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体外循环步骤

合集下载

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

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

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一、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广泛应用,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体外循环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药物。

先检查体外循环系统,确保正常运行,并确认气泵、氧合器、温度控制器等设备可靠。

然后,准备一定量的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结。

2. 连接逻辑将静脉导管插入右房或双腔插管,并将其连接到抗凝剂混合物和氧合器上。

同时,将主动脉导管连接到体外循环系统,并通过左心室插入了放血回路。

3. 启动设备开启气泡回路,并调整流量计到适当的位置以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启动氧合器并调整其温度,通常会使温度保持在36-38摄氏度范围内。

4. 血液引流先用测压器排除体内残留气体,然后将采血袋连接到静脉导管,并逐渐增加引流速度。

同时,检查回路的氧合情况,确保血液充分与氧进行接触。

5. 抗凝剂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使用肝素等抗凝剂来防止血液凝结。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并调整抗凝剂的剂量以维持合适的凝血状态。

6. 来自患者体外循环辅助的动力学控制通过心脏冷却、调节泵速等手段来控制患者体外循环深度和平均动脉压。

7. 心跳停止在心跳停止之前,需要向患者注射透明质酸钠或高锰酸钾溶液以保护心脏组织。

停止心跳后,开始心肺复苏术。

8. 体外循环观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体外循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监测参数。

定期检查气泡回路和氧合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9. 放血在手术结束时,适度放血以减少液体负荷。

同时,停止气泡回路,关闭抗凝剂输入并拆除静脉导管。

注射逆转剂来中和抗凝剂的作用,并加压提高动脉压。

10. 恢复循环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并确保除颤器、呼吸机等设备正常工作。

如果一切正常,则可以恢复到生理性循环。

二、体外循环的常见并发症虽然体外循环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技术,但仍存在一些可能的并发症。

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

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

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婴幼儿体外循环(ECMO)是一种治疗严重婴幼儿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危重疾病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机器替代患儿的心肺功能,维持体内的氧合和血流,以保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

在进行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时,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与有效。

一、ECMO操作环境准备在进行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操作环境。

操作室应保持整洁、无菌,室温要适宜,并准备好必备的设备和药品。

同时,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二、ECMO设备准备进行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时,需要准备齐全的ECMO设备。

包括:血泵、肺气囊、多重管道、氧合器、监护仪器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并进行严密的质量检查。

三、ECMO导管插入将ECMO导管插入患儿体内是进行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插管前,要对咽部、气道进行充分的清洁,并确保插管器材的完好无损。

进行插管时应做好镇痛措施,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避免插管失败或对患儿造成二次伤害。

四、ECMO参数监测与调整在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ECMO参数,并及时进行调整。

主要监测项包括:血气分析、心电图、血流量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肺气囊、血泵、氧合器等设备的设置,确保患儿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

五、ECMO抗凝管理为了保证血液在ECMO循环中的良好流动性,需要进行适当的抗凝治疗。

但是,抗凝治疗也会伴随一定的风险。

在给予抗凝药物时,要仔细掌握剂量和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现过度抗凝或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

六、呼吸支持管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中,需要给予充分的呼吸支持。

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的通气模式选择、调整通气参数等。

同时,呼吸机的操作要规范、准确,以保证患儿的氧合和通气状态达到最佳效果。

七、监测与识别并发症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可能伴随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出血、循环系统障碍等。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情况,及时识别并处理发生的并发症,以减少其对患儿健康的不良影响。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技术,常用于心脏手术、肾脏移植、肝脏移植等手术中,是一种将血液从体内引出,使用机器代替心脏和肺脏完成氧合和排泄的操作。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室准备、患者身体检查、麻醉的选择和准备等。

2. 体外循环装置的安装:将体外循环装置的管路连接到患者体内的静脉和动脉,通过体外循环装置的泵将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送入氧合器中进行氧合。

3. 心肺支持:使用体外循环装置代替患者的心脏和肺脏完成血液循环和氧合,让患者的心肺得到支持。

4. 手术操作:在体外循环手术支持下进行手术操作,可进行心脏修复、肝脏移植等操作。

5. 体外循环撤离:手术完成后,撤除体外循环装置,恢复患者的正常血液循环和呼吸。

6. 术后观察和护理:患者需要接受术后护理和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体外循环手术的流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持,但对于某些手术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 1 -。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疾病。

