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4b963f6294dd88d1d26b69.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知识点山水篇小石潭记------唐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词语:1. 水尤清冽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
见:出现。
3. 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5. 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
居:停留。
7. 隶而从者隶:跟从。
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9. 下见小潭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下:往下。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那样。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 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16. 记之而去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7.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18.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102bd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8.png)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一一、词语: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越:到了。
明年:第二年。
具:通“俱”,全,皆。
3)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
制:规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在;其:它的。
5)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予:我;以: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
胜状:胜景。
7) 衔远山,吞长江衔:衔接。
8)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涯:边。
晖:日光。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10) 前人之述备矣述:描述。
备:详尽1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极:尽。
12) 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3) 淫雨霏霏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 连月不开开:放晴。
15)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薄:迫近。
去:离开。
国:京城。
16)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景:日光。
集:鸟停息在树上。
17)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
极:穷尽。
18) 宠辱偕忘宠:荣耀。
偕:一起。
19) 把酒临风把:持。
临:面对2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1) 或异两者之为或:或许。
为:指两种心情。
22) 庙堂:在朝廷上做官。
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24)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斯:这。
归:归依。
25)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26) 不以物喜以:因为。
心旷神怡怡:愉快。
二、句子翻译: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aefc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2.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如下:一、重点字词:1.固执:持之以恒,坚持不变。
例句: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十分固执,从不轻易放弃。
2.抚慰:安慰,使平静。
例句:老师的言语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
3.诱惑:引诱,引动。
例句:年轻人常常容易被美色所诱惑,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4. 懊悔:后悔,自责。
例句:他因为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机会而懊悔不已。
5.狡猾:诡诈,狡诈。
例句:小偷躲过了警察的追捕,证明他非常狡猾。
6. 羞愧:感到耻辱和惭愧。
例句:当他说出那样的谎言后,感到羞愧不已。
7.偏狭:心胸狭窄,不开放。
例句:他是一个很偏狭的人,对他人的观点总是持有偏见。
8.顾虑:担心,忧虑。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句:他因为经济困难,所以一直在顾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9.矫情:故意装扮,做作。
例句:她喜欢矫情地摆出一些不自然的姿势。
10.虚伪:不真实,假装。
例句:他表面上对我很友好,但实际上却是十分虚伪。
二、文言文知识点:1. 古文基本语序:主谓宾的语序。
例句:春风吹拂着大地。
2. 倍数结构:表示乘法关系的词语。
例句:百倍努力,千倍回报。
3. 朝代及历史人物的称谓:例句: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孔子、墨子。
4.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比喻: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现象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思想。
例句:心如闪电,思如飞鸿。
- 比拟:通过描写事物的相似点来说明案例的道理或理论。
例句: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 借代:用一个名词代替另一个名词,使句子更加简练。
例句:岳飞百折不挠,为国捐躯。
- 夸张: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对事物的程度进行夸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例句:听罢是真星,不觉杀人弹。
5. 文言文的常用句型:- 否定句:在动词前加上\第3页/共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核心知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核心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8c488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c.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核心知识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概述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中的文言文核
心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内容:
1. 文言文概述
-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文字和语言形式。
- 文言文具有古雅、庄重和正式的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
要表现形式之一。
2. 文言文的特点
- 语法结构复杂:文言文的语法结构相对于现代汉语较为复杂,包括使用虚词、重音和范畴词等。
- 词汇丰富多样:文言文的词汇丰富多样,其中包括许多古代
的词汇和短语。
- 建议拆字词典:在阅读文言文时,建议使用拆字词典以帮助
理解和使用。
3.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 总结和概括:阅读文言文时,可以通过总结和概括每句话的意义来帮助理解整篇文章。
- 文言文常见句式:了解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并注意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 注释与疑问:如果在阅读中遇到困惑或疑问,可以查阅相关注释或寻求帮助以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4. 文言文的写作技巧
- 多读多写:通过多读多写文言文,可以提高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能力。
- 仿写模仿:通过模仿古文经典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可以锻炼自己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核心知识的简要概述。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e3c10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c.png)
⼋年级下册语⽂知识点⽂⾔⽂如果说阻⽌他⼈获取知识就是扼杀知识,那么对扼杀知识习以为常,就会导致对杀害⼈习以为常,下⾯给⼤家分享⼀些关于⼋年级下册语⽂知识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年级下册语⽂知识点1北冥有鱼(⼀)课⽂字词详解①北冥有鱼,其名为②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化⽽为鸟,其名为③鹏。
①北冥:北海。
传说北海⽆边⽆际,⽔深⽽⿊。
冥,同“溟”,海。
