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路径
康复科康复临床路径
目录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0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8)脑梗死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1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2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29)手外伤康复临床路径 (35)肢体骨折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40)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临床路径 (46)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52)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57)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66)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运动功能障碍(3)感觉功能障碍(4)言语功能障碍(5)吞咽功能障碍(6)认知功能障碍(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10)脑神经麻痹2.影像检查:头颅CT、MRI或X线可证实颅脑损伤改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1)意识状态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3)感觉功能的评定(4)言语功能的评定(5)吞咽功能的评定(6)认知功能的评定(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9)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神经内科5个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生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 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生: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照。
依据《临床诊断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第一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二级预防指南( 2010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2010 )。
1.起病忽然,快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半连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 1 小时内恢复,但可频频发生。
3.除外癫痫。
4.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依据《临床诊断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二级预防指南(2010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2010 )。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拟订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齐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生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要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小并达到介入标准者予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支架成形术或球囊扩充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9-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短暂性脑缺血发生: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时期不需要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3)心电图;头颅 MRI 或 CT ,颈部血管超声。
2.依据详细状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同型半胱氨酸、TCD,CTA、MRA或 DSA ,心脏彩超、胸部X 线平片。
脑出血临床路径(中医)
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为脑出血的患者。
(ICD-10:I61)(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在起病10-30分钟为进行性加重。
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1)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
(2) MRI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和血管炎等。
3.证候诊断:(1)急性期①风火上扰,肝阳暴亢辩证要点:半身不遂,头痛头晕,口干口苦,舌红,脉弦数。
②肺热腑实,瘀阻清窍辩证要点:半身不遂,神昏目赤,项强身热,便秘溲赤,舌红绛,苔焦黄,脉洪滑数。
③痰浊内盛,蒙蔽清窍辩证要点:神疲肢冷,气短懒言,或神昏肢瘫,喉中痰鸣,舌黯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④元气不固,神明散乱辩证要点:头痛呕吐,四肢瘫痪,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自遗,舌痿苔枯,舌黯脉微。
⑤痰瘀阻络,自溢脉外辩证要点:肢瘫语謇,肢体麻木,头胀刺痛有定处,或猝然倒地,神昏烦躁,舌黯且散在瘀点,苔白腻,脉弦涩。
(2)慢性期①阳气虚衰,瘀血内阻辩证要点:面黄肢软,气短懒言,口舌歪斜,语言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涩。
②肝肾两亏,筋脉失养辩证要点:眩晕耳鸣,语声低微或不语,神疲心烦,肢软无力,舌红苔少脉细。
康复科(中风恢复后遗症期临床路径表)卫生部格式
□物理因子治疗、相应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针灸治疗
临时医嘱:
□康复评定
□根据病情下达
康复治疗师工作
继续按康复处方进行:
□一对一徒手运动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破坏训练,作业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
□针灸治疗
□及时向主管医生反应康复中存在的问题
继续按康复处方进行:
护理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病情变化
□按护理常规进行基础康复护理操作
□与康复医师、治疗师配合督促、指导主动训练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病情
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签名
主管护士签名:
时间:
主管护士签名:
时间:
主管护士签名:
□完成出院记录
医
嘱
长期医嘱:
□一级/二级护理
□饮食医嘱
□基础疾病用药
□根据病情下达
□物理因子治疗、相应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针灸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通知出院
□出院带药
康复治疗师工作
继续按康复处方进行:
□一对一徒手运动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破坏训练,作业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相应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针灸治疗
临时医嘱:
必查: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便常规
□急诊生化、肝功、血脂
□胸片
□心电图
可查:
□头颅CT或MR
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
1010 个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名称发布时间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2016脑出血恢复期康复2016脑梗死恢复期康复201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2016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2016手外伤康复2016肢体骨折术后康复2016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2016周围神经损伤康复2016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2016颈椎病康复2016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运动功能障碍(3)感觉功能障碍(4)言语功能障碍(5)吞咽功能障碍(6)认知功能障碍(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10)脑神经麻痹2.影像检查:头颅CT、MRI或X线可证实颅脑损伤改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1)意识状态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3)感觉功能的评定(4)言语功能的评定(5)吞咽功能的评定(6)认知功能的评定(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9)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神经内科-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9)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脑出血分类及临床诊断要点:1、高血压性脑出血:①常于活动状态下发病;②大多数发病时有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发病较急,多迅速进展,多与高血压有关;④可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⑥应做头颅CT或MRI检查;⑦必要时腰穿,脑脊液一般可能含血。
