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24.《天平》教学设计
《天平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天平》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天平》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2. 理解《天平》的主题和意义;3. 分析《天平》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4. 探讨《天平》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天平》是中国当代闻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摩登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擅长描写生活细节和人物心理。
老舍生于1899年,逝世于1966年,其作品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深受读者喜爱。
2. 创作背景:《天平》是老舍在193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上海为背景,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这部小说以其真实的写实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闻名。
3. 主要内容:《天平》讲述了一个名叫王天平的年轻人在上海的生活经历。
他与一位名叫苏珊的女孩相识并相爱,但由于家庭和社会的阻碍,两人最终无法在一起。
小说通过王天平宁苏珊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上海社会的现实困境和人性的弱点。
4. 主题和意义:《天平》的主题是爱情与现实的冲突,揭示了人们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和挣扎。
这部小说通过对爱情的探讨,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5. 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王天平是一个充满理想和热情的青年,他对苏珊的爱情充满执着和坚持。
苏珊则是一个独立和刚强的女性形象,她在爱情和现实之间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小说中的情节发展紧凑而引人入胜,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缠和社会的淡漠。
6. 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天平》虽然是在上世纪创作的作品,但其中所揭示的人性和社会问题依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们依旧面临着爱情与现实的冲突,需要在挣扎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这部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探讨,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导学任务:1. 阅读《天平》全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2. 分析王天平宁苏珊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在小说中的成长和变化;3. 思考《天平》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讨论和总结;4. 撰写读后感,表达对《天平》的看法和感受,展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第22课《天平》
教师:(找四个学生到黑板板书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每个同学书写一条。)
教师:请大家评价一下这四位同学的板书。(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评价,把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形成正确的内容)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自学和实物观察,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为后面实验操作打好基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又掌握了操作技能。
演示天平使用:多媒体动画示教,生说教师操作
学生:(准备实验仪器)
教师:(板书: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水平放置。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
4.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呢?
学生:(讨论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2g。
学生: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的刻度线为准。
学生: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
学生: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整理器材。注意:怎样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学生:可以适当地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师:使用游码能分辨出更小的质量,游码相当于一个“秤砣”,它在标尺上每移动一个格,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在你的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
2.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呢?
学生:自读课文中托盘天平的说明书,并且讨论完成下列各题。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天平》--青岛版
《天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天平》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工具》第二课时。
本课通过图片提出活动指向:“一枚鸡蛋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呈现两个泡泡语“我估计……”和“用测量工具秤一称”,引发学生思考。
借助一枚鸡蛋的质量,引导学生先进行估计,再结合量筒一课对测量工具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测量质量工具的探索。
教材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教科书呈现了天平及其配套砝码的图片,并在图中详细标注了各部分的名称。
同时在教科书天平图片下面用文字呈现的方式写明了质量的常用单位、天平所测物体质量的单位及单位“克”的符号。
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天平图片,根据标注将天平各部分的特征认识清楚,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活动二:怎样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教科书呈现了三名学生坐在放有天平的实验桌前,泡泡语提示“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比估计的……”,教科书右侧呈现了两张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的标准操作,同时配以方法指导对天平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目的是引领学生意识到用测量工具比估计的要准确。
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操作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方法指导意在使学生掌握天平的操作方法的同时感受操作步骤的严谨性和称量的准确性。
本节课的拓展活动是提出探究内容“认识更多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观察并讨论它们的使用方法。
通过展示多种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探究测量工具的兴趣。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认识工具,本课认识质量测量工具,从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等方面认识天平,为本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对天平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工具的设计制作原理,了解工具的产生是人类进步的产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天平是测量轻小物品质量的仪器;认识天平及其各部分功能;知道质量的计量单位。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天平表现出探究兴趣。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工具》第二课《天平》教学设计
学生掂量、估计、记录。
师:要想知道我们估得准不准,我们可以怎样?
生:用测量工具称一称。
6.测量完毕后,取下物体,砝码回盒,游码归零。
方法学会了,我们来一起测量一下一枚鸡蛋的质量吧。(视频演示)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组测量鸡蛋的质量。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了吗?和你们当初估计的有差距吗?差多少?
学生比较,汇报。
师:天平这个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帮助我们更精确、便捷地得知物体质量,是我们实验、生产和生活中的好帮手。
你们刚才扭动平衡螺母了吗?它有什么用?