下⽂的“南冥”指南海。
②鲲(kūn):⼤鱼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表⽰⼤鸟之名。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①怒⽽飞,其翼若②垂天之云。
是鸟也,③海运则将④徙于南冥。
①怒:振奋,这⾥指⽤⼒⿎动翅膀。
②垂:悬挂。
③海运:海⽔运动。
④徙:迁移。
南冥者,①天池也。
②《齐谐》者,③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于南冥也,⽔④击三千⾥,①天池:天然形成的⽔池。
②《齐谐》:书名。
⼀说⼈名。
③志:记载。
怪:怪异的事物。
④击:拍打,这⾥指鹏鸟奋飞⽽起,双翼拍打⽔⾯。
①抟②扶摇⽽上者九万⾥,③去以六⽉④息者也。
”⑤野马也,①抟(tuán):盘旋飞翔。
②扶摇:旋风。
③去:离开,这⾥指离开北海。
④息:⽓息,这⾥指风。
⑤野马:⼭野中的雾⽓,奔腾如野马。
①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②苍苍,其正⾊邪?其远⽽⽆所⾄③极④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①尘埃:扬在空中的⼟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②苍苍:深蓝⾊。
③极:尽。
④邪:同“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重点句⼦翻译1.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
3.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它)乘着旋风盘旋飞⾄九万⾥的⾼空,凭借着六⽉的⼤风离开。
4.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天⾊湛蓝,是它真正的颜⾊吗?还是因为天空⾼远⽽看不到尽头呢?(三)课⽂分析1.⽂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写鸟?鸟是由鱼变化⽽来的。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_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_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dcc2cc59eef8c75ebfb395.png)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与朱元思书》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1、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解题:“与”:给予。
“书”:元思的一封信。
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2 、解释重点字。
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7急湍:急流的水(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9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不是“寒树”。
(10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2相鸣:互相和鸣(13⑥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5经伦:筹划、治理。
(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17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显现,显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18犹:好像,如同。
(19交映:互相掩映。
(20见:同“现”,露。
(21缥碧:青白色。
3、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下文就扣住第一自水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6f0f1625c52cc58bd6be97.png)
到。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人)就邀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食物(来款待他)。
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肠绝的地方。
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千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4.【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5.【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①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6.【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①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f5977033d4b14e8424681a.png)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一、文言文梳理(一)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学常识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2.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
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二)重点词语实词【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未果】没有实现。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延.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寻病终】随即,不久。
通假字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2)豁然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c1ac11b307e87100f69631.png)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桃花源记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一般词语:1.缘:沿着,顺着。
2.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3.数:几。
4.芳:香花。
5.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6.缤纷:繁多样子。
7.复:再。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才:仅。
10.平旷:平坦开阔。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田间小路。
14.悉、咸:全,都。
15.黄发:指老人。
16.垂髫:指小孩。
17.怡然:形容喜悦。
18.乃:竟然。
19.具:详细。
20.问讯:打听消息。
21.云:说。
22.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23.延:邀请。
24.语(yù):告诉。
25.扶:沿,顺着。
26.向:从前,旧的。
27.及:到。
28.诣:到。
29.遣:派。
30.欣然:高兴的样子。
31.规:计划。
32.果:实现。
一词多义:1.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2.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3.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4.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5.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6.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7.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1.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2.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5.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427e0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5d.png)
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无论是字词、古诗词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常的记忆背诵。
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学问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学问点1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负势竞上②好鸟相鸣③出淤泥而不染④窥谷忘反⑤横柯上蔽2.翻译以下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4、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A一百许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D赏赐百千强5.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随着B.负势竞上:凭依C.窥谷忘反:通“返”D.在昼犹昏:夜晚6.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7.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8.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9.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10.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11.本文先勾画出富春江沿岸“ ,”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山之、山之,让人们充分领会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12.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的人生看法。
