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59 昆 虫 的 侧 单 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在原尾目、双尾目和弹尾目昆虫中,口器内藏于头部,称内颚类;在昆虫 纲的其他目中,口器外露,称外颚类。
主要的口器类型包括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刮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捕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切舐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等。
2 复眼 多数昆虫复眼能感受的光波波谱范围也比人眼宽广,如昆虫复眼能感受的
波长为240毫微米~700毫微米,对紫外线和蓝绿色光最为敏感,而人眼 眼能感受到的光波波长大约为400毫微米~800毫微米。
图 54
叶 蝉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大多数昆虫对于运动物体的反应也比人眼敏捷,如蜜蜂仅需0.01秒就能作出
图68 蝇类幼虫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5 捕吸式口器 特点是上颚延长成镰刀状,其腹面纵凹成槽,下颚的外颚叶相应延长 并紧贴于上颚下面构成1对刺吸构造,故又称双刺吸式口器。
图 69 蚁 狮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一些雄性双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复眼背面相接,合并为一,称接眼。
善于飞翔的昆虫,复眼趋向于扩大和向外鼓出以开阔视野。
图 50
昆 虫 的 复 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很大。
多数昆虫每个复眼大体由几千只小眼组成,但猛蚁Ponera punctatissima (Roger)工蚁的每只复眼仅由1只小眼组成,而蜻蜓每只复眼的小眼可 达30 000个。
争议:原头是否是体节和分几节。 目前,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Rempel(1975)提出的6节说。该学说认为,
原头区(头前叶)不是真正体节,第1~6节的附肢依次是上唇、触角、 舌、上颚、下颚和下唇。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1 头壳上的线与沟 包括蜕裂线、颅中沟、额唇基沟、额颊沟和围眼沟等。
第四节 口器
8 切舐式口器 其上唇较长,端部尖锐,内壁凹陷成槽状,与舌合成食物道;上颚刀片 状,端部尖锐;下颚的外颚叶形成较坚硬细长的口针;下唇肥大柔软, 端部有1对肉质的唇瓣;舌是1根较细弱的口针,中央有唾道通过。
为双翅目虻类等吸血昆虫所特有。
图 72
虻 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图48 昆虫的复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和稚虫,一般都有1对复眼。
但眼天牛属Bacchisa、二翅蜉蝣属Cloeon和豉甲属Gyrinus每侧的复眼各分 两部分。
图49 昆虫的复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家 蝇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3 舐吸式口器 基喙 中喙 端喙
图67 家蝇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4 刮吸式口器 特点是口器仅见1对口钩,为双翅目蝇类的幼虫所特有。
这类昆虫的头部全部缩入胸部,取食时,先用口钩刮破食物,然后吸食汁 液及固体碎屑。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2 触角的类型 大体上可归为如下12种主要类型。包括刚毛状、丝状、念珠状、锯齿状、
栉齿状、双栉状、膝状、具芒状、环毛状、棍棒状、锤状和鳃叶状。
图 42 昆 虫 触 角 的 基 本 类 型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1 蜕裂线
图 37 昆 虫 头 部 示 蜕 裂 线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1 头壳上的线与沟 1.2 颅中沟 1.3 额唇基沟 1.4 额颊沟 1.5 围眼沟 1.6 颊下沟
是位于头部侧面的下方,由额唇基沟到次后头沟之间的1条斜横沟。该 沟在上颚前、后关节间的部分叫口侧沟,其余部分叫口后沟。 1.7 后头沟 1.8 次后头沟
反应,而人眼需要0.05秒才能看清轮廓。 但是,昆虫的视程远不及人类。
图55 蜻蜓(左)与家蝇(右)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另外,绝大多数昆虫是色盲,如蜜蜂不能分辨出青色和绿色,也不能区别
红色和黑色。
图56 花色的变化来招引传粉昆虫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下唇的前颏发达、近长方形,中唇舌延长,腹面凹陷成1个纵槽、端部 膨大成中舌瓣。
图65 蜜蜂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3 舐吸式口器 特点是其口器主要由下唇特化成的喙构成。
