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合集下载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文言文常用虚词1.之(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曹刿论战》)2.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①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假如太尉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

《岳阳楼记》)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狼好像闭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闲《狼》)③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但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第三节疑问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

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

例如:(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歧予望之。

(《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

例如:(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

例如:(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

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

例如:(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

例如:(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

例如:(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

”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

”(《世说新语·雅量》)(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 18 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含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 个常有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望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假如没有蛇、蟮的洞窟它就无处安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分外高险。

一人来坚守,万人悲伤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绩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并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宽泛地学习,并且每日对自己检查反思。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传记》)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婪,并且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断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研究、思虑得深沉并且宽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裂。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世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迷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伤心,理好衣襟正直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而后按一准时间去复习,不也很快乐的吗?⑤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取新的看法与领会了。

依赖这点就能够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 , 假如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也有 , 就要帮助更正自己与他们同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文言虚词18个(自己整理)

文言虚词18个(自己整理)

文言文·文言虚词 18 个1.【而】(一)连词1、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2、①亦使后代而复哀后代也。

(《阿房宫赋》)②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3、①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晏子治东阿》)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5、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②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7、①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远人不服,而不可以来也。

(《季氏将伐颛臾》)8、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二)代词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复音虚词“而已”、“尔后”、“而况”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尔后”,“才,刚刚”①臣鞠躬尽瘁,死尔后已。

(《出师表》)3、“而况”,即”况且”,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狂风波不可以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2.【何】(一)疑问代词1、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①然而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疑问副词1、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许” 、“何乃”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责,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①樊哙曰:“今天之事何如?”(《鸿门宴》)2、“何以”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依据“以”的不一样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语言,其特点是使用较多的虚词。

虚词是文言文中的一类词语,通常没有词义,起到连接句子和短语的作用。

下面是对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进行整理。

一、助词:1. 之:用于名词或代词前面,表示所属或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或“之”。

例如: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之说。

2. 乎: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或“呢”。

例如:此言差乎其实。

3. 何: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例如:何为道?4. 而:用于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转折、并列或承接关系。

例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而训之。

5. 乃: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因果关系,常与“是”搭配使用。

例如:非礼也乃人之常情也。

二、连词:1. 若:用于条件句中,起连词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或“假如”。

例如:若有人问我,我当如何回答?2. 以:用于连词前,表示手段、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或“以便”。

例如:以此为根据,可以得出结论。

3. 曰:用于连词前,表示说话的动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

例如: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三、副词:1. 矣: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或“呢”。

例如:已过目矣,不复责之。

2. 其:用于句中,表示指代前面的名词或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的”或“他的”。

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如何?3. 皆:用于句中,表示全体或没有例外,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都”或“全部”。

例如:明君能以忠言救沉溺之臣,仁者必皆称其为圣。

四、介词:1. 于:用于介词后,表示时间、地点、对象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到”等。

例如: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 乘:用于介词后,表示通过或利用某种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利用”或“通过”。

例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归类整理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归类整理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归类整理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如:(一)表示并列关系。

如:蟹六跪而二螯。

(二)表示递进关系。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

如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乎1.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2.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乃1. 副词。

可译为"就""这才"等;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2.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曹刿论战》)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古代文言虚词及词组解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文言虚词及词组解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文言虚词及词组解析知识点总结大全文言虚词是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词语,它们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些虚词,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文化以及提高古代汉语阅读能力都十分重要。

本文将总结并解析古代文言虚词及常见词组的功能和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

一、文言虚词的定义及分类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没有独立的实际意义,而起到标志句子成分、衔接句子、表示语言情感等作用的词语。

根据功能和用法的不同,可以将文言虚词分为以下几类:1. 助词:表示方位、时态、状态等语法关系,如“之”、“乎”、“焉”等;2. 体词:用于构成名词、代词、副词、连词等,如“者”、“之”、“以”等;3. 感叹词:用于表达情感、感叹等,如“噫”、“哀哉”等;4. 语气词:用于表示语气、语调,如“耶”、“令”等。

二、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及例句1. 助词的用法(1)“之”的用法:- 表示宾语,如“见之”、“问之”;- 表示动宾结构中的动作对象,如“嘲之”、“念之”;- 表示领属关系,如“吾之物”、“弟子之言”;(2)“乎”的用法:- 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询问,如“何乎?”、“安乎?”;- 用于感叹句中,表示感叹、惋惜,如“哀乎!”、“噫乎!”;(3)“焉”的用法:- 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询问,如“安焉”、“何焉”;- 用于陈述句中,表示存在、状态,如“所以然焉”、“焉有”。