13.本文先勾画出富春江沿岸“ ,”(用原文回答)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的人生看法。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梳理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65db860029bd64783e2cde.png)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课文梳理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二)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3、邹忌讽齐王纳谏。
(委婉劝说)4、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三)句式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鉴赏品味本文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入手写起,三问三答之后紧扣下文“思”字,由妻之私我,妾之畏我,客之有求于我悟出了受蔽的原因。
因小见大。
由家事想到国事,通过三比使齐威王连连称“善”,欣然接受了邹忌的劝谏。
而齐威王纳谏的三赏又带来了群臣吏民进谏的三变,终于使齐国战胜于朝廷,从此威名大振。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纳谏后齐国的三变,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
二、周亚夫军细柳《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改为今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
“本纪”叙述帝王的政迹;“表”是各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词多义1.军驻军周亚夫军细柳军队上自劳军2.以任用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用来以备胡3.及和至霸上及棘门军赶上徐公何能及君也4.之到已而之细柳的不闻天子之诏助词,无实意,补充音节称善者久之5.使派遣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使臣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6.耳语气词,可以译为“罢了”若儿戏耳耳朵闻寡人之耳者7.为作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被天子为动8.被 bèi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p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军士吏被甲9.持拉持满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0.骑qí骑马将以下骑送迎jì“骑马的人,骑兵壁门土吏谓从属车骑曰通假字1.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例句:改容式车2.被,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例句:军士吏被甲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诏下诏令例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2.形容词作动词锐使……锐利例句:锐兵刃古今异义1.军古义:驻军今义:军队例句:军霸上2.先驱古义:先行的卫队今义:走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例句:天子先驱至3.节古义: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重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d2d59426fff705cd170a30.png)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重点《与朱元思书》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风烟俱净俱:全,都2、从流飘荡从:顺,随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得过奔:飞奔的马5、负势竞上负:凭依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息:平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筹划反:通“返”,返回9、横柯上蔽柯:树木的枝干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三、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望峰窥谷《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得到2、援疑质理援:引,提出质:询问3、益慕圣贤之道益:更加慕:仰慕道:学说,学问4、俟其欣悦俟:等待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汤:热水衾:被子覆:蒙盖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再:两顿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跑逾约:超过期限8、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9、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剖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631b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7.png)
• 16.记之而去 离开
• 二、句子翻译。 • 1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
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 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 18.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 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营
通“返”,返
• 9.横柯上蔽: 树干回
•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
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 人了。
•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
之先达执经叩问。
• (我)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
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 请教。
性格?
• 好读书; 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 平和、旷达的性格 • 2.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
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
•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
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 4.“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95b2d47c850ad02df804102.png)
• (三)词类活用 • 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意义是“认为……美丽”; 如:吾妻之美我者 • 闻 动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听到”;如: 闻寡人之耳者 • 服 名词用作动词,意义是“穿戴”;如:朝服 衣冠 • 锐 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锋利”; 如:锐兵刃 • 少、众 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义是“少数 人”“多数人”
参考答案 1、被通披,穿 2、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3、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啊” 4、说通悦,高兴 5、距通拒,抗拒 6、圉通御,抵挡 7、诎通屈,折服
(五)翻译下列句式 吾与徐公孰美宋? 何罪之有?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可得而犯邪?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非复吴下阿蒙! 天子为动 (六)、典故或现在还在用的词语 门庭若市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闻鸡起舞 涉猎 自相鱼肉 望风响应