该手术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然后通过人工血液循环系统将氧合后的血液送回体内。

以下是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步骤: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并接受全身麻醉。

2. 医生将插入一根管子到患者的气管中,以保证患者的呼吸。

3. 医生将在患者的心脏上进行切口,并将体外循环器连接到心脏和主动脉。

4. 医生将注射一种叫做肝素的药物,以防止血液凝固。

5. 医生会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并通过体外循环器将血液氧合后送回体内。

6. 医生进行心脏手术,并在需要的时候对心脏进行冷却。

7. 当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体外循环器从患者的身体中移除,并对手术部位进行缝合。

8. 术后,患者会被送往恢复室,并接受密切观察。

9. 患者需要在医院内进行康复治疗,并接受相关药物治疗。

10. 患者的康复期长度因手术的类型和身体状况而异,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 1 -。

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建立的方法

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建立的方法

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建立的方法
心脏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用于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合功能。

建立体外循环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麻醉和体外循环装置连接,首先,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然后外科团队会在患者身体上建立血管通路,将患者的循环系统连接到体外循环装置,通常是通过引流管和回输管。

2. 引流和回输,一旦患者与体外循环装置连接,手术团队会开始引流患者的血液,将其送入体外循环装置进行氧合和循环,然后再将氧合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

3. 体外循环启动,一旦体外循环装置与患者连接并且血液循环正常,外科团队会启动体外循环装置,开始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合功能。

4. 手术操作,在体外循环下,外科医生可以进行需要停止心脏跳动的手术操作,如心脏瓣膜修复或更换、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在这个过程中,体外循环装置负责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合。

5. 体外循环解除,当手术完成后,外科团队会逐步停止体外循环装置的功能,同时恢复患者自身的心脏功能。

一旦患者的心脏能够自主跳动并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体外循环装置会被完全解除。

总的来说,建立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外科医生和体外循环团队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循环支持。

ecmo操作流程

ecmo操作流程

ecmo操作流程ECMO操作流程。

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重要的心肺支持技术,用于治疗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

它通过将血液从体外引出,经过氧合后再输送回体内,帮助患者维持足够的氧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下面将介绍ECMO的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适当的患者选择和评估。

ECMO适用于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等。

在进行ECMO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颅内压等指标的监测。

其次,进行血管通路的建立。

ECMO需要通过体外循环系统来实现,因此需要在患者体内建立血管通路。

一般来说,会选择颈内静脉和股动脉作为血管通路,通过手术在患者身体上建立相应的导管,以便将血液引出体外进行氧合后再输送回体内。

然后,进行设备的连接和调试。

将ECMO设备连接到患者的血管通路后,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监测。

包括调整气体流量、血液流速、氧合器的通气量等参数,确保ECMO系统能够有效地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合和循环支持。

接着,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调整。

ECMO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包括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监测、颅内压监测等,以及对ECMO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有效的支持和维持。

最后,进行适时的撤离和康复。

当患者的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可以适时地进行ECMO系统的撤离。

在撤离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措施,包括呼吸道护理、营养支持、物理治疗等,以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总之,ECMO操作流程需要经过严密的评估、血管通路建立、设备连接和调试、持续监测和调整,以及适时的撤离和康复等多个步骤。

只有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并且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护理,才能确保ECMO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1切皮→递23号刀,电刀一次切开真皮皮下组织肌肉。

递会阴剪剪开剑突,片拉钩分离胸骨后间隙2开胸→电动胸骨锯自剑突向上锯开胸骨,递骨蜡,电凝止血。

牵开器牵开胸骨。

3切开悬吊心包→电刀切开心包,递7×17单针牵引线悬吊4-5针。

(小体重可选用5×12 6×14 涤纶编织线)4缝主动脉插管荷包→递2-0强生6977荷包线2针(一正一反),分别套阻断管蚊式钳固定。

5缝主动脉灌注针荷包线→递2-0强生6977荷包线一针正针,套阻断管蚊式钳固定。

6游离主肺间隙→递组织剪7游离上腔静脉→递组织剪游离上腔,直角钳,血管钳带阻断带8游离下腔静脉→递组织剪游离下腔,肾缔钳,血管钳带阻断带9固定体外循环管道→递扣扣钳两把,小纱,左、右心吸引管,管道阻断钳3把,粗剪刀。

