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

合集下载

体外循环术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体外循环术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体外循环术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体外循环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技术,用于维持和替代心血管功能。

它通过建立一个外部循环系统,将血液从身体中引出,经过氧合、过滤等处理后再重新回输体内。

尽管体外循环术在医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体外循环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较常见的体外循环术并发症1. 低血压和休克在体外循环术中,血液被引出体外,循环非正常状态会引起低血压和休克。

此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及时采取血液容量扩充、补液、输血等措施,以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2. 凝血功能异常体外循环术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包括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耗竭等。

在术前,应保证患者的凝血功能处于良好状态,通过适当的凝血因子替代和血小板输注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3. 体温调节失常体外循环术中,患者体温往往下降,易导致低体温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和感染。

因此,在体外循环术中,要保持患者体温的稳定,采取适当的加温措施。

4. 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体外循环术会导致体内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特别是在术中和术后的康复阶段。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标记物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5. 水电解质紊乱体外循环术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

在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水电解质状态,并及时纠正异常,保持患者的血液电解质平衡。

二、体外循环术中的护理措施1. 术前准备在体外循环术前,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同时,要保持患者的表面温暖、心理舒适和血容量充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术中监测和护理在体外循环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同时,还应定期监测血液凝血功能、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等,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

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操作规范

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操作规范

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操作规范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是外科手术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在手术过程中代替患者的心脏和肺功能,维持体内血流和气体交换。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操作规范,包括前期准备、设备操作、生命体征监测、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1. 术前准备在进行体外循环操作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体外循环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氧合器、灌注泵、监测仪器等设备的检查和调试。

其次,对手术台进行消毒,准备无菌的手术器械和巡视车。

此外,还需要确保患者的条件符合进行体外循环的要求,如血液容积、体温等。

2. 设备操作体外循环设备操作是外科手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在开始体外循环前,需进行液路检漏、气路检漏和灌注泵校准等步骤,确保设备工作正常并排除潜在风险。

同时,操作人员还需定期监测设备参数,如气道压力、泵速、氧合器温度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生命体征监测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尿量等指标,并定期记录和报告。

此外,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平衡等指标,及时调整体外循环参数,保持患者的血流和气体交换稳定。

4. 风险管理体外循环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首先,注意术中感染的预防,保持手术场地的洁净,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其次,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包括心功能、肺功能、凝血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警和预防,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情况。

总结: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操作规范对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体外循环设备的操作方法,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体外循环参数。

体外循环术中常见体位并发症

体外循环术中常见体位并发症

体外循环术中常见体位并发症
1.1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肌肉松弛,肢体无调节能力,术中为了使心脏位置上移便于手术操作,病人胸背部下方需要垫一软枕使之呈挺胸仰头位由于肢体过度牵拉或外展,在安置体位时着力点不当,均可造成软组织、神经或血管损伤。

腓总神经、臂从神经、尺神经等。

围手术期易受到伤害并可能致残的部位,表现为肢体麻木、针刺感、位置感消失,严重者出现运动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1.2皮肤压疮体外循环手术难度大,时间相对较长,术中病人多为低体温转流,全身血液循环减少,少数特大手术术中要求体温维持在28摄氏度。

因此容易发生皮肤软组织压伤,受压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水疱、破溃等。

1.3颈髓损伤全麻状态下,颈部肌肉张力消失,在放置胸背部软枕搬动患者时仅托住患者肩背部,头部任意下垂或晃动,可导致颈椎脱位、椎问盘突出或破裂。

挺胸仰头位时,应注意颈后仰的耐受性,双肩软枕不宜太高且要放置头圈于患者枕后;气管插管时,应保持颈椎中立位,避免颈部过伸造成医源性脊髓损伤[2]
1.4关节僵直由于体外循环手术由于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的需要及手术操作要求,在术中患者肢体长采取被动体位,四肢关节长时间不能处于功能位置,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

