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性质教学反思
《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反思1、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紧紧抓住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用途”,本节课是这样设计的,也是这样展开的,在课件中多次出现了这一主线;2、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实验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探究金属钠和水的反应,通过演示实验探究金属钠在空气中的燃烧,并理论结合实验,从多角度探究钠和水反应产生的到底是什么气体,最后金属钠的用途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阅读课本实现,可以说本节课采取了较为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本节课有两个实验进行了改进:一是钠在空气中的燃烧,本来是将钠放在石棉网或者是锌片上燃烧,但反应进行太快,不能很好地观察到过程中钠燃烧的现象,而且最后得到的淡黄色固体较难观察到,所以改为将钠放在干燥的硬质玻璃管一端进行实验,可手持玻璃管的另一端直接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可以观察到金属钠先熔为一光亮小球,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最后得到淡黄色固体,过程中可以明显的观察到金属钠的变化和产生的现象;二是将学生实验钠和水的反应改为在饮料瓶中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手持饮料瓶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另外不会产生爆炸所带来的危险性。
但实验下来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当钠投入饮料瓶并立即盖上瓶盖后,钠和水反应所产生的“嘶嘶”响声听不大见了;第二,其实用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做这个实验,只要钠取用绿豆大小,也不会发生什么危险,而且可以听到清晰的“嘶嘶”响声,所以决定下次做这个实验时还是放在烧杯中进行。
4、在设计这堂课时,从课堂环节的完整性和时间两个角度考虑,主要探究了金属钠和非金属单质,还有水的反应,准备把钠和盐溶液的反应放在下节课讨论,但经过听课老师的评议,认为可以把探究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放在本节课进行。
为此,我专门实验来确定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硫酸铜溶液的用量问题。
该反应比钠和水的反应来得剧烈,最后试验下来发现,取5%的硫酸铜溶液两滴管于一烧杯中,加水稀释至50毫升,然后将绿豆大小的钠投入溶液中,可以发现反应没有那么剧烈了,而且很明显的可以看到最后烧杯中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很好的解释了钠不能将铜置换出来。
《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重点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钠的性质,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型,传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下列情况就有待解决。
1、对速度较快的反应,学生还没来得及观察清楚就已经结束,观察不仔细则分析不透彻。
(若放慢速度,反复观察效果定会更好)2、原理解释,涉及微观粒子的反应原理的解释,肉眼观察不出,宏观实验不能反映其实质。
(如能用计算机模拟其反应过程,会更利于学生理解)3、有危险性的实验、现有条件难以实现的实验、错误操作。
这些实验可操作性差,尤其是错误操作。
(若能采用动画模拟或插入影象,会起到理想的效果)4、如能应用多媒体对微型实验进行放大观察,会更有利于学生对同一时间、对同一现象的捕捉、观察和分析。
因此,这节我采用了多媒体手段,依据了探究教学的思路进行设计和教学。
教学流程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滴水生火实验)(二)实验探究[探究实验一]钠的取用、切割、(目的是: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二]钠的燃烧实验(目的是:验证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探究实验三]钠与酚酞水溶液反应,(目的是:验证氢氧化钠的生成和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为对实验的探究能力)[探究实验四]钠与氯气反应实验(目的是:钠的强还原性)[探究实验五]钠与硫反应实验(爆炸性实验,目的是:钠的强还原性)(三)问题讨论(四)钠的用途(引导学生归纳)(五)钠的制法(补充)(六)课堂总结(七)巩固练习(阶梯性、综合性)课后反思:一节课下来,发现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不如意的地方,有待于改正。
如:1、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教学的条理性更清晰了,使理性的知识感性化了,但由于教学内容多、实验多等原因,还是显得速度有些快。
2、学生未能亲自动手做实验,如能把一些简单的实验由学生来完成,教学效果会更好。
3、时间不够,以至于对课堂练习讲解显得有些紧,未能很好地进行归纳、总结,设想中的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补充实验未能得以补充。
高中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及用途》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金属钠的性质及用途》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理解钠的重要性质,了解钠的结构和用途。
2、通过经历实验探究的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3、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同时锻炼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感受到知识的来之不易和探索真理的艰辛,知道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造福人民。
二、重点难点金属钠性质的探究三、教学组织过程课前准备:课堂实验器材及课堂实验记录单;将所有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人。
1.创设情景,引发思考[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某仓库着火的图片老师:现有一间仓库着火了,火势尚可控制,但如不及时扑灭,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探明库内有一铁桶,桶上印有“Na”字样,如果你是仓库保管员,要你来灭火,你该怎么办?[学生活动] 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
学生代表发言:1>Na——钠,一种金属,元素周期表第11号元素。
2>常用灭火的三种材料——水、CO2灭火器、黄沙。
老师:钠究竟是种怎样的物质?它在火场中会不会有更大的安全隐患?火情刻不容缓,我们究竟用什么材料才能安全灭火?在拿出科学合理的灭火方案之前,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摸清钠的性质,切不可贸然行事。
2.实验探究,摸索性质[教师活动]展示装有钠的试剂瓶,请学生判断并记录钠的保存方法。
取出一块钠,擦去表面的煤油。
[学生活动]观察、记录钠的形态和颜色。
[教师活动]请学生上台尝试用小刀切钠,并注意观察切口的颜色及变化。
老师:对比刚才钠的记录,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发言。
学生:1>钠是银白色的。
2>钠的质地柔软。
3>钠在空气中颜色迅速变化。
老师:钠在空气中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入手,结合现实生活,得出结论——钠的性质比较活泼,能迅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金属钠的性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分析。对假说进行验证。用化学用语表征化学现象。运 教学策略选
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反思学习过程,形成自学能力。 择与设计
对于化学物质的认识是通过理性思维和实验检验的双
重过程来实现。
【实验 向脱脂棉上滴
几滴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实验 2】钠与水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然后再滴入 2 滴酚酞试
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独立思考,促进自己的思
教学目标 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解
构与建构,促进自身的基础知识、实验能力得到提升,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增强
