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汽化和液化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3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二、沸腾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气压不变时,液体的沸点不变。
3、沸腾条件:[1]、液体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4、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三、蒸发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2、影响因素:[1]、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3、作用:蒸发吸热(吸收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4、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
四、液化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3、作用:液化放热。
【典型例题】类型一、汽化和液化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发现酒精干了,同时感到手背凉凉的.针对这一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汽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 B.这是汽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C.这是液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 D.这是液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思路点拨】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是吸收热量的。
【答案】A【解析】在手背上涂一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消失了,实质上是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过程要吸收热量,液体从手上所涂部分吸收热量,所凃部分温度降低,我们能感到所涂部位凉凉的,故A正确,故选A。
【总结升华】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举一反三:【变式】(多选)关于汽化和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一定会沸腾B.当液体的温度升高时,液体的蒸发一定加快C.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D.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液化【答案】BCD类型二、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多选)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思路点拨】从液体的沸点与气压关系角度来分析,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4-3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学习重点、难点】沸腾的条件【前置学习】1、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汽化。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
液体蒸发需要_________,蒸发有__________作用。
3、沸腾是在_______________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_______.4、液体沸腾前吸热,温度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沸腾时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
5、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液化。
液化______ (吸热/放热)。
6、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组内交流课前预习答案,之后班级展示。
【合作探究】活动一:阅读课本87页想想做做,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变化?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做汽化。
(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袋中又出现了________态的酒精。
此过程酒精由________态又变为________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活动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有什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分析与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优质教学教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用具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扇子、投影仪、毛玻璃片一、情景引入按照教材中的的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把口扎紧,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么解释这些变化?想提出什么疑问?你的想法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设计说明:该实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所用塑料袋要透明,且尽量薄,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
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气,可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
归纳总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沸腾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
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归纳小结:物理学中把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
第3节 汽化和液化(①沸腾)
图1
领跑作业本 ·物理(广东)
第3节 汽化和液化(①沸腾)
返回目录
知识点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4.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A.烧杯底部垫石棉网的目的是使水受热均匀
B.温度计不可以接触烧杯底部但可以接触烧杯侧壁
C.判断水是否沸腾的依据是温度计示数是否变化
D.加热时最好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领跑作业本 ·物理(广东)
第3节 汽化和液化(①沸腾)
返回目录
5.如图2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B)
A.在第4 min时,水开始沸腾
B.在4~6 min内,水不吸热
C.在第6 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 图2
“调为小火”)的道理。
领跑作图业本3 ·物理(广东)
第3节 汽化和液化(①沸腾)
返回目录
(4)实验中纸盖的作用: 减少热量的散失
、
避免在温度计上产生水雾影响读数 。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 腾,可能的原因是 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仍然能吸热 。
领跑作业本 ·物理(广东)
领跑作业本 ·物理(广东)
素养培优
返回目录
第3节 汽化和液化(①沸腾)
返回目录
11.(科学推理)周末,小丽在家中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
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太少了,于是小丽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
冷水(水量比锅里的少)。下面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是
(C)
领跑作业本 ·物理(广东)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夏天冰块会融化?”“沸腾和蒸发的区别是什么?”等,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他们在思考、交流中掌握物理知识。
4.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分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3.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汽化和液化的原理。
2.利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汽化和液化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交流彼此的观点和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体验
