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合集下载

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

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

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一、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广泛应用,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体外循环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药物。

先检查体外循环系统,确保正常运行,并确认气泵、氧合器、温度控制器等设备可靠。

然后,准备一定量的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结。

2. 连接逻辑将静脉导管插入右房或双腔插管,并将其连接到抗凝剂混合物和氧合器上。

同时,将主动脉导管连接到体外循环系统,并通过左心室插入了放血回路。

3. 启动设备开启气泡回路,并调整流量计到适当的位置以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启动氧合器并调整其温度,通常会使温度保持在36-38摄氏度范围内。

4. 血液引流先用测压器排除体内残留气体,然后将采血袋连接到静脉导管,并逐渐增加引流速度。

同时,检查回路的氧合情况,确保血液充分与氧进行接触。

5. 抗凝剂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使用肝素等抗凝剂来防止血液凝结。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并调整抗凝剂的剂量以维持合适的凝血状态。

6. 来自患者体外循环辅助的动力学控制通过心脏冷却、调节泵速等手段来控制患者体外循环深度和平均动脉压。

7. 心跳停止在心跳停止之前,需要向患者注射透明质酸钠或高锰酸钾溶液以保护心脏组织。

停止心跳后,开始心肺复苏术。

8. 体外循环观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体外循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监测参数。

定期检查气泡回路和氧合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9. 放血在手术结束时,适度放血以减少液体负荷。

同时,停止气泡回路,关闭抗凝剂输入并拆除静脉导管。

注射逆转剂来中和抗凝剂的作用,并加压提高动脉压。

10. 恢复循环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并确保除颤器、呼吸机等设备正常工作。

如果一切正常,则可以恢复到生理性循环。

二、体外循环的常见并发症虽然体外循环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技术,但仍存在一些可能的并发症。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疾病。

该手术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然后通过人工血液循环系统将氧合后的血液送回体内。

以下是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步骤: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并接受全身麻醉。

2. 医生将插入一根管子到患者的气管中,以保证患者的呼吸。

3. 医生将在患者的心脏上进行切口,并将体外循环器连接到心脏和主动脉。

4. 医生将注射一种叫做肝素的药物,以防止血液凝固。

5. 医生会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并通过体外循环器将血液氧合后送回体内。

6. 医生进行心脏手术,并在需要的时候对心脏进行冷却。

7. 当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体外循环器从患者的身体中移除,并对手术部位进行缝合。

8. 术后,患者会被送往恢复室,并接受密切观察。

9. 患者需要在医院内进行康复治疗,并接受相关药物治疗。

10. 患者的康复期长度因手术的类型和身体状况而异,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 1 -。

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设备操作与维护

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设备操作与维护

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设备操作与维护体外循环是一种在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技术,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从身体中引出,经过体外循环设备的处理后再回输体内,来维持手术期间完整的血液循环。

体外循环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对于手术的成功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日常维护要点。

一、体外循环设备的操作流程1. 设备准备在进行体外循环手术前,首先需要进行设备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泵、气体混合器、温度控制器等;检查管路是否畅通无阻塞,并确保无气泡存在;检查血液透析机是否可正常运行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如血液凝固功能、肝肾功能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 体外循环建立当设备准备就绪后,需要将患者连接到体外循环设备上。

首先,进行静脉穿刺,将静脉导管插入患者体内,实现血液引流;然后,进行动脉穿刺,将动脉导管插入患者体内,实现血液回输。

同时,还需要将体外循环设备的管路连接到患者的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上,确保血液的流动畅通。

3. 体外循环操作一旦体外循环建立完成,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以保持血液循环的稳定。

这包括调节泵的输液速度和流量,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监控气体混合器的氧气浓度,调节氧合器的工作状态以维持适当的氧合水平;监测患者的体温,并通过温度控制器进行调节等。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血液透析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4. 体外循环结束当手术结束或需要停止体外循环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

