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学案5(学生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作者及名著的形成《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

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三国演义》的形成: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故事梗概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本书就是以此为历史背景演绎出的一部历史小说。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

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

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

随后,袁绍军与另外17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高中语文必修五)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高中语文必修五)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教学设想:关于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学习,先由教师进行总体性介绍,然后以学生潜心阅读为主,可适当考虑播放相关视频(央视1994年版《三国演义》、《新三国》)。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教学重难点:1、故事主要情节的了解、中心人物的剖析、思想倾向的认知;2、相关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导学过程:一、名著链接:展示《三国演义》篇首词。

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二、名著形成西晋陈寿《三国志》宋讲史平话“说三分”元话本《三国志平话》明罗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名著认知:《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元末明初小说家它是为中国第一部小说,小说开山之作,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1,史实:广义上的“三国”,起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止于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灭吴,前后相续近一个世纪。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分裂时期,产生了北方、西蜀、江东三个割据政权。

在这广阔的背景下,活跃着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政治人物,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长为后人所追思。

2,情节:《三国演义》一共回,它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分归晋五蜀汉五虎将:关羽、、、、。

曹魏五良将:张辽、、、、。

孙吴五都督:、鲁肃、吕蒙、、诸葛恪。

著名谋臣:卧龙、凤雏、、郭嘉、荀彧、贾诩……4,思想主题:①:基本思想倾向是拥刘贬曹。

既有对军阀混战的乱世的愤慨,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又有对“明君贤臣”仁政统治模式的讴歌与呼唤,对重建正常的封建秩序的渴慕。

统编五下《三国演义》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五下《三国演义》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五下《三国演义》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 .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 .引导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已经远播于海内外,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

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

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莘学子,你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三国》。

二、收集材料展示:(一)回顾《三国演义》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 .“三国”指哪几个国家?三国鼎足之时他们的统帅分别是谁?3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4 .“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5 .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是谁?6 .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7 ."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谁?8 .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9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谁说的?10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指谁?(二)积累语言一一歇后语、成语1 .歌后语:你知道后半部分吗刘备摔阿斗一一周瑜打黄盖 ----诸葛亮借箭 ----徐庶进曹营一一曹操败走华容道一一三个臭皮匠•张飞穿针——张飞妈妈姓吴一2 .你知道哪些与三国有关的成语?3 .知道以下成语与哪些人物有关吗?望梅止渴身在曹营心在汉乐不思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割发代首一身是胆刮目相看七步成诗(三)关注故事情节:由学生点击故事情节介绍:桃园三结义、捉放曹操、温酒斩华雄、小霸王孙策、青梅煮酒论英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三国归晋(四)分析《三国》中的战争及谋略"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而作者并不注重战争过程的描写,而是表现人物间的斗智斗勇,所以说到"三国"必要说到谋略。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描绘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五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历史知识,但对于《三国演义》这样一部容量较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名著,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欣赏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特色,并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对于文学名著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但同时,他们对于《三国演义》这样具有丰富历史背景和复杂人物关系的作品,理解起来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细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作品的精髓。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领会《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等。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艺术特色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三国演义》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艺术特色的课件。

2.阅读材料:为学生准备《三国演义》的阅读材料,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

3.黑板:用于板书课程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初中语文必修五《三国演义》的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必修五《三国演义》的教学计划
任务驱动法:布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三国演义》,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三国演义中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和基本情节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意义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三国演义》所反映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三 国演义》的文学 背景、故事梗概、 人物形象、主题 思想等
学情分析:初中 生的认知水平、 阅读习惯、兴趣 爱好等
初中语文必修五 《三国演义》的 教学计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教学背景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05 教学过程设计 06 教学资源与评价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教学背景
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必修五《三国演义》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篇目之一 该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学习该篇目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难点内容
难点1:学生对 三国时期的历史 背景和文化背景 不够了解
难点2:部分学 生难以理解《三 国演义》中的文 学手法和修辞技 巧
难点3:如何引 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国演义》中 的人物形象和主 题思想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

3、探讨《三国演义》中的战争策略和政治智慧。

4、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重要人物。

(2)理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2、难点(1)分析书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2)领悟作品中的战争策略和政治斗争的精髓。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斗争和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政治黑暗,这些都为作者创作这部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作品影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它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对后世文学、戏曲、影视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1、阅读指导(1)初读:了解故事梗概,梳理主要人物和情节线索。

