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
5.1《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现象,如分数价格标签、分数考试成绩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现象中都有分数的存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2. 基本概念讲解(1)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如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表示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2)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图形表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数中的横线、竖线以及横线上下的数字,然后讲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字叫做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字叫做分子。
3. 深入讲解(1)分数单位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中的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分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表示取了这样一份或几份。
在此基础上,讲解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数大小的比较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分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在此基础上,讲解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些分数的图形表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分配零食、分配任务等,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分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温故知新】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
【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拿铅笔
1、请你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二分之一。
2、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说说你的想法。
)
3、小结:因为每个人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二分之一也不同。
在这件事上,铅笔的总数要看作单位一。
由此可以看出,单位一不同,所表示的分数的大小和实际含义也不同。
4、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故事书的,小军看了一本故事书的,他们
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故事书的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
3.质疑:什么样的情况下,两本故事书的。
是一样多的? 师:通过刚才拿铅笔、看故事书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活动三:画一画
一个图形被两张纸遮住了,只露出了这个图形的一是四分之一是一个正方形,画出这个图形来。
【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5个51是( )。
(2)87里面有( )个81。
(3)18个91
是( )。
【拓展延伸】
帮助受灾地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41
,小芳捐
献了零花钱的31
,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63-64页《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一)》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的,时隔一年多的时间,学生已对这部分知识有所模糊。
所以这节课既要对以前的知识的重点回顾,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本节课结合教材中问题串的设计,利用糖果将奖励机制和活动贯穿一起,丰富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
同时利用希沃白板给课堂增添了趣味性,有层次地推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够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
但整个四年级没有安排分数知识的学习,到了五年级,学生再次认识分数,此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有一定的难度,分数意义范畴扩展并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对他们而言,分数的意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主动探索分数意义的过程,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体会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理解数的本质是表示多少,分数也不例外,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课件、糖果、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课题1.出示一个月饼的图片,把这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可以分到多少月饼?2.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3.还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4.除了,你还能说出其它分数吗?举例说说它们表示的意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五 分数的意义分数再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一)一、猜谜引入,认识整体“1”。
师:同学们,平时有猜迷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来猜猜看?知道谜底的同学,大声说出来,好吗?(课件播放照读)猜一种数。
师:是的,就是分数。
在此之前啊,我们已经学习过分数了,今天我们来对分数进行再一次的认识。
【贴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师:谁来说一个分数?并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找2名同学说,板书)怎么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你能把这句话整理一下,再完整的说一遍吗?还有谁想来说说?你能不能像刚才的那位同学一样,把话说完整?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分数,你们认识吗?【板书:3/4】那3/4可以表示什么呢?(生:。
)不着急回答,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将你们的想法在学习单上画出来。
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
(下去埋地雷,引导学生怎么说清楚、说完整)(选择3种进行投影汇报)师:好,现在请所有同学把笔放下、坐好。
(拍手)表扬这位同学,动作迅速,坐得端正。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作品。
情况1: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的3份,可以用3/4来表示)师:看这位同学的作品,请这位同学站起来大声的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谢谢你的分享)生1:将一个xx形分成四份,取其中的3份,可以用3/4来表示。
(说得不够好)师:把什么拿来分?分成四份,怎么分?平均分。
我们可以用3/4来表示。
谁能像老师那样,再完整的说一遍生2:把一个xx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3份,可以用3/4来表示。
你记忆力真强,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情况2:将几个图形平均分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也请这位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生:。
)师结:嗯。
请坐。
把这4个三角形,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3个,可以用3/4来表示。
(边小结边用笔点、圈)情况3:将几组图形平均分师:有位同学是这样表示3/4的,谁看得明白?生:把这一堆(所有)的xxx平均分成四份。
(学生边说,边用笔分、圈)师:这些圈起来的xxx占总数的3/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 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 分数的再认识(一)》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分数,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对分数的含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教学难点: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自主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课后辅导提供依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年级上册 数学 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设计一、内容分析“分数的再认识(一)”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
在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这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强调分数表示的相对性。
