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东方之珠

14、东方之珠
14、东方之珠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

(2)学生评议,教师及时指导读一些难读的句子?

(3)过渡:怎样把课文读得更美些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别人是怎么读的(4)听录音朗读(看课文动画)

(5)过渡:就这样读,会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吧!

4、交流,过渡:读了这么多遍,你们知道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些景点吗

板书:

迷人的沙滩浅水湾

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

繁华的街市铜锣湾

夜景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东方之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香港这个城市名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限,对香港的了解甚少。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全文共6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的介绍了香港的地理位置以及三大有特色的地方,接着2——5自然段重点从三个方面把香港这个世界著名大都市的繁华与美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通过漫步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领略香港沙滩的迷人景色,通过欣赏海豚、海狮精彩的表演感受到游览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的欢快,体会游客的欢愉。从香港热闹的铜锣湾和美丽的夜景充分的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文章的最后有感而发,赞美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此外,本课准确地运用了大量的词语,例如“举世闻名”、“碧波荡漾”、“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等等,在词语的理解上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特别是“倾听、闪耀”这两个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完整的造句。但是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又正值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所以本课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感受、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课需用两课时完成,下面,我着重讲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 3、感受香港的美丽与繁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点击课件)正确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来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这节课我将运用图片、音乐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其次,抓住重点词语并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通过范读、小组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整体感悟体验优美语句,再通过有表情地读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朗读中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 下面是我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搜集信息,了解香港,铺垫情感 在这一环节,我直接切入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14、东方之珠,由大家齐读课题。那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哪儿吗?从而引出香港,然后通过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香港的资料,让每一位学生对香港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加引号)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这个问题来开始课文的学习。在这一环节里,信息的搜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老师在布置此项预习作业时告诉学生可以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到自己的课外书中去找一找或是从网上搜一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

13 东方之珠 教学 要求 1.了解香港的美丽、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生字,能正确书写。学习围绕中心句组段的方法。 3.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读,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香港的。学习围绕中心句组 段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课时 三课时。 1“东方之珠” 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2[①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交代了香港的地理位置以及三大特点。 3 平沙细、阳光和煦(xù)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4[②句中哪两个词语点明了浅水湾的迷人之处?通过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mù)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5[句导读:这句话以“漫步在……沐浴着……倾听着……”的句式,把我们也带到了浅水湾,使我们感受到了那儿和煦的阳光、轻柔的海风。朗读时要带着一种陶醉其中的感情。]段导读:迷人的沙滩。 6 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句导读:这句话点明了香港海洋公园的出名,是本段的总起句。]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tún)、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7[③“经常聚集”说明了什么?]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句导读:这句话围绕“精彩”展开描写,采用“有的……有的……”的句式,再现了海豚和海狮的表演,体现出了“精彩”。] 1知识点详解? 2①重点句解析: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体概述。下文依次详细介绍了沙滩、公园和街市,告诉我们香港不仅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风景优美。 3?假,这里读jià。 4②“浪平沙细、阳光和煦”。这两个词让人仿佛看到一幅阳光洒满波光粼粼的海面,又洒在金色沙滩上的美丽而又迷人的画卷。 5 6?海洋公园:在海滨、海岛上建造的以海洋为主题的游乐场所。 7③“经常聚集”说明来海洋公园的人很多,说它举世闻名是名副其实的。

13.东方之珠教案

13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围绕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进行初步感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感知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方式。 3、诵读品味课文,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三、教学措施: 1、抓住全文的文眼“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展开教学。 2、抓住重点词感受街市的繁华。 四、教学道具 ppt 配乐《东方之珠》香港风景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上课之前放《东方之珠》这首歌曲。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歌名是什么?(东方之珠)你真会听。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谁知道这首歌曲是描写了哪里吗? 1、分享自己查找香港的资料。 2、检查词语。 3、谁能用上香港和东方之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出示: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说说我们想象中的明珠都是什么样的?使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词?理解:璀璨。

