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合集下载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摘要:作文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要求,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日趋重要,本文主要从反向立意、辨证立意、多角度立意三方面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以达到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求异思维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是一种立体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要求在审题立意时,不受传统观点的束缚,努力打破常规,多方位多层次的分析思考,创造出出人意料的新论。

求异思维呈发散型(如图①),其特点是多向性。

求异思维的结果是趋异求新,创造性的成果往往从中产生。

而传统作文教学主要是辐合型的求同思维模式(如图②),这往往给人以老生常谈的感觉,易落俗套,人云亦云,大同小异。

求异思维可以是对某些事物、格言俗语、成语典故等予以否定,另辟蹊径,创立新论。

其训练方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反弹琵琶唱新调【理论指导】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反向思考,从相反方向去否定已有观点或定论,提出与原有观点或定论截然不同的新论。

(如图③)这需要我们大胆地反叛旧有的论点,给人以崭新的感受。

【实例分析】例析一:面对“夕阳”,李商隐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流露出一种凄楚哀婉,落寞无奈的愁绪。

而叶剑英元帅却反其道而行之,唱出了“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高亢激昂,豪迈雄壮,表现出元帅晚年仍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催人奋进。

例析二:对于杨柳,一般人都认为它随风起舞,婆娑多姿,自成风景。

与此相反,有人却认为它搔首弄姿,顾影自怜。

例析三:看见落花,林黛玉唱出了一曲肝肠寸断的《葬花吟》。

可诗人龚自珍却高声赞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忧伤之情荡然无存,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例析四:有人赞誉“春蚕”是“吐尽了丝,才悄然离去”,体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有的人却嘲笑它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

例析五:成语“班门弄斧”,原为讽刺那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的人。

有人针锋相对唱了反调:“弄斧必到班门”。

学生作文“求异”思维的培养word精品文档4页

学生作文“求异”思维的培养word精品文档4页

学生作文“求异”思维的培养一、激发学生“求异”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学生对“求异”发生了兴趣,从“求异”中尝到甜头,他们就易于排除思想定势的干扰,渐渐习惯于“求异”。

为此,我常设计一些富有几分情趣的谈话,以激发学生“求异”的直接兴趣。

如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的绘画比赛、《西游记》《聊斋志异》里面的神奇怪异的故事等这都是作者以求异思维方式展开想像构思而成的。

学生听了这些谈话后,不仅初步了解到什么是求异思维,而且也对“求异”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作文命题时,教师要有“求异”。

第一,不出死题。

所谓死题就是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题。

如《逆境成才》之类的题就有些绝对化,它否定了事物的复杂性和特异性。

如果学生不知“逆境”,没有那种“逆境”的切身体会,岂不是无话可说吗?但他们为了“凑文”,就只好说套话、空话、假话。

因此,作文命题应尽可能出活一点。

比如可以将《逆境成才》题目变换成《谈成才的境遇》,或提供材料(文字或图画),由学生自拟题目。

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可以从多种角度去写。

第二,少出模仿题。

现在模仿课文的题目进行作文命题的风气很盛。

如模仿《白杨礼赞》写《xxx赞》等。

从学生起步阶段讲,出几个模仿题,写几篇“葫芦文”是完全必要的。

但一味模仿,那就会造成思维定势。

为此,我常变换角度,力求新意。

如把《文明礼貌月记事》化为若干小题,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写环境美,出《校园旧沟换新颜》等;写语言美,出《说“请”》《记甜嘴xxx》等;写行为美,出《这事就发生在我们中间》《我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等。

这类“小而实”的题目一跳入学生的眼帘,他们就看得见,摸得着,马上会联想起许多细小而实在、具体而新鲜的事情来,出现“不吐不快”的情境,有利于活跃思维。

第三,少出“常用题”。

语文教师的手头差不多都有“常用题”。

春季开学了,第一篇作文是《愉快的春节》《寒假见闻》;秋季开学了,第一篇作文是《当我升到初中(或高中)的时候》《新学年的打算》。

语文(心得)之怎样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

语文(心得)之怎样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

语文论文之怎样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1.改进作文命题,鼓励自主拟题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统一命题、统一要求。

这种趋同性的逻辑思维有利于老师的教学,便于其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却极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形成。

因此,改编后的义务教育教材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不但把原来基础训练中的命题作文改成半命题作文,还减少半命题作文,增加自主命题作文。