家蝇的上颚消失,下颚除留有1对下颚须外,其余部分也消失,口器由基喙、 中喙和端喙构成。
图 66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3 单眼 3.1 背单眼
如背单眼为3个,则常呈倒三角形排列。
图 58
姬 小 蜂 与 叶 蜂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3 单眼 3.2 侧单眼 膜翅目叶蜂幼虫的侧单眼仅有1对。鳞翅目幼虫的侧单眼多为6对,且常排
成弧形。高等双翅目幼虫无侧单眼。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3 单眼 单眼可以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也是昆虫的视觉器官,但单眼只能感受光
的强弱与方向,不能成象,也不能分辨颜色。 3.1 背单眼
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和稚虫的单眼位于额区的上部,称背单眼。
图 57
青 蜂 与 叶 蝉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2 头壳的分区 2.1 头顶 2.2 额唇基区(额唇基区、额、唇基) 2.3 颊、颊下区和头后区(围眼片、颊、颊下区、口侧区、口后区、头后区、
后颊、后头)
图 38
昆 虫 壳 的 基 本 构 造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昆虫学概论 General Entomology
南 山 主讲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昆虫的头部位于体躯的最前端,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第一节 头部的分节
多数学者认为,作为1个体节,在胚胎期应具有1对附肢、1对体腔囊和1对 神经节。
大家公认:昆虫的头部由原头和颚头部组成。颚头部由上颚、下颚和下唇3 个体节组成。
图 51
蜻 蜓 的 复 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复眼的每1只小眼都能成像,且形成镶嵌的物像,这好比我们透过一束喝水
用的吸管来观察外界的环境。
图 52
人 眼 看 花 (左) 与 虫 眼 看 花 (右)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1 触角 1.2 触角的类型
图43 螽斯和小蜂的触角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3 触角的功能 触角鞭节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感觉器,其功能主要是在觅食、聚集、求偶和
寻找适当产卵场所时起嗅觉、触觉和听觉作用。
图44 昆虫触角的功能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9 刺吸式口器 不同种类的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口器构造常有一定的差异。 如雌蚊的口针有6根,分别由上唇、上颚、下颚及舌特化而成。
图75 雌蚊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3 头部的内骨骼 统称为幕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触角、复眼和单眼。
1 触角 在昆虫纲中,除原尾目无触角和部分高等双翅目幼虫和部分膜翅目幼虫的
触角退化外,其他种类均有触角。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1 触角的基本构造 触角由3节组成。基部的1节叫柄节,常粗壮,或长或短;第2节叫梗节,常
图60 内颚类昆虫的头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1 咀嚼式口器 特点是具坚硬发达的上颚以咬碎固体食物。
包括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
图61 蝗虫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1 咀嚼式口器 在鳞翅目幼虫中,其下颚、下唇和舌愈合成1个复合体,两侧为下颚,中央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多数昆虫复眼视野比人眼的(180°)开阔,如螳螂复眼的水平视野为240°,
垂直视野为360°;突眼蝇的复眼长在头部两侧突出的眼柄上,水平和垂 直的视野达360°。
图53 螳螂的视野(左、中)和突眼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6 虹吸式口器 特点是上颚消失,由下颚的1对外颚叶特化成1条卷曲能伸展的喙,适 于吮吸花管底部的花蜜。
图 70
蝴 蝶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6 虹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的上唇只是1条很窄的横片,但下唇须发达,卷曲的喙被夹在两
下唇须之间。
图71 蛾类的口器
为下唇和舌,端部有1个突出的吐丝器,末端的开口即为下唇腺特化而 成的丝腺开口。
图62 舟蛾幼虫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1 咀嚼式口器 在膜翅目叶蜂幼虫中,口器与鳞翅目幼虫基本相似,下颚、下唇和舌也形