本案例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增强对物理现象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3.问题导向,促进深度思考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PPT:包含课程主要内容、重要概念和实例图片。
-教学视频和动画:演示汽化和液化过程,热量变化等。
3.课程平台:
-课堂管理系统:发布课程通知、作业和教学资源。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后复习资料和扩展学习资源。
4.信息化资源:
-电子教材: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版。
-教学APP:支持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即时反馈。
3.设立生活实例分析环节,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和区分蒸发和沸腾,提高应用能力。
4.设计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5.课后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实物模型或实验器材:蒸发和沸腾实验装置、液体加热器、温度计等。
-投影仪或智能黑板:展示教学PPT、视频和动画等。
例题4:沸腾条件与气压的关系
题目: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会降低。假设某地区海拔为2000m,求该地区水的沸点相对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降低多少度。
解答:
每上升1000m,气压下降大约10kPa。因此,2000m的海拔高度导致气压下降大约20kPa。
水的沸点与气压成反比,气压下降,沸点降低。根据比例关系,沸点降低的温度约为:ΔT = (20kPa / 10kPa) * 1℃ = 2℃
①汽化吸热:在汽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下降。
②液化放热:在液化过程中,物质释放热量,使周围温度上升。
4.汽化与液化的应用实例
①蒸发制冷:如冰箱、空调中的制冷剂蒸发吸收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②沸腾烹饪:如煮水时,水加热至沸腾,热量使食物熟透。
③蒸汽机:利用水蒸气的热量推动活塞,转化为机械能。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知识点一: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特点:汽化吸热(3)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液体的温度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阳光下比放在背阴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现象:晾衣服时,展开比团起来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通风处比放在无风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例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 C.液化放热 D.蒸发吸热例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知识点二(沸腾)1.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使用油的沸点是250℃.拓展: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用高压锅,高压锅内水面上的气压较高,所以沸点能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4.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5.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例1.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有煎炸炖烤焖等多种烹饪方法。
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例2.煮饭烧菜时,经常需要加盖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B.升高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C.减少锅中水的蒸发量,不容易烧干D.减少锅中热量的散失,节约燃料知识点三(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知识与技能1.明白什么是汽化、液化。
明白得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明白什么是沸点。
3.明白蒸发能够制冷。
过程与方法1.观看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一、实验与发觉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看现象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看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缘故。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什么缘故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那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看“鼓起”“变瘪”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究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好,同时表达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探究与发觉1.设置情形提出问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觉了一些惊奇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说明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觉和提出问题。
(1)与气压有关。
师:确信,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连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连续给水加热,温度会可不能连续上升?师:水沸腾后,连续加热,温度会可不能连续上升?水沸腾时怎么说有什么特点,最好通过什么来观看?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看现象,教师巡视。
提示学生把观看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的物理现象。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物质状态变化及能量转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科学探究:经历汽化和液化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和数据记录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将物理知识应用于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其过程。
•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的物理现象。
教学难点•理解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物质状态变化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分析不同条件下汽化和液化的速率及影响因素。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汽化和液化过程的动画、图片及实验演示视频)。
•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铁架台、温度计、水、酒精等)。
•学生实验手册(包含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汽化和液化的实验过程。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汽化和液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夏天地面洒水降温、冬天呼出的“白气”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设疑激趣:提问“为什么水会变成水蒸气消失在空中?而水蒸气又能凝结成水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新课教学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讲解定义:明确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生活实例: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烧水时水变成水蒸气、早晨草叶上的露珠等。
2.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实验演示:利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和上方空气的变化(水蒸气),同时感受加热过程中的热量传递。