10插主动脉插管→扁桃钳,白线绳,11号刀主动脉插管。

排气连接后,2把血管钳固定。

11插上腔静脉插管→蚊式钳2把,白线绳,11号刀上腔静脉插管。

12插下腔静脉插管→递11号刀,备组织剪,下腔静脉插管。

13插灌注针头→固定灌注管递血管钳1把,蚊式钳1把,组织剪,灌注针头。

14阻断上下腔静脉→收紧套管于上下腔静脉的阻断带,血管钳固定。

15阻断升主动脉→主动脉阻断钳。

插单房管手术配合1-6同上7缝右房插管荷包线→2-0强生6977荷包线/3-0prolene,套阻断管,蚊式钳固定。

8固定体外循环管道同上9插主动脉插管同上10插右房插管→递蚊式钳1把,11号刀,白线绳,右房插管。

11插灌注针头同上12阻断升主动脉同上反针1缝主动脉荷包第二针反针2缝左心2/0亚克线(绿色)双反针带大垫片长套管长针持长镊子3缝二尖瓣瓣膜2/0双反针4缝主动脉瓣第三组双反针5缝主动脉壁第一针双反针。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物品准备→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操作步骤(费森机型)1.物品准备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生理盐水、无菌治疗巾、穿刺针、碘伏、棉签等消毒物品、创可贴、肝素、胶布、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2、开机自检(1)打开水处理机器电源,启动制水模式。

(查三个罐子时间为当前北京时间)(2)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3)检查A、B液包装、浓度、有效期。

(4)打开机器电源开关,连接A、B液,进入自检程序。

注意:严禁在机器自检过程中,安装管路。

否则会影响机器顺利自检、影响治疗过程中各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安装血液透析器、管路(1)根据医嘱和机器类型选择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2)检查生理盐水、一次性使用物品(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包装、型号、有效日期。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流程:安装透析器,静脉端朝上→安装管路(取出管路前,检查所有接头并拧紧,所有夹子处于打开状态),先取动脉管路,动脉管路病人连接端(起始端)连接生理盐水→安装血泵管→动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末端)连接透析器→再取出静脉管路,静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起始端)连接透析器→静脉管路病人连接端(末端)连接动静脉管路连接管(盖好帽子)。

注意:①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②所有安装步骤一次完成,所有监测安装到位,如动、静脉压力监测、静脉壶下段管路放入安全阀内;③严禁同时拿出动、静脉管路,挂在手腕上。

4、体外循环系统预冲(排气、冲洗)(1)启动血泵,以100ml/min排气。

(2)排净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安装透析液旁路,按液体流向安装,与血流方向相反。

(3)将透析器翻转180°,静脉端向下。

(4)以200—300ml/min冲洗,使用液体不少于800ml。

注意:①预冲过程中,所有管路上的给液口(动脉管路泵前的侧支管、肝素给液口)随液体充满一个管路,夹闭一个,并盖好保护帽(不含动静脉壶开口)。

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

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

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简称ECMO,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肺移植、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为了保证体外循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份规范手册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的编写要点和内容。

一、前言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的前言部分主要包括对手册的编写目的、适用范围、参考标准以及手册的修订与更新等内容进行说明。

同时,还可以加入对体外循环操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的强调,以及对操作人员的感谢和鼓励的措辞。

二、操作人员准备操作人员准备部分主要介绍体外循环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做的相关准备工作,包括:1. 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佩戴手术帽、手术口罩、手术服、手术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 工作台准备:操作人员需要对体外循环机进行检查和准备,包括检查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供应情况、检查体外循环机的包装完整性和工作状态、准备体外循环机所需的管路和滤网等。

3. 药品和物品准备:操作人员需要准备体外循环过程中所需的药品、生理盐水、导管、注射器等物品,并按照规定的方式放置和标记。

三、体外循环操作步骤体外循环操作步骤部分是整个手册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描述体外循环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包括:1. 患者准备:包括患者的体位、固定、清洁消毒等。

