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的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精细化管理
目标:不断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 安全:医疗安全和行车安全。安全永远是管理
工作一个最基本的任务 任务:日常急救、应急保障、知识普及。整个
院前急救的主要功能 四化:网络化、信息化、职业化、规范化。这
是共同要推进的目标 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
院前急救是急诊的突击队或先锋队,急 诊是桥头堡, ICU则是大本营。三者相 互依从 ,构成一个急救生命链 。
急救医学的重要范畴
广义 泛指伤病人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救护
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 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
活动和行为的总称
急救医学的重要范畴
狭义 要素: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的专
业急救机构 活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
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对接:基层医疗单位和提供院前急救医
疗机构入口
院前急救服务的主要任务
接受呼救 安排、协调和实施院前急救 医院医疗资源的外延 急诊医疗服务的最前沿 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应对群体发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EICU的主要任务是生命支持
医院资源配置不甚合理,地区间院前急 救工作发展不平衡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院前急救专业医疗教材。急 诊医师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急诊医学专业培训, 也没有复训与考试。
驾驶员、担架员无医疗急救技能方面的要求。 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 急救工具救护车:监护型、普通型、运输型
四、儿科院前急救现状及发展要求
英国——现有140多个急救医疗机构,发展较 早,1948年“国家卫生服务制”向所有居民提 供免费医疗服务,包括急诊医疗。也负责非急 症转运,紧急情况下要求出车快:3min内出 车,7min内到达。
德国——保险制,政府、企业、职工三方负担。 急救中心归红十字会组织管理,运输工具:救 护车、救护船、直升救护机。
——迅速、安全、有效
展望未来
三大பைடு நூலகம்势: 与时俱进,适应社会整体发展需要 1、信息化 2、网络化 3、智能化
未来发展目标
推进急救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实现院 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
促进急救行业发展 提高急救管理水平 力求达到急救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高效急救
未来发展举措
规模和设施方面: 院前急救网络的多医疗机构协同,强化网点的科 学分布。 医疗机构、通信、交通、媒介多部门支持。 —— 实现呼叫的定位,能够缩短响应时间、提 高反应速度。
现状——
儿科院前急救滞后明显,地区间存在差 异更大,发展不均衡制约儿科急救质量 建设。
很多地区处于建立院前急救网络起步阶 段,不能发挥很好的快速救治作用。
我省也是如此
儿科危重症特点
起病急、来势猛、发展快、病情重 危重病患儿多为小婴儿 对客观外部条件要求高 难以预料变化是转运的难点
儿科院前急救必要性
院前急救的现状与展望
背景
社会的高度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诉求
对院前急救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
急救对象更加广泛、复杂,难度加大 (传统传染病,新发传染病—2003年
SARS/2005年禽流感、食物中毒、职业中毒、
自然灾害、国际恐怖事件、交通事故)
一、前 言
急救医学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急 救和危重病人监护、病房急救 ( ICU)三 个部分。
疾病诊治的连续性进一步加强 提高抢救成功率 受益于院前急救,医疗纠纷有所减少
儿科院前急救运行模式
大城市以儿童医院为基础 以医院ICU和急诊室为龙头 各级医院儿科组织成立各种形式的儿科
急救网络
急救网络的作用
能做到投资少、节约人力、物力 提供较好的急救条件 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资源信息互通共享 提高医院ICU病房的整体急救效能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 , 已初步建成了 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院前急救 网络系统。但是 , 随着卫生体制和医 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 ,医疗行业的变 革使传统的院前急救管理模式受到冲 击。
三、院前急救存在问题
国家和地方均未出台专门的院前急救相 应法律法规
网络建立仍不完善,急救网络达不到全 覆盖
我国急救医疗发展进程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起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 对伤员的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运。
20世纪50年代,大中城市出现了院前医疗急 救的专业机构——救护站,初级救护和单纯转 运
80年代以后,快速发展时期,医疗急救和快速 转运为一体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模式建立。
1980年10月《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 1987年,卫生部、原邮电部开通了120急救呼
广州模式——由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医院所在 位置直接派救护车进行现场急救。
重庆模式——急救中心与医院合二为一,直 接承担院前急救任务。
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紧急救援中心 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指挥、调度急救资源 现场急救、转运、途中监护 经授权指挥、协调医疗急救资源(紧急状态)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0、110、119联动
二、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 及现状
院前急救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专业起步较晚 在运输工具、急救平均反应时间、急救体系建设等方
面有较大差距 世界上第一个急救医疗服务组织于1240年在意大利
佛罗伦萨州成立,我国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成立 于1987年。
——儿科院前急救差距更为明显
国外急救医疗体系特点
美国——20世纪50年代规范的现场救治和实 施手术;70年代空中救护(直升飞机、固定翼 飞机)。3-4年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法国——1936年建立急救医疗系统 (SAMU),一种以医师为主的全国性服务, 全套设备+医疗组(急诊专科医生或麻醉师、 护士)=可移动监护病房。105个SAMU,31 个卫生直升机基地,覆盖90%以上国土。
叫专线电话 1995年4月《灾难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 2004年,卫生部、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院前
急救网罗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
急救模式
北京模式——建立急救中心(本身是医疗中 心),下设急救站,派120将病人送到医院 或接回。
上海模式——统一指挥,根据所在地区医院 的急救半径,派救护车送到较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