成复合体,但复合体中央端部无突出的吐丝器。
图 63
叶 蜂 幼 虫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1 触角的基本构造
在膜翅目小蜂总科中,鞭节可分为环状节、索节和棒节3部分。环状节 是鞭节基部1~3个成环状的小亚节;索节1~7个亚节,棒节1~5个亚节。
图 41
小 蜂 触 角 的 基 本 构 造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2 嚼吸式口器 特点是上颚发达以咀嚼花粉、筑巢和战斗,下颚和下唇特化成可临时构成
吮吸液体食物的喙。为膜翅目蜜蜂总科成虫特有。
图 64
蜜 蜂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2 嚼吸式口器 这类口器的下颚的外颚叶延长成匙状,内颚叶退化成小片状,下颚须短小;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7 锉吸式口器 特点是左右上颚不对称,2根下颚口针构成食物道,舌和下唇间构成唾道。 为蓟马类昆虫所特有。 上唇、下颚的一部分及下唇组成喙,右上颚退化或消失,左上颚和下颚的
内颚叶特化成口针,下颚须和下唇须短小。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3 触角的功能
蝗虫和蚂蚁的触角司触觉作用;雄蚊的触角司听觉作用等。
图 45
昆 虫 触 角 的 功 能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3 触角的功能
此外,昆虫的触角还可以有其他功能。
图46 昆虫触角的功能
短小并有江氏器;第3节叫鞭节,常分若干亚节,是变化最大的节。
图39 昆虫的触角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1 触角的基本构造
一般来说,雄蚊和雄蛾触角节数分别较雌蚊和雌蛾的多且发达,而雌蜂 和雌蝶的触角节数则分别较雄蜂和雄蝶的多且发达。
图 40
蝴 蝶 雌 雄 的 触 角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3 触角的功能
图 47
昆 虫 触 角 的 功 能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位于昆虫头部的侧上方,常卵圆形、圆形或肾形,由1至多只小眼集合而成,
用来辨别物体,特别是运动的物体,是最重要的视觉器官。
第四节 口器
8 切舐式口器
图73 虻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9 刺吸式口器 特点是有口针和喙。现以蝉的口器为例加以介绍。
蝉的口器特点是上颚和下颚延长,特化成细长的口针;食窦的前肠的咽喉 部分形成强有力的抽吸机构——咽喉唧筒。
图 74
蝉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在原尾目、双尾目和弹尾目昆虫中,口器内藏于头部,称内颚类;在昆虫 纲的其他目中,口器外露,称外颚类。
主要的口器类型包括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刮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捕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切舐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等。
2 复眼 多数昆虫复眼能感受的光波波谱范围也比人眼宽广,如昆虫复眼能感受的
波长为240毫微米~700毫微米,对紫外线和蓝绿色光最为敏感,而人眼 眼能感受到的光波波长大约为400毫微米~800毫微米。
图 54
叶 蝉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大多数昆虫对于运动物体的反应也比人眼敏捷,如蜜蜂仅需0.01秒就能作出
图68 蝇类幼虫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5 捕吸式口器 特点是上颚延长成镰刀状,其腹面纵凹成槽,下颚的外颚叶相应延长 并紧贴于上颚下面构成1对刺吸构造,故又称双刺吸式口器。
图 69 蚁 狮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一些雄性双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复眼背面相接,合并为一,称接眼。
善于飞翔的昆虫,复眼趋向于扩大和向外鼓出以开阔视野。
图 50
昆 虫 的 复 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很大。
多数昆虫每个复眼大体由几千只小眼组成,但猛蚁Ponera punctatissima (Roger)工蚁的每只复眼仅由1只小眼组成,而蜻蜓每只复眼的小眼可 达30 000个。
争议:原头是否是体节和分几节。 目前,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Rempel(1975)提出的6节说。该学说认为,
原头区(头前叶)不是真正体节,第1~6节的附肢依次是上唇、触角、 舌、上颚、下颚和下唇。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1 头壳上的线与沟 包括蜕裂线、颅中沟、额唇基沟、额颊沟和围眼沟等。
第四节 口器
8 切舐式口器 其上唇较长,端部尖锐,内壁凹陷成槽状,与舌合成食物道;上颚刀片 状,端部尖锐;下颚的外颚叶形成较坚硬细长的口针;下唇肥大柔软, 端部有1对肉质的唇瓣;舌是1根较细弱的口针,中央有唾道通过。
