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性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微生物危害性评估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贯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加强病原微生物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

二、适用范围:微生物实验室。

三、执行人员:微生物实验室人员。

四、操作程序;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程序。

微生物的危害评估是生物安全的核心工作,对于保证生物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微生物的危害评估的基本内容,

致病性、生物稳定性、传播途径、传染性、地方流行性、实验室的性质和职能、涉

及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2.微生物的危害评估的基本用途

选择安全防护措施、制定管理规程等。

3.微生物的危害评估的基本要求

微生物特性、设备利操作程序、实验室相应的管理等。实验研究开始前进行评估,专业人员评估

第一节.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 根据病原微生物对个体和群体的感染后可能产生的相对危害程度和相对危害程度/等级划分—危害类别的高低。不同国家病原微生物流行的状况不同,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分类。

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主要依据

1. 微生物的致病性

致病性越强,导致的疾病越严重,其等级越高。

2.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

受到当地人群已有的免疫水平、宿主群体的密度和流动、适宜媒介的存在以及环境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3.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预防措施

措施包括:通过接种疫苗或给与抗血清的防御(被动免疫);卫生措施,例如食品和饮水的卫生;

动物宿主或节股功物媒介的控制。

4.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

措施包括:被动免疫、暴露后接种疫苗以及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化学治疗药物,还应考虑出现耐药菌株的可能性。

二.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按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第一类危险程度最高,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对微生物的危害进行分类,评价标准和等

级划分与危害0《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04)基本一致,但危害程度由4级至I级递减。

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不同标准微生物危害等级划分与标准

我国对具体病原微生物的分类详见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该名录除对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标准除进行危害程度分类外,还规定了其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三.病原微生物危害分类及其对应实验室防护水平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是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但病原微生物危害分类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关系是相对应而非“等同”的。在确定所从事特定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时,应根据危害评估结果来进行专业判断,而不应单纯根据所使用病原微生物所属的某一危害程度分类来机械地确定所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列出的微生物实验操作应采取的是最低防护水平。第二节.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相关因素

在实验室工作中通常应根据危害程度分类。对特定的病原微生物采取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在通过危害评估工作来确立适当的生物安全水平时,除了危害程度分类,还要考虑其它一些因素,应收集与拟进行研究或检测的病原微生物的有关资料以及将进行的相关试验的信息,并作为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主要内容。

病原微生物的相关信息的获取:

对于病原微生物的相关背景资料可从医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教科书中获取。

危害评估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工作,它必须考虑到科学的最新进展,研究进展资料可从相关专业杂志或网络获取。

病原微生物进行危害评估主要因素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

凡能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都是致病生物,导致发病率高、后果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为高致

病性病原微生物。

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强弱不同,即使同类病原微生物不同菌、毒株也还可以有不同强度的致病力。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低感染剂量就可导致发病,同一微生物感染数量越大,其暴露的潜在后果也越严重。

病原微生物对感染个体的致病性与被感染者的体质、免疫状态以及对该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有关。二.暴露的潜在后果

暴露以后,后果的轻重取决于病质微生物的致病力和机体的抵抗力,不同属、种、亚种、型的病原微生物,甚至不同株的病原微生物,其致病性各异。

同时还取决于所感染病原微物的数量,当大病原微生物装人体时,潜伏期般较短,而病情则较为严重;反之,则潜伏期较长而病情较轻,或不发病。不同个体被传染后,可产生各种不同的结局,最轻的不出现任何症状、最重的发生严重型临床疾病而死亡。

对暴露的潜在后果评估,应参考教科书并收集相关资料,突出个体传染过程与结局。

个体传染过程与结局:

1.隐性感染或不显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2.显性感染或临床传染病

3.是否出现个体最严重的结局,发生严重型临床传染病而死亡

4. 是否出现个体间的传播

三.自然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血液、母婴、虫媒、土壤等途径传播。

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定相同,同一种传染病在各个具体病例中的传播途径也可以不同,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也可以有一种以上的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引起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因此,气溶胶是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最重要因素。

四.操作所致的非自然途径感染

因实验操作而造成非自然途径感染的机会是很多

--对感染性材料的清除污染和处理可能导致手污染,

--微生物操作中释放的较大粒子和液滴(直径大于5μm)会迅速沉降到工作台面和操作者的手上,由于手被污染而导致感染性物质的食入或皮肤和眼睛的污染;

--破损玻璃器皿的刺伤,使用注射器操作不当可能扎伤而引起经血液感染:

五.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外界环境的存活能力。病原微生物为了维持其种系的生存,可凭借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应对外界不利的环境。

不同的微生物的稳定性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评估,考虑其在自然界中的稳定性外,还应考虑其对物理因素,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

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

所操作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和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密切相关,对病原微生物的操作的危险性通常涉及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浓度,样木的类型以及实验操作等因素。

体积大、浓度较高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制品

生物安全委员会必须对要进行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位,选择危险性证合的操作技术防扩散仪器和设施。而不需考虑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的休积和浓度。

七.拟进行的实验操作

应预先确定拟进行的实验项目

实验操作中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实验步骤,在处理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性材料时是否使用可能产生病原微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