《第三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汽化、液化的观点,掌握蒸发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沸腾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学习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汽化、液化和蒸发的影响因素,掌握相关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知识。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酒精灯、酒精、小烧杯、滴管、量筒、温度计、铁架台等。
2. 视频和图片素材:有关汽化、液化现象的生活实例和实验录像。
3. 课件和板书设计:展示汽化、液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初中物理课程《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环节:通过平时生活实例引入汽化和液化观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例如,展示一瓶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镇饮料,引导学生观察饮料瓶外壁是否有水珠产生,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观点。
2. 实验环节:通过实验演示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观点。
可以选择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观察水的沸腾过程;或者用喷雾器将酒精喷洒在空中,观察酒精的蒸发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适时进行讲解。
3. 讲解环节:结合实验现象,对汽化和液化的观点、特点、影响因素等进行详细讲解。
可以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4. 互动环节: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汽化和液化的认识。
可以设置一些与平时生活相关的题目,如“为什么夏天扇扇子会觉得凉爽”、“为什么冬天呼出的气体会有白雾”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适时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可以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6. 作业环节:安置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作业,如观察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撰写小论文等,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 新版()(1)
汽化和液化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与咱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材内容切近生活实际使学生熟悉到物理就在咱们的身旁,本节知识包括沸腾、蒸发和液化三个部份,本节的重点是熟悉水沸腾的进程,熟悉蒸发制冷现象。
●进程与方式1.通过探讨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育学生观看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育学生的观看及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讨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三.重点和难点培育学生观看实验能力、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觉象的观看、分析得出阻碍蒸发快慢的因素.四.教法学法教法:观观点、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讨法学法:观看讨论实验法练习五.预习提纲1.什么是汽化,液化,沸点?2.汽化的两种形式是和。
3.汽化要热量,液化要热量。
(填“吸收”或“放出”)六.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下面的想一想做做看看可否明白.二、进行新课看讲义3.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可能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 ℃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转变?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转变?此刻依照观看和所提出问题讨论,得出结论.1.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2.沸腾[探讨]水的沸腾咱们天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确实是水沸腾,此刻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形,提出想了解什么?问题提出来,大伙儿先斗胆猜想,彼此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看,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咱们此刻分两大组.一大组用冷水做,另一大组用热水做.认真观看,最后得出结论.并说出这两种方案的缺点.开始给冷水加热时,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在器壁上生成气泡,气泡中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继续加热,气泡受热膨胀,当气泡大到必然程度,由于浮力,气泡离开器壁开始上升,气泡上升温度降低,气泡内的大部份水蒸气要液化成水,气泡外边压壮大于气泡内气体压强,气泡变小.那个地址边关于压强和浮力咱们以后要学到.此刻依照观看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律.依照气泡上升,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说明水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依照撤掉酒精灯水不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进程中需要吸热.各类液体沸腾时都有确信的温度,那个温度叫做沸点(boiling point)依照记录数据,在图3.3—3中描点,画出水沸腾时温度转变图象.湿衣服不管是在温度高的夏天,仍是在温度低的秋季,都能变干,这说明什么?什么缘故晾晒衣服要把衣服展开并放在通风处?说明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3.蒸发(板书)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阻碍蒸发快慢的因素(板书):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在蒸发进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人躯体上有水,皮肤上的水分蒸发,水在蒸发进程中需要吸热,就要从人的皮肤吸收热量,使体温下降,因此感觉专门冷.天热时,由于狗没有汗腺,不能靠出汗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息,靠加速呼吸,增加蒸发量来散热.液化是汽化的逆进程.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够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必然的温度下,紧缩体积也能够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这我们也不陌生.咱们家顶用的液化气罐,确实是在常温下用紧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气变成液体后装入钢罐的.还有我国长城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的燃料,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装在火箭里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进程.那它是吸热仍是放热?能用例子说明吗?使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紧缩体积[板书]液化进程要放热.[生乙]100 ℃水蒸气的烫伤比100 ℃开水烫伤更严峻.100 ℃水蒸气要液化就要放热如此烫伤更严峻.板书设计1.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2.沸腾沸腾——在必然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进程要吸热.3.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阻碍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液体在蒸发进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七.巩固练习一、教材P63的练习一、二、3.二、《同步解析与测评》基础训练闯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
自然界常见液化现象
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浮尘 上,就形成了雾。
自然界常见液化现象
温度降低,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成小水珠,形成降水。
生活物理 给“天路”降温的“空调器”—热棒
铁路旁的热棒
随堂检测
1.下列使气体液化的实例中,所采用的液化方法与
其他都不同的是( A)
100℃的水将处于 态。 气
知识点 4 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作液化。
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知识点 4 液化
活动:观察水蒸气的液化
1.在水壶中注入适量的水,对水壶 加热。当水接近沸腾或正在沸腾时, 在壶嘴附近,能看到什么现象?