首先,逐步减少泵的输液速度,降低血液流量;然后,将体外循环设备与患者的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断开;最后,对患者的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进行相应处理,如包扎、拔除等。

二、体外循环设备的日常维护要点1. 设备清洁体外循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洁和无菌。

手术结束后,应及时清洗设备和管路,除去血液和组织残留物,防止细菌滋生。

清洗时应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并按照清洗剂的说明进行操作。

2. 设备检查定期对体外循环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术前准备]1. 消除一切感染病灶。

2. 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以及肝、肾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3. 纠正心力衰竭,或使病人处于可能的最佳状态。

4. 术前48小时停用毛地黄类药及利尿药。

5. 术前1周用普通饮食,以利调整电解质平衡,如病人长期服用利尿药,则术前1周将口服氯化钾适量增加,以利克服体钾的不足。

6. 术前3日开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当日术前用药时,给一个剂量抗生素。

7. 重症病人术前1周起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溶液(GIK),以保护心肌。

8. 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消除顾虑,增强医患合作。

让病人了解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利病人主动配合。

1_1-1 .瓶电正中切口[麻醉]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麻醉和低温麻醉是目前体外循环心直视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建立动脉和静脉通道]楼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以及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可依据具体情况于麻醉前或麻醉后进行。

1-2搁骨王中拗了崔开[手术步骤]1. 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

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 o2. 锯开胸骨 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

切除剑突后,用风(电)动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

骨膜用电凝止血, 胸骨用骨蜡止血。

3. 切开心包以利显露。

3]。

4. 心外探查 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 建立体夕卜循环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 行升主动脉套带,牵拉升主动脉上的带向左,显露上腔静脉侧,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侧绕过其后套带。

用同样方法用下腔套带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7号线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

将荷包线套入止血器,以备插管时止血和固定。

将荷包中央部分的外膜切除。

(完整版)体外循环

(完整版)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心血管外科手术包括心腔内手术、大血管手术及心脏表面的手术。

可以想象,在搏动并充满血液的心脏或血管内是无法进行手术的,必须提供安静无血清晰的手术野,以便于认清解剖畸形并实施手术操作。

体外循环的应用即为外科医生提供了这种条件。

体外循环是指用一种特殊装置暂时代替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进行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技术。

这一装置分称为人工心和人工肺,亦统称人工心肺、人工心肺装置或体外循环装置。

主要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

体外循环时,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引入人工肺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氧合后的血液又经人工心保持一定压力泵入体内动脉系统,从而既保证了手术时安静,清晰的手术野,又保证了心脏以外其他重要脏器的供血,是心脏大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保证措施,1953年Gibbon首例应用于临床。

体外循环基本装置:包括血泵、氧合器、变温器、贮血室和滤过器五部分。

体外循环装置示意图血泵:即人工心,是代替心脏排出血液,供应全身血循环的装置。

根据排血方式分为滚压泵和离心泵两种。

目前仍以滚压泵应用较广泛,射出血液为平流,以滚压式泵为主,靠调节泵头转动挤压泵管排出血液。

氧合器:即人工肺。

代替肺脏使静脉血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

目前使用的有两种类型:①鼓泡式氧合器:血液被氧气(或氧与二氧合碳混合气)吹散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形成的气泡用硅类除泡剂消除,根据形态有筒式和袋式;②膜式氧合器(膜肺):用高分子渗透膜制成,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血、气互相不直接接触,血液有形成分破坏少,其外形有平膜式和中空纤维式。

(人工心肺机就是由氧合器和血泵及辅助设备组成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机械装置.)变温器:是调节体外循环中血液温度的装置,可作单独部件存在,但多与氧合器组成一体。