1.5腰背部疼痛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大多采取平卧位,患者腰背部肌肉松弛,腰椎生理前凸暂时消失,使脊间肌和韧带受到牵拉而引起疼痛。

1.6头皮压迫伤在一般低温或深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往往时间较长,患者头后部置于无软垫的手术台,不变换头部位置,影响局部皮肤血运,术后出现皮肤肿胀、小硬包,皮肤坏死,头发脱落,且不再生长。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1.消除一切感染病灶。

2.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以及肝、肾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3.纠正心力衰竭,或使病人处于可能的最佳状态。

4.术前48小时停用毛地黄类药及利尿药。

5.术前1周用普通饮食,以利调整电解质平衡,如病人长期服用利尿药,则术前1周将口服氯化钾适量增加,以利克服体内钾的不足。

6.术前3日开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当日术前用药时,给一个剂量抗生素。

7.重症病人术前1周起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溶液(GIK),以保护心肌。

8.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消除顾虑,增强医患合作。

让病人了解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利病人主动配合。

[麻醉]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麻醉和低温麻醉是目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建立动脉和静脉通道]桡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以及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可依据具体情况于麻醉前或麻醉后进行。

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

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

2.锯开胸骨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

切除剑突后,用风(电)动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

骨膜用电凝止血,胸骨用骨蜡止血。

3.切开心包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切口下段向两侧各切一侧口以利显露。

之后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用撑开器撑开胸骨,显露心脏[图1-1~3]。

4.心外探查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张力以及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建立体外循环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行升主动脉套带,牵拉升主动脉上的带向左,显露上腔静脉内侧,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内侧绕过其后套带。

用同样方法用下腔套带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7号线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技术,常用于心脏手术、肾脏移植、肝脏移植等手术中,是一种将血液从体内引出,使用机器代替心脏和肺脏完成氧合和排泄的操作。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室准备、患者身体检查、麻醉的选择和准备等。

2. 体外循环装置的安装:将体外循环装置的管路连接到患者体内的静脉和动脉,通过体外循环装置的泵将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送入氧合器中进行氧合。

3. 心肺支持:使用体外循环装置代替患者的心脏和肺脏完成血液循环和氧合,让患者的心肺得到支持。

4. 手术操作:在体外循环手术支持下进行手术操作,可进行心脏修复、肝脏移植等操作。

5. 体外循环撤离:手术完成后,撤除体外循环装置,恢复患者的正常血液循环和呼吸。

6. 术后观察和护理:患者需要接受术后护理和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体外循环手术的流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持,但对于某些手术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 1 -。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2023-10-26
目录
• 体外循环技术概述 • 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 • 体外循环技术的临床应用 • 体外循环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 体外循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体外循环技术相关文献与学习资源推荐
01
体外循环技术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体外循环技术是指通过特殊的人工管道,将病人的血液引流 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机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然后再 将血液输回病人体内的过程。
原理
体外循环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人工心肺机代替人体心脏和 肺脏的功能,维持病人生命体征,为手术或治疗提供条件。
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范围源自1 2 3心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技术常用于心外科手术,如心脏搭桥 、心脏瓣膜置换等,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和 操作条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体外循环技术可以提供呼吸支持,为病人的 治疗赢得时间。
肾移植
通过体外循环技术,为患者进行肾移植手术,恢 复肾脏功能。
心脏移植
利用体外循环技术,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心 脏移植手术,重获新生。
重症监护治疗
心肺复苏
利用体外循环技术,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恢复生命体 征。
呼吸衰竭治疗
通过体外循环技术,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改善缺氧状 况。
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
围手术期管理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血糖、改善患者营养等,以降低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随访与康复
建立完善的随访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同时开展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
提高手术效率与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改进
优化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的外科技术及体外循环意外情况