二、阅读语段 (一)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 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 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 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 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 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 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 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文言复习
一、知道掌握古代的名作家作品,让学 生按照作品的朝代、对作家的评价、作 品的出处、名言名句等罗列表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一词多义 1、 孰: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 2、胡:以备胡 胡不已乎 3、朝:皆朝于齐 朝服衣冠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 谤讥于市朝 4、命:夫子何命焉为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5、见: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见公输盘 子墨子见王 6、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以攻宋 7、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天子为动 此为何若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8、以:将以攻宋 睿以为军咨祭酒 9、固:其将固可袭而虏 吾义固不杀人 10、于:起于齐 今有人于此 11、之: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介胄之士不 12、军:军霸上 上自劳军 军中不得驱驰 13、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4、美: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15、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悦 16、方:今齐地方千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17、期:期年 期日中 18、上: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19、善:王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20、入:匈奴大入边 直驰入 21、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说 及郡下,说如此 《爱莲说》 22、已: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09:文言文阅读(知识精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09:文言文阅读(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3004eb0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a.png)
专题09 八(下)文言文知识梳理一、桃花源记【通假字】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意思为:邀请。
2.具答之。
“具”通“俱”完,意思为:全。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
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屋舍俨然。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3.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①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已婚男子配偶的称呼。
绝境:②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6.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充足,不满。
7.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古义:顺着;今义:缘故。
8.说如此。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古义:请今义:延长。
10.夹岸数百步。
夹:古义:古代量度单位今义:两脚跨过的距离。
11.后遂无人问津。
津:古义:渡口今义:口液。
12.停数日辞去。
去: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反。
13.欲穷其林。
穷:古义:走近今义:贫穷。
14.此中人语云。
云:古义:告诉今义:说话。
15.便得一山。
得:古义:发现今义:得到。
16.仿佛若有光。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好像。
17.咸来问讯。
咸:古义:全都今义:咸味。
18.村中闻有此人。
闻义:古:发现今义:用鼻子嗅。
19.此中人语云。
云:古义:说今义:白天。
20.便扶向路。
向:古义:从前的今义:方向。
21.不足为外人道也。
外人:古义:桃花源外的人今义: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人。
【一词多义】1.中①晋太元中,年间;②中无杂树,中间,其中。
2.舍①便舍船,动词,舍弃;②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3.闻①鸡犬相闻,听见,②闻有此人,听说。
4.出①不复出焉,出去;②皆出酒食,拿出。
5.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②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6.遂①遂迷,(最终);②后遂无问津者(竟然)。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dea4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a.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本文旨在总结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关于文言文的知识要点。
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结构严谨:注重平衡和对仗,常使用平行句和对偶句。
- 语言繁复:使用较多的修辞和修辞性语言,如比喻、叠词等。
- 词汇古雅:文言文使用的词汇较为古老,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2.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语序:文言文中通常使用主谓宾语的语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 修饰成分:修饰成分常位于被修饰词之前,如“心广体胖”中的“心广”修饰“胖”。
- 时态和语气:文言文的时态较为简单,一般只有一种时态(常为未来时或一般现在时);语气较为严谨,常使用古礼貌用语。
3. 文言文的常见表达方式- 借代:文言文中常使用借代来表示事物或人物,如以“肺腑之言”代指真情实感。
- 谦称:文言文中非常重视礼貌和谦逊,因此使用较多的谦称词语,如“不才”表示自谦之意。
- 成语和典故:文言文中常使用成语和典故来表示某种意义或引用历史事件。
4.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注意词汇:由于文言文的词汇较为古老,需注意理解其中的意思,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
- 理解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复杂,需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理清主谓宾关系。
- 阅读背景知识:了解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典故和引用。
总结:通过对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掌握文言文的特点、基本语法、常见表达方式和阅读技巧,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的总结,请参考。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字词详解+句子翻译+课文分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字词详解+句子翻译+课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5253fe5acfa1c7aa00cc98.png)
桃花源记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一般词语:1.缘:沿着,顺着。
2.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3.数:几。
4.芳:香花。
5.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6.缤纷:繁多样子。
7.复:再。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才:仅。
10.平旷:平坦开阔。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田间小路。
14.悉、咸:全,都。
15.黄发:指老人。
16.垂髫:指小孩。
17.怡然:形容喜悦。
18.乃:竟然。
19.具:详细。
20.问讯:打听消息。
21.云:说。
22.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23.延:邀请。
24.语(yù):告诉。
25.扶:沿,顺着。
26.向:从前,旧的。
27.及:到。
28.诣:到。
29.遣:派。
30.欣然:高兴的样子。
31.规:计划。
32.果:实现。