为双翅目虻类等吸血昆虫所特有。
图 72
虻 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图48 昆虫的复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和稚虫,一般都有1对复眼。
但眼天牛属Bacchisa、二翅蜉蝣属Cloeon和豉甲属Gyrinus每侧的复眼各分 两部分。
图49 昆虫的复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家 蝇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3 舐吸式口器 基喙 中喙 端喙
图67 家蝇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4 刮吸式口器 特点是口器仅见1对口钩,为双翅目蝇类的幼虫所特有。
这类昆虫的头部全部缩入胸部,取食时,先用口钩刮破食物,然后吸食汁 液及固体碎屑。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2 触角的类型 大体上可归为如下12种主要类型。包括刚毛状、丝状、念珠状、锯齿状、
栉齿状、双栉状、膝状、具芒状、环毛状、棍棒状、锤状和鳃叶状。
图 42 昆 虫 触 角 的 基 本 类 型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1 蜕裂线
图 37 昆 虫 头 部 示 蜕 裂 线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1 头壳上的线与沟 1.2 颅中沟 1.3 额唇基沟 1.4 额颊沟 1.5 围眼沟 1.6 颊下沟
是位于头部侧面的下方,由额唇基沟到次后头沟之间的1条斜横沟。该 沟在上颚前、后关节间的部分叫口侧沟,其余部分叫口后沟。 1.7 后头沟 1.8 次后头沟
反应,而人眼需要0.05秒才能看清轮廓。 但是,昆虫的视程远不及人类。
图55 蜻蜓(左)与家蝇(右)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另外,绝大多数昆虫是色盲,如蜜蜂不能分辨出青色和绿色,也不能区别
红色和黑色。
图56 花色的变化来招引传粉昆虫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下唇的前颏发达、近长方形,中唇舌延长,腹面凹陷成1个纵槽、端部 膨大成中舌瓣。
图65 蜜蜂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3 舐吸式口器 特点是其口器主要由下唇特化成的喙构成。
家蝇的上颚消失,下颚除留有1对下颚须外,其余部分也消失,口器由基喙、 中喙和端喙构成。
图 66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3 单眼 3.1 背单眼
如背单眼为3个,则常呈倒三角形排列。
图 58
姬 小 蜂 与 叶 蜂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3 单眼 3.2 侧单眼 膜翅目叶蜂幼虫的侧单眼仅有1对。鳞翅目幼虫的侧单眼多为6对,且常排
成弧形。高等双翅目幼虫无侧单眼。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3 单眼 单眼可以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也是昆虫的视觉器官,但单眼只能感受光
的强弱与方向,不能成象,也不能分辨颜色。 3.1 背单眼
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和稚虫的单眼位于额区的上部,称背单眼。
图 57
青 蜂 与 叶 蝉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2 头壳的分区 2.1 头顶 2.2 额唇基区(额唇基区、额、唇基) 2.3 颊、颊下区和头后区(围眼片、颊、颊下区、口侧区、口后区、头后区、
后颊、后头)
图 38
昆 虫 壳 的 基 本 构 造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昆虫学概论 General Entomology
南 山 主讲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昆虫的头部位于体躯的最前端,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第一节 头部的分节
多数学者认为,作为1个体节,在胚胎期应具有1对附肢、1对体腔囊和1对 神经节。
大家公认:昆虫的头部由原头和颚头部组成。颚头部由上颚、下颚和下唇3 个体节组成。
图 51
蜻 蜓 的 复 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复眼的每1只小眼都能成像,且形成镶嵌的物像,这好比我们透过一束喝水
用的吸管来观察外界的环境。
图 52
人 眼 看 花 (左) 与 虫 眼 看 花 (右)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1 触角 1.2 触角的类型
图43 螽斯和小蜂的触角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3 触角的功能 触角鞭节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感觉器,其功能主要是在觅食、聚集、求偶和
寻找适当产卵场所时起嗅觉、触觉和听觉作用。