生:它能调节天平两个托盘的高度。
师: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我们要用平衡螺母把天平调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正确的调节方法。
请大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用镊子把游码拨到标尺上0的位置(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把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向右,则向左调。
(3)知道质量的质量单位。
(4)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探究目标
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
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天平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乐意与他人分享信息,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工具是一一种物化的技术。
(2)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观看视频:天平的使用方法
天平使用方法总结:
1.放→2.移→3.调→4.称→5.读→6.收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天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量工具,用于称量物品的重量。
在中国古代,天平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工程、农业等领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量工具。
通过进修《天平》,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计量工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对于科学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天平》的历史背景、结构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天平》的称量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认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堂课:介绍《天平》的历史背景和结构原理,让学生了解《天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第二堂课:讲解《天平》的应用方法和称量原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第三堂课: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称量不同物品来验证《天平》的称量原理。
4. 第四堂课: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天平》在摩登社会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设计1. 演讲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天平》的历史背景和结构原理。
2. 实物展示:展示真实的《天平》模型,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天平》的称量过程。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和分析。
五、教学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 知识测试:设置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检查学生对于《天平》的掌握水平。
3.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观察仪器、实验操作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天平》真实模型2. 实验器械和物品3. 《天平》的相关资料和视频4. 实验报告模板七、教学效果预期通过本次《天平》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天平》的历史背景和结构原理,掌握《天平》的应用方法和称量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认识。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平》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分析《天平》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进修《天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天平》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介绍。
2.《天平》的主要内容概述。
3.《天平》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分析。
4.《天平》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天平》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进修兴趣。
2.进修任务:学生阅读《天平》的文本,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天平》中的某一章节或人物,展开深入探讨,互相交流意见。
4.展示效果: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效果和观点,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教室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总结,强调《天平》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评判。
四、教学评判:1.学生的教室表现和讨论质量。
2.学生对《天平》的理解和评判能力。
3.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1.邀请文学专家或作家到班级进行讲座或交流,深入探讨《天平》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比赛,要求学生以《天平》为主题创作短篇小说或诗歌,展示学生的文学才华和创造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天平》文本。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教学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盘绕《天平》展开,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示了较好的进修状态和表现,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五四制新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全部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教案23.《量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量筒》是青岛版五四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第一课时。
教材图示四种盛有水的容器,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容器中的水多,进而引发学生对标准测量工具量筒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展开对量筒的认识和使用。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的探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教材探究与实践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认识量筒。
教科书展示了50ml量筒的外型图,还突出展示了50ml量筒的重要标识:量程、单位、刻度。
目的是让学生对量筒的整体构造及各部分功能进行简单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标准测量工具的精确性。
让学生知道量筒标识内容的意义,明确液体体积的测量单位,为第二部分实际测量水的体积做铺垫。
第二部分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教科书在此部分分两环节展开。
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三个同学分别进行量筒测量液体的三个标准步骤及操作要求图。
同时给出了方法指导,具体阐述了测量液体的标准动作。
目的是让学生准确掌握用量筒测量液体的方法和标准操作步骤,意识到测量的严谨性。
二是教科书借助泡泡语“怎样量取70ml的液体”,同时展示量取液体的示范动作,并配以方法指导加以说明。
目的是启发学生量筒不仅能测量未知体积的液体,还能量取特定体积的液体。
同时明确、规范学生对量取特定液体体积的操作方法。