一词多义:1.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2.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3.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4.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5.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6.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7.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1.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2.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5.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7.如此古:像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
1、描写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用环境描写突出作者孤寂悲凉的心情。 2、表达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此句既是作者
的自勉,也是对朋友的期望。 3、 第六单元 一、作家作家 1、欧阳修 2、袁宏道
▪ 二、词语解释(通假字)
▪ 1、羞直、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2、 见,通“现”,出现。
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事的是太守。
▪ 名句默写: ▪ 1、林壑尤美 ▪ 2、日出而林霏开 ▪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7、落红不是无情物。 ▪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街小雨润如酥,
成语:高处不胜寒。
语句翻译:
1、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交往求教, 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乡里有 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录, 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
3、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 懈怠 。
4、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 脸色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
敢说一句话解释。 5、我站着陪伴他左右,提出疑难,
的精神。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 达了作者对封建王朝的控诉和对劳动 人民深切的同情。
第六单元
一、作家作品。 1、柳宗元 2、范仲淹 二、通假字。 具 通“俱”,都。 属 通“嘱”,嘱
咐。
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国
国都
国家
制
规模
制度
备
详尽
准备
景
日光
景物
微
没有
微小
一词多义 可: 大约 能 则: 那么 就是 就 重要实词: 1、佁然:呆呆的样子。 2、凄: 使…凄凉 寒:使…寒冷
3、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 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 离去了。
4、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5、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 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
6、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 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
7、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 成语: ▪ 1、醉翁之意不在酒 ▪ 2、觥筹交错 ▪ 句子翻译: ▪ 1、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曲,有亭子四角翘起,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居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 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 上。
▪ 3、人们只知道 跟随太守游的乐趣,却不知
▪ 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 4、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
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 教。
6、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 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
名句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阅读理解:
1、得书之难;求师之诚;求学之苦。 2、学习要刻苦勤奋,求教要谦虚诚恳。 3、豁达的胸怀,奋发向上、努力进取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
一、作家作品。 1、吴均 2、韩愈 王安石 二、通假字。 转 通“啭”,拟声词。 反 通“返”,返回。 食 通“饲”,喂养。 见 通“现”,表现。 材 通“才”,才能。 邪 通“耶”,疑问词“吗”。
古今异义词
东西 经纶 走 造 旧
古义 向东向西
筹划 跑 往,到 旧友
今义 物品 治国之才 步行 制造 新的反义词
一词多义
其:难道 恐怕 代词,代千里马。 代它的。 其中。
策:用鞭子打。 鞭子
重要实词
▪ 戾:到达。 ▪ 息:使…到达。 ▪ 经纶:筹划。 ▪ 奔:奔马。 ▪ 轩邈:争着向高处和远处发展。 ▪ 竞:争着。 ▪ 缥碧:青白色。 ▪ 柯:树木的枝干。
语句翻译
6、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7、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埋没,跟普通的
8、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 的讥笑。
9、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 而悲伤 。
10、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 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
1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名句默写
1、俶(chù)尔远逝 2、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 3、衔远山 浩浩汤汤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悄怆:忧伤的样子。 4、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5、布:映在。 6、守:做太守。 7、一:全。 8、把:拿着。
成语
犬牙差互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语句翻译
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 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 蜒前行,时隐时现 。
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
8、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 食。
9、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 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 的意思 。
10、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 能识别千里马吧!
名句默写:蝉则千转不穷
阅读理解:
4、如果我是千里马的话、我会 静静等待。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未被发现前,积蓄能量,不断提 高自我.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 人的.
草色遥看近却无。 ▪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1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1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
心头。 ▪ 1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
▪ 3、纪,通“记”,记载。
▪ 4、堕、通“隳”,坏,耽误。
▪ 一词多义
▪ 1、安 如 安稳 哪里
▪ 2、谓 命名 为、真
▪ 重要实词
▪ 1、山
沿山路
▪ 2、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 3、尤 ▪ 4、归 ▪ 5、秀 ▪ 6、寓 ▪ 7、泉 ▪ 8、茗 ▪ 9、于是
格外 聚拢 茂盛 寄托
汲泉水 煮茶喝刘禹锡 3、杜牧 文天祥 4、苏轼 5、张养浩
通假字: 支 通“肢”,四肢。 被 通“披”,穿着。
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再 第二次 又一次
走跑 汤 热水
步行 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重要实词:
1、致:得到。 2、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3、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4、手:亲手。 5、腰:腰佩。 6、略无:毫无。 7、俟:等到。 8、汗青:史册。 9、将: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