2、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①多为急骤发病;②多数无前驱症状;③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可有明显头痛和呕吐;④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⑤必要时腰穿,脑脊液可能含血;⑥应做头颅CT或MRI检查。
3、脑动脉淀粉样血管病并出血:①发病多由于脑动脉淀粉样血管病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②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可有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应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④必要时腰穿,脑脊液可有红细胞。
4、脑肿瘤并出血5、脑梗死并出血6、其他:继发于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抗凝剂、溶栓剂等导致的脑出血7、原因未明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外科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1)适应证①头颅CT证实脑出血,占位明显;②患者有明显意识障碍;③有脑干受损、脑疝或急性脑积水表现者;④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禁忌证①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且不能纠正者;②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者;③患者家属拒绝手术者;④恶性肿瘤晚期、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3)手术方法①开颅血肿清除术;②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③脑室外引流术。
2、内科药物治疗,建议:(1)稳妥运送;(2)控制脑水肿、降颅内压;(3)控制血压;(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5)止血剂的使用;(6)脑出血致内脏综合征的处理;(7)营养支持治疗;(8)康复治疗。
1010个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
1010个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运动功能障碍(3)感觉功能障碍(4)言语功能障碍(5)吞咽功能障碍(6)认知功能障碍(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10)脑神经麻痹2.影像检查:头颅CT、MRI或X线可证实颅脑损伤改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1)意识状态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3)感觉功能的评定(4)言语功能的评定(5)吞咽功能的评定(6)认知功能的评定(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9)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2.康复治疗(1)体位摆放与处理(2)意识障碍处理(3)运动治疗(4)作业治疗(5)物理因子治疗(6)认知功能训练(7)言语治疗(8)吞咽治疗(9)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10)心理行为治疗(11)中医治疗(12)痉挛处理3.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的治疗(2)深静脉血栓的治疗(3)压疮的治疗(4)异位骨化的治疗(5)其它: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
康复科脑出血临床路径新
脑出血康复临床路径一、脑出血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261: 900 )(二)诊断依据。
依照《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显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者。
2.头颅影像学检查发觉相应脑部出血灶。
(三)选择医治方案的依据。
依照《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医治: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固,降低血压、操纵颅内压、预防并发症和其他对症支持处置,必要时外科手术医治。
2.康复评定及康复医治:增进运动功能、言语、吞咽、认知功能恢夏,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避免并发症。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261 : 900脑出血疾病编码。
2.生命征平稳,病情稳固,神志清醒,症状无进展。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阻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路径。
4.排除外科手术指证患者。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录凝血功能;(3)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依照具体情形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MRA。
(七)选择用药。
1・1降压药物:依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操纵颅内压:20%甘露醇脱水医治。
4.依照病情可选用营养神经药物、抗癫痫及制酸药物等辅助医治。
(八)监测生命体征和康复评定。
1.生命体征监测。
2.康复评定:1)脑血管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2)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分级评息Fugl-Meyer躯体功能量表(上肢、下肢、关节活动度测评、平稳功能评定、感觉功能评测1步行功能评定3)语言功能评定:汉语标准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4)吞咽功能评定5)认知功能评定:如MMSE评定6)Barthel指数评定7)心理状况评定:焦虑、抑郁量表评定8)生存质量量表。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本文介绍了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首先,文章列举了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标准,包括主要和次要症状、病期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诊断等。
其次,文章详细介绍了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和对应的症状,包括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等。
诊断时可以参照XXX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中风病的病期诊断标准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在中医证型诊断中,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年龄等因素,将其分为中经络、中腑和中脏三种类型。
针对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中医提出了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四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案。
总之,中风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是多方面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期和身体状况等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病症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流畅或无法说话、身体一侧麻木、腹胀、便秘、头痛、眩晕、咳痰或咳痰较多、舌头呈红色、舌苔黄腻、脉搏弦而滑。
标准住院时间应不超过28天。
进入该路径的患者必须首先被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
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这些疾病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会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那么他们也可以进入该路径。
但是,由脑肿瘤、脑外伤或血液病引起的脑血管病患者不应进入该路径。
入院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血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B超、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
治疗方案应参照“XXX‘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后遗症诊疗方案”以及XXX《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脑出血后遗症首次病程记录