拓展与创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制作简易量筒,另一个是认识更多的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设计目的:通过动手制作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量筒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对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基础,在认识工具时方面已经掌握了方法,学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认识量筒,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液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使学生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2.认识量筒及其结构组成;3.知道液体体积的计量单位;4.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进修本次作业,学生将了解《天平》这部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二、作业设计1. 阅读《天平》全文,并完成以下任务:a. 简要介绍《天平》的作者、出版时间、主要内容等;b.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天平、柳青等,分析其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c. 分析《天平》的主题和意义,探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d. 阐述自己对《天平》的看法和感受。
2. 撰写读后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读后感,包括对作品的评判、对主题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等。
3. 创作续作:以《天平》为基础,续写一段情节或创作一个新的故事情节,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天平》中的某一主题或人物展开深入探讨,形成小组讨论报告。
5. 朗诵表演:学生自愿参与《天平》相关的朗诵表演活动,展示自己的朗诵能力和表演技巧。
6. 制作展板: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制作与《天平》相关的展板,展示作品的背景、主题、人物等内容。
三、评判标准1. 阅读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对《天平》的介绍、人物分析、主题分析等是否全面深入。
2. 读后感撰写质量:评估学生对《天平》的理解和感受是否独到、深刻。
3. 创作续作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探讨能力。
4. 朗诵表演和展板制作:评估学生的表演和制作技巧,以及对作品的展示能力。
四、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真实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作业提交时间为一周后,逾期不接受。
3. 作业形式不限,可以是书面作业、口头报告、展板制作等形式。
4. 作业评定结果将在一周后公布,成绩将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判。
五、作业指导1. 学生在进行作业时应认真阅读《天平》,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天平 全国通用
天平教学目标:1.知道天平是测量轻小物品质量的仪器;认识天平及其各部分的功能;知道质量的计量单位。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天平表现出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乐意与他人分享信息,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4.了解工具是种物化的技术。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重点:认识天平及其各部分的功能;知道质量的计量位。
教学难点: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
教学具准备:天平等。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师: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生:鸡蛋。
师:大家想知道这枚鸡蛋的哪些信息?生:大小。
生:重量。
生:体积。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多,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如何测量它的质量。
谁知道如何测量一枚鸡蛋的质量?生:用手掂掂,估计一-下。
生:用测量工具称称。
师:我们要精确测量一些轻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需要用到一种专门的工具天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好不好。
生:好。
(板书:天平。
)二.活动过程1.认识天平。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天平,大家先分组观察天平的每个部分,看看有什么特点。
你们觉得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观察的时候可以触动-下,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观察天平,并交流、讨论。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生:天平两个托盘,往其中一个放东西,那一端就会沉下来。
生:往两边放物体,哪边物体重,哪边就会沉下来,生:天平中间的指针会动。
生:天平两边的小盘下面各有一个可以拧动的螺母。
师:同学们现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天平。
识天平各部分的名称,介(教师用PP展示天平的图片并结合实物与图片引导学生认的招各部分的功能。
)物体的质量那:这次大家都认识天平了吧.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物体质量的单位。
物体质量一般用克、干克、吨作单位,天平测量的是轻小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作单位。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天平的发展历程和原理;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古代中国天平的历史发展;2.天平的原理和结构;3.天平的使用方法;4.天平在现代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天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天平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天平是如何工作的?”2.讲解:介绍古代中国天平的历史发展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天平的起源和重要性。
3.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天平的使用实验,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和重量的单位。
4.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5.应用: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项目,利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6.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天平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在现代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讨论的参与度。
3.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对天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科技馆,了解天平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组织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的天平实验项目,展示他们的发现和成果;3.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讲解天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六、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天平的发展历程和原理,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还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的兴趣。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一、作业目的:通过《天平》这部古代神话题材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天平》,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天平》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记载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