体外循环的外科技术及体外循环意外情况
2型、乳头肌根部 3型、1、2型之间区域
原因
1型 1、牵拉过度或切除组织过多 2、清除钙化粘连组织过度 3、缝瓣下针过深 4、人工瓣过大 5、缝线张力过大 6、换瓣后过度抬高心尖 7、换瓣后LV过度膨胀 8、其他 分离粘连、引流管等
MVR后LV后壁出血
MVR后LV后壁出血
2型 1、剪除乳头肌时过度牵拉 2、高脚瓣架刺伤 3、心肌缺血、风湿、感染、机械损伤
五、右上肺V根部附近进气、出血
原因:1、插入夹层 2、切口过大/荷包过小 3、荷包线断裂 4、Ao钳开放下,吸引不当
处理:1、钳探内口,引导引流管置入 2、切开心脏后,再放左心引流管 3、心脏空虚时,进快阻断Ao 4、手指压迫,平行肺V缝合
预防:全层缝合,足够大
六、体外循环后心脏过胀或心内回血过多


主动脉(插管处〕出血、进气
1、吃针太深的出血——剪开外膜,防止血 肿 形成或扩大。
2、切口太小时,用血管钳或刀柄扩大切口 (注意插管方向);结扎缝线,更换位 置。
3、切口过大时,再在外面加缝一个荷包。 4、心停跳时,头低位于30度 。


主动脉(插管处〕出血、进气
1、缝外膜或少许中层。 2、棱形荷包,大小适中。 4、切口宁大勿小。 3、Ao壁薄者,勿过大。 4、股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
(3)经右房单管引流法 (4)经左上腔静脉引流 (5)左心引流插管
体外循环手术中意外情况的预防 和处理
体外循环手术最常见的意外情况: 1、出血、心脏胀(包括回血太多〕 2、进气 3、室颤
一、右室前壁破裂
原因:1、切割 2、撕裂
处理:1、缝合 。 2、先压迫止血,FA、FV插管或FA-
破口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再修补。 预防:1、胸骨锯开前不游离胸骨。

体外循环机的正确操作方法

体外循环机的正确操作方法

体外循环机的正确操作方法体外循环机是一种用于维持和支持患者生命的重要医疗设备。

它在心脏手术等医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体外循环机正确操作的基本步骤1. 准备工作在操作体外循环机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体外循环机的设备正常运转,并且所有的连接管路没有泄漏。

检查所有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泵机、氧合器等。

同时,确保体外循环机的所有仪表清晰可读,并且对操作人员来说容易观察。

2. 连接患者将体外循环机连接到患者身上需要谨慎操作。

首先,清洁患者的手术部位,并确保没有感染或其他异常。

然后,将患者的血管连接到体外循环机的导管上。

确保所有的连接紧固,并且没有漏气或漏血。

3. 启动循环机在连接完患者后,需要启动体外循环机。

首先,确认所有的控制按钮和开关处于正确的位置。

然后,逐一启动循环机的各个部分,包括泵机、氧合器、监测系统等。

在启动之前,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没有任何故障。

4. 监测和调节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状况和体外循环机的工作状态。

这包括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液压力、体温等指标。

同时,根据监测结果调节循环机的参数,如泵速、氧合器流速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生理状态在正常范围内。

5. 维护和清洁体外循环机的维护和清洁是确保其安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手术结束后,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各个部分,如更换血滤器、校准监测仪器等。

这些工作可以确保体外循环机的长期使用效果。

总结:体外循环机的正确操作方法对于心脏手术等医疗过程中的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在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并确保设备和连接管路的正常运行。

在连接患者之前,需要仔细进行清洁和消毒。

启动体外循环机后,操作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维护和清洁工作可以确保体外循环机的长期使用效果。

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

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

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简称ECMO,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肺移植、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为了保证体外循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份规范手册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的编写要点和内容。

一、前言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的前言部分主要包括对手册的编写目的、适用范围、参考标准以及手册的修订与更新等内容进行说明。

同时,还可以加入对体外循环操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的强调,以及对操作人员的感谢和鼓励的措辞。

