教育法规定,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实施,要求加强课的统一性的主张开始出现,但基于美国长期以来的地方分权化教育管理传统不可能完全建立全国统一课程,中小学课程的决策仍主要在各州及各个学校。
现行美国小学通常都开设如下的基本核心科目:(1)语言艺术。
(2)社会。
(3)数学。
(4)科学。
(5)体育和保健。
(6)音乐和艺术教育。
3.授课时数美国各州小学每学年的授课天数相差很大,每天的授课时数也不一样。
通过对某些学校的统计发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平均每天在校上课时间逐渐增加。
小学的课程编排非常灵活。
各节课的时间长短变化较大,有些课长达1 小时,而某些课仅20分钟。
美国小学虽然实行5天教学日,但它在一天之中的课节数较多,每天上课的总时间较长。
现行美国小学课程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影响,倡导以学术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课程组织形式来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语言艺术包含了阅读、写作、文学、口语等知识,社会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音乐与艺术、体育和保健也具有较明显的综合课的特点。
(二)中学课程1.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关于美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最有影响并经常被引用的仍然是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的“七大原则”:①保持身心健康;②掌握学习基本技能;③成为家庭有效成员;④养成就业技能;⑤胜任公民责任;⑥善于运用闲暇时间;⑦具有道德品质。
课程设计理论美国
课程设计理论美国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美国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评价实际课程设计案例,提高课程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设计观念,认识到课程设计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对课程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美国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课程设计的定义、历史与发展、理论基础等。
2.第二章:美国课程设计的实践与应用主要内容:课程设计的过程、方法和技术、案例分析等。
3.第三章:美国课程设计的评价与改进主要内容:课程设计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课程改进的策略等。
4.第四章:美国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当代美国课程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实践等。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通过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理论和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课程设计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用于探讨课程设计的热点问题和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课程设计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评价和改进课程。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美国课程设计理论》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如《课程设计原理》等。
美国教学设计和反思中班
美国教学设计和反思中班引言: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基础,而教学反思则是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教学设计和反思被视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美国教学设计和反思在中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式。
一、美国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1. 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美国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被视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展开,并提供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在中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确定清晰的学习目标教学设计需要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中班教学中,学习目标可以包括社交技能、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任务和期望结果。
3.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美国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例如,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常被应用于中班教学中。
这些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国教学反思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反思是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反思教学实践,教师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的空间,并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做出调整。
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培养专业素养教学反思能够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专业知识。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提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力。
3. 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教学反思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反思和分享教学经验的平台。