通过进修《天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唐朝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文化风貌等,从而增进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天平》的作者、成书背景、内容概要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钻研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安排1. 教室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天平》的主题,引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天平》的作者、成书背景、内容概要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该文献的整体认识。
3. 教室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天平》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历史思考和分析能力。
4. 作业安置:设计相关作业,稳固学生对《天平》的理解和掌握。
四、作业设计方案1. 课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天平》相关章节,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 作文撰写: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人物,撰写一篇关于该事件或人物的文章,分析其对唐朝历史的影响。
3. PPT制作: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关于《天平》的PPT,包括作者介绍、成书背景、内容概要等内容。
4. 教室展示:组织学生进行PPT展示,分享自己的钻研效果,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天平》中的争议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评判方式1. 作业评分:根据学生的作文质量、PPT制作水平、教室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综合思量学生的表现。
2. 学生评判: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判,反思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评判: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判和点评,指导学生在历史钻研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六、教学反思通过《天平》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唐朝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钻研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标:通过《天平》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同砚了解唐代社会风貌、文学风格,提升同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培育同砚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社会背景和文学特点;2. 理解《天平》的主题、结构、语言和人物形象;3. 提高同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分析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4. 培育同砚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进行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
三、教学内容:1. 唐代社会背景概述;2. 《天平》的作者、题材、结构和主要人物;3. 文学分析和评判;4. 作文指导和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唐代社会背景及《天平》简介1. 同砚了解唐代社会的特点和文学风格;2. 老师简要介绍《天平》的作者、进步背景和主要情节。
第二课:《天平》的人物形象分析1. 同砚分组谈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2. 老师指导同砚进行思辨和分析,引导同砚做出深度探讨。
第三课:《天平》的主题与结构1. 同砚进修《天平》的主题内涵和故事结构;2. 老师讲解作品的主题及不同章回的干系,引导同砚进行整体把握。
第四课:《天平》的文学语言分析1. 同砚进修《天平》的文学语言及表现手法;2. 老师通过教室谈论和阅读实例,指导同砚理解并观览作品的文学价值。
第五课:《天平》的文学评判及作文培训1. 同砚进修《天平》的文学评判标准和方法;2. 同砚进行写作练习,包括读后感、小组谈论等形式,培育同砚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
五、教学评判:1. 考试:期中期末考试接受闭卷形式,测试同砚对《天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作业:包括教室笔记、阅读报告、作文练习等形式,检验同砚对《天平》的深度了解和运用能力;3. 口头表达:通过教室谈论、小组报告等形式,检验同砚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六、参考教材:1. 《天平》(古代文学经典);2. 《唐代文学史》(学术探究资料);3. 《文学评论与写作指导》(教辅材料)。
七、教学建议:1. 设计课后阅读任务,引导同砚进行自主进修和沉思;2. 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教学内容的展示和理解;3. 鼓舞同砚参与教室互动,培育同砚的合作精神和团队认识。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天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背景《天平》是一部以唐代宫廷为背景的历史剧,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与长孙无忌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政治斗争。
该剧剧情曲折,人物塑造饱满,演员演技精湛,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剧,我们设计了以下作业方案。
二、作业目的1.帮助学生了解唐代宫廷文化和政治制度;2.培养学生对历史剧的审美能力;3.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
三、作业内容1.观看《天平》前,学生需要预习唐代宫廷文化和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剧情;2.观看《天平》时,学生需认真观看并记录剧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包括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政治斗争等;3.观看完毕后,学生需要撰写一篇观后感,包括对剧情的评价、对主要人物的理解和对唐代宫廷文化的感悟;4.学生还需设计一份小组讨论题目,组织小组讨论并汇总讨论成果,最后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作业要求1.观看《天平》要认真细致,不得间断或遗漏;2.观看和讨论时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3.观后感要有独特见解,不得抄袭;4.小组讨论要有组织性和条理性,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所发言。
五、作业评价1.观看《天平》的积极性和细致性;2.观后感的观点独特性和深度;3.小组讨论的组织性和参与度;4.最终展示的专业性和表现力。
六、作业时间本次作业安排为一周时间,包括预习、观看、撰写观后感和小组讨论。
七、作业指导1.老师会在作业开始前对唐代宫廷文化和政治制度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平》;2.老师会在观看过程中提供引导和解惑;3.老师会在小组讨论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分工。
八、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唐代宫廷文化和政治制度,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取得理想的成绩。
以上就是《天平》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剧。
祝各位同学取得好成绩!第二课时一、作业目的: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天平”的重要意义,掌握天平的制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24.《天平》教学设计
《天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天平》是青岛版五四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第二课时。
本课通过图片提出活动指向:“一枚鸡蛋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呈现两个泡泡语“我估计……”和“用测量工具秤一称”,引发学生思考。
借助一枚鸡蛋的质量,引导学生先进行估计,再结合量筒一课对测量工具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测量质量工具的探索。
教材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教科书呈现了天平及其配套砝码的图片,并在图中详细标注了各部分的名称。