2. 体词的用法(1)“者”的用法:- 用于名词前,表示指代,如“吾者”、“子者”;- 用于动词短语后,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如“行者”、“言者”;-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强调,如“且者”、“耳者”。

(2)“以”的用法:- 表示手段、方法,如“以书写”、“以言传”;- 表示原因、理由,如“以为”、“以故”;- 表示条件、前提,如“以若”、“以免”。

3. 感叹词的用法(1)“噫”的用法:- 表示悲伤、失望等情感,如“噫嚱!”、“噫嘻!”;(2)“哀哉”的用法:- 表示悲伤、哀悼等情感,如“哀哉!”、“哀哉丧乱之事!”;4. 语气词的用法(1)“耶”的用法:- 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询问,如“何耶?”、“安耶?”;(2)“令”的用法:- 表示命令、请求,如“请令”、“令行禁止”。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有哪些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有哪些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有哪些作为中文语言的一部分,文言虚词在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表示疑问的虚词具有独特的用法和特点。

本文将对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的疑问句结构。

一、反问虚词在文言中,有一类虚词常被用来表示反问的语气。

这些虚词包括:“可”、“奈何”、“而”的用法。

例如:“可之乎?”、“而何?”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到了强调和反问的作用。

二、疑问代词文言中的疑问代词则是用来引导疑问句的重要元素。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几何”、“何以”等。

这些疑问代词在句子中起到了引导疑问和提问的作用。

例如:“何以之?”三、疑问副词疑问副词也是文言中常见的表示疑问的虚词。

这些副词用来修饰其他的词语或短语,以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疑问。

常见的疑问副词有:“何处”、“何时”、“何以”等。

例如:“何处可之?”、“是何也?”这些疑问副词在文言中常被用于提问。

四、疑问助词疑问助词则是文言中常见的表示疑问的辅助词语。

常见的疑问助词有:“哉”、“乎”、“焉”等。

这些助词常被用来加强疑问的语气,表示对某一事物的疑问。

例如:“可之哉?”、“焉可知?”这些疑问助词在文言中常被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起到了强调疑问的作用。

五、疑问介词疑问介词在文言中也常被用来表示疑问。

疑问介词主要用于引导疑问句的部分,例如:“何以”、“因何”等。

这些介词常用于表示对原因或目的的疑问,例如:“因何而行?”、“何以故?”在文言中,疑问介词起到使句子更加准确和明确的作用。

综上所述,文言虚词在表示疑问时有很多种类和用法。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有反问虚词、“何”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疑问助词和疑问介词。

这些虚词在文言中起到了表示疑问的重要作用,使得古代文言具有了独特的疑问句结构。

通过对这些用法的了解,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中的疑问句结构,并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相关的古籍和文献。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这一讲主要阐述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之”“其”“以”“于”“而”意思及其用法。

一、“之”的用法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举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之:指代千里马。

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举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举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举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如上句中“予独爱莲”是一个分句,翻译成“我唯独喜爱莲花”,作主语用,放在整个句子中,就是“我唯独喜爱莲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之就是放在主语“予独爱莲”和谓语“出淤泥而不染”之间。

(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举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举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的用法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举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举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举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举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文言虚词归纳总结精选全文完整版

文言虚词归纳总结精选全文完整版

1.句末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 例:壮士,能复饮乎?
(三)乎
(2)反问语气,答案明确在句中,译为“吗、呢”。 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猜测语气,译为“吧”。 例:其皆出于此乎?
(4)感叹语气,译为“啊、呀”【形容词+乎】 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宜:适宜的,正确的。)
5.固定结构
【何其】译为“多么”。 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5.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 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 “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 (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 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 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 六 ) 且


2.副词。 标志:主语+且+谓语。

(1)表动作行为的暂时,译为“暂且、姑且”。

(且+动词)
例:且偷生。且放白鹿青崖间。
(2)表动作行动或情况在不久以后,译为“将要、将”。 (且+动词) 例:不出,火且尽。
(3)表示数目接近,译为“将近、几近”。 (且+数词) 例:年且九十。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 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 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 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6)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 “凭 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 “怎 么样”、“怎么办”。

(完整版)文言虚词归纳

(完整版)文言虚词归纳

精心整理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 个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虚词一览表常见虚词而1. 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如:(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和”“又”“与” 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精心整理(二)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三)表示承接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 如: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四)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五)表示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六)表示修饰关系。