2、齐读句子。质疑:读了这句,你想知道些什么? (为什么说香港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呢?)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吧,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问题吧。 四、学习第1小节 1、课文的第一小节向我们交代了香港是我国的南大门,有哪些景点?这句话也是课文的 总起句。谁来说说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2、谁来读读第一小节?一起读第一小节。 过渡: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香港有迷人的,著名的,繁华的。学生接说,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香港的夜景世界著名,我们也不要忘了去看一看。这么多的景点,就让我们和作者乘上飞机,一起去饱览一下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吧。 2、请同学们轻声读第2-5小节,尽情地游览一下各个景点。 五、精读2-5(生读后交流,灵活机动的教学2-5节) 你喜欢哪个景点?浏览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说))请你读一遍,读出这种感受。 读2小节:迷人、舒服 (1)谈感受,指名读2小节。 (2)你从哪里看出浅水湾很美、很迷人。(浪平沙细、阳光和煦、金色) (3)作者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出了一幅美妙的画面。(浅水湾图1)看,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说浅水湾是--(生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4)(浅水湾图2)瞧,每逢节假日,迷人的沙滩吸引来多少游客。人们在沙滩上游玩,有什么感觉呢?(舒服) (5)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轻读第2句,大胆想象认真体会。 (6)谁来带着感觉说一说(因为人们-----所以,感觉舒服极了。)师:这么迷人的地方,难怪一到节假日,人们就结伴来到了这里度假休息。 (7)请大家跟着配乐来读读2小节,把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感觉读出来(指读、愿意来读)配钢琴曲 点题:有这么迷人的浅水湾,香港不就是那东方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吗? 第3节(举世闻名精彩) (1)说感受,指名读第3节。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狮的表演非常精彩?

洛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4课《东方之珠》同步练习C卷

洛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4课《东方之珠》同步练习C卷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40分) 1. (9分)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 ①奶奶家的磨________(mòmó)盘,磨________(mòmó)损的很严重。 ②员工宿舍________(shěshè)前面有一片草地,嫩绿得让人舍________(shěshè)不得踩上去。 ③他压________(yā yà)根不知道孙悟空曾被压________(yā yà)在五行山下。 ④我计划坐乌________(蓬篷)船游览绍兴东湖景区。 ⑤英子原是一个________(犹忧)郁的女孩。 ⑥我________(登蹬)上高山,俯视整个小镇。 2. (4分)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黯然________(àn yīn)踌躇 ________(zhǔchú) 革命________(gégè)彭德怀________(péng pén) 3. (4分) (2019五上·官渡期末) 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找出来。 (1)忘却爱慕不记其数千真万确________ (2)吩咐防碍诗情画意亭台楼阁________ (3)隐蔽酬谢摄氏度一只半解________ (4)允诺喉咙应接不暇夜幕降临________ 4. (5分)描红下列汉字 婪蔓惨染葱灾杀殖狩 捕袅

5. (18分)词语巧积累(补全词语)。 ________ ________横溢 ________满________足 ________ ________操劳 ________ ________奈何恍________大________ ________大________细 回天________ ________ 大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一心 6. (5分)读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我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迫在眉睫 ②持续不断 7. (4分)填写近义词。 偶然—________ 舒适—________ 吻合—________ 震动—________ 8. (16分)形近字组词。 栗________ 灌________ 绞________ 辩________ 澡________ 络________ 籍________ 稍________ 粟________ 罐________ 饺________ 辨________ 操________ 洛________ 藉________ 梢________ 9. (2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秘诀——________ 留心——________ 10. (3分)写出反义词 茂盛—________ 先—________ 多—________ 11. (4分)根据下列作品,写出作者。 ①《聊斋志异》________ ②《忆读者》________ ③《红楼梦》________