同时在教科书天平图片下面用文字呈现的方式写明了质量的常用单位、天平所测物体质量的单位及单位“克”的符号。
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天平图片,根据标注将天平各部分的特征认识清楚,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活动二:怎样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教科书呈现了三名学生坐在放有天平的实验桌前,泡泡语提示“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比估计的……”,教科书右侧呈现了两张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的标准操作,同时配以方法指导对天平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目的是引领学生意识到用测量工具比估计的要准确。
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操作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方法指导意在使学生掌握天平的操作方法的同时感受操作步骤的严谨性和称量的准确性。
本节课的拓展活动是提出探究内容“认识更多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观察并讨论它们的使用方法。
通过展示多种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探究测量工具的兴趣。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认识工具,本课认识质量测量工具,从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等方面认识天平,为本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对天平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工具的设计制作原理,了解工具的产生是人类进步的产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天平是测量轻小物品质量的仪器;认识天平及其各部分功能;知道质量的计量单位。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天平表现出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24《天平》(教案)
小学科学24《天平》(教案)天平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它由一个悬挂物体的平衡杆和两个悬挂在杆的两端的秤盘组成。
在物理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堂富有趣味性的课程来教授学生关于天平的知识。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授天平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天平的基本原理,明白它是如何测量物体重量的。
2. 掌握使用天平的方法,能准确地读取天平上的刻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教学准备】1. 天平,包括平衡杆和秤盘。
2. 不同质量的物体,如铅笔、橡皮、书等。
3. 白板、笔和橡皮。
4. 学生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有用过天平,天平是用来做什么的等问题,以激发学生对天平的兴趣,并引入本堂课的话题。
二、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 天平的结构: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天平的实物,向学生介绍天平的结构,包括平衡杆、秤盘和刻度等。
并向学生解释平衡杆的原理,即在平衡状态下,两边的力矩相等。
2. 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例如,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将物体放在秤盘上,如何调整平衡杆的位置,如何读取刻度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不同刻度代表的质量大小。
三、实验操作(25分钟)1. 小组合作实验:学生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天平和几个不同质量的物体。
学生可以依照教师的指导,使用天平进行实验。
他们要观察并记录每个物体的重量。
2. 实验记录和讨论: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在天平上放置不同质量的物体,平衡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平衡的位置是否会随着物体的质量变化而改变?四、概念巩固(10分钟)1. 温故知新: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巩固学生对天平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使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重量?使用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天平课件精品
作业设计
三、判断题 13.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要称量的物品。(______) 14.用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比估测更准确。(______) 15.使用天平时,应用镊子夹取砝码。(______) 16.即使天平的砝码生锈也不会影响测量结果。(______) 17.称感表示天平可称量的最小质量,即天平的精度。(______)
用天平测量 的质量非常 准确!
四、拓展
认识更多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砝码
指针 托盘
分度盘
质量
克 千克
吨
克
g
平衡螺母
标尺 游码
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小明同学练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把铁块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 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天平再次平衡,则铁块的质量是_______g。
怎样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呢?
1.水平放置天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 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左盘放要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砝码用镊子 夹取,夹取时先大后小。再拨动游码,使指针再次 指向分度盘中央。 3.先读取砝码质量,再读取游码的刻度值,两者相 加就是物体的质量。
三、研讨 练习使用天平。
作业设计
9.符号“g”表示的是( )。
A.体积
B.质量C.时间
10.我们用天平测量出一枚鸡蛋的质量是60( )。
A.克 B.千克C.吨
11.天平指针如图所示,说明( )。
A.砝码放多了 B.砝码放少了 C.物品太重了
12.进行科学实验时,我们可以通过(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A.量筒
B.烧杯C.天平
A.液体、气体都有固定的形状
B.固体能流动
C.固体、液体都有固定的体积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24课 天平 教案
第24课天平教学目标1.知道天平是测量轻小物品质量的仪器;认识天平及其各部分的功能;知道质量的计量位。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天平表现出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乐意与他人分享信息,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4.了解工具是种物化的技术。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师: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生:鸡蛋。
师:大家想知道这枚鸡蛋的哪些信息?生:大小。
生:重量。
生:体积。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多,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如何测量它的质量。
谁知道如何测量一枚鸡蛋的质量?生:用手掂掂,估计一下。
生:用测量工具称称。
师:我们要精确测量一些轻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需要用到一种专门的工具天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好不好。
生:好。
(板书:天平。
)二.活动过程1认识天平。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天平,大家先分组观察天平的每个部分,看看有什么特点。
你们觉得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观察的时候可以触动-下,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观察天平,并交流、讨论。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生:天平两个托盘,往其中一个放东西,那一端就会沉下来生:往两边放物体,哪边物体重,哪边就会沉下来,生:天平中间的指针会动。