变温器的水温与血温差应小于10—15°c,水温最高不得超过42°c,用于体外循环中患者的体温降升和心脏停搏液的变温。

贮血室:是一容器,内含滤过网和去泡装置,用作贮存预充液,心内回血等。

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缝荷包
递无损伤镊子和无损伤绦纶线在主动脉外膜上缝双层荷包,用线引子套细阻断管,蚊式钳固定,同法在主动脉根部缝灌注针荷包。有时根据术者习惯需要用无损伤绦纶线缝右心耳荷包
备好体外循环管道
递组织钳和线绳一根,协助外科医师把体外循环管道固定于手术大单上。组织钳单独固定于主动脉管道及心脏停搏液灌注管道
主动脉插管
11号手术刀切开主动脉助手收紧荷包线递细线绳或7号丝线将插管与阻断管固定在一起再缝合固定1针插管与体外循环主动脉供血管排气后连接递组织钳将其固定于大单上停跳液灌插管在已缝好的灌注荷包内插入灌注针头收紧荷包排气后与灌注管道连接有时在插好静脉插管再插灌注针头上腔静脉插管用两把蚊式钳或无损伤组织钳钳夹住右心耳尖刀切开右心耳插入上腔静脉插管
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手术步骤
手术配合
开胸
常规开胸,开胸后用组织剪或电刀打开心包,吸去心包积液,7号丝线悬吊心包固定于胸壁,双叶开胸器撑开胸骨,充分暴露心脏及大血管。
游离血管
组织剪和直角钳分离升主动脉与肺动脉间隙,组织剪和直角钳游离上腔静脉并套阻断带和阻断管用弯钳钳夹。组织剪和肾蒂钳游离下腔静脉并套阻断带和阻断管用弯钳钳夹(心脏过大下腔静脉套阻断带困难者可于插完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管转机后游离)
左心插管
递5×12或4×12双头针带垫片反针在右上肺静脉上缝荷包,穿过对头垫片,剪去针头后用过线钩套细阻断管,蚊式钳固定。尖刀切开荷包内组织,插入左心插管。插管与左心吸引管连接
开始体外循环
与体外循环师核对插管连接情况,无误后开始体外循环转机
阻断主动脉,灌注心脏停跳液
转机后通过降低血温使病人全身降温,鼻咽温32℃时或室颤后递动脉阻断钳阻断主动脉,灌注心脏停跳液,递冰屑进行心脏局部降温

体外循环机的正确操作方法

体外循环机的正确操作方法

体外循环机的正确操作方法体外循环机是一种用于维持和支持患者生命的重要医疗设备。

它在心脏手术等医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体外循环机正确操作的基本步骤1. 准备工作在操作体外循环机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体外循环机的设备正常运转,并且所有的连接管路没有泄漏。

检查所有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泵机、氧合器等。

同时,确保体外循环机的所有仪表清晰可读,并且对操作人员来说容易观察。

2. 连接患者将体外循环机连接到患者身上需要谨慎操作。

首先,清洁患者的手术部位,并确保没有感染或其他异常。

然后,将患者的血管连接到体外循环机的导管上。

确保所有的连接紧固,并且没有漏气或漏血。

3. 启动循环机在连接完患者后,需要启动体外循环机。

首先,确认所有的控制按钮和开关处于正确的位置。

然后,逐一启动循环机的各个部分,包括泵机、氧合器、监测系统等。

在启动之前,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没有任何故障。

4. 监测和调节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状况和体外循环机的工作状态。

这包括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液压力、体温等指标。

同时,根据监测结果调节循环机的参数,如泵速、氧合器流速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生理状态在正常范围内。

5. 维护和清洁体外循环机的维护和清洁是确保其安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手术结束后,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各个部分,如更换血滤器、校准监测仪器等。

这些工作可以确保体外循环机的长期使用效果。

总结:体外循环机的正确操作方法对于心脏手术等医疗过程中的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在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并确保设备和连接管路的正常运行。

在连接患者之前,需要仔细进行清洁和消毒。

启动体外循环机后,操作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维护和清洁工作可以确保体外循环机的长期使用效果。

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

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

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简称ECMO,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肺移植、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为了保证体外循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份规范手册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的编写要点和内容。