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透过现象,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金属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金属钠的性质》
称
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形成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
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1.1 知识与技能
会解释滴水生火的原因;能说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现象,可以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会书写钠与水反
分析本质,领会学以致用的思想。
学生学习能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常见金属的性质,碱的
力分析 性质,会分类四种反应类型。到了高中一年级,前两章
已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能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
度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但对反映本质的实验现象观
察、描述及其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方法论还不熟
练。
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宏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钠的性质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悉钠的单质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性质,如形状、比重和难易溶性;
3、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及众多物质之间的结合与分离。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用具
立体模型、氢气体瓶、演示药剂,办公用电脑投影等。
(四)教学方法
1.从表象角度探讨:通过教师准备的立体模型,让学生了解钠的形状及比重;
3.从操作角度探讨:通过教师准备的演示药剂,教学钠和水之间的化学反应,以及不
同溶液的溶解度。
4.电脑投影:通过电子课件投影,展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钠,以及同组元素的性质等。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气氛活跃。
通过立体模型展
示钠的形状及比重,让学生得以直观的认识,而不是简单的口头讲解;在演示药剂实验中,让学生更有深入的认识;同时,利用电子课件投影,让学生有代入感,进行更有效的理解
渗透,并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然而,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学习课堂效率不高,影响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利用
案例教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探究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探究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发布时间:2022-10-16T17:12:34.32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9月3期作者:张玲[导读] 反应的本质是钠与氢离子之间的反应,盐酸与水产生氢离子的多少反应。
水是弱电解质。
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多,所以盐酸先反应张玲甘肃省渭源县第二中学【摘要】反应的本质是钠与氢离子之间的反应,盐酸与水产生氢离子的多少反应。
水是弱电解质。
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多,所以盐酸先反应【关键词】钠探究反应讨论交流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9-079-012021年4月,我观摩了北京市第50中学刘晓楠老师的直播节目。
课堂上老师根据初中已有的知识,把钠归为活泼金属。
让同学们预测活泼金属钠有哪些化学性质?这些都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教师请学生们做4组实验验证。
1钠的化学性质第一组实验:钠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观察。
第二组实验:钠加热条件与氧气反应,观察。
第一组的学生通过实验钠与氧气反应切开后看到的现象,钠露出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会儿,表面银白色金属光泽褪去。
得出结论:钠很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固体,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第二组的学生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反应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生成一种淡黄色不知道名字的固体。
得出的结论:钠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剧烈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化学方程式:2Na+O2=点燃=Na2O2 (淡黄色粉末)第三组:钠与酸溶液反应第三组学生通过钠与酸反应探究看到的现象:钠开始熔化成小球,在液面上不停游动,而且发出响声。
得到的结论;钠熔点很低,密度很小,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了热量,并生成气体。
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第四组:钠与盐溶液反应第四组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钠是否置换出大量的铜呢?第四组学生讨论,分析硫酸铜溶液成分。
钠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性质,并且即将学习离子反应。这节课是一个基础,让学生认识到金属
钠比较活泼能发生很多化学反应即可。
2.学情分析
由于是县级高中,且是高一平行班,班里的学生化学程度参差不齐,所以讲课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不宜太难,不宜太简单,给学生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后随着学生认识的提升,习题量增大,再慢慢渗透更多的知识点和考点。
3.教学互动有,但是开展得不是很好,时间分配不是很恰当,比如说提出一个问题后,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立刻就点名让学生回答了。
4.实验现象讲解不够透彻,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还有待加强,板书的设计和字体的书写还要加强,有些潦草。
通过听这次网络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明白了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要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多做教学反思,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钠的性质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教材内容
苏教版专题二第二单元
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单位
张黎炜
江都区育才中学
1.教材分析
专题二学习的是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学习了从海水中获
得氯溴碘单质,这些都是非金属单质,以及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第二
三、钠的物理性质:
四、钠的保存:
实验室把金属钠保存在中。
五、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2、与水的反应
3.与酸溶液反应——先酸后水
4.与盐溶液反应——先水后盐
六、钠的主要用途:
七、金属钠的制备:
5.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精选8篇)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篇1今天上完这节课,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仔细回想这节课,自我感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1、目标设置有根据有条理有层次,可达成程度较高。
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而言,学完本节课,都有相应的收获。