2017-04-10 08:26:54:000首次病程记录患者XXX,女,52岁,以“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2年余,加重3天”为主诉,于2017-04-10 08:26:54:000入院。
病例特点:1.病史:该患家属诉患者于2年前因脑出血致右侧肢体不灵伴言语不清,遂立即入我县人民医院就诊,给予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具体治疗不详),仍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3天来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为了进一步诊治,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病程中伴有心悸,无咳血胸痛,无黑朦,晕厥,无意识障碍,无腹痛,腹泻,精神,睡眠,饮食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请输入既往史}2.查体:T36.5℃.P75次/分.R17次/分.BP 150/90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自由体位,营养中等,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无压痛.头颅及五官无畸形头发色黑白,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耳鼻部无分泌物鼻腔畅通无堵塞,听力正常,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肺部触诊语颤正常,双肺听诊无异常呼吸音,心律整齐无杂音,心率75次/分,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二便正常. 余(-)3.辅助检查:{请输入辅助检查}初步诊断:1.脑出血后遗症2.高血压2级很高危诊断依据:1、老年女性:{请输入既往史}2、以“{请输入主诉}”入院3、查体:{体征}4、辅助检查: {请输入辅助检查}鉴别诊断:1.脑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等多种症状,查CT或MRI可发现脑部占位2.脑出血:有高血压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物理检查(CT)有助于鉴别诊断诊疗计划:1、内科护理常规2、扩血管改善脑循环3、活血化瘀4、康复治疗5、对症治疗6、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等医生签名:。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脑出血后遗症(ICD 编码:I69.1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3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上。
(三)中医证型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脑出血临床路径(NICU)
NICU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疼、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者;2. 头颅CT可见出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止感染;2.吸氧、心电监护;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3.控制血压;镇静;止血;防治血肿扩大;4.控制脑水肿,脱水降颅压治疗;防治高血糖;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5.控制体温;防治应激性溃疡;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营养支持治疗;6.癫痫发作的预防和处理;7.脑出血的微创治疗;8.早期康复;9.辩证施治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尿、大便常规;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
2.生化全项、凝血四项、术前八项、CRP、血清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1、B;3.胸部CT、心电图、必要时颈动脉血管超声。
4.头颅CT,根据具体情况可再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
(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脑保护治疗;2.降压、止痛、镇静治疗;3.抗菌药物;4.缓泻药;5.抑酸药物;6.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7.可酌情选用止血药。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APACHE-II。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出血吸收,症状减轻。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路径
脑出血后遗症(恢复期)临床路径一、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ICD-10 编码:I69.1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血管病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血生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心电图。
(5)胸部X线片或胸部CT。
(6)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我院没有(2)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3)C反应蛋白、(4)超声心动、(5)高同型半胱氨酸、(6)D-2聚体、(7)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8)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9)双下肢血管B超等。
(七)治疗方法1.静脉滴注脑代谢改善及神经营养药(奥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长春西汀等),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
)2.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3.针灸治疗:多数可以应用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4.推拿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微波、超声、红外线等治疗。
6.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
脑出血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脑出血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一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路径,探讨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案。
病例患者为一名中年男性,主要症状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医生的诊断,患者被确诊为脑出血病例。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
本报告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第一部分:疾病介绍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指脑内血管突然破裂,造成血液进入脑实质并形成出血灶。
根据出血灶的部位和原因,可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性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破裂性脑出血等几种类型。
第二部分:病例分析本例患者为一名中年男性,平时有高血压病史。
患者主要症状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等。
经过身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右侧大脑出血。
进一步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使患者逐渐康复。
第三部分:临床路径分析根据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可以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一个根据患者的特定病情和所需医疗服务而设计的管理系统,旨在提供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例的临床路径包括初步评估、确诊和治疗等多个环节。
初步评估:包括对患者病情的详细了解和身体检查,以及一些非侵入性的辅助检查,如头颅CT、脑电图和心电图等,以确定出血的位置和程度。
确诊: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时明确诊断为脑出血。
治疗:根据脑出血的类型和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急性期脑出血,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开颅手术或经导管介入手术等方式,将血肿清除。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低血压、抗凝等药物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护理,包括理疗、言语治疗、营养支持等,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