通过不同的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一个分数,由于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分数的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课时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2.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表示的相对性。
3. 能根据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观察比较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意义和分数表示的相对性。
2.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 理解分数表示的相对性。
(二)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表示的相对性。
2. 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准确解释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若干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纸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用于学生操作。
2. 多媒体课件,包含相关的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媒体选择PPT六、教学活动1. 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操作演示、游戏互动等。
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展示一个装有8个苹果的果盘图片,提问:如果把这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引导学生回答:41)2. 接着展示一个装有4个苹果的果盘图片,提问:如果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又能得到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引导学生回答:41)3. 提问:同样是得到41,这两个41表示的苹果数量一样吗?为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同样的分数,由于整体数量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二)探究新知 1. 分数意义的再认识(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让学生将其平均分成4份,并给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教材 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一)》是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1节。
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 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
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学习内容分析:这一节内容,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
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的问题情境、说一说、画一画、和“你知道吗“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创设丰富的情境,促进学生对分数相对性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
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 不同,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难点理解 “整体” 与“部分” 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下面哪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43表示?说一说:43表示什么?2.用分数分别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其实是对分数意义的加深认识和理解,同时为后面引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做准备。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教学相长”,在准备这份教案的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教材,并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力图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现在,我将根据“分数的再认识(一)”这一主题,详细介绍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分数的再认识(一)”,主要涉及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以及如何通过画图来更好地理解分数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难点则是如何通过画图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分数的模型和图示,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生活例子,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进入分数的学习。
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他们对于分数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4. 画图理解:我会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通过板书来清晰地展示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并通过图示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
七、作业设计1. 妈妈买了2个苹果,小明吃掉了1/4,小红吃掉了1/3,请问还剩下多少苹果?2. 学校把24个饼干分给4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得6个饼干,后来又把剩下的饼干平均分给每个班级,每个班级又分得了2个饼干,请问每个班级一共分得了多少个饼干?答案:1. 还剩下1个苹果。
最新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优秀7篇)
最新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优秀7篇)《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第34、35页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具学具:课件、果子、圆片等教学过程:师:今天很高兴又和大家一起来上数学课。
数学数学,顾名思义,就是数的学问,所以在我们新学期的第一单元就接触了很多的数,比如: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而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种数,以前我们也是知道它的,请大家在我的描述中进行快速抢答:它分上下部分,并且中间有一条线隔着、、、、、、(学生马上做出反应)是分数师:今天我们就要再认识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师:之前,老师想先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一日,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累又渴,于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去摘果子,(把之前准备好的标识摆上)不大一会三人腾云驾雾回来了。
唐僧很高兴说:“你们辛苦了,我这里只有一个饼分给你们三人吃吧。
”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啊?生: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得1/3。
师:你能说说这个1/3的含义吗?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3。
师:你们对三年级所学习的分数知识掌握的还是很扎实的,那就让我们继续:他们三位美滋滋的吃完后,分别把自己的“战利品”送上,(老师做动作:拿出果子)。
这时唐僧说:“你们把各自摘到的果子的二分之一拿出来吧,其余的就算奖赏你们的'啦!”该怎么拿呢?谁想扮演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请三位同学上来师:请你们分别按照师傅的指示拿出各自摘到果子的1/2。
而在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
孙悟空4个沙和尚4个猪八戒3个板书:1/2(部分)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质疑:师:他们拿的都是全部果子的1/2,但拿出的个数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分数的再认识(一)》PPT课件
就是 八分之五 √(
)
精品课件
活动:画一画
这是一副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发挥自 己的想象力画出这一图案
精品课件
活动
一个图形的 1 是 4
,画出这个
精品课件
活动:从盒子里拿出所有笔的 1 2 1 2
精品课件
相同的分数, 由于对应的整体 不同,所表示的 具体数量也不同。
精品课件
淘气 小明 淘气和小明谁看的多? 整体越大,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 体数量就大;整体越小,同一分数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越小。
精品课件
“
一个物体看作
1”
一个整体
“ 1“”
单位“:1 ”
1”
“ 1”
“
多个物体组成 的一个整体
精品课件
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平 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 分子:表示取这样的几份或有这样的几份 4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母:表示把整体“1”平均分成的份数
精品课件
生活中还可以把哪些物 体看作一个整体呢?