在班级教师会议和专业发展活动中,教师可以互相交流并汲取教学经验,借鉴他人的成功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中班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和反思实践1. 教学设计实践在中班教学中,教学设计应注重针对性和多样性。
美国小学与中学的课程设置
美国小学与中学的课程设置“我们学区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和美国港口城市巴尔地摩之间,本身又是美国重点蓝带学区。
以我家所在的学区为例,以点带面,86店铺先来介绍一下美国的小学课程设置。
”美国小学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从理论上来说,不同学区可以各自为政。
虽然如此,根据我们跨州搬家的经历,我发现美国不同地区小学的基础教育学科却大同小异。
美国小学通常共有六个年级。
除了常规的一年级到五年级,还设有学前班(kindergarten). 在这六个年级当中,设置的课程几乎都是一样的。
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会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有所拓宽。
总体来说,美国小学共设有八大课程。
它们分别是语言艺术(language arts),数学(mathmatics), 科学(science), 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健康卫生(health), 艺术(art),音乐(music),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从表面上看,美国小学里上述课程的叫法,好像有点儿文诌诌的。
但稍微细看一下,其实这些课程无非就是英文,算术,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
美国小学生在艺术课上学画画,在语言艺术课上学英文(相当于中国的语文课),在音乐课上学音乐常识和乐器。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小学里的音乐教育。
无论是高才生还是低等生,到了小学三年级,美国小学生都要选学一门乐器,然后这些孩子们要参加学校的乐队。
每逢节日或者学年结束时,这些乐队要上台做汇报演出。
美国学校里的中国孩子,大部分人都选小提琴,中提琴或大提琴。
也有一些华人男孩子选萨克斯管或小号等木管铜管乐器。
中国人比较重视数学教育,现在我们来看看美国小学里的数学教学大纲。
先说识数吧。
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数到100,二年级的孩子数到1000,三年级的孩子数到10000,四年级的孩子数到100000。
关于加减乘除等运算,美国小学一年级时学加减法,三年级时学小数和乘除法,五年级时学平均数等概念。
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摘要:音乐教育是一个国家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决定着国民素质的高低与否。
德国做过调查后发现,一些著名的学者、政治家、科学家以及军事家在也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质。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更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的保障。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教育理念;教育特点美国不仅是经济、科技强国,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与教育方法上也是受到其他各国学习的先国家。
美国是一个具有联邦制度的多民族移民国家,它的学校音乐教育开始于1838年,受国家制度的影响,整个国家的教育行政权呈高度分散的形式。
各个州音乐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都没有统一的规定。
一、课程设置1、课时安排:音乐课在小学和初中属于必修课,高中时期属于选修课小学:2课时/周初中:2课时/周高中:选修2课时/周2、课程内容(分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合唱课或声乐课:培养学生的适用于实践的声乐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表达器乐合奏课:通过一些简单的器乐技能,锻炼学生是的协作能力,更好地为实践服务普通音乐课:即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与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拥有享受、表现音乐的机会。
校园音乐节:为丰富校园音乐文化,学校举办音乐节,指导学生参与一些音乐剧的排练,属于课外活动。
3、教学目标学校的教学主要内容包括:视唱练耳的训练、技能技巧、合唱指挥以及对音乐的即兴创作方面。
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规定,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音乐老师有很大自。
但教学目标包括以下:①根据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爱好,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文化水平,对相关音乐的要素做简单的介绍,让学生用音乐语言思考、表现和创造。
②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表演能力,着重在班级中进行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技能技巧为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服务。
③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即兴创作,发挥创造力,让学生自由创新。
音乐(心得)之美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
音乐论文之美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当代美国中小学音教育的模式是什么?答案为:多模式就是其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
当代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题又是什么呢?答案为:“创造”就是其主题。
本文——“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将对当代美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及其成因作一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所裨益。
一、“分散”导致音乐教育的多种模式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
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
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
全国共有600多个大学区(中小学生万人以上),3000多个中等学区(中小学生2500至10000 人), 12000多个小学区(中小学生2500 人以下),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含各科教学大纲)。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但这种计划与大纲是非粗略的,对各个学区只具有指导性,并不具有指令性。