生:天平两边的小盘下面各有一个可以拧动的螺母。
师:同学们现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天平。
认识天平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用PPt展示天平的图片并结合实物与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功能。
)物体的质量那:这次大家都认识天平了吧.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物体质量的单位。
物体质量一般用克、千克、吨作单位,天平测量的是轻小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作单位。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师:我们了解了天平和质量的有关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使用天平。
同学们先估计一下枚鸡蛋的质量是多少?生:我估计一枚鸡蛋重200g.师:是不是这样呢?想不想用天平来测量鸡蛋的质量?师你们认为用天平称量鸡蛋的质量和估计的相比,哪个更准确?生:用天平称量更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平》是青岛版五四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第二课时。
本课通过图片提出活动指向:“一枚鸡蛋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呈现两个泡泡语“我估计……”和“用测量工具秤一称”,引发学生思考。
借助一枚鸡蛋的质量,引导学生先进行估计,再结合量筒一课对测量工具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测量质量工具的探索。
教材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教科书呈现了天平及其配套砝码的图片,并在图中详细标注了各部分的名称。
同时在教科书天平图片下面用文字呈现的方式写明了质量的常用单位、天平所测物体质量的单位及单位“克”的符号。
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天平图片,根据标注将天平各部分的特征认识清楚,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活动二:怎样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教科书呈现了三名学生坐在放有天平的实验桌前,泡泡语提示“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比估计的……”,教科书右侧呈现了两张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的标准操作,同时配以方法指导对天平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目的是引领学生意识到用测量工具比估计的要准确。
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操作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方法指导意在使学生掌握天平的操作方法的同时感受操作步骤的严谨性和称量的准确性。
本节课的拓展活动是提出探究内容“认识更多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观察并讨论它们的使用方法。
通过展示多种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探究测量工具的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认识工具,本课认识质量测量工具,从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等方面认识天平,为本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对天平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工具的设计制作原理,了解工具的产生是人类进步的产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天平是测量轻小物品质量的仪器;认识天平及其各部分功能;知道质量的计量单位。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天平表现出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乐意与他人分享信息,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重难点】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记录单
教师准备:天平、课件、鸡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 2 出示]上课初,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鸡蛋,并逐一展示问题:
(1)猜猜一枚鸡蛋的质量是多少;
(2)如何知道一枚鸡蛋准确的质量;
(3)画一画你想象的测量工具。
让学生先猜,再思考,最后根据生活经验画出想象的测量工具,从而适时引出天平。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先估计鸡蛋的质量,为后面与测量的质量对比,突出用测量工具更准确。
让学生思考如何知道一枚鸡蛋的质量,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到用测量工具,为引出天平,激发学生对天平的探究兴趣做铺垫。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天平。
1.[PPT 3 出示]每小组组长各领取一个天平,小组内观察讨论天平的结构特点。
小组代表尝试介绍天平,说明如何进行观察。
教师带领学生明确在观察是要先整体再局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2.[PPT 4 出示]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认识天平结构及各部分名称。
3.引导学生小组内再次观察天平,猜想各部分功能,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4.[PPT 5 出示]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各小组汇报结果,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介绍天平结构及其功能的视频。
观看完成后,在教师的引领下,验证之前的猜想和解决提出的问题。
5.[PPT 6 出示]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常用单位及其符号,认识常用砝码质量。
活动二:怎样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1[PPT 7 出示]思考如何使用天平测量鸡蛋的质量?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步骤。
2.[PPT 8-9 出示]视频观看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使用天平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出示在课件中。
(也可以教师现场演示操作。
)
3.[PPT 10 出示]操作方法:
①水平放置天平。
游码归零。
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只在分度盘中央。
②左盘放要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
砝码用镊子夹取,夹取时先大后小。
再拨动游码,使指针再次指向分度盘中央。
③先读取砝码质量,再读取游码的刻度值,两者相加就是物体的质量。
4.[PPT 11 出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实践操作,使用天平测量鸡蛋的质量,并把测量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然后全班分享经验。
对比之前猜想的鸡蛋质量,再次尝试估计一块橡皮的质量,然后用天平称量,对比差距,并将两侧估计和称量的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总结出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比估计的要准确。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引导通过自主探索、观看视频、动手实践等形式,认识天平,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认识到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比估计的更准确。
三、拓展活动
[PPT 12 出示]认识更多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都有哪些,并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
教师课件出示集中常见的或先进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并做简单介绍说明。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科学,了解更多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培养学生将科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天平
水平放置天平
左物右码
镊子—游码、砝码
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刻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