图44 昆虫触角的功能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9 刺吸式口器 不同种类的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口器构造常有一定的差异。 如雌蚊的口针有6根,分别由上唇、上颚、下颚及舌特化而成。
图75 雌蚊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3 头部的内骨骼 统称为幕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触角、复眼和单眼。
1 触角 在昆虫纲中,除原尾目无触角和部分高等双翅目幼虫和部分膜翅目幼虫的
触角退化外,其他种类均有触角。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1 触角的基本构造 触角由3节组成。基部的1节叫柄节,常粗壮,或长或短;第2节叫梗节,常
图60 内颚类昆虫的头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1 咀嚼式口器 特点是具坚硬发达的上颚以咬碎固体食物。
包括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
图61 蝗虫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1 咀嚼式口器 在鳞翅目幼虫中,其下颚、下唇和舌愈合成1个复合体,两侧为下颚,中央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多数昆虫复眼视野比人眼的(180°)开阔,如螳螂复眼的水平视野为240°,
垂直视野为360°;突眼蝇的复眼长在头部两侧突出的眼柄上,水平和垂 直的视野达360°。
图53 螳螂的视野(左、中)和突眼眼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6 虹吸式口器 特点是上颚消失,由下颚的1对外颚叶特化成1条卷曲能伸展的喙,适 于吮吸花管底部的花蜜。
图 70
蝴 蝶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6 虹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的上唇只是1条很窄的横片,但下唇须发达,卷曲的喙被夹在两
下唇须之间。
图71 蛾类的口器
为下唇和舌,端部有1个突出的吐丝器,末端的开口即为下唇腺特化而 成的丝腺开口。
图62 舟蛾幼虫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1 咀嚼式口器 在膜翅目叶蜂幼虫中,口器与鳞翅目幼虫基本相似,下颚、下唇和舌也形
成复合体,但复合体中央端部无突出的吐丝器。
图 63
叶 蜂 幼 虫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1 触角的基本构造
在膜翅目小蜂总科中,鞭节可分为环状节、索节和棒节3部分。环状节 是鞭节基部1~3个成环状的小亚节;索节1~7个亚节,棒节1~5个亚节。
图 41
小 蜂 触 角 的 基 本 构 造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2 嚼吸式口器 特点是上颚发达以咀嚼花粉、筑巢和战斗,下颚和下唇特化成可临时构成
吮吸液体食物的喙。为膜翅目蜜蜂总科成虫特有。
图 64
蜜 蜂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2 嚼吸式口器 这类口器的下颚的外颚叶延长成匙状,内颚叶退化成小片状,下颚须短小;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7 锉吸式口器 特点是左右上颚不对称,2根下颚口针构成食物道,舌和下唇间构成唾道。 为蓟马类昆虫所特有。 上唇、下颚的一部分及下唇组成喙,右上颚退化或消失,左上颚和下颚的
内颚叶特化成口针,下颚须和下唇须短小。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3 触角的功能
蝗虫和蚂蚁的触角司触觉作用;雄蚊的触角司听觉作用等。
图 45
昆 虫 触 角 的 功 能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3 触角的功能
此外,昆虫的触角还可以有其他功能。
图46 昆虫触角的功能
短小并有江氏器;第3节叫鞭节,常分若干亚节,是变化最大的节。
图39 昆虫的触角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1 触角的基本构造
一般来说,雄蚊和雄蛾触角节数分别较雌蚊和雌蛾的多且发达,而雌蜂 和雌蝶的触角节数则分别较雄蜂和雄蝶的多且发达。
图 40
蝴 蝶 雌 雄 的 触 角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1 触角 1.3 触角的功能
图 47
昆 虫 触 角 的 功 能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2 复眼 位于昆虫头部的侧上方,常卵圆形、圆形或肾形,由1至多只小眼集合而成,
用来辨别物体,特别是运动的物体,是最重要的视觉器官。
第四节 口器
8 切舐式口器
图73 虻的口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和颈部
第四节 口器
9 刺吸式口器 特点是有口针和喙。现以蝉的口器为例加以介绍。
蝉的口器特点是上颚和下颚延长,特化成细长的口针;食窦的前肠的咽喉 部分形成强有力的抽吸机构——咽喉唧筒。
图 74
蝉 的 口 器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