二、操作人员准备操作人员准备部分主要介绍体外循环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做的相关准备工作,包括:1. 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佩戴手术帽、手术口罩、手术服、手术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 工作台准备:操作人员需要对体外循环机进行检查和准备,包括检查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供应情况、检查体外循环机的包装完整性和工作状态、准备体外循环机所需的管路和滤网等。

3. 药品和物品准备:操作人员需要准备体外循环过程中所需的药品、生理盐水、导管、注射器等物品,并按照规定的方式放置和标记。

三、体外循环操作步骤体外循环操作步骤部分是整个手册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描述体外循环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包括:1. 患者准备:包括患者的体位、固定、清洁消毒等。

2. 管路连接:描述体外循环机和患者之间的管路连接方式,包括不同器械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顺序。

3. 抗凝治疗:介绍体外循环过程中的抗凝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

4. 体温管理:描述体外循环中体温管理的重要性和常用方法,如预热和保温等。

5. 防气栓措施:介绍体外循环过程中防止气栓形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动脉插管:详细描述体外循环中动脉插管的步骤和技巧。

7. 静脉插管:详细描述体外循环中静脉插管的步骤和技巧。

8. 各项监测:介绍体外循环过程中各项监测指标的选择和监测方法。

ecmo教学计划

ecmo教学计划

ecmo教学计划ECMO教学计划一、引言ECMO(体外膜氧合)是一种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生命支持技术,它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后再回输体内,来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功能。

本教学计划将详细介绍ECMO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以及可能的并发症,旨在提供对医护人员进行ECMO操作的基本指导。

二、ECMO的原理1. ECMO的基本原理ECMO通过体外循环系统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后再回输体内,以维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2. ECMO的工作原理ECMO系统主要由血泵、氧合器和回输管路组成。

血泵负责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氧合器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后,再通过回输管路回输到患者体内。

三、ECMO的适应症1. 心源性休克: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功能衰竭。

2. 严重呼吸衰竭:包括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肺炎等。

3. 心肺复苏后的低心排状态。

四、ECMO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包括确保设备完好,消毒操作区域,准备所需药物和器械等。

2. 穿刺和插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和插管方式。

3. 连接ECMO系统: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连接至ECMO系统的回输管路。

4. 启动ECMO系统:确保血泵、氧合器和监测设备正常工作,调整参数至适当范围。

5. 监测和调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ECMO系统的工作参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 撤离ECMO系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考虑撤离ECMO系统。

五、ECMO的并发症1. 凝血功能异常:由于ECMO系统的接触面积大,容易引发凝血功能异常,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抗凝治疗。

2. 感染:ECMO系统与体外环境接触,存在感染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

3. 血管并发症:插管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管损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需要注意预防和处理。

六、结论ECMO作为一种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在适当的适应症下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

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

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
应介质释放
四、术前护理
• 1、心理护理:鼓励其叙述恐惧,组织已 行手术的病人交谈,以增强其信心,带 病人到ICU参观,了解心电监护仪和呼 吸机等使用时发出的声音,使其减少焦 虑、恐惧的心理。
• 2、常规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改善心功 能。
• 3、术前用物准备(1):前一天接手术 通知单开制冰机,手术当天用紫外线消 毒病室。
五、接病人流程
• 1、按术后常规流程。 • 2、分主次二人接病人。一人负责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单管泵入、与手术室护士 交接班,皮肤、医嘱、记录、询问医生 有无特殊要求。一人负责管道接班。
六、术后护理
• 1、循环系统:心率、血压、CVP、皮肤 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尿量、体温的 变化。
• 体温< 35℃ 注意加强保温,电热毯 • 体温>38℃ 采取物理降温。高热使心
静脉血,排出二氧化碳。
• 3、变温器:用于降低和升高血液温度的 装置。
• 4、滤器:过滤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素 等。
三、体外循环的病理生理 改变
• 1、代谢改变:与组织灌注不良有关; • 2、电解质失衡:突出的是低血钾; • 3、血液稀释和血液破坏:最突出的是红
细胞和凝血因子凝血机制的破坏。
• 4、肺、肾等器官的功能减退; • 5、全身炎症样反应:补体激活,炎症反
• 4.降低左房压及肺毛细血管嵌楔压 ,改善左 心衰症状。
术中护理配合
• 1.遵医嘱从患者的外周静脉处给人肝素,已 肝素化的患者可不用给 2.开启IABP导管, 同时将压力套装正确连接建议肝素盐水压力袋 的压力保持在250~300mmHg可顺利排空压 力延长管内空气 3.持续按压力调零键2秒钟 进行压力调零然后将压力传感器与患者相通 4.当医生成接于功放置好气囊时护士在台下 将气囊延长管连接在主动脉球囊反博泵上。