精品课件
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面积比一个正方形面积大,这 个长方形的4/5和这个正方形面积的4/5比较 ()
①长方形的面积大 ②正方形的面积大
③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④不能比较
2、一个长方形面积的4/5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的 4/5相等,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面积之间 的关系是( )
①长方形的面积大 ②正方形的面积大
精品课件
▪ 数来源于数,量来源于量。
▪
▪
—
—华罗庚
精品课件
3 可以表示什么?
4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 4
一张纸 平均分 成4份 ,其中 的3份就是这张纸的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属于“数与运算”主题的内容。
北师大版教科书对分数安排了两个阶段的学习。
第一阶段是在三年级下册,主要是以直观模型为主,借助直观操作,初步认识分数;第二阶段是五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
本单元是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别从比、测量、运算、商四个角度再次认识分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分数的意义。
其中,“分数再认识一”是通过实例概括出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意义,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3个问题:第1个问题“3/4可以表示什么?”,这个问题的设置意图在于唤醒学生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再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第2个问题是“一个图形的1/4是这个图形,画出这个图形”,意图引导学生由部分推知整体,感悟分子与分母的份数比,进一步认识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推理意识;第3个问题“拿出的笔数为什么不一样多?”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再认识了分数的整体不同,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懂得怎么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会读写分数,初步感知了分数的意义,知道平均分的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五年级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经常会混淆类似“2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因此突破的重点是让学生从数量比过渡到份数比去理解分数,并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能感悟分数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感受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间的“份数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再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发现、分析、抽象、概括,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读写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和性质2. 分数的表示方法3. 分数的读写4. 分数的大小比较5. 分数的加减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读写和计算。
2. 教学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一些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表示的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同时,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性质,如分子、分母的含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数不改变分数的大小等。
(2)分数的表示方法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分数线、分子、分母等。
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分数,并能准确地表示出分数的大小。
(3)分数的读写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读写分数,并能准确地表达分数的意义。
(4)分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实例讲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规则,并能灵活运用。
(5)分数的加减法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学会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3.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1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案
分数的含义。
(教材第63~64页)1.结合具体情境,在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
2.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真正含义,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真正含义,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多媒体课件。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数的再认识(一)”,看着课题,你们觉得哪个字很特别呢?(再)为什么要加个“再”字,我们以前对分数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呢?你们能举出一些分数吗?2.用分数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并试着说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板书:分数的再认识(一)〕1.认识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半”可以用12表示,那么34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生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34表示。
生2:画出4个三角形,其中的3个可以用34表示。
生3:有12根骨头,每三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其中的3份也就是把其中的9根圈起来,也可以用34表示。
师:上面几个例子分别是把一张纸、4个三角形、12根骨头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都可以用34表示。
所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画图形。
课件出示问题:一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
师:原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呢?你们能画出这个图形吗? 学生讨论后画出图形,指名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图形。
对于画得正确的,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画。
师:同学们画出的图形形状各不相同,哪些是正确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图形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形状虽然不同,但都是由8个□组成的,把这8个□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1)分数意义的抽象理解:学生对分数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理解较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加深理解。
举例:通过切水果、画图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含义。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通分、约分步骤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进行突破。
举例:讲解1/4 + 1/3的计算过程,强调先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进行通分计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读写和加减法计算。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一、教学内容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展开。主要内容包括:
1.分数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巩固分数的基本概念。