2、教学过程流畅自然,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作为本节课教学的'主线,逐层推进。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观察演示实验和老师点拨,增长了化学知识,培养了观察、思考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特别是师生共同归纳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四种方式,层层深入,更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
①能否反应;②在什么条件下会反应;③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④金属置换。
为此我特地将其增加为板书内容。
纵观全程,有渠成水自到之感。
3、课堂气氛活跃,让我和学生感受到,这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心灵的互动与交流,很有那么几次心有灵犀的感觉。
我给学生的鼓励、指点和帮助,得到了回应,体现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的理念。
当然,这堂课也还有其不足之处。
比方说,做演示实验,我比平时要紧张,倾倒溶液时,手有点发抖,幸好有学生的支持和鼓励,没有造成溶液泼洒。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篇2在这节活动与探究课上,从教学设计上,能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本课以实验为主的优势,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
1、本课学生动脑又动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多、参与研究的.机会多、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浓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金属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而且学习运用了对比法进行实验探究,为下一步学习酸碱盐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本节课学生活动多,为了让学生充分思考、动手、动口,课堂时间显得比较紧张。
因此,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并做好检查,给每组的学生分配好任务,让其在实验活动中体现出很好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钠的性质教学反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通过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宗旨: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实验现象的观察),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金属钠的性质),再利用理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钠的保存及钠引起的火灾怎样灭火等),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1、教学设计思路。
本章节内容属高一所学的第一节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的内容,其中以钠的性质为主。
但教材先介绍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接着介绍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而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相当一部分金属与非金属及金属与酸的反应。
因此,我抓住本节书的重点——钠的化学性质,安排在第一课时就探讨钠的性质,第二课时才横向对比铝、镁、铁等金属的性质。
由点到面,由散到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教学的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钠的性质,我通过实验贯穿整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及时全面观察,更考虑到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慎重地为学生“思考与交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使课堂结构更紧凑。
另外,结合我校的《目标体验》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讨论问题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
3、课堂实验的处理。
怎么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在兴趣中,在参与中,在求真中得到升华。
如果只由教师单独操作完成,就会显得牵强、死板,而且体现不了新课程的理念,达不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因此金属钠的质地、颜色、状态、密度等安排学生亲身经历,而我认为既然是实验探究,就应由学生自行选择实验用具(给定的仪器、试剂中),老师不必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只在适当时候进行引导就可以。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新鲜有趣,而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钠取太大快易引起爆炸)。
《金属钠的性质》教学反思
(金属钠的性质)教学反思(金属钠的性质)教学反思“钠〞是(金属及化合物)这一章的第—堂课内容,也是高中化学教材中(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第—节,处理好此课的内容,对整个(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有着深远影响。
过去我对这节课的处理都是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
完成从教学到学教的转变。
我在这节课中做出了以下尝试:1、采纳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手法,用化学小魔术、对以往新闻报道的分析和实验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身处于带有悬念和疑问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纳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最后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以科学探究为手段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预习作业的安排,让学生去搜集和整理资料,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在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更直接的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间的紧密联系。
本课的成功之处:新颖的情境创设,深刻其中的探究过程,贴近生活的资料例如。
都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突显,真正表达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事,而在于唤醒、引导、鼓舞的理念。
在这种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的课堂气氛中,本节课能很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需要改良的地方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由于金属钠是一种非常生动且带有危险性的金属,为了保证学生平安采纳的演示实验而非学生实验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无疑会造成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实验,不能锻炼学生实验能力,不能获得实验乐趣的遗憾。
这也是一个不得已的遗憾。
由于新闻报道中反映的化学问题往往是负面作用居多,在教学中要经过处理后加以引用,才能有效合理的配合我们进行教学。
由于授课过程中对教学环节的时间操纵还不够,导致后半节内容仓促,导致本节课不能尽善尽美。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累积教学经验,升级教育思想,成为一名新课改形式下的合格教师。
高中化学_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的通性。
了解金属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掌握钠与水的反应原理,会描述实验现象。
了解钠的用途与保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