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设备操作与维护

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设备操作与维护

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设备操作与维护体外循环是一种在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技术,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从身体中引出,经过体外循环设备的处理后再回输体内,来维持手术期间完整的血液循环。

体外循环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对于手术的成功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日常维护要点。

一、体外循环设备的操作流程1. 设备准备在进行体外循环手术前,首先需要进行设备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泵、气体混合器、温度控制器等;检查管路是否畅通无阻塞,并确保无气泡存在;检查血液透析机是否可正常运行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如血液凝固功能、肝肾功能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 体外循环建立当设备准备就绪后,需要将患者连接到体外循环设备上。

首先,进行静脉穿刺,将静脉导管插入患者体内,实现血液引流;然后,进行动脉穿刺,将动脉导管插入患者体内,实现血液回输。

同时,还需要将体外循环设备的管路连接到患者的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上,确保血液的流动畅通。

3. 体外循环操作一旦体外循环建立完成,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以保持血液循环的稳定。

这包括调节泵的输液速度和流量,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监控气体混合器的氧气浓度,调节氧合器的工作状态以维持适当的氧合水平;监测患者的体温,并通过温度控制器进行调节等。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血液透析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4. 体外循环结束当手术结束或需要停止体外循环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

首先,逐步减少泵的输液速度,降低血液流量;然后,将体外循环设备与患者的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断开;最后,对患者的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进行相应处理,如包扎、拔除等。

二、体外循环设备的日常维护要点1. 设备清洁体外循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洁和无菌。

手术结束后,应及时清洗设备和管路,除去血液和组织残留物,防止细菌滋生。

清洗时应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并按照清洗剂的说明进行操作。

2. 设备检查定期对体外循环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

体外循环机操作安全指南

体外循环机操作安全指南

体外循环机操作安全指南体外循环机是一种用于维持患者生命功能的重要医疗设备。

正确的操作和安全措施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手术非常重要。

本指南将介绍体外循环机的操作安全原则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体外循环机。

1. 设备检查与准备在开始操作体外循环机之前,医护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完整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检查项目:- 检查管路和连接器是否完好无损;- 检查气泡分离器和过滤器是否清洁;- 确保气泵和血泵工作正常;- 检查各项监测设备、报警器和传感器的运作情况;- 检查气体和液体供应是否充足。

2. 患者的准备和监测在操作体外循环机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准备和监测。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清洁和消毒患者的接入点,确保无菌环境;- 正确连接监测设备,如血压计、心电图监护仪等;-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及时作出调整。

3. 体外循环机操作步骤操作体外循环机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操作原则。

以下是一般性的操作步骤:- 打开体外循环机,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启动背压泵和前导泵,保持稳定的血液流动;- 通过气泵或背压泵调节静脉回流和动脉回流;- 控制血液流速和气体流量,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监测和调整气压、温度和酸碱平衡等参数;- 定期检查血液和气体质量,并及时更换和调整。

