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基础练习卷: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主要理论观点和实践成果
教师介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无产阶级的觉醒等。接着,详细讲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等。最后,通过实例阐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成果,如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主要理论观点和实践活动,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3.了解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认识到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3.分析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以下知识点:
1.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影响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实践成果;
3.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规律。
学生对工业革命的了解多停留在表面,如蒸汽机、纺织机等发明创造,而对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变革、生产力发展等方面理解不深。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生可能仅限于知道其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但对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活动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盲点和兴趣点,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参与课堂讨论和辩论,培养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二共2个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二共2个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B. 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C. 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 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2.“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与其成就相比的东西。

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作者旨在说明()A.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B. 东方文明的先进性C. 希腊文明的包容性D. 希腊文明的民族性3.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在此基础上这些地区产生了早期文明。

据此可知()A. 人类文明的兴起以农耕为基础B. 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C. 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D. 粮食作物的培育推动了社会分工4.在波斯帝国的文化中,无论是政治思想、典章制度、法律、还是文字、艺术、神话、建筑等方面,都吸收了较多的外来因素,正如希罗多德指出:“波斯人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喜欢仿效外国人的习惯。

”这是因为波斯人()A. 有向其他民族学习的文化传统B. 统治了众多的先进文明地区,彼此之间不断交流C. 拥有轻松宽容的民主政治环境D. 不断征服其他民族并对他们实行有效的管理5.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中发现:一些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富;一些人的房屋矮小破旧,墓葬中的随葬品很少或者几乎没有。

这反映了在原始社会后期()A. 各文明之间彼此隔绝B. 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C. 原始手工业比较发达D. 房屋建造水平差异很大6.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中外历史纲要(下)》包括九个单元,介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课程简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介绍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第2课:介绍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介绍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介绍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介绍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介绍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介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介绍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9课:介绍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介绍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介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3课:介绍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

第15课:介绍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16课:介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7课: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19课: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第20课:介绍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21课:介绍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介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第23课:介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此后在中英、中美通商行船续约中亦做了此类规定。

此类规定() A.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属于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经济往来C.体现了清政府与列强共同利益诉求D.反映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的侵略要求2.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A.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反封建反侵略C.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D.反对外来侵略3.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

”他之所以这样评价太平天国,主要依据是()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D.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4.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他所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5.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①虎门销烟①火烧圆明园①《马关条约》①义和团运动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探索C.内战烽火D.殖民扩张6.1757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惟一对洋商开放的口岸。

1846年,“各国运往内地的通商货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

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下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日、朝、俄四国关系的漫画。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课时练习题 第11,12,13课 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课时练习题 第11,12,13课 含解析

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11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 1 -12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 6 -13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 11 -11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建议用时:40分钟)1.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D[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进行十年征战,建立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空前庞大的帝国,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D项。

]2.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

“他”是()A.汉谟拉比B.大流士C.修昔底德D.亚历山大D[由时间“公元前4世纪”和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可知,“他”是亚历山大。

]3.据记载,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

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A.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B.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C.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D.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创造条件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A.君主立宪制确立B.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C.工业革命的进行D.成为了世界贸易中心5.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垄断组织便是巨型企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的结果。

从此意义上而言,垄断资本主义“是由巨型公司组成的一种制度”。

这表明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巨型公司的相互联合B.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生产高度集中的结果6.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这种现象(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7.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8. “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7 000台,几乎有14 000人要靠慈善机构救济,而当地人口总共才21 000人……全城凄惨万分。

穷人濒于饿死,各阶层居民都苦于时运不济。

”(《泰晤士报》1826年4月4日)材料描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影响B.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C.英法之间战争带来的破坏D.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9. 马克思、恩格斯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高一历史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高一历史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革命
①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解决了生产
动力革命性的1机7开85始年在,生棉经纺过产织进组工一厂织步使改形用进式的:瓦特蒸汽
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
变化
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是③生催产生技了术交史通上工的具一的次革飞命跃。;
交通运输 革命
1车9(世英纪国初生 由斯,蒂汽产人芬船动力森(力、)美先:畜国后富力问尔、世敦水)力、火到蒸铁路汽时代开始
世纪后期增加的。这反映了( )
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
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 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
D
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
必备知识梳理---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 使生产力大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经济空前繁荣; 2、生产关系:
(1)生产组织: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和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时空构建
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梳理---工业革命的背景
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物质生产方
式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全面变革,也是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
革命。它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变迁,社会面貌为之一
新。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治 前提
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典例剖析
(2021·天津高考·12)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 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 示。
D
据此可以认识到( )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课时作业练习及单元测验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课时作业练习及单元测验