只有学区才是真正的教育实体。
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其《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一文中这样写到:“美国教育的高度分散与此(中国)形成鲜明对照,50个州的方针各不相同,有时16000个学区也各行其事,这造成了很大的自主权。
差异不仅被容忍,而且受到鼓励,地方性也受到尊重。
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因而,导致中小学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音乐教育模式自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
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交相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浅谈以实践为核心的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
浅谈以实践为核心的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作者:刘曹芃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第21期2016年10月,笔者在赴美国加州洛杉矶实习交流期间,实地考察观摩了当地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在此,选取其中一些见闻,以期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带来启示。
一、音乐课程的形式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注重实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也是如此。
美国中小学音乐课程设置不同于我国传统的音乐课程。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音乐课程为普通音乐课,教学内容主要以唱歌课和欣赏课为主;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在新课改之后设置为6个模块,其中“音乐鉴赏”仍然是核心模块。
而美国的音乐课主要以乐队课的形式进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或基本技能。
在笔者考察的学校中,小学低年级没有安排专门的音乐课,如果学生想要学习音乐,需要请私人家教。
学校会针对小学高年级(五年级以上)和初中阶段的学生组织管乐队,并开设乐队课,每个年级每天都会有一节乐队课,学生参加乐队排练,课程性质也是选修,有兴趣或有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学习,排练的乐曲由乐队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经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取。
到了高中阶段,音乐课开始实行学分制。
学校会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一年艺术类课程,修满一定学分才可以报考美国的大学。
高中所开设的音乐课程种类更加多样化,如行进乐队(marching band)、合唱队(chorus)、爵士乐队(jazz band)相关课程以及钢琴课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美国的高中学校通常都会有行进乐队,在重大活动或比赛上,有行进乐队表演的传统,不同学校之间每年也会举办行进乐队比赛,各校对此都很重视。
以上提到的合唱队、各种乐队的排练课程以及钢琴课,并非只是面向有天赋的学生的课外活动或专业培训,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零基础选修课。
这种乐队形式的音乐课体现了美国教育理念中的实用主义,有相对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和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
谈美国中小学选修课的设置
谈美国中小学选修课的设置
余艺文
【期刊名称】《课程.教材.教法》
【年(卷),期】2003(023)008
【摘要】@@ 一、不断开发课程,以求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相适应rn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curriculums).州课程标准(state curriculum)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州法律和有关文件制定的.学区课程标准是根据州和学区情况制定的.一个学区内各校的课程开设也不一样.在美国,教材是开放的,各州、各学区,甚至学校同科、同年级教师之间选用的教材也不一样(由州长确认的董事会制定教学指南和升学要求.他们推荐几家课本发行公司,学校老师据以从中选择教材).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有很大的发言权.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余艺文
【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深圳,518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谈三年制高职选修课的设置 [J], 梁基鹏
2.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与管理 [J], 杨静;赵蓉;李慧茹
3.从大学英语高级选修课程设置谈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 [J], 尹玮
4.谈中学外语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的设置 [J], 雷家端
5.现实与理想的交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 [J], 刘爱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谈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三个层次(doc 10页)
试谈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三个层次(doc 10页)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这种取向的特点是:教学任务是开放式的,学生自由从事、探究个人计划。
在课堂上教师尊重孩子,呵护孩子,及时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服务。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艺术作品的所有权,教师为学生的首创精神、自主性和独立性思维而感到自豪。
教师认为:这是孩子们自己的艺术计划,课堂上期待孩子们去完成自己的计划,孩子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一般在每次上课的前几天教师就会告诉学生,可以带他们想要的、喜欢的任何艺术材料来。