这一改变,不仅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指导思想,更多地尊重了学生选择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形成。

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就要继续改革作文命题,变命题作文为自由练笔。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就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

”加强学生自主拟题,首先,可以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过去学生之所以视作文为畏途,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所命题目或深(抽象)或陈旧(缺新鲜感)或缺内容(空而泛不易把握),导致学生完全没有表达的冲动。

久之因而渐失写作的兴趣。

而让学生自主拟题,则可以使学生重拾自由表达的乐趣,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

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

过去只是老师拟题,学生按题写作。

学生只会接受,不会创造。

让学生自主拟题,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精神,又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会表达,学会创造。

2.在立意上培养求异意识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思想感情等表达出来,是写给别人看的,应有其个性特色。

习作要有个性特色,就要在立意上培养求异意识。

那么,如何在立意上培养求异意识呢?2.1要强调真情。

作文练笔必须强调真情实感,写心里话,说心里事,不能人云亦云,众口一词。

如写《我们的家乡》,我们要鼓励学生写出真情,不管是赞美或批评。

绝不能只让学生赞美,不许学生“揭丑”。

否则,就没有了个性特色,不利于求异思维的形成。

2.2要强调新颖。

每次作文都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或感悟,做到不跟人喉舌。

如写老师,大家都去赞美其奉献精神,则只有共性,而无个性,更无新颖。

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求异思维分析引导培养
作文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在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能力是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我 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求异思 维培养A
一!分析例文,激发学生“求
异”的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
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在作文中
“求异”并不十分难A对这一点+我 是通过介绍同一文题而材料不
同、写法各异的作文让学生去感
如何幸福、和睦、向上的A而杂
志上的这文章却是写

里的摩擦、波折和作者希望自
已家和谐起来的愿望A这就使学 生耳目一 +领会到对于某题
目 R反向”思考到路子A 后来+我让学生写《我的课 生
"有学生就有写课生 活如何丰富彩+而是根据
的际写
课生活如何贫
乏、枯和
望 各•
动来富课生的
感A
+我要求学生于作文


到作文中
受A如我从有关作文刊物上围绕 “童年趣事”这个题目 十 -
习作A这些作文是写

趣事A有的是写
学当
面对“课堂”上偶然
发生的事件束手无的;有的是

+

,面对

为然的
思不 的; 有
的是写
发的
+R
”三


不个
的……我介绍了《教 的“枪
声”》、《课 上的“三八”
写法
生中"题目

、 趣 的 作文
让学生 A
学生有了“求异”的
+

I第一 £这
一个 题性的作文题A这 题 学生“求异”能有较的
"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何春林(福建省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摘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有效地促使学生走上创新写作之路。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富有创造性的作业,也是一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较为理想的途径。

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在作文中的求异思维能力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求异思维创新“地洼学说之父”陈国达说:“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

”从中可见,“创新”(“薄发”)的前提条件必须要有“学百家之长”(“厚积”)。

然而,从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每学期都学了几十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还有课外读物。

虽有“厚积”,但写出文章依然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腔,没有新意,无法达到“薄发”的写作效果。

究其因,导致这种现象是学生缺乏写作的创新意识。

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求异思维。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其的内涵是要求在分析问题时不落窠臼,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富有创造性的作业,也是一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较为理想的途径。

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在作文中的求异思维能力呢?首先,要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体验到“求异”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件事。

教师可以通过同一文题介绍材料不同、写法各异的作文让学生感受、领悟。

如小学生对动画片很感兴趣,我们抓住这一心理特点,从家喻户晓兔子和乌龟的老故事,设置这样《兔子与乌龟的新故事》这个作文题让学生构思,接着举办一个专题故事会——关于兔子与乌龟的新故事,但讲故事的内容必须别开兔子在比赛中睡觉这件事,其故事内容可以自由创作,由此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此一来,学生求异的愿望出现空前高涨:有的是讲龟兔赛跑起点在山坡上,终点在坡下,兔子用跑,乌龟把头和四只脚缩入壳里滚下山坡取得冠军;有的讲乌龟咬住狼的尾巴,狼追兔子跑获得胜利;有的讲到乌龟在赛前在终点线的石洞里藏着同胞兄弟,自己在途中趁机躲藏起来赢得桂冠……学生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故事中体会到一种写作的快感,同时感悟到写作文写得与众不同才有意思,滋生出“我在作文时也要这样写”这种跃跃欲试的愿望。