第五单元课时练习及单元测验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11谏逐客书与妻书 (16)第五单元测试卷 (29)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课时基础巩固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D)①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意气风发....地走在追梦的大路上,如果说处处碧波将成为她地理的新脉象,那么自主创新则是她正在全力培育的城市之魂。

②从宏观来看,人们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③专家认为,日本政界右翼人士一直努力淡化二战战败的概念,其否认侵略历史的观念可谓盘根错节....,必须予以法理上的分析和针锋相对的批驳。

④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但不赞一词....,反而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⑤如果对方应酬非常得体,礼貌而又周到,自己却连句感谢的话也不会说,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甚至翘足而待....,就很容易被人认为有些欠缺修养了。

⑥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这道理不是显而易见....的吗?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解析:①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使用正确。

②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使用正确。

③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枝节交错。

形容事情或关系等相互交织,纷繁复杂。

此处不合语境。

④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此处望文生义。

⑤翘足而待:很快就能实现。

此处望文生义。

⑥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A.近年来,到德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不断增加,马克思故居门前的留言簿上的中文留言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累计至今最少已达一万多条。

B.第二届世界马克思研究大会于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大会致力于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展开高端对话与交流。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1)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对抗 和社会制度对抗的痕迹。
(2)中苏友好互助关系确立的基础是两国具有相同 的指导思想和社会制度;后来中苏关系的恶化,也是由 于双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造成的。
一、“冷战”的主要表现及对其的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发动了“冷
战”。美国以“反对共产主义扩张威胁、保卫自由世 界”为口号,具体作法:一是遏制苏联,竭力限制苏联影 响力的扩大;二是力图分化瓦解苏联影响下的东欧;三 是援助西欧,与西欧结盟,使反苏盟友的实力恢复和增
(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 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 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而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 国家力量的平衡是相对的。
(3)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国家利益的考 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本国或国家 集团的安全利益。
(4)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与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 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B.消除战争威胁是联合的重要动力 C.建立欧共体消除了大国战争威胁 D.欧洲一体化根源于政治上的考虑
【解析】选B。欧共体的成立既有经济发展的要求,也 有政治上的考虑。发展经济是欧洲一体化的内在动力, 消除战争威胁是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由此B正确。建 立超国家组织并不是要各国放弃独立主权,A错误;建立 欧共体消除了大国战争威胁错误,C错误;D理解片面,排 除。
【解析】选A。材料显示,“冷战”突破了欧洲的范 围,“冷战”背景下出现局部热战,“冷战”国内化趋 势加强。这些都是“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 故A正确。
二、20世纪70年代的“崭新的世界格局”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
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 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 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 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 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统编版)2020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统编版)2020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杜鲁门总统命令美国海军、空军向韩国提供援助,同时向台湾海峡派遣第七舰队,向台湾提供“军事保护”,并打着联合国招牌纠集15国出兵朝鲜。

其目的是( )A.通过武力方式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B.维护世界和平C.实现霸权的需要D.摆脱国内经济危机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目标,以“遏制”共产主义为借口,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答案:C2“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主要区别是( )A.战争的性质B.战争的手段C.战争的目的D.战争的结果解析:“特种战争”指的是美国出钱出枪帮助南越军队,即“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而进行的战争,它在作战目的和兵力使用方面都有所限制,在侵越“局部战争”阶段,美国大规模派兵作战,并对北方实施狂轰滥炸。

答案:B3下列对越南战争评价不准确的是( )A.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一次侵略战争B.对美国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D.是一次错误的战争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是朝鲜战争。

答案:C4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越南地区实行控制,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

其主要意图是( )A.抢占越南的石油资源B.控制印度洋周边地区C.建立对中苏的包围圈D.稳定资本主义大后方解析:美国力图控制越南,从根本上说是为其全球战略,即为遏制社会主义服务的。

答案:C5“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8—1973年,先后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下列属于这四次中东战争的共性的是( )A.西方大国都没有直接参战B.阿拉伯国家都损失了大片领土C.阿拉伯国家都运用了石油武器D.联合国都采取了干预行动解析:从1948年5月,埃及等五国和以色列进行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到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联合国都采取了干预行动。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讨——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为例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讨——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为例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讨——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为例内容摘要:开展大单元设计、主题式教学,首先要理清单元主题,制定教学目标,其次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链,驱动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合理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主题问题链创设情境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理念新、知识容量大,给一线教师把握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大单元设计、主题式教学,从单元整体着眼围绕主题构建学习内容体系,使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主轴展开,层层推进,让学生通过学习,对历史的认识逐渐得到完善和提升,避免学科知识的碎片化教学,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下面就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为例,探讨大单元设计、主题式教学的实践。