4. 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在操作体外循环机时,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气泡和栓塞:注意防止气泡进入循环系统,并定期检查气泡分离器和过滤器;- 高压和低压警报:对于异常的压力报警,应及时排除故障或调整参数;- 传感器故障:定期检查和校准监测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传感器;- 电源故障:备用电源和应急措施是必要的,以确保设备在电源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 人员培训和交接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操作,能够处理常见问题,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总结:体外循环机是手术中不可或缺的设备,正确的操作和安全措施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体外循环具体过程

体外循环具体过程

体外循环具体过程患者取平卧位,双腔插管,胸骨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切口要位于胸骨正中,上至胸骨上窝,下至剑突下。

用鼠齿钳提起剑突下组织,电刀切开一“∧”切口。

钝锐性结合分离,用手指和卵圆钳分离胸骨和胸骨下组织,从剑突下分离直至胸骨上窝,助手用皮肤拉钩配合主刀,暴露术野,准备电锯(试一下),用电锯提起胸骨,助手踩开关,锯开整块胸骨(注意要保证在胸骨正中),助手和主刀分别用手掰开胸骨,分别用骨蜡封住对面的胸骨断面(操作方便),用电刀止血(皮肤下及胸骨边缘、胸骨下等),用胸骨撑开器撑开胸骨,主刀用镊子和钳子钝锐性结合分离前纵隔组织及器官(胸腺等),并止血。

充分暴露心包后,主刀和助手用镊子和钳子提起心包,切开心包,长约15cm左右,并悬吊心包在皮下。

探查心脏,钝性分离上下腔静脉,并绕上下腔静脉过带(棉线、并带有橡皮套,以免损伤血管,用途:收紧腔静脉和插管),从心房注射肝素(按体重计算),主刀用镊子提起心房,助手注射后(注射时回抽保证进入心房),后用血管钳夹住,7号线结扎。

行主动脉插管(主刀用单针滑线在主动脉外膜上缝合两个荷包,左手持主动脉插管,右手持小圆刀,切开同时,行插管,排气检查是否通畅),固定主动脉插管,收紧荷包,并用棉线捆扎插管,缝合插管在胸壁上,用小弯钳夹在无菌巾上,确保安全)。

行腔静脉插管,主刀在右心房上分别用单针滑线缝合两个荷包,同样手法行腔静脉插管,收紧荷包线,确保上下腔静脉插管插入上下腔静脉。

收紧棉带。

准备转机同时,从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高钾停搏液(加压灌注),逐渐加大流量,同时降温至28度,行左房引流。

引空心脏后,阻断主动脉。

心脏在舒张期停跳,开始行心内直视手术。

一般选右房切口(术后右房压力小,传导束少,不容易造成传导阻滞)。

手术快结束时,逐渐复温,松开主动脉钳,给予少量灌注,心脏自动复跳后,先空跳15min左右,待心肌收缩力逐渐恢复后,逐渐减慢引流,同时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据肝素量计算),直至停机。

体外循环机使用说明

体外循环机使用说明

体外循环机使用说明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选择我们公司的体外循环机。

为了确保您正确、安全地使用体外循环机,本文将为您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

请您仔细阅读并按照指引操作。

一、前言体外循环机是一种医疗设备,主要用于心脏手术等需要暂停心脏功能的医疗操作中,能够将血液从体内抽取出来,通过系统的循环处理后再注入体内,维持血液循环。

体外循环机属于高风险医疗器械,只能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二、设备检查与安装1. 在使用前,请确保设备外观完好无损,无明显变形或磨损。

2.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连接线等是否完好,没有损坏。

3. 将体外循环机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接通电源,确保电源电压与设备要求相符。

4. 安装好相应的管路系统,确保与体外循环机的连接正确可靠。

三、操作步骤1. 操作前,请确认所有相关设备(如氧合器、温控设备等)均已正确连接且运行正常。

2. 将患者的血液导入体外循环机,使用合适的管路连接。

3. 设定体外循环机的相关参数,如泵速、气体浓度、血气状态等。

4. 启动体外循环机,并逐步增加泵速,确保血液循环正常。

5.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监测各项生理参数,如血氧饱和度、动脉血压、心律等,及时调整相关参数以保持患者生理状态稳定。