结论:通过对该脑出血病例的分析,我们了解了脑出血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临床路径的制定可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路径————————————————————————————————作者: ————————————————————————————————日期:ﻩ脑出血后遗症(恢复期)临床路径一、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ICD-10 编码:I69.1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血管病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血生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心电图。
(5)胸部X线片或胸部CT。
(6)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我院没有(2)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3)C反应蛋白、(4)超声心动、(5)高同型半胱氨酸、(6)D-2聚体、(7)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8)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9)双下肢血管B超等。
(七)治疗方法1.静脉滴注脑代谢改善及神经营养药(奥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长春西汀等),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
)2.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3.针灸治疗:多数可以应用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4.推拿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微波、超声、红外线等治疗。
6.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
7.康复训练:帮助指导合理进行康复训练。
8.护理:辨证施护。
脑出血后遗症(恢复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ICD-10编码为:I69.101);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 年月日时间阶段住院第1天(住院日) 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善病历□医患沟通,交待病情□检测并管理血压□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应用各类药物□主治医师查房,书写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评估辅助检查结果□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继续康复治疗□主任医师查房,书写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继续康复治疗重要医嘱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饮食○低盐低脂饮食○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陪护□监测末梢血糖◎指尖血糖*5次◎指尖血糖*7次○测血压根据病情选择◎测血压qd○心电监护○病重○吸氧○鼻饲○降压药(酌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qd○非洛地平5mgqd○卡托普利 12.5mg bid○赖诺普利 20mg qd○缬沙坦 80mg qd○氢氯噻嗪 12.5mg bid○他汀类药:◎辛伐他汀10mg qn□神经保护治疗(酌情选择:)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饮食○低盐低脂饮食○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陪护□监测末梢血糖◎指尖血糖*5次◎指尖血糖*7次○测血压根据病情选择◎测血压 bid◎测血压 qd○心电监护○病重○吸氧○鼻饲○降压药(酌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qd○非洛地平 5mg qd○卡托普利 12.5mg bid○赖诺普利 20mg qd○缬沙坦80mg qd○氢氯噻嗪 12.5mg bid○他汀类药:◎辛伐他汀10mg qn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饮食○低盐低脂饮食○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陪护□监测末梢血糖◎指尖血糖*5次◎指尖血糖*7次○测血压根据病情选择◎测血压 bid◎测血压qd○心电监护○病重○吸氧○鼻饲○降压药(酌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qd○非洛地平 5mg qd○卡托普利 12.5mg bid○赖诺普利20mg qd○缬沙坦 80mg qd○氢氯噻嗪 12.5mg bid○他汀类药:◎辛伐他汀 10mg qn○吡拉西坦 100ml ivttqd○NS250ml+胞磷胆碱1.0 ivt tqd临时医嘱:□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大便常规□大便隐血□肝功能A□肾功能□血糖□血脂分析A□电解质○心肌酶谱□凝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血流变□免疫九项□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床边心电图○头颅CT○胸片○胸部CT○颈部血管超声□神经保护治疗(酌情选择:)○吡拉西坦100ml ivttqd○NS250ml+胞磷胆碱 1.0 ivtt qd□神经保护治疗(酌情选择:)○吡拉西坦 100ml ivtt qd○NS250ml+胞磷胆碱1.0ivtt qd主要护理工作□内科护理常规□住院诊查□健康咨询□入院告知□戴腕带□入院护理评估□卫生处置□一次性病人用品□疾病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心电监护的监测□吸氧、测量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变化,及时向医生反应病情变化□协助患者行专科性检查如头颅CT/MRI□静脉采血(当天或次晨空腹),留取大小便标本□实施一级护理,并根据护理级别实施整体护理□内科护理常规□心电监护的监测□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变化,及时向医生反应病情变化□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静脉采血(当天或次晨空腹),留取大小便标本□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与护理□遵医嘱执行中心静脉药物配置□饮食与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必要时)□做好安全护理及患侧肢体康复锻炼指导○□内科护理常规□心电监护的监测□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与护理□遵医嘱执行中心静脉药物配置□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必要时)□做好安全护理及患侧肢体康复锻炼指导□遵医嘱执行中心静脉药物配置□遵医嘱正确用药,观察用药反应□做好安全护理及患侧肢体康复锻炼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4天住院第5-6天住院第7天主要诊疗工作□各级查房及病历书写□评估辅助检查结果□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继续康复治疗□通知患者及家属明日出院□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再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出院后治疗和家庭保健□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重要医嘱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饮食○低盐低脂饮食○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陪护□监测末梢血糖◎指尖血糖*5次◎指尖血糖*7次○测血压根据病情选择◎测血压 bid◎测血压qd○心电监护○病重○吸氧○鼻饲○降压药(酌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 qd○非洛地平5mg qd○卡托普利 12.5mg bid○赖诺普利 20mgqd○缬沙坦 80mg qd○氢氯噻嗪 12.5mg bid○他汀类药:◎辛伐他汀10mg qn□神经保护治疗(酌情选择:)○吡拉西坦100ml ivttqd○NS250ml+胞磷胆碱 1.0ivtt qd临时医嘱: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饮食○低盐低脂饮食○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陪护□监测末梢血糖◎指尖血糖*5次◎指尖血糖*7次○测血压根据病情选择◎测血压 bid◎测血压qd○心电监护○病重○吸氧○鼻饲○降压药(酌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qd○非洛地平 5mg qd○卡托普利12.5mg bid○赖诺普利20mg qd○缬沙坦80mg qd○氢氯噻嗪 12.5mg bid○他汀类药:◎辛伐他汀10mg qd□神经保护治疗(酌情选择:)○吡拉西坦100ml ivtt qd○NS250ml+胞磷胆碱 1.0 ivtt qd□通知出院○带药:○辛伐他汀 10mg poqn□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肝功能A □肾功能□血糖□血脂分析A □电解质□凝血常规□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床边心电图主要护理工作□内科护理常规□心电监护的监测□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与护理□遵医嘱执行中心静脉药物配置□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必要时)□做好安全护理及患侧肢体康复锻炼指导□内科护理常规□心电监护的监测□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与护理□遵医嘱执行中心静脉药物配置□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必要时)□做好出院前宣教及用药□出院带药服用指导□特殊护理指导□嘱其定期门诊随诊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