?地,着,或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精心整理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鸿门宴》)(七)表示因果关系。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古汉语18个虚词

古汉语18个虚词

古汉语18个虚词
1.之:表示关系,相当于“的”、“地”、“得”、“所”
2. 乎: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呢”
3. 者:表示人,相当于“人”、“者”、“哉”
4. 兮: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噢”
5. 焉:表示地点、方向,相当于“在”、“往”、“向”
6. 也:表强调、肯定,相当于“确实”、“的确”
7. 乃:表示结果、推论,相当于“那么”、“就”
8. 何: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什么”、“为何”
9. 呜呼: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哎呀”、“唉呀”
10. 哉: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噢”
11. 咦: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哎”
12. 矣:表示肯定、结论,相当于“了”、“啦”
13. 其:指示代词,相当于“他/她/它”的文言文表达
14. 所: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把”、“将”
15. 乘:表示乘坐、乘机,相当于“搭”、“坐”
16. 阿:表示敬称、亲昵,相当于“先生”、“小姐”
17. 而已:表示强调,相当于“只是”、“就是”
18. 之乎者也: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什么意思啊”、“就这样吗”。

- 1 -。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喝斥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三、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1.作连词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③惑而不从师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作代词⑴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③假设欲死而父。

3.作动词⑴通“如”,好似,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

可译为“不久、一会儿”①俄而百千人大呼;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二、何1.作疑问代词⑴作动词或介词宾语,译为“什么”或“哪里”。

①大王来何操?②却看妻子愁何在。

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⑵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可译为“为什么”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⑶作定语,译为“什么”、“为什么”。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常见文言文虚词的归纳。

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中的“之”代指曹刿。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无实义。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1、用作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三、“其”1、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它)的”“他们(她们、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在句中作主语,可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文言虚词分类

文言虚词分类
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彼:彼与彼年相若也 其:秦王恐其破璧。
厥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渠: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诸:诸所言着,单于特空绐…….
8
人称复数
※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后 面加上“辈、属、曹、等、族、徒、侪 、俦” 字表示多数。“吾辈、吾属、尔曹、尔等” 。
吾属今为之虏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17
2、范围副词
表范围广(表总括) 悉、咸、皆、尽、毕、举、具、胜、凡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8
2、范围副词
表范围有限:
仅、止、直、惟、唯、但、特、徒 翻译为 “只”“仅”“只是”等
室仅方丈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直好世俗之乐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徒慕君之高义
文言虚词分类
1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 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 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 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 也归入虚词一类。(除了名词、动词、 形容词之外的都是虚词)
2
代词
• 是代替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 免重复,使文章简洁。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子:子盍(何不)言子之志于公乎?
6
文言第二人称代词中的“尔”、“汝” 具有感情色彩,它们是不拘礼节,很随便的 称呼,一般只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 或亲密者之间的称呼,否则就表示对对方的 不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疑问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

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

例如:(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歧予望之。

(《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xx也》《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

例如:(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xx曰:‘谁可顺此事?’”“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

例如:(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

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

例如:(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

例如:(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

例如:(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

”禇因举手答曰:“xx禇季野。

”(《世说新语·雅量》)(7)xx于众坐问xx:“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

例如:(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

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

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

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2)后子见xx,xx曰:“吾子其曷归?”对曰:“……将待嗣君。

”(《左传·昭公元年》)——按:“吾子其曷归”句xxxx:“问何时当归。

”(3)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也有用来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

例如:(4)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纣在上曷损?(《荀子·荣辱》)“曷”有时也写作“害”。

例如:(5)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诗经·周南·葛覃》)“恶”“安”“焉”主要用来询问处所,可以翻译成“哪里”。

“焉”在《诗经》《楚辞》里有时也作“爰”。

例如:(1)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

(《孟子·尽心上》)(2)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诗经·卫风·伯兮》)(3)卫公孙朝问于xx:“xx焉学?”(《论语·子[FS:PAGE]张》)——按:焉学,意思是“从哪里学习”,“向谁学习”。

(4)爰采唐矣?沫之乡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诗经·墉风·桑中》)(5)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几”“几何”用来询问数量,可以翻译成“多少”。

例如:(1)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左传·文公十七年》)(2)xx问xx:“xx几何?”对曰:“奉xx六万。