6. 在术中结束后,逐渐降低泵速,同时关闭相应的气体供给。

7. 清洗和消毒体外循环机及相关管路并归还或存放。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体外循环机前,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接受相关的培训。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等。

3. 严格遵守操作步骤,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4. 定期对体外循环机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请及时停机、排除故障或通知维修人员。

6. 在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洗、消毒设备及相关管路,确保下次使用前设备的卫生安全。

五、风险与注意事项1. 使用体外循环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

体外循环机器使用指导

体外循环机器使用指导

体外循环机器使用指导体外循环机器(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Machine,简称ECMO)是一种应用于心脏手术、重症监护等领域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将血液引流至机器中进行氧合和去除二氧化碳,再将已处理的血液回输给患者,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本文将为您提供体外循环机器的使用指导。

1. 设备准备- 在使用ECMO之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检查设备的电源连接、管路连接和温度传感器等是否正常。

- 确保设备和使用空间的清洁卫生,使用符合规定的消毒剂进行表面清理。

- 准备好ECMO所需的辅助设备,如血浆氧合器、气泡陷阱等。

2. 患者准备- 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况。

确保患者适合进行体外循环治疗,并获得相关的知情同意。

-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如静脉-静脉模式或动脉-静脉模式。

- 血管插管前,进行局部麻醉和皮肤消毒,确保插管操作的安全和无菌。

3. 连接和操作- 将ECMO机器的引流管连接到患者的血液引流点,一般为大静脉或大动脉。

- 将ECMO机器的回输管连接到患者的血液回输点,如主动脉或右房。

- 打开ECMO机器的泵,开启氧合器和去氧器,确保血液能够顺利流动并完成氧合过程。

- 监测ECMO机器的相关参数,如血流量、压力、氧合指数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机器参数,以维持适当的生理状态。

- 定期检查设备连接和管路,确保没有漏气、漏血等情况的发生。

- 定期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ECMO机器的参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治疗结束- 当患者恢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或达到治疗目标时,可考虑停止ECMO治疗。

- 逐渐减小ECMO机器的泵流量,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呼吸功能。

- 在停止ECMO治疗之前,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合功能已恢复正常。

- 缓慢中断ECMO机器的工作,逐渐降低氧合器和去氧器的流量,直至完全关闭。

- 关闭ECMO机器前,确保血液回输点和引流点的插管已拔除,并对伤口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一.体外循环手术前期的物品准备1、体外循环机的准备(1)滚压泵的准备:检查滚压泵的运转情况。

(2)电源系统:检查电源连接线、插座等与否牢固、巩固,供电与否正常。

(3)变温水箱的准备工作工作:a.检查水箱水量;b.变温水箱的电路;c.检查水箱的工作状态;d.检查温度命令系统;e.连接出入水口,检查水压及流速。

(4)变温毯、电热毯的准备工作情况,工作与否正常。

(5)温度接收器的准备工作,与否工作正常。

(6)气源设备的准备:氧气气源、空气气源的准备,管道是否通畅,压力是否正常,气体流量表与否灵敏及精确可信。

(7)act监测仪:a.工作状态与否正常,音频报警和计时器与否正常工作,试管井与否转动;b.试管与否充裕及过期;2、体外循环中消耗品的准备1、氧合器(1)挑选氧合器类型(2)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氧合器本身性能选择氧合器型号;(3)试水,检查是否有渗漏;2、插管与管道的准备工作(1)动、静脉插管,与手术医生核实插管部位及具体型号的插管;(2)心内吸引管;(3)心外吸引管;(4)循环管道的准备;3、动脉微栓过滤器的准备工作:据术中最低流量挑选适当型号;4、其他物品:流入室及约束条件器的准备工作;3、药品准备工作:参见体外循环巡回演出组流程;二.cpb前准备工作工作1、预充排气a.膜式氧合器的预充排气及注意事项:预充前展开水循环试验,观测变小温器有没有漏水;安装完毕后检查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必要时扎带加固,连接氧气管到氧合器的进气口,对外开放膜式氧合器的排在气孔;大流量排净体外循环管道及心肌停跳液灌注管道内气体,排净后停泵,钳夹动、静脉管路;调整泵的松紧度,排净多余液体,并考虑是否加入胶体或血液,内走血式膜式氧合器在灌入前要保持循环流入的自身循环;?预充液、血内加入适量肝素,避免心肌。