4、化学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钠与水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从人类发展史中金属的使用和作用到当今社会见到的形形色色的金属入手,归纳金属的重要性,引入金属的学习。
[展示]:前置作业和每课一题,订正答案。
[共同分析]:通过分析在这些反应中金属体现的还原性,结合原子结构特点,总结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建立金属学习的思维模型。
[师]这节课开始就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和前面刚学过的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金属的学习。
首先学习典型的金属——钠。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课时金属钠[师]你能写出金属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推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吗?[生]从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推导出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可能体现强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师]通过结构分析,钠应该是非常活泼的,他能发生哪些反应呢?[探究活动1]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1:镊子夹取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然后用小刀切割,观察切开的断面。
将其放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操作,描述现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学案问题,总结归纳钠的物理性质和体现出的化学性质。
[分析]在这个过程又体现钠的另一个物理性质—质地柔软,同时也看到金属钠具有金属的通性—呈银白色,当然钠作为金属也是热和电的良导体[板书] 一、物理性质1、密度比煤油大2、质地柔软3、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提问]钠露置于空气中,表面为什么会变暗呢?[生]应该是钠露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钠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进入高中化学学习后,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及化学基本理论。
本章是学生第一次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这种学习模式将为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做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4)学生,学生人数52人,绝大多数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具备较好的纪律性和一定的实验技能。
三、设计思路基于教学目标和对教材以及学生的分析,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实验探究和分组讨论的学习模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对钠的性质的学习。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活泼金属的反应原来如此精彩,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更多金属知识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钠的性质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掌握掌握钠的性质,了解钠的用途与存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金属钠的性质》教学反思
《金属钠的性质》教学反思高一化学备课组宋智慧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计划,我完成了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的活动,我上课的课题是《金属钠的性质》。
课后我虚心听取了组内教师指出的不足和提出的建议,以便今后学习改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现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和其他教师的宝贵意见反思如下:一:教学设计方面1、教学目标:⑴本节课为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新课,其教学目标是:①知识与技能:认识碱金属中钠的物理性质,了解和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保存方法和主要用途。
②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到培养学生能自己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介绍钠的用途,如制取过氧化钠,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发学生报效国家的责任感。
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的观察归纳出金属钠的性质,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从而达到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是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观察。
2、教学技能:⑴讲授内容正确,语言规范。
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
首先教学内容不能讲错,过渡自然,避免有太多的口头禅。
其次,普通话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⑵板书得当,书写工整。
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
3、教学方法:⑴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实行分层教学,兼顾好生和差生。
⑵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主体作用体现出来,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同时注重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让教师成为主导,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⑶力求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进行适当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去归纳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还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这些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从屏幕上更直观的感受到用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
必修1金属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26
教学过程【引入】(多媒体视频展示)现代社会是金属的世界,金属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坚硬无比的铜墙铁壁,到柔弱无骨的水银,以“不怕火炼”而为人类痴迷的贵族金属铂和金,到见光就能放出电子以“娇柔美丽”著称于世的铷和铯,你会感到不同金属在性质上有天壤之别,你们想更多了解关于金属的知识吗?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属的世界,共同来探索它们的化学性质。
【多媒体】金属样品图片展示【板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导入】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
【设疑】从来都说水能灭火,这里为什么水能点燃酒精灯呢?【追问】使物质燃烧需要哪两个条件?【生1】物质燃烧的条件: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生2】水能点燃酒精灯可能是水能与某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且该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
【解答】我事先在酒精灯灯芯上放了一小颗金属钠。
【结论】金属钠可以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设疑】从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知道,铁、铝等金属不仅常温下与水不反应,加热条件下也很难反应,但金属钠却能与冷水反应,解释这一实验事实的理由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可能是钠比其它两种金属都活泼。