产生“白气”
知识点 4 液化
活动:观察水蒸气的液化
2.在壶嘴上方倾斜放置一块玻璃板, 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什么?
液体想要沸腾,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到达液体的沸点;持续吸热
蒸发和沸腾
汽化方式 异同点
相同点
发生部位
不
同
温度条件
点
剧烈程度
蒸发
沸腾
均是汽化 并且都要吸热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在任何温度
在一定温度(沸点)
缓慢
剧烈
实践练习
纸的着火点约为190℃,酒精灯外焰的温度高达800℃, 那么能用一次性纸杯在酒精灯上烧开水吗?纸杯会燃烧吗?
能烧开;因为纸的着火点大于水的沸点
不会燃烧起来;因为纸的着火点约为190℃, 而水烧开时的温度约为100℃,没有达到纸 的着火点
随堂检测
1.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C.蒸发和沸腾过程都需要不断放热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第3节汽化和液化课件
5.电冰箱工作原理 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利昂的特点是: 吸热容易 汽化 ,放 热容易 液化 ,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不燃、无毒等特点, 但是氟利昂也有其危害: 它是 臭氧层 破坏的元凶。
臭氧层
●水蒸气与液化后的“白气”区分: 水蒸气是无色透明(气 态),所以眼睛能看到的一定不是水蒸气,“白气”是水蒸气 液化的小水珠(液态),只不过由于太小太轻所以可以漂浮在 空气中。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情景引入
按照教材中的的实验,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 排 尽空气后把口扎紧, 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 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 怎么解释这些变化? 想提出什么 疑问? 你的想法是什么?
探究点一 探究水的沸腾 1. [提出问题]: 我们把水烧开称为 沸腾 ,请同学们来说说你 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
3.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缓慢地吹气),手会 感到暖和,若用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 得更冷。都是从嘴中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哈气”与“吹气”的区别是: “哈气”是慢慢地吹气,“吹气”是快 速使空气流动,“哈气”时口腔中的 “高温”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手液化放热, 手会感到暖和;而“吹气”加快了皮肤 周围空气流动,使皮肤中的水分蒸发加 快,皮肤温度降低,因此手会觉得更冷。
●分析下图:烧瓶中的水 吸 热汽化成 水蒸气,通过玻璃管 后遇到温度较 低 的冷凝管 放 热降温 液化 成了 水 。这种 装置就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蒸馏”,如:蒸馏水的制作--加 热普通水使之汽化,再使水蒸气液化,从而除去其中的杂质。 你还知道蒸馏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原理和影响因素。
2.让学生回顾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及其作用。
3.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汽化和液化的关键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热水沸腾和冷凝水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的思考。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演示,创设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例如,通过动画展示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关概念。
3.设计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汽化和液化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观察热水沸腾的过程,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汽化的影响因素。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
2.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他们的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索,如观察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思考如何应用汽化和液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的优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同时,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解:当水达到 100℃,但不能继 续吸热, 所以试管中的水 不能沸腾。
11.化学实验室里有时需要把酒精从水与
酒精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根据什么原理 可以把水和酒精分离?
解:根据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 来实验酒精与水的分离。
12. 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 央凉快,其主要原因是(D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B.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会怎样?
⑵一杯正在加热的沸水,加热几 小时以后会怎样?
蒸发
2.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
二、蒸发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
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蒸发的特点: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会变干,在阴凉
处也会变干了,为什么呢?
现象2:湿衣服弄成一团,衣服的外边干了, 但是里边还没干,为什么呢?
C.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比较弱
D.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13.“热管”是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 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 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 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涂了一层多孔的材 料,叫做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它易 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很快 传到另一端,这为什么?
四、液化
河面上的白雾
气态
液态 叶子上的露珠
它们是怎么来的?
实验
水蒸气在玻璃上 液化成小水滴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水时,在最靠近 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为什么?
阅读教材61页第3和第4自然段,写出液化 的两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小结:
1.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
2.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放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两课时)
学生分析: 学生比较常接触热学现象,有一定的熟悉感,但是对于一些本质的知识还是不大清楚,学生喜欢做实验,但是不大会处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不出规律.在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能力比较差,欠缺灵活性.