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 ,多方位的思考 ,可以是 “ 小不
同” 大同小异 ; , 也可以是“ 大不同” 小同大异; , 更可 以是“ 全 不同” 敢于“ , 另起炉灶” 无 中生有 , , 标新立异 。 对于学生违 反常规的探想 , 格 ” 出“ 的立意, 尤其要给予热情的鼓励 。 四、 讲评作文, 重在倡导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进行分析、 评价, 并作出结论的
写前指导方面要重在想象拓展 。 如果在作前指导中对学生 限制得过细, 甚至规定如何开头 , 如何结尾 , 如何过渡等等, 势必堵塞学生求异思维的道路, 摧折学生 的智慧之花 。这 样, 只能收到千篇一律 的文章。 因此,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顺 应学生的思维心理机 能, 引导学生在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基

多读佳作, 重在启迪
பைடு நூலகம்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总是从具体到抽象, 通过 比较、 分 析、 归纳 、 综合等方式让学生既学到知识 , 又得到思维锤炼 , 作文教学也是如此。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好语文课本, 书 对 中的名篇, 不仅要熟读、 背诵, 而且要感悟其写作方法与写 作技巧。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外读物 , 特别是名家 名作 。 多读佳作 , 以使学生了解更 多的事情 , 可 积累尽可 能
辅助能力 , 一般包括各种智慧能力或思维品质 , 如新颖性 ,
恰当的机敏性, 自由的伸缩度, 表达 的流利性 , 联想的流畅 性 以及对 问题的敏感性等等。 这些辅助能力能起到促使创 造性实现的支柱作用——也就是把创造潜力转化为创造性 成就。这里的新颖性 、 机敏性则是 以求异思维为前提的。
之余, 学生兴味盎然, 真正体会到了文章不拘一格的魅力。
三、 求异情景 , 重在示范 在作文教学 中, 精心设计发展求异思维 的情景是至关 重要 的。要创造 出一种讨论、 探索, 勇于质疑、 敢于争辩的 课堂气氛 , 引导学生不受习惯 的束缚, 敢于突破 常规 , 敢于 从发展着眼, 从实际出发, 突破传统思维 , 闯出新路子 。要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作文往往有雷同化、概念化、公式化的毛病。

从立意到选材,从构思到叙述,均无独到之处。

写教师必定是深夜工作、带病教学、儿子有病不去医院;写学生必定是拾金不昧、刻苦解题、浪子回头上大学。

这些已成为学生写作文的主要内容和程式。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事物没有独立的见解,缺乏求异思维。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一事(物)多写,各有所异。

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但是学生不会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分析事物。

根据这种情况,我就训练学生对同一事物从多方面去写。

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我以竹子为例,启发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考虑:由竹子的中空想到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想到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名联;由郑板桥的竹子图及图中的题词高风亮节,想到做人应有气节;由竹子弯曲又会伸直想到韧性;由竹子没有旁逸斜出的枝蔓想到挺拔向上;由竹子不落叶想到傲霜斗雪的气概;由雨后春笋想到顽强的生命力等等。

这次作文我让学生以《雪花膏随想》为题,写立意不同的文章。

有一位同学连写三篇。

一篇写雪花膏把孩子们打扮得很漂亮,但有些女孩子一味追求外表美,不注意内心美。

一篇写雪花膏美化了人,美化了生活,我对生活更热爱了。

一篇写雪花膏虽美化了人,但它一生做的都是面子活。

这种练习效果很明显,学生对事物不但有深刻的认识,而且有独立的见解。

二、克服思维定势,敢于标新立异。

在生活中某些认识一旦成为模式,就很难打破。

这种思维定势,也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比如厂长常常是正义的化身,副厂长总是目光短浅的代表;年轻人是生活的开拓者,而老年人则是生活的绊脚石。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这样写就不像文章。

针对这一点,我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大胆创新,敢于标新立异。

为此,我要求学生连写两篇逆向思维的作文。

一位学生以《义勇为》为题,写一位学生为哥们义气而打伤他人的事,指出这种义就不可勇为。

浅谈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作者:陈雪来源:《教育与学习》2013年第02期在我国急需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之际,小学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多方面的“求异”,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作文水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好方法。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呢?一、从“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求同思维的特点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的结论进行思考,有助于获取已有的知识。