【讲解】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金属?钠与水究竟是怎么反应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设疑】展示一瓶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钠为什么不直接放置在空气中而是保存在煤油类物质里呢?问题2:根据钠的保存,试猜想钠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思考后做出猜想】1、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分工合作,选择上述一个“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多媒体】实验目的: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揭示物质性质;通过观察,认识钠的颜色、质地、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质,认识钠与氧气反应和与水反应的现象和原理。
实验步骤:(运用实物投影,为同学们投影实验过程与操作步骤)①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切面颜色、光泽及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会不会发生变化?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利用实验探究式方法对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尝试及反思
利用实验探究式方法对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尝试及反思云和中学张成友一、探究式方法对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目的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
初中已学了铁等金属,以及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这为进一步学习碱金属打下了基础,同时碱金属的知识较其他元素族相对简单,因此新教材将其编在第二章学习。
本章内容分三部分,钠、钠的化合物、碱金属。
如果钠学习好了,我们可以由个别推广到一般。
那样本章内容学习就较容易了。
故钠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若学习钠的化学性质依然按照书本教师讲一点化学性质,演示一个实验,这样学生学的不深刻、不主动、兴趣不浓、效果不佳。
这样迫使我们教师去改变教学方法,我就把这些实验改成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探究式实验,边讲实验,这样不仅便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重要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使他们全方位参与学习。
二、教学设计过程利用实验探究式方法对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如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预测,学生拟定探究方案—→教师指导,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汇报交流—→评价小结。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提出问题:实验室为什么把钠保存在煤油里?(设问,引起学生注意)(二)、进行猜想和假设学生认真分析钠的原子结构特点,分析出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钠保存在煤油里可能原因有①、钠和空气中氧气反应,②、钠和水反应。
(三)、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学生们认真设计预测钠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方案。
大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巡回指导,确定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进行钠和氧气;钠和水的反应实验(步骤略)。
各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向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可结合课本讨论题进行)。
得出结论:实验室把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是①、钠性质活泼会和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②、钠和水反应。
不会和煤油反应,这也就是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应用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在我对这节课的具体反思如下:本节课的优点:1、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的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设定为钠的两种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2、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创设有趣的化学实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让学生通过亲自完成实验,感受实验的奇特,观察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最后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总结,获得知识。
3、本节课重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本节课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通过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实验,提出假说、设想、对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得到反应产物和过氧化钠的漂白特性。
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实验和讨论时间,让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实践。
4、教学中体现类比的学习思想。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对知识进行类比归纳,通过氧化钙的性质,类比学习氧化钠的性质,在通过氧化钠的反应特点,类比学习过氧化钠的反应特点。
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本节课的不足:1、由于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课程内容安排的比较少,显得课程过于单薄。
在具体的设计实验和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过多,没有大胆的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自由的探索空间。
、2、本节课的程节奏没有完全把握好。
因为课程设计中安排有两个学生实验,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占用的时间较多,并且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问题,因此,讲课时担心课程内容完成不了,课程不够完整,教学节奏稍快,有点赶课,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还是不够充分。
3、分层教学的思想不能很好地体现。
本节课知识点学习难度不大,学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掌握。
钠的教学反思
钠的教学反思
钠这一节课属于高一所学的第一节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的内容,内容不难理解,主要是记忆。
我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演示实验,介绍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以及用途,整节课下来很流畅,但是在自习做作业的时候,发现学生掌握得并不好。
我总结了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1)演示实验没照顾到所有学生。
做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看到钠燃烧起来,发出黄色火焰,同时冒黑烟(实际是煤油没吸干净),最后产物向全班展示为淡黄色固体,但是有一点,多数学生看不到,钠受热后,先熔化为一个小球。
我当时找了两个学生上讲台区见证了,可是由于他们觉得很新鲜,不知从哪个方面来描述现象,时候尽管我强调了,学生依然没记准。
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觉得应该让他们亲自做一下比较好。