2. 管路连接:描述体外循环机和患者之间的管路连接方式,包括不同器械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顺序。

3. 抗凝治疗:介绍体外循环过程中的抗凝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

4. 体温管理:描述体外循环中体温管理的重要性和常用方法,如预热和保温等。

5. 防气栓措施:介绍体外循环过程中防止气栓形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动脉插管:详细描述体外循环中动脉插管的步骤和技巧。

7. 静脉插管:详细描述体外循环中静脉插管的步骤和技巧。

8. 各项监测:介绍体外循环过程中各项监测指标的选择和监测方法。

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在已缝好的灌注荷包内插入灌注针头,收紧荷包,排气后与灌注管道连接(有时在插好静脉插管再插灌注针头)
上腔静脉插管
用两把蚊式钳或无损伤组织钳钳夹住右心耳,尖刀切开右心耳插入上腔静脉插管。或递心耳钳夹住右心耳,组织剪剪开右心耳,插入上腔静脉插管。插管后递线绳或7号丝线固定
下腔静脉插管
用无损伤镊子或无损伤组织钳提起右心房下部的房壁组织,11号手术刀切开,插入下腔静脉插管,递线绳或7号丝线固定
缝荷包
递无损伤镊子和无损伤绦纶线在主动脉外膜上缝双层荷包,用线引子套细阻断管,蚊式钳固定,同法在主动脉根部缝灌注针荷包。有时根据术者习惯需要用无损伤绦纶线缝右心耳荷包
备好体外循环管道
递组织钳和线绳一根,协助外科医师把体外循环管道固定于手术大单上。组织钳单独固定于主动脉管道及心脏停搏液灌注管道
主动脉插管
递组织钳和组织剪剪开主动脉外膜(有时用中弯钳夹主动脉外膜向外牵拉充分暴露荷包),主动脉插管用管道钳夹紧,与11号手术刀一同递给术者。11号手术刀切开主动脉,助手收紧荷包线,递细线绳或7号丝气后连接,递组织钳将其固定于大单上
停跳液灌插管
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手术步骤
手术配合
开胸
常规开胸,开胸后用组织剪或电刀打开心包,吸去心包积液,7号丝线悬吊心包固定于胸壁,双叶开胸器撑开胸骨,充分暴露心脏及大血管。
游离血管
组织剪和直角钳分离升主动脉与肺动脉间隙,组织剪和直角钳游离上腔静脉并套阻断带和阻断管用弯钳钳夹。组织剪和肾蒂钳游离下腔静脉并套阻断带和阻断管用弯钳钳夹(心脏过大下腔静脉套阻断带困难者可于插完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管转机后游离)
左心插管
递5×12或4×12双头针带垫片反针在右上肺静脉上缝荷包,穿过对头垫片,剪去针头后用过线钩套细阻断管,蚊式钳固定。尖刀切开荷包内组织,插入左心插管。插管与左心吸引管连接

体外循环工作原理

体外循环工作原理

体外循环工作原理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是一种利用机械装置代替心脏和肺部功能,维持全身血液循环和氧合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肺部手术以及其他需要维持体内正常血液循环和氧合的医疗情况。

体外循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精密的设备和技术,模拟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使体内血液得以循环和氧合,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体外循环主要由动脉-静脉回路、氧合器、泵和监测系统组成。

患者的血液经过管道连接,通过动脉插管,将血液抽出体内,送入氧合器。

氧合器通过特殊的薄膜,将氧气从外部引入,使血液得到充分氧合,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经过氧合器的血液再被送回到体内,通过静脉插管重新进入循环系统。

泵负责推动血液在体外循环系统内的流动,维持适当的血流量和压力。

监测系统则实时监测体外循环系统内的各项参数,包括血氧饱和度、温度、压力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参数得到有效控制。

体外循环的工作原理可以被细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血液的引流和回输,通过外科手术中设置的引流管和回输管,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流出来,送入体外循环系统中。