拿写作来说,学生初学写作或初写某种文体,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

作文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文以意为主,观点要和材料统一,情动辞发,为情造文,这些都必须求同;作文必须审题,应与题目的要求求同;作文是一种基本训练,应当与教师提出的训练要求求同,如卷面的整洁,书写的规范,大致的字数等等;作文允许模仿,仿写应与范文、例文求同……这些都离不开求同思维。

上文所说到的教师在指导作文时,点明“应写什么”,“不写什么”,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作文不能一味求同,不能千人一面,千口一腔,必须要有个性,要有创造性的因素,要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以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为主要的训练方式。

教学实践证明,单一形式的训练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适时采用“学生自行命题”这一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因家庭困难买不起学习用品,同学们知道后纷纷给这位同学捐送学习用品。

根据这一素材,我要求学生人人来当“小记者”去深入采访,然后自行命题作文。

作文课上,我改变传统的命题作文课堂教学结构,采取了“急骤联想”方式进行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占有的从表面上看材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拟定作文快速反应,拟出了《友谊》、《温暖》、《互相友爱》、《关心》……许许多多的题目。

这种学生自行命题的训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广阔性、发展求异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作文教学的求异思维训练

作文教学的求异思维训练

作文教学的求异思维训练提要在作文教学中,成功的求异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逆向发散思维詁质,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写作能力。

根据作者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训练:挣脱习惯思维束缚,确立转换角度思维的意识;从观察和立意入手,启发学生求异思维心理;创设求异思维氛围,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捉供求异思维情境,训练必须与学生知识、能力基础与心理素质相适应。

写文章要不落俗套,另辟蹊径,体现时代精神,就要在立意或选材上下功夫。

俗话说「'文章最忌随人后。

”如何使文章避免千人-•面而独具特色呢?成功的求异思维训练,会使学生笔下生花,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思维的逆向发散,让思维形成对立面,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多方探索,导致新的认识。

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求异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使他们在有所发现、有所发展的同时,养成不囿成见,不唯书不唯上,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思想索质、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

成功运用求异思维,学生中出现的好文章比比皆是。

“开卷有益”是宋代王辟之在《沌水燕谈录》卷六中引宋太宗赵光义的话「'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 原意鼓励读书,今天也用来规劝学习,认为开卷必有好处。

然而有位学生却采用求异思维方法,想到了开卷的另一面。

他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开卷有益”,应该对所接触的书刊进行分析和鉴别。

那些引导人们振奋精神,增进修养,积累知识的书刊,的确“开卷冇益”;而那些诱惑人们思想颓废,寻求刺激,意志消沉的书刊,非但无益,而且有害。

正如意大利谚语所言,没有比一木坏书更坏的强盗了。

因此,我们不可不加分析地说“开卷有益”,而应该说,开“好卷”有益,开“坏卷”冇害。

另一个学生则进一步提出:“仅能辨别好书坏书,读书也未必有益,耍使读书受益,还必须学会善于读书。

”这是学生求异思维向深层次的发展。

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恩格斯说:“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

创造力的发现、培养和整合,离不开教育手段的完善。

教育观点、教育体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产生直接具体的影响。

所以,教师在推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致力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知识积累和生活实践是创新的前提。

知识积累和生活实践是密切联系的。

通过生活实践获取知识经验和方法,就是积累。

积累之后,又把知识、经验和方法使用于生活实践从而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就是创造。

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和深厚的生活实践基础,是创造之源,创造之本。

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就在于通过语文应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为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增强创新意识,自主吸纳知识,积极思考,探索和实践。

这样,知识丰富了,实践水平提升了,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创造。

二、激发求知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创造思维水平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

“疑”是探求新知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思维,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鼓励学生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

在学习《孔乙己》一课时,可设计这样一段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的悲剧呢?人们读后眼泪却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受到内心的刺痛,能够说是往内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其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能够获得答案。

”这样一个导语,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目的单一,导向明确,富有启发性,激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在阅读中发挥想象,探求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贯彻求异思维训练 论文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贯彻求异思维训练 论文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贯彻求异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常规性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和常规性思维相对而言的,就是对某一事物从不同于正常的角度去思考,导致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虽然其和常规思维最终的目的一样,但求异思维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情感。