(2)在做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时,我利用了实物投影,现象很明显、直观,大家见到小球在水上游来游去,很兴奋,但是,钠浮在水面上这一点不太好看出来。
等反应完了,叫它们回答实验现象,多数学生回答不全面。
说明学生还不会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后经我的提示才把现象叙述的差不多。
到这里,本该让学生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但是一看表,时间差不多了,于是我又给了他们提示,实际上是自己把学生思考的权利给剥夺了,只给出了结论来记。
这样学生学的自然比较被动,所记的东西也不持久。
钠的性质教学反思
钠的性质教学反思第一篇:钠的性质教学反思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钠的性质教学反思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研究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在高一化学的教材中,钠的性质在第三章第一节,是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的第一节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金属钠单质的性质是了解钠化合物性质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自学与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钠在生活中爆炸的事故视频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起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预习导学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将钠与水、钠与氧气的反应现象观察及原因分析设计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展示等过程和手段开展新课,将学生存在的疑惑一一解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展示和点评。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教师引导简练、到位,多媒体展示合理、高效,教学环节完整、结构紧凑,反思整堂课,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1.课前准备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堂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2.课堂上提问合理,引导到位,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活跃,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积极思考、表达。
4.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帮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知识点更直观,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内容的教学,通过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基础,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轻松,课后反馈良好。
但是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课堂表现力,知识、经验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些许漏洞。
主要有:做钠与水的实验时,过于强调安全,导致部分学生不敢放手去做,还有一些小组所切的钠非常小,反应很快就完了,现象不够明显(在这里用“黄豆大”的钠也是安全的);展示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视频时,用的是钠在石棉网上的反应,展示该实验现象时,却用了钠在坩埚中反应的现象图片;解释不做钠燃烧实验原因时,教师说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这样讲解不够科学严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钠的性质
教学反思
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研究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在高一化学的教材中,钠的性质在第三章第一节,是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的第一节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金属钠单质的性质是了解钠化合物性质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自学与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钠在生活中爆炸的事故视频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起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预习导学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将钠与水、钠与氧气的反应现象观察及原因分析设计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展示等过程和手段开展新课,将学生存在的疑惑一一解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展示和点评。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教师引导简练、到位,多媒体展示合理、高效,教学环节完整、结构紧凑,反思整堂课,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1.课前准备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堂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2.课堂上提问合理,引导到位,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活跃,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积极思考、表达。
4.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帮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知识点更直观,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内容的教学,通过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基础,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轻松,课后反馈良好。
但是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课堂表现力,知识、经验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些许漏洞。
主要有:做钠与水的实验时,过于强调
安全,导致部分学生不敢放手去做,还有一些小组所切的钠非常小,反应很快就完了,现象不够明显(在这里用“黄豆大”的钠也是安全的);展示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视频时,用的是钠在石棉网上的反应,展示该实验现象时,却用了钠在坩埚中反应的现象图片;解释不做钠燃烧实验原因时,教师说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这样讲解不够科学严谨。
2.板书的书写不够及时,不够美观,需要加强训练。
3.没有强调钠与氧气的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不同,在这里运用对比法教学的话会有更好的效果。
4.教师的教学缺乏激情,显得底气不足,一些过渡语言不够准确,不够简练,太过生硬。
5引导语言太少,再多一些会更好。
6.时间把握不好,课堂略显仓促,最后四个课堂训练习题的讲解用时过短。
7.实验前没有强调实验安全及注意事项,缺乏对学生实验的指导。
8.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
9.课堂上,有些许紧张,一时间忘了一些学生的名字,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加强自身素养。
10.加分不及时。
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不能仅仅以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为标准衡量,而关键是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他们感知知识、获取知识。
通过教学反思,我想,有思必有得,有得才有进步,我会向优秀的老师们看齐。
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在学校领导和组内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我会快速进步,我会努力尽早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