《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初步掌握边朗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努力形成朗读的能力。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体味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当,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3、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挖掘课文的人文资源,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从"迷人沙滩""著名公园""繁华街市"三方面具体感受"东方之珠"--香港的灿烂夺目。2、恰当地领会课文部分段落的表达方式 教学流程: 一、导入,以情激情 1、复习上堂课学的词语,练习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话.(刚刚才三年级上学期,字词的教学还得加强,长抓不懈怠) 作为奖励,给大家看一段有关香港的风光片,看了之后请学生谈感受,要求学生说的时候用充满感情的语调来抒发心情?(语文课应该是很感性的,语感的训练应该渗透在各个细节上。) 美美地读一读课题.分小节读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质疑:香港为什么被称作是东方的一颗明珠呢?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课文,与课文去亲密接触,去充分感受香港“东方明珠”的美丽。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在这第一小节中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用一种多向发散的思维来回答,既是活跃思维,进行思维的练兵,又是给学生指明一个学习的方向,就是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发现,去与书本真正地对话,这是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的新的理念)课件演示香港的地理位置,指出南大门, 出示填空:香港有( )的沙滩、( )公园和( )的街市。 2、感受文章总分的结构,哪些小节分别介绍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这些小节是具体地介绍,课文第一小节与他们的关系多密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迷人、著名、繁华的感觉。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朗读。 三、细读课文,体味文情,学习写作 1、细细读课文,你喜欢什么地方?同学自由组合,结合录象相互介绍自己感兴趣的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4课《东方之珠》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4课《东方之珠》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10分) 1. (6分)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īnɡyìnɡ 应该________ 一应俱全________ 答应________ 应当 ________ 照应________ 应有尽有________ 2. (7分)根据课文《东方之珠》内容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②________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摩天大楼________,商店里的各种商品________,宽阔的街道上________。 ③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________。 3. (2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旗棋 ①爸爸和叔叔正在下________。 ②我国的国________是五星红旗。 4. (5分)先看一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再写一写 浅精串夜 店舒

5. (4分)按拼音写汉字 qiǎn shuǐshū fu xǐ yùjù chǎ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5分)根据所给的不同词义写话 自然: ①(表示自然界。) ②(表示不局促、不呆板。) ③(表示理所当然。) 7. (3分)先读课文《东方之珠》,再试着填一填。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 在香港,人们能够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大饱口福,所以人们把香港称作________。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旅游的好去处,所以,人们把它称为________。 香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到这里做生意。所以,人们把香港的市场叫做________。 8. (3分)按笔画写字,填空 ①呼呼中“呼”字共________笔; ②自由中“由”字共________笔; ③寒冷中“冷”字共________笔 9. (4分)选词填空 周密精密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执教:俞惠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仿造课文第4段的写法,练习说(或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积累文中的好词。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几遍课文,读一读生字新词。)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历史、回归、现在等的图片或文字)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东方之珠》,学生听或轻轻拍手哼唱。) 1、伴随歌曲,我们走进了课堂,你们知道刚才唱的是什么歌曲吗?东方之珠的“珠”是什么意思?(珍珠)东方之珠指哪里? 2、你知道香港在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地图上画圈的地方就是香港,它在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 3、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开火车读词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联系句子、课件演示等) 香港贸易清澈海豚闪耀粤菜佳肴应有尽有