写文章就是要写出文章的新意,就像讲故事一样,你不能刚开个头别人就知道事情的经过、结果,读着乏味,你要想方设法的吊着读者的胃口,吸引着他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这就是说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要加强,这种创新也就是求异思维,它需要得到一定训练,毕竟我们的学生年龄还小,他们所闻、所见、所思大同小异,想让他们另辟蹊径,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异〃就是体现在立意和选材上,那就要看我们的学生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良好心理品质及思想素质。

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一、从改变习惯思维方面要使学生的作文不俗套,必须先改变他们的习惯思维,打破常规现象,比如说老师只要布置作文题目:《一件好事》或《一件助人为乐》的事,学生列举的事例就是帮助别人推车、打扫卫生、下雨帮别人打伞等,这类作文老套,司空见惯,没有一点新颖之处,所以老师要经常列举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事例来帮助他们变换角度,训练他们思维的逆向发展。

我曾设计了作文题《水果》,让他们自由命题,自选题材,班里学生写作的思路大致都是以下内容:我喜欢某种水果,因为……然后大家再描写水果的生活环境等等。

但有个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周末,我走在某个城市的桥上,一个乞丐在津津有味的啃着手里的鸡爪,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奶奶走过来,手里提着一个不适合她的年龄的手提包,看到乞丐,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红红的苹果,可是乞丐却没有立刻接下,这样因此引发了接下来的一系列的故事情节。

总的来说看了这篇作文,真的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谈谈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谈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谈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异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培养异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首先是引导学生思考多元化问题,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开展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引导学生跨学科思维也是培养异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异思维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异思维能力、培养、多元化、思考、拓展、鼓励、不同见解、评价方法、跨学科思维、综合素质、重要性、任务、手段。

1. 引言1.1 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语文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思维能力培养的载体。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使他们在思维上更加开放和多元化,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和独特价值,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培养异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培养异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需要具备创新力和异思维能力的人才。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作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和提升的能力之一。

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接下来将从阅读、写作和评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教师可以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和散文美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结构、语言和意境等,开展师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写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维导图或者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行猜想或者设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园中进行写景、寻访、观察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小学生作文时,学生群体模式化现象是常见的弊病,尤其是中年级学生在文章的取材、立意、表达上更是司空见惯。

主要表现如下:取材统一化。

写猫总是写猫是捕鼠能手,写做好事总是拾金不昧、写父母总是写他们怎样关心自己。

立意标准化。

写一件事总会写一件做错的事,写游记就要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写我们的校园就应该是反映校园的美。

表达模式化,开头结尾大同小异,三段论,甚至用词都一样。

作文之所以会模式化与老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粗略分析,主要原因:1.老师未能开拓学生的取材思路,课堂中的取材作文,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即“写什么”大多来自广阔的生活空间,指导“怎么写”多在狭窄的课堂中。

“有什么”在先,“怎么写”在后,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无法即时联系,再则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而学生作文时只好捏造事实,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了。

2.老师未能引导学生我笔写我思,总喜欢“请君入瓮”的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时先拟题纲,再定中心,然后让学生填写内容,学生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使用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来,还习惯以课本和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准则。

为此,使学生用自己的嘴巴说老师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老师的感受。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中年级学生任命作文模式化现象呢?培养和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无疑是一种最可行的办法,具体做法是:一、同一题目,取不同的材由于学生对生活中原有感知的事物,随着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除了印象特别深刻以外,其他的将会日趋模糊、淡忘,逐渐消失。

要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而不雷同,就应该开拓学生的取材思维。

二、同一活动,立不同的意对于写游览、参观一类的文章,学生往往跳进某种模式,习惯于记叙游览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景,给人以千人一面的感觉。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确立中心。

因为不同的中心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带着感情投入写作,文章就会富有个性。

例如学生在游了东方山后,教师指导习作时,先从确立不同的中心入手,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选材。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就是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的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思维。

它,即发散思维,要求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达到思维目标,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多途径、多方式。

以免考虑问题的单一化。

目前,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今中学生,在逻辑思维中,求同思维起主要作用,思考问题往往朝一个方面聚敛前进,容易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

为此,要注重培养求异思维,使作文构思不受消极定势束缚,能有新角度、新观点,敢于标新立异。

下面结合我数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有三种方式:一、由此面而彼面,由表层而深层的顺向求异。

大千世界,气象峥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某种事物也将不断得到深化。

尤其是对于思维敏锐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思想尤其充满开放性,不受思维的限制,具有较强的创造力。