教师在课前也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如:在二年级一节制作圣诞树的艺术课上,教师会带一些纱线、棉花球、装饰用的小发光物、剪刀、松球及其它材料,在正式上课时,教师把全班孩子分成几组,各组的孩子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和自己带来的材料认真制作,可以用纱线和松果做一个树干;可以把松果粘到报纸上;可以用纸叠成一盏漂亮的灯……课堂上孩子们可以随意走动,看别人正在做什么。
教师不时去看看各组的制作,问问学生是否需要帮助,并不断称赞学生的作品。
较少干预的方法在没有什么压力的课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种方法中视觉艺术用得最多,视觉艺术是多种多样的,从有计划的节日装饰到有独到见解的观念及华丽的灯、计算器、雕塑等制作精巧的物品。
这种取向偶尔也在舞蹈课或音乐活动中体现出来,尤其是涉及到个体和团体活动的舞蹈课,没有教师的控制和评价,孩子们的行为是积极的、主动的,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曲调翩翩起舞,这些活动使孩子们的心情得到彻底放松,教师们认为这些活动都是合理的、有益的艺术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构想[摘要]艺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
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在于,从艺术中学生可以得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
纵观古今中外,我们发现,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艺术,文明与艺术同时产生,不管在哪个文明和哪种文化中,艺术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键词]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审美;艺术素养一、课程设置的涵义和内容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
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设置了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种课程类型。
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
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
二、美国艺术教育发展过程简述第一,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美国的美术教育受包浩斯①教师和前卫艺术家理论的影响,采取了一种“放任式教学”的方法。
并以这一思想作基础,逐步建立了孔纳特的教育体系,这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
“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做他想做的工作,只要在工作中守规矩和发挥创造性”。
这种教学法导①关于包浩斯:由德国建筑家华尔塔.格鲁比乌斯于1919年在魏玛设立的以综合建筑、雕刻、绘画、工艺为目标,以抽象表现主义以及荷兰、俄罗斯的构成主义相混合的“合理的构成主义”造型研究所兼学校。
以康定斯基、克里、法伊尼加为教师,成为现代美术的大潮流。
致无责任的放任。
当然也可以在良好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这一派重视学生的身心快乐及其人格的成长。
因此实施教学的科目是应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设置,因此教学以绘画为重点;同时着重再现性,并以绘画创作作为人格探讨的手段,但不重视三度空间的表现。
这种教学主张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提供示范和评议学生的作品并使用资料、课本、图表或参观以辅助教学。
第二,到1968年,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综合关于艺术教育的意义论点,提出了六项需要加强的理由:1、历史的理由,古今诸文明中对艺术经验的珍视,足证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育为人们良好的生活作准备,因而艺术在任何教育计划中必然具有重要地位。
与此相关的主张是艺术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没有艺术教育等于未教文化。
2、为艺术而艺术,轻视艺术的任何外在价值,主张以自我为目的。
凡是将艺术视为具有实用性,都被认为是贬抑了艺术价值这种理论是片面的。
3、利用艺术经验能够帮助囚犯、病患者或老龄人。
艺术价值与益处不仅有助于需要治疗者,对一般大众也有同样的价值和益处。
4、对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所作的研究显示,艺术比其领域更能提供刺激想象与进行想象的较佳环境。
5、理性的反应,也是整个人的反应,包括所有感情,直觉与人格的主观要素。
在这点上讲艺术具有独特的地位。
因为艺术直接处理感情、直觉与主观的反应。
6、在机器与电脑快速发展下,未来人类物质条件丰厚,在生活安定富足情况下艺术必将深受人们重视。
因为透过艺术活动的心理,感情、创造,表现与知识交流,才能真正感觉到人生存在的价值。
第三,根据赫瑟伟分析,目前美国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有七种类型: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美术的经验探讨的方法。
3、艺术的知觉探讨方法。
4、艺术家身教的方法。
5、行为目标的教学法。
6、学科结构的艺术教学。
7、科际间统合的方法。
其中,艾富兰对所谓统合美学与心理学有四种取向:1、模仿行为的理论教学法,教师注重提供学生模仿的对象。
2、实用,认知的理论教学法,教学时使学生面对问题,以增进其经验结构。
3、表现,精神分析的理论教学法,教学时上提供通过艺术进行治疗以培育并保护学习者。
4、客观,完形的理论教学法,教学上提供知觉的训练,引导学生对于艺术品的客观实在品质加以感知。
第四,本世纪初至今,美国艺术教育则是以史密斯的教学方法为主,强调美术教学和课程的理性精神与系统组织,以训练学生的专业艺术能力为主。
他的《构成》一书,阐述艺术原理与要素,主张教学在于使学生得到基本理念,创造独特的构成,注重艺术性质,但忽视了儿童的特征。
这种教学法显示了一种“主智主义”的倾向。
美国的美术教育者是侧重在艺术性的探讨上,关心如何将艺术知识运用于教学当中。
三、美国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与大纲归纳通过对美国艺术教育发展过程的了解,从中体会到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特点是循序渐进综合统一的。
就如史密斯所说:教学的过程如同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统一体,从接触、熟悉和感知训练到历史意识、欣赏代表作和批判分析,整个过程的重点是从中学会发现和接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强调讲授方式与对话教学法等。
可以看出,多学科艺术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课程设置也就要遵守循序渐进与综合会通的基本原则。
谈到这里,需要对多学科艺术教育做一界定,下面将对其做一简要说明。