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璀璨无比一应俱全亚太地区 (粤菜:广东风味的菜。亚太地区:太平洋周围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璀璨无比: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霓虹灯:彩色的灯。闪耀:闪烁。 琳琅满目:读句子,看课件,就是商品多的意思。) 2、解决了生词,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三)、学习第1段 1、无声的默读有助于思考,请默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 2、交流。(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3、现在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香港为什么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四)、学习2―5段 1、整体感知: ①听老师读课文2-5段,同学们来感受。 ②同学们谈感受:在听老师的朗读中,香港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美丽、繁华) ③你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香港美丽和繁华的?在哪一段描写? (板书: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夜景) 课文的每一段又是怎样具体地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呢? 2、深入理解,指导朗读: 市场 ①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哪些词语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 ②课件演示第二段,哪些词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其余同学补充。 ③这么繁华的万国市场,你能够通过读课文来展现吗?指名朗读。 美食逛了香港的万国市场,我们再去看看香港的美食。 ①默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想,哪些词句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的繁华? ②交流哪些词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的繁华?你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3上14《东方之珠》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东方之珠》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 执教时间:2010年11月8日 执教班级: 执教老师:海安县大公镇北凌小学储剑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唤起阅读期待。 师:(播放歌曲《东方之珠》,音乐声中,师生问好。)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生:《东方之珠》。 师:大家知道东方之珠说的是哪里吗? 生:香港。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东方之珠》(师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 生:东方之珠! 师:说到香港,不知道同学们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1: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生2:鸦片战争时期,它被英帝国主义强行占领。 生3:1997年,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生4: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生5:香港有海豚,海狮,有海洋公园。 生6:香港还有铜锣湾。 生7:香港也称为香江、香海。 生8: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师:(出示地图并指导学生观看):这是中国地图,南端靠海的,红圈标注的就是香港。香港地处我国的南部沿海,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所以称它为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以歌曲导入课堂,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香港地图,学生能直观感知香港,为进一步了解香港,感知课文提供铺垫。] 二、有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师:(出示并指名朗读):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生1: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生2: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生(齐):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师:孩子们,快速看一看课文课文2——6自然段,想一想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生1: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生2: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师:这句话又让你产生哪些疑问? 生1:香港为什么是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生2: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生3:沙滩、公园和街市到底是什么样子?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doc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1、录音带。 2、投影片。 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两课时。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东方之珠”》教案及原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东方之 珠”》教案及原文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教具准备】 1、录音带。 2、投影片。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教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能背诵课文。 2、会用“倾听”、“闪烁”造句。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3、通过朗读,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沙滩的“迷人”、海洋公园的“精彩”、铜锣湾的“热闹”以及香港夜晚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板书课题,齐读。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我们见过的明珠是什么样的?文中也有一个形容明珠的词语(璀璨:光彩鲜明夺目耀眼。)课文中有一句话把香港、璀璨、东方之珠连了起来。多媒体出示: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师:为什么说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呢?让我们一起去香港游玩,从文中找答案吧!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交流: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说了什么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什么意思(多媒体出示地图),师:香港是一个港口城市,每天有船舶通往世界各地,又是个航空港,每天有飞机飞往世界各大城市。她地处我国南方,所以说是我国通 向世界的南大门。这句还交代什么?那里有迷人的沙滩,着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多媒体出示景点图) 过渡: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几处景点,你最喜欢哪里,多读几遍。(二)、学习第二部分 你最喜欢香港的哪个地方?学习这一部分不分先后由、学生自由选择。迷人的沙滩 1、指名朗读 2、交流:迷人的沙滩指哪里课文用那些词形容浅水湾的(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多媒体出示图文: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师:风平浪静,温暖柔和的阳光照着细密柔软的沙滩,多美啊!谁来读人们到这里怎样度假的多媒体出示;每逢节假日……舒服极了。生读,师:让我们也光着脚丫在金色的沙滩上走走吧,我们可以看看大海,弯下腰捡捡贝壳,这样走走停停,很随意的走叫—(漫步)。这时一阵海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文中用了哪个词(沐浴)本来指洗澡,这里指海风吹在身上像在洗澡一样。同学们侧着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就叫(倾听)。你在什么时候倾听过造句。沙滩人多热闹,浪声不大,所以要倾听。在这旅游度假感觉怎样舒服极了。你能读出这种休闲、自由、舒服的感觉吗指名读,自由读。 着名的公园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教学设计3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能背诵课文。 2、会用“倾听”、“闪烁”造句。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3、通过朗读,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沙滩的“迷人”、海洋公园的“精彩”、铜锣湾的“热闹”以及香港夜晚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板书课题,齐读。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我们见过的明珠是什么样的?文中也有一个形容明珠的词语(璀璨:光彩鲜明夺目耀眼。)课文中有一句话把香港、璀璨、东方之珠连了起来。多媒体出示: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师:为什么说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呢?让我们一起去香港游玩,从文中找答案吧!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读 2、交流: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说了什么?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什么意思?(生说)(多媒体出示地图),师:香港是一个港口城市,每天有船舶通往世界各地,又是个航空港,每天有飞机飞往世界各大城市。她地处我国南方,所以说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这句还交代什么?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多媒体出示景点图)