(2)精读:分析人物形象,品味精彩的战争描写和政治斗争情节。

(3)研读: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人物分析(1)刘备刘备是一个仁德宽厚、礼贤下士的君主形象。

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但他有时也显得过于优柔寡断,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

例如,在长坂坡之战中,刘备为了保护百姓,不顾自身安危,展现了他的仁德;而在对待庞统的建议时,他犹豫不决,错失了良机。

(2)关羽关羽以忠义勇猛著称。

他武艺高强,重义气,对刘备忠心耿耿。

国家一等奖必修五《名著导读之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国家一等奖必修五《名著导读之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之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通过分析、评价三国英雄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2.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安排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举行三国英雄故事会,同学们边表演边讲诉三国英雄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青梅煮酒论英雄播放《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视频,带领学生齐读其中曹操对英雄的评价,引出英雄的话题。

活动2【讲授】分成四个小组来完成“猜猜英雄”的游戏评论二.分成四个小组来完成“猜猜英雄”的游戏。

(全班同学都参加,按座位分成四组,每组可选出两名代表回答问题.每道题有三个以上提示,根据提示不同得分也不同,分值分别为30分20分10分)1.提示一: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30分)提示二:他是三国英雄中少有的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

(20 分)提示三: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10分)2.提示一: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

(30分)提示二:他使用双股剑,他骑的卢马,这只马虽然克主却跃马檀溪,救了他一命(20分)提示三:他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知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10 分)3.提示一:东汉末年,南阳人士。

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外交家。

(30分)提示二: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

(20分)提示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甫对他的评价。

(10分)4.提示一:他曾被曹操封为汉寿亭候(30分)提示二:他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20分)提示三:他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重82斤(10分)活动3【讲授】二.分成四个小组来完成“猜猜英雄”的游戏。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5

三国演义创新整合点“涵养化育,自然天成”是理解个性、尊重个性的教育,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对人性的信任基础之上的对话。

它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压服,也不是我们一向追崇的“循规蹈矩”,而是平等交流基础上的相互影响。

她如同阳光雨露般自然的滋润着学生,促其生长,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开展经典阅读班级读书会,着力于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对话平台,实现生生、师生、生本的对话,在交流与感悟中,分享阅读情趣,厚实学生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名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尤其是《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精彩,人物性格鲜明,“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适合高中学生阅读。

在我校领导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领导下,我们开设了阅读课,我们本着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原则,积极筹备,大力宣传,校领导精心指导,年级组大力支持,老师统一认识,学生积极响应,在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高二这一年,在备课组长李晓凤老师的带领下,配合语文必修五对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的要求,我们将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纳入常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三国演义》,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学情分析学生读高二的时候,人生观世界观相对成熟,对中国的四大名著应该有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对四大名著的了解甚少,读过的不多,尤其是女生,连水浒和三国的人物都分不清。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调动学生热爱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我们每人人手一本三国演义,开展走进《三国演义》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收集有关三国时期、三国背景的知识,评价事件,赏析人物,鉴赏诗词,学习成语歇后语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启发学生能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认识。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三国》的结构特点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一些艺术手法。

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便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导读《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和深刻的哲理著称。

本导学案旨在通过对《三国演义》的学习,了解其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背景知识《三国演义》是由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东汉末年,内部政治腐败,群雄并起。

三国鼎立,分为魏、蜀、吴三个势力范围。

三、重要人物1.刘备(刘玄德):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他在战乱中励志复兴汉室。

他是蜀汉的创立者,被尊称为“蜀中之主”。

2.关羽:关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也是刘备的义兄。

他勇猛善战,忠诚正直,被人们誉为“武圣”。

3.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弟,他与关羽一同为刘备效力,威风凛凛,叱咤风云。

4.曹操:曹操是魏国的统治者,他雄才伟略,善于用兵,统一北方并与刘备、孙权展开争夺。

5.孙权:孙权是吴国的建立者和君主,他英勇果断,善于政务,与刘备、曹操共同组成三国鼎立之局面。

四、故事梗概《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涉及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