内容分析: 这节课分两个课时进行,第1课时只学习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的现象,影响蒸发快慢因素,下节课再来学习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及液化现象.
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
2.认识沸腾和蒸发现象。
3.知道什么是沸点。
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价
值观,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把生活与实际相结合,学习物理知识可以
更好的了解生活,服务生活。
教学重点:知道蒸发和沸腾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升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数据能力。
教学准备: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细线、计时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机,小烧杯,硬纸板,温度计,玻璃片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教学
教学场室: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在黑板上涂一些酒精,一会儿酒精不见了,黑板上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
二、新课:
1、教师演示实验: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取出此袋放
入冷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
请学生说说观察到的现象。
提出问题: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会鼓起来,而在冷水中变瘪?请学生闻闻、看一看口袋里有什么,再猜想一下。
引导学生答出:在热水中时,酒精变成了气态,体积变大,所以塑料袋胀
起;冷水中时,气态的酒精重新变为液态,体积变小,所以塑料袋瘪下去。
教师引导,总结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板书: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2、蒸发
我们平时晒湿衣服,放一杯水过一段时间就发现不见了那些水?那么这些水到底
哪去了呢?
学生大都会答出是蒸发掉了。
说明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师将桶中的湿毛巾拧成一股绳一样,然后问如何,使这毛巾干得快些?
引导学生探索进行计论。
教师在学生提出方案的基础上总结:在阳光下比不在阳光下要干得快;用电风扇比不用电风扇干得快些;要用电吹风比用电风扇要干得快些;用大的衣架比用小衣架要干得快些。
并通过与学生的探讨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总结得出: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越高,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而要想减慢蒸发,应采取相反的措施。
4.蒸发吸热
演示实验:
(1)把酒精擦在两个同学的手背上,并说出感觉。
(感到凉)
(2)将两支温度计中的一支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住并浸酒精,观察示数变化,另一支直接放在空气中。
观察支温度计的变化情况。
结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的。
教师归纳:这个实验说明液体蒸发时温度下降。
正在蒸发的液体温度下降,它必须从周围的物体吸热。
所以,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从周围吸热,液体蒸发时有致冷的作用。
结论(板书):蒸发吸热。
提问: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时会感到冷,如果有风,甚至会冷得打颤,为什么?。
过度: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
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5、探究水的沸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大家应该都烧过开水,那么大家是否细心的观察过水沸腾时的现象吗?水沸腾
时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请学生说说有什么现象。
(有泡泡,有白气,温度升高,烫手)
大家说了那么多,到底有哪些是真的呢?我们用什么来证明你说的是否正确
呢?(实验)
好!
下面我们来探究水的沸腾。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如图4。
3-2的装置,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
90摄氏度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将数据填入80页表格中。
提醒学生正
确使用酒精灯。
仿照晶体熔化曲线图,将数据在79页图4。
3-3表格上作出温
度和时间的关系图象。
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和得出结论:
请学生代表小结实验的现象
教师小结并板书: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请学生代表仿照晶体熔化曲线图象描绘出水温从90到水开始沸腾时的曲线图象,
指导学生观察图象并引出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让学生看书本的沸点表,让学生查一下水的沸点,为什么和我们测出的结果不一
样呢?我们同在这个课室为什么结果也不完全一样呢?教师说明因为有气压这个
因素影响,同气压下,实验存在误差。
简介纸锅烧水实验,说明为什么纸锅不会燃烧,布置学生回去动手做一做,试试看是不是真的呀。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课后练习:
1.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为什么容易患感冒?
2.小勇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为什么?
五、教学反思
学生比较常接触热学现象,有一定的熟悉感,但是对于一些本质的知识还是不大清楚,学生喜欢做实验,但是不大会处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不出规律.在应用物理知识解
释物理现象能力比较差,欠缺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