一、理清单元主题,制定教学目标1、理清单元主题,引领课堂教学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以通史的方式编排,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大势,但是其知识容量大,理解掌握所有知识不可能,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只有理清每个单元的大概念或主题,使整个单元的学习围绕一个中心开展,才能形成对历史系统的整体的认识。

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时,我们首先认真研读了历史课程标准这两个单元的要求。

课标的要求是: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及世界意义;了解西方列强建立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共设置了四课,分别是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4分)1.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发起向西非探险的目的就是要开启黄金贸易,打探穆斯林世界的土地情报,为基督教争取信徒:达·伽马在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他答道:“基督教徒和香料”。

由此可见,航海家们的探险()A.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B.将不同的动机交织在一起C.将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D.因宗教热情的驱使而发现了新航路2.15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

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欧洲航海家们义无反顾地走向寻找新航线的道路。

材料中所提到的经济利益是指()A.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需要C.奥斯曼土耳其垄断了东方商路D.为了传播天主教3.在《航海图的世界史》中描述了一位欧洲航海家,他认为“古巴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古巴的前方就是托勒密地图之中描绘的黄金海角。

在加勒比海得深处一定有一条通往西印度的海峡。

”这位航海家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4.如图为16世纪意大利地理学家阿格尼斯绘制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线路图。

该地图的绘制①加强了各洲的直接联系②提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③展示了环球航行的成果④便利了对美洲的殖民奴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依据下图,我们能推导出来的历史结论是()A.标志“马尼拉帆船贸易”日渐兴盛B.贩卖黑奴给欧洲带来大量劳动力C.该贸易使得美洲损失大量的人口D.该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6.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传播,以下传播路径,正确的有()①小麦、燕麦由欧亚传入美洲②可可由非洲传入亚洲③马铃薯、玉米由美洲传入欧亚④南瓜、花生由亚洲传入欧洲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7.如表反映的是1700—180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情况。

1700—1800年,黑种人口增加的原因是()A.黑奴贸易B.美国独立C.殖民争霸D.民族交融8.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国: 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受到外来侵略等影响,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 4、从工业化次序看
西方: 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
中国: 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不合理。
主题五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意义
1、背景
经济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 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1、主题线索
线索一: 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系最终形成,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线索二: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凸显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无产阶级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无产阶 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社会主 义,由理论到实践
经济
❶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使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 北美 ❷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为主要表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美、德等欧 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❸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面貌和世界历 史进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题七 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及认识
1、发展历程
由空想到科学
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 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 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阐明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章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B.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更客观地评价西方进化思想D.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2.某学者曾说:“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这位学者评价的是A.魏源B.曾国藩C.郑观应D.康有为3.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曾形容说“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帝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

这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普遍设立中小学堂C.举办民间团体D.澄清吏治,提倡节俭4.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C.长江以南沿海地区D.广东福建沿海地区6.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化的军事工业,这里的“近代化”主要是指A.生产组织形式B.生产规模C.生产手段D.产品流向7.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

这表明鸦片战争A.惊醒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C.使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8.鸦片战争初期,英军攻占浙江定海,陈兵天津白河口。

道光帝为了表明中国的“大公至正”,同意英国照会要求其“昭雪伸冤”,另派钦差大臣赴粤“秉公查办”,“代伸冤抑”,重治林则徐的“罪责”。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货币与财税制度单元测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货币与财税制度单元测

第五单元测试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杨炎变为两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

……后世安之,谓两税,租也,丁身,庸调也,岂知其为重出之赋乎?”作者意在()A.批评租庸调制的弊端B.指出农民税负加重的趋势C.肯定古代赋税制度趋向合理D.赞扬两税法简化税目的做法2.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这一政策()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均田制无法推行D.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3.魏晋时期存在的大量寺庙庄园享有免税特权,许多农民依附于庄园,不向国家承担赋役义务。

寺庙庄园的发展()A.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B.威胁封建政权的统治C.使农民摆脱了封建剥削D.改变社会的阶级结构4.隋朝有“人年五十,免役收庸”的制度性规定。

唐朝则规定“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二十日的法定正役可以交纳绢布代役,并且中男服杂役也可纳庸代役。

上述规定()A.使实物地租转变为劳役地租B.扩大了征税对象的范围C.利于维护小农经济主体地位D.减轻了农民的田赋负担5.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政策()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C.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6.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到文帝时,依然实行十五税一的税制,且减免田租的事情屡见于史,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主要表明()A.货币统一促进农业发展B.休养政策未能取得成效C.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D.小农经济生存环境艰难7.“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使美国就像“世界中央银行”那样,享受着中央银行能够享受的大多数利益。