其中一些重要的故事梗概如下:1.刘备的起义和三顾茅庐:刘备在被黄巾起义势力击败后,发誓要重新夺回中原。

他拜访了诸葛亮,并经过多次请才,最终请到了关羽和张飞两位武将。

2.桃园结义和赤壁之战: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成为结拜兄弟。

他们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吴国对抗曹操,成功击退敌人。

3.董卓之乱和吕布: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他专权跋扈。

吕布是其手下的猛将,但后来因为曹操的策略而背叛了董卓。

4.刘备称帝和诸葛亮的北伐:刘备在建立了蜀汉后,称帝称王,开始实现自己复兴汉室的理想。

而诸葛亮则多次北伐,最终因病而去世。

五、思考与讨论1.《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件与现实有何联系?3.你认为《三国演义》这部作品的意义是什么?六、延伸阅读1.《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三国演义》-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三国演义 - 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互关系;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3.了解原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价值;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主要人物性格、小说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2.教学难点:原著传统文化背景和影响。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三英战吕布》课文简介《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篇章之一,讲述了吕布与三英张飞、关羽、刘备的战斗故事。

通过对吕布、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的形象和性格的刻画,揭示了忠诚、仁义、勇武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1.了解吕布、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物的形象和性格;2.掌握小说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3.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和情节分析;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课《桃园三结义》课文简介《桃园三结义》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立下了保家卫国、忠勇耿爽的誓言。

通过这个故事,强调了忠诚、义气、友情等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掌握小说基本情节;3.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和故事情节分析;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PPT展示等方式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朗读法:通过学生或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3.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分析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4.视听结合法:通过电影、动画等视听材料结合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五、教学评价1.在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方面,进行笔试、问答等形式的考察;2.在思考和创造能力方面,采用写作、PPT制作等方式进行评价;3.在传统文化价值观方面,利用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020年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优质教学设计

2020年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优质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语文是一门看似简单但又深邃的学科,特别是名著导读课教学,由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农村高中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只是单纯读小说略知故事情节。

所以,名著导读课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学设计以《三国演义》为范本,通过对英雄的分析点评,引导学生去感知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并适当进行对比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学会多角度分析《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央电视台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有条件的情况可以将以下片断进行剪接:桃园三结义、三顾草庐、舌战群儒、赤壁之战)设计目的:多媒体影音视觉冲击效果比较强烈,加上《三国演义》拍摄场面较为宏伟,因此能够快速引入正题,无需二次引导)二、整体感知,系统把握《三国演义》框架构思。

1、作者简介及作品简介。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中《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

2、教师补充介绍艺术思想。

这部书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的复杂矛盾及其转化,概括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发展轨迹,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

其基本思想倾向是尊刘(备)抑曹(操),把刘备集团作为善的代表,渗透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把曹操集团作为恶的象征,体现了作者对丑恶的批判。

爱憎分明是整部小说给予读者最深的印象;而政治上的权谋倾轧、战争的频繁发生、社会的动荡不安,则是作者描写的重点。

他善于把历史上重大事件巧妙地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作品中人物彼此之间的拉拢和排斥、合作和斗争等等活动,一定程度地再现出历史的真实来。

五年级上册《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五(一)班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

2、利用影视视频材料,培养课外阅读兴趣,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三、课前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

(空城计哭诸葛)2、课件。

四、指导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趣师:刚才我们听得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我们今天就要走进《三国演义》。

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下,平时看长篇小说是采用什么方法看地?出示:阅读方法。

接下去出示:《三国演义》简介、作者、主要内容。

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同学们各说各的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二、品味诸葛亮人物特性,小结学法。

提到诸葛亮,大家两眼放光。

确实,诸葛亮是三国的核心人物,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诸葛先生的形象。

简介诸葛亮。

师:《三国演义》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师:小说在别的章节中还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

书中关于诸葛亮的哪些章节你最感兴趣,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师: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这个故事。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看屏幕。

播放《空城计》视频,进行比较阅读。

重点段落研读(出示):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篇1阅读指导目标: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三国故事深入理解成于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事物。

3、通过分小组汇报阅读成果,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一个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要求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2、摘抄其中优美的语言或收集关于“三国”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评价任务: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深意,会运用部分成语。

阅读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激趣导入1、师:让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个片段,欣赏一首曲子(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及开剧片段)。