过渡:那现在同学们就来自读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几处景点,你最喜欢哪里,多读几遍。 (二)、学习第二部分 你最喜欢香港的哪个地方?学习这一部分不分先后由、学生自由选择。 迷人的沙滩 1、喜欢沙滩的同学站起来一起到沙滩上走一走(读),学生评,点名读。 2、交流:迷人的沙滩指哪里?课文用那些词形容浅水湾的?(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多媒体出示图文: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师:风平浪静,温暖柔和的阳光照着细密柔软的沙滩,多美啊!谁来读?人们到这里怎样度假的?多媒体出示;每逢节假日……舒服极了。生读,师:让我们也光着脚丫在金色的沙滩上走走吧,我们可以看看大海,弯下腰捡捡贝壳,这样走走停停,很随意的走叫—(漫步)。这时一阵海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文中用了哪个词?(沐浴)本来指洗澡,这里指海风吹在身上像在洗澡一样。同学们侧着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就叫(倾听)。你在什么时候倾听过?造句。沙滩人多热闹,浪声不大,所以要倾听。在这旅游度假感觉怎样?舒服极了。你能读出这种休闲、自由、舒服的感觉吗?指名读,自由读。 著名的公园 1、(点名)同学带我们一起去海洋公园看看吧(读),同学评,男生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读) 2、交流:著名的公园指什么?你最喜欢看什么?多媒体出示图,师:我们来看海洋剧场,这里聚集着许多观赏海狮海豚表演的游客。看,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海狮海豚正在表演节目。表演开始了。多媒体出示图:引读,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引导学生用“有的”练习说话。它们表演的怎么样?精彩的动物表演不仅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全世界的人们,所以说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位同学说说“举世闻名”的意思,(生说),在文章中还有那个词与它的意思相同?(生说:著名) 3、这一段有几句话、是围绕那句来写的?先总写海洋公园举世闻名,再具体写它怎样有名。全班带感情的读。

苏教版东方之珠教学反思

苏教版东方之珠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东方之珠的内涵。 3.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培养学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情感。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香港有关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香港风光课件。 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某个城市的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 2.师:你们知道这些城市的别称吗?师用课件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并点击有关城市。 昆明苏州济南广州香港 3.师: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香港看一看。 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作者是从

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画问题泡泡,却更具情趣和诱惑,同时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2.交流自读收获 (1)重点汇报香港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生依据课文及课前收集的香港的图片及资料汇报,师相机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天地、灯的海洋 (2)师生交流中,相机解决学生自读时所提出的问题。 诵读体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 2.诵读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14东方之珠

14、“东方之珠”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4、感受香港的繁华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本文2至5自然段描写香港的繁华和美丽是课文的重点,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香港的繁华美丽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畅言教学系统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二、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三、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

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①各自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⑤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

东方之珠

东方之珠(第二课时) 教材解读: 《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介绍了香港这个繁华的都市。第一自然段简要地介绍了香港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三大景观。第二至五自然段从“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三大景观具体展现了香港的繁华与美丽。第六自然段点明了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尾呼应,中间四个自然段都能紧扣开头第一句叙述。 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句优美。如第二自然段中,运用了“漫步在……沐浴着……倾听着……真是舒服极了”的排比句式,仿佛把读者带入到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举世闻名、碧波荡漾、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五颜六色、奔流不息”等词语运用得恰如其分,给读者如临其境的感觉。课文除了运用排比写法外还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景物更加具体形象,“……成了……”、“……像……”、“……如同……”、“……真是……”等比喻句的不同表达,使文章的语言显得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