一、前言体外循环操作规范手册的前言部分主要包括对手册的编写目的、适用范围、参考标准以及手册的修订与更新等内容进行说明。

同时,还可以加入对体外循环操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的强调,以及对操作人员的感谢和鼓励的措辞。

二、操作人员准备操作人员准备部分主要介绍体外循环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做的相关准备工作,包括:1. 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佩戴手术帽、手术口罩、手术服、手术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 工作台准备:操作人员需要对体外循环机进行检查和准备,包括检查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供应情况、检查体外循环机的包装完整性和工作状态、准备体外循环机所需的管路和滤网等。

3. 药品和物品准备:操作人员需要准备体外循环过程中所需的药品、生理盐水、导管、注射器等物品,并按照规定的方式放置和标记。

三、体外循环操作步骤体外循环操作步骤部分是整个手册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描述体外循环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包括:1. 患者准备:包括患者的体位、固定、清洁消毒等。

2. 管路连接:描述体外循环机和患者之间的管路连接方式,包括不同器械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顺序。

3. 抗凝治疗:介绍体外循环过程中的抗凝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

4. 体温管理:描述体外循环中体温管理的重要性和常用方法,如预热和保温等。

5. 防气栓措施:介绍体外循环过程中防止气栓形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动脉插管:详细描述体外循环中动脉插管的步骤和技巧。

7. 静脉插管:详细描述体外循环中静脉插管的步骤和技巧。

8. 各项监测:介绍体外循环过程中各项监测指标的选择和监测方法。

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在已缝好的灌注荷包内插入灌注针头,收紧荷包,排气后与灌注管道连接(有时在插好静脉插管再插灌注针头)
上腔静脉插管
用两把蚊式钳或无损伤组织钳钳夹住右心耳,尖刀切开右心耳插入上腔静脉插管。或递心耳钳夹住右心耳,组织剪剪开右心耳,插入上腔静脉插管。插管后递线绳或7号丝线固定
下腔静脉插管
用无损伤镊子或无损伤组织钳提起右心房下部的房壁组织,11号手术刀切开,插入下腔静脉插管,递线绳或7号丝线固定
缝荷包
递无损伤镊子和无损伤绦纶线在主动脉外膜上缝双层荷包,用线引子套细阻断管,蚊式钳固定,同法在主动脉根部缝灌注针荷包。有时根据术者习惯需要用无损伤绦纶线缝右心耳荷包
备好体外循环管道
递组织钳和线绳一根,协助外科医师把体外循环管道固定于手术大单上。组织钳单独固定于主动脉管道及心脏停搏液灌注管道
主动脉插管
递组织钳和组织剪剪开主动脉外膜(有时用中弯钳夹主动脉外膜向外牵拉充分暴露荷包),主动脉插管用管道钳夹紧,与11号手术刀一同递给术者。11号手术刀切开主动脉,助手收紧荷包线,递细线绳或7号丝气后连接,递组织钳将其固定于大单上
停跳液灌插管
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手术步骤
手术配合
开胸
常规开胸,开胸后用组织剪或电刀打开心包,吸去心包积液,7号丝线悬吊心包固定于胸壁,双叶开胸器撑开胸骨,充分暴露心脏及大血管。
游离血管
组织剪和直角钳分离升主动脉与肺动脉间隙,组织剪和直角钳游离上腔静脉并套阻断带和阻断管用弯钳钳夹。组织剪和肾蒂钳游离下腔静脉并套阻断带和阻断管用弯钳钳夹(心脏过大下腔静脉套阻断带困难者可于插完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管转机后游离)
左心插管
递5×12或4×12双头针带垫片反针在右上肺静脉上缝荷包,穿过对头垫片,剪去针头后用过线钩套细阻断管,蚊式钳固定。尖刀切开荷包内组织,插入左心插管。插管与左心吸引管连接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特殊灌注技术
• 心室辅助循环
• 急诊体外循环 • 搏动灌注 • 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
特殊灌注技术
• • • • • • • 心室辅助循环 适应证: 病人进行成功的心脏手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用常规方法(改善容量负荷、 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活性药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处理无效的患者。 心脏手术后72小时内,发展为低心排综合征,用常规方法无效的患者。 在手术室或ICU用常规方法不能纠正的反复发作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排除 下列影响因素:血气或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低氧血症、外科出血等。 心肌梗死后的心源性休克,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不能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者。 心脏移植后心衰的辅助。
体外循环中监测及调节
• 灌注指标的监测