知道这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吗?2、生:(齐答)《三国演义》。

3、师: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到了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三国演义》让我们认识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骁勇善战、忠义为先的关云长,雄霸江东的孙仲谋,一代奸雄曹阿瞒,旷世奇才周公瑾等生动传神的人物。

也让我们目睹了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场面。

让我们再次漫游“三国”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三国中的成语(板书课题)活动一成语知多少师:我们先畅游知识园,考考大家对“三国”中的成语到底了解了多少。

(多媒体出示“畅游知识园”及相关题目。

)(1)魏国的霸主是谁?(曹操)蜀国的霸主是谁?(刘备)吴国的霸主是谁?(孙权)(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是哪朝人?(明朝)(3)这部著作写的是哪段时间到哪段时间的历史故事?(汉末年到晋代初)(4)“七擒七纵”跟谁有关?(诸葛亮、孟获)(5)“羽扇纶巾”描写的是三国中的哪位人物?(诸葛亮)(6)请列举“过五关斩六将”中的“五关”或“二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读《三国演义》,学读书方法一.导课同学们,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中国古典名著,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它们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它们再现了特定时代社会的生活图景,也展示了异彩纷呈的人物画廊。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三国,再次感悟中国古典文字的魅力,学会读名著的方法。

二.初步了解书籍一本书一般由封面、扉页、目录、正文、标题、页码、勒口等7部分组成。

其他部分在这里不再介绍,重点介绍一下勒口。

精装书籍的护封折向封皮内的部分称勒口。

在XXX我们可以了解作者和书的大致内容。

例如在《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勒口以下内容:作者简介:XXX(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XXX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也经由过程勒口了解书的大致内容:这本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绘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XXX、XXX、XXX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由于各国后主过于无能而亡国。

XXXXXX被钟、XXX擒于成都,XXX惧战而降,XXX被迫移位于XXX改年号为晋,从此世界皆归XXX掌控。

正所谓:“世界局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了解了作者和主要内容后,我们就看书的目录了。

三.看目录:从书的目录上,我们大致了解了整本书的大致情节。

例如,第001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005回发矫诏诸镇应XXX破关兵三英战XXX第0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第027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037回司XXX再荐名士XXX三顾草庐第043回XXX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第0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通过目录,我们能很快地找到我们感兴趣的地方,也对整本书的故事情节也有一定的印象,下面我们就开始整本书是的阅读之旅了。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掌握《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和经典片段。

4、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诈等。

(2)理解《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以及它们对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2、难点(1)探讨《三国演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品味《三国演义》的语言艺术,体会其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的特点。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才华,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当时社会动荡,民众渴望统一和安定。

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愿望。

四、学习过程1、初读感知(1)阅读《三国演义》的梗概,了解故事的大致脉络。

(2)列出书中的主要人物,并简单描述他们的身份和特点。

2、人物分析(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如诸葛亮。

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如智慧、忠诚、谨慎等。

可以通过他在书中的言行举止、战略决策等方面来体现。

(2)比较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例如刘备和曹操。

刘备以仁德著称,善于笼络人心;曹操则被描绘为奸诈多疑,但也有雄才大略。

3、情节探讨(1)选取一个重要情节,如赤壁之战。

研究这场战役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它对三国局势的影响。

(2)分析情节中的谋略和战术运用,如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的苦肉计等。

4、语言品味(1)摘抄书中的精彩语句,如描写战争场面、人物外貌或心理活动的句子。

(2)分析这些语句的语言特点,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词汇的选择等。

5、主题探究(1)思考《三国演义》所表达的主题,如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对英雄人物的歌颂等。

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2、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重、难点:归纳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过程:一、创设意境,走近人物1、说说喜欢阅读课的原因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创设意境3、检测阅读情况,出示书中主要人物图片,说出人物的名字想想他们的精彩故事。

二、畅谈方法,分析故事1、交流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要做什么师相机指导封面、前言、目录的作用。

2、交流读书的方法师相机引导并板书:通读、精读、思考课件出示通读和精读的相关知识3、运用方法,指导读《草船借箭》(1)出示视频《草船借箭》(2)通读故事,理清情节通读故事,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板书:理情节)(3)精读故事,分析人物师: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故事,探究一下这些人物丰富的内心和鲜明的性格。