这一步骤需要确保引流管和回输管的位置准确,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其次是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氧合器能够将来自患者体内的血液与外部的氧气充分接触,以实现血液的氧合,并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再次是血液的回输,经过氧合器的血液经过一系列处理,重新被输回患者的体内,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最后是监测和调节,体外循环系统中的监测装置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压、回流量等参数,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体外循环系统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和设备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氧合器,氧合器的设计和工作原理直接影响到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液的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效果。

其次是泵,泵作为体外循环系统中的动力装置,负责血液在循环系统内的推动,对血流量和压力的稳定控制至关重要。

体外循环案例应纳未纳

体外循环案例应纳未纳

体外循环案例应纳未纳【实用版】目录1.体外循环的概念和定义2.体外循环的应用范围3.体外循环的实施方法和步骤4.体外循环的案例分析5.体外循环的优缺点正文一、体外循环的概念和定义体外循环,又称为心肺转流,是一种利用特殊的装置来暂时代替人的心脏和肺进行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技术。

这个装置的核心部分包括人工心脏和人工肺,因此通常被称为人工心肺装置或体外循环装置。

二、体外循环的应用范围体外循环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心脏手术:在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可以替代心脏的功能,使心脏处于静止状态,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2.肺移植:在肺移植手术中,体外循环可以用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直到肺移植成功。

3.突发性心脏骤停:对于突发性心脏骤停的患者,体外循环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三、体外循环的实施方法和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检查体外循环装置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准备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和药品。

2.建立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通过人工心脏进行氧合,然后再通过人工肺进行气体交换,最后将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

3.调整参数: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需要,调整体外循环装置的工作参数,如流量、压力等。

4.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以及对体外循环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四、体外循环的案例分析1.案例一:心脏手术一名患者需要进行心脏手术,医生采用了体外循环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心脏被停止,血液通过人工心脏进行氧合,然后再通过人工肺进行气体交换。

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体外循环装置被关闭。

2.案例二:肺移植一名患者需要进行肺移植手术,医生采用了体外循环技术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肺移植成功后,患者的肺功能逐渐恢复,体外循环装置逐渐减少工作量,最终关闭。

五、体外循环的优缺点1.优点:(1)可以在短时间内替代心脏和肺的功能,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有效的生命支持;(2)为心脏手术和肺移植等高难度手术提供可能;(3)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手术成功率。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1.消除一切感染病灶。

2.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以及肝、肾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3.纠正心力衰竭,或使病人处于可能的最佳状态。

4.术前48小时停用毛地黄类药及利尿药。

5.术前1周用普通饮食,以利调整电解质平衡,如病人长期服用利尿药,则术前1周将口服氯化钾适量增加,以利克服体内钾的不足。

6.术前3日开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当日术前用药时,给一个剂量抗生素。

7.重症病人术前1周起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溶液(GIK),以保护心肌。

8.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消除顾虑,增强医患合作。

让病人了解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利病人主动配合。

[麻醉]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麻醉和低温麻醉是目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建立动脉和静脉通道]桡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以及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可依据具体情况于麻醉前或麻醉后进行。

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

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

2.锯开胸骨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

切除剑突后,用风(电)动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

骨膜用电凝止血,胸骨用骨蜡止血。

3.切开心包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切口下段向两侧各切一侧口以利显露。

之后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用撑开器撑开胸骨,显露心脏[图1-1~3]。

4.心外探查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张力以及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建立体外循环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行升主动脉套带,牵拉升主动脉上的带向左,显露上腔静脉内侧,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内侧绕过其后套带。

用同样方法用下腔套带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7号线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

建立体外循环最短记录

建立体外循环最短记录

建立体外循环最短记录
(原创版)
目录
1.体外循环的定义和重要性
2.建立体外循环的步骤
3.体外循环的最短记录
4.对医学领域的意义
正文
一、体外循环的定义和重要性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简称 ECC)是指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将患者的心脏和肺部功能部分或完全替代,使心脏暂停跳动,以便进行心脏手术的一种技术。

体外循环对于心脏手术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使心脏外科医生能够在不干扰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精细的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二、建立体外循环的步骤
1.准备阶段:医生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患者的心功能、肺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承受手术。