2.分数的读写:回顾分数的读写方法,强调分子、分母的正确书写,以及分数线的规范画法。
3.分数的分类: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能正确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4.分数的简单计算: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引入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分数的再认识(一)》核心素养目标:
(3)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分数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和示范。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生:说明了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拿铅笔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从而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 活动二:说一说
师:谁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比如一个蛋糕的四分之一和一个披萨的四分之一,大小是不一样的,因为蛋糕和披萨的整体大小不同。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活动一拿铅笔的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没有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导致在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些小组的合作效果不是很好,存在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单元中的课文内容。教材通过多个具体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教材内容包括:以三个活动展开。活动一,拿铅笔。让学生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全部铅笔的二分之一,由于总数不同,拿出的铅笔支数也不同,从而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活动二,说一说。通过举例说明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具体数量也不同,如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可能是不同的形状。活动三,画一画。让学生画出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策略
1. 情境教学法:创设拿铅笔、画图形等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分数的意义。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形的展示和操作,使抽象的分数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定义和分类。
2.能够将分数表示为一些形式。
3.能够进行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的加减运算,并理解其结果。
教学重点1.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
2.加减相同分母的分数。
教学难点1.不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运算。
2.分数的化简。
教学内容一、分数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分数是指一个整体被分成的若干个相等的部分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
2. 分类分数可分为下列几类:•带分数:当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和合成时,所得的数叫作带分数。
例如,27/5可以表示为5⅖;•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叫做假分数;•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二、分数的表示形式1. 以分数形式表示•假分数:27/5•真分数:3/52. 以小数形式表示•带分数:5.4•真分数:0.63. 以百分数形式表示•假分数:540%•真分数:60%三、相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运算1. 加法•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例如,3/5 + 2/5 = 5/5 = 1;•带分数的相加,转化为假分数后进行。
例如,3⅘ + 2⅗ = 19/5 + 13/5 = 32/5 = 6⅖。
2. 减法•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例如,3/5 - 2/5 = 1/5;•带分数的相减,转化为假分数后进行。
例如,3⅘ - 2⅗ = 19/5 - 13/5 = 6/5 = 1⅖。
四、分数的化简分数的化简就是把分数写成分子和分母的最简整数倍的比。
例如,24/36可以化简为2/3。
教学过程一、引入用一个水杯为例子,问学生如果把水杯里的水分成五份,其中一份或若干份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是整体被分成的若干个相等的部分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
二、分数的定义和分类通过学生们的介绍,引导学生们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们从题目中破解各种形式的分数表示方法。
三、相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运算引导学生们了解相同分母的分数如何进行加减运算,并通过分数的加减运算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律。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属于“数与运算〃主题的内容。
北师大版教科书对分数安排了两个阶段的学习。
第一阶段是在三年级下册,主要是以直观模型为主,借助直观操作,初步认识分数;第二阶段是五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
本单元是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别从比、测量、运算、商四个角度再次认识分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分数的意义。
其中,〃分数再认识一"是通过实例概括出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意义,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3个问题:第1个问题〃3/4可以表示什么?“,这个问题的设置意图在于唤醒学生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再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第2个问题是〃一个图形的1/4是这个图形,画出这个图形",意图引导学生由部分推知整体,感悟分子与分母的份数比,进一步认识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推理意识;第3个问题”拿出的笔数为什么不一样多?”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再认识了分数的整体不同,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懂得怎么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会读写分数,初步感知了分数的意义,知道平均分的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五年级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经常会混淆类似〃2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因此突破的重点是让学生从数量比过渡到份数比去理解分数,并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能感悟分数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感受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间的“份数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再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发现、分析、抽象、概括,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分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共18张PPT)
1
2
3
4
练一练
4.和同伴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思。
(1)一张报纸的
1 4
版面用于广告宣传。
(2)我们班有
1 4
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3)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
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 2 。 3
一个图形的
1 4
是
,画出
这个图形。
练一练
1 (1)一根圆棒的 3 是
,这根
圆棒是下面三根中的哪一根?
练一练
(2)一个圆的 1 是 4
下列图形中的哪一个?