流量 成人流量>2.4L/m2.min-1,儿童流量>3.2L/m2.min-1)。平均动脉压维持在8.0~10.6kpa (60~80mmHg)
泵压 主泵压应小于40kpa(300mmHg),停跳液灌注压成人在32.0kpa(240mmHg),儿 童在20.0kpa(±150mmHg)。
人工心肺机
血泵(人工心): a.滚压泵 b.离心泵 控 显 制 示 台: 各种按钮、开关组成 器: 有流量、压力、温变、电压、时间等
安全报警系统: 有高灌注压、低平面、低电压报 警等 后 备 电 源: 蓄电池、在停电后仍然让整机工作 2小时左右
变温水箱
• 用于体外循环中患者的体温升降和心脏停 博液的变温 • JOSTRA:容量33L。变温3-41℃。提供 温度相同的二路循环水路。


中度血液稀释, HCT维持在24 %左右。
心肌保护方法 同上。
基本灌注技术
• •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 : 1.适应证:用于病情严重、心内畸形复杂、侧支循环丰富、心内手术时有大量回血者, 如紫绀型先心矫治术、大的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合术、部分大血管手术等。目的是减少 心内回血,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防止气栓的发生,同时避免重要脏器的缺血。 2.方法: 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20℃,肛温降至25℃,为使体表和内脏降温均匀,麻醉诱导后可 用边温毯进行体表降温。(心内操作即将结束时开始复温,复温至鼻咽温> 32℃停止, 使心脏易于复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左右。) 低流量灌注(流量<30ml/kg),必要时可进行微流量灌注(流量5~10ml/kg),此时不是 进行脏器灌注,而是防止气栓进入动脉系统。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1.消除一切感染病灶。

2.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以及肝、肾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3.纠正心力衰竭,或使病人处于可能的最佳状态。

4.术前48小时停用毛地黄类药及利尿药。

5.术前1周用普通饮食,以利调整电解质平衡,如病人长期服用利尿药,则术前1周将口服氯化钾适量增加,以利克服体内钾的不足。

6.术前3日开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当日术前用药时,给一个剂量抗生素。

7.重症病人术前1周起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溶液(GIK),以保护心肌。

8.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消除顾虑,增强医患合作。

让病人了解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利病人主动配合。

[麻醉]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麻醉和低温麻醉是目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建立动脉和静脉通道]桡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以及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可依据具体情况于麻醉前或麻醉后进行。

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

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

2.锯开胸骨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

切除剑突后,用风(电)动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

骨膜用电凝止血,胸骨用骨蜡止血。

3.切开心包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切口下段向两侧各切一侧口以利显露。

之后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用撑开器撑开胸骨,显露心脏[图1-1~3]。

4.心外探查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张力以及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建立体外循环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行升主动脉套带,牵拉升主动脉上的带向左,显露上腔静脉内侧,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内侧绕过其后套带。

用同样方法用下腔套带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7号线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1切皮→递23号刀,电刀一次切开真皮皮下组织肌肉。

递会阴剪剪开剑突,片拉钩分离胸骨后间隙2开胸→电动胸骨锯自剑突向上锯开胸骨,递骨蜡,电凝止血。

牵开器牵开胸骨。

3切开悬吊心包→电刀切开心包,递7×17单针牵引线悬吊4-5针。

(小体重可选用5×12 6×14 涤纶编织线)4缝主动脉插管荷包→递2-0强生6977荷包线2针(一正一反),分别套阻断管蚊式钳固定。

5缝主动脉灌注针荷包线→递2-0强生6977荷包线一针正针,套阻断管蚊式钳固定。

6游离主肺间隙→递组织剪7游离上腔静脉→递组织剪游离上腔,直角钳,血管钳带阻断带8游离下腔静脉→递组织剪游离下腔,肾缔钳,血管钳带阻断带9固定体外循环管道→递扣扣钳两把,小纱,左、右心吸引管,管道阻断钳3把,粗剪刀。