”(《史记·xx世家》)汉魏以后又产生“几多”“多少”“几许”“几所”。

例如:(3)复令悲此曲,红颜余几多?(《庾子山集·夜听捣衣》)(4)王阳居官食禄,虽为鲜明,车马衣服,亦能几所?何足怪之,乃传俗说!(《风俗通·正失》)(5)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颜氏家训·归心》)(6)又问:“士马多少?”应曰:“中军四十余万。

”(《三国志·魏书·李孝伯传》)第四节其它代词其它代词包括己称代词、反身代词、旁指代词、不定代词、否定代词、逐指代词、分指代词等。

一、己称代词古代汉语的己称代词祗有“己”。

例如:(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2)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二、反身代词古代汉语的反身代词有“自”“身”“躬”。

例如:(1)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按:讼,责备。

(2)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

(《韩非子·观行》)——按:乌获,力士名。

不能自举,意思是不能自己把自己举起来。

(3)彼身织屦,妻辟纑。

(《孟子·滕文公下》)——按:彼身织屦,意思是他自己编织麻鞋。

(4)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诗经·邶风·谷风》)——按:我躬不阅,意思是我自己(尚且)不被收容。

古代汉语里“自”作反身代词很常见,“身”“躬”作反身代词用很少见,常见的是作副词,“亲自”的意思。

详见第四课语文知识。

古代汉语里“己”和“自”两个词虽然都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自己”,但是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都很不一样。

“己”与“人(意思是别人)”相对,是本人的意思。

“自”是反身称代。

在用法上,“己”可以作主语、宾语;“自”则总是作状语。

三、旁指代词旁指代词有“他”“人”“异”“余”。

“他”也写作“佗”“它”,意思是“别的”。

主要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

例如:(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左传·隐公元年》)——按:xx(yán),险要。

(2)良为他言,皆不省。

(《史记·留侯世家》)(3)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人”意思是“别人”。

例如:(4)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5)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他”和“人”连起来,“人”则是名词了,意思是“别的人”。

例如:(6)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裳》)(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巧言》)“异”是“别的”的意思。

例如:(8)吾以汝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9)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诗经·大雅·板》)“余”是“剩下的”“其它的”的意思。

例如:(10)文子曰:“其余皆数世之主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11)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史记·高祖本纪》)(12)xxxx拜xx,主簿请讳[FS:PAGE]。

教云:“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

内讳不出于外,余无所讳。

”(《世说新语·赏誉》)四、不定代词不定代词有“或”“有”和“某”。

“或”和“有”上古语音相近,称代人是“有人”的意思,称代事物是“有什么东西”的意思,称代时间是“有时候”的意思。

例如:(1)或谓xx曰:“xx不为政?”(《论语·为政》)(2)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3)慈石召铁,或引之也;树相近而靡,或軵之也。

(《吕氏春秋·精通》)——按:靡,倾倒,倾斜。

軵(fǔ),通“俯”。

(4)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尚书·洪范》)——按:无有作好,即无或作好的意思。

(5)日有食之。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某”是“某人”“某物”的意思。

例如:(6)xx见,及阶,子曰:“阶也。

”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xx,某在xx。

”(7)灵公心怍焉,欲杀之,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

(《公羊传·宣公六年》)(8)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汉书·xx传》)五、否定代词否定代词有“莫”“罔”“无”“靡”“蔑”“末”,表示对某一范围之内的人或事物的周遍性否定,可以翻译成“没有人”“没有什么”。

其中“莫”字最常见,这个词可能是“无”与“或”的合音。

“罔”多见于《尚书》,“靡”多见于《诗经》,“末”主要见于《论语》。

例如:(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3)四方之民罔不祗畏。

(《尚书·金縢》)——祗(zhī),敬。

(4)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

(《尚书·多士》)——明德,发扬光大道德。

恤,谨慎。

恤祀,慎于祭祀。

(5)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

(《国语·晋语六》)(6)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论语·阳货》)(7)相人多矣,无如季相。

(《史记·高祖本纪》)六、逐指代词和分指代词逐指代词是“每”,分指代词是“各”。

古代汉语逐指代词“每”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没什么差异,在句中作定语或者状语,作状语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头,也可以出现在句首。

分指代词“各”在先秦祗作状语,汉代以后才偶尔作定语。

例如:子入xx,每事问。

(《论语·八佾》)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史记·项羽本纪》)xx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论语·先进》)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

(《史记·李斯列传》)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库府藏之积。

(《史记·大宛列传》)助动词和副词导读:本课语文知识介绍古代汉语的助动词和副词。

助动词分四类,副词分八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