(板书:析人物)(4)深入思考,得出启示掩卷深思,想想从这个故事中,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板书:得启示)三、延伸阅读,交流收获1、用刚才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方法,以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故事,可小组读也可独立完成2、自由读书,师相机倾听、交流3、班内交流读书收获四、倡导读书,教师赠语1、推荐图书馆的相关名著2、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附: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学习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地位。

2、熟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掌握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其对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的作用。

4、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叙事结构、语言风格等。

5、探讨《三国演义》所传达的历史观、价值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诈等。

(2)理解重要情节的发展和其背后的意义,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3)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如对比、烘托等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推动中的运用。

2、难点(1)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政治斗争进行梳理和理解。

(2)探究小说中历史与虚构的关系,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3)体会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创作处于元末明初社会动荡的时期。

当时,民众渴望有英雄人物能够拯救天下,结束战乱。

这种社会心理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3、文学地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学习过程1、阅读指导(1)建议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重要的人物情节和精彩的描写部分进行精读,仔细品味语言和人物形象;对于一些过渡性的情节可以略读,以把握故事的整体脉络。

(2)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疑问和对人物、情节的分析。

2、人物分析(1)刘备形象特点:以仁德著称,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他心怀兴复汉室的大志,始终以仁义为立身之本。

相关情节:三顾茅庐,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品质;携民渡江,体现了他的仁德爱民。

三国演义学案全

三国演义学案全

“好书伴成长”语文学科第二本教材学案设计读的是书,看的是世界《三国演义》第 1 课时学案班级姓名自学目标1.独立阅读1—28页。

2.找出不认识的字,写下来并能主动查阅字典。

我的收获1.我会认。

瞧,这是我独立认识的生字、生词,还能注音呢!我现在拥有了超强的自学能力!2.我很棒。

《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朝代)。

桃园三结义是指()()()在()结拜为异性兄弟。

刘备字(),以前靠()为生。

张飞字(),原以()为生。

关羽字()。

董卓说:“顺我者生,()。

”看出董卓()的性格。

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

”看出曹操()的性格。

()鞭打督邮。

吕布骑的马是()送的,叫()。

吕布背叛的(),投奔了董卓。

《三国演义》第 2 课时学自学目标1.独立阅读27—37页。

我的收获第三回中作者时刻不忘在()中刻画人物,曹操、袁绍二人对关于是否上阵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二人对人才的不同态度:曹操();袁绍()。

这一章中()斩了华雄的头。

()、()、()三人在关前大战吕布。

第四回中王允把()献给了吕布,用()计,()计杀死了董卓。

《三国演义》第 3 课时学案班级姓名1.独立阅读38—58页。

2.找出不认识的字,写下来并能主动查阅字典。

曹操因为()被杀,杀向徐州。

陶谦()让徐州及众人相劝,()方答应暂且做徐州太守,后来()趁张飞守城松懈之机,夺了徐州。

曹操请()到园中开怀畅饮,他认为英雄应该(),(),当今天下英雄只有()和()。

( )骑赤兔马,提青龙刀,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为寻刘备,又()。

第()关斩了两将,第五关来到()。

《三国演义》第4课时学案班级姓名1.独立阅读59—67页。

2.找出不认识的字,写下来并能主动查阅字典。

1.我会认。

瞧,这是我独立认识的生字、生词,还能注音呢!三英重聚在()地方。

关公的扛刀随从叫()。

关公收的义子名叫()。

赵云字(),原属于()的部将,后投奔()。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胜()的战争,交战双方是( )和(),最后战胜方是()。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五年级《三国演义》阅读指导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五年级《三国演义》阅读指导精品教案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从小就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课外阅读量比较大。本班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因为之前接触过《三国演义》连环画,所以对《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对里面的人物也比较感兴趣。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章回体白话小说,对于里面的一些词语、句子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需要长期阅读积累,同时对于人物性格把握也不是很准确,需要深入抓住关键词的方式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人物描写方法,感受人物魅力。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及魏、蜀、吴三个政治、外交、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欣赏书中众多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
2、了解《三国演义》在文学上的艺术成就: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二、重点研读,品析人物
(一)出示《三国演义》一至二十回主要情节
桃园三结义
曹操献刀、杀吕伯奢一家
温酒斩华雄
三英战吕布
董卓之死
三让徐州
1.介绍此章回中的历史背景。
董卓掌权后,国家制度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严重阻碍了整个国家政权机器的正常运转。其中,他颁布的法律刑罚尤为混乱无度,不成体统:对普通老百姓往往实施严刑酷法,而对亲信家族,则违法不究,一切都取决于董卓个人的意志。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三国演义
学科
语文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领域
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教材
书名:《三国演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年9月1日第3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学案(五)
班级:姓名:
一、内容梗概
赤壁之战•火烧曹兵
曹操书信至江东,威胁孙权投降,共擒刘备。