2020年春季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基础练习卷: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2020年春季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基础练习卷: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的世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穆斯林世界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两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分别是( )A.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B.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D.蒙古帝国和沙皇帝国2.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

这表明(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王室积极谋求中日国家对等关系3.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

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

”这反映了该官员(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4.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郑家馨说道:“绍纳人自从进入了津巴布韦高原以后,他们采取了牧农经济结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提供了很多剩余的产品,这样他就可以供应更多的劳动力来建筑伟大的石构建筑。

”材料可以证明( )A.津巴布韦生产力发展状况B.津巴布韦国家建立过程C.津巴布韦经济发展模式D.津巴布韦国名的历史由来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定居下来。

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

由此看出,“浮动园地”建造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B.人口增长造成耕地面积缩减C.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D.肥沃的淤泥利于耕地增加6.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这表明庄园法庭( )A.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B.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特权C.起到了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D.主要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7.西欧城市兴起后,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市民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封建王权则赐给市民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英国社会围绕奢侈的定义、奢侈消费与社会道德、奢侈消费与经济发展、奢侈消费与健康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

通过这次讨论,奢侈的含义发生了转变,转变的关键之处在于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钩。

据此可知这场大讨论( )A.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B.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C.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D.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2.17、18世纪期间,大批法国亚麻布和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

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

这一措施( )A.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B.客观上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C.促进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D.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3.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

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

”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梭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确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D.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4.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步发现了塞维利和纽科门蒸汽机的缺点。

他进行了一系列改良,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蒸汽机的3倍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之父”。

瓦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之父”是指他( )A.使实用蒸汽机普及B.是蒸汽机的发明者C.使蒸汽机开始投入使用D.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5.历史学家哈蒙德夫妇在《技术工人》一书中这样评论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个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

”以下对“内战”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议会军队与国王军队的交战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C.英国与其北美殖民地的战争D.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对抗6.下图是根据马世力《世界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而成的,1800—1870年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D.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1900—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1821—1932年,共有超过5 000万的欧洲人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有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普遍推行这种作息时间。

到中世纪晚期和近代初期,欧洲人的劳动日在法律上依然是指白天的时间。

近代早期开始,一些行业和工场的劳动时间向夜间延伸。

决定性的变革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在那些采用了机器生产的行业,夜幕降临后仍要劳作,成为不可抵挡之势。

夜间劳动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照明技术的进步B.世界市场的扩大C.资本主义的扩张性D.工业革命的推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民劳动时间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转变为工业革命之后夜间仍要劳动,故夜间劳动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追求最大限度地生产产品,获取最大利润,故C项正确;照明技术的进步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世界市场的扩大,对产品需求增加,也是夜间劳动的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直接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深层次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排除D项。

故选C项。

小提示:2、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奴役他们的政治工具不能当成解放他们的政治工具来使用。

”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A.政权的建设具有革命性B.未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C.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D.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解析: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在于,工人阶级没有使用现成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是将其打碎,以改变工人受奴役的政治状况,实现自身的解放,说明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公社政权建设的革命性,A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巴黎公社的斗争经验,没有说明其未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教训。

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具有偶然性,排除C项;最早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是十月革命,不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

故选A项。

3、1820年,法国建立国立科学技术博物馆,以展示机器和制造技术为主,免费向公众开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 )A.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B.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C.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2.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组成……公社把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

这说明巴黎公社政权( ) A.具有无产阶级专政色彩B.旨在建立工农联合政府C.解决了人类不平等问题D.受到了马克思直接指导3.巴黎公社规定:“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诸如财产、政治态度、思想观点、民族等的限制,全体劳动群众、旧政府职员以及一切不采取公开对抗行为的敌对者,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表明巴黎公社( )A.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B.具有普遍的民主性C.内部阶级矛盾已消除D.贯彻了民主集中制4.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的提法是“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公社有的委员甚至认为巴黎不是全法国的政权,充其量只是一个自治市而已,认为法兰西银行是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公社无权过问。

巴黎公社这些主张( )A.混淆了公社与国家之间的区别B.折射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D.肯定当时法国的国家政治体制5.1900年,法国女工和童工的工作时间被限制在每天10个小时,而男性工人每天仍要工作12个小时。

到1906年,法律才规定工人每个星期日可以休息1天。

与同时代的德国相比,法国政府没有进行任何社会保障立法方面的尝试。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工业化发展水平极其低下B.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C.民主共和体制还没有建立D.社会阶级对立现象严重6.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