10插主动脉插管→扁桃钳,白线绳,11号刀主动脉插管。

排气连接后,2把血管钳固定。

11插上腔静脉插管→蚊式钳2把,白线绳,11号刀上腔静脉插管。

12插下腔静脉插管→递11号刀,备组织剪,下腔静脉插管。

13插灌注针头→固定灌注管递血管钳1把,蚊式钳1把,组织剪,灌注针头。

14阻断上下腔静脉→收紧套管于上下腔静脉的阻断带,血管钳固定。

15阻断升主动脉→主动脉阻断钳。

.精心整理插单房管手术配合1-6同上7缝右房插管荷包线→2-0强生6977荷包线/3-0prolene ,套阻断管,蚊式钳固定。

8固定体外循环管道 同上9插主动脉插管 同上10插右房插管→递蚊式钳1把 ,11号刀,白线绳,右房插管。

1112 12345。

体外循环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及它的原理

体外循环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及它的原理

体外循环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及它的原理邮编:618000你知道吗?在医生进行心脏手术时,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避免患者出现生命危险,他们会使用一项名为“体外循环”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让机器代替人体心脏和肺的功能,让血液在体外进行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从而确保人体的正常工作。

体外循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心脏手术的历史,也为其他领域的手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体外循环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体外循环的原理两个方面,带您深入了解这项伟大的医学技术。

一、体外循环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一)体外循环的发展历程体外循环,是指在手术期间通过机器代替人体肺和心脏的功能,使血液继续循环的技术。

它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心脏手术的历史。

早在19世纪初,医生就开始使用人工气道和负压呼吸机来支持无法自主呼吸的病人。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帮助病人维持生命,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肺部的功能。

直到20世纪初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外循环才逐渐成为可能。

最初的体外循环方法是借鉴动物研究中的实验经验。

1929年,美国科学家John Gibbon成功地使用一台原始的氧合器将一只狗的血液从体内抽出、氧合、加热和过滤后输回到体内,这标志着体外循环技术的先驱。

到了1950年代,人们逐渐开始使用瓶装血液来替代失血的病人的血液。

1953年,Christian Barnard成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这为体外循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60年代,随着人工心脏瓣膜的发明和固定用于心脏手术的人工循环机的出现,体外循环才真正变得可行。

现在,体外循环已成为现代心脏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借助体外循环,将病人的血液抽出来,通过一系列的管道和机器处理后再输回病人体内,医生们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手术。

这项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手术,如肝脏移植、肾脏移植等。

不可忽视的是,体外循环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如血栓、感染、出血等,因此需要专业人员的操作以及仔细的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技术,常用于心脏手术、肾脏移植、肝脏移植等手术中,是一种将血液从体内引出,使用机器代替心脏和肺脏完成氧合和排泄的操作。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室准备、患者身体检查、麻醉的选择和准备等。

2. 体外循环装置的安装:将体外循环装置的管路连接到患者体内的静脉和动脉,通过体外循环装置的泵将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送入氧合器中进行氧合。

3. 心肺支持:使用体外循环装置代替患者的心脏和肺脏完成血液循环和氧合,让患者的心肺得到支持。

4. 手术操作:在体外循环手术支持下进行手术操作,可进行心脏修复、肝脏移植等操作。

5. 体外循环撤离:手术完成后,撤除体外循环装置,恢复患者的正常血液循环和呼吸。

6. 术后观察和护理:患者需要接受术后护理和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体外循环手术的流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持,但对于某些手术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