在此面与彼面的扩展上,例如:“勤学苦练”,“苦练”早成思维定势,为什么不能化“苦练”为“巧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自我从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

这样提炼出来的观点更新颖。

又如人们常说“逆境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这只是问题的一面,我教育学生还应该看到“顺境更容易让人材脱颖而出”的另一面。

其他如“近水楼台后得月”“常在河边站,就能不湿鞋”等,都可作为“彼面”的求异材料,用来拂去岁月的风尘,赋予新的见解。

在作文指导中,我特别注重这方面的求异思维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学生的作文中,屡见新意。

经常见到“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未必有益”、“众人拾柴火焰未必高”、“知识≠力量”等等推陈出新的观点,这些都可以作为“彼面”的求异材料。

在表层向深层的开掘上,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宜静止而独立地看待某一个问题,思维是活跃的,应从问题之间的联结机制上查找症结所在。

作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培养

作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培养

歧路花开-----作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培养有人曾形象地以《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来说明求异思维的创造性意义。

司马懿为什么会上当?从思维角度来说,就是因为他按照固有的经验,也即用求同思维的方式对面临的情况作出判断。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这次兵临城下,形势险恶,他却在城楼端坐抚琴,而城门大开,必有伏兵。

反过来说,诸葛亮为什么敢走这个着险棋?他用的就是求异思维。

既然世人认为其从不冒险,这个次偏偏打破常规,设一个空城。

疑心极重的司马懿不攻自退,诸葛亮靠他的创造性思维,出奇制胜。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注入式教学,学生只当“观众”,长此以往,学生怎么会有学习的兴趣呢?一位教授以前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学生进校门时都是各种各样的形状,有三角形、菱形、正方形、不规则形,而走出校门时全变成了圆形了,棱角被抹平了。

”教育的最高准则是个性的解放,而现实中的这种教育不但成了学生的负担,而且造成了人的畸形发展,甚至束缚和扭曲了人的个性,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如何更好地借助儿童的这种精神需要,激起求知欲与探索意念,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水平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

就作文教学来说,多给学生创设求异的情景,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个想法来源于一次习作:在一次的作文练笔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我真想》。

很多学生按习惯思维写了以下一些内容:《我真想考试拿100分》、《我真想妈妈带我去游乐园》、《我真想当个科学家》、《我真想不用做作业》。

正当我意气阑珊地读着一篇篇学生的作文,正为学生不太有个性的作文感到犯愁时,一个题目跃入眼帘——《我真想去偷》。

看了这个题目,我既喜又惊,喜的是终于看到一篇选材与众不同的文章了,但马上又为学生有这样的念头吃惊。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舞学生敢于打破适应性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构思出思路新颖、内容丰富的文章。

那么,繁重作文的求异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呢?
一、想得开。

确实是在某种思路的启发下想开去,达到求螶的目的。

如写《我的妈妈》,别人写妈妈“胸怀宽广”,我们就能够引导学生写妈妈其他的好思想、好品质:公平、廉洁、工作负责、待人诚恳、孝敬老人等。

也能够换个角度,引导学生写妈妈的不足:偏爱、自私、粗心等。

如此多举些例子,繁重的思路便打开了。

二、想得活。

也确实是思路灵活多样,不落窠臼(kējiù)。

如写《教师节里的一件事》,有的学生往往只想到为老师打扫办公室、献花、送贺卡等,思路较窄。

如何引导学生想得活呢?那就要从新的角度去选材、构思。

比如平常老师访问繁重,假如教师节里有学生去采访老师,倾听老师的心声,写出老师的甘苦,思路不就活了吗?
三、想得奇。

也确实是思路奇特,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比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如此写道:“我爸爸爱抽烟,尽总管里整天充满着一股呛人的烟味,然而我从不为这而恼火。

”确实是出乎读者意料之外。

然而小作者后文交代:“因为爸爸对工作实在太负责任了,常常到深夜没有休息,需要靠烟来提神。

”如此一讲,确实又在情理之中,比平铺直叙,要高超得多。

总之,繁重具备了思维的求异能力,无疑便具备了制造性的“找米下锅”的能力,作文水平就会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摘要:句子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教师指导写话时,可选用不同类型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虽然意思大致相同,但表达形式各异且效果也不同。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1-1297(2012)10-0078-01
小学生作文时,学生群体模式化现象是常见的弊病,尤其是中年级学生在文章的取材、立意、表达上更为司空见惯。