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

这一状况( )A.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D.说明了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7.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

”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 )A.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C.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D.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8.英国人口在1801年大约是8.9百万人,1851年是17.9百万人,1901年达到35.5百万人。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巨大进步B.外来移民的增加C.生育观念的转变D.圈地运动的推动9.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

”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对象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C.没有意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10.《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以上论述(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D.揭示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11.1848年发表的关于英国泰晤士河的讽刺诗:“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伦敦诺尔一路臭,多少基督徒呼吸,冒泡河面散发臭。

”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A.基督教信仰迷失B.人民缺乏环保意识C.政府疏松的管理D.工业革命的深入12.下表为1850~1870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

据此表可知( )A.B.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C.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D.英国贸易增速居首位1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五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

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

这表明( ) A.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B.工业革命仅仅发生在英国C.欧洲的思想文化相对落后D.欧洲以工业文明改变世界14.“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加剧。

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材料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A.与资本主义发展无关B.解决了社会阶级矛盾C.促使工人运动产生D.因时代需求而产生15.18世纪,大批法国亚麻布和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

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

这一措施( )A.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B.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C.促进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D.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共3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英国1623年制定的《垄断法》中规定:“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发明必须是新产品;专利权人有权在国内独占制造和使用发明的物品和方法;专利权16年;专利权人不能抬高物价以损害国家利益、破坏贸易。

”该法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完整的专利法。

在英国影响下,欧美其他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专利法,有22个国家先后建立了专利制度。

1883年,为解决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欧美国家相互合作,协商达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立保护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的国际专利局。

由此开创了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先河。

——摘编自熊英《知识产权法原理与实践》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理论和法律制度传入我国。

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凡是“益民”类的发明都应受到鼓励并给以保护,仿制者将受到法律制裁,这是我国最早的专利立法思想。

1881年,郑观应向朝廷上书,要求给予上海织布局的机器织布工艺以10年专利,得到光绪帝的赐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件专利。

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中规定:“发明、制造船械枪炮等超出原有产品者,或用新法兴办大工程者,皆准许集资设立公司,享专利50年。

”这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

1944年,国民政府颁布并施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专利法。

——摘编自任建新《回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美专利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专利制度发展的意义。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利制度实践中应当采取的措施。

(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一些精英努力制定一些法律,规范工厂主与工人间的关系。

在这一方面,改革派在各国都越来越成功……还有一些人,他们也看到了冒烟的大烟囱,他们就想到他们能否改变事物的现有秩序,摒弃竞争秩序。

——据王顺义《简明科学神话》、房龙《人类的故事》等整理材料二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

——1895年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欧洲社会针对工业革命弊端进行的探索。

(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无产阶级“崭新的斗争方式”,并结合所学,分析采用这种斗争方式的时代背景。

(8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 )A.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B.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C.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解析:选C 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可以看出,与原先的雇佣劳动相比,工业进步下的无产阶级斗争有了新特点,故C项正确。

2.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组成……公社把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

这说明巴黎公社政权( ) A.具有无产阶级专政色彩B.旨在建立工农联合政府C.解决了人类不平等问题D.受到了马克思直接指导解析:选A 材料中介绍的是巴黎公社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的职务都由工人阶级来担任,所以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色彩,故A项正确。

3.巴黎公社规定:“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诸如财产、政治态度、思想观点、民族等的限制,全体劳动群众、旧政府职员以及一切不采取公开对抗行为的敌对者,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表明巴黎公社( )A.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B.具有普遍的民主性C.内部阶级矛盾已消除D.贯彻了民主集中制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中“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巴黎公社具有普遍的民主性,故B项正确。

4.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的提法是“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公社有的委员甚至认为巴黎不是全法国的政权,充其量只是一个自治市而已,认为法兰西银行是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公社无权过问。

巴黎公社这些主张( )A.混淆了公社与国家之间的区别B.折射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D.肯定当时法国的国家政治体制解析:选B 题干这些主张反映了巴黎公社政治上的不成熟,意味着其失败的必然性,故B项正确。

5.1900年,法国女工和童工的工作时间被限制在每天10个小时,而男性工人每天仍要工作12个小时。

到1906年,法律才规定工人每个星期日可以休息1天。

与同时代的德国相比,法国政府没有进行任何社会保障立法方面的尝试。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工业化发展水平极其低下B.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C.民主共和体制还没有建立D.社会阶级对立现象严重解析:选D 由材料可知法国男性工人的工作时间长,且政府没有进行任何社会保障立法方面的尝试,可见法国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忽视工人利益,因而社会阶级对立现象严重,故选D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