,这个圆的 3 是 4
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
1.每人拿出自己所有铅笔笔的 1 。 2
2.小组内比较拿出的铅笔数是否相同。
3.为什么会有不,再说一说
这些草莓的31
是(1 )个
这些草莓的
1 3
是( 3)个
分数的再认识(一)
1 2
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
1 4
)
1
(4)
1
(4)
3 4
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合作要求:
1.想清 3 可以表示什么,可以试着 画一画4。
2.在纸上画清并标清楚哪一部分是3 。
3.在小组内说清你的想法。
4
3 4
可以表示什么?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可以用 分数 表示。
多关于分数及其应用的记载
购买了24个3 1苹果,送给第一位老人的
苹果数 3
是全部苹果的 ,送给第二位老人的
拓展延伸
把3张大小不同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 应该怎样分?画一画?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过程。古埃及在3700多年前的“莱 因德纸草书”中就有关于分数的记 载,记法非常独特,如用 表示二 分之一。用○表示四分之一。我国 使用分数的时间也很早,2500多年 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里,就有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再认识(一)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一)》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将“认识分数”设置了独立的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
本节课对分数进行再认识(一),教材安排了“34 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已知一个图形的1
4 ,画出原图
形”、“圈一圈,与同伴交流”三个数学活动,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也不同。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完成分数意义的构建,即通过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到分数的相对性。
为后续真分数、假分数、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知识的第一课时。
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了整体不仅表示一个,也可以由多个事物组成,而整体的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时隔一年,学生再次接触分数。
2、本课是分数意义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
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中逐步积累的动手操作(如拼、摆、折、画等)、小组合作、交流倾听、归纳概括等活动经验,将在本课学习中进一步得到提升。
3、化抽象为直观——“数型结合”这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充分体验,这也是本节课学生将用到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体会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数的本质是表示多少,分数也不例外,必须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作业纸、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概念。
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既然是分数的再认识,我们并不陌生,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我们就通过下面几道题回顾一下三年级有关分数的知识。
(师板演课题)
2、复习铺垫,引入概念
(出示课件一)提问:会用一个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生答
师:你说得真完整。
同时板演:整体、平均分、部分。
生继续答题。
师:仔细观察,涂色部分都用同一个分数1/4, 表示,但有什么不同?
生答:整体不同。
小结:看来表示同一个分数的意义,可以有三种不同情形,整体是一个图形,一
组图形,也可以是多组图形,还可以是什么?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温故而知新,重在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整体”的认识为活动探究,理解概念中数学活动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供帮助。
二、活动探究,理解概念
活动一:3/4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师:你会用不同情形表示分数3/4吗?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看
谁最有新意。
生展示作品
师:这几种不同情形都表示出同一个分数3/4,这是为什么?
生答
师:不管这些图形是怎样,只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3份就可以用分数3/4来表示。
一位数学家说过:“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
看来表示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对象有没有关系?生:没有
师:只要把一个整体怎样了,就可以得到分数3/4 ,4/5 呢?3/8 呢?
生答
师总结并板演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想一个分数,与你的同桌像这样说一说。
生答
师:你们说出了自信,带着这份自信,仔细观察下图中你能发现那些分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答,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加深对“整体”与“平均分”的理解。
进一步认识分数,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
活动二:一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
师:数学重在思考,老师画的图形的1/4 是。
生展示作品
师小结:不管画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只要画出4个“”的图形,
就是整体的1/4 。
师: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们认识到已知一个整体的一份,就可以求整体,你会用这样的关系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创造性使用教材中画一画活动情境,放手让学生根据图形的1/4(部分)画出整幅图(整体),思维发展的空间更大,对整体与部分的体验也更充分。
活动三:圈一圈,圈出这些草莓的2/3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你们都圈出了几个?生回答:有的说2个,6个,8个。
师:圈出的都是这些草莓的2/3 ,有的圈出2个,有的圈出6个,还有的圈出8 个,这是为什么?
师小结: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相同;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不同。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设置“圈一圈”活动学生在“猜测——验证——探究——归纳”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思维发展螺旋上升,新知构建逐渐明晰。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教材P64练一练5:为了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5 ,妙想捐献了零花钱的3/5,妙想捐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
(先学生独立思考,再师生交流,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当奇思和妙想的零花钱(整体)相同时,由于对应的分数不一样,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5 ,而妙想捐献了零花钱的3/5 ,所以妙想捐的钱多;当奇思和妙想的零花钱(整体)不同时,由于对应的分数不一样,妙想捐的钱不一定比奇思多,有可能妙想多,甚至有可能奇思多,还有可能两个人捐的一样多。
)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拓展性练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同;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就相同”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这里出现了妙想和奇思的零花钱一样(整体相同),他们捐的钱(部分量)反而不一样,是因为相同的整体,对应的分数不一样,部分量也就不一样。
如果妙想和奇思的零花钱不一样(整体不同),对应的分数不一样,他们捐的钱(部分量)就无法确定。
答案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思维的发散性,设计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度,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四、课堂小结、评价激励。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分数又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有关分数的奥秘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再今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平均分部分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