第二节体外循环中的管理一.前并行循环1、已经开始条件:a、证实肝素的抗凝,act>480s;b、管道连接的方向及是否排气完全,并要求外科医生协助动脉滚泵松紧程度调节完成;c、气源对外开放畅通;d、血管活性药物准备完善;e、压力监测零点校正完毕;f、动脉插管完后,对外开放动脉端的夹钳,高流量下泵压监测压力正常;g、上下腔静脉导管插管完毕,并妥善固定,连接y插接头,并与静脉回流管稳固连接,管道无扭曲、压迫,主刀分别钳夹上下腔静脉插管,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
一、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广泛应用,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体外循环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药物。

先检查体外循环系统,
确保正常运行,并确认气泵、氧合器、温度控制器等设备可靠。

然后,准备一定量的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结。

2. 连接逻辑
将静脉导管插入右房或双腔插管,并将其连接到抗凝剂混合物和氧合器上。

同时,将主动脉导管连接到体外循环系统,并通过左心室插入了放血回路。

3. 启动设备
开启气泡回路,并调整流量计到适当的位置以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启动氧合器
并调整其温度,通常会使温度保持在36-38摄氏度范围内。

4. 血液引流
先用测压器排除体内残留气体,然后将采血袋连接到静脉导管,并逐渐增加引
流速度。

同时,检查回路的氧合情况,确保血液充分与氧进行接触。

5. 抗凝剂管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使用肝素等抗凝剂来防止血液凝结。

在整个手术
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并调整抗凝剂的剂量以维持合适的凝血状态。

6. 来自患者体外循环辅助的动力学控制
通过心脏冷却、调节泵速等手段来控制患者体外循环深度和平均动脉压。

7. 心跳停止
在心跳停止之前,需要向患者注射透明质酸钠或高锰酸钾溶液以保护心脏组织。

停止心跳后,开始心肺复苏术。

8. 体外循环观察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体外循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监测参数。

定期
检查气泡回路和氧合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9. 放血
在手术结束时,适度放血以减少液体负荷。

同时,停止气泡回路,关闭抗凝剂
输入并拆除静脉导管。

注射逆转剂来中和抗凝剂的作用,并加压提高动脉压。

10. 恢复循环
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并确保除颤器、呼吸机等设备正常
工作。

如果一切正常,则可以恢复到生理性循环。

二、体外循环的常见并发症
虽然体外循环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技术,但仍存在一些可能的并发症。

以下是
体外循环中常见的并发症:
1. 凝血功能障碍
由于使用抗凝剂来防止血液凝结,有时可能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如出血或栓
塞等情况。

因此,在使用抗凝剂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并及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

2. 过度体温下降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患者的体温会下降。

虽然通过调整氧合器的温度可以部分缓解这个问题,但仍可能导致低体温反应和寒战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过度寒冷。

3. 氧化损伤
由于使用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有时候会发生氧化损伤。

氧化损伤可导致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等不良后果。

为了减轻这种风险,可以选择合适的氧合器和控制通气参数。

4. 体外循环系统相关并发症
体外循环系统本身也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假肿瘤、心脏骨折、空气栓塞等情况。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需要精心运用和操作设备,并密切监测术中相关指标。

总结起来,体外循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术,在心脏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正确操作并注意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水平。

因此,在进行体外循环时,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