2.麻醉阶段:患者接受麻醉,以便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安静。

3.建立体外循环通路:手术团队在患者颈部、股部等大血管处建立动静脉通路,连接到体外循环机。

4.启动体外循环机:将患者的血液引出,经过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再通过人工心脏泵回患者体内。

5.控制体外循环参数:根据患者的生理需求,调整体外循环机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三、体外循环的最短记录
目前,我国体外循环的最短记录为 2 小时 38 分钟。

这一记录是由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教授率领团队在 2018 年完成的。

在这次手术中,胡盛寿教授成功地为患者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并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完成了复杂的心脏修复操作。

四、对医学领域的意义
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为心脏外科手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它的应用使得许多复杂的心脏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体外循环三制定

体外循环三制定

体外循环三制定摘要:1.体外循环的定义和重要性2.制定体外循环的三个步骤3.具体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正文:一、体外循环的定义和重要性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简称ECC)是指在心脏手术中,将患者的心脏和肺部的血液循环转移到人工装置上,使心脏停搏,以便进行心脏手术的一种技术。

体外循环对于心脏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它使得心脏外科医生可以在一个相对平静的心脏环境下进行手术。

二、制定体外循环的三个步骤1.术前评估:在实施体外循环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心脏功能和手术适应症进行全面评估。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测,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顺利度过体外循环。

2.术中管理:实施体外循环的过程中,医生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同时,要确保循环装置的正常运行,如监测血泵速度、氧合器功能等。

此外,还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合适的循环压力。

3.术后维护:手术结束后,医生需逐步停止体外循环,使患者的血液循环回归正常。

在此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循环不稳定、出血、栓塞等并发症。

术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凝、抗血小板等,以预防血栓形成。

三、具体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1.实施方法:体外循环的实施通常需要一组专业医护人员共同完成。

首先,通过穿刺或切开的方式,将患者的动脉和静脉连接到体外循环设备上。

然后,启动血泵,使血液在设备中循环。

最后,根据手术需要调整循环参数,如流量、压力等。

2.注意事项:在实施体外循环时,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感染:实施体外循环时,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避免空气栓塞:连接和断开体外循环设备时,要避免空气进入循环系统,以防发生空气栓塞。

(3)监测凝血功能:体外循环过程中,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需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建立体外循环最短记录

建立体外循环最短记录

建立体外循环最短记录【实用版】目录1.体外循环的定义和作用2.建立体外循环的步骤3.体外循环的优点和局限性4.建立体外循环的最短记录5.我国在体外循环领域的发展正文一、体外循环的定义和作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简称 ECC)是指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将患者的心脏和肺部部分或完全替代,使血液在体外循环系统中流动,以维持全身灌注和氧供的一种技术。

体外循环的作用主要是为心脏手术提供安全的术中环境,使心脏停跳,便于手术操作。

二、建立体外循环的步骤1.准备阶段:包括检查和准备手术器械、设备,以及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药物准备。

2.插管阶段:主要包括上腔静脉插管、下腔静脉插管、主动脉插管和肺动脉插管。

3.建立体外循环:通过连接各插管,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使血液在体外循环系统中流动。

4.运转阶段:调整体外循环系统,使血液流动稳定,保证全身灌注和氧供。

三、体外循环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1.为心脏手术提供安全的术中环境;2.使心脏停跳,便于手术操作;3.可以对全身灌注和氧供进行有效调控;4.可以进行心肌保护。

局限性:1.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2.可能引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3.对患者生理功能有一定影响;4.需要特殊设备和耗材。

四、建立体外循环的最短记录目前,建立体外循环的最短记录尚无明确数据。

但在实际手术中,体外循环的建立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病情、手术类型、医生经验等。

一般来说,熟练掌握体外循环技术的医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循环建立。

五、我国在体外循环领域的发展我国在体外循环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体外循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体外循环技术的研究水平和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为更多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名词解释 体外循环

名词解释 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是一种医学技术,用于维持和替代人体心脏、肺脏功能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机械装置将血液从身体中抽出,经过氧合、过滤等处理后再注入体内,以实现对心脏和肺脏功能的支持或替代。

1. 体外循环的原理体外循环的核心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通过人工心肺机进行氧合、过滤等处理后再重新灌注回患者体内。