主要表现在:一是取材统一化:写猫总是写猫是捕鼠能手,写做好事总是拾金不昧,写父母总是写他们怎样关心自己。

二是立意标准化:写一件事不会写一件做错的事,写游记就要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写我们的校园就应该是反映校园的美。

三是表达模式化:开头结尾大同小异,三段论,甚至用词都用一样。

作文之所以会模式化与教师的指导有关,粗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教师未能开拓学生的取材思路,课堂中的取材作文,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即“写什么”大多来自广阔的生活空间,指导“怎么写”多在狭窄的课堂中,“有什么”在先,“怎么写”在后,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无法即时联系,再则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而学生作文时只好捏造事实,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了。

2.教师未能引导学生我笔写我思,总喜欢“请君入瓮”的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时先拟提纲,再定中心,然后让学生填写内容。


生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来,还习惯于依据课本和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准则。

为此,使学生用自己的嘴巴说老师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老师的感受。

3.教师在作文指导上,盛行机械地仿写范文,背诵现成文章,致使学生在表达上“依葫芦画瓢”。

从模仿到创作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机械的模仿,“学别人的文章说别人的话”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容易造成鹦鹉学舌的局面。

一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很多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害怕作文。

那么,为什么学生会害怕作文呢?
1.在于作文教学的方法还不够科学,不够系统,也就是说教师过多重视作文形式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作文内容的指导。

当前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意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

“把作文看作是一种技巧而不是一种能力。

”在难得的几堂作文指导课上,教师总要花比较多的力量用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然后布置大小一堆作文,让学生去写。

而学生面对这些作文,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对作文的惧怕心理。

无奈之下,许多学生只有拿出一大叠作文选,按要求改头换面,抄抄写写,或者原封不动照搬。

2.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手段不合理,呆板、守旧,不灵活。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次难忘的旅游》,他写了和孙悟空一起去天宫旅游,作文写得还算生动,记事也较完整,但老师却给了0分,评语是“毫无意义”。

这就是因为教师总过高
地看中作文内容的思想性,从而抑制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再者教师常常以“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来衡量学生的习作,这样往往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使学生对“优秀作文选”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具体做法
1.同一题目,取不同的材。

由于学生对生活中原有感知的事物,随着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除了印象特别深刻的以外,其他的将会日趋模糊、淡忘、消失。

要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而不雷同,就应该开拓其取材思路。

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学会了──”这个题目时,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家里的事可以写,学校的事可以写,劳动方面的可以写,学习方面的也可以写。

同一方面也可以选不同的内容来写。

如:从体育方面想到跳绳、打乒乓球、踢足球、下军棋等;从节日中想到吹气球、包饺子、包粽子等;从不同的季节中想到游泳、做冰棒、堆雪人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不同的方位,使文章有不同的内容。

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给学生取材方法的同时,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如联想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想、想象思维等。

教师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写出不同的作文,是不无裨益的。

2.同一活动,立不同的意。

对于写游览、参观一类的文章,学生往往容易跳进某种模式,习惯于记叙游览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景,给人以千人一面的感觉。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指导过程
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确立中心。

因为不同的中心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带着感情投入写作,文章就富有个性。

3.同一内容,用不同的表达。

叶圣陶先生主张学生的作文“先求平实,后求文采”。

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不能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只要求学生在语句通顺的基础上尽量用上不同的句式,或者启发他的改变一下思考的角度,就能写出不同的话。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教师指导写话时,可选用不同类型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虽然意思大致相同,但表达形式各异且效果也不同。

例如,“一个同学来迟了”。

可以表达:①你来迟了。

②啊哟,你怎么来得这么晚?③你有什么重要的事?④你来得太早了吧。

⑤你这个人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再晚来一步就看不见我了。

不同的思维形式就把不同的思维内容表达出来了。

针对学生开头雷同的情况,在指导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于模仿,发展自己理解、表达事物的能力,写出不同形式的开头。

例如,同样写运动会内容的,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几种开头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并让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学生就可以写出不同的开头,可以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当开头;也可以截取运动会上最精彩的镜头;还可以采用回忆的方式开头等等。

这样,既能使学生由机械仿写转向灵活仿写,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同样,结尾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首尾呼应、启发式结尾法、言尽而意无穷结尾法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