孙权派鲁肃过江探虚实。

诸葛亮借机入东吴,,智激周瑜,终于使得孙权决计破曹操。

在柴桑,周瑜起五万兵,与曹操83万大军隔江对峙。

水上交战,曹军失利,去东吴军营劝降周瑜,却中周瑜反间计,误盗周瑜伪造的而使曹操误杀蔡瑁、张允——曹营中仅有的两名深懂水战之将。

在东吴军营,周瑜深恨诸葛亮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使诸葛瑾劝降诸葛亮未果,即起心害之。

两番斗智,均为诸葛亮胜出。

第二次的“”,更是使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定下火攻之策。

为火烧曹军战船,老将黄盖行,惨被棒疮。

蒋干再次过江,周瑜安排江东隐居的凤雏先生庞统随之回曹营,巧授,教曹操将战船全部连接。

诸葛亮借机去七星坛祭风,实则逃离东吴,回到江夏,智算华容。

三江口处,(人名)前往诈降。

是夜东南风大起,曹操水寨一片火海,一夜之间,曹操83万大军所剩无几。

逃命过程中又遭到赵云、张飞与关羽三次堵截。

最终华容道,使得曹操逃至南郡。

败阵的曹操,对郭嘉怀念不已。

二、解释成语、歇后语(要求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重要细节)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三.典型试题
1、(1)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 之战,该诗涉及的主要人物是 、 、 。

(2)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

”士元指的是 ,他冠以 之称,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是 。

(3)根据赤壁之战中的故事情节,试对对联。

神机妙算,孔明巧借箭
2、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

(1)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 ① 这一精彩片断。

在整个论辩过
1. 孔明随鲁肃走到堂上,见到众人依次见礼。

2. 张昭问:“刘使君请先生出山后,却落得东奔西跑,是先生辅佐的功劳?”
3. 孔明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高祖吃了项羽多少败仗,垓下一战,靠韩信就扭转了局面。


4. 虞翻说:
“曹操兵近百万,要吞掉江夏,不知先生有何打算?”孔明答:“曹操的人马是乌合之众,也没有什么可怕!
”。

5. 虞翻说:“你求助于江东,
还敢说不怕?”孔明说:“江东兵精粮足,
可大臣都主张投降。

这一比,皇叔算
得上是不怕曹操的人。

” 6. 步骘问:“先生是想学苏秦、张仪当说客?”孔明说:“他二人算是豪杰。

你听曹操吹牛,就吓得要投降。

怎好笑话他俩?” 7. 陆继说:“曹操是名门之后。

刘使君只是卖草鞋的。

”孔明说:“要说出身,高祖出身亭长,织席卖草鞋又有何可耻?” 8. 严峻问孔明研究哪部经典。

孔明说:“寻章摘句是腐儒,姜子牙等安邦定国的名臣,他们研究了哪家经典?” 9.众人见孔明 ,不觉得面面相觑、沉默起来。

程中,诸葛亮面对众人,展现了他 ② 的一面。

在后续的情节中,诸葛亮最终说服了 ③ ,使其与刘备联盟共抗曹操。

(2)根据前8幅画的内容,为第9幅画补写一句话。

答:
1.却说曹操赤壁兵败,后。

2.两边
截住去路。

3.曹操纵马向前,说: 。

4.“他”是个义重如山
5.“他”于是把马头勒回,
6.“他”引军自回,孔)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 ① 的情节,画面中“他”
是 ② (人名)。

(2分)
(2)结合前后内容,补写第3幅连环画。

(要求20—50字之间)(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