整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血液引流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在患者身上建立静脉和动脉通路。

手术中,通过插管等方式将血液引流出来,一般是从大静脉(如颈内静脉)或大动脉(如股动脉)中抽取血液。

1.2 氧合与过滤引流出来的血液进入人工心肺机中,在机器上经过氧合器进行氧合。

氧合器中有一个半透膜,通过这个膜,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吸收新鲜的氧气。

此外,通过过滤器可以去除血液中的杂质和凝块。

1.3 体外循环经过氧合和过滤处理后的血液会再次被注入患者体内,一般是通过大动脉(如股动脉)或心脏主动脉进行回输。

这样,血液就完成了从体内到机器再到体内的循环。

2. 体外循环的应用体外循环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手术中,尤其是那些需要停止心脏跳动、进行心脏修复或移植的手术。

此外,在一些疾病或创伤导致心肺功能严重受损时,也可以采用体外循环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2.1 心脏手术在心脏手术中,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室壁修补术等需要停止心跳进行操作时,使用体外循环可以保证患者的供氧供血,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2.2 肺移植肺移植手术需要将捐赠者的肺移植到受体体内,这个过程需要停止受体心脏的跳动并进行连接。

体外循环在此过程中起到了维持血液循环和氧合功能的作用。

2.3 心脏支持装置在一些严重心衰、心脏病等患者中,为了维持生命,可以通过安装心脏支持装置来辅助心脏功能。

这些装置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机器进行氧合和过滤后再注入患者体内。

3. 体外循环的风险与注意事项尽管体外循环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3.1 凝血功能障碍由于机器处理可能会对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产生影响,使用体外循环时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治理方案(三篇)

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治理方案(三篇)

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治理方案____年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治理方案一、背景____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财政性资金的规模和结构都将发生变化。

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运用和流转,需要制定一套系统的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治理方案。

二、目标1.建立健全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治理体系,完善资金流向的监测和控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

2.确保财政性资金的流动性和流转性,促进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3.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风险监控和预警,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

三、政策措施1.加强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强化对财政性资金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监测系统,实施财政资金的定期监测和风险评估。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合规运营和风险防控。

-加大对财政投资项目的审查和监督力度,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

2.改革和完善财政性资金的流转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财政性资金的流动性管理机制,推动资金的快速流转和有效运用。

-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行效率。

-推动财政资金的去杠杆化,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引导和指导,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财政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倾斜,支持创新和发展。

-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强与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促进财政资金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四、风险控制1.加强对财政资金运行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报告机制,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及时掌握和监测。

-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2.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确保资金的安全运作。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

-加强对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审查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体外循环步骤
[手术步骤]
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

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

2.锯开胸骨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

切除剑突后,用电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

骨膜用电凝止血,胸骨用骨蜡止血。

3.切开心包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

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用用撑开器撑开胸骨,显露心脏。

吊心包成人7*17,小儿6*14,小小儿5*14。

4.心外探查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张力以及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建立体外循环
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内侧绕过其后套带。

用同样方法用肾蒂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

成人用鞋带,小儿用线绳。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荷包线正反针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

将荷包线套入套管内,文式钳夹住,以备插管时止血和固定。

将荷包中央部分的外膜切除。

用小尖刀在荷包中央切一略小于动脉插管口径
的切口,退出刀刃的同时将动脉插管送入升主动脉切口内,立即收紧两个荷包线的止血器,并用粗丝线将动脉插管与止血器固定在一起。

最后将动脉插管用普弯钳固定在切口边缘,将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⑶腔静脉插管:于右心耳和右心房各缝一荷包线,各套一套管,然后切口,插入上下腔静脉插管(一般先插经心耳上腔管),收紧止血器。

用粗丝线围绕插管结扎切口以下2~3mm的心耳和心房壁,并用此结扎线固定上下腔插管以防滑脱。

将上下腔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⑷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在升主动脉根部前侧外膜作一褥式缝合,将其套入套管。

将冷心停搏液灌注针头排尽气体后刺入褥式缝合线的中央部位进入升主动脉内,抽紧套管,将插管和止血器用粗线固定在一起。

将插管与灌注装置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