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走进了---------(生说,师板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生齐说,师板书),我们还知道香港有三大景观,谁来给它们找搭档?“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谁能用一句话把它们起来说一说?(香港有……) 二、精读课文 过渡:香港这么美丽,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地想去游览一番了。那么你们最想去哪里呢?(指名说)这么多人想去海洋公园,那我们就顺应大多数同学的心意,先到海洋公园游览一番吧! 1、学习第3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⑶理解“举世闻名”。(运用换词法) ⑷可是不对啊,世界上的海洋公园这么多,为什么它这么有名呢? 引导说出“精彩”。 ⑸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表演很“精彩”?你能想象到吗?把你想象的内容跟大 家说一说。 ⑹看到这精彩表演,你心情怎样?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齐读这 一段。 ⑺现在请同学们回头来观察一下,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结构写的? 板书:总---------分 (在写作时运用“总—分”的叙述方式,能使内容层次清楚,流畅。) 过渡:刚才老师当了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游览了香港的海洋公园,下面剩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教案

14.东方之珠 教材分析: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抖落掉历史的尘埃,翩然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 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成为一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倾听”、“闪耀”口头造句。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从“迷人沙滩”“著名公园”“繁华街市”三方面具体感受“东方之珠—香港的灿烂夺目”。 2.恰当地领会课文部分段落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和学法:提、探、拓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提出问题

1.听歌曲,猜歌名《东方之珠》。 2.东方之珠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就是我们祖国的南大门—香港。一提到香港,你会想到些什么?(学生交流二、朗读全文,理清脉落) 1.有一位游客去了香港,他写了一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他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景观?(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景观?(学生交流)。 3.小组成员合作,互相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二、注重主体,探究学习 1.设疑激趣: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觉到沙滩的迷人、公园的著名和街市的繁华,那么你究竟喜欢哪一处呢? 2.自主选择你最喜欢的自主性,挑选自已喜欢的部分来读,感情表达得更加真挚。 三、难字分析,拓展训练 1.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生字? ①熟字加偏旁:“难,木,谷”分别加上“”,就成了“滩,沐,浴”。“居”加上“”,就是“剧”。 ②熟字换偏旁:舒,“野”字去掉左边的“里”,换上“舍”。赏,“常”字去掉下面的“巾”,换上“贝”。浅:“勾践”的“践”去掉“足”,换上“”三点水”。 ③部件法:店:广占。 2.学生练写。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 复习: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香港),那里有什么?

14东方之珠

课题 : 第 14 课课题名:东方之珠 二次备课课时数 2 主备人: 【教材解读】 《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 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 珠”。 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了香港的重要 地理位置以及它的美丽与繁华。第二至五自然段从“迷人的沙 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三个方面具体地介绍了 香港。第六自然段点明了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句优美,如第二自然段中 运用了“漫步在……沐浴着……倾听着……真是舒服极了”的 排比句式,仿佛把读者带入到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 “举世闻名、碧波荡漾、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五 颜六色、奔流不息”等词语运用得恰如其分,给读者如临其境 的感觉。课文除了运用排比写法外还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使景物更加具体形象,“成了……”、“……像……”、“…… 如同……”、“……真是一颗……”等比喻句的不同表达,使文 章的语言显得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 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一台,轻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歌曲导入 1. 导入语: 你们知道吗?在1997年7月1号这一天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香港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大家对香港可能感到很陌生,今天,老师就带领 你们一块走进香港。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歌名就叫《东方之珠》,这是一首关于香港的歌。 2.播放歌曲。(同时展示一幅幅有关香港的图片) 3.说感受:听着这动听的歌声,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迫不及待地要说吧!(生发言) 4.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也叫《东方之珠》 (板书课题> 5. 师:“珠”是什么意思?“东方之珠”呢? 板书:“东方之珠”---香港(解释为什么加双引号?) 第二板块:初读感知 1. 出示自渎要求: (1) 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生字的字音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 出示生字,开火车领读. (2)出示生词,开火车领读. 【课时目标】11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一类字,二类字只认不写。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二次备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