“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的英文名称是“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其缩略形式是DBAE,可以直译为“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
一般说来,“以学科为基础”至少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要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人文学科领域之中,将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予以设置和讲授,二是表示这种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由四门人文学科整合而成,具体涉及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
①另外,“艺术教育”的英文称谓通常是“art education”,但有时也用“education in the arts”这一说法。
出现为复数形式的“艺术”,不仅意味着不同门类的艺术,而且包含不同文化族群的艺术。
同样,用在我国的艺术领域也更贴切。
因而在被我国翻译引入后将其缩略为“多学科艺术教育”或“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
根据前面所说的课程设置基本原则,将美国中小学1-12年级的艺术教学大纲进行了归纳,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②而这五个阶段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
第一阶段,感知审美特性(1-3年级)在审美学习的第一阶段,由于孩子们还感知不到艺术作品的全部审美特性,因此需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开发孩子们对审美特性的意识上。
实现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在艺术课程中开设适宜的活动,教学内容的选材可以灵活多样,生①王柯平、杨平、李中泽、黄水婴:《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②列维/史密斯:《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动活泼,教师的艺术敏感性、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关照同情,将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就教学法而言,这一阶段并不提出特殊的要求。
但最需要重视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艺术创作活动,通过亲自动手动脑的创造实践,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艺术感知习惯和完成艺术感觉的早起开发工作。
简单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职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感知习惯。
在此阶段,学生入校时的艺术观念将会得到矫正,审美倾向开始形成,初级的审美意识开始出现。
教师一般是以非正式的方法将学生引入艺术的神秘王国,使他们直觉地意识到有些审美特性是供人感知或欣赏的,尤其是在视觉艺术领域。
第二阶段,提高感知的敏感性(4-6年级)艺术教育的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尽管前后没有精确的分界,但在教学方法方面开始走向正规。
这时,学生的创作兴趣也许开始逐渐降低,其注意力开始转向艺术对象及其他方面。
伴随着强化感知的训练,艺术家与学生个人的作品都可以作为谈论的对象,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成熟作品的艺术特征,在比较中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秀或不足之处。
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性意识,使他们能够详细地观察和描述审美对象。
学生还将会掌握一些基础技能,确立认识、鉴赏和判断艺术作品时所需的态度,进而能够专心致志地审视艺术作品的感性特征,能够积极主动的发现艺术作品的独特品性。
第三阶段,培养艺术历史感(7-9年级)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对艺术特性和人类经验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艺术作品是专门吸引感性审美活动的人工制品。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及不同的审美传统产生兴趣。
这就需要提供艺术史方面的知识。
总结而言,他们的这一阶段的教学计划总体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历史感,也就是通过艺术史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流变与各种流派的基本特征。
在某种角度,艺术史的学习是工具性的,掌握艺术史知识是为了培养审美鉴赏力,提高艺术感觉,了解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和洞察内在的人文思想。
学习艺术史还会为青少年提供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与艺术风格、艺术作品,这样会起到一种引导和启发的作用,会使他们看到个人的艺术偏好,进而引导他们用批判或选择甚至挑剔的眼光看待更多艺术元素。
第四阶段,欣赏代表作品(10-11年级)通过前三阶段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艺术感知的技能和艺术历史感。
到这一阶段,他们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分析批判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欣赏代表作品或艺术杰作。
此阶段在欣赏艺术杰作时,除了需要相关的艺术史知识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之外,还需要兼顾历时性与共识性的艺术研究方法,让学生达到纵向和横向的艺术学习研究。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自然会涉及到多元文化的教育问题。
因而,采取辩证的批判原则就显得十分必要。
笔者认为这一点很值得在我国的中学艺术教育教学中深刻学习,在我国当前的中学艺术鉴赏教学模块中是缺失的。
只有依据辩证的批判原则这一人文教育的基本原则,人们才能客观地评价某一文化艺术的内在价值,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优越感或自卑感。
第五阶段,批判分析(12年级)这一阶段按照认知过程的理解,应该是提取和应用的阶段。
主要是在吸收和运用前几个阶段所学到的艺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实际上,学生进入高中教育阶段之后,知识结构日益丰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可以综合应用以前所学的东西来分析艺术作品。
①在教学实践中,这一过程最好一艺术作品研讨的形式来进行,由此提出问题和疑难,不仅更有助于营造一种活跃的气氛,而且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进行自由的分析讨论,最终确